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山庄诸葛亮他老家

2024-05-05 22:12

1. 卧龙山庄诸葛亮他老家

 诸葛亮的老家在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卧龙山庄诸葛亮他老家

2. 卧龙指的是谁 诸葛亮介绍

1、卧龙先生指的是诸葛亮。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
 
 2、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九年(214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五次北伐中原,未能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终因积劳成疾,于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享年五十四岁。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东晋桓温追封为武兴王。

3. 诸葛亮的卧龙岗在哪里

南阳卧龙岗景区,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南阳市城西4公里处。卧龙岗南濒白水,北障紫峰,遥连嵩岳,山水相依,景留四时。这里岗峦起伏,曲折回旋,势如卧龙。
其源发端于嵩山之南,绵延数百里,连接南阳古城西北紫山继续南下,至此岗地势隆起,截然而住,回旋如巢,后人为了纪念诸葛亮,在此建武侯祠,供后人敬仰。
南阳武侯祠依岭就势坐落在卧龙岗上,初建于魏晋,盛于唐宋,有1800多年历史。当时官方为了纪念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而建,历代官方祭祀诸葛亮的地方。是一座历史悠久、驰名中外的文化古迹。

扩展资料
历史沿革:
南阳卧龙岗武侯祠1963年被列为首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荣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8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首批国家二级博物馆。
2014年南阳卧龙岗景区荣获“河南十佳旅游景区”。
南阳卧龙岗保存着元、明及清时代的建筑物,以及汉代的碑刻、匾额及楹联等,其数量在全国各武侯祠中是最多的,其中收录有岳飞亲笔书写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石刻。
南阳卧龙岗中的武侯祠是全国诸葛亮祠庙中建立最早、规模最大、保护最为完整的武侯祠,现存的元代、明代石碑有四十多块,树龄超过400年的有几十棵,树龄1200年以上的柏树、楸树有六、七棵,卧龙岗坐西向东偏南,现存殿堂房舍267间,主要建筑由东向西排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卧龙岗

诸葛亮的卧龙岗在哪里

4. 刘备请诸葛亮下山的故事

三顾茅庐
汉末,刘备听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再去请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5. 诸葛亮的卧龙岗在哪里

南阳卧龙岗景区,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南阳市城西4公里处。卧龙岗南濒白水,北障紫峰,遥连嵩岳,山水相依,景留四时。这里岗峦起伏,曲折回旋,势如卧龙。
其源发端于嵩山之南,绵延数百里,连接南阳古城西北紫山继续南下,至此岗地势隆起,截然而住,回旋如巢,后人为了纪念诸葛亮,在此建武侯祠,供后人敬仰。
南阳武侯祠依岭就势坐落在卧龙岗上,初建于魏晋,盛于唐宋,有1800多年历史。当时官方为了纪念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而建,历代官方祭祀诸葛亮的地方。是一座历史悠久、驰名中外的文化古迹。

扩展资料
历史沿革:
南阳卧龙岗武侯祠1963年被列为首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荣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8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首批国家二级博物馆。
2014年南阳卧龙岗景区荣获“河南十佳旅游景区”。
南阳卧龙岗保存着元、明及清时代的建筑物,以及汉代的碑刻、匾额及楹联等,其数量在全国各武侯祠中是最多的,其中收录有岳飞亲笔书写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石刻。
南阳卧龙岗中的武侯祠是全国诸葛亮祠庙中建立最早、规模最大、保护最为完整的武侯祠,现存的元代、明代石碑有四十多块,树龄超过400年的有几十棵,树龄1200年以上的柏树、楸树有六、七棵,卧龙岗坐西向东偏南,现存殿堂房舍267间,主要建筑由东向西排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卧龙岗

诸葛亮的卧龙岗在哪里

6. 诸葛亮出山的故事.

