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船业的前景怎样?

2024-05-16 11:15

1. 中国造船业的前景怎样?

全球经济复苏以前不会有什么前景。
现在经济危机,还想造新船的船东,必定是有钱的船东,那么有钱人肯定要好船,中国的造船技术比较落后,所以订单不太肯下到中国来。
中国所造的船大多没有什么附加值,主要依靠低成本,低价格来吸引客户。劳动力密集,粗放式的方式进行造船,必定造不出好船。而且04年到07年之间,很多民营资本盲目进入造船行业,大多都是靠一起集资,然后不接什么订单,直接买张图纸,造出成品船来卖。现在这些船,很多都停在船台上,风吹雨晒,没人问津,这些民营企业家,也都为此已经付出极其沉重的代价。
有些船厂也能造出高附加值的产品,比如沪东中华,可以造LNG,这种船,目前全世界也多少国家会造。但不知道为什么,这种船这几年也没有订单。我个人猜想可能干LNG的国外船东也超级有钱,所以也不愿意来国内造。
还有些船厂开始慢慢转型做钻井平台之类的产品,转型做这类产品的厂家应该来讲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果。但是在国内海工类的专业人才却非常缺少,所以只能说还在探索阶段(中远船务在这块产品做的比较好)。但我觉得海工不能算造船吧。
还有很多国营单位,可以建造军舰,但由于没有商船订单,还是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冲击。
总而言之,这几年船市肯定越来越走下坡路。有实力的尚能存活,要想进取,我觉得很难,而大部分民营企业必将死亡。
我个人认为,经济危机对于造船业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最先受影响是造船业,最慢复苏的也应该是造船业,很敏感也很滞后。

中国造船业的前景怎样?

2. 造船业发展如何?

从整个行业来看,造船业景气度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全球航运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有着全球散装航运业晴雨表之称的波罗的海综合指数已经突破了7000点大关,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高达103%。自2000年以来,该指数已经跃升将近5倍。海运指数的大幅上扬致使各航运企业纷纷抛出了订船计划,以扩充运力。据统计,自年初至8月7日,我国7家航运上市公司中,已有4家发布了购买散货船的计划,总载重吨达到310万,交易金额超过120亿元人民币。其中,中海发展(行情,资讯)的造船计划,包括4艘23万载重吨的矿砂船和12艘5.73万载重吨的散货船,投资资金近58亿元人民币。从上市公司的购船计划可以看出,海运行业景气度的提升已经开始传递到上游的造船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造船行业的订单和利润依然保持着大幅增加。据国防科工委船舶行业管理办公室统计,全国今年1到6月份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船舶订单以及手持船舶订单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3%、165%和107%,新承接船舶订单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接单总数量。由此可见,国内的造船行业仍保持着快速的增长。   就未来而言,笔者认为,中国的造船业仍具备快速增长的条件,这主要出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海运景气仍将向造船业转移。目前全球的海运需求依然在不断地增加,世界经济的平稳增长和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的崛起都将支持航运业继续保持高景气度。据预测,未来基于“中国因素”的铁矿石和煤炭运量的增长,将使全球干散货运量在未来3年保持5%左右的增长速度。因此,航运业的景气必然会继续推动航运企业购船量的增长。其二,优质航运股回归所募集的资金也将投入到运力增长之中。前不久登陆A股的中国远洋(行情,资讯)上市募集资金148.81亿元,其中约60亿元将用于购置12艘新造集装箱船;另外,中海集运在下半年也将启动回归A股的计划,其募集资金预计也将用于订造集装箱船舶。   大国崛起 造船先行   其实,上面所说的购船计划只是推动造船业走强的表面现象。如果从更高的视角分析,就可以发现我国造船业景气度提高的最根本原因来自于三个方面:其一,全球造船业景气度依然较高。长江证券研究报告显示,由于全球造船周期的不断拉长,持续景气5年的世界造船周期顶点远未结束,目前全球高船价订单已排到2012年,预计全球造船业的景气或将持续到2015年。由此可见,全球造船行业的大环境仍将继续向好。   其二,造船行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目前我国正处在重工业化的中期,石化、钢铁、造船等重工业必然是产业政策发展的重点。在“十一五”规划中,船舶工业首次被明确单独列入国家5年发展规划纲要,政府已经把振兴船舶工业作为下一步发展装备工业和我国海洋战略的重点。根据国防科工委的造船规划,在造船总量上,到2015年达2400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5%,在吨位方面达到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   其三,全球造船中心向中国的转移也给中国造船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造船业属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并且在世界不同区域间转移的特征明显。从世界造船史来看,国际造船基地上世纪50年代开始从西欧转向日本,70年代转向韩国。我国从2005年进入世界船舶工业第二名,超过了日本,相信在今后5年内,我国将成为世界造船第一大国。

3. 中国造船业发展如何?

