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香港回归20年成就

2024-05-15 19:22

1. 论香港回归20年成就

 论香港回归20年成就
                         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为了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中国人民收回香港的主权不可非议。下面是为你精心编辑的论香港回归20年成就,欢迎阅读!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一天,香港重回祖国怀抱。为保持香港繁荣稳定,基本法承诺香港回归后仍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
         “一国两制”在人类文明史上前所未有,弹指一挥间,香港已回归祖国20年。香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一路走来,保持了繁荣稳定。尽管也曾经遭遇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但在中央政府强大支持下,在内地的大市场护佑下,特区政府和香港市民沉着应对,赢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胜利。让我们一起回顾回归20年来,香港在“一国两制”下的经济成就。
          跨越香港回归的浩大工程——香港新机场启用 
         耗资1550亿港币的香港国际机场总面积达1248公顷,在弹丸之地的香港是个奇迹;单是客运大楼就占51万平方米,相当于86个足球场,是世界最大的建筑物之一。
         这一跨越香港回归的浩大工程,在经过几年运行之后,新机场迎来黄金发展时期,连续4年被评为世界最佳机场,航空货运量稳居世界首位。
          金融保卫战:击退“金融大鳄”索罗斯 
         1998年“闪袭”香港金融市场是索罗斯为数不多的败仗之一。在香港遭到国际金融炒家的狙击之前,东南亚金融市场经历了一场暴风骤雨的袭击,许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汇市、股市轮番暴跌,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创伤。
         索罗斯的一连串狙击,令港币遭到大量投机性的抛售,汇率受到冲击,一路下滑,香港金融市场一片混乱,港币多年来首度告急,保卫香港货币稳定注定是一场你死我活的生死战。香港特区政府动用外汇基金合法地干预香港股市,与国际炒家在金融市场上进行殊死拼杀。
         中国政府强调,将会全力支持香港特区政府捍卫港币稳定。必要时,中国银行(601988,股吧)将会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合作,联手打击索罗斯的投机活动,这对香港无疑是一种强心剂。一连串的反击,使索罗斯的香港征战未能讨到任何便宜,损失惨重。
          CEPA出世 
         2003年,在香港回归六周年之际,中央政府回应特区政府的提议,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稳定了香港商界对香港经济的信心,香港经济开始明显复苏。
         2004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CEPA,将香港与内地的经济紧紧维系在一起。CEPA自签署后,香港GDP增速在2004年、2005年、2006年都保持在高速发展的态势,超过世界经济平均发展速度的一倍多,使得香港日益成为跨国公司拓展内地与亚洲业务的首选之地。
          香港自由行开放 
         中央政府于2003年7月28日起,放宽了内地居民往来香港的签证政策,先后允许内地49个城市居民申请来港“个人游”(自由行)。作为香港四大经济支柱之一的旅游业,自由行由2002年的638万人次逐年递增,至2014年达至最高峰,有近4725万人次,占整体旅客量逾77%,增幅逾七倍,带动的行业每年可吸引30多万香港劳动人口就业。
          “沪港通”“深港通”相继问世 
         2014年11月,“沪港通”正式开通,开通以来,南向交易(从内地到香港)日益受到欢迎,两年间南向交易占香港主板成交量的比重由1%-2%上升至12%。
         从“沪港通”到“深港通”,迈出这一步耗时七百多个日夜。在“沪港通”成功运行两周年,“深港通”也正式启动。启动“深港通”,全面实现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是中国必须寻求国际金融话语权的强国之路。从长期来看,“沪港通”和“深港通”对吸引外国资金进入中国股市意义深远,它们的开通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重大里程碑。
          获评全球最具竞争力经济体 
         在国际知名机构的评选中,香港仍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最自由的经济体、亚洲最具活力的城市。
         2017年6月1日,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表《2017年世界竞争力年报》,在其调查评估的.全球63个经济体中,香港连续第二年被评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瑞士、新加坡和美国分列第二至第四位。此外,据统计,到2017年,香港已连续23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
          “债券通”获批 
         2017年5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联合公告称,决定同意开展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合作(以下简称“债券通”),正式启动时间将另行公告。这是继“沪港通”、“深港通”之后,中央政府支持香港发展、推动内地和香港金融合作的又一重要举措。
         多家机构纷纷表示,“债券通”的获批是一份迎接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的特别礼物,意义重大,而这对于国内和香港乃至全球投资者和债券市场参与者都是一条通往更大业务机会的“快车道”,且将强化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亚投行首位非主权经济体新成员 
         2017年6月13日,香港特区政府宣布,香港已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新成员,成为亚投行首个吸收的非主权意义的经济体,既体现了亚投行的成员组成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又为后续其他非主权经济体的加入做出了成功示范。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拥有“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成熟稳健和流动性充裕的金融市场、以及大量具国际经验的顶尖金融人才,这些优势可以协助亚投行筹集资金,为其不同基建项目融资。
    ;

