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灭亡后,一直都有人要反清复明?

2024-05-18 22:09

1. 为什么明朝灭亡后,一直都有人要反清复明?

明朝覆灭后还一直有人想反清复明有三个原因:一是汉人怕被迫害杀害;二是心理上汉人认为自己高高在上,受蛮夷之地满人统治不服;三是清朝对前臣使用打压政策,不是安抚。综合起来各界因为不同原因反清复明的就比较多了。

明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统治的王朝,经历了276年,共16个皇帝。明朝初期出现了盛世,是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百姓安居乐业。后来由于几代皇帝听信宦官谗言,昏庸无道使得百姓生活于水火。清军入京建立起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清朝时期有很多反清复明的事件发生,主要因为三方面原因。

一方面民族原因,明朝是汉人统治的,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在元朝时期汉族经历了蒙古族对汉族的区别对待,高压政策等等,所以汉人怕在清朝再次发生,清朝建立初期为了巩固政权也发生过屠城的事情,所以这是反清复明的原因之一。

第二方面明朝276年间汉人一直高高在上,对于满人一直视为蛮夷之地的野蛮人,这样的王朝对于他们来说心理上很难接受,一时无法面对自己败在满人之下。
最后是因为汉人建立新王朝时政府多会采用怀柔政策对前朝旧人进行安抚,避免不安分,而清朝建立后采用高压政策,汉人在朝中大受排挤,地位一落千丈,这样汉人怀念明朝也在情理之中。
综合各种因素导致个别人反清复明,我觉得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某些人的利益受损。

为什么明朝灭亡后,一直都有人要反清复明?

2.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喜欢明朝,而贬低清朝呢?

看看大清朝的祖宗努尔哈赤,说他是杀人魔王,没人反对吧?先是杀“无谷之人”,接着杀“有钱之人”,再接着杀“强壮之人”,辽东300万汉民人头滚滚,精壮几乎屠戮殆尽。满人治下普通老百姓纵向对比过的再好也没用,它的正统性非常低下,也只有想尽办法搞族群隔离等级制才能勉强维系,最终还是完蛋,民族主义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意识形态!


在此我可以告诉你,我的回答很简单,我的回答就是广大的人们都能够对明、清这两个王朝的历史做出客观公正之评价。生活在大明,最起码是活的像一个人,哪怕穷困潦倒,也是站立的汉人。生活在鞑子时代,永远都是趴着的奴隶,从身体到灵魂都在压迫下记忆这个烙印。
还有个是所谓的明朝那些事这个小说出来之后,吹明朝的人才真的多起来,这些吹明朝的人大多也就只看过明朝那些事这一本小说而已,正经史书估计也就知道个书名而已。虽然历史上汉人王朝有很多,除了元朝、清朝外都是汉人王朝。但是像明朝这样,对北方游牧民族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不割地,坚决抵御外族,真的很有骨气。

面对倭寇的入侵,大明王朝也让倭寇尝到了明军的历害!而清朝,前期虽然也开创了康雍乾盛世,打败了沙俄入侵!但是不清朝后朝,面对外敌入侵,每战皆败,大明成了世界贸易的中心,全世界白银产量的三分之一流入中国。再加上明朝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她从没有对外屈服过,从未签订过不平等条约,宦官为祸,君王被掳,农民起义,外寇犯境,残害忠良,终于玩不下去了,把自己玩死了。

3. 明朝灭亡几百年后,为何还有人反清复明?

