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文言句式怎么判断?例如宾语前置,判断句,等

2024-05-18 08:40

1. 语文的文言句式怎么判断?例如宾语前置,判断句,等

一、判断句:
1、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句一般都有判断动词“是”,而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动词。文言文中的判断句的表现形式,一般来说,有下面几种:

一.“……,……也”的格式。如:

①虢,虞之表也。(《左传·僖公五年》)(虢国是虞国的外围屏障。)

②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周密《观潮》)(钱塘江的海潮,是天下最雄伟的景象。)

③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这是称王称帝的基础。)

④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作战,是要靠勇气的。)

二.“……者,……也”的格式。如: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蔺列传》)(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讲授知识解释疑惑的人。)

有时这种格式,也可以用到谓语部分,变成“……者也”的格式。

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们宴》)(这便是沛公的卫士樊哙。)

三.“……耳”的格式。如:

如:此亡秦之续耳。(《鸿们宴》)(这种做法是在走秦灭亡的老路。)

四.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如: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们宴》)(如今,人家正好比是刀何砧板,我们是鱼肉,还要告辞做什么呢?)

②“此为何若人?”“必为有窃疾也。”(《公输》)(“这是什么样的人呢?”“一定是有偷窃毛病的人。”)

五.用副词来帮助判断。如:如:

①是乃善用兵者也。(《荀子·议兵》)(这样的人就是善于用兵的人。)

②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的将领项燕。)

③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柳宗元《封建论》)(秦的过错在于人民怨恨它,不是郡县制度错了。)

六.判断词“是”的出现。

在文言文中,“是”常常作指示代词用,不能误认为都是判断动词。如:《荀子·天论》:“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日月星辰等各种天象,这是夏禹、夏桀时代都相同的。)如果不认真分析一下的话,句中的“是”是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判断动词的,其实是指示代词在句中作主语。

但文言文中也确实有“是”作判断动词的用法:如:

①巫妪、弟子是女子也,不能白事。(《西门豹治邺》)(巫婆何她的徒弟是女人,不能讲明白事由。)

②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问现在是什么朝代。)

③巨是凡人。(《赤壁之战》)(吴巨是个平庸的人。)

其实,“是”作为判断动词,在战国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如:《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的“此是何种也?”(这是什么样的东西?)其中的“是”用于主语何名词性谓语之间,肯定是一个判断动词。

二、宾语前置句
汉语中宾语前置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这种形式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其一是宾语是代词;其二是否定句。所谓的否定句是表示否定的句子,即凡句中有否定副词“不、弗、未、否、非、毋”等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否定代词“莫”,这种句子就叫否定句。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如:

(1)       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

(2)       七十者衣食帛肉,黎民不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两句中各有否定词(1)“不”,(2)“未”,且各有代词(1)为“自”,(2)为“之”。因此,这两句用现代汉语的语序理解应为:

(1)忌不信自。

     (2)七十者衣食帛肉,黎民不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有之也。

二、 用助词“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

在疑问句中,往往用“何……之……”格式表示。我们所熟悉的有“何罪之有、何功之有、何陋之有”等等。如:

(3)夫晋,何厌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              

句中“有”为动词,作谓语。“何厌”作“有”的宾语,“之”为助词,可不译,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陈述句中,用“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直接把宾语放在动词前。如: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句中宾语“句读”、“惑”分别位于动词“不知”、“不解”之前,“之”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三、  用助词“是” 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

在陈述句中,往往用“惟……是……”格式表示。我们熟悉的有“惟才是举、惟你是问、惟利是图”等等。

(5)惟利是图

现代汉语应理解为“惟图利”,“是”为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疑问句中,用“是”作宾语前置的标志,直接把宾语放在动词前。如:

(6)求!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句中,“无乃……与”为固定结构,译为“恐怕……吧”。这句话现代汉语语序应为“求!无乃过尔与?”,所以本句应翻译为“这恐怕要责备你吧?”“尔”充当“过”的宾语,“是”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四、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

    文言文中,疑问代词有“何、谁、恶、安、胡、奚、孰、焉”等等,它们作宾语往往放在动词

前面。如:

(7)沛公安在?                     《鸿门宴》

(8)世与我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归去来兮辞》

两句中,宾语各是疑问代词“安”、“焉”,所以都前置于动词“在”、“求”之前。还原之后应为:

沛公在安?                

   世与我相违,复驾言兮求焉?  

