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一个笨人的成功之道,全靠这5个笨功夫

2024-05-06 01:25

1. 曾国藩:一个笨人的成功之道,全靠这5个笨功夫

不得不承认,人与人之间的资质是存在差距的。
  
 世人通常会更关注和青睐聪敏的人,而忽视资质平庸的人。但晚清名臣 曾国藩却用自己的一生,为我们完美地诠释了:笨,其实也是一种优势。 
  
 曾国藩从小就被人视为“愚蠢之辈”。左宗棠评价曾国藩:“才具稍欠开展。”直白的说就是觉得他脑子不灵光。连曾国藩自己也承认:“余性鲁钝。”总之,曾国藩的天资实在平庸得可以。
  
 
                                          
 可最后他用实践向世人证明了:一个资质平庸的人,通过自我完善,也可以成为超凡脱俗的圣贤英豪。 自古圣贤可佩但不可学,唯有曾国藩可佩也可学! 
  
 守拙:一步步一件件的做事
  
  “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曾国藩认为天道忌巧,凡事都想走捷径,搬弄小聪明,最终只会弄巧成拙。他在书房中悬挂“守拙”这两个字用以时刻自省,告诫自己。
  
 
                                          
 守拙这一独特的人生哲学,得自于曾国藩的读书经历。他父亲的教学方法非常简单,就是要求他 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绝不睡觉。 
  
 有一个故事广为流传的故事:
  
 某晚,13岁的曾国藩迈进书房点燃油灯,背起一篇三百字的小文。在他进入书房前,房间进了一小偷,听见有人进来,便躲在了房梁之上,想等曾国藩入睡之后再偷点值钱的东西。哪知曾国藩背到半夜三更还背不下来。小偷等啊等,就是不见他去睡觉,最后忍无可忍,就飞下房梁愤怒地指着曾国藩,并对他说:“你读了那么多遍,我都能倒背如流,你居然还是不会背,从未见像你这么笨的人。”随后,小偷把那篇文章一字不落的背诵下来,然后大摇大摆地离开了,曾国藩听后惭愧不已,从此学习更加勤奋。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 曾国藩确实不聪明,但却十分有毅力。他认为,人贵有恒,有恒心则事无不成。 就是用这种笨拙的死磕精神,加上数倍于别人的努力,最后成为了立德、立功、立言的“半个圣人”。
  
 曾国藩从16岁开始参加科考,考了七次才中秀才,还是倒数第二名。但曾国藩中秀才的第二年,就中了举人;中了举人又四年,他就高中进士。而他那些早早考中秀才的同学,后来却连举人也没出来一个。曾国藩一路走过来,靠的全是笨劲。 因为笨拙,所以不懂得取巧。遇到问题也只知道死磕硬钻,才能不留死角。所以曾国藩说:“拙看似慢,实则最快。” 
  
 
                                          
 不仅读书如此,打仗也是如此。曾国藩作为一个文人,并没有古代名将料敌如神、运筹帷幄的本事,他的作战要领只有六个字,就是“结硬寨,打呆仗”,从来不求奇谋巧计。左宗棠多次取笑曾国藩用兵不知变通,简直是个呆子。但曾国藩就是凭借这个笨方法,成功平定了太平天国的叛乱。
  
 做事“一步步、一件件”, 可以说是曾国藩最大的特点。他把自己从一个非常笨拙的人,变成了一个智慧超群德行兼备的人。 这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就在于他的“尚拙”修身的智慧。笨拙的人不会取巧,一步一个脚印,反而比别人走的更稳、更远。
  
 勤勉:为人当有“五勤”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曾国藩提出“以勤治事”,他说为官者当有五勤:
  
 一曰 身勤 :险远之路,身往验之;艰苦之境,身亲尝之。即身体力行,亲自办事。
  
 二曰 眼勤 :遇一人,必详细察看;接一文,必反复审阅。即勤于看书,也要勤于阅人。
  
 三曰 手勤 :易弃之物,随手收拾;易忘之事,随笔记载。即勤写字,包括写日记和家书。
  
 四曰 口勤 :待同僚,则互相规劝;待下属,则再三训导。即锻炼口才,但不出口伤人。
  
 五曰 心勤 :精诚所至,金石亦开;苦思所积,鬼神迹通。即时刻反省,锻炼心意。
  
  这不仅是为官之道,更是为人处世之道。 五勤到手,天下我有。
  
  比如手勤。曾国藩一生养成了三个好习惯: 
  
 第一个是反省的习惯:曾国藩每一天都写日记,通过写日记进行修身,反思自己在为人处世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第二个是读书习惯:他规定自己每一天必须坚持看历史不下十页,饭后写字不下半小时。曾国藩说“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
  
 第三个是写家书的习惯:据说曾国藩仅在 1861年就写了不下253封家书 ,通过写家书不断训导教育弟弟和子女,在曾国藩的言传身教之下,曾家后人人才辈出。
  
  再比如身勤 。曾国藩在军中要求自己早起,不论是什么样的天气,在什么样的环境,他一定“闻鸡起舞”,练兵督训,办理各项事务。曾国藩对军中将士说:“练兵之道,必须官弁昼夜从事,乃可渐几于熟。如鸡孵卵,如炉炼丹,未可须臾稍离。”
  
 言传不如身教,曾国藩就是这样影响手下的幕僚和将领的。不管是个人修行还是管理团队,这一点都至关重要,要给周围的人和下属做一个好榜样。
  
 至诚:真诚到对手都信任你
  
  “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 
  
 在这句话中,曾国藩告诉我们,只有天下最真诚的才能胜天下最虚伪的。而不是按照以恶制恶的逻辑来以毒攻毒,而是以水克火、以柔克刚。因为虚情假意只能赢得他人一时的好感,却不能长久,真正能够长久的唯有至诚!
  