明朝是个很有意思的王朝,它的每一代帝王都具有鲜明的特点,随便提一个出来,他的事迹都值得大家津津乐道。虽然其中有不少皇帝,都惨遭后世诟病,但也不影响“明粉”对整个明朝的喜爱。
笔者写明朝历史也有些时间了,其实不止是明朝的皇帝,如果你了解明史到一定程度,你会发现,明朝的官员也是个性十足。就连魏忠贤这样权倾朝野、只手遮天的大宦官,都能得到褒贬两种评价。
明朝确实让人怀念,不是怀念那种封建制度,只是因为它是最后一个汉族政权。在明朝灭亡几百年后,仍然还有不少人反清复明。其实大家都知道,明朝已经灭亡这么久,清朝经过前几代皇帝的统治,已经足以在中原站稳脚跟,就算造反也是徒劳无功。既然如此,为何大家还执着于反清复明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汉人江山
首先明朝处于的时期很特殊,它前面是元朝,蒙古人统治时期,后面是清朝,满人统治时期。蒙古人推翻的是汉族政权,由汉族取而代之很正常,而清朝又取代了汉族政权,汉族人自然要夺回来。
其次朱元璋出身于贫苦人家,小时候替别人放牛,后来父母、兄弟接连去世,他无奈之下才到皇觉寺出家,当时连生计都成问题。谁能想到,这样一个“放牛娃”,硬是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最后一个汉人统治的王朝。这也是不少人敬佩他的原因,也就对明朝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最后大家坚持反清复明的原因,是因为在大多数人心中,明朝才是正统。前面提到,元朝和清朝都是少数民族统治政权,在不少读书人心中,它们都不算正统。也正因为如此,明朝灭亡后,不少有节气的读书人,都决定以身殉国。

第二、清军残暴
其实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谁当皇帝不重要,只要天下太平,自己有吃有穿就行了。所以清朝入关以后,为了笼络明朝遗民,就一遍遍去修葺崇祯皇帝的陵墓,还起用明朝遗臣。
可惜这都是表面功夫,真正清军入关后都做了什么?嘉定三屠,扬州十日,每一件提起来都是痛。在“扬州十日”期间,百姓原本躲在家里不敢出来,可是清军说,只要主动出来就可以赦免,于是大家纷纷打开门,结果怎样?清军将他们全部捆起来,然后用刀一个个刺死。
再说另外一件事,清朝规定汉人剃发易服。众所周知,在汉人的传统观念中,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可是清军却强令他们剃发易服,这等于将一个人的信仰给摧毁了。于是很多人要不以死反抗,要不就反清复明。
第三、清军捡现成
虽说清朝取代明朝,理论上没错,然而准确来说,明朝并不是灭在清军手上的。明朝的灭亡,最主要是内乱,还有吴三桂等人的叛变。而且率先闯进京城的,是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那时候清军还没有入关。

崇祯皇帝自缢,也是听到李自成兵临城下的消息,觉得大势已去,才选择殉国。只是由于李自成个人能力问题,最后才被吴三桂和清军联合赶出京城。所以严格来说,清军是从李自成手中抢走的明朝江山。
因此在很多人眼里,是李自成千辛万苦种下的庄稼,轻而易举被清军给拿走了。在这种情况下,谁还能服气清朝的统治。
综上所述,明朝灭亡百年后,大家明知几率不大,也要反清复明,是因为明朝在大家心中,是正统王朝。大家恢复的不是明朝,而是汉族政权。
还有就是清朝入关初期,确实有很多残忍之举,导致大家对他们印象很差,以致反清复明的声音持续了很长时间。当然,这里面不排除有人表面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实则是想招摇撞骗。

明朝灭亡几百年后,为何还有人反清复明?

4. 明朝被称为黑暗的王朝,为何灭亡后多人叹息,而清朝灭亡却无人叹息连同情的人都没有?

清朝的灭亡是代表着一个腐朽封建制度的没落,所以当然是受人欢迎的,可是明朝的灭亡却是属于正常的朝代更迭,自然还是会有人觉得很惋惜的。清朝有多封建腐朽,想必应该不用笔者再多说了吧,因为清朝的封建统治,百姓不仅苦不堪言,甚至一度连我们的国家都快被西方列强瓜分了,不管怎么说清朝带给人们的更多的都是苦难,苦难自然是不会有人觉得怀念的。

至于明朝,明思宗朱由检上吊自尽的时候还是有很多人觉得很同情的,明朝也曾经有过繁荣富强的时候。比较值得一提的就是明朝的商品经济非常的繁荣,甚至一度超过了满清时期,在明朝的后期,粮食产量也在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的好转,饿死冻死的现象在逐渐的减少。

可是清朝时期因为奉行的闭关锁国的政策,沿海地区的资本主义萌芽不仅被掐死在了摇篮中,更是衍生出了一堆封建落后的思想和制度。可以说清朝时期的商品经济较明朝时期不仅没有进步反而有倒退的趋势,随着清朝末期殖民者的入侵,本来就苦不堪言的百姓的生活变得越来越难以维持,以至于后期有很多人都想推翻清朝的统治。

明朝跟清朝相比,真的是有太多的优点了,明朝的火器发展迅速,文化思想也较为开放,甚至一度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很多明朝的书院甚至还会不时展开自由辩论,明朝的政府对待文人墨客也是很尊敬和包容的。

5. 为什么许多人赞扬明朝而贬低清朝呢?