五、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放在介词之前。

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从、自、向”等等,疑问代词充当这些介词的宾语时,一般都放在介词之前。如:

(9) 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10)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

两句中,介词“与”、“以”的宾语各是疑问代词“何”、“谁”,因此,二者皆前置。

六、   介词宾语前置还有些特殊情况:

1,宾语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

(11)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石钟山记》

“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应理解为“余以是记之”。

2,方位词、时间词作介词宾语时,有时也前置。如: 

(12)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     《鸿门宴》

语文的文言句式怎么判断?例如宾语前置,判断句,等

2. 如何判断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练习

  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几种特殊句式有: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装句式、省略句式、疑问句式、否定句式等。主要通过句式、标志词也判断。
  
二、判断句式。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是"(“是”在文言文中多做指示代词“这”)来表判断,主要有10种类型: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
  2.此帝王之资也。(……也)
  3.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者,……)
  4.刘备天下枭雄。(……,……)
  (这四种是由“者、也”表判断的类型)
  5.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者也)
  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
  7.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为)
  8.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则)
  9.即今之缧然在墓者也。(即)
  10.巨是凡人。(是)(是在先秦以前只做代词用,不表判断)
  
二、被动句。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主要有九种类型:
  1.而君幸于赵王。(……于……)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见……于……)
  4.受制于人。(……受……于……)
  5.为天下笑,何也?(为)
  6.羸兵为人马所蹈藉。(为……所……)(典型的被动句)
  7.若属皆为所虏。(……为所……)
  8.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
  9.洎牧以谗诛。(无标志。靠动词本身在意念上的一种表现。)
  
三、倒装句式。(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等形式。)
  1.宾语前置(动宾倒装句)
  在一般情况下,动词在前,宾语在后,这是汉语的语法规律。可是,有时候动词和宾语也可以倒装,让宾语处在到动词前面。在文言文当中,动宾倒装句是很有规律的,大约有四种情况。
  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例:A.莫我肯顾 B.古之人不余欺也
  ②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
  有两种类型:(1)动宾结构(2)介宾结构。包括:代词+介词;宾语+介词;方位名词+介词;是以结构(固定结构)。
  例:A、豫州今欲何至?(动宾)B、沛公安在?(动宾)
  C、国胡以相恤?(介宾:代+介) D、子何侍而往?(介宾:代+介)
  E、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介宾:宾+介)F、一言以蔽之。(介宾:宾+介)
  G、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介宾:方位名词+介词)
  H、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固定结构)
  ③用“之”“是”作提宾的标志
  例: A.何功之有哉? B.唯马首是瞻。
  ④不规则类(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把宾语前置了)
  例:A、英雄无觅孙仲谋处。B、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C、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再看下面几个句子(也是属于不规则的):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不合否定句中的情况)
  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不属于疑问句中的情况)
  C.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不属于否定句中的情况)
  2.定语后置(定中倒装句)(定语是用来修饰中心词的)
  在一般情况下,定语应该放在中心词前面,如“彼童子之师”,“师”是中心词,定语“彼童子”处在中心词前面。但是,定语也可以处在中心词后面,形成中心词在前,定语在后的句式,这就是定中倒装句。
  有四种情况:
  ①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例如: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高高的庙堂)(偏远的江湖)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例如:A、赋税之繁重者。 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③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例如: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④中心词+数量词
  例如:A、尝贻余核舟一。 B、沛公兵十万军霸上。
  3.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介词短语后置句的特点是,应该在动词前面的介词短语,却放在了动词后面。
  例如: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王尝语暴以好乐。
  4.谓语前置(主谓倒装)
  这种句式常见于古汉语的感叹句和疑问句中
  例如:A、甚矣,汝之不惠!B、悲哉,世也!(这个社会多可悲啊!)
  
四、省略句。文言是最精练的语言,最讲究省略,省略句非常多,主要有主语的省略、谓语的省略、宾语的省略、介词的省略。
  1.省略主语(①承前省②蒙后省③不规则省略)
  例如: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承前省)
  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蒙后省)
  ③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不规则省略)
  2.省略谓语(包括承前省和蒙后省)
  例如: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承前省)
  ②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蒙后省)
  3.省略宾语(①省略动词后的宾语②省略介词后的宾语③省略兼语)
  例如:①可烧()而走()也。(动宾)
  ②竖子,不足与()谋!(介宾)
  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省兼语)
  4.省略介词
  例如:故久立公子()车骑中。又试之()鸡,果如成言。
  
五、疑问句。借疑问词或否定词而能发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安、焉)和疑问语气词(乎、诸、、与或欤、邪或耶)等。二者有时全用,有时不全用。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颇蔺相如列传》)
  (借否定词“不”)
  (2)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崤之战》)
  (借疑问词“谁”)
  
六、否定句。文言的否定句,必须用否定词(不、毋、弗、勿、未、否、非、无、莫等)

3.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如何分析?