 在晚清时期,曾国藩与左宗棠都是湖南人,年龄仅仅相差一岁,而且同为晚清中兴4大名臣。但这两个人的恩怨纠葛却非常的戏剧化,前面我们提到说曾国藩的天资很一般,而左宗棠正好完全相反,天资卓越,是一个绝世奇才。
                                          
 左宗棠15岁就中了秀才,20岁就中举人。但之后,左宗棠连续3次进京赶考都名落孙山。而曾国藩恰恰就是左宗棠的反衬,曾国藩中举人之后,科举之路就非常顺利,中进士,点翰林,紧接着10年7次升迁,官位远在左宗棠之上。所以左宗棠看待曾国藩,下意识中就有一种敌意。
  
 由于曾国藩的天资不是太高,左宗棠就瞧不起曾国藩,经常讥曾国藩“才短”、“兵机每苦钝滞”,就连他的学生李鸿章也当面说过他太“儒缓”。面对这些讥讽,曾国藩只是一笑置之,并且大度地承认左宗棠的能力确实是百年一遇,自己自愧不如。每次上朝时遇到左宗棠,曾国藩也主动作揖问好,态度十分恭敬。 有次左宗棠问旁人,你觉得我与曾国藩的能力孰强孰弱?旁人回答:曾公心中有左公,左公心中无曾公! 
  
 最终自大的左宗棠,被曾国藩的度量所折服,曾国藩去世后,左宗棠送来挽联:“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欺无负平生。”在挽联后面,左宗棠署的是“晚生”二字,而生前他从来没对曾国藩自称过晚生。 尤其是一句自愧不如,算是为左宗棠对曾国藩的“瑜亮情结”画上了一个句号。 
  
 李嘉诚谈生意经时候,也说过: 如果你真诚的,连你的对手都相信你,还有什么事业做不好呢? 
  
 自省:日日反复,事事反思
  
 曾国藩在家书中引用过朱子的名言:“ 悔字如春天,万物蕴藏积蓄的生机开始生发 。”
  
 悔过自省,就像春天一样蕴藏着无限生机。 一个人如果能时常对自己错误的行为进行自省,那么他的人生也必然生机盎然! 
  
 年轻时的曾国藩是个愤青,“自负本领甚大,每见人家不是”。三十岁时意识到自身的不足,立志学做圣人。但是如何才能成为一位圣人呢?他的方法就是:写日记。一直坚持写到他62岁,自省可能不难,难的是天天自省!
                                          
 曾国藩日记的篇幅都不长,写的内容多是生活的描述:从早晨起床开始,吃的什么饭,和谁说的什么话,甚至晚上做了什么梦,都一一记录下来,然后回忆自己一天的言行,发现其中哪点不符合圣人要求,就加以自责,做深刻反省。总之做的好的、不好的都要反思。通过日日反思,事事反思,时刻提醒自己改掉毛病。
  
 更关键的是,他还把日记抄录很多份,然后在朋友圈里传阅,让亲朋好友在日记里边批注。比如,有一次,他在日记中抱怨骆秉章对他很冷淡,他的弟弟曾国华就批注道:“兄之面色,每予人以难堪。”这让他想起自己素来自负,对这位前辈加上级汇报工作或说话总是不容置疑,于是一下子警醒过来。
  
 
                                          
 曾国藩天资欠佳,却能成为“内圣外王”式的人物,成为晚清的“中兴之臣”,与他不断自我完善是分不开的。而 在他漫长的一生中,写日记,并将其公之于亲人朋友,就是他最重要的自省方式。 
  
 求缺:凡事当留余地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曾国藩一直用这个道理告诫自己,为此,他还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求阙(缺)斋”,以警示自己万事求缺,“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道德经》中老子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意思是最完美的东西,好像也有缺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通常未全开、未全圆的事物,我们才会有所期待,有所憧憬;有一点欠缺,才有持续改善的空间,才有不竭的动力。
                                          
  世人都想圆满,但是很少人警惕圆满后的后果。 事物一旦走向圆满就会物极必反,曾国藩就是深刻认识到了这个规律,才能让自己避免受到圆满的侵害。
  
 所以做人要“求缺惜福”。 世间并不存在所谓的大圆满的事物,苛求圆满的人注定不会圆满,所谓的圆满也只不过是心理上的一种满足。 完美中有不完美,成功中有不成功,圆满中有不圆满,这才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自古成名者,多始于笨拙! 我们之所以成不了曾国藩,很多时候不是因为笨,而是下不了他那样笨拙的功夫。 
  
 世间天赋异禀的人永远是少数,剩下的都是资质平庸的芸芸众生!对于我们这些平凡人来说,曾国藩的这些“笨功夫”,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曾国藩:一个笨人的成功之道,全靠这5个笨功夫