明朝和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个封建王朝,它们都是我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要比较两个朝代的好坏,可以从不同的方面着手。比如清朝的版图比明朝大,明朝在科技地位比清朝的强,清朝的经济总体上优于明朝,明朝的对外战争结果明显好于清朝。
但不得不承认,明朝和清朝都有一些很好或者很不好的东西,好的方面比如明、清时期小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再比如明朝的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外国的交流。不好的方面比如明朝的锦衣卫、东厂,清朝的文字狱等等。再比如清朝的剃发,总评当然是不好,历史的倒退。

最后,要警惕某些观点,现在一些人不顾实际的抬高宋朝、明朝,竭尽全力贬低元朝、清朝,这是极度错误的观点,妄图割裂我们的历史,唐宋元明清,是我们历史文化的传承,都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王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定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自朱元璋起兵称帝,一统华夏,至崇祯皇帝朱由检,明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经土木堡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政治腐败、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农民起义不断,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

明代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大量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出现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据《明实录》所载人口峰值为7185万[21],也有学者指出逾亿,也有晚明人口近两亿的说法。而且明朝初期也是惩治贪官最严格的时期。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统治者为满洲爱新觉罗氏。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总计296年。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起,国祚276年。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268年。

自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历经皇太极、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直至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宣统帝溥仪。清朝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后又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完成全国统一。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在此期间,中国的传统社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土地增垦,物产盈丰,小农经济的社会生活繁荣稳定,综合国力远胜于汉唐。鸦片战争后多遭列强入侵,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等近代化的探索和改革。1912年2月12日,北洋大臣袁世凯诱使清帝溥仪逊位,颁布了清帝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结束。
清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清朝统治者统一蒙古诸部,将新疆和西藏纳入版图,积极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乾隆年间,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世界大国的格局最终确定。极盛时期的清朝,西抵葱岭和巴尔喀什湖,西北包括唐努乌梁海,北至漠北和西伯利亚,东到太平洋(包括库页岛),南达南沙群岛。包括50多个民族,国家空前统一。

清朝前期农业和商业发达,江南出现了密集的商业城市,并在全国出现了大商帮。在此基础上,人口突破四亿大关,占世界总人口十亿的近一半。
但不得不说,明朝早期反贪对百姓有利,朱元璋苦孩子出身,看透了官场上的黑暗,恨透了贪官,对贪官是真狠。清朝早期却大肆屠戮百姓,不问是非,确实非常残忍。

皇太极五破长城,屠城88座,掠走几十万人口,在华北制造千里无人区!多尔衮“留发不留头!”“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罄竹难书!这确实是落后、野蛮、不自信和愚昧!
清朝统治者要的是奴才,而不是臣民。

大明朝末期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王朝的硬气历代少有!
清朝“宁赠友邦,不予家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割地赔款,各种卖国条约一个一个又一个,甚至派亲王万里迢迢屈膝道歉,屈辱无比!
,它们各有利弊,但总体而言,还是喜欢明朝的人更多一些。

为什么许多人赞扬明朝而贬低清朝呢?

6. 都说清朝在很多方面不如明朝,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明朝被清朝取代?谢谢!