所谓的特殊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在古代实际上是一种正常的句式,这些句式随着语言的发展而逐步发生了改变,在现代汉语中就变成了特殊句式了。这些特殊句式在文言文中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和固定格式等,这些句式在初中文言文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出现过。虽然在新大纲中没有对学生要求掌握它们,但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对这些句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下面我就文言文中的这几个特殊句式做一个简略的分析。
2.1 判断句式
何为判断句?《辞海》中这样注释:“用来判定主语所指和谓语所指同属一物,或断定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属于同一性质或种类的句子。”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一书中是这样定义的:“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的。”鲍善淳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这样认为:“判断句,是谓语对主语作出判断的句子,说明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而郭锡联主编的《古代汉语》也是这样认为“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所谓判断句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所以判断句应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它应该包含以下三个条件:1、涉及事物的性质、情况或事物之间的关系。2、要作出判断。3、是个句子(表肯定或否定)。
在现代汉语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要用判断词“是”或“就是”、“正是”等,来联系,如:“我是中国人。”而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文言文中的判断句的种类比较多,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采用“……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词语用在谓语后面帮助判断。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夫战,勇气也”。(《左传�6�1曹判论战》)“”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也。”其常见方式为:主语+谓语+也,在这种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陶渊明《桃花源记》)“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 “菊,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者也用在句尾加强语气。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停顿,但这种情况不常见。如: “方柯者,中国之人。”(方柯,是中国人)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副词加强判断的语气。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司马迁《陈涉世家》), “乃”可以解释为就是,用来判断当立者.是谁的。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其中乃用来表示判断。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两小儿辩日》用“则”来对日中时的形状作出判断。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不能久留,就记下这些景色离开了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毕,只曾笑耳!”(《狼》),“狼也很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只是增加一点笑料罢了。”其中的“耳”为语助词表判断。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世说新语》)中的“非”解释为不是,做出否定的判断。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中的“非”也是否定的判断词。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王安石《伤仲永》)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核舟记》)
判断句在古代汉语中比较常见,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它可以判断人或者事物的性质或作用;判断或解释事情发生的原因;判断人的籍贯;判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判断句中主语和谓语间一般是同一关系或类数关系,但实际上并不都是这样简单,有的则是以判断句的形式表达十分丰富的内容,这是判断句的活用。由此可见,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以相当成熟了。
2.2、被动句
汉语的叙述句根据主语同谓语之间的施受关系可以分成两类:
第一类: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发生者,即施事者,如“我写字”。第二类: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接受者。
而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又可以根据有无专门表示被动形式的标志又可以分成两类:1.只在语义上表示被动而无被动形式标志的句子,其被动意义只能从主语同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上去理解。2.被动句式,这种句子在谓语动词的前面或者后面带有表示被动关系的词语。
在中国的语言的发展长河中,语义上表示被动的句子历史悠久,早在甲骨文时代就出现了。在古代的文献中已经大量的存在了。要考察一个句子是主动句还是被动句,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1.谓语动词如果是表示人的动作,而主语却是一个非指人的名词,那么这个句子就是语义上表示被动的句子。如 “神定 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童趣》) 2.谓语是及物动词,主语从表面上看可以认为是这个及物动词索表示动作的发生者,但是谓语动词后面没有宾语,也补不出宾语,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判断为被动句。3.在主动宾完备的句子里,如果宾语所表达的事物属于主语所表达事物自身的一部分,句子一般也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当然这三点并不绝对,但掌握这几点标准就可以识别出大部分概念上表示被动的句子了。
明白了语义上的被动,那么有特殊标示的被动句就更好区分了。常见的古代汉语被动句式有以下几种特殊的类型。
1.“于”字句。句子中“及物动词”加上介词“于”用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构成“及物动词+于+名词”的被动句式,如《孟子二章》“百里溪举于市”说“百里溪从市场上被提拔起来,”属于被动意义,而“介”词于则介绍处所(名词)“又留蚊于素帐中”。其中的“于”表示被动的意思。
2.“为”字句。在及物动词前加介词为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构成“为+名词+及物动词”的被动句。在九年级的《陈涉世家》“为坛而盟”是说小土堆被当做坛并且宣誓。介词“为”用于引出动作当作的主动者“坛”,它决定了句子的被动的性质。
3.“为……所……”句,这是一种较后起的被动句式,用介词为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并在动词前加上专门标志被动的“所”字,构成为名词“所”+动词的被动句式,如“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就是说:高山峰峦被大雪洗的干干净净,像擦拭过一样。其中介词“为”用于引出动作“洗”的主动者“雪”,表示被动的句式。在这里面, “所”原本是一个特殊的代词,在被动句中虚化了,已经没有指代作用了,只是帮助动词被动用法的词头。此种句式在东汉以后成为了一种主要的被动句式,出现的频率高于前面的几种句式。同为字句相仿,“……为……所”句也可以省略施动成分,如:“舌一吐而二虫为所吞”,“为所吞”是指两只小虫被癞蛤蟆吞掉(《童趣》),其中主动者“癞蛤蟆”没有出现。