目前,中国造船业的手持订单量、新接订单量和造船完工量等指标已位列世界首位。尽管在规模和总量上已经是世界第一,但在自主研发能力方面,我国还不是造船强国,特征为“大而不强”;但正在加速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转变,不断缩小与日韩等造船强国的差距。中国造船业的整体水平是“追赶型”,局部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随着超大型原油轮、超大型集装箱船等超大型船舶的成功研发,中国造船业拓展了新的领域,扩大了国际市场份额;随着现代造船技术的应用,中国部分船舶造船周期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当,造船效率大幅提高,建造质量不断提升。

中国造船业发展如何?

4. 未来10年船舶制造业前景如何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船舶制造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从近十年中国船舶制造业占世界造船市场份额的变化可以看出,中国船舶制造业在全球市场上所占的比重正在明显上升,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造船中心之一。2010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造船吨位多年来位居全球第一,但造船大国并非造船强国,经济寒冬倒逼船企主动改革创新,以适应市场。
  2015年,我国造船业在航运市场的一片唱衰中进行了大洗牌,2016年,航运业笼罩在一片雾霾之下,与此同时,造船企业也陷入经营困境——多家造船企业申请破产重组,五洲船舶破产倒闭更是近十年来国内第一家国有船厂倒闭。
  当前中国造船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增长过快导致的产能过剩,而且造船业超过60%的产能集中于散货船等低附加值船舶,结构性产能过剩突出。因此,加速行业洗牌、淘汰落后产能成为化解船舶行业难题必不可少的一环。有专家表示,中国造船企业在订单选择上,应倾向于大型。

5. 中国船舶发展前景如何

中国有很久远的造船历史,疫情好转后,船舶制造与运输需求在上升,对应到股市中船舶制造板块表现喜人,获得了很多投资者的青睐。今天就跟大家分析一下船舶制造行业的龙头公司--中国船舶。在介绍中国船舶前,大家可以先看看这份船舶制造行业龙头股名单,朋友们可以点击链接:【宝藏资料】船舶制造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中国船舶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产品结构最全的造船旗舰上市公司之一。涵盖了船舶建造、修船、海洋工程、动力业务、机电设备等业务。在造船业务层面,公司产品线可以覆盖到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船型,造船总量、造机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因而,作为中船集团核心民品主业上市公司,在船舶行业具有完备的商业模式,是国内船舶制造的绝对龙头。
简单把中国船舶的公司情况告诉大家之后,我们来看下中国船舶公司有什么亮点,我们投资会不会亏?
亮点一:品牌和业务规模优势
最近几年,我中国船舶的品牌在国际上也算是影响力日益深远的了,在生产效率、周期、产品质量、成本控制、顾客满意度等方面展现出极大竞争优势,名誉方面特别好,而且还极有竞争力。在结束重大资产重组后,中国船舶行业将更深入地展和整合产品业务范围,基本上涵盖了海工产品类型和船舶,强化了上市平台的定位,进一步的是船海产业做的比以前更强,更优秀。
亮点二:深入调整产品结构,造船,海工,动力,三箭齐发打造全球造船龙头
公司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满足市场的需求,在强化集装箱船、油轮、气体船等主力船型承接力度的基础之上,增强对小型船市场的关注意识,把抢夺订单当成是企业最要紧的任务。基于此,中国船舶紧靠市场,开拓改善主流船型,这也能够让豪华邮轮项目更快的进行,打破海工装备自主设计瓶颈,将动力机电业务转向高端产业链、价值链。另外,他们还自主研发了大吨位的散货船、运输船、成品油船、集装箱船等,并着手开发大型游轮市场。篇幅有限制,有关中国船舶的深度报告分析情况,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点击即可查看:【深度研报】 中国船舶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疫情的形势得到有效控制后,经济也开始稳步复苏,企业和工厂复工复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宗商品需求量大,也因此把船舶运输业带上了发展之路。中国船舶作为我国船舶的领先者,在不断带领民船行业回暖,并促进造船业供给也在逐步侧改革;可见中国船舶的未来一片光明,未来行业发展带来的红利也会最先享受到。总的来说,我认为中国船舶作为船舶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有望在行业变革之际,乘时代春风,迎来高速发展。然而文章没有实时性,假如想进一步了解中国船舶未来行情,立马打开链接,你的股票有专业的投顾诊断,查看中国船舶目前行情好不好:【免费】测一测中国船舶还有机会上车吗?
应答时间:2021-09-06,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中国船舶发展前景如何

