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看人性,和投机看市场有错吗

2024-05-09 05:02

1. 价值投资看人性,和投机看市场有错吗

在谈论某只牛股时,有很多人会说我当时也看好这个公司,我曾经也买过这个公司,但赔钱卖了,有的说我只赚了一点,有的说可惜我买的太少了,有的说我套在了山顶上等等。

假如茅台现在跌到PE为15倍,相信大多数价投人说我肯定买入,然后信誓旦旦要长期持股,但当茅台真正到15倍PE的时候,当时的茅台仿佛就是腐败的象征,负面消息甚嚣尘上,甚至一些权威人士也极度看空,股价PE也是频频低至8倍,此时我们内心往往充满恐惧,乐观一点的也是犹豫不决;当15年牛市来临时候,券商、南北车、中小创上涨了3-4倍,在牛市疯狂阶段200元附近撤出茅台追击所谓牛股的人估计也大有人在。

而以上一幕在2012年-2013年真实发生过,真正在110元附近极度低估时贪婪买入坚定持有至470元附近的却寥寥无几。是我们不知道茅台是个好公司吗?还是不知道茅台16倍PE被低估吗?还是不知道从8倍时安全边际更宽吗?是上涨到16倍PE时仍然处于低估吗?在茅台PE接近30倍的还能追击吗?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预期和真实收益相差如此巨大呢?
价值投资很简单,但很不容易,价值投资过程就是同自身人性弱点做博弈的过程,在投资的全过程中外界的种种因素导致我们内心会出现动摇,我们的内心往往被恐惧、犹豫纠结、懊悔、羡慕嫉妒、贪婪等不良情绪所侵蚀,导致我们的行为出现偏差,以至于出现叶公好龙、半途而废的现象。
在如何修炼我们内心,摒弃人性弱点,真正做到理性投资之前,先了解一下在投资过程中我们人性弱点的不同表现。
在熊市阶段,股价会连绵下跌,这时人们心中往往充满恐惧,尤其在暴跌时感受愈烈,这时不管是政策面、消息面,还是行业和公司负面消息接踵而至,任何利好往往都被当做抛售的借口,GJD也救市无济,熔断机制带来的是更快短路,无论如何人们总是夺路而逃,疯狂踩踏,筹码血淋遍地,戴维斯双杀随处可见。此时我们前期认为估值合理买入的优秀公司(恐惧带来的影响优秀二字在心里也会打折)筹码也会在恐惧中交出。
随着股价大幅下挫,市场先生疯狂的表演带来估值下折,如果前期没买入我们会庆幸,但我们心里又觉得安全边际在变宽,但心里往往想变的更宽时再买入,此时我们的内心往往被犹豫、纠结的情绪所困扰,而后在股价见底回升时由于错失买入时会变得懊悔不已,心里想着它如果再下来时绝不放过,但股价节节攀升不给机会懊悔情绪加倍。

在股价回升一段后会估值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此时如果伴随牛市的来临,市场上题材股、妖股盛行,一周、十天翻倍股不断涌现,此时牛股泛滥、股神遍地,而价值投资股往往如默默无闻、蜗牛爬行,此时我们的内心会往往被羡慕、嫉妒所霸占,在无法忍受煎熬的情况下往往还会给自己找个台阶(牛市我先追击强势股,待熊市时再来接回价值股)下,加入到追涨杀跌的大军,最终看似盈利很多却没有留下套在山顶亏损严重,而反观自己原先的价值蜗牛股却慢慢上涨翻倍没给自己接盘机会。

随着股价的节节攀升翻了2、3倍甚至4倍以上,估值会趋于合理甚至出现高估,此时的行业或公司的基本面多为利好,什么走出困境、什么业绩反转、什么价格上涨、什么价值发现等等,总之是人人都在谈公司的利好,此时股东人数会快速增加,所谓的抱团资金要么是失去理性的价值投资者、要么根本就是去避险搏一把就走的投机客,内心躁动不安,贪婪心魔再现。

在你踏入这个市场一瞬间,以上的不良情绪在投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并伴随投资全过程,因此需要我们正视和面对,那如何规避不良情绪对我们的影响,在与自己人性弱点博弈过程中战胜自己,还需我们进一步的思考和提高。

价值投资看人性,和投机看市场有错吗

2. 为什么说成功的投资都是反人性的?