张飞计请诸葛亮出山 话说刘关张三人去请诸葛亮出山相助,头两次都扑了个空,到第三次时,张飞已是老大不愿意去了,但见刘备决心那么大,只得跟着一道去,心想这次非拖诸葛亮下山不可。 到草庐时,今次诸葛亮终于在家了,可是童子却说他在睡午觉,三人只得待在屋外呆等,等了好久,诸葛亮还是没有醒来,张飞按捺不住,转到草庐后边,把买来过年的一串鞭炮点着了,刘关二人闻声大惊,一看,原来是张飞干的好事,刘备厉声喝道:『三弟!休得无礼!』张飞也不做声,朝内堂瞧了一眼,见诸葛亮翻了个身,扭过面又睡了,急得直跺脚,粗声粗气对刘备嚷道:『大哥!我才不信他瞌睡那么大,分明是不识抬举!待我放把火烧掉这茅棚子,看他醒也不醒!』刘备直瞪着张飞,喝道:『放肆!快站下去!』。这一切,躺在床上的诸葛亮可听得一清二楚,暗暗为张飞的冒充劲发笑,但也深为刘备的诚意所打动,于是起身迎接,宾客相待。 刘诸二人在庐内谈国家大事,关张二人则到旁边的小屋等候,关羽心平气和的等著,张飞却老是坐不定,一遍遍地催刘备走,可刘诸二人越谈越起劲,像没听见似的,张飞想:『多少话回去不好说,偏在此说个没完没了!』遂跑到树林里,大喊:『哎呀!老虎!』说罢提起蛇矛就追,绕了个圈子,又回草庐门口一看,二人还在坐的四平八稳聊个不停,诸葛亮见他回来,笑着说:『张将军,打着虎了吗?』张飞一本正经地说:『跑了!跑了!』 如此又过了一个时辰,张飞又忽然大喊:『哎呀!有龙在天空飞!』说完,弯弓撘箭,故意朝屋里嚷道:『看我射龙!』诸葛亮在屋里说:『张将军,不到二月二,龙还没抬头呢!』张飞心想:这倒是啊!于是没趣地住嘴了。刘备也觉得好笑,对诸葛亮说:『我这三弟是个粗汉,哪骗得了先生!』诸葛亮说:『我看他粗中有细,磨练磨练,是一员好将啊!』 正说著,张飞走进屋内,向诸葛亮施礼说:『先生,我实在没法子请你出屋外去,不过如果你走出门外去,我有把握令你走回屋内,不信试试看!』 诸葛亮看着刘备笑了笑,走出了门口,张飞上前一把拉住他,说:『先生,请上马吧。』诸葛亮说:『你还没令我进入屋内呢。』张飞说:『进屋你和大哥又要唠叨个没完了,天色已经不早,快走吧!』诸葛亮笑着说:『闹了半天,我中你计了。』 于是四人说著笑着,一同下山去了。
  东汉末,隐居于陇中,躬耕陇庙。207年,刘备闻其名,曾先后三次纾尊降贵到草芦,请之为己献计,此乃有名的“三顾草芦”。诸葛亮后亦不负刘备所望,为蜀汉制定总战略,成为刘备的得力助手。
  参考: me
  三 顾 茅 庐 *************** 为了求教于别人,而亲自前往几次去拜访的情形,就可以用这句成语来形容那种诚恳的心情。它同时也有不耻下问,再三敦请的意思。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是【出师表】中的一段话,事情发生是这样的﹕刘备听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二十里外的卧龙岗去,想请他出来替国家做事。结果,一连去了两次,诸葛亮都不在,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过了几天,刘备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生气的说﹕【这个人也许徒具虚名,未必真有才学,我看就不用去了。】【对!让我一个人去,再不来,我就用绳子把他给捆来。】张飞也大声的说。刘备一听,把张飞斥责了一顿,又和他们再一次的去拜访诸葛亮。这一天,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就一直在门口站到诸葛亮醒来,才彼此坐下来谈话。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感动,就答应全心全意帮助刘备,而建立蜀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叫做三顾茅庐。
  .knowledge.yahoo/question/?qid=7006050301662 唔知岩唔岩你= =
  公元228年~234年,诸葛亮北伐五次,曹魏进攻蜀汉一次,这就是《三国演义》中「六出祁山」故事的历史根据。以下是小说中「六出祁山」的故事: 一出祁山 智取三郡,收伏姜维,骂死王朗,打败曹真,用空城计吓退司马懿。 二出祁山 全歼费耀的军队,并打败孙礼等人。 三出祁山 曾夺得陈仓与散关,又派姜维、王平分别占领武都与阴平。司马懿死守拒战,诸葛亮粮尽退军。 四出祁山 打败曹真,司马懿派间谍潜入成都,说诸葛亮怀篡逆之心,刘禅下令撤军。 五出祁山 打败郭淮,收割陇上的小麦补充军粮,回军路上诱杀张郃 六出祁山 将司马懿父子困在葫芦谷,四周点火,恰巧一场大雨将火浇灭。 以上故事表明诸葛亮殚精竭虑,屡克顽敌,效忠汉室,拯救黎民。罗贯中认为,北伐大业之所以功亏一篑,并非由于诸葛亮才智不足,而是由于天命难以挽回。
  在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芦 三顾草芦 东汉末,隐居于陇中,躬耕陇庙。207年,刘备闻其名,曾先后三次纾尊降贵到草芦,请之为己献计,此乃有名的“三顾草芦”。诸葛亮后亦不负刘备所望,为蜀汉制定总战略,成为刘备的得力助手。 2007-01-02 19:57:48 补充: 三顾草芦information 东汉的时候,刘备到处寻找有才能的人帮助他打天下。他听说人称卧龙先生的诸葛亮是个人才,便亲自去拜访他。刘备和他的表弟张飞、关羽骑着马,来到诸葛亮住的草屋,可惜诸葛亮不在。 2007-01-02 19:57:55 补充: 一个大风雪天,刘备又再去拜访诸葛亮,他来到草屋,看到一个气宇轩昂的年青人,他是诸葛亮的弟弟,他告诉刘备诸葛亮刚刚出门,于是刘备留下字条,以示曾专程拜访。春天到了,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诸葛亮正在午睡,于是刘备耐心等候。过了很久,直至太阳下山了,刘备等了一整天,终于等到诸葛亮睡醒。诸葛亮换过衣服,就招呼刘备到屋里谈论国家大事,诸葛亮被刘备三次拜访的诚意所感动,终于答应帮助刘备。 2007-01-02 19:58:43 补充: chiculture/0104index

