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疫情期间政府采用那些刺激经济的财政政策?

2024-05-06 20:10

1. 中国在疫情期间政府采用那些刺激经济的财政政策?

第一:减支,也就是压减非疫情相关支出,其中主要为压减政府会议费、差旅费等一般性公用经费的支出。第二:增支即加大对防控非典疫情的相关财政支出。第三:减税降费:针对疫情防控和受疫情影响严重的的行业实施暂时性、结构性的减税降费。例如旅游、餐饮、交通运输等实施免征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等优惠措施。第四:财政贴息。对部分受影响严重的企业或小微企业提供无息或贴息贷款。拓展资料:财政政策1、财政政策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财政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或者说,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它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2、财政政策由国家制定,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并受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相应的经济关系制约。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同其他经济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有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政府支出有两种形式:其一是政府购买,指的是政府在物品和劳务上的花费——购买坦克、修建道路、支付法官的薪水、等等,其次是政府转移支付,以提高某些群体(如老人或失业者)的收入。税收是财政政策的另一种形式,它通过两种途径影响整体经济。首先,税收影响人们的收入。此外,税收还能影响物品和生产要素,因而也能影响激励机制和行为方式。

中国在疫情期间政府采用那些刺激经济的财政政策?

2. 中国在疫情期间政府采用那些刺激经济的财政政策?

新冠疫情突袭中国对社会经济运行造成一定冲击,而作为宏观调控之一的积极财政政策必将成为国家“战疫”的重要举措。在疫情下,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否会受此影响,后续又将如何发展?




SARS期间的积极财政政策

首先,我们先来一起回顾一下2003年SARS期间中央出台了哪些积极的财政政策。南南根据公开资料进行梳理,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减支,也就是压减非疫情相关支出,其中主要为压减政府会议费、差旅费等一般性公用经费的支出。

第二:增支即加大对防控非典疫情的相关财政支出。据统计,2003年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共投入136亿元用于非典的防治工作,同时还额外增加10亿元用于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第三:减税降费:针对疫情防控和受疫情影响严重的的行业实施暂时性、结构性的减税降费,还对列入“SARS灾难行业”的,例如旅游、餐饮、交通运输等实施免征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等优惠措施。

第四:财政贴息。对部分受影响严重的企业或小微企业提供无息或贴息贷款。



总结来说,非典期间政府多管齐下的财政政策对企业恢复生产、走出临时性经营困难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之后随着非典疫情的散去,2003年第三、第四季度GDP增速均迅速恢复到10%。因此,不难看出作为国家“战疫”的重要举措,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必不可少的。

新冠疫情期间已出台的积极财政政策

而这次的新冠疫情也不例外,下面我们来看看政府已经出台了哪些积极财政政策来对抗此次疫情呢?

01

首先,加大疫情防控财政支出。据财政部公开的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月14日,各级财政已安排疫情防控补助资金901.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安排达到252.9亿元。而且值得关注的是,中央财政安排的252.9亿元,已经超过2003年非典防治基金的12倍。(注:2003年中央财政设立非典防治基金为20亿元)



资料来源:财政部官网公开数据

02

其次,继续实施减税降费。2019年,我国出台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措施,全年累计新增减税降费远超2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2%。而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政府更是会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增值税减税等政策。例如,对纳税人运输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对捐赠用于疫情防控的进口物资,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免征民航企业缴纳的民航发展基金等。


03

另外还有财政贴息政策。2月2日,财政部网站公布了《关于支持金融强化服务,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通知提出,对2020年新增的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贷款,在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支持金融机构提供优惠利率信贷的基础上,中央财政按人民银行再贷款利率的50%给予贴息,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贴息资金从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

这种财政贴息大大解决了企业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确保企业在较快的时间内有充足的资金开展疫情防控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


04

最后,为防疫提供资金保障,发行战“疫”专题债。2月6日,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分别成功发行135亿元和30亿元的“战疫专题债券”;2月11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上海清算所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发行2年期战疫情、助脱贫双主题的金融债券50亿元。至此,仅三家政策性银行便合计发行215亿元的抗击疫情专题债券。

当然,针对此次疫情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国家采取的财政政策远不止南南说得这么多。正如2月16日财政部部长刘昆撰写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一文中所说:

“加大资金投入,做好疫情防控经费保障,严谨细致推出并落实好各项财税支持政策,是各级财政部门当前最为紧迫和重要的工作。”

对此,我们也始终坚信,在政府和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狙击战。

3. 疫情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分别是哪些内容?

