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机的大事记

2024-05-07 05:02

1. 全球金融危机的大事记


全球金融危机的大事记

2. 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摧毁了大量的物质财务,这句话我的理解是指财务危机造成了大量的融通危机
举个例子:比如在一笔贷款业务中,规定每月还一次款(1000元),如果到月末借贷人不能还款,那么银行就收不回钱,因为银行是预计了在月末能得到这一笔钱,而且可以用来做银行预定的一些业务的,然而不能按期还贷让计划泡汤了,那么他就不能按计划用这1000去进行其他业务了,当然你能用其他现有资金去补这1000元的计划的空子,但是要是空子很大怎么办呢?当空子大时就是社会性的危机了,短期融资严重不足是一个直接表现,极端点假设银行短期内没钱去做任何业务,那么一些厂商就不能得到短期流通,那么在没有任何销售协议的情况下,生产者买材料就会不够钱,零售商买成品也会不够钱,消费者也买不起,然后,所有货品就会销售停滞。

财务杠杆一般在国内教科书指资产负债率,你用了多少钱产生了多少资产。比如你自己要用10块钱买牙膏,但是你自己只有1块钱,那么你就要借入9块。买完牙膏后你的资产定价就是10块了,但其中你自己只投入了1块钱,9元是债务。你用1元产生了10元的资产。

3. 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金融危机

4. 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当前的金融危机是由美国房产市场泡沫促成的。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一金融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每隔4年至10年爆发的其它危机有相似之处。   然而,在金融危机之间,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当前的危机标志信贷扩张时代的终结,这个时代是建立在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美元基础上的。其它周期性危机则是规模较大的繁荣-萧条(繁荣导致生产过剩,商品积压,滞销)过程中的组成部分。当前的金融危机则是一轮超级繁荣周期的顶峰,此轮周期已持续了60多年。   繁荣-萧条周期通常围绕着信贷状况循环出现,同时始终会涉及到一种偏见或误解。这通常是未能认识到贷款意愿和抵押品价值之间存在一种反身(reflexive)、循环的关系。如果容易获得信贷,就带来了需求,而这种需求推高了房地产价值;反过来,这种情况又增加了可获得信贷的数量。当人们购买房产,并期待能够从抵押贷款再融资中获利,泡沫便由此产生。近年来,美国住宅市场繁荣就是一个佐证。而持续60年的超级繁荣,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例子。   每当信贷扩张遇到麻烦时,金融当局都采取了干预措施,(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并寻找其它途径,刺激经济增长。这就造就了一个非对称激励体系,也被称之为道德风险,它推动了信贷越来越强劲的扩张。这一体系是如此成功,以至于人们开始相信前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所说的“市场的魔术”——而我国则称之为“市场原教旨主义”(market fundamentalism)。原教旨主义者认为,市场会趋于平衡,而允许市场参与者追寻自身利益,将最有利于共同的利益。这显然是一种误解,因为使金融市场免于崩盘的并非市场本身,而是当局的干预。不过,市场原教旨主义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成为占据主宰地位的思维方式,当时金融市场刚开始全球化,美国则开始出现经常账户赤字。   全球化使美国可以吸取全球其它地区的储蓄,并消费高出自身产出的物品。2006年,美国经常账户赤字达到了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7%。通过推出越来越复杂的产品和更为慷慨的条件,金融市场鼓励消费者借贷。每当全球金融系统面临危险之际,金融当局就出手干预,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80年以来,监管不断放宽,甚至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   次贷危机导致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必须重新估计风险、分配资产,未来两年,发达国家资金将纷纷逆转回涌,加强当地金融机构的稳定度。由此将导致新兴市场国家的证券市场价格大幅缩水、本币贬值、投资规模下降、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   金融危机的产生多数是由经济泡沫引起的,以21世纪最大的美国金融危机来举例,可以看出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造成这次危机的背景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1、美国的消费习惯
  借钱(贷款)消费是普遍的生活方式。原因:收入轨道模式:年轻人钱少,但消费多;老年人退休后享受优越的退休金,但消费相对少。所以,年轻人多借钱消费(包括向父母借钱,这与中国不同)。而且,美国发达、完善的信用体制使几乎所有人的消费靠借钱来完成。储蓄模式。美国人的储蓄率历来很低,近年来,一直在零储蓄率上徘徊。要消费,只能靠借钱。经济增长模式。美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消费驱动。其消费率长期为70%左右,投资率为15%左右,而出口负数。
  2、经济管理思想
  自上世纪70年代发生经济“滞涨”以后,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遭到新古典自由主义的强烈批评,此后,新自由主义思潮受到追捧。80年代的“华盛顿共识”所倡导的“经济自由、私有化、减少管制”成为指导西方国家经济走向的主要道具。
  3、经济环境与具体政策工具
  美国2000年后陷入高科技泡沫破裂后的短暂衰退之中,在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的主持下,连续13次大幅度削减联邦基准利率,从最高6.5%下降到1%,强行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资金,扼住了经济下滑,也拉动了美国房地产连续多年繁荣。此为次贷危机乃至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导火线。需要理解的是,21世纪的最初几年里,同样的低利率政策,为什么美国偏偏房地产行业得以相对发展,而不是其他行业呢?原因是:网络等高科技产业高速发展导致的泡沫破灭后,进入一个成长停滞期,抑制了大量资金对该行业的投入;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升,美国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外移,形成国内产业空心化,加之服务业在繁荣之后的替代更新需要一定的时滞期,所以,这些行业投资机会较少。而且,从90年代开始,美国的房产一直处于稳定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流动性资金开始注入该行业。