当然被动句在古代汉语中出现的种类还很多,但是在初中阶段(新课标)出现的被动句式主要有以上几种类型。
2.3、省略句
省略是今人对古代汉语的一种分析认识,其实在古代汉语里有些句法成分是完全可以不出现的,不一定是省略了什么,现代汉语比古代汉语精密,从现代汉语的角度去看古代汉语,就会觉得古代汉语省略了一些句法成分。古代汉语里省略句法成分的现象比较普遍,它一方面使古文精炼简介,另一方面又容易造成含混,使今人阅读古文感到困难。所以学习古代汉语需对古代汉语中的省略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在中学语文教学词典上对省略的解释为:省略句是古书中的异例之一,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在不影响表达的前提下,省去某些语言成分。省略的部分可以根据文意补出。由于古代汉语的特点,比如缺少第三人称代词等等,省略现象比现代汉语为多。省略不仅是语法问题,还是修辞问题。因此省略了某些成分的句子,就叫做省略句。由于人们研究省略句的角度的差异,对省略句的分类也不同,在中学阶段主要掌握成分的省略就可以了。成分的省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省主语
在一个复句之中,第一个分句出现了主语,如果后几个分句的主语与第一个分句相同,那么后几个分句的主语可以省略,这种情况在古代汉语中称为承前省。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花源记》)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 “桃源人”后三个分句的主语同第一个分句,所以省略了。这种现象在现代汉语中也常见。
但是古代汉语中还有主语蒙下省略的现象。如“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在“无信”前省略了“你”,在“无礼”前省略了“你”。这种现象在新课标语文的文言文中不常见。
由于在语言中,前后分句的主语常不一致,主语又因省略经常不出现,所以古代汉语中多有暗换主语的现象,这种 现象在现代汉语中多称成为病句,可是在古代汉语中却是允许的,正常的,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其中“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之前的主语是“桃源人”,可是后一句的“具答之”的主语是“渔人”。(《桃花源记》)主语在前后句发生了变化,但都省略了。
2. 宾语的省略
古代汉语省略宾语的现象,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的及物动词虽然也要求一个宾语与之搭配,但这个宾语完全可以不出现而隐含起来,只要宾语所表达的事物在前文中已经出现或者已经谈到过,不再出现也能使人正确体会出动作的接受者,宾语则可以省略。“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意思是将尉拔出剑站了起来,吴广也站了起来,夺下将尉的剑并且把他杀了。此句中承前省略了自己的宾语剑。这些省略在初中文言文中都比较常见。其中也包含了省略介词宾语的现象,“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将以攻宋”。《公输》这句话里的介词 “以”的宾语“之”省略了。“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中的宾语“之”也省略了《桃花源记》
3、省略谓语 
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谓语一定要补充出来。
2.4、倒装句
在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中都有句法成分的存在,而且大致都是相同的。但是有一些句法成分的位置古代汉语却不同与现代汉语。还有一些句法成分在特定的语法条件下,所处的位置也不同于现代汉语。在古代汉语的句子中,某些词序颠倒的句子被我们称为倒装句。这种词序颠倒主要是由于突出强调或者句子结构上的需要。倒装在古今汉语中都有,只是在古代汉语中这方面表现的更为突出而已。倒装句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在初中文言文中出现过的):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 
2.4.1、宾语前置 
1、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其中的何放在动词 “有”之前倒装。
3、介词宾语提前,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例如: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惟命是听 (成语)惟利是图 (成语)惟你是问。 
5、普通宾语前置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2.4.2、定语后置: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愚公移山》〈列子〉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这种情况在新课标中比较常见,尤其在《核舟记》中最突出。
2.4.3、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例如: “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涉世家》
2.4.4主语后置: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慧)。 《愚公移山》
2.4.5、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 “反所应有,无所不有”(《口技》)表陈述,“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大道之行也》)这类句子在初中阶段的文言文之中比较多。
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休(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如《马说》中的“其真无马耶?”《愚公移山》中的“吾与汝毕力平险,何如?”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如《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岳阳楼记》中的“渔歌互答,此乐何及!”表达了强烈的感叹之情。
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 《岳阳楼记》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论语》中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些句子都是表示反问的语气,有强调和引起读者思考的作用。 
三、结束语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已经淡忘了中国的文明,我们不应该让她老去,应当发挥她应有的作用,推动中国文化的文明的发展。应当加强文言文的学习,这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当今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要学好文言文,词语的理解不可少,文言特殊句式的掌握对理解促进对文言文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在现在许多古语精华并未退出现代汉语,大量鲜活的成语,作为古汉语旺盛的生机,依然在现代汉语的枝头风姿秀逸。再者,文言文的许多诗文名句,经过千百年的传承积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通用密码,如果现代中小学生对这些一无所知,提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每逢佳节倍思亲”, “天生我才必有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都要借助于翻译文字,那是不可想象,也是令人无法接受的。
当今世界文化正走向表现出浓重怀旧情怀的以回归传统为特征的后现代主义。中国的古诗文绵延了几千年,保留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他植根于中国的以往,编织着中国未来的希望,是中华民族文化永远的根。中国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不仅需要科技层面的东西,更需要文化层面的东西,尤其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国家的未来,所以,对古代汉语特殊句式的研究是每一个教育者应该完善的。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如何分析?