所谓“投资是反人性的”,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这种说法不对?

3. 为什么说成功的投资是反人性的?

导读:令人吃惊的是投资者情绪转变之迅速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甚至即使事实根本没有任何改变。投资者不断地在三种情绪之间变化:担心害怕、洋洋得意、灰心丧气。投资的窍门不是要学会相信自己内心的感觉,而是要约束自己不去理会内心的感觉。只要公司的基本面没有根本的变化,就一直持有你手中的股票。
 
 这是所有问题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我认为股票投资成功所必须的个人素质应该包括:耐心、自立、常识、对于痛苦的忍耐力、心胸开阔、超然、坚持不懈、谦虚、灵活、愿意独立研究、能够主动承认错误以及能够在市场普遍性恐慌之中不受影响保持冷静的能力。
 
 要想取得股票投资的成功,一个非常重要的个人素质是要有能力在得到的信息不完全,不充分以及得到的信息不完全准确的情况下做出投资决策。华尔街的事情几乎从来不会十分明朗,或者说一旦事情明朗化时,再想要从中谋利已为时太晚,那种需要知道所有数据的科学思维方式在华尔街只会一再受挫。
 
 最后,至关重要的是你要能够抵抗得了你自己人性的弱点以及内心的直觉。绝大多数投资者内心的一个秘密角落都隐藏着一种自信,觉得自己拥有一种预测股票价格、黄金价格或者利率的神奇能力,尽管事实上这种虚妄的自信早已一次又一次地被客观现实击得粉碎。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每当大多数投资者强烈地预感到股价将会上涨或经济将要好转时,却往往是正好相反的情况。
 
 《投资者的智能》(Investor’sIntelligence)通过追踪时事通讯对投资者的情绪运行了跟踪调查,根据这项调查刊登的文章表明,在1972年年底股市即将大跌时,投资者的情绪却空前乐观,只有15%的投资顾问认为熊市即将来临。在1974年股市开始反弹时,投资者的情绪却空前低落,65%的投资顾问都担心最糟糕的情况即将发生。1977年在市场将要转为下跌之前,只有10%的人认为熊市将至。在1982年大牛市行情开始时,55%的投资顾问预测是熊市行情,而就在1987年的10月19日大跌前,80%的投资顾问却预测大牛市行情即将再次来临。
 
 问题并不在于投资者以及他们的投资顾问长期以来一直非常愚蠢或者反应迟钝,而在于他们得到信息时,原来的信息所反映的事实现在可能已经发生了改变。当大量的正面金融消息慢慢传播开来,以至于绝大多数投资者对未来短期内的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时,其实经济已经很快就遭受严重打击。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原因能够解释为什么投资大众们对股市最为担心时,股市往往表现最好(例如: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而在大众对股市最为乐观时,股市表现反而往往最差(例如: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及最近发生在1987年秋天的这次下跌)。
 
 令人吃惊的是投资者情绪转变之迅速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甚至即使事实根本没有任何改变。在1987年10月股市大崩盘前一两个星期,那些商务旅行者驾车穿过亚特兰大时,看到新建的高楼大厦雄伟壮观,他们彼此之间高声赞叹:“哇!真是一片欣欣向荣啊。”股市大崩盘发生才几天之后,我敢肯定同样是那些旅行者看着同样的高楼大厦时却会这样说:“哎,这个地方一定有许多问题。他们怎么可能把这些公寓全部都卖出去,怎么可能把所有的商业办公楼全部都租出去呢?”
 