5. 金融危机

股票会上涨,除了基本面(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效益增加)外,主要还是有人接手用更高的价格买股票,当大家都看好股票会继续上涨(甚至疯狂追涨)的情况下,股票市值成倍数的上涨。
但是这种上涨的情况,若不是有基本面的支持,就容易形成泡沫经济(众人或部分人群炒作),就像吹气球,一旦那天吹过了头,气球爆了(不是慢慢消下去),想卖股票的人卖不掉(类似疯狂卖股票),没人愿意买的情况下,市值就一下子跌到谷底(股票价格必须有人成交才有价格)。
例如:100元的股票,有人愿意用101元、102元买,当有人卖出时,价格就逐步上涨;但若100元的股票99元、98元都没人买,只有人愿意用1元买时,卖股票的人因为没人买,忍痛用1元卖出,股票价格立刻从100元下降到1元(没有涨跌幅的限制下),其中99元视同蒸发。

金融危机

6. 金融危机

假如债务(金融)危机发生 那么本国货币贬值 ,自然就是通货膨胀,国民竞相抛售本国币种,抢购美元与黄金(这是为了财富保值),政府和银行信用大幅下降。银行面临挤兑危机,政府不得不实施金融监管,直到目前下令冻结个人存款,甚至出动警察搜查外资银行,防止大量资金的外逃。 股票,债券指数大幅波动,金融市场几乎崩溃。
本次金融危机,世界在危机前是通胀,危机后是通缩,像石油等都降价,但我国的情况与世界整体情况不是完全一致,我国自金融危机以来基本上都是通胀,物价飞涨,你从CPI就可以看出。而且从2010年1月18日起,多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就是为了控制由于货币发行过量造成的通胀。
我国的币值大幅度贬值与通胀通缩的关系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比如目前人民币在缓慢升值中,国内是通胀。但若由于债务危机造成货币贬值如拉美债务危机当时,国内依然会是通胀。

7. 解析金融危机

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
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加上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较低,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
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次级贷款贷出去呢?有几点原因。我只从银行高管上说说。西方银行高管的工资除了基本工资外,还加了业务奖金以及其他的资金,通过这样的贷款出去,银行的交易额会显著增加,那么高管们得到的就会更多。美国前段时间一银行的总裁被迫辞职时也得到了1000亿美元呢!从这个层面上说,就是他们那些高管不顾市场,自私导致的。
给你个最通俗的说法,那就是美国的次贷造成的,中国现在跟着感冒发烧了!
次贷,里面有个次,你也知道是信誉不好的人贷款,信誉不好怎么能贷款呢,
美国方面的贷款最主要还是表现在楼市,因为他们坚信,信誉不好的人,要是他们还不起贷款的话,可以把房子拿回来!但是那个天啊,有不测风云呀,楼市也是根据市场而定的,就像抛物线一样,有起有落,落的时候就成了人家还不起贷款,当他们收回房子,而房子已经不值钱了。那些以前大幅度发放的债券,现在已经完全是坏账了,导致出现严重的金融危机!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解析金融危机

8. 金融危机的金融危机

经济学家和专栏作家约翰·凯本周将发出警示:世界正在陷入新一轮金融危机。在发表了对英国股市具有开拓性的见解将近一年之后,这位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教授本周将在一次主题演讲中指出“欧元区确实可能正在陷入(新一轮危机)”。这位教授兼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花了一年的时间为他发表于去年7月的4万字报告收集材料。他表示这种悲观立场的原因就是,金融服务业所围绕的交易活动有不稳定的倾向。“我们已经接连经历危机,最显著的例子就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新兴市场的债务危机、新经济泡沫、信贷膨胀和崩溃、以及欧元区危机。”“本质上来看,这些都是交易危机,整个体系都以交易利润为中心,而交易利润基本上就是向未来的借款。当这些资金需要偿还的时候,就会导致危机。” 凯教授将在罗素投资6月5日在伦敦举办的年度养老金大会上发表讲话,他的演讲还将探索未来十年金融服务业可能的演变。“我开始思索,从经济价值的角度来看,公共股市的使命是不是已经结束。我认为它们已经没有必要存在。”“我们看到的是一种赌博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与这些公司的实际活动联系紧密。只要人们了解事实,这也没有什么,”他说,“这就像在赛马中下赌注,实际上对马的表现没有影响,也应该没有影响。”他还将说明,由于人们追求由行情推动的利润,一些类别的资产出现了泡沫。“资产价格被抬高到荒唐的水平,但同时人们都赚得盆满钵满,接着市场便进入调整。”凯教授表示,他将对欧元的崩溃押下“适度的个人赌注”。然而,还有一线希望就在于英国。他认为,英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改革,比如将银行的零售和投资业务分开,从而保护储户免受市场崩溃的损失。“英国以外只有瑞银(UBS)采取了改革。总的来说,我对经济体系的前景依然悲观。”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