论香港回归20年成就

2. 香港回归20周年取得了哪些成就论文

香港回归,有利于推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有利于促进香港地区的繁荣稳定与发展。香港回归十余年,在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下,香港发展走向日益繁荣;

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通过香港回归的实践证明邓小平提出这一政策是英明正确的,同时为澳门问题的解决以及澳门的回归提供了实践的范本,最终也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完全统一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常识历史篇。

3. 香港回归20周年取得了哪些成就论文

1、GDP年增长4.5% 人均GDP全球第七
香港经济经历了多次考验,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以及欧债危机等,但到2014年的统计,香港过去10年的本地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约4.5%,高出其他发达经济体同期平均值近1倍。香港本地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实质增长3.4%,政府财政储备累计增长65.2%,外汇储备增长2.35倍。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按购买力平价计算,香港的人均本地生产总值在全世界排名第七。香港股市和楼市自2009年初反弹后,恒指保持在较高水平运行,部分地区楼价已超越1997年金融风暴前的水平。现届政府正积极增加土地供应量,务求令小市民安居乐业。
2、贸易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
2003年签署的CEPA协议,令香港贸易受益匪浅。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提供的数据,CEPA实施10年,有71.61亿美元香港受惠货物进入内地,累计关税优惠达39.83亿元人民币。而近期公布的白皮书显示,目前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2013年,据香港统计,香港与内地的贸易额38913亿港元,比1997年增长2.49倍,占香港对外贸易总额的51.1%。同时,香港是内地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和主要出口市场之一。

香港回归20周年取得了哪些成就论文

4. 香港回归20年的变化

  周六是香港回归20周年纪念日。在这20年里,这个拥有700万人口的城市经历了无数变化,面临很多新的机遇和问题。香港的种种风云变幻突显出中国给世界带来了多么大的改变。下面我整理的香港回归20年的发展,一起来围观吧。
         香港回归20年的变化_香港回归20年的发展_香港回归20年的成就   
      
         图解香港回归中国20年来之变化            
      自1997年英国将香港主权移交中国以来,中国内地经济飞速增长,从相对经济规模来看,香港现在对于内地的重要性已大不如前。1997年,香港作为港口、航空枢纽和外商投资中心为中国所需要。如今,上海、宁波和深圳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都超过了香港。
   
      希望了解中国商业和消费趋势的国际投资者更有可能驻留上海或北京。现在,香港的年度地区生产总值(GDP)与邻近城市深圳和广州相当。
            
      自香港回归以来,对中国内地的贸易占香港进出口总额的比例从略高于三分之一飙升至一半以上。
   
      香港的地理位置及其作为免关税港口的地位意味着,香港仍能作为制造业产品出口地以及消费品和工业机械进口地,利用中国内地经济的快速增长,尽管其增速没法跟内地相比。
   
      另一方面,在内地经济增速放缓和金融风险上升之际,香港经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内地。
   
      在香港,高房价是人们抱怨最多的一大问题,根据美国咨询机构Demographia的数字,香港的房价收入比是全球最高的。不计入税赋或其他生活开销,香港房价中值是家庭年收入的18倍。
            
      结果是,很多香港人蜗居在小小的公寓中。约20万人只能生活在隔断房里,这些房子是把公寓和厂房分隔成小得可怜的空间,每户面积中值仅为10平方米。
            
      随着内地房地产市场的机会减少,负债沉重的内地开发商在香港政府举行的土地拍卖中将香港地价推升至创纪录高位。今年初至5月底,面对内地经济放缓有意收缩内地投资、并希望分散汇率风险的内地企业,买下了港府拍卖的所有地块。
   
