中国海军建军节的历史

2024-04-29 13:57

1. 中国海军建军节的历史

中国海军建军节历史:
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东海舰队的前身“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省泰州白马庙成立,张爱萍将军任首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在命名典礼上,张爱萍在司令舰上授予各舰艇以中央人民政府、中央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发的命名状、军旗、舰长旗、舰首旗等。
然后,张爱萍健步走到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的像前,带领全体水兵庄严宣誓:“我们是中国人民的海上武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长起来。今天,蒙受中央人民政府颁给我们庄严的旗帜、光荣的称号,我们感到无限光荣和责任的重大……我们保卫这光荣的旗帜和称号,永远像保卫祖国的尊严一样。”从此解放军开始有了自己的海军。
1950年4月14日,海军领导机关在北京成立,这是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和指挥的海军部队最高领导机关,肖劲光任司令员,刘道生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同年任命王宏坤为副司令员,罗舜初为参谋长,后相继组建了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和北海舰队。
1953年2月,毛泽东主席视察海军舰艇部队,为5艘舰艇写下了5张同样的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中国海军建军节的历史

2. 建国初期的海军

人民海军的创建始于1949年4月23日,当天,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白马庙成立,也正好是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在南京投诚的同一日。年内新中国在上海、青岛、江阴、南京、等地共接收了国民党遗留或投诚的日制护卫舰8艘、各式炮舰江防舰7艘、战士登陆舰1艘、中型登陆舰1艘、炮艇登陆艇等40艘、修理舰2艘、货船2艘、拖船4艘、各式杂艇26艘;其中多艘后被国民党空军派机炸沉
海军所使用的军舰基本上十分老旧,来源种类复杂,保养与状况皆不佳,战斗力十分低落,所以很少正面与国民党军队舰艇交锋。1952年初,应毛泽东的要求,更把海军有限的购舰外汇转向苏联采购战机以抗美援朝。直到在1954年新中国与苏联签定“六四协议”大量获得俄制驱逐舰、潜艇、扫雷舰、驱潜艇,

3. 中国近代海军是什么时候建立起来的?

1870年10月下旬,在奕�6�0推荐之下,李鸿章就任直隶总督要职。旋即,他上书清廷提出:“选将练兵筹备海防一节,尤为目今要务”(《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十七,《裁并通商大臣酌议应办事宜折》。)。1874年12月,他又以丁日昌提出的关于建设近代海军的“三洋方针”为基础,全面、系统地规划了一个以组建近代海军为核心,强化海疆防御的方案——《筹议海防折》。李鸿章这一思想和行动的产生,有其深刻的主客观原因。     就其客观原因来看,首先是清统治者自遭受二次鸦片战争的沉重打击以后,终于意识到长期处于有海无防局面的封建帝国大厦,已陷入“如不胜其忿而与之为仇,则有旦夕之变;若忘其害而不设备,则贻子孙之忧”(《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七十一。)的险境。于是,在清统治集团内部展开了一场探求治国御敌良策的大讨论。结论是:审时度势,只有国威振兴,“才使外夷”顺则可以相安。(《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七十二。)至于“审敌防边以弭后患”的根本途径,“在乎自强”(《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二十五。)。自强之术,“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由此,以强化中国军队对内对外职能的自强运动得以迅速掀起。鉴于外夷“惟恃船坚炮利以横行海外”的严酷现实,迫使清统治者接受林、魏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方针,向西方学习,“穷其取胜之术”(《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二十五。),为这场自强运动增添了新的活力。这一事态的出现,导致清王朝长期忽视军队对外职能、缺乏国防战略的传统军事思想发生了变化;而山林、魏开始,经过许多杰出人物加以充实发展的近代军事思想,终于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大地上重新获得了一线生机。     正当清统治者苦心研讨如何挽救日益衰败的封建王朝时,赫德和威妥玛先后向清廷递呈了《局外旁观论》及《新议略论》。就其“二论”内容的实质而言,表明了西方列强在新的形势下,采取一种新的侵华策略方针。这就是:一面用威胁的口气强令清政府必须信守与西方各国订立的所有条约,以便兑现它们在中国取得的种种特权;一面又装出一付“无事不助,无时不合”的友善姿态,协助政府从闭关走出来,引进西方的科技,清除内政方面的各种弊端,以半殖民地国家的地位加入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确保中国不至虚弱到无力实施不平等条约的地步。     西方殖民者侵华策略方针的变更,促使清政府加快了筹建近代海军的步伐。清廷以极为惊恐的心情对沿江、沿海的督抚大臣说:西方列强“以地方多故,不能保护洋商”为理由,要政府“借法自强”,“缓不济急”,故“尤恐将来以护洋商为词,即由通商口岸”挑起新的武装侵略。(《洋务运动》(一),第15页。)为此,朝廷急切地要求沿海督抚拿出一个既能预防各国“不致生疑”,又可确保海疆安全的强国御敌方案。(《洋务运动》(一),第16页。)就其主观原因来看,李鸿章是一个“资夷力以助剿济运”而崭露头角,成为新权贵的汉族地方实力派人物,并以这种身份进入清廷高层领导集团。所以,他不仅对当时国内外形势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而且对洋枪洋炮的作用,更是有着亲身的体验。李鸿章在“彼之所长己之所短”(《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二十四)尚未探讨明白之前,决不采取“欲呈意气于孤注之掷”(《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二十四)的思想指导下,曾对国情作了具体分析:“各国条约已定,断难更改;江海各口,门户洞开”,值此时局,“似觉防无可防矣”(《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二十四);洋人“论势不论理”(《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二十四),而朝廷上谕,既要“设法自强”,又要避免各国“不致生疑”;政府内部一些“询以自强何术?御海何能”(《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二十四)则概然不知的清议派,一味地“争言驱逐”外夷(《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二十四),但又极力反对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创建近代海军;清军的现状仍处于“靖内患或有余,御外侮则不足”的局面。(《李文忠公全书》(朋僚函稿)卷三十五。)此外,对于西方列强所推行的新的侵华策略方针,李鸿章凭藉创办近代军事工业而与洋人打交道的经验,指出,只要政府采取正确的策略,海防的强固活动是可以推进的。据此,李鸿章产生了一个以建设一支近代海军为主要内容,全面强化海疆防御的设想。     1871年5月,日本派兵侵略我国的台湾。一向轻视这个东邻小国的清统治集团无不为之震惊。     李鸿章趁此时机向朝廷提出:“古无久而不敝之法,惟在办之人同心协力,后先相继”,“推悟新意”,(《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二十四)故而,理应摒除“拘泥苟且”(《李文忠公全书》(朋僚函稿)卷三十五。),破除传统,变更“祖宗之成法”(《李文忠公全书》(朋僚函稿)卷三十五),依据中国的国情,实施“明是和局而必阴为战备”(《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二十四)的治国御敌策略总方针,并在此前提下全面整顿海防。随之,他向清廷递呈了《筹议海防折》。在奕�6�0、李鸿章等洋务派官僚的积极推动下,朝廷最终决定创建近代海军。从此,在中国近代史上开始了持续二十年之久的建设海军活动。