 人类内在的本性让投资者的情绪成了股市的晴雨表,投资者不断地在三种情绪之间变化:担心害怕、洋洋得意、灰心丧气。在股市下跌后或者经济看来停滞不前的时候,这些股票投资者就会变得对股市非常关注,由于过于担心股市进一步下跌,以至于他们没有胆量趁机以低价买入好公司的股票;在股市开始上涨时,他们以较高的价格买入股票,他们的股票也会随着股市上涨而上涨,于是他们就开始洋洋自得起来,而其实这个时候他们更应该对公司的基本面给予充分关注,但他们却并没有这样做。最后,他们的股票不断下跌直到跌至买价以下时,他们开始灰心丧气,决定放弃投降,慌慌张张地就把股票给低价卖掉了。
 
 一些人自诩为“长期投资者”,但是一旦股市大跌(或者是稍微上涨)他们马上就从“长期投资”变成了短期投资,在股市大跌时宁愿损失极大也会恐慌性全部抛出,或者偶尔能够得到一点点小利时也会迫不及待地将股票全部抛出。在波动不定的股市中,投资者很容易陷入恐慌。从我曾经掌管过麦泽伦基金以来,这个基金在8次熊市时期基金单位净值曾下跌过10%~35%,1987年8月这个基金的净值上涨了40%,而到11月份又下跌了11%。经过这一番折腾,一年下来我们的投资收益只有1%,这才勉强维持了我从不亏损的投资记录——上帝保佑但愿我总有这种好运。
 
 最近我看到一篇文章说,平均每年一只股票的平均价格波动率为50%,如果这是真的,显然在这一个世纪中这种情况都是真的,那么现在任何一只卖价为50美元的股票在未来12个月中都有可能涨到60美元或者跌倒40美元。换言之,这只股票这一年中的最高价(60美元)将比最低价(40美元)高50%。如果你是这样的投资者,忍不住在50美元的价格时将股票买入,在上涨到60美元时又买入了更多的股票(“看,我说对了吧,这只股票将会继续上涨”),然后在令人绝望的40美元价位时讲股票全部卖出(“我想我错了,这只股票将会继续下跌”),那么阅读再多的如何运行股票投资的书籍也没有用。
 
 一些人把自己想象成逆向投资者,认为当其他的投资者都向左转时他们采取相反的做法向右转就能大挣钱一笔,但其实他们总是等逆向投资已经非常流行以至于逆向投资成了一个被大家普遍接受的观点时,才会变成逆向投资者。真正的逆向投资者并不是那种与人人追捧的热门股对着干的投资者(例如卖空一只所有人都在买入的股票),真正的逆向投资者会耐心等待市场热情冷却下来,然后再去买入那些不再被人关注的公司股票,特别是那些让华尔街感到厌倦无聊的公司股票。
 
 当投资大亨E.F.赫顿(E.F.Hutton)讲话时,每个人都洗耳恭听,而这恰恰正视问题所在,这时每个人应该做的反而是赶紧躺下睡觉,在听到有人预测市场走势的时候,最重要的技巧不是静静聆听,而是打起呼噜睡大觉。
 
 如果你不能这样做的话,那么你让自己财富净值不断增加的唯一希望是采纳石油大亨J.保罗·格蒂(J.PaulGetty)的成功秘诀:“早起,努力工作,找到油井,你就会飞黄腾达。”
 
  

为什么说成功的投资是反人性的?

4. 如何看待投资于投机

投资的广义定义即为投注资本,从实质意义上来说,投资与投机的关系就像手心与手背,不可将其割裂来看,要成为一个真正的资本管理大师,不仅仅要有相对于长期而言高瞻远瞩的战略投资思想与目光,更要有相对于中短期而言精湛的投机手段做支撑,二者互为影响依存,缺一不可。对于市场而言,一直都是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轮回,高瞻远瞩的投资思想只能让你在任何时候都保持清醒的头脑,而获得超值回报只能依靠精湛绝伦的投机手段。而那些以投资的心态并以投资的手段进行投资的人,多少胸怀壮志手握重金,如今大浪淘沙又剩下了几个呢?