      李嘉诚(Li Ka-shing)和吕志和(Lui Che-woo)等香港大亨正离场观望,担心有泡沫。长期以来,他们一直是香港楼市的推动者。香港民主活动人士担心,由于他们所称的“红色资本”的冲击,香港未来房价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会受到影响。
            
      随着香港的经济和政治问题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拒绝认同他们认为受制于共产党的中国人身份,而是倾向于独立的香港人身份。
   
      香港大学(University of Hong Kong)最近组织的民调显示,在18岁至29岁的香港年轻人中,只有3%的人认为自己是广义上的“中国人”,这个比例为香港回归以来最低。
   
      内地与香港之间不断加剧的紧张关系,让在1997年后步入成年的一代人充满政治意识。这意味着,在香港,年轻人不关心政治的问题不像其他地区那么严重。但这让北京方面颇为担忧,北京方面担心从西藏到香港的分裂主义的威胁。
            
      去年,到香港旅游的内地游客数量是1997年的18倍。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内地中产阶级对出境游的需求快速上升,还因为北京方面采取了  措施  ,让内地人到香港旅游变得更容易,这些措施是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后为了帮助香港经济复苏而实施的。
   
      内地人的流入造成了社会压力,也引起了一些香港人的反弹,他们对公共交通变得过度拥挤、内地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丑闻后内地人赴港抢购婴幼儿奶粉感到不满。由于内地人自感在香港越来越不受欢迎,同时也变得更敢于到世界各地旅游,赴港内地游客数量最近开始减少。
   
    纪念香港回归20年相关  文章  :
   
    1. 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征文 
   
    2. 纪念香港回归20年手抄报大全 
   
    3. 纪念香港回归20年征文最新 
   
    4. 香港回归20年征文 
   
    5. 2017香港回归20周年心得体会 
   
    6. 2017香港回归20年手抄报图片 
   
    7. 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征文 
   
    8. 2017香港回归20年文艺晚会直播视频网址 
   
    9. 2017年最新香港回归20周年心得体会 
   
    10. 香港回归20年贺词大全

5. 香港回归20年来,发生了哪些变化

中心的地位
并连续多年被有关国际机构评为全球最具竞争力地区
海拔554米的太平山
依旧是人们俯瞰香港夜景的必去之处
香港人民原有的生活方式没有变
依旧热衷美食、热爱赛马...
香港的很多东西都没变
但又有很多东西变了
香港基本法律制度没变
但法治环境却大为改善
法治全球排名由60名上升到11名
香港的国际贸易中心地位没有变
但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了近2倍
香港的经济地位没有变
依旧是光芒四射的一线城市
但生产总值翻了近1倍
在主要发达经济体中位居前列
香港往返内地的交通越来越便利
与内地的经济往来越来越多
香港与内地的合作越来越紧密
经济和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
香港不变的是她持续的繁荣与发展
变的是她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和在国际上的城市地位
以及与内地越来越紧密的联系
「香港—深圳,越来越近的20年」
说到香港与内地的联系
深圳离香港很近,仅一海之隔
20年前,很多深圳人想去香港看看
但那时还未完全开放
深圳居民与香港同胞只能隔海相望
2003年7月,国家开放了深圳赴香港自由行
深圳乃至内地居民去香港的梦想得以实现
2009年4月,深圳户籍居民可以办理“一签多行”
(于2015年4月13日改为“一周一行”)
深圳居民赴港次数不受限制
去香港旅游、购物的热情空前高涨!
2014年9月,全国范围内发行电子港澳通行证
广东出入境部门还推出了自助签注
大大节省了赴港居民过关时间
使得从深圳去香港更加快速和方便了!
2017年5月,凭《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
也能办理港澳通行证及签注了!
这意味着非深圳户籍居民办签证
不必再奔波于深圳和户籍地之间了!
最值得期待的应该是
预计将于2018年第3季度开通的广深港高铁了
届时,从深圳到香港只需14分钟
比我去公司上班还快!
20年来,深圳到香港的交通越来越便利
去香港渐渐成为了深圳人的一件日常
随着深圳经济的快速发展
也越来越多的人从香港来到深圳
因此很多人都开始了深圳-香港双城生活
20年了,深圳与香港交流越来越多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而这些交流
既包括文化,也包括娱乐
同时,香港TVB、歌曲、音乐剧等优秀作品
也已经渗透到我们的娱乐生活中
成为我们心中永远不会褪色的经典
香港好,祖国好!
祖国好,香港更好!
同根同源的文化基因和不断汇流的文化记忆,其实从未让香港真正地离开过祖国。从这个意义上说,1997年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百年屈辱史的终结,同时,也是香港与内地人文升华的另一个起点