一、疫情期间,运用的财政政策:1、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2、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3、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4、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5、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6、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7、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8、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9、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10、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二、疫情期间,货币政策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2、加大对冲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货币信贷支持力度;3、用改革的办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4、此外,还包括人民币汇率总体稳定,双向浮动弹性增强;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供求基本平衡;牢牢守住风险底线,有效防控金融风险等。总体来看,2020年一季度,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成效显著,传导效率明显提升,体现了前瞻性、精准性、主动性和有效性。3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0.1%,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1.5%,M2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一季度社会融资成本明显下降,3月份一般贷款平均利率为5.48%,比LPR改革前的2019年7月份下降了0.62个百分点。货币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普惠小微贷款“量增、价降、面扩”。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市场预期平稳。3月末,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报94.06,较上年末升值2.92%。 中国经济成为唯一正增长的大国经济,成功实现了V型反弹。未来这些政策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保持全年达到3%以上的正增长,率先复苏经济。

疫情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分别是哪些内容?

4. 疫情期间我们国家都采取了什么财政政策?

一、疫情期间,运用的财政政策:1、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2、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3、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4、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5、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6、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7、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8、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9、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10、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二、疫情期间,货币政策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2、加大对冲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货币信贷支持力度;3、用改革的办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4、此外,还包括人民币汇率总体稳定,双向浮动弹性增强;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供求基本平衡;牢牢守住风险底线,有效防控金融风险等。总体来看,2020年一季度,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成效显著,传导效率明显提升,体现了前瞻性、精准性、主动性和有效性。3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0.1%,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1.5%,M2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一季度社会融资成本明显下降,3月份一般贷款平均利率为5.48%,比LPR改革前的2019年7月份下降了0.62个百分点。货币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普惠小微贷款“量增、价降、面扩”。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市场预期平稳。3月末,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报94.06,较上年末升值2.92%。 中国经济成为唯一正增长的大国经济,成功实现了V型反弹。未来这些政策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保持全年达到3%以上的正增长,率先复苏经济。

5. 我国在疫情期间运用了哪些财政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工具?

一、疫情期间,运用的财政政策:1、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2、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3、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4、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5、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6、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7、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8、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9、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10、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二、疫情期间,货币政策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2、加大对冲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货币信贷支持力度;3、用改革的办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4、此外,还包括人民币汇率总体稳定,双向浮动弹性增强;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供求基本平衡;牢牢守住风险底线,有效防控金融风险等。总体来看,2020年一季度,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成效显著,传导效率明显提升,体现了前瞻性、精准性、主动性和有效性。3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0.1%,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1.5%,M2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一季度社会融资成本明显下降,3月份一般贷款平均利率为5.48%,比LPR改革前的2019年7月份下降了0.62个百分点。货币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普惠小微贷款“量增、价降、面扩”。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市场预期平稳。3月末,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报94.06,较上年末升值2.92%。 中国经济成为唯一正增长的大国经济,成功实现了V型反弹。未来这些政策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保持全年达到3%以上的正增长,率先复苏经济。

我国在疫情期间运用了哪些财政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工具?

6. 为度过此次疫情的难关,政府采取了哪些财政政策?

缓解疫情对企业经营形成的冲击,帮助中小微企业度过难关。  

  一是积极落实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贷款给予财政贴息支持政策。对 2020 年新增的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贷款,在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支持金融机构提供优惠利率信贷的基础上,按企业实际贷款利率中央省财政给予贴息支持,贴息期限不超过 1 年,使企业实际融资成本降至1.6%以下。经发改、工信等部门确定的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可凭借 2020 年 1 月 1 日后疫情防控期间内生效的贷款合同,向所在地财政部门申请贴息支持。 

  同时要求,各县(区)财政部门汇总编制本地区贴息资金申请表,请市级相关企业及各县(区)财政部门务于 2020 年 5 月 1 日前将贴息资金申请及相关资料报送市财政局,市财政局汇总后统一向省财政厅申请。 