2. 聪明人肯下笨功夫才厉害不知道怎么谈到曾国藩

曾文正在历史中给人印象属于用功、有韧性的那种,很少有人把聪明和他联系起来。
但我相信他虽未必绝顶聪明,但亦属聪明之列。
比如这两则轶事真伪待考,但也可做不同解读。
第一则轶事:他八成发现了小偷,但不便点破,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把小偷耗走。不露声色,解决难题,正是很聪明的人都做不到的。
老子说:知白守黑,知雄守雌。就是这个道理。用现代一点的话说,这是情商高。
第二则轶事:倒不好说他父亲这话对错,但曾国藩在家书中写道:
为人子者,若使父母见得我好些,谓诸兄弟俱不及我,这便是不孝;若使族党称道我好些,谓诸兄弟俱不如我,这便是不悌......兄以弟得坏名为忧,弟以兄得好名为快。兄不能使弟尽道得令名,是兄之罪;弟不能使兄尽道得令名,是弟之罪。若各各如此存心,则亿万年无纤芥之嫌矣。
若按常理,几个兄弟肯定都竞相在父母亲戚面前表现,希望大家表扬自己好。但曾国藩是长兄,他觉得,让父母乡族称自己好,说兄弟们不好,这不叫孝悌,而应尽力使大家都好,帮兄弟扬名才是。
用一句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3. 曾国藩:我的成功全靠——“笨”

曾国藩被称为晚清最后一位“圣人”。 
  
 无论是他的事业、家庭,还是学术造诣,他的一生都是极为成功的。
  
 除了少有的几次仕宦沉浮外,他一生中官运亨通,十年七升的成绩,即便放在现在的官场都是极为罕见的。
  
 他后来更是凭借着平定太平天国的战功,集太子太保、大学士、两江总督、一等勇毅候多项官职与荣誉于一身,一时风头无两,是绝对的风云人物。
  
 事实上,曾国藩绝对不是“方仲永”式的早慧天才,从不少相关历史文献可以看出,他有些鲁钝,是个很“笨”的人。
  
 
  
  
  曾国藩的“笨”首先体现在他的读书求取功名上。 
  
 他从十四岁就开始参加县试,前前后后考了七次,一直到二十三岁才考上秀才,并且还是倒数第二名。
  
 在道光十二年的时候,曾国藩第六次参加科考,却被当时的学台悬牌告天下,责其“文理太浅”。
  
 受此大辱,曾咬牙发奋,在此后的第七次考试中,他终于中了秀才,后来又顺利中举,中进士,点翰林。
  
 对比同时代的左宗棠、李鸿章,左只比曾小一岁,但天资聪颖,是出了名的“神童”级别的人物,十四岁参加县试,名列榜首;李鸿章也是十七岁就中了秀才。
  
 曾国藩早期也是一个脾气急躁的愤青,满怀政治抱负的他,一心想要在晚清内外交困的颓丧局势下,轰轰烈烈干出一番事业,为人处世都是典型的“硬碰硬”的风格,完全不会打太极。
  
 道光一死,年方二十的咸丰就上台了。
  
 他大刀阔斧,罢黜在朝不为高官,下昭“求言”。
  
 咸丰不过说说而已,但曾国藩却当了真。
  
 他先是上了《应昭陈言疏》,痛斥当时官场上的不正之风,以卵击石,将自己放在了满朝文武百官的对立面。
  
 而后,他又上了《敬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直指咸丰皇帝小事精明、大事糊涂、刚愎自用、不讲诚信。皇帝拍案而起,盛怒之下,要严惩曾国藩,幸得朝中几位与他要好的大臣力保。
  
 一时间,曾国藩成了众矢之的,枪打出头鸟,他成了大家集中火力,口诛笔伐的对象。
  
  再者,曾国藩的战术也不见得高明。 
  
 曾国藩一生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当属创立“湘军”,完成对太平天国和“捻军”的剿灭。
  
 
  
                                          
 他由文转武,对行军打仗一窍不通,他只好通过阅读各种军事书籍来求取真经。
  
 不同于左宗棠高明的军事智慧,曾国藩不善“巧攻”,只会“愚打”。
  
 每场战役前,他都会做极为详细的研究,算好部署、后勤等各个环节,绝不打无准备之仗。
  
 遇到特别难攻克的,他就打时间仗,绝不轻举妄动,直到把对方拖至筋疲力尽。
  
 用今天时髦的心理学观点来解释,曾国藩就是典型的“粘液质”型人格,迟缓木讷、按章守制、难于变通。
  
 
  
  
 曾国藩终于学乖了是在他人近中年之时。
  
 也就是从这以后,他慢慢从一个怼天怼地怼皇上的“愤青”,变成了一个极适合官场的“老谋深算”大儒士。
  
 曾国藩成立“湘军”后,亲自挂帅,咸丰表面上对他委以重任,实则处处提防,不肯给予他实权。他从一名二品“京官”变成了徒有虚名的地方“挂职”干部,处境尴尬。
  
 曾先后挂职湖南和江西,打破了地方环环相扣的利益网,动了两地官员的“奶酪”,因此极不受当地权贵的欢迎。
  
 由此可见,当时的曾国藩内心痛苦可见一斑。
  
 恰逢父亲去世,曾国藩险棋一招,做出了他一生中少有的一次“出格之举”:他奏折一封,在奏折中对咸丰例呈自己的委屈和不易,并不等咸丰回复,就丢下尚在江西的军队,直奔湖南老家。
  
 
  