香港回归20年来,发生了哪些变化

6. 香港回归20年变化

 香港回归20年变化
                         “变与不变都是相对的。世界瞬息万变,有些‘不变’一定要坚守,有些则要顺应时势积极求‘变’。关键是香港越来越好,这最重要。”这是 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总研究主任方舟说的。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大家是怎么看待香港回归20年变化的吧!
          香港回归20年变化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0年来,随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和基本法的全面贯彻落实,香港特区在各个领域取得空前成就。作为祖国母亲怀抱中一颗美丽的明珠,香港日益绽放出瑰丽的光芒。
         再过半个月就是香港回归20周年的日子,这20年来香港到底哪些变了,哪些没变?“变”与“不变”之中可以看出香港怎样的发展轨迹?
         五月下旬一个普通的周三,香港迎来今年以来最强暴雨。傍晚,雨依旧在下,位于湾仔区中南部的跑马地马场却渐渐热闹起来,每周三晚上是赛马比赛的日子。香港本地马迷、各地游客聚集而来。
         晚上七点一刻,比赛准时开始。随着赛马飞奔疾驰,观众在雨中呐喊欢呼。赛马,仍然是香港人最爱的消遣之一。
         “马照跑、股照炒、舞照跳”,香港回归前邓小平曾这样描述“一国两制”下香港人的生活,这其实也是中央政府对香港政治经济制度50年不变的承诺。香港特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说,回归20年这句承诺没有变,“香港人的生活常态、习惯都没有什么改变。变的是什么呢?讲普通话的人多了很多,大家开始了解国家,有更多的接触。特别是经过人脉交流、经济互动,以前香港经济通过和美国、欧洲的贸易,现在更多依赖内地,这些都是大变化。”
         李秀恒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父母从大陆移民来香港,80年代开始创业,成为第一波到深圳特区投资建厂的港商之一。当初由于香港租金高、人工贵而无奈将工厂内迁的李秀恒没有想到,正是这样的产业转移为自己日后的发展赢得了先机。如今,李秀恒已经是身家百亿的香港“钟表大王”。
         说起香港和内地的经贸发展,李秀恒说20年来二者的交融从未改变,但是相互的关系有所变化,“回归以后,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大,怎么配合国家的发展从而发展香港经济。我们的功能有转变,以前是投资,现在功能更多,香港要发挥金融、贸易、物流中心的地位。”
         有人说,1997年香港GDP相当于内地18%以上,而现在只相当于3%左右,香港的优势不复存在,经济地位也大大降低。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给记者报出了一组组数据和排名:从1997年到2016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由1.37万亿港元增长至2.49万亿港元,年均增长3.2%,在主要发达经济体中位居前列。香港继续保持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香港连续23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最近两年公布的《世界竞争力年报》中,香港均排名世界第一。陈茂波说,香港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没有改变,“香港由于历史原因,我们和国际打交道多经验多,我们的法律体制和他们比较接轨,所以内地企业走出去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我们肯定可以发挥作用。我们现在提倡把香港作为解决争议的中心,因为这是全球用普通法能用中文讲中文的地方。”
         香港回归20年来,普通法制度因为《基本法》条文而得以维持,使得香港的法治和司法独立都得到宪制保障,并增强了国际社会在香港经商的.信心。
         香港律政司司长袁国强表示:“他们跟我说如果到亚洲从事投资,香港一定是他们首要想到的地方,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法律制度。过去20年香港普通法不但有很好的延续,而且有健康正面的发展。回归之前香港法庭判例很少在其它普通法国家沿用,但是回归之后香港终审法庭判的案例在很多领域在普通法国家中成为重要的案例。”
         香港的法律制度基本不变,但是法治环境却大为改善。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香港在“世界治理指标”研究的“法治指标”中进步显著,从1996年的排名全球60多位大幅跃升至2015年的第11位。
         1999年,25岁的李慧琼竞选成为当时香港最年轻的女性区议员,如今,40岁出头的她是香港立法会最大政党、香港最大政治组织民建联创党23年来最年轻也是唯一的女主席。李慧琼说,自己见证和经历了香港最民主的时代,“随着回归,基本法的颁布,香港在20年内经历了最民主的时代。过去由英女王委任港督到现在经过选举产生行政长官,过去主要官员外派现在主要是香港人,过去立法会基本是委任现在是经过选举产生。”
         尽管近年香港发生了非法“占中”、宣誓闹剧等事件,但是香港立法会主席梁君彦坚信,香港的法治精神没有丢,“占中等都是年轻人对社会不满的表现,也有政党利用的情况,他们以为崇高的理念就可以违法,香港成功的因素是法治,法治是香港的核心价值。”
         说起香港回归20年的“变”与“不变”,香港中联办主任张晓明这样总结:原来人们担心变的都没有变,变的大都是应该变和大家希望变的。哪些方面变了呢?最重要的是香港的法律地位变了,由英国殖民统治下的一个地区变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变的是港人真正当家作主了,享有前所未有的民主权利和更广泛的自由;变的是香港新的基建设施、新的城市面貌,以及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变的是香港与内地的联系更加紧密,从国家发展中获得更直接、更全面、更有力的支持;变的是香港的对外交往不断扩大,国际影响进一步提升。
          香港回归后的稳定与繁荣发展 