  二是优化融资担保服务,适当降低担保准入门槛。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疫情期间参与我市疫情防控的中小微企业、“三农”企业,合理降低准入门槛,降低融资担保费至 1%以下,简化反担保措施;对受疫情严重影响,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的中小微企业、“三农”企业可降低或取消反担保要求;对存量中小微企业中涉及疫情防控的医药医疗类、民生保障类等企业,积极协调合作银行共同采取贷款期限展期、无还本续贷,保证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对与疫情防控相关的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基础建设、科研攻关等行业的项目,开辟绿色金融服务通道,简化手续,特事特办,采取多样化融资担保模式。 

  三是加强应急周转保障资金服务。各接续还贷应急周转保障资金承办机构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以及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及时提供倒贷续贷的应急周转保障服务。 

  四是加强创业担保贷款帮扶政策支持。创业担保贷款承保机构要为创业担保贷款客户提供延期、展期服务,帮助其渡过难关:一是帮助疫情期间感染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客户办理贷款展期和贴息手续;二是对于受疫情防控影响较大的创业担保贷款客户,适度增加短期担保额度支持;三是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个人和小微企业,在其申请创业担保贷款时优先给予支持。 

  五是开启 24 小时业务在线服务。各相关部门和机构在疫情防控期间,为方便企业业务咨询,鼓励客户采取线上方式处理担保、接续还贷应急周转保障资金等业务,开启 24 小时线上沟通和快速审批通道服务,对项目前期咨询、资料递交、受理、审批等工作,采用电话、快递、网络、线上资料扫描传递、视频会议等方式办理,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减少人群密切接触,合理安排,保证各项业务运营不中断。 

  六是切实加强金融风险防控。市、县(区)财政部门和地方金融机构、接续还贷应急周转保障资金承办机构要建立风险信息日常采集机制,加强风险管控,避免引发单个重大及系统性金融风险,确保我市经济高质量稳定发展。

7. 疫情期间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何运用?

一、疫情期间,运用的财政政策:1、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2、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3、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4、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5、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6、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7、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8、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9、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10、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二、疫情期间,货币政策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2、加大对冲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货币信贷支持力度;3、用改革的办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4、此外,还包括人民币汇率总体稳定,双向浮动弹性增强;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供求基本平衡;牢牢守住风险底线,有效防控金融风险等。总体来看,2020年一季度,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成效显著,传导效率明显提升,体现了前瞻性、精准性、主动性和有效性。3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0.1%,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1.5%,M2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一季度社会融资成本明显下降,3月份一般贷款平均利率为5.48%,比LPR改革前的2019年7月份下降了0.62个百分点。货币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普惠小微贷款“量增、价降、面扩”。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市场预期平稳。3月末,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报94.06,较上年末升值2.92%。 中国经济成为唯一正增长的大国经济,成功实现了V型反弹。未来这些政策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保持全年达到3%以上的正增长,率先复苏经济。

疫情期间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何运用?

8. 疫情期间的金融政策是怎么规定的

1、灵活调整工作人员以及受疫情影响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个人信贷还款安排,合理延后还款期限。
2、感染新型肺炎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可展期一年,继续享受财政贴息支持。
3、对感染新型肺炎或受疫情影响受损的出险理赔客户,金融机构要优先处理,适当扩展责任范围,应赔尽赔。
疫情期间,自己真的还不上房贷了的话不可以放任不管,像是疫情期间出现房贷逾期的这种状况,都是当事人自认为在疫情期间银行会自动的向后调整还款期限。实际上,疫情期间,各大银行延迟偿还房贷的期限,基本上都不可能超过一个月。
一、借款人因疫情房贷逾期怎么办?
因疫情房贷逾期的话需要向银行证明非恶意逾期,最重要的是先将逾期还上,然后跟银行协商,申诉该欠款非恶意欠款,请银行方面协调消除不良逾期记录。《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明确因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没有收入及受影响的相关人员,可以延缓归还房贷。
针对四类人员可调整还款安排:
一是因感染新型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或配偶;
二是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人员或配偶;
三是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
四是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人员。
其中,对于前三类人员,因受疫情影响未能及时还款的,不视为违约,征信记录不报送逾期记录;对于第四类人员,将依调整后的还款安排报送信用记录,但对于调整还款安排前的逾期记录,原则上是报送的。
另外,对于在工商银行办理的个人按揭、消费、经营性贷款,可根据客户的申请灵活调整还款安排,合理延后还款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