                                          
 本想借此从皇帝那里换取实权,却没想这一把“同情牌”让咸丰顺水推舟,顺势解除了他的兵权,曾国藩彻底心凉了,只得在替父守孝的日子闭门读书。
  
 也恰是这一年多的守孝时间,彻底完成了曾国藩的“蜕变”之路。
  
 痛定思痛,他开始从黄老之学中寻求解脱之道,开始静下来思考自己前半生的为人处世之道。
  
 笨笨的老曾,终于开窍了,他读懂了老子的至理名言,以柔才能克刚,太过刚直的性格,一旦走得太着急,就容易剑走偏锋,伤人伤己。
  
 当后来咸丰重新启用他时,曾国藩好像换了一个人。
  
 他变得谦虚、低调、平和,他开始把那一套曾经所不齿的“官场文化”为己所用,并逐渐炉火纯青,但唯一不同的是,他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清醒和惊人的自控力,以免使自己堕入浊流。
  
 
  
  
  曾国藩的成功,用的就是老掉牙的笨办法——“立志”与“守恒”。 
  
 在《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家训》等著作中,这个随处可见的“恒”字诀始终是高悬在曾头上的“紧箍咒”。
  
 曾在入朝为官后,就决定要当个完美的人,向“圣人”看齐。他用“日课”的方式来监督自己,晨起到晚上睡觉,大小诸事,皆写进日记,时刻反省和醒悟。
  
 曾的这种“恒”字诀,某种程度上也是笨人的方法,在今天看来甚至有几分可笑。
  
 他读书,一本书没有看完,绝对不去看其他书;一句话没有读通,也绝不看下一句。
  
 
  
                                          
 在求“恒”这条路上,曾国藩可以说是毕生都在和自己进行斗争。
  
 为了坚持完成每日读书和写字的任务,心性爱热闹的他曾走在社交活动的半道上,愣是逼着自己回家坐进了书房。
  
 他看书、作文、练习书法,几十年如一日,即便在军务最为繁忙的时候,他都每日坚持着这几个习惯。
  
 特别是在他成功戒除多年烟瘾后,曾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求恒之路,因为几十年的烟瘾都克服了,那还有什么事情不能从容应对呢?
  
 在这一点上,曾国藩以难得的“苦行僧”精神,磨炼了自己的立志求恒品性,这在当时今日看来是尤为难得的。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句话在曾国藩身上得到了很好体现。
  
  曾国藩一生朋友圈广泛,师门英才辈出,他的门生遍布天下,占据着清朝地方上的各重要职责部门,累计出任总督的有13人,出任巡抚的有14人之多。 
  
  而他所用社交之法也不过一个“宽”字 。
  
 他一生要求自己“不说大话,不求虚名,”做事“情愿人占我的便宜,断不肯我占人的便宜。”别人以巧以伪欺骗他,他却仍然以宽容之心相待。
  
 在涉及金钱、品性、人格修养等等方面,他对自己的子女子侄要求严苛,但在求取功名,谋求财物方面,曾国藩对自己的子女却未加多的要求。
  
 他不求子女闻达天下,家财万贯,只希望自己的孩子 “努力读书,绝不怕没饭吃。” 
  
 面对贫穷困顿的远亲近邻,曾国藩常常教育子女要施以援手,对家境凋敝的亲家,要多加扶持,不可轻视疏离,更是让自己的儿子要多多给岳母写信,常去看望。
  
 朋友殉难,曾国藩供养其妻儿;下属因公殉职,曾不忘每年给其家眷寄钱。
  
 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和左宗棠之间的半世纠葛。
  
 在众多讲述曾左二人的资料中,都提到了影响左宗棠一生的“科考情结”和“渝亮情结”。
  
 左年少成名,名满湘乡,奈何科考之路坎坷,只一个小小“举人”;曾才气平平,宦途却异常顺利。
  
 相遇之时,一个是巡抚“师爷”,而一个却已经是朝廷的二品大员。
  
 因此,左宗棠一生都戴着有色眼镜在看待曾国藩,对其大有鸡蛋里挑骨头之意,挖苦打击,以怨报德,极为严苛,而曾国藩却终生未还一手。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左宗棠后来身居高位,除了自身不可多得的谋略与军事才华外,更与曾对其不遗余力的举荐息息相关。
  
 在如此以德报怨的曾国藩面前,左宗棠终究还是低了头。
  
 
  
                                          
  “宽大和平,不自矜伐,望之如一老教师耳。” 这是方宗诚对晚年曾国藩的评价,勾勒一副再平凡不过的肖像画,但细细想来,“愚笨”又何尝不是一种大智慧,毕竟,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至柔也至坚。

曾国藩:我的成功全靠——“笨”

4. 曾国藩:真正聪明的人,看起来都很笨

文|郴洁
  
 胡适说:“这个世界上聪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数人。”
  
 过于聪明的人精于算计,看重利益,却容易聪明反被聪明误;愚笨的人思想单纯,心存善念,却是傻人自有傻人福。
  
 其实,真正的聪明,不争在一时;真正的聪明,往往看起来很笨。
  
 
  
  
 
  
  
 明清两代,有两个人被称为“圣人”,一个是王阳明,一个是曾国藩。
  
 王阳明说:“成大事者,都是笨人”。而曾国藩,就是那个笨人。
  
 曾国藩评价自己“余性鲁钝”“秉质愚柔”,左宗棠形容他“才短”“欠才略”“才亦太缺”,梁启超也说他“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
  
 据说,年少的曾国藩夜间独自背诵一篇文章,可反反复复背了数次,依旧不能通篇背诵下来,躲在房梁上打算等曾国藩睡觉后行窃的小偷沉不住气了,跳下房梁指着曾国藩鼻子大骂道:“这么笨,还读啥书?”,说罢,把曾国藩背了一夜都没背会的文章给背了一遍,拂袖而去!
  