7. 诸葛亮的故事有

诸葛亮在世的时候也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还被人追谥为忠武侯,东晋政权特地为了诸葛亮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除了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也是一位非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他曾经创作过《出师表》、《诫子书》等著作。
也曾凭借自己聪明的头脑发明了木牛流马以及孔明灯等工具,也曾将连弩进行改造,使连弩可以一次发十个,被称为"诸葛连弩"。诸葛亮在五丈原去世。生平的种种事迹体现了他非凡的领导参谋能力以及卓越的军事才能,享有后人极大的赞扬,并且作为忠诚的楷模。,著名诗人杜甫也曾作诗《蜀相》赞扬他。
诸葛亮自幼天资聪颖,十分会思考。不仅会靠自己种出非常好的庄稼,还会种出味道美味,品种又大又甜的西瓜。他在的那一带曾经有一个规矩说,进入了瓜园,可以允许吃很多的西瓜直到吃饱,但是不可以把瓜子带走。在当地流传说,这条规矩也是当年诸葛亮留下来的。西瓜院里只要看到大只又饱满的西瓜,不用思考就知道是诸葛亮种的,他的西瓜不仅甜润可口,而且没有尾酸。只要是路过的人和来这里做客的人都会到西瓜园里,都会品尝西瓜。
当地的农民向诸葛亮请教种西瓜的方法,他都会毫不保留的告诉他们,应该把西瓜种在沙土上,并在西瓜子上面加上麻油或者香油角子。之后事情传开了许多人都纷纷来问诸葛亮方法,但是因为他们之前没有注意保留瓜子,只好空手而归。等到第二年,西瓜院里又长满了大西瓜,诸葛亮便在瓜园门口插了一个牌子,写道:"瓜尽管吃饱,但是西瓜子必须留下。"之后他把留下的瓜子洗好晒干,拿去送给了附近的老农,直到现在,在汉水两岸一带的西瓜都小有名气,不仅个头大,瓜皮薄,而且味甜爽口,有的地方开的瓜园仍保留着当时吃瓜留子的习惯。
关于诸葛亮还有一件神机妙算的事情,但是这个事情的真实性还有待研究。从书上记载来看,可能性是很大的。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诸葛亮在快要死的时候曾经对后人说:"我死之后你们中可能有人会遭受一个大难,可能会是杀身大祸,我留给你们一个补救的办法,如果有难,就把房子拆了,墙里面有一个纸包会给你们帮助。"在诸葛亮死后,司马炎最终打下了江山,成为了一国之君。有一天,司马炎听说他朝中有一名诸葛亮后代的大臣,就想惩罚他。一次偶然的机会,司马炎找了个借口就想把这个大臣杀掉。
在朝廷上,他就问大臣他的先辈祖父曾经告诫过他什么事情,之后这位大臣就将整个诸葛亮濒临死亡时说的话全部告诉了他。司马炎听完之后立刻下令把房子拆掉,让士兵们到处找纸包,找到之后将其取出并发现里面有一封信,信的内容是"遇皇则开"。士兵们将信封上交给了君主,司马炎打开信封只见内容写道"看完之后请后退三步",司马炎看后立刻往后退了三步。只听到卡擦的声响,房顶上有一根大玉掉了下来,把司马炎的御座砸得粉碎,司马炎也吓出一身的冷汗。之后把信封反过来,上面写道"今日我救了你一命,也请你放过我的子孙一命。"当司马炎看到这封信之后暗自佩服诸葛亮的料事如神,之后决定不杀那个属于诸葛亮后代的大臣。

