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如何抗通货膨胀

2024-05-19 03:13

1. 日本人如何抗通货膨胀

日本还需要通货膨胀来帮助其保持基本预算的平衡,所谓基本预算是指不考虑利息支付的预算。一种被称为“宏观经济滑坡”(macroeconomic slide)的政策允许日本实际上可以在通胀率为正的情况下削减年长者的养老金和医保福利。而如果通胀率持续较低或进入负值区,日本就很难保持可持续的财政赤字。

正因为如此,日本需要通货膨胀上升。但这一天还未来临。既然如此,日本不如先坐享通胀率下降的繁荣。在此情况下,宏观经济学家们也可以重新钻研一下通货膨胀理论。从日本央行的“点阵图”上看,日本央行的9位政策委员几乎没人相信,这个国家的通胀率会达到央行制定的2%目标值。
这样一来,日本央行就不得不将实现2%通胀率目标的日期向后推延。这看起来有些滑稽,因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日期只可能是一拖再拖。如果某种外部力量导致通胀率升至2%,日本央行一定会宣布自己达到了这个目标,但很显然,日本央行并不清楚有什么办法可以人为地推升通货膨胀。
日本央行可能无限期地将基准利率保持在零水平,但如果实施了几十年的零利率货币政策都不能推高通货膨胀,人们凭什么相信再实施几十年就能达到这个效果。换句话说,虽然在通货膨胀方面毫无起色,但日本仍成功地实现了经济和就业的增长。这意味着日本经济处在一种罕见的情况:在通胀率下降时实现了繁荣。

从许多方面来衡量,对一个经济体来说,没有通货膨胀的增长是最佳结果。价格稳定使得企业和员工可以更好地规划产品定价和工资要求。这还有助于消除投资者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一些宏观经济学家,特别是货币学派,宣称通胀率下降的经济繁荣十分罕见或根本不存在。但如果真的可以在不引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增长,那么很多人都会赞同这么做。

日本人如何抗通货膨胀

2. 为什么日本会通货膨胀得这么厉害

1973-1974: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的通货膨胀 
原因:第一,石油价格上涨。OPEC是一个卡特尔,一个企图阻止竞争并减少生产以提高价格的卖者集团.1973年10月,第4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削减石油供应量,提高价格,日本是世界第2位石油消费国,石油价格的上涨,导致成本大幅上升,直接推动商品价格的上扬。第二,日本列岛的改造。随着“列岛改造”的实施,土地投机席卷全国,投机的对象不断扩展到多种商品,从而形成了价格的上涨。第三,财政支出猛增。在放宽金融、货币供应大量增加情况下,投资增长,生产能力盲目扩张,拉动了价格的上涨。第四,全球性的通货膨胀。1973年,西方几个主要国家都出现了物价上涨,日本不能独善其身。 

1979-1980:第二次石油危机期间的通货膨胀 
OPEC这个卡特尔故伎重演,不过这一次国际油价上涨明显小于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物价的上涨幅度,其原因是:首先,第一次石油价格冲击发生在总需求已经膨胀且在加速的时期,而第二次石油价格冲击出现在经济刚刚开始复苏、多余的生产能力和未被利用的劳动力在许多工业部门依然存在的时期。第二,由于经历了第一次石油危机所带来的通货膨胀,日本政府积累了丰富的应对经验,采取了一些预防性措施。如日本银行迅速地采取紧缩货币政策以对付石油价格上涨。大藏省本拟在1979年采取温和的扩张预算计划被推迟到1980年,并采取了适当的紧缩财政政策,禁止管理部门提高价格、工会增加工资。由于没有像第一次石油价格冲击时那样的预期价格进一步上涨,批发物价指数在1981年基本稳定下来。 

1987-1990:投机逛潮.97-90年,日本人的财富上涨了三倍。之所以会出现大规模的通货膨胀是因为日本国民并不是主要把钱用在消费上,而是投到了房地产、股票等资产市场上.日本股市进入疯狂状态.1990年,日元、债券、股票同时贬值,泡沫开始破灭.自此以后,日本经济始终在走下坡路,进入10年漫长衰退期.

3. 为什么日本会通货膨胀得这么厉害

1973-1974: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的通货膨胀
原因:第一,石油价格上涨。OPEC是一个卡特尔,一个企图阻止竞争并减少生产以提高价格的卖者集团.1973年10月,第4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削减石油供应量,提高价格,日本是世界第2位石油消费国,石油价格的上涨,导致成本大幅上升,直接推动商品价格的上扬。第二,日本列岛的改造。随着“列岛改造”的实施,土地投机席卷全国,投机的对象不断扩展到多种商品,从而形成了价格的上涨。第三,财政支出猛增。在放宽金融、货币供应大量增加情况下,投资增长,生产能力盲目扩张,拉动了价格的上涨。第四,全球性的通货膨胀。1973年,西方几个主要国家都出现了物价上涨,日本不能独善其身。
1979-1980:第二次石油危机期间的通货膨胀
OPEC这个卡特尔故伎重演,不过这一次国际油价上涨明显小于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物价的上涨幅度,其原因是:首先,第一次石油价格冲击发生在总需求已经膨胀且在加速的时期,而第二次石油价格冲击出现在经济刚刚开始复苏、多余的生产能力和未被利用的劳动力在许多工业部门依然存在的时期。第二,由于经历了第一次石油危机所带来的通货膨胀,日本政府积累了丰富的应对经验,采取了一些预防性措施。如日本银行迅速地采取紧缩货币政策以对付石油价格上涨。大藏省本拟在1979年采取温和的扩张预算计划被推迟到1980年,并采取了适当的紧缩财政政策,禁止管理部门提高价格、工会增加工资。由于没有像第一次石油价格冲击时那样的预期价格进一步上涨,批发物价指数在1981年基本稳定下来。
1987-1990:投机逛潮.97-90年,日本人的财富上涨了三倍。之所以会出现大规模的通货膨胀是因为日本国民并不是主要把钱用在消费上,而是投到了房地产、股票等资产市场上.日本股市进入疯狂状态.1990年,日元、债券、股票同时贬值,泡沫开始破灭.自此以后,日本经济始终在走下坡路,进入10年漫长衰退期.