         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82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英国政府开始举行谈判香港前途问题,最后在1984年签订《中英联合声明》,决定1997年7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对香港岛、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新界等一切曾由英国管治的土地,恢复行使主权。
          香港主权移交 
         香港主权交接仪式在1997年6月30日深夜11时30分,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大礼堂正式举行,标志着中国正式恢复对香港的管治。
         英国旗帜及英治香港旗降下 人民共和国国旗及香港特区区旗升起
         7月1日零时即将来临之际,英国旗帜及英治香港旗在右面旗杆上徐徐降下,同时奏起英国国歌《天佑女王》,象征香港英殖时代正式结束。
         零时过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及香港特区区旗在左面旗杆升起,并奏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仪式上,查理斯及江泽民先后致词。
         主权移交是香港历史上重要的一页,对香港影响深远。主权移交前部份香港人对中国大陆政权的恐惧带来了移民潮,曾一度造成人才及资金外流;
         另一方面,主权移交加速了中国大陆和香港两地在经济及社会上的融合。香港政权移交也标志著英国自维多利亚时代以来最光辉的“日不落帝国”时代的终结。
         主权移交也为香港本身带来不少变化。1997年7月1日后,所有政府机构改为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
         英女皇伊丽莎白二世的肖像从硬币、邮票和政府办公室消失,但政权移交前的所有纸币及硬币至今仍然流通,大量市民曾经收集“女皇头”硬币而引起硬币荒;邮票上则改印“中国香港”。
         所有政府机构及组织皆除去“皇家”的称号,例如皇家香港警察及英皇御准香港赛马会,只有皇家香港游艇会保留原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回归不单是换一面国旗、区旗,更换一些名称便能落实,还要经过一段心路历程,对国家民族的认同,而这个转变,首先发生在法律制度上。
         全国人大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香港特区政府前律政司司长梁爱诗六月十日在香港谈及了《基本法》实施情况时说,“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我们掀起了宪制的新序幕,在原有法律不变的原则下,迈进法律史的新里程。”
          香港回归历史意义 
         对国内的意义:
         1.有利于推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有利于促进香港地区的繁荣稳定与发展。香港回归十余年,在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下,香港发展走向日益繁荣;
         3.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通过香港回归的实践证明邓小平提出这一政策是英明正确的,同时为澳门问题的解决以及澳门的回归提供了实践的范本,最终也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完全统一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对国外的意义:
         香港的顺利回归不仅是给西方大国以有力的回击,而且香港回归的成功实践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实例,对世界政治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香港回归后的繁荣 
         “一国两制”的宗旨是国家统一,不是意识形态合并。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一贯追求的是中华世界的统一。“一国两制”原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构想的。
         在“一国两制”之下,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生活方式都没有变,马照跑,舞照跳。若说有所不同,最明显的不同是从前的港督是英国空降,现在的特首是香港人自己选。港英时期的香港“有自由、无民主”,而回归后,香港人才真正有了民主,可以自己管自己。
         香港世界金融中心地位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内地游客赴港自由行、内地企业在港上市、人民离岸业务等,对香港经济是极大的挹注。
         港交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在港上市的内地企业951家,占香港上市公司数量的51%,市值约占62%。2014年开通“沪港通”,截至2016年底,沪股通的累计成交额1.64万亿元人民币,港股通为8000亿港元。
         目前香港是最大的人民币离岸市场,2016年,香港人民币实时支付系统平均每天的结算量达9000亿元。
         香港继2012年之后重夺全球最具竞争力经济体第一位。经济上,香港虽然在国家经济总量中的占比下降,成就仍然十分可观,尤其是人均GDP超过4万美元。
         据统计,2016年香港GDP达24025亿港元,人均32.9万港元。这个数字比起香港回归前夕的统计,分别增加118%和85%。
         香港回归后香港经济持高速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幸福,两地文化经济交流不断深化。在香港人民的努力和国家支持之下,香港在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海内外投资者的天堂。这十几年来,香港失业率不断下降,人均收入不断提升,香港人民真正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