制度设计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脱节,造成了大明王朝的崩溃。
------------------
[原创首发]大明新论——让人看不懂的大明王朝

极端专制集权下历任皇帝的凶残或殆政、太监厂卫势力的猖獗,经济财政的孱弱,农民起义的层出不穷,面对蒙满与倭寇侵扰的无能,直至最后的灭亡……一直以来,大明王朝都是让人诟病与厌恶的“混蛋”王朝,除了袁SIR这个极端憎恨的代表人物外,如今的主流史界以致教科书也是以否定为主,连当年的明遗思想家如黄宗羲、顾炎武与王夫之等,也在恨满清时恨大明。如果不是民族因素以及满清的闭关禁锢,厌恶明朝的人可能会更多。

但在重重的否定之下,争辩维护之音也不绝于耳。除了民族因素及对比于满清的感情色彩之外,即使是最恨之入骨的袁SIR等,也不得不承认明朝那些看得见的成就,如集大成的技术著作、新的思潮与思想家、世俗文学的代表长篇小说等。此外,新观点下的,高度发达的经济表现,活跃的东西方经贸文化交流等,也似乎在暗示着,大明社会是一个相当活跃,甚至是充满活力的社会!草根历史学者杜车别在《明朝的灭亡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超前发展》里,就力求通过明朝政治制度的超前性来解释和肯定大明王朝。

那么大明王朝到底是个怎样的王朝呢?太先进了还是僵化落后了?是活力被满清断送了还是弊病被延续了?为什么有这么截然不同的争议?

我认为,看不懂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充分考虑其一前一后分别是蒙元与满清王朝。

明朝的问题,首先是制度问题。我们可以这样设想,经蒙元近百年的摧残之后,在大明王朝初创之时,几乎都找不到了中国先进制度文化的踪影,可以继承的只有蒙元野蛮粗糙的基因。可想而知的是,一个出身穷苦的皇帝及其文化素质高不到哪去的统治集团,能够有多高明的制度创设?

然而,虽然大明的制度设计差强人意,但政治发展自有它的演变轨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会停止。

朱元璋既放心不下又制衡不了手下的臣子,他废除了对皇位威胁最大的丞相,建立了(厂)卫特务组织进行恐怖统治,但君臣关系恶化了,其后代不但更加依赖宦官,也控制不了内阁乃至整个官僚集团;最后想有作为、精力旺盛的落得荒残殆政的下场,软弱无为者反而得了个较好的名声,而明朝的官僚集团在离开皇帝时似乎运转得更加顺畅了。官僚集团虽都来自科举,但明朝并不像宋朝那样优待笼络士大夫,君臣关系紧张甚而对立,因此难以一见时人歌颂大明的记载,也找不到多少死节之士,南明的几个小朝廷注定成不了第二个“南宋”。

朱元璋曾想把全国改造成少流动的大农庄,但经济的自然发展与不断世俗化(功利化)的官僚阶层,让他的设计落得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脱节的下场。工商业不但游离于朝廷的控制之外,还拥有通过科举进入官僚集团的代言人,朝廷财税一直处于极低的水平并依赖于农业税,几乎没有工商税。于是,我们仅看财税收入时,会认为明朝经济停滞不前,深究之后却是经济极其发达的怪现象。财税收入的低下,又造成朝廷的救灾能力极其低下,多数官僚甚至皇帝都要敛财过日子,使得社会矛盾极其尖锐。所以,一方面明朝的社会经济更加发达更有活力了,另一方面社会经济也更加脆弱了。

满清虽然比蒙元更汉化,其比于大明虽然不致于蒙元比于大宋,但它大异于明朝是不言而喻的。满清取代大明,活力自然被断送,弊病却未必都来自于明。然而在满清入主中原之后,一个勤勉而又充满戒心的外族政权,对前朝极尽抹黑贬损之能事,是再正常不过的。因此,一无是处或者是为满清背黑锅,就成了大明王朝的宿命。

7. 清朝之所以会把明朝灭掉,是因为哪些原因?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王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定都北京。共传十六帝,共计276年。但是,在许多人的眼里,都以为是清朝推翻了明朝,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实际上,真正推翻明朝的另有其人。明朝末年,社会局势动荡,农民起义不断,就在众多的农民起义中,出现了一个名为大顺的政权,它的建立者就是李自成。



