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丝绸技术的重要成就之一是什么织物的出现

2024-05-16 23:05

1. 明代丝绸技术的重要成就之一是什么织物的出现

 明清时代丝织技术上的新成就
  明清时期,民营的丝绸业大为发展,当时著名的丝绸产地有苏州、南京、杭州、嘉兴、潞安洲(今山西长治)、成都、广州、福州等地,织绸作坊雇佣的工人都达到几万人。这些地方出产的织绵、纱罗、丝绒、丝缎、潞绸、妆花等,畅销国内外。

  明清时期,官府也设有规模巨大的丝织工场,著名的有“江南三织造”(即设在南京、苏州、杭州三地的织造衙门),主要生产专供皇室使用的各式丝绸。但在全国整个丝绸生产的比重中,已退居次要地位了。

  明清时期丝织技术方面有不少杰出的新成就,突出的品种有下面几种。

  (1)妆花

  “妆花”,就是多彩丝绸织花的专门术语。明朝的妆花品种,除锦缎外,还有很多织法复杂的妆花纱、妆花罗、妆花丝绒、妆花改机、妆花云布等等。

  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有个有名的大奸臣名叫严嵩〔sōng松〕。他卖官鬻〔yù育〕爵,贪污纳贿,干了许多坏事,后来终于被抄了家。明朝有一本《天水冰山录》,就是一份查抄严嵩家产的清单。这份清单分类列出被抄的全部物资,其中丝绸项下,单是妆花一类的品种就有妆花纱、妆花云纱、妆花补纱、妆花缎、织金妆花缎、妆花绢、织金妆花绢、妆花?、妆花潞?、妆花罗、织金妆花罗、妆花改机、妆花丝布、织金妆花丝布、妆花云布、妆花焦布、妆花锦等十七类。

  妆花纱是在透明的纱底上,织出五彩加金的花纹,既淡雅,又富丽。北京定陵出土的妆花纱龙袍,肩上织着五彩加金的过肩云龙,前后下襟织着五彩加金的潮水云龙,袖口等处织着五彩加金的云龙,工丽异常。定陵还出土了各色成匹的妆花锦、妆花缎、妆花绸……等等。这些精美的高级丝绸,都是当时的劳动工匠创造智慧的结晶!

  改机是弘治年间(1488—1505年)福建一个名叫林洪的丝织工人创造的。他把用五层丝织制的织品改成四层丝,织出比过去细薄实用的新品种,人们称做“改机”。

  妆花丝布,是用麻、棉纱作地纬和经线、蚕丝作纹纬线交织而成的。它用纬丝显花,看起来花明地暗。丝布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特产,傣〔dǎi逮〕族、壮族、侗〔dòng洞〕族、土家族、瑶族的妇女们,都善于织制花色优美的丝布。明代还有一种丝、棉交织的棉锦,在明代经卷的封面中及贵州明代墓葬出土的文物中,均有发现。

  妆花云布是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特产,它是先把经丝绞染成花,然后织制的。织出的花纹似隐似现。这种富有诗意的丝绸,今天仍然是维吾尔族姑娘们心爱的衣料。现在我们在故宫博物院里,还可以看到清代各少数民族贡献给清朝统治者的丝布和云布。

  (2)彩织锦缎

  清初,苏州手工丝织提花的技术,大为提高,出产的重要提花品种,如妆花纱、妆花缎、妆花绢等,有用十多种颜色织制的、色彩繁富。织制方法,有的是用十几把大梭子同时织,有时是用一把大梭子织底纹,用十几把小梭子各穿不同彩色的丝线和金银线织花。织花的小梭子,不是穿过整个幅面,而是根据花纹的边界,在花纹轮廓线内来回盘织。用这种方法织出的花纹,就象是从幅面上挖出来的一般,所以称为“挖花”。上等的锦缎,敷色自然,晕色和用线都可以和工笔的绘画媲美。故宫博物院保存的一件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年)苏州织造的百花蝴蝶袍料,上面织着散点布置的折枝花,三三两两的彩蝶,穿插在鲜花嫩叶之间。它不仅是一件美丽的衣料,也是一件百看不厌的艺术品。

  故宫博物院里还保存着清朝乾隆年间苏州织造的一件巨幅重锦织物“极乐世界图”,长451厘米,宽195厘米,上有佛像二百七十四尊,个个眉目清晰,面带表情,织工的精美大大地超过了前代。