为什么日本会通货膨胀得这么厉害

4. 为什么通货膨胀别的国家唯恐避之,而日本却是非要通货膨胀2%呢?这对日本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通货膨胀,不能只简单看这个现象所产生的货币贬值的弊病,一定要看到它背后的积极的一面。
在世界和平发展的大前提下:在一个稳定、发达的大国中,凡发生通货膨胀的时候,大多都是在经济蓬勃发展状态下,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商品供应状况近乎“供不应求”、货币供应量加大,企业扩张招兵买马,工资不断上升,国家税收与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社会一派欣欣向荣。但此时涌动的“暗流”就是发生通货膨胀,而此时社会发展却很快。
但当通货膨胀率高于人们的承受能力后,政府就必须治理通货膨胀以保证人们生活水平不会大幅度下降,要稳定社会。因此就要采用降低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减少政府采购量、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减少货币发行量、加息、改变“扩张型”财政政策为“紧缩型”或中性财政政策等一系列“紧缩措施”,但这些措施带来的负面作用就是经济不景气、资金链断裂、企业裁人、就业困难等问题,而此时通货膨胀率一定大幅度下降,甚至出现“通缩”现象,使国家长期处于不景气状况。
此时政府就需要刺激经济发展。
日本就是这样,由于缺乏经济发展动力,政府手中掌握的资源有限(比起中国这样的半计划经济国家),仅仅依靠降低利息等措施已经无济于事,只好出“狠招”,不惜以通货膨胀为代价刺激经济发展。当日本出现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后,货币会迅速贬值,这对以出口为主的日本来讲是有利的,而美元、人民币、欧元就相对升值,相对来讲日本货就很便宜了,就可以有效刺激各国大量购买日本商品,无形中实现了促进了日本经济发展的目的了。这就是日本所希望的结果。
你说到“别的国家唯恐避之不及”,是对的。因为通货膨胀逼人要付出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的代价,但如果能以此代价换来国家一段时间的繁荣昌盛,那这个眼前的代价是可以接受的,总比承受多年死气沉沉、经济不断萎缩、“等死”,或许要好一些。
但也未必,因为这个世界早已告别了商品“供不应求”的时代,进入了“供过于求”的时代,再希望像若干年前只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就能实现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那样,是不可能的了。
因此,日本经济是否能在承受了通货膨胀的代价后实现经济高速发展,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未知数。

5. 日本经济危机后,日本国内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Inflation)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供远小于求)。
通货紧缩(deflation) :当市场上流通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之下跌,造成通货紧缩。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对于其概念的理解,仍然存在争议。但经济学者普遍认为,当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连跌三个月,即表示已出现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就是产能过剩或需求不足导致物价、工资、利率、粮食、能源等各类价格持续下跌。
所以应该是通货紧缩

日本经济危机后,日本国内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

6. 全世界都关注通货膨胀?为什么日本不去关注通货膨胀呢!

日本现在是通货紧缩。
1. 经济不景气,就业率低,失业者多,造成人们不愿意拿钱去消费;

2. 地震使日本政府要推进灾区的震后重建工作,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物资、人力。比起通货膨胀或紧缩,更重要的是目前的灾区重建、核电危机、电力供应等等善后工作。

不是专家,仅供参考。

7. 日本 通货紧缩造成了什么影响

尽管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发生通货紧缩的具体原因各不相同,但从国内外经济学家对通货紧缩的理论分析中,仍可概括出引起通货紧缩的一般原因:

1、紧缩性的货币财政政策

如果一国采取紧缩性的货币财政政策,降低货币供应量,

削减公共开支,减少转移支付,就会使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出现失衡,出现“过多的商品追求过少的货币”,从而引起政策紧缩性的通货紧缩。

2、经济周期的变化

当经济到达繁荣的高峰阶段,会由于生产能力大量过剩,商品供过于求,出现物价的持续下降,引发周期性的通货紧缩。

3、投资和消费的有效需求不足

当人们预期实际利率进一步下降,经济形势继续不佳时,投资和消费需求都会减少,而总需求的减少会使物价下跌,形成需求拉下性的通货紧缩。

4、新技术的采用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由于技术进步以及新技术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会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导致商品价格的下降,从而出现成本压低性的通货紧缩。

5、金融体系效率的降低

如果在经济过热时,银行信贷盲目扩张,造成大量坏账,形成大量不良资产,金融机构自然会“惜贷”和“慎贷”,加上企业和居民不良预期形成的不想贷、不愿贷行为,必然导致信贷萎缩,同样减少社会总需求,导致通货紧缩。

6、体制和制度因素

体制变化(企业体制,保障体制等)一般会打乱人们的稳定预期,如果人们预期将来收入会减少,支出将增加,那么人们就会“少花钱,多储蓄”,引起有效需求不足,物价下降,从而出现体制变化性的通货紧缩。

7、汇率制度的缺陷

如果一国实行钉住强币的联系汇率制度,本国货币又被高估,那么,会导致出口下降,国内商品过剩,企业经营困难,社会需求减少,则物价就会持续下跌,从而形成外部冲击性的通货紧缩。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9-16,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日本 通货紧缩造成了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