4. 怎样判断语文文言文的句式呢?谢谢

文言文句式是每年高考语文必考考点之一,也是高中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版块。

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而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四类。

判断句编辑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者”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④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⑤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⑥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⑦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⑧此三者,吾遗恨也。
⑨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⑩斯用兵之效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②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④梁父即楚将项燕。
⑤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⑥非死,则徙尔。
⑦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⑧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⑨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⑩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4、语义上主谓直接判断:
①刘备天下枭雄。
②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被动句编辑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被动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④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
⑤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2.“为”“为……所”表被动。如:“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①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为予群从所得。
④恐为操所先。
⑤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3.“受”“受......于”表被动。如:“受制于人。”
倒装句编辑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五人墓碑记》张溥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愚公移山》〈列子〉
(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3.介宾短语后置 (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宾短语。
标志词:于、以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
[小练习]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
①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③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④何由知吾可也?
⑤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⑥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
⑦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⑧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
省略句编辑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也作蒙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小练习]补充下面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①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②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
③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④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⑤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⑦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⑧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帷幕。
⑨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5. 文言文的句式是怎么判断的,比如宾语后置等、谢谢大家了

呵呵,可以了解你求知若渴的心情,但特殊句式中没有宾语后置哟,是宾语前置,没关系,别着急。
所谓的特殊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所以,你想弄懂就要了解一些现代汉语的知识,主谓宾定状补语法成分的位置要了解。以宾语前置为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忌不自信”为例,其中“自”是宾语成分,在现代汉语里这句话这么说:“邹忌不相信自己。”但在文言文中这句却将宾语“自”放到了谓语“信”的前面,所以相对于现代汉语的语法来说它是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被称为宾语前置。
当然,特殊句式还有很多,定语后置,省略句,被动句等等,道理都是相通的,别着急,你一定会攻克它的,相信你!

文言文的句式是怎么判断的,比如宾语后置等、谢谢大家了

6. 文言文的句式是怎么判断的,比如宾语后置等、谢谢大家了

1、判断句,“…者,……者也、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
   
2、被动句、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为”“为……所”表被动。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3、省略句、1.省略主语。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4、主谓倒置句、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
   
5、宾语前置句、(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6、定语后置句、1)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7、介词结构(状语)后置句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宾短语。

7. 文言特殊句式之 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 怎样判断?