 
  
                                          
 守拙而勤,笨人知道自己在才智上不占优势,所以想拉近自己跟别人的距离甚至超过别人,就得下苦功夫。
  
 在修身上,曾国藩定下了严格的铁律叫“日课十二条”,用来约束自己,并日日坚持。终其一生,只因为重病才中断过两个月,直到去世前一天,他依然在写日记,自省其身。
  
  一件事情,做一天不难,做三年五年也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笨的人,肯下苦功夫,终有一天水滴石穿,铁斧磨成针。 
  
 在做事上,曾国藩打仗策略是“结硬寨、打呆仗”,与敌人避开正面交锋,只管修筑壁垒。不停地挖沟,防死敌人或者围城困死敌人,让再机动灵活的太平军也无计可施。用最笨拙的方法,使一只最会挖沟的军队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至巧”。笨,就慢一点,稳一点,下足功夫,打好根基,即使再强大的敌人,也没有攻不克的道理。 
  
  
   
  
 
  
  
 什么是逆商?逆商就是应对逆境的本领比较高。
  
 很多聪明人从小做事一帆风顺,但在人生某个关键阶段遭遇重大的打击,就会从此一蹶不振。
  
 但笨人往往不是这样。笨人从小就不停的受打击,不停在失败中摸爬滚打,抗挫折能力也比较强。
  
 
  
                                          
 道光十二年,曾国藩第六次参加科举考试,被考官批评“文理太浅”。考试放榜时,还有一道别具一格的批评牌,牌上的主角就是曾国藩。
  
 这件事,后来被曾国藩当做生平五大耻辱之一。
  
 知耻而后进的曾国藩更下苦功,文章大进,第七次终于中了秀才,一年后就中举,四年后中进士。
  
 咸丰二年,太平军一路北上,整个湖南几乎沦陷,心急如焚的咸丰皇帝派曾国藩到长沙兴办“团练”。
  
 当时湖南的正规军绿营军,特别看不惯曾国藩的团练兵,有一天找了个理由闹事,加上当地官员的推波助澜,这些兵痞子大胆围攻了曾国藩的办公室。
  
 曾国藩的几个随从受伤,自己也差点被杀。堂堂一名大清官员,在长沙不仅处处受制,还差点丧命于此,脸也是丢尽了。
  
 而曾国藩挥挥袖子,离开是非之地,跑去衡阳练团兵,最终练成了清朝末年战斗力最强的湘军。
  
  有的人,失败了就丢盔弃甲;而有的人,失败后就重整旗鼓。失败不意味是否定,它是一次一次的积蓄力量,等待某一刻的爆发。 
  
 面对失败,曾国藩都能从失败的泥潭里爬出来,继续前行,最终成就了自己,成为了“文能应试,武能杀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
  
 
  
  
 
  
  
 一个人最为普遍的想法是:我比别人聪明,至少比周边的大多数人聪明。
  
 但这使得我们常常陷入苦恼,因为事实常常是,你并不比周边的大多数人聪明。
  
  国民老师杨石磊说:“要承认自己很愚笨,才会变得更聪明”。 
  
 笨的人,更能认清自己。
  
 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笨拙的人从小历尽挫折,因此抗打击能力特别强;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不留死角。笨拙的人看起来慢,其实却是最快,因为这是扎扎实实的成功,不留遗弊。
  
 而所谓幸福,就是认清自己的限度并安分守己。
  
 幸福从来不是比出来的。龟兔赛跑里,跑得快的兔子喜欢比较,看到乌龟比自己慢那么多,会安然地睡大觉。而爬得慢的乌龟,它根本就没有比较,只是埋头走自己的路,虽慢,却不止步。
  
 承认自己的笨,承认自己就是那只慢悠悠的乌龟,从不比快,也不因慢而焦虑。
  
 幸福无需比较,幸福是慢慢而认真走过的路途,而不是谁先到达那个终点。
  
 
  
                                          
  刘震云说:我们这个民族不缺聪明人,缺的就是笨人。现在很多人忙着找捷径,只想一夜暴富、一夜成功,觉得这样才是最畅意的人生。 
  
 什么才是畅意人生?
  
 我想不是一步就到达终点,而是在通往目的地的路途上,有很多风景,有很多鲜花,有一路同行的旅伴,有一颗永不停止的心。
  
 做一个笨人,无需捷径,默默耕耘,慢慢走,慢慢看,慢慢品。
  
 -end-
  
  ○ 
  
 郴洁
  
 非典型哲学系女青年
  
 讲述微小故事
  
 写出笨拙自由

5. 标准的笨人曾国藩是如何成功的呢?