7. 香港回归20年来的发展

 香港回归20年来的发展
                         香港回归祖国20年以来,香港在法律、对外事务、民主自由等方面的发展,如下为具体内容,欢迎阅读!
            香港回归20年来的发展          香港回归祖国20年,港商搭上了国家高速发展的列车。内地改革开放初期,港商是践行“引进来”“走出去”的先行者;回归20年之际,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一带一路”倡议的各项实践中,港商的身影再次活跃于最前沿。
          经济关系悄然变化 
         与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是不少港商的投资内地的首站。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李秀恒,就是其中一位。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内地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开放的时候,而香港工业腾飞势头正猛,工人严重短缺,工业用地供不应求。看到内地的土地资源和人力成本优势,李秀恒将几条劳动密集型生产线,逐渐从香港转移到深圳。从1987年在深圳坪山投资建厂,如今,打工起家的李秀恒发展成为身家百亿的香港“钟表大王”,生意横跨运输、金融、地产等多个产业。
         维多利亚港潮起潮落,深圳河的另一边也时易世变。30年间,中国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这个过程中,香港和内地的'经济关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在李秀恒看来,30年前,香港人投资内地还需教内地人如何做生意,帮内地引技术、做出口;回归之后,内地逐渐跟上香港的步伐,有竞争有合作;而近几年,香港更多时候要配合国家所需,内地市场需要什么,香港企业就提供什么。
         “内地的经济体量越来越大,两地经济关系变化是国家强大的必然结果。”李秀恒说,虽然经济关系反转,但对香港而言,机遇不减反增。一方面,香港继续作为内地联系国际市场的桥梁,引入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另一方面,香港在内地的快速发展中获取不竭动力。“总理都在讲‘国家所需 香港所长’,香港拥有的金融、航运、物流、专业服务等优势独一无二,应更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切勿让机会白白流走。”
          “朋友圈”逐步扩大 
         自1985年起,内地就一直是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截至2016年底,内地已审批的外来投资项目中,44.7%与香港有关。来自香港的实际使用金额累计达9137亿美元,占全国总额51.8%。香港也是内地对外直接投资的首要地点:截至2015年,内地在港的直接投资累计达6569亿美元,占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59.8%。
         香港回归后,随着两地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贸易额随之激增。未来,在“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国家战略下,香港的舞台变得更为广阔,正可将贸易“朋友圈”进一步扩大。港商杨孙西说:“我看这20年的发展,香港的朋友圈扩大了,香港的文化回归加速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增强了。香港和内地的贸易版图,已沿着‘一带一路’从国内来到海外。”
         扩大朋友圈不是只靠投资,还要靠文化。杨孙西说,对外投资不单是注入资金,更要将中华文化“带出去”。在刚刚闭幕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是一项重要内容,也为港商的未来投资提供新思路。从茶马古道到南海之滨,从敦煌大漠到云贵之巅,香港也从中华文化汪洋中汲取力量,踏浪而行。
          家国情怀总是诗 
         香港对国家的情义,不仅可从投资内地的历程中窥见。20年间,捐资助款、贡献家乡的故事比比皆是,令人动容。
         祖籍广西的港商谭锦球,上世纪80年代回到日思夜想的家乡钦州,先后投资10多亿元建仓储、通码头,更在上世纪90年代创立香港广西联谊会(后扩展为“香港广西社团总会”),聚集起数十万关心家乡发展的香港人士。至今,广西社团总会先后为家乡投资数十亿元(港币,下同),捐资助学逾千万;而包括广西社团总会在内,香港大大小小的内地同乡会、工商联会,20年来都在不遗余力地为家乡添砖加瓦。
         据统计,2015年有56名香港慈善家向内地捐赠逾百万元,其中23位向家乡或祖籍所在地广东、江苏、浙江等地提供帮助,另外9位针对西部贫困地区或国家级贫困县进行资助。而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的8年间,从个人到政府,香港各界共捐资100亿港元帮四川同胞重建家乡。
         “说到底,港商也是一个普通的香港市民,一个中国人。”谭锦球说,他们这一代人凭借着香港的优势,受惠于国家的发展,所以更应时刻不忘以己之力回馈祖国,“中国人该做的,我都会做。”
         许多著名爱国港商在内地留下了慈善美名。前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知名实业家霍英东为善乐施,一生捐款逾150亿港元,不仅捐资助学、山区扶贫,更全力投资家乡,令珠江口地区逐渐发展成为今天内地的经济重镇;信奉“知识改变命运”的“超人”李嘉诚,创办李嘉诚基金会,公益项目遍及全国30多个省区市,坚持“为自己、国家与全人类社会建造共同的尊严和福祉”;蒙民伟、邵逸夫、李兆基,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几乎镌刻在全国每个大中城市的校园建筑上。
         从边陲小镇的一段路、一座桥,到大学校园的一间实验室、一栋图书馆,从华东水灾、汶川重建等救灾捐赠,到“健康快车”、“亮睛工程”等医疗行动,港商用赤诚与热爱,书写出穿荆度棘、同苦共甘的传奇。
    ;

