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文言文句式的判断方法

2024-05-19 04:17

1. 写出文言文句式的判断方法

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而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四类。
一、判断句  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者”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4、语义上主谓直接判断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为”“为……所”表被动。如:“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3.“受”“受......于”表被动。如:“受制于人。”
三、倒装句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 
(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3.介宾短语后置 (状语后置):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
四、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也作蒙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写出文言文句式的判断方法

2. 初中文言文判断句

 1.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整理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二虫尽为所吞《童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宾短语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1)投以骨《狼》 (2)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以上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以初中阶段文言文学习中经常会遇到.掌握这些特殊句的用法,对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大有帮助. 文言文特殊句式 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用“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邻里所容)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
  2. 七年级文言文倒装句,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   我一共发了两个 这是第一个 、判断句 古汉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
  其基本形式是“……者,……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等判断词表示。
  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1)“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例:中蛾冠儿多髯者为东坡。(2)“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例: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3)“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4)“……者,……也”。
  例:李将军广者者,陇西成纪人也。(5)“……,……者也”。
  例: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6)“……,……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夫战,勇气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7)“……也”。
  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8)无标志词语。
  七略四库,天子之书。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
  二、省略句 (1)省略主语: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此)忠之属也。
  (此,代前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省略谓语或动词: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3)省略宾语:投(之)以骨。
  便要(渔人)还家。(4)省略介词:林尽(于)水源。
  急湍甚(于)箭。(5)省略量词:孔子东游,见两(个)小儿辩斗 三、倒装句1.主谓倒装:甚矣,汝之不惠2.宾语前置:何陋之有?吾谁与归?3.定语后置 例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
  例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
  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例3:尝贻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4.介宾短语后置: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战于长勺 告之于帝 四、被动句 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为”“为……所”字表被动。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管夷吾举于士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五、固定格式 (1)“不亦……乎”: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如……何”:如太行王屋何?其如土石何?(3)“得无……乎”: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第二个 一、判断句 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有以下几种方式。1、用“者”(表停顿)“也”(表判断)表示。
  又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者,……也” 例如: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者,……” 例如:粟者,民之所种。(3)“……,……也” 例如: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4)“……,……” 例如:刘备,天下枭雄。(5)“……者也” 例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2、用动词“为”表示。例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3、用副词“乃”“则”“即”“皆”“非”等表示。例如: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赤壁之战》 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说》4、用判断词“是”表示。此种表示形式出现较晚。
  例如:翩翩两骑来是谁?《卖炭翁》二、被动句 古代汉语中的被动句有如下几种表示方式。1、用“于”表示:“……于……”。
  例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2、用“为”表示:“为……”“为……所……”“为所……”。
  如:例如: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为巡船所物色。
   若属皆且为所虏。3、用“见”(受)表示:“见……”“见……于……”“受……于……” 例如:秦城恐不可得。
  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4、用“被”表示:“被……” 例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5、无被动标志,意念上的被动。例如:戍卒叫,函谷举。
   余羁縻不得还。三、省略句1、省略主语。
  有四种情况。(1) 承前省。
  (2) 蒙后省。(3) 自称时省。
  (4) 对话中省。2、省略谓语动词。
  3、省略宾语。(1) 省略动词的宾语。
  (2) 省略介词的宾语。4、省略介词。
  省略介词“于”或“以”。四、倒装句 常见的倒装句有四种:1、宾语前置。
  有六种情况。(1)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2)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前置。(3) 用“之”“是”将宾语前置。
  (4) 为强调宾语而无条件前置。(5) 介词“以”的宾语,有时前置。
  (6) 代词“自”作宾语,常常前置。2、定语后置。
  有以下三种情况。(1) 用“之……者”或“者”表示。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求人可使报秦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2) 用“之”把形容词定语后置。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3) 数量词作定语常常后置。
  例如: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鸿门宴》3、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而把谓语置于主语之前。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4、介宾短语后置。
  (1)“于”(乎)宾短语常常后置。例如: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2)“以”宾短语也有时后置。
  例如:皆不可拘以时。
  3. 语文文言文中判断句是什么   文言文判断句例说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第一、“。。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
  “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陈胜是阳城人。
  第二、“。。,。。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第三、“。。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第五、“。。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第六、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第七、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廉颇蔺相如列传》)
  “翩翩两骑来是谁?”(《卖炭翁》)
  第八、用动词“为”“是”表判断。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是,代词,这样。)(苏轼《石钟山记》)
  第九、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3. 中考文言文常见句式判断句

 1.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整理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二虫尽为所吞《童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宾短语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1)投以骨《狼》 (2)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以上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以初中阶段文言文学习中经常会遇到.掌握这些特殊句的用法,对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大有帮助. 文言文特殊句式 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用“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邻里所容)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
   