我曾经听过这么一个笑话:说有一个盗贼有一次去曾国藩的府邸偷窃,结果恰好看见曾国藩在灯下背书,盗贼就想着等曾国藩睡觉之后再去偷窃,于是他就听曾国藩读书,结果他就发现,这个曾国藩不是一般的笨,他反复朗读那一小段句子去背,朗诵了几个时辰都背不下来,最后小偷都学会了曾国藩第一段还是没记住。于是小偷气急败还的从房梁之上跳下,大骂孺子不可教也,扬长而去。



当然,这么说一个在清朝历史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名臣是有点过分了,不过曾国藩自己也常常这么评价自己:“吾平生少才气!”
由此可见,曾国藩并不是一个天生读书的好材料,但是他年仅26岁就成功考中了进士,虽然是赐同进士出身,但是好歹摸到了官场的大门,从此开启了自己的政治生涯。要知道,清朝年间的赐同进士出身可比现在的清华北大的毕业证书含金量要高的多,毕竟那个时候的读书人,只是很少一部分。
那么这么一个笨人为啥能在26岁就达到范进46岁都达不到的高度呢?很简单两个字:勤奋。



虽然开头给大家讲的是一个笑话,但是这个笑话里面我们看到了曾国藩的一种精神:和自己死磕。一段文章背不会,那么久来来回回的背诵,这就是他的精神,他用勤奋来弥补自己的笨拙,这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的。上帝给他关了一扇门,必然要给他开一扇窗,而他充分利用了这个机会。
曾国藩的笨拙,从他领导的名震天下的湘军就能看出来,和韩信比较起来,曾国藩是一个老实的不能再老实的人了,他打仗玩不了心眼,唯一的办法就是六个字“结硬寨,打呆仗”。看看他的兵法谋略,和孙子兵法的千变万化格格不入,但是他就是靠着笨蛋的办法击垮了太平天国,与其说是击垮的,倒不如说是和太平军死磕到底,最后他磕赢了而已。



这也正好印证了他说的那句话“唯天下之至真,能胜天下之至伪”,他应对万事万物都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真诚的勤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古人说的这句话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有的人用了千般的计策,万般的花样,却不知道,这个世界所渴望的,仅仅是一份真情而已,曾国藩做的,就是去发扬了真我,所以他成功了。所以,想要成功的人,你们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标准的笨人曾国藩是如何成功的呢?

6. 好的成功,都是聪明人花的笨功夫

   
   韩国棋手李昌镐,16岁夺得世界冠军,被认为是当代仅次于吴清源的棋手,巅峰时期横扫中日韩三国棋手,号称“石佛”,是围棋界一等一高手。
   他下棋的最大特点就是 ——很少有妙手。
   妙手指围棋中精妙的下法,有时候,一着妙手或解开困境,或扭转败局,甚至可以一子制胜。
   《天龙八部》里虚竹随手破解珍珑棋局,就是一个妙手,帮他扭转人生,成为武林中内力最深厚之人。
   厉害如李昌镐,为什么没有妙手?
     “为什么,妙手可是最高效率的棋啊”
   “…… 每手棋,我只求51%的效率。 ”
        李昌镐又说:“我从来不想一举击溃对手。”
     为什么世界第一的棋手,每子只追求51%的效率?
   职业围棋选手之间的胜负,也只是在二三目之间,一般的围棋有200~300手,每手51%的效率,即有一半以上的成功率。150手51%的效率累积到最后,也会稳拿胜券。
   李昌镐最使对手们头痛的恰恰就是“半目胜”,一局棋几百手,最后清盘——赢半目。
   他的“围棋十诀”中第一条就是, 不得贪胜, 从来不想一把战胜对手,而是只追求51%的胜率,以微小的优势累积取胜。
      曾国藩之前是一介书生,没带过兵也不懂兵法,奉旨在湖南练兵时,还因为触犯了当地将士的利益,被人拿着大刀追赶,逃到巡抚门前喊救命。
   后来组建湘军,军队被打散了好几次,新建的船都打没了,有过三次要自杀的经历。
   就是这样一个人,和太平军较量了13年后,最终成了赢家。
    他打胜仗的心法是“守拙”:不取巧,不搞四两拨千斤。 
   他不懂兵法,就用最笨的方法“结硬寨,打呆仗”。什么叫“结硬寨”?
   比如今天湘军接到命令攻打南京城。他们到南京城下,不进攻,先找个地方扎营,最好是个背山靠水,做什么呢?修墙、挖壕沟。
   墙高八尺厚一尺,用草坯土块筑成。壕沟深一尺,壕沟挖出来的土必须要搬到两丈以外,防止敌人用挖出来的土回填。
   壕沟外是花篱,花篱要高五尺,其中两尺埋入土中。花篱有两层或三层,用来防马队。
      看,这还没有进攻呢,三防都做好了。这就是“结硬寨”,湘军本来执行的是进攻命令,但他们把进攻转变成了防守。
   “结硬寨”把太平军搞得特别痛苦。太平军在清末算是骁勇能战的队伍了,碰到这种打法,一点招都没有。
   你这里满腔热血,准备大战三百回合。他那里吭哧吭哧埋头修墙挖沟。一旦你进攻,一轮火枪给你打下去;一旦你不攻了,继续挖沟,根本不给你决一死战的机会!
   扎一天营就挖一条沟,慢慢往前拱。所以湘军攻打一个城市,不像诸葛亮王阳明那样,用妙计智取豪夺,不是不停地挖沟。
   一道加一道,圆圈套圆圈。一直到城市弹尽粮绝,然后轻松克之。
   打武昌,胡林翼挖了一年沟;打安庆,曾国荃挖了5个月。要看哪个城市是湘军打下来的特容易,整个城外地貌都变了!
        