1、判断句,“…者,……者也、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
2、被动句、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为”“为……所”表被动.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3、省略句、1.省略主语.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4、主谓倒置句、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
5、宾语前置句、(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6、定语后置句、1)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7、介词结构(状语)后置句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宾短语.

文言特殊句式之 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 怎样判断?

8. 文言文中,句子成分有哪些?正确的句子顺序是什么? 是主语,状语,谓语,宾语... 如状语后置之类,

古代汉语的语法成分与现代汉语的语法成分差不多,同样包括有主语、状语、谓语、宾语和补语等五个方面,只是在排序上存在一些差异。比如:古代汉语的语法成分排序是:主语、状语、谓语、宾语和补语。

 
在古汉语中,由于介宾短语是最常见的一种语法成分,并经常充当状语或补语,所以在加有介宾短语的文言文中,语法的成分构成与现代汉语的语法排序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且有些排序是现代汉语的语法排序不存在的。

 
一、 文言文中,介宾短语的基本词序与位置大体示意
这里简单地介绍一下,文言文叙事句中的语法成分排序。
主语(施事)+状语(介宾短语:偕从、与事,与物、工具、目的)+谓语(行为)+宾语(受事)+补语(介宾短语:与物、工具、对象、处所)”
例如:
○《左传·宣公十二年》:卫人以燕师伐郑。
(卫国人率领燕国的军队讨伐郑国)
由上可见,施事主语“卫国人”排在最前;以宾短语“以燕师”充当状语排在第二;行为动词“伐”排在第三;名词“郑”充当宾语排在第四。
本例中的介宾短语“以燕师”表示偕从,并充当述语“伐”的偕从状语。这个偕从状语与施事一起参与其后的行为,有较强的活动性,所以排在动词“伐”的前面。国名“郑”是受事,所以排在动词之后。介词“以”表偕从,可译为:率领。

 
○《吕氏春秋·贵生》:尧以天下让于子州支父。
(尧把天下让给子州支父)
由上可见,施事主语“尧”排在最前;以宾短语“以天下”充当状语排在第二;行为动词“让”排在第三;于宾短语“于子州支父”充当补语排在第四。例句中没有宾语。
本例中介宾短语“以天下”表示与物,并充当述语“让”的与物状语。由于具有较强的活动性,所以用在动词之前。动词后的介宾短语“于子州支父”充当述语的给予对象补语,其中:“子州支父”表示对象。介词“以”表与物,可译为:把;介词“于”表对象,可译为:给。

 
○《左传·定公十四年》:灵姑浮以戈击阖庐。
(灵姑浮用戈刺阖庐)
本例中的介宾短语“以戈”表示工具,充当述语“击”的工具状语。由于具有较强的活动性,所以用在动词之前,动词后的“阖庐”表示受事。“以”可译为:用。

 
 
二、文言文中,状语后置的基本原因
在文言文中,语法成分后置的情况大约有两种,一种是定语后置,一种是状语后置。文言文中,由于定语和中心语所构成的定中短语的位置,通常出现主语和宾语之前,而定语后置只是定中短语中的定语和中心语位置发生了变化,并不影响其他语法成分排序的位置,所以这里就不多说。
而介宾状语后置为介宾补语,则是文言文位置排序的一种常见现象,这也是现代汉语中没得的语法现象。为了让你能更好理解,多举了以下例句!!

 
受句法、语义、修辞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介宾状语和介宾补语的位置时常会有变化。以介词“以”所构成的以宾短语为例,以宾短语最常由状语改变为补语,这种变化常见于以下四种原因造成。

 
1、述语的结构不复杂,“以”宾短语比较复杂,大多置于动词之后。例如:
○《国语·晋语二》:又重之以寡君之不禄,丧乱并臻。
(加上与敝国国君去世之事重叠发生,丧亡祸乱接踵并至。)
本例中以宾短语“以寡君之不禄”表与物,充当述语“重之”的与物状语,因其复杂而置于谓语之后,改为与物补语。即以宾短语由原来限定谓语“重”变为补充说明谓语“重”。“以”可译为:与。注意:本例中,以宾短语“以寡君之不禄”所表示的与物是事,而非物!!!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及宋,宋襄公赠之以马二十乘。
(等(重耳)到达宋国,宋襄公把八十匹马送给他。)
本例中以宾短语“以马二十乘”表与物,充当述语“赠之”的与物状语,因其复杂而置于述语之后,改与与物状语作补语。“以”可译为:把。“及宋”是及宾短语充当全句的主语,表时间。“及”可译为:等。

 
○《左传·襄公十一年》:郑人赂晋侯以师陟、师触、师蠲。
(郑国人将师悝、师触、师蠲赠给晋悼公)
本例中“以”的宾语是联合短语,原本表示与物,并充当述语“赂晋侯”的与物状语。因其复杂而置于动词后,改与物状语作补语。“以”可译为:把。注意:以宾短语“以师陟、师触、师蠲”所表示的是人,而非物!!!