明朝崇祯十七年,“闯王”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立大顺政权。
自此,中国大地上形成了三个政权,而李自成建立的这个政权,一度在当时处于鼎盛时期,有着一统天下的气势。自从李自成起义开始,就一路顺利,他的大军一度占领了包括山海关在内的整片黄河流域。李自成亲自东征,攻占北京,推翻了明朝的统治。在当时的背景下,以李自成的势力,完全有能力一统中原,但最终含恨兵败,这与他在决策上的几个失误是分不开的。
明朝末期,政治腐败的原因除了统治者的昏庸外,官绅贵族势力顾家不顾国的做法,也是重要的原因。当明朝摇摇欲坠的时候,这些国家的顶梁柱,并没有为国家做到尽心尽力,反倒是加快了对百姓的压迫搜刮,完全不顾国家的安危。当李自成的势力逐渐变强,直至威胁明朝统治的时候,这些官员又纷纷向李自成靠拢。



尽管,这些贵族官员的行为令人不齿,但是,不可否认,他们对于一个政权的建立和稳固,能够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然而,李自成考虑到自己的农民出身,以及对自己实力过高的估计,导致他忽视了这部分官员的势力。李自成之所以能够建立大顺政权,基本上,都是靠着农民阶级的支持和帮助,以至于,当他建立政权之后,仍然致力于维护农民阶级的利益,对于贵族官僚阶级,一直保持着打压的态度。
而史学界认为,李自成的这种做法是为了满足自己高额的军费和政治经费的需要,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然而,笔者对此却有着不同的看法,李自成在占领北京之后,几乎把整个大明王室收刮了个遍,上到皇亲国戚,下到婢女太监,从殿堂到密室无一遗漏,收获的财富即使不够满足军费需要,剩下的财务不足也十分有限,丝毫没有得罪贵族势力的必要。



再者,李自成在建立政权之后,也没能够完成对自己身份的转换,仍然以农民阶级利益的维护者自居。以至于,其他贵族势力认为:李自成尽管建立了大顺政权,也只是一个流寇而已。
在史学界流传着一种观点,古代政权的更替,无非就是一个封建政权替代另一个封建政权,即使推翻前朝的是农民起义,最终,建立的也依然会是一个封建政权。对于这种说法,李自成就是一个最好的反例。对于传统的封建政权,它明显的特点就是对农民阶级的压迫,而李自成却在建立政权之后,实行了长达三年的免税政策。
当然,史学界也有人认为李自成所谓的“免税”,并非完全免除赋税,只不过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减免,但是,这种说法却没什么依据。根据大量史料文献的记载,李自成的大顺政权一直到兵败之前,都执行的是以缉拿官绅追赃助饷代替征田亩税的政策,只要是大顺政权的官员到达地方,他们首要的任务就是,威逼官绅索要钱财,以充当军备之需。



并且,对于那些不服从的官绅,大顺官员使用的手段也十分残暴,不是以诬陷之罪将对方抓到牢里,就是以无端之罪让对方充军。不仅如此,大顺政府还有一套专门的规定,将前朝官员按照官阶大小进行排列,与需要缴纳的银饷相对应,官阶越高,需要缴纳的财物就越多。
在史料中,就有关于大顺执政的赋税收入记载,其中“征”到的银子,粮食大多都是整数,这难免让人猜测它的来源。大家都知道,平常的征税,所得的银子和粮食不可能是一个整数,这种情况,只有在对官绅进行收缴的时候才可能出现。
除此之外,征收上来的其他杂物,其中,大多数都是制箭用的翎毛,钢铁等的军用物品,这些物品在寻常人家是很难找到的,因此,对于这些物品的来源,也就不难猜测了。



当然,李自成并非完全拒绝明朝官员,毕竟一个新政权,在建立之初,需要很多有用的人才。
但明朝官员在大顺官僚群体中,只是极少的一部分。李自成在任用官员的时候,一直都是以没有当过官的举人为重点。这些明朝留下来的贵族官僚,从那些被大顺接纳的旧官员身上看到了希望,而李自成的许多政策却注定了会让他们失望。
大贵族官绅,因他们的出身不同,大都看重家族的利益,即使是国家利益,也不能改变他们对家族利益的重视。他们不惜通过政治上的变节,来投靠这位之前自己看不上眼的统治者,就是寄希望于通过对方的势力,使自己家族的荣耀得以延续。
而事实上,被他们“寄予厚望”的李自成,非但没有对他们施以保护,反倒将他们作为压迫的对象。这其中,不仅在行为上使身为贵族的他们颜面扫地,在政策上的抉择,更是深深损害了这些旧贵族的利益,以至于,最终失去了这些人的支持。