   1909年北极点被美国人拿下,随后有两位探险家同时瞄准了南极点。
   一位是挪威的阿蒙森,另一位是俄罗斯的斯科特。他们同时分两路出发,竞争第一个到达南极的荣誉。
   1911年12月15日,阿蒙森成功把挪威国旗插在了南极点,而斯科特探险队的5名成员不幸全部遇难。
   两者有很多差异,但是阿蒙森专门提到一个:在整个探险过程中,他一直坚持持续推进的原则。
    在天气好时绝不会走得太远,以免筋疲力尽;在遭遇恶劣天气时,也坚持前进,保持进度。 他把探险队每日的行程控制在15~20英里;
   另外一队则完全相反,在天气好时,斯科特让队员们全力以赴;而天气不好时,则躲在帐篷里抱怨鬼天气。
   你愿意做阿蒙森,还是斯科特?
    为什么“日行20英里”这么重要? 阿蒙森的总结是:
   1. 在逆境中,让你对自己的能力保持信心;
   2. 在遭遇破坏性打击时,让你减少灾难发生的可能;
   3. 在失控的环境中,让你保持自制力。
   好天气带来的“暴利”,破坏的不仅是你的自制力,更重要的是你的心态和预期!带着这样的侥幸心理进入严酷的南极雪地,根本没有生存的余地。
      孙子曰: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先做到不被敌人所战胜,然后待机战胜敌人。意思是,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寻机破敌,争取胜利。
   探险家阿蒙森,“石佛”李昌镐,大学士曾国藩,他们都证明了一个道理:
    先占据不败之地,然后以微小优势,持续迭代,能产生非常巨大的力量! 
   我们要明白, 好的成功,都是聪明人花的笨功夫。 
   让我们和时间做朋友,日拱一卒,持续迭代最后功唐不捐,玉汝于成!
   #时代# #人的命运天注定,你同意吗# #围棋# 

7. 真正聪明的人,都善于下笨功夫

成功者是很多人的榜样,更是很多人追赶的目标。然而,年轻人只看到了他们的聪明,却没有看到这背后他们付出的努力。 
  
  聪明人并不都是生来天赋秉异,即便是如此,他们也懂得下笨功夫,在千万次的努力和尝试中朝着成功迈进。 
  
  何为聪明?在成功面前,一切的投机取巧都上不了台面,都不是真正的聪明,只有脚踏实地,真正沉下心来,才可能成功。 
  
  在生活中,从来不缺聪明的人,但是聪明的人不一定能够成功,因为那些成功的人都是懂得下笨功夫的人。 
  
 
  
     
 
  
  
  取巧不是成功之道,耍小聪明可能一时得逞,但是终究会让你暴露在人前,最终会被大家厌恶,得不偿失,这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在古代,方仲永五岁便能够写诗,被当地的秀才称为大才。就是这样的聪明之人,却消失在 历史 中,没有留下本应该留下的名字。 
  
  他家世代耕田,五岁写诗绝对是聪明绝顶,但年少成名却没有让他功成名就,原因就在于聪明反被聪明误,不懂得下笨功夫,浪费了自身天赋。 
  
 
  
     
 
  
  
  《菜根谭》中有一句话可谓是经典,“文以拙见,道以拙成,一拙字有无限意味。” 
  
  意思是:做文章没有必要追求语言上的华丽,简单易懂的文字反而更让人喜欢,更能打动人;为人处世没有必要过于聪明,朴实的人更容易让人亲近,更能与人 情感 共鸣。一个“拙”字包含了无限的道理,意蕴无穷。 
  
  被称为“千古第一完人”的曾国藩,不了解他的人以为他是绝顶聪明之人。实则不然,年轻时的曾国藩反而是别人眼中的“笨人”,经常被人嘲笑。 
  
  然而,他懂得笨鸟先飞的道理,每晚都背书,有一次背书到半夜,一篇文章还记不住,躲在他家房梁上的小偷早就背得滚瓜烂熟了。 
  
 
  
     
 
  
  
  小偷甚至还嘲笑他,但他不以为然,继续背书直到自己能背出来为止。就这样,凭借着下笨功夫,曾国藩后来在科举考试中金榜题名,在官场中顺风顺水。 
  
  曾国藩曾经在家书中教导子孙:“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就是强调做事情不能取巧,成功没有捷径可走,只有“拙”才是正道。 
  
  这里的“拙”就是下笨功夫。相比于投机取巧的小聪明,“拙”才是大智慧。曾国藩年轻时候经历挫折,正因为懂得下笨功夫,后来才取得大成就。 
  
 
  
     
 
  
  
  聪明的人不可怕,聪明的人懂得下笨功夫才可怕。 
  
  老子对下笨功夫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大巧若拙”。在老子看来,真正聪明的人,从来不到处显摆自己,炫耀自己的能力,从表面看,好像是笨拙的人,实则是隐藏实力,静待时机。 
  
  天下最巧的办法并不是选择最好的捷径,成功没有捷径可选,反而是在很多人看来的笨办法更有效果。 
  
 
  
     
 
  
  
  龟兔赛跑的故事家喻户晓。在赛跑上,兔子天赋异禀,乌龟有着巨大的劣势。不管是乌龟,还是兔子,都是这么认为的。然而,最终的结果却让人意想不到:兔子败了,乌龟赢了。 
  
  兔子耍小聪明,认为即便是睡觉乌龟也赢不了,于是就跑一跑,睡一睡,却不知道在它睡觉的时候乌龟到了终点。 
  
  乌龟很明白自己的劣势,但是它懂得下笨功夫,一步一步地爬着,一直在努力追赶,成功就是对它的最好的回报。 
  
 
  
     
 
  
  
  生活中,很多聪明人何尝不是兔子,他们的聪明和天赋没有用到刀刃上,反而成为自己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玩弄小聪明让他们失去了锐意进取之心,蒙蔽了他们的双眼,看不到成功之道,找不到通向成功的正确道理,迷失了自己。 
  