中考文言文常见句式判断句

4. 写出文言文句式的判断方法

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者”等形式。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

4、语义上主谓直接判断:刘备天下枭雄。

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

2.“为”“为……所”表被动。

3.“受”“受......于”表被动。

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

(4)介宾【摘要】
写出文言文句式的判断方法【提问】
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者”等形式。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

4、语义上主谓直接判断:刘备天下枭雄。

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

2.“为”“为……所”表被动。

3.“受”“受......于”表被动。

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

(4)介宾【回答】

5. 文言文句式判断

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 
①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③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④何由知吾可也? 
⑤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⑥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 
⑦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⑧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

以下是本人做的,只要把错得挑出来就好了……如果解释的话再追加(注意不是句子翻译是为什么这么判定的解释)
1主谓倒装 【宾语前置】【莫能御之】
2状语后置
3宾语前置
4宾语前置
5定语后置【主谓倒装】【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甚矣】
6介宾短语后置
7宾语前置
8定语后置

文言文句式判断

6. 文言文判断句句式 .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者”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④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⑤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⑥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⑦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⑧此三者,吾遗恨也。 
  ⑨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⑩斯用兵之效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②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④梁父即楚将项燕。 
  ⑤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⑥非死,则徙尔。 
  ⑦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⑧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⑨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⑩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3、语义上主谓直接判断: 
  刘备天下枭雄。

7. 初中文言文句式分哪几类?如何判断?

  要读懂文言文,要会翻译句子,我们就要先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文句式,否则便无从下手,常见的文言文句式包括判断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定于后置等,我们怎样去判定一个句子是属于哪种特殊的句式,有没有什么标志?当然有。这篇文章,我们将来一个文言句式大集合,领着大家一同去寻找句式中的特殊标志。

  常见文言句式可以分为五种,判断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被动句等,此外还有一些由特殊的常见发语词引起的句子。其中第一大类就是判断句。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有所肯定或者有所否定的句子。

  (1)最显著的标志就是“……者,……也”。

  [例句]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百战百胜,非战之善者也。

  栗者,民之所种。

  虢,虞之表也。

  (2)另一显著表示是“乃”、“为”联系主语和谓语。

  [例句]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

  (3)用“是”表判断。

  [例句]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4)用副词“非”“乃”“即”“则”等表判断。对否定判断学生常易忽略,因此要特别注意。

  [例句]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5)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例如:

  此人力士。

  二、省略句

  所谓省略句就是在一个句子中有某一个成分省略了,省略的条件有承前省、蒙后省、承宾省、对话省,以及概括性省略等。常见的省略的句子成分有:

  (1)省略主语。

  [例句]

  ①楚人为食,吴人及之。()奔,()食而从之。(楚国人做好饭,吴国人赶上来了。楚国人跑了,吴国人把饭吃了又跟上去追赶)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 )触草木,( )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宛、瘘、疠……[永州郊野出一种怪蛇,黑色的底上有白色的花纹,它一碰到草木,草木全部死掉,它如果咬了人,人就没法医治。但是人捉到它,把它晒成干肉做药,可以治好麻疯、颈子肿、瘘管、手脚蜷曲(病)……]

  (2)省略谓语。谓语是句中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对话中或不发生误解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特别是动词谓语。

  [例句]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一次击鼓,军队的士气高涨,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微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全没有了)

  [简析]

  此句属承前省,后两个分句的动词谓语“鼓”承第一个分句的动词谓语省略了。

  (3)省略介词结构中的介词。常见的是省略介词“于”和“以”。

  ①至则无所用,放之( )山下。

  ②项王则受璧,置之( )座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简析]①句中“山下”,是表示处所的名词,前面省略了介词“于”。②句中“座上”“地”是表处所的词语,前面都省略了介词“于”。这类的“于”字省略在古汉语里很普遍。

  (4)省略中心词。

  中心词是在一个词组中被定语状语修饰的词,古汉语中常有省略中心词的现象。因此,读文言文时,必须注意,以免造成理解上的障碍。

  [例句]

  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②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简析]

  ①句中的“宫中府中”就是“宫中之吏”与“丞相府之吏”,省略了中心词“吏”,实际上是定语代替了中心词。②句中的“不毛”,就是“不毛之地”,即不生草木的地方。

  和判断句不同,省略句是很难找到鲜明的标志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理解每一个词的含义,弄清楚句子的主谓宾,我们就会清楚缺少了什么了。一个完整的句子至少要有主谓,谓语之后如果还有任何修饰词,那么想必就是缺少宾语了,欲了解更多的文言句式,请看中篇和下篇。