  (3)妆花丝绒和金彩绒

  明清时期,江苏的南京、苏州,福建的漳州等地都出产丝绒,其中以南京的妆花绒和金彩绒最为名贵,所以当时就有“京绒、苏缎、杭罗”之称。妆花绒有的是在缎地上起彩色绒花,称为“妆花绒缎”。有的是在条纹暗地上起彩色绒花,称为“妆花天鹅绒”。金彩绒是用金银线织成地纹,地上起彩色绒花,色彩豪华富丽。

  明清时期,各地出产的丝织品,品种很多,上面所列举的只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几种。我们仅仅从上面所举的几个品种,已经可以看出当时技艺水平的高超了。

  丝绸,是我国劳动人民一项光辉的发明创造。数千年来,丝绸为丰富人类的物质文化,美化人们的生活,作出了无可估量的贡献!中国丝绸的历史,就象一树永远艳丽的鲜花,在人类物质文化的宝库中,吐露着芬芳,放射着异彩。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丝织业随着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也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近年来,新型的丝织工厂不断在各地建立起来,丝绸的新品种新花样正象春天的花朵,在和风煦日中争妍斗艳!

明代丝绸技术的重要成就之一是什么织物的出现

2. 明代的丝织物是怎样发展的?

明代在建国之初,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重农崇俭,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明代蚕桑丝绸业的产区范围有所缩减,但形成了以江南为中心的区域性密集生产,其中苏、杭、松、嘉、湖为五大丝绸重镇。明代中期以后,社会风气渐趋奢靡,在商品经济与专业分工经营条件下,江南地区的丝绸工商业获得了极大繁荣。
明代官营织造业规模较大,除在南京与北京设立中央染织机构外,还分别在丝绸产区的苏州、杭州及全国二十多处地方设立地方织染局,供应宫廷和政府每年所需的段匹。生产方式有“局织”和外发“领织”两种,局织是轮班徭役制,领织为民间机户,工匠的人身依附关系比元代有所松弛。明代织机装置已发展得比较完善,有罗机子、小机、腰机及较完善的花楼提花机,丝织品种在前代基础上更为发展,新产品新花色推陈出新,典型品种有云锦、妆花龙袍、织金绫和皓纱。

3. 丝绸之路在明清是什么状态

1、明代以来,随着亚洲各蒙古政权的崩溃以及中亚奥斯曼土耳其的崛起,陆上丝绸之路基本停滞。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交流的主要渠道。明代海上丝绸之路达到极盛。
2、清代以来,陆上丝绸之路已经完全断绝。又由于政府实行极为严苛的海禁政策.其间广州成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惟一对外开放的贸易港。直至晚清时期,列强从海上而来,被迫打开国门。
PS:其实从元代开始,路上丝绸之路大多是以宗教、文化交流为使命,而不再是以商人为主导了,衰落在所难免。

丝绸之路在明清是什么状态

4. 概括说明我国古代丝绸生产格局的变化

(1)变化:唐朝中期以前,中国丝绸的产地主要在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秦汉时代植桑、丝织技术开始向南向北发展。唐朝中期以后,南方的丝绸生产逐渐赶上并超过北方。北宋时,丝绸业的中心已经在四川和东南沿海地区。(2)原因: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密度大,过度垦殖;历代帝国多在北方建都,就近砍伐林木,破坏生态。唐末五代以来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自然条件更适宜植桑养蚕。

5. 下列对明清丝织业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丝织业的鼎盛时期 B.在苏州杭州都设织造局,专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提花技术在汉代就出现。ABC项说法都正确。所以答案选D。    

下列对明清丝织业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丝织业的鼎盛时期    B.在苏州杭州都设织造局,专

6. 为什么明朝是丝绸衡量经济

您好,根据你的描述我的回答是
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使明朝经济蓬勃发展,国力越来越雄厚,为海军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经济力量
在15世纪前后,明朝内部白银逐渐普及,成为国内市场上流通的一种法定货币。在郑和下西洋之后,皇室对海外产品库存少,皇室对海外的进贡数量就会激增,有需求就会有市场。