  再看那些成功者,他们中很多人并不聪明,何尝不是乌龟,但他们懂得努力朝向目标,知道下笨功夫,并且坚持不懈,最终达到了成功的终点。 
     
 
  
  
  2020东京奥运会上,中国年龄最小的冠军全红婵可谓是“一鸣惊世界”,三跳满分,一跳接近满分,这样的惊人表现让人大跌眼镜,人们对她逆天的天赋赞不绝口。 
  
  但是,了解过之后才明白,她的成功并不只来自天赋,更离不开每天几百次的练习,熟能生巧,才是她成功的秘诀。 
  
  任何成功都不是轻易得来的。从古至今,多少名垂青史的人物,他们的成功并不是走捷径,而是真的下笨功夫,他们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很多天资聪慧的人虽然被誉为少年天才,却最终泯然于众人,就是眼高手低,不懂得下笨功夫。 
  
  因此,真正聪明的人都懂得:平时多积累,下笨功夫才能成功,身体力行,为达成目标不懈努力,取得成功就是对自己最好的认可。 
  
  作者:千面略懂先生 
  
  家事国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烦心忧心玻璃心,开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万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涌动的真实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 
  
  千面略懂先生每天带你一起识破生活假象,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只是临时作为文字辅助作用,绝对不会用于商业用途。

真正聪明的人,都善于下笨功夫

8. 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一年一度的春节欢庆之时,免不了的同学聚会,聚会时除了照常的家常叙旧,相互交流之外,我发现大家变化中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因坚持带来的变化。
  
 坚持数年如一日做一件自己喜欢事情的人,都有很大的收获。
  
 同学小沫,特别喜欢英语。因为种种原因她未能如愿做一名英语老师。她的本职工作可以说和英语没有一点点的关系,但她喜欢英语啊,一直坚持自学着。
  
 其实当时我们几个都喜欢英语,刚开始也一起坚持自学,但每个人的喜欢程度却是有巨大的差别。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生活被繁琐的日常充斥着,英语学习似乎被柴米油盐越挤占越没有时间,自己也常常以忙,以没有时间为借口,放弃了当初的壮志雄心,虚度着一天又一天,浪费着一年有一年的光阴。
  
 俗话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同样繁琐、平淡的日常生活里,小沫却一直坚持着,她始终不曾忘记学英语的初心,矢志不渝。
  
 因为喜欢,所以热爱。工作再忙,生活再累,她每天都坚持读半个小时的英语,一年365天,雷打不动,从不间断,持之以恒的魅力在时间的打磨下,越来越闪耀出了它的熠熠光芒。
  
 小沫的英语越来越好,在工作之余做英语老师,每每看到学生在她的教学下成绩大幅度的提高,她的心理充满了成就感和自豪感!
  
 而我早已把当初学习的知识丢到爪哇国去了,女儿每每向我请教她不会的英语问题,我看着都很熟悉,就是支支吾吾地答不上来。女儿就很纳闷地问我:妈妈,你们不是同学吗?差距咋这么大?
  
 是啊!差距就是在一天天一年年,在不知不觉中拉开的。同样一地鸡毛的生活,小沫挤出时间,坚持不懈,有所收获,自己只有拿没有学英语的天分作为借口了。
  
 可是,说真的,天分有那么重要吗?
  
 不知道是谁说的,在智商正常的下,以我们目前的努力,大家还没有到拼智商的程度。
  
 记得看过"一万小时定律"的说法: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
  
 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
  
 好像大脑需要这么长时间, 以吸收达到精通需要知道的东西。 
  
 1万小时的训练,不仅是在劳动,而且,更是心力的锻造! 
  
 这一万小时的训练,一定是高密度与持续的努力。凡人,很少能做到。 
  
 不信的人,可以尝试一下:你可以多长时间按照相同轨迹生活与约束自己,能做到几个1千小时,暂且先不谈1万小时。 
  
  “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这句话是钱钟书先生的名言。 
  
 钱钟书19岁时考入清华大学,据说他的国文、英文水平,使不少同学佩服得五体投地。
  
 钱钟书的才能,表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他记忆力惊人,据说他有“照相机”般的记忆; 
  
 另一方面是他超出常人的勤奋。 
  
 这样智慧聪明的脑袋却清醒地认识到“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钱钟书下决心用笨功夫“横扫清华图书馆”,他泡图书馆之勤、之久,几乎无人可及。 
  
 所以,入学时间不长,钱钟书的超人禀赋和学养,便显露无遗,很快便成了清华园中鼎鼎有名的一位才子。 
  
 有人曾对钱钟书的《管锥编》发出惊叹:“其内容之渊博,思路之开阔,联想之活泼,想像之奇特,实属人类罕见。一个人的大脑怎么可能记得古今中外如此浩瀚的内容?一个人的大脑怎么可能将广袤复杂的中西文化如此挥洒自如地连接和打通?” 
  
 许多中外著名人士,都对钱钟书作了极高评价,称之为“二十世纪人类最智慧的头颅”。 
  
 从这一点来看, 我们生活中的因种种小挫败而轻言放弃,仔细想来,全是借口。没有时间和缺乏天分,也无非是对自己追求理想道路上忘记初心的挡箭牌。
  
 水滴石穿,聚沙成塔的道理谁不懂?
  
 可真正能做到的人又有几个?
  
 其实,天才,就是那个重复次数最多的人! 
  
 就像钱钟书说的一样:“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