香港回归20年来的发展

8. 香港回归20周年取得了哪些成就论文

 
  1、GDP年增长4.5% 人均GDP全球第七
  香港经济经历了多次考验,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以及欧债危机等,但到2014年的统计,香港过去10年的本地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约4.5%,高出其他发达经济体同期平均值近1倍。
  香港本地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实质增长3.4%, *** 财政储备累计增长65.2%,外汇储备增长2.35倍。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按购买力平价计算,香港的人均本地生产总值在全世界排名第七。
   
  香港股市和楼市自2009年初反弹后,恒指保持在较高水平运行,部分地区楼价已超越1997年金融风暴前的水平。
  现届 *** 正积极增加土地供应量,务求令小市民安居乐业。
  2、贸易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
  2003年签署的CEPA协议,令香港贸易受益匪浅。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提供的数据,CEPA实施10年,有71.61亿美元香港受惠货物进入内地,累计关税优惠达39.83亿元人民币。
  而近期公布的白皮书显示,目前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
  2013年,据香港统计,香港与内地的贸易额38913亿港元,比1997年增长2.49倍,占香港对外贸易总额的51.1%。
  同时,香港是内地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和主要出口市场之一。
  追答
  3、自由经济体20连冠
  美国传统基金会公布的2016年《经济自由度指数》报告,将香港列为最自由的经济体。
  在《经济自由度指数》报告用以评估的十项因素中,香港在其中七项取得90分或以上的佳绩,并在“营商自由”“贸易自由”和“金融自由”方面,继续获评为全球首位。
  传统基金会亦赞扬香港执行稳健的经济政策、市场高度对外开放、恪守财政纪律、拥有稳定和透明的司法制度,以及对产权的充分保障,令香港能够保持国际商业枢纽和金融中心的领先地位。
  4、位列全球最大最先进的金融体系
  回归以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受到国际肯定。
  2014年5月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全面对香港金融体系进行评估后,肯定香港金融体系受到相当完备的监管及具承受冲击的能力,包括:银行整体资本额远高于《巴塞尔协定三》的最低要求水平;银行体系(包括外资银行分行)具备足够流动资金应付大量的存款及资金流失。
  IMF又确认香港是全球规模最大及最先进的金融体系之一,在世界经济论坛的金融发展指数中位居榜首。
  报告显示,香港银行体系资产值达2万亿美元,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7.05倍,资本及流动资金非常充裕,盈利稳健。
  证券市场则具深度、流动性及高效率,总市值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10倍。
  至于保险业,渗透率亦相当高,在亚洲排行位列第二位,并且资本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