6. 船舶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我国要向造船强国目标奋进,不仅要‘振兴’更要‘调整’。”中国船舶工业协会副会长于世春指出,高技术、高附加值、节能环保型船舶已经逐渐成为船东首选,这正是我国调整的方向。根据《2013-2017年 中国船舶制造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中船重工近年累计承接18万吨好望角型散货船69艘, 30万吨超大型油船69艘。中船集团则向市场推出了7.6万—32万吨系列原油船,1400—8530箱集装箱船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船型。同时,两大集团都已经具备了1.35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的设计建造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们在不断向高端进军,日韩企业并没有停下脚步,其高端船舶的技术优势仍然明显。孙波认为,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不仅要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也要求船舶企业全面转变管理方式,发展与之匹配的现代造船模式。中船重工在“十二五”期间将不再搞大的产能投入,而要着力提升“软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精细化管理能力,把产能充分发挥出来,以“精”取胜。 船舶航行过程中,为了调节平衡和吃水深度,都需要在船舱内导入压载水。压载水排放过程中携带的有害水生物会破坏接受水域的生态平衡。为了控制这一问题,国际海事组织通过了《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要求各类远洋船舶不得晚于2017年安装压载水处理系统,使压载水达到排放标准。一旦公约生效,若我国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技术和产品,必然要受国外技术和产品的制约。而青岛双瑞研发成功的压载水处理系统,意味着我国能够凭借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国外在同一起跑线开展竞争。“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我国船舶行业要适应国际造船新标准,建立先进造船模式。只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就无法绕开新标准。吃透国际标准、提高核心竞争力是我国船舶工业真正做强的必由之路。“在适应国际新规范、新标准的同时,我们还应该进一步提高国内标准水平。”孙波表示,船舶企业也应结合实际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增强我国在标准制定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做出贡献。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培育壮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新兴制造业。同时提出,船舶行业要加快海洋移动钻井平台等自主设计建造步伐。目前,中船重工已经成功建造了高技术含量的JU2000型、CJ46型等10余座自升式钻井平台,掌握了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关键技术。中船集团近年来则成功交付了国内吨位最大、技术最先进的30万吨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使我国在FPSO的开发设计方面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应该说,我国在海洋工程装备的设计制造能力上,与造船强国相比有一定的竞争力,这也将成为借助海洋工程装备打造造船强国的重要基础。?

7. 全球造船业现状如何?

目前全球造船业的现状是中、韩、日、欧四极竞争格局。新兴造船国家所具备的竞争优势基本集中在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低廉成本方面,历次造船产业转移的基本驱动力主要来自于资源和要素的比较优势。

中国在劳动力成本、深水岸线等资源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同时,船舶融资优势和政府的支持政策也促进了中国造船业竞争力的提升,使得中国在三大主流船型的竞争中具有比较充分的优势。未来决定造船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良好的融资环境。

中国造船业的发展为新兴造船国家提供了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如充分发挥劳动力等价格低廉的成本比较优势,政府加以引导,先建造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船舶,培养出大量熟练的技术工人,然后再扩大规模,实现产业升级。

全球造船业现状如何?

8. 2013年及以后中国民营造船业的前景如何?

前瞻网产业研究指出:前景不是很明朗,交船难、接单难、融资难”等问题长期存在并深度影响着处在成长期的民营船舶工业发展。但另一方面,今年以来,我国船舶企业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都大幅下降。2013年上半年我国船舶出口同比下降,是继去年之后又一次下降,全球银行放贷额度收缩,船东融资难问题加剧,而新船合同的预付款比例从40%大幅下降至10%左右,且交船后进度款支付的比例较多,还不能及时回款,使企业生产资金流动性不足日益严重。今年以来,金融机构收紧银根,船舶企业获得流动资金贷款难度加大,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困难更大,造船企业流动资金普遍紧张。当前,安全、绿色、节能是航运及造船业发展的主流趋势。近年来,船舶涂层性能标准(PSPC)、目标型船管理(GBS)、新船能效指数(EEDI)等一系列船舶建造新规范标准密集出台,并将相继进入实施阶段。这既是提高造船业整体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市场淘汰的一把利剑。
望采纳谢谢!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