  要读懂文言文,要会翻译句子,我们就要先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文句式,否则便无从下手,常见的文言文句式包括判断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定于后置等,我们怎样去判定一个句子是属于哪种特殊的句式,有没有什么标志?当然有。这篇文章,我们将来一个文言句式大集合,领着大家一同去寻找句式中的特殊标志。

  见文言句式可以分为五种,判断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被动句等,前面我们已经讲了判断句和省略句,在本文中我们将讲讲宾语前置和定语后置这两种在文言文中才有的特殊现象。

  三、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经常前置。

  否定句就是有否定词“不”“毋”“未”“莫”等的句子。在这类句子中,代词作宾语时,则常常放在动词前面。

  [例句]

  ①我无尔诈,尔无我虞。[我(楚国)不得欺骗你(宋国),你(宋国)也不要欺骗我(楚国)]

  ②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小结]

  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如果宾语不是代词,即使是否定句,也不用宾语前置这种格式。

  [例句]

  ①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②未绝鼓音。

  ③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简析]

  这三个句子都是否定句,由于宾语“二毛”(头发斑白的老人)、“鼓音”“王”都是名词,而不是代词,故不能前置。

  (2)疑问句中宾语前置

  疑问句就是包含“何”、“安”“谁”等可以作为宾语的疑问词的句子,在这类句子中,要把作为宾语的疑问词放在动词前,翻译的时候应该先翻译动词。

  [例句]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微斯人,吾谁与归?

  (3)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这一类宾语前置的特点是在宾语前置的同时,还要在宾语后面用代词“是”或“之”复指一下,“是”或“之”也要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句]

  ①日居月诸,下土是冒。(太阳呀月亮呀,照耀大地)

  ②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我们的国君(晋惠公)不怜恤自己流亡在外,却忧虑着我们群臣]

  ③秉国之均,四方是维。(掌握国家政权,天下赖你维持)

  [简析]

  ①句的“下土”是动词“冒”的宾语,为了强调宾语,把宾语提到动词“冒”的前边,在被提前的宾语与动词“冒”之间插进代词“是”表示复指。②句的“亡”是“恤”的宾语,借助代词“之”复指宾语,把宾语提前。③句的“四方是维”就是“维(保护)四方”,此是借助代词“是”复指宾语,使宾语前置。

  用这种宾语前置的格式时,还可以在宾语之前加上“惟(唯)”,构成“惟(唯)……是……”或“惟(唯)……之……”的格式,强调宾语的作用就更加明显。

  [例句]

  ④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⑤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⑥父母唯其疾之忧。

  [简析]

  “唯敌是求”就是“求敌”;“唯利是视”,就是“视利”;“唯其疾之忧”就是“忧其疾”。用了“唯……是……”和“唯……之……”的格式,宾语在句中的作用就比较突出。现代汉语从古代吸收的成语里有“唯命是听”“唯利是图”等说法,就是这种语法格式的保留。

  四、定语后置

  要了解定语后置,可以牢牢抓住集中常见的格式。

  (1)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

  [例句]

  ①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

  ②五谷者,种之美者也。(五谷是庄稼中的好种)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表示定语后置。

  [例句]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②云霞雕色,有喻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云霞绘出色彩,已超过巧妙的画师;草木装饰鲜花,不依靠神奇的绣工)

  (3)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

  [例句]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4)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

  [例句]

  ①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这四种人(鳏、寡、孤、独),是社会上无依无靠的穷苦人]

  ②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有几人欤?

  本文我们讲了宾语后置和定语前置的现象,这两种现象都有比较鲜明的标志,善于把握这些标志,可以让我们迅速地判断这两种特殊的文言现象,千万要记住哦!

  要读懂文言文,要会翻译句子,我们就要先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文句式,否则便无从下手,常见的文言文句式包括判断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定于后置等,我们怎样去判定一个句子是属于哪种特殊的句式,有没有什么标志?当然有。这篇文章,我们将来一个文言句式大集合,领着大家一同去寻找句式中的特殊标志。

  常见文言句式可以分为五种,判断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被动句等,在上篇和中篇,我们已经讲了前四种常见的文言句式,在本篇当中,我们将讲到被动句和几种固定的句式和用法。

  五、被动句

  古代汉语中表被动的句式主要有四种:

  (1)用“于”表示被动关系。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

  [例句]

  王建禽于秦。(齐王建被秦国活捉了。禽,通擒)

  [简析]句中的“于”用在动词“禽”的后边,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秦”,表示被动。“于”可译为“被”。这种被动句有两个条件:一是主语“王建”是受动者。二是句子里有表示被动的词“于”。