尽管,这些贵族会畏惧李自成的势力,不敢与他正面对抗,但是,私底下却能给大顺政权带来不小的麻烦。
因为社会的舆论走向,几乎完全控制在这些世家手中,在他们的作用下,大顺政权的正统性一直饱受质疑,当李自成势力强盛的时候,谣言的作用或许不是特别明显,可是,当李自成势力衰微之后,这些谣言就足以让他成为过街老鼠。
由于世家的眼光完全局限在自己家族的荣耀上,对于民族之间的斗争反而是没那么看重。因此,在后来女真族崛起的时候,他们只要稍微给这些贵族一点支持,就可以得到众人的扶持。而女真族能够以外族的身份在北京建立大清王朝,这些舆论的控制者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除此之外,李自成等人固有的农名阶级局限性,也是他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当时的明朝之所以灭亡,主要是因为要面对两个敌人,最终,顾此失彼,应接不暇,除了要应对频繁发生的农民起义外,还要面对来自女真族的外族入侵,这也给明朝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当李自成等人推翻明朝之后,却全然没有意识到女真族,这一强大的势力,是自己统一中原的最大对手。几乎大顺政权的所有人,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内部成员忙于瓜分财宝,争权夺利,对于外部的军事部署,却没能考虑周到,致使女真族有机可趁。
大顺政权建立之后,李自成就将兵力分散于各地,这种做法对于镇压叛乱,稳定政权确实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在抵御外敌方面,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昏招。尽管分兵的措施给李自成带来了许多小型战役的胜利,但是,在关键的对决上,却让他处在了下风。
然而,李自成丝毫都没有意识到来自女真族的威胁,他把全部的精力都用来收服吴三桂,对女真族一直持着轻敌漠视的态度,最终,导致了他兵败身死,政权覆灭的惨淡结局。



可以说,大顺政权的灭亡,不是偶然,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李自成等人能够凭借着浩浩荡荡的起义军一举推翻前朝,却受限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导致了他一系列目光短浅傲慢轻敌的措施。在得势的时候骄奢淫逸,在战败的时候一蹶不振,所以说,他的失败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清朝之所以会把明朝灭掉,是因为哪些原因?

8. 清朝取代了明朝以后,到底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明清时期文化,明清瓷器,明清小说等,实际上剥离明朝,清无论从文化,科技,政治,思想交流等完全没有一点拿的出手值得陈赞的东西,历史在前进,科技在发展。虽然清朝落后,但科技还是潜移默化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和朝代关系不是很大。清朝时期我国建成了一些发电厂,出现用电照明或动力。
满清是比明朝退步,明朝翻译了不少外国书集,自己本国也出过不少百科、军事、医药等方面的书,满清也就(海国图志)可以说说。别的不记得有啥了。中国本来是个尖子生是学习状元,被满清人弄成垫底学习成绩最差的那个。满清族没有统治者的才能,种族局限性。






少数民族政权对于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持保守态度,资本主义萌芽被扼杀然后又是闭关锁国的政策和文字狱,这对于发展与进步起到了不小的阻碍作用。明朝比清朝当先进,单说郑和下西洋造出了大船上面还有巨炮,和火统。清朝闭关自大,不思进取,八国联军也没几人,被打败。可见一斑。
制度落后只会让统治者高高在上也是看不到国情民情,科技停滞不前限制了生产力,人家已经进入工业时代战争不再是冷兵器啦!而当时的清朝还停留在古人的生活中,如果是对比两次鸦片战争后的清朝,引进的科技水平绝对能碾压其他朝代。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但是以此而建立的近代机械为基础的工厂,生产的武器虽然质量不如英法德,明朝是两百年前的事,当时欧洲还在中世纪黑暗。清朝还他么原地踏步,不思进取。



在制度和文化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先进的生产力也能平衡社会矛盾,也就是说在世界前两次工业革命,制度文化不成熟的英国扩张时期通过掠夺社会资源。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