中国的神仙都会“道术”,投行大师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深入人心,而巴菲特被国内投行顶礼膜拜,奉为“股神”,可惜的是人家只论“道”,而对于“术”却讳莫如深,国内所谓的“大师”级更不屑于论“术”,以为“术”乃小民散户所热衷,其实若无“术”量的积累,又何来“道”质的“飞跃”呢?
所以,由衷的建议:对于涉足或准备涉足资本市场的朋友,塌下心来扎扎实实的“术”业有专攻一段时候再入场交易,最起码保证你买到的产品在第二天甚至当天就能上涨并获得收益,否则不要谈论什么“未来”,一位连眼前都无法把握的投资者,你还能奢望他可以把握住“未来”而走向那条“巴菲特式”的成功之路吗?只有愚人才会信任有“道”无“术”的神,很难相信一个连投机都不会的投资家还能叫投资家吗?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万物皆有其规律,人的一生如果是一段旅程的话,那就是发现之旅。希望有缘人早日发现资本市场运行的规律,让中国多出几个巴菲特或者久菲特的,也让国人扬眉吐气,省得那些崇洋媚外的国中败类所谓的“精英”再四处请人吃饭,丢尽国家颜面!

5. 为什么有人说成功的投资都是反人性的?

其实,早在金融市场出现以前的远古时代,这些心理偏差就已经写入到我们的基因里,帮助我们的祖先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更大概率地存活。在此,以损失厌恶为例:

人们对于损失往往记忆深刻,极力规避。假设,我们的祖先,在森林里行走,与熊相遇,捡回一条命,因此记忆深刻,下一次出行,他会尽量避免与熊正面相遇。而没有这个心理偏差的祖先,则可能忘记风险,再一次与熊正面相遇。如此反复,存在这种损失厌恶心理偏差的祖先更容易存活,并把存在心理偏差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然而,金融市场不是原始森林,在原始森林里曾经管用的救命基因,在金融市场中却可以产生前面所描述的一系列负作用。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资深投资者感叹,投资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
要想投资获利,必须克服这些人性上的弱点。在此给三点建议:
首先,务必经常有意识地提醒和检视自己,看是否陷入某个心理偏差,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没有检视的人生不值得活”。
其次,对于市场时时刻刻要有一颗敬畏的心,制定投资纪律,严格执行。
最后,借助外力,经常向身边专业的朋友或者投资顾问请教,请他们监督指正,机构里可以设风控岗来专门监督这个事情,也有人会把钱交给专业的基金经理甚至计算机(量化交易)来打理。
当然啦,道理和方法说起来都非常简单,但反人性的事情执行起来却是困难重重。也许,投资本身就是一种修炼吧,顺其自然,慢慢进步。

为什么有人说成功的投资都是反人性的?

6. 为啥说成功的投资都是反人性的?

‍‍套用企业的扩大规模报酬的概念:成功的投资,说通俗具体的话就是收益率很高几十倍、上百倍,投资机构或者个人投资者也可以看成是个企业追逐利润回报的过程。那么企业追逐利益的过程也叫做扩大其规模报酬的过程,一般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法:1.打价格战 2.多元化 3.创新。第一个方法不太适合于解释这个问题就不说了。多元化的意思类似于现在投资上说的不要在一个篮子里放鸡蛋,做投资组合,能够做到降低风险的效果,创新又分为连续创新和跳跃创新,可以用库克和乔布斯对苹果产品的创新的不同来帮助理解,乔帮主刚刚作出iPhone的时候被认为有点“反人类”,库克做供应链出身,把用户的需求当作首要目标,因此现在的苹果兢兢业业地做着连续性创新,好的项目可能是颠覆现在人们生活习惯的,可能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投资人专门投自己看不懂的项目的原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