此时就有很多的私人船队,就像西方航行在海上丝绸之路上获得更多的西方货品,以回国赚取更多的差价。另外在这个时候,西方对明朝的茶叶、丝绸也十分的需求,商人在这当中扮演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而他们通过低廉的价格把明朝的货物带到西方,在当时那个以白银为货币的贸易交易的世界舞台,这些商人为大明的国库贡献了巨大的财富。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请给个赞呗。谢谢!【摘要】
为什么明朝是丝绸衡量经济【提问】
您好,根据你的描述我的回答是
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使明朝经济蓬勃发展,国力越来越雄厚,为海军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经济力量
在15世纪前后,明朝内部白银逐渐普及,成为国内市场上流通的一种法定货币。在郑和下西洋之后,皇室对海外产品库存少,皇室对海外的进贡数量就会激增,有需求就会有市场。

此时就有很多的私人船队,就像西方航行在海上丝绸之路上获得更多的西方货品,以回国赚取更多的差价。另外在这个时候,西方对明朝的茶叶、丝绸也十分的需求,商人在这当中扮演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而他们通过低廉的价格把明朝的货物带到西方,在当时那个以白银为货币的贸易交易的世界舞台,这些商人为大明的国库贡献了巨大的财富。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请给个赞呗。谢谢!【回答】

7. 宋元明清时期,中国丝织业有那些新发展

大约在5000多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都已经开始了丝织业生产。

丝织业起源以后,直到殷商和西周时期才有了较大的发展,这个时期丝织业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上游地区以及淮河流域。

春秋战国时期丝织业生产遍及黄河流域,各诸侯国都把发展农桑生产放在经济生活中的首要位置,蚕丝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丝织业的重要产地有齐、鲁、卫、郑、魏、秦等国,齐、鲁、卫是全国的丝织业中心,齐纨、鲁缟、卫锦被誉为最珍贵的丝织品。

秦汉时期黄河流域作为全国丝织业的中心地位得到巩固,丝织业生产基本上都在黄河流域进行,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主要生产麻织品。西汉丝织品的主要产地是临淄、襄邑、长安、洛阳。东汉时,成都也成为丝织业中心。

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丝织业生产收到战乱破坏较大,直到北魏统一北方后,丝织业才逐渐恢复起来。位于黄河下游地区的定州是北齐的丝织业中心。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丝织业得到迅速发展。

隋代和唐代前期黄河流域丝织业得到恢复和发展,河南、河北二道是主要产地,巴蜀地区的丝织业也比较发达。安史之乱后,长江中下游地区丝织业迅速发展起来。越州(今浙江会稽)是丝织业中心,荆州(今湖北江陵)和宣州(今安徽宣城)的丝织业也很发达。黄河中下游地区丝织业逐渐衰落,关中地区尤为严重。

北宋时期,开封、洛阳、真定(今河北正定)、成都、江宁(今江苏南京)润州(今江苏镇江)等地设有规模巨大的官营丝织工场。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丝织业十分发达,京东东路、京东西路和河北东路是其主要产地。宋室南渡以后,南方丝织业发展更快,临安(今浙江杭州)、平江(今江苏苏州)、婺州(今浙江金华)、常州、湖州等地成为新的丝织业中心。全国的丝织业中心已经完全转移到江南地区。

元代的丝织业仍然是南盛北衰,地是建康(今江苏南京)、平江(今江苏苏州)、杭州、成都等地。福建发展成为一个新的丝织业中心。

明代期长江下游的丝织业有了更大的发展,苏州、杭州、湖州、松江(今上海松江)、常州、南京都是丝织业的重要城市。清代丝织业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重要丝织业城市有江宁(今江苏南京)、苏州、杭州、广州、佛山等。成都平原的丝织业则在明末清初的战争中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从此一蹶不振。

宋元明清时期,中国丝织业有那些新发展

8. 明代丝绸纹样有哪些特点?

明代的商品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中南、北二京的商业尤为繁荣,从而促进了染织工艺的进一步发展。南京所织硕花缠枝,因采用由浅入深的退晕配色法而得名“云锦”,在织锦中占有重要地位。云锦图案经过艺人长期的艺术实践总结出如下创作口诀,即量体定格,依材取势;行枝趋叶,生动得体;宾主呼应,层次分明;花清地白,锦空均齐等。至于北京其丝绸贸易更为发达,具有“天下财货聚于京师”的繁荣景象。苏州织锦图案多仿宋锦纹,少用金线,以秀丽淡雅见长,也称“宋式锦”。纹样以吉祥寓意为主。在缂丝方面有了凤尾戗、木梳戗等新的缂法。在刺绣方面以山东的鲁绣,上海的顾绣为代表,以后又出现了湘绣、川绣和苏绣等。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