  (2)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在动词前用“见”或又在动词后加“于”引进主动者。它的形式是:“见+动词”或者“见+动词+于+主动者”。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我虽然想再说一些,但考虑不一定被理解)

  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我担心被您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3)用“为”表示被动关系。“为”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例如:

  ①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如果背弃了他所说的话,我死了,妻子儿女也将被杀,对君王您也没有好处)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草房被秋风吹坏了)

  (4)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简析]“受……于……”表示被动,可译为“被”,“于”引出主动者“人”。这种句式数量较少。

  六、古文常见句式

  (1)“如……何”、“奈……何”、“若……何”。这三个句式的意思都是“把……怎么样”

  “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

  [例句]

  ①如太行、王屋何?(如何处理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呢?)

  ②奈并累若属何?(把你们一起连累了可怎么办呢?)

  ③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啊虞啊我拿你怎么办呢?)

  (2)“……孰与……”、“……何如……”、“孰若”、“孰如”、“何若”等。这两种说法都是询问比较的结果,用法相同。

  [例句]

  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②吾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

  ③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一个离得更远?)

  [备注]

  “孰与”、“何如”还可以用来询问利害得失,或表示抉择取舍。

  [例句]

  ④救赵孰与勿救?(救赵与不救赵哪个有利?)

  ⑤惟坐待亡,孰与伐之?(与其坐而待毙,哪如起而进攻他们?)

  (3)“不亦……乎?”可译为:“不……吗?”,“难道不……吗?”

  [例句]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②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

  (4)“何(奚、曷)以(用)……为”“何以为”“何……为”。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还要……干什么呢?”

  [例句]

  ①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②世方乱,安以富为?

  ③胜自磨剑,人问曰:“何以为?”(磨剑干什么呢?)

  ④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5)“何……之为”。这个格式的意思是“还算得上……”、“还谈得上什么……”、“还说什么……”。

  [例句]

  ①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还谈得上什么恩惠呢?)

  ②国仇未报,何以家为?

  ③何以名为?臣夫桑下之饿人也?

  (6)“得无”、“无乃”。“得无”又写作“得毋”、“得微”、“得非”等,意思是“该不会”、“莫不是”、“只怕是”、“岂不是”、“莫非”等。

  [例句]

  ①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②日饮食得无衰乎?

  ③得毋有病乎?

  “无乃”又写作“毋乃”、“非乃”、“不乃”,意思是“岂不是”、“莫非是”、“恐怕要”等。

  ④求,无乃尔是过欤?(恐怕要责备你吧?)

  ⑤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恐怕不可以吧?)

  ⑥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岂不是晚了点吗?)

  在这篇中,被动句属于我们初中必须掌握的句式,其余的包含着特殊的标志的句子,虽然不在中考之列,我们也在这里提出来,是为了让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可以利用这些特殊词语来理解语句和翻译句子。到此为止,我们已经集合了所有文言文的句式,你学会了多少呢?

初中文言文句式分哪几类?如何判断?

8. 判断文言文句式

怎样判断文言文的句式,如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
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用“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邻里所容)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动见瞻观,何时易乎? (曹丕《与吴质书》)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参佐无不被系束。(《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 
5.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判断句 
用“者……也”表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是阳城人) 
“方柯者,语文小栈之站长也。”(方柯是语文小栈网站的站长)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句末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方柯,天才也。”(方柯是天才) 

用“者”表判断 

“方柯者,中国之人。”(方柯,是中国人) 

用“为”表判断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不能说是设法生财) 

用“乃”表判断 

“是乃狼也。”(这是狼) 
“电脑乃高科技用具。”(电脑是高科技用具)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 (苏轼《石钟山记》)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条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状语后置\定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例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定语后置 
文言中,一些修饰性的定语常常置于中心词之后。例如: 
遂率子孙荷担考三夫。(《列子·愚公移山》) 
大阉之乱,绍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张溥《五人墓碑记]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4.介词结构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则往往置后作补语。例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得双石于潭上。(苏轼《石钟山记》)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司马迁《陈涉世家》) 



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 (《晏子春秋·晏子辞千金》) 


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例如:《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介词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如:《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普通宾语前置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相当多见,有几种情况。一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 (苏轼《石钟山记》)。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弗怠之)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9) 
一是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提前。例如: 
大王来何操? (操何) (司马迁《鸿门宴》) 
沛公安在? (在安) (同上) 
子何恃而往? (侍何) (彭端淑《为学》) 
微斯人,吾谁与归? (与谁) (范仲淹《岳阳楼记》) 
不然,籍何以至此? (以何) (司马迁《鸿门宴》) 
一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例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韩愈《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