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生物医药行业的分析报告 分享一下啊

2024-05-18 15:27

1. 谁有生物医药行业的分析报告 分享一下啊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09-2013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销售收入保持了较快的规模增速,2010年行业销售收入为1062.45亿元,同比增长41.12%,为近年来最大增幅;2013年行业销售收入为2381.36亿元,同比增长34.13%。
  从各地区的区域分布看,2013年山东省和江苏省生物医药总产值占到全国生物医药总产值的1/3以上,分别实现销售收入759.83亿元和327.05亿元。这两个省凭借成熟的技术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并因此获得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此外,珠三角地区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拥有高技术研发中心等在生物技术领域也获得了较快发展。以深圳市为例,深圳市依托华大基因研究院建立了首个国家基因库,此外,基地还建设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医学信息与健康工程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化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众多研发平台,推动了深圳市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
  研发机构之所以能够促进生物技术,尤其是生物医药的发展,是因为目前生物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和风险不断扩大,生物医药企业无法囊括产业中包含的所有业务,因此不得不借助外部资源,即专业的研发机构。可以说,目前生物医药企业正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合适的科研机构,希望“非诚勿扰”能够顺利牵手。

谁有生物医药行业的分析报告 分享一下啊

2. 生物医药的行业现状

2015年上半年,医药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案例达149起,较去年同期的109起增长36%。从标的资产来看,以化药、中药生产为主的制药领域并购案高达47起,约占上半年并购案总数的三成。同时,生物技术、医疗设备、医疗服务、移动医疗等细分领域的并购也有明显增长2015年我国医药市场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但国内医药产业结构分布并不合理,医药企业“多小散乱差”的局面多年来一直没有多大改变。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制药企业达1.3万家,药品商业企业达42万家,药品仿制药比例则多达90%。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业内企业家、专家及研究员后发现,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医药行业未来一段时期的并购步伐将加快。我国制药企业中,70%以上的企业营收不足5000万元,近20%企业处于亏损状态。若按照新版GMP投入300亿元-500亿元技改花费测算,平均每家医药企业将投入600万元-1000万元,改造费用将使中小企业付出2-3年的经营利润。但从行业角度来看,新版GMP改造将加速淘汰落后的中小企业,为上市公司、龙头企业提供并购和扩张的机会,促进行业集中度提高。

3.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支持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等重大创新载体建设,支持澳门中医药科技产业发展平台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九个珠三角城市组成。
一、大湾区三大城市医药制造业产值破百亿
根据火石创造统计数据,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9城市中医药制造业产值规模最大是深圳市,总产值达344亿元,其次是广州市,医药制造业产值达314亿元。另外珠海市、佛山市、中山市医药制造业产值均超过100亿元。目前,2019年最新数据仍未公布。



二、粤港澳地区医药上市公司云集
大湾区的深圳、广州和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生物医药一直是广东省多个城市发展的重心,深圳和广州分别是第一批和第二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截至2019年,大湾区内在 A 股、新三板、 港股上市的生物医药公司分别有 36 家,25 家和 53 家,涵盖医疗器械、 化学制药以及中药等。



三、政策支持给力,广东省医药产业目标明确
根据《“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2020年国家生物产业发展目标是10万亿元,《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强化生物产业创新发展技术基础,加快产业化进程。广东正以广州和深圳为龙头,加快集聚一批生物科技企业,力争到2020年,全省生物产业产值规模突破6000亿元。



大湾区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区域优势明显,具体包括以下产业集群、人才汇聚、资本助力、资源便捷等优势:



四、大湾区主要城市已初步形成医药产业聚集
目前,广州、深圳、珠海、中山等地都已在区域内形成了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广州有科学城、广州国际生物岛等;珠海有金湾生物医药基地等,中山有中山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等聚集群。



——以上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4. 2019年生物医药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支持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等重大创新载体建设,支持澳门中医药科技产业发展平台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九个珠三角城市组成。
一、大湾区三大城市医药制造业产值破百亿
根据火石创造统计数据,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9城市中医药制造业产值规模最大是深圳市,总产值达344亿元,其次是广州市,医药制造业产值达314亿元。另外珠海市、佛山市、中山市医药制造业产值均超过100亿元。目前,2019年最新数据仍未公布。