中国近代海军是什么时候建立起来的?

4. 中国近代什么时候开建的海军?

1840~1842年,英国人以30余艘舰船和不足1万人的远征军打败了拥有近百万常备军的清王朝。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清廷受到强烈震撼,魏源、林则徐等有识之士认为“夷之长技,一战舰,二火炮,三养兵练兵之法”。他们建议并规划出创立中国近代海军海防的初步方案,以期形成“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的战略格局。
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萌发了仿效西方坚船利炮、创办近代海军的设想。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李泰国等先后建议购买外舰建立舰队,得到清政府允准。1862年,李泰国在英国购舰船7艘,与英国海军上校阿思本密谋企图控制中国海军,但遭到清朝官员抵制,此次购舰建军计划破产。
1865年,清政府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次年创办福建船政局,打算通过发展造船工业,创建近代海军。1866年,在左宗棠、沈葆桢的操办下,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院校——船政学堂在福州诞生。1867年1月6日,船政学堂正式开学,采用法国教育体制,把船舶工程学校与海军学校合二为一,是一所按技术分设专业的近代高等院校。
1867年,前江苏布政使丁日昌首先提出建立“北洋、中洋、南洋”三支轮船水师的构想,无事出洋梭巡,有事则一路为正兵,两路为奇兵,联合作战。
1874年,日本舰队以琉球船民事件为由人侵台湾,沈葆桢带舰人台交涉退兵,形成中日双方第一次正面冲突。日军侵台使清政府朝野震动不已。同年11月5日,总理衙门上奏.强调了海防问题的必要性和急迫性,提出“练兵、简器、造船、筹饷、用人、持久”六项加强海防、抵御外侮的措施,并随后展开了一场著名的“海防大讨论”。最终通过了“先就北洋创设一支海军,俟力渐充,就一化三,择要分布”的海军海防发展战略思路,并派李鸿章和沈葆桢分别督办北洋、南洋海防事宜,从而直接推动了我国近代海军建设的步伐。
1875年5月30日,清政府下令由沈葆桢、李鸿章分别筹建南北洋水师,每年拨付经费400万两白银,由南北洋水师分用。为迅速见成效,且为重点防御日本,清政府采纳沈葆桢建议,优先重点发展北洋水师。
南洋海军于1879年5月由沈葆桢等奏设“海外兵轮船统领”,以后又称“南洋兵轮船总统”,由江南提督或长江水师提督兼任。1879年7月4日,福建水师成立,为我国最早成军的近代海军力量。到中法战争前,福建水师共有军舰15艘,排水量近1.8万吨,舰队多为木壳舰,以国产为主。1884年中法战争,福州船政局所属军舰惨遭全歼,南洋海军也损失了2舰。
北洋水师的舰船主要来自国外购买。此时正是欧美各国收获海军革命成果的时代,海军武器装备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而且对出售此类产品亦无严“定远”号铁甲舰格的限制,只要肯花钱,几乎任何新式武器装备都能很快买到。1875年,李鸿章通过总税务司赫德在英国订造4舰炮船,开始清朝海军向国外购军舰的历史。在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后,清政府鉴于形势紧迫,急令李鸿章从速购买铁甲舰。李鸿章接受了驻德国公使李凤苞的大力推荐,选定在德国伏尔锵船厂订造两艘铁甲舰“定远”号和“镇远”号,另外再订购一艘铁甲巡洋舰“济远”号。“定远”和“镇远”属同一级别的姊妹舰。两舰长93.87米,宽17.98米,排水量7335吨,航速14.5节,装甲总重为1461吨。这两艘军舰造成后,成为世界第一等的铁甲舰,也是当时亚洲的第一巨舰。1886年,“定远”和“镇远”两艘铁甲舰停泊日本长崎补给、维护时,坚甲巨炮引得日本朝野一片恐慌。
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师正式宣告成立,并于同日颁布施行《北洋水师章程》。北洋水师共有大小舰只20余艘(不包括鱼雷艇和辅助船只),以2艘铁甲舰、8艘巡洋舰为主力,总吨位超过4万,是当时堪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海军舰队。