 
○《公羊传·隐公元年》:立适以长不以贤。
(立适子凭年长而不凭贤德。)
本例中“以”的宾语是两个以字介宾联合短语,原本为表示某一范围的工具的状语,因其复杂而置于动词之后,改工具状语作补语。“以”可译为:凭。
注意:虽然“与物”和“工具”都用介词“以”,而且“以”的词义差不多,但由上几例可以看出,与物状语和工具状语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与物”必须是由施事方转移到受事方,而“工具”则不作转移,但对施事的行为有着极大的帮助。

 
2、述语中用“之”等代词作宾语时,为了使“之”接近指代的对象,“以”宾短语可以后置为补语。例如:

○《论语·先进》: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拥有上千辆兵车的国家,夹持在大国的中间,而大国拿战争威胁施压屈服它,拿灾害饥荒使它相就。)
本例中用在介词“以”前的“之”指代“千乘之国”,为了使他称代词“之”在位置上,接近所指代的对象“千乘之国”,以宾短语“以师旅”和“以饥馑”充当动词“加”和“因”的状语,表工具,后置为补语。“以”可译为:拿。乎宾短语“乎大国之间”表处所,“乎”可译为:在。
 
○《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在五亩大的宅园中,把桑树种在宅园,五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穿上丝绵衣服。)
本例中用在“以”前的“之”指代“五亩之宅”,为了使代词“之”在位置上,接近指代的对象,“以”宾短语充当动词“树”的状语,表与物,后置为补语。以宾短语“以桑”表与物,“以”可译为:把。
注意:主语“五亩之宅”不是“树之以桑”的省略主语。

 
3、把本该用在动词之前的状语,移到动词之后,这种句式的改变,有突出或强调“以”宾短语的作用。例如:

○《国语·楚语上》:屈到嗜芰,有疾,召其宗老而属之,曰“祭我必以芰。”
(屈到喜欢吃菱角,生病时,叫来他的宗老并叮嘱他们,说:“一定要用菱角祭祀我。”)
本例中的屈到喜欢吃菱角,就要求祭祀他的时候一定要用菱角。后来他的儿子不用,并以此展开文章。这里的“芰”是作者加以突出的事物,所以用在动词之后。以宾短语“以芰”表与物,“以”可译为:用。

 
○《国语·周语下》:且吾闻成公之生也,其母梦神规其臀以墨。
(况且我听说成公出世时,他母亲梦见神人在他的屁股上打上黑记。)
本例中的以宾短语“以墨”本该用在动词“规”之前做状语,后移到动词“规”之后,是为了强调“以墨”的作用,因为这位成公后来就叫“黑臀”。

 
○《孟子·梁惠王上》: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
(齐宣王笑着说:“这究竟是什么样的心态呢?我不是吝惜钱财而用羊去代替牛。”)
本例中的以宾短语“以羊”本该在动词“易”之前做状语,后移到动词“易”之后,是为了强调“以羊”的作用。这里所以说成“易之以羊”,是因为在这句话前,孟子说:“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强调牛、羊在这里并没有区别,而梁惠王为了说明自己并非“爱财”,与“牛”对比地强调了一下“羊”,所以也用作补语。

 
4、在对偶、排比句中,也可以把“以”字介宾放在后面。例如:

○《国语·晋语九》:道之以文,行之以顺,勤之以力,致之以死。
(用文德引导他,用道理规范他,用精力效劳他,用生命奉献他)
本例中“以”宾短语是对偶,所以“以”宾短语作补语。以宾短语均表工具,可译为“用”。

 
○《左传·昭公五年》:道之以训辞,奉之以旧法,考之以先王。
(用古圣先贤的言语引导他,用旧时的法度奉承他,用先王的事例考核他)
本例中的“以”宾短语是排比,所以“以”宾短语作补语。以宾短语均表工具,可译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