二、粤港澳地区医药上市公司云集
大湾区的深圳、广州和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生物医药一直是广东省多个城市发展的重心,深圳和广州分别是第一批和第二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截至2019年,大湾区内在 A 股、新三板、 港股上市的生物医药公司分别有 36 家,25 家和 53 家,涵盖医疗器械、 化学制药以及中药等。



三、政策支持给力,广东省医药产业目标明确
根据《“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2020年国家生物产业发展目标是10万亿元,《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强化生物产业创新发展技术基础,加快产业化进程。广东正以广州和深圳为龙头,加快集聚一批生物科技企业,力争到2020年,全省生物产业产值规模突破6000亿元。



大湾区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区域优势明显,具体包括以下产业集群、人才汇聚、资本助力、资源便捷等优势:



四、大湾区主要城市已初步形成医药产业聚集
目前,广州、深圳、珠海、中山等地都已在区域内形成了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广州有科学城、广州国际生物岛等;珠海有金湾生物医药基地等,中山有中山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等聚集群。



——以上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5. 哪里能找到关于生物医药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详细资料

       据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网站上资料得出如下:
  生物医药行业现状:
  2015年医药终端市场总体规模13775亿元(按零售价计算),同比仅增长7.6%,增速比2014年大幅下降5.6个百分点,创近十年来历史新低。
  随着生物医药产品外包的逐渐兴起,生物医药市场开始茁壮成长。自2003年以来,全球生物医药市场增速在10%以上,而我国的年均增长率更是达到25%以上,处于大规模产业化发展阶段。中国生物医药产业2014年销售收入已达到2469亿元,同比增长7%以上,远高于其他制造业。
  生物医药发展的趋势和未来:
  从2000年到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年均增加596万人;从2020年到2050年时加速老龄化阶段,年均增加620万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影响的高峰将在5到10年之后到来。
  中国医疗市场规模巨大,在人口老龄化、城镇化、财富增长以及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因素的驱动下近几年迅速扩容。
  "中长期看我国医药行业拥有巨大发展空间。我国医疗支出明显低于发达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医疗支出将迅速加大。"内业人士分析指出。此外,我国老龄化趋势提速,必定会增强医药生物行业的成长空间。据联合国统计,到本世纪中期,中国将有近5亿人口超过60岁。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全社会对养老、健康医疗的需求不断上升,未来必然会有相当大的成长空间。
  从需求方来看,人口的老龄化、城镇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财富的增长以及全民医保制度的推进都正在驱动医疗服务市场的扩大。我国人口规模大且老龄化的速度有所加快。根据统计年鉴数据,我国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逐年提高,从2004年的7.6%上升到2013年9.7%,已达到1.3亿人。老年人发病率高,疾病医治疗程长且常伴有并发病,同时老年人也多患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护理和用药,因此是医疗服务的高消费群。人口的老龄化势必伴随着更高的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

哪里能找到关于生物医药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详细资料

6. 哪里有医药产业行业分析的信息啊,求解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医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整个中国药品市场总规模达12802亿,较2013年增长13.3%,2009年至2014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9%。
在成本提高和售价降低的双面夹击下,制药企业要摆脱困境就必须寻求发展,只有两个出路,一是持续进行技术改进,降低成本;二是开发高附加值的新产品。随着国家扶持政策和医改政策的继续发展,医药市场也呈现了回暖的态势,这就为我们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医药行业受政策影响较大。2015年医药行业政策密集落地,医保控费力度趋严、分级诊疗制度推行、医师多点执业铺开、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精准医疗计划等陆续出台,引导行业向更高效、更合理的方向发展,为医药行业刮起深化改革的阵风。
虽然迎来政策大年,但行业分化却处于非常时期。医药工业受制于医保控费趋严,与医院收入药占比下降的双重压力,未来增速不乐观。新兴细分领域、新兴业态则层出不穷,已大踏步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