5. 海军的来历

中国是世界上最旱建立海军的国家。大约在3500多年前,夏朝出兵攻打山东半岛上一个叫料寻的小国,话说双方都有武士持戈驾舟迎战。公元前6世纪,我国便有了比校完善的海军组织。
中国春秋时期出现的舟师,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海军。古代的舟就是船。当时由于冶铁业的发展和铁具的使用,促进了造船技术和造船能力的提高。各大国均有造船业,其中以吴、越两国最为发达。吴国东靠大海被称为“不可一日而废舟楫之用”的国家。
当时,吴国、越国和齐国之间的战争异常频繁而激烈,为了防御水上进进攻河傍海的各诸侯国都非常重视舟师的建设,都有一支颇具规模的舟师。据《左传》中记载:“楚子为舟师以略疆。”这时的舟师不仅要求其本身具有作战的能力,而且还要求有协同作战的能力,不仅有单一的船队,而且有编组的船队。
吴国的舟师还按陆军车战方式设置,其战舰分为大翼、小翼、突冒、楼船和桥船等种类。这些不型和不同用途的战船组成的舟师,就像今天由各个舰只组成的混合舰队。越国的舟师配有戈船和楼船,拥有由300艘战舰组成的海上舰队,并且经常在海上训练水军战士或进行水战演习,齐国也拥有一支强大的舟师当时舟师所使用的武器,除沿用陆军的刀矛弩失外,已有了专门用于水战海战的长钩矛、钩拒、长斧等兵器钩拒、故舰进攻时,可以用来阻挡敌船;故人退却时,也可用它钩住敌舰。
上面这些表明中国的舟师已有自己的专门装备舰船了。各国的舰队均设有“舰队司令”,还有“旗舰”的命名。从此可以看出,中国的舟师(海军)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为了扩大疆域,争夺霸业,吴楚、吴齐、吴越之间曾进行过几次中国最旱的水战和海战。

海军的来历

6. 新中国海军是何时组建的?

1949年4月23日深夜,林遵(原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司令)和几个心腹商议,决定第二天召开各舰舰长和炮艇队长会议,研究第二舰队的去向问题。第二天,在舰长和队长会议上,绝大多数人主张和同意马上举行起义。林遵看到起义条件成熟了,便果断地作出决定说:“各位知道,我们海军的任务应该是保卫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安全。我们反对这场屠杀人民的内战。我们应该和人民站在一起!现在,我慎重宣布:第二舰队全部起义,投向共产党!”
林遵的第二舰队拥有20多艘军舰,还有几十艘机动巡防炮艇和登陆炮艇,它是国民党海军四个舰队中战斗力较强的一个舰队。林遵率领舰队在南京的起义对国民党蒋介石是一个沉重的打击。1949年5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司令部正式宣布成立,张爱萍出任海军司令员兼政委,林遵任副司令员。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建立起海军。

7.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是哪里?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宣告成立,张爱萍任司令员兼政委。从此,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里出现了一个新的军种——人民海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是哪里?

8.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创建于什么时候?

  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从此,八月一日是建军节。
  海军建军节是四月二十三日,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东海舰队的前身“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省泰州白马庙成立,张爱萍将军任首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