关于诸葛亮发明的孔明灯又被后人称为"天灯"。在那个时候诸葛亮因为被司马懿前后夹击被围困在阳平,不能派兵力出去求助救援。于是他就计算准备风向,做出会在空中漂浮的灯笼,里面写上求救的信息,之后并被解救彻底脱离了危险,后人就把这种东西称为孔明灯。也有一些人认为这种东西被称为孔明灯是因为形状很像诸葛亮的帽子。诸葛亮在三国时期为蜀国做了一种连弩,杀伤力非常大,能够一次性发射十只弓箭,力量迅猛,但是连弩的体积太大本体也非常沉重,士兵们是很难可以一个人操作了的,连弩后来主要适用于防守阵营。

诸葛亮的故事有

8. 诸葛亮的故事有

《八卦衣》

在戏剧和图面中,诸葛亮都是身披八卦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姿态。据民间传说诸葛亮的八卦衣是他勤奋好学,师母所赏赐。 

  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德操赏识,连司马的妻子对他也

  很器重,都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诸葛亮天资聪颖,司马先生讲的东西,他一听便会,不解求知饥渴。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他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呜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过了一些时候,司马先生感到奇怪,为什么鸡不按时叫了呢?经过细心观察,发现诸葛亮在鸡快叫时给鸡喂食。司马先生在上课时,就问学生,鸡为什么不按时叫鸣?其他学生都摸不着头脑。诸葛亮心里明白,可他是个诚实的人,就如实地把鸡快叫的时候喂食来延长老师授课时间的事如实报告了司马先生。司马先生很生气,当场就把他的书烧了,不让他继续读书了。诸葛亮求学心切,不能读书怎么得了,可又不能硬来,便去求司马夫人。司马夫听了请葛亮喂鸡求学遭罚之事深表同情,就向司马先生说情。司马先生说:“小小年纪.不在功课上用功夫,倒使心术欺蒙老师。这是心术不正,此人不可大就。”司马夫人反复替诸葛亮说情,说他小小年纪,虽使了点心眼,但总是为了多学点东西,并没有他图。司马先生听后觉得有理,便同意诸葛亮继续读书。

  司马先生盛怒之下烧了诸葛亮的书,后经夫人劝解,又同意诸葛亮来继续读书。可没有书怎么读呢?夫人对司马先生说:“你有一千年神龟背壳,传说披在身上,能使人上知千年往事,下晓五百年未来.不妨让诸葛亮一试.如果灵验,要书作甚?”司马先生想到把书已烧了,也只好按夫人说的办。

  诸葛亮将师母送的神龟背壳往身上一披,即成了他的终身服饰——八卦衣,昔日所学,历历在目,先生未讲之道,也能明白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