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方立极・天地人和】 浅社深塾 经子医读・天地人论(30)

2024-05-05 08:46

1. 【圆方立极・天地人和】 浅社深塾 经子医读・天地人论(30)

【原文】
  
 天地之间,有阴阳之气,常渐[1]人者,若水常渐鱼也。所以异于水者,可见与不可见耳,其澹澹[2]也。然则,人之居天地之间,其犹鱼不离水一也……是天地之间若虚而实,人常渐是澹澹之中,而以治乱之气与之流通相肴[3]也。故人气调和,而天地之化美;肴于恶而味败,此易之物也。推物之类,以易见难者,其情可得。
  
 (《春秋繁露·天地阴阳》)
  
 【注释】
  
 [1]渐:沾湿、浸渍、沾着。
  
 [2]澹澹:即淡淡。隐约难见。《列子·汤问》:“淡淡焉若有物存,莫识其状。”
  
 [3]肴:同“淆”。
  
 【解读】
  
 人居天地之间,其生存离不开阴阳之气,好比鱼不能离水一样。因而,人气的治乱,与天地之气的美恶也相互关联。人气调和则天地之化物美,若被恶气相淆则物味败坏。以此类推,则有不少情状可以得知。
  
 朱丹溪《格致余论·夏月伏阴在内论》说:“天地以一元之气化生万物,根于中者曰神机,根于外者曰气血。万物同此一气,人灵于物,形与天地参而为三者,以其得气之正而通也。故气升亦升,气浮亦浮,气降亦降,气沉亦沉,人与天地同一橐籥。”
  
 联系到养生呼吸吐纳,亦合此理。陶弘景《养生集要》云:“常令鼻纳口吐,所谓吐故纳新也。”又引卤公的话说:“人在气中,如鱼在水,水浊则鱼疲,气昏则人疾。浊者非独天气昏浊,但思虑萦心,得失交丧,引粗蹇(原文疑有脱讹),亦名为浊也。”卤公“人在气中,如鱼在水”之说与《春秋繁露》如同一辙。
  
 【参阅】
  
 《大清经》云:“夫气之为理,有内有外,有阴有阳。阳气为生,阴气为死。从夜半至日中,外为生气;从日中至夜半,内为死气。凡服气者,常应服生气,死气伤人。”

【圆方立极・天地人和】 浅社深塾 经子医读・天地人论(30)

2. 【圆方立极・天地人和】 浅社深塾 经子医读・天地人论(27)

【原文】
  
 所谓天者,纯粹朴素,质直皓白,未始有与杂糅者也;所谓人者,偶嗟[1]智故[2],曲巧诈伪,所以俯仰于世人而与俗交者也。故牛歧蹄而戴角,马被髦而全足者,天也;络马之口,穿牛之鼻者,人也。循天者,与道游者也;随人者,与俗交者也。……故圣人不以人滑[3]天,不以欲乱情,不谋而当,不言而信,不虑而得,不为而成,精通于灵府[4],与造化者为人。
  
 (《淮南子·原道训》)
  
 【注释】
  
 [1]偶嗟:相对嗟叹。
  
 [2]智故:巧伪。《淮南子·主术训》:“上多故则下多诈。”高诱注:“故,诈。”
  
 [3]滑:通“汩”。汩乱。
  
 [4]灵府:心灵之府,指心。《庄子·德充符》“不可入于灵府。”成玄英疏:“灵府者,精神之宅,所谓心也。”
  
 【解读】
  
 《原道训》此文讲述“天”“人”的根本区别。旨在说明圣人不以人欲乱天性。
  
 所谓“精通于灵府,与造化者为人”,其意思是天地之精微通于心灵,而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3. 【圆方立极・天地人和】 浅社深塾 经子医读・宇宙论(10)

【原文】
  
 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1]……
  
 太一出两仪[2],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和而成章。浑浑沌沌,离则复合,合则复离,是谓天常。天地车轮,终则复始,极则复反,莫不咸当。日月星辰,或急或徐,日月不同,以尽其行。四时代兴,或暑或寒,或短或长,或柔或刚。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形体有处,莫不有声。声出于和,和出于适。和适,先王定乐,由此而生。
  
 (《吕氏春秋·大乐》)
  
 【注释】
  
 [1]太一:哲学术语。“太”为至高至极;“一”是绝对唯一的意思。
  
 [2]两仪:天地或阴阳,谓两体容仪。
  
 【解读】
  
 《庄子·天下》称老子之学“主之以太一”。故“太一”为老子之道的别名。
  
 《吕氏春秋·大乐》认为,“道”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称之为“太一”,并提出“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等说法。
  
 《易·系辞上》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可见“太一”与“太极”之意相近。后人又以为即是“元气”。如《孔子家语·礼运》所说:“太一者,元气也。”亦即所谓“太极一气”。
  
 《吕氏春秋》论音乐的产生,认为“生于度量,本于太一”。其所谓“太一”,即太极一气的意思,故而又有“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的说法,实谓本于自然。
  
 古人对音乐的要求,是“和”“适”。这就是“先王定乐”的标准。

【圆方立极・天地人和】 浅社深塾 经子医读・宇宙论(10)

4. 【圆方立极・天地人和】 浅社深塾 经子医读・释阴阳

阴阳的概念,萌发于古代先民观察天文地理的经验理知,最初以见日为阳,反之为阴。如昼为阳,夜为阴:云开见日为阳,乌云为阴;向日为阳,背日为阴:等等。
  
 《诗经•公刘》:“既景乃冈,相其阴阳,”商周《㠱伯子盨铭》:“其阴其阳,以征以行也,”
  
 《说文解字》:“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阳,高明也。”段玉裁注:“山南曰阳,”等等,就都为阴阳原义。
  
 后来,先哲们注意到,天地与人世万物都有相反相成即对立统的两面,恰如“阴”、“阳”之理,于是与“气”同步,阴阳也衍为传统哲学最核心的范畴之一,被用来探究世界本原及其变化机理。
  
 如《国语•周语》所谓“阴阳分布,震雷出滞”“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气无滞阴,亦无散阳,阴阳序次,风雨时至,嘉生繁祉,人民稣利,备物而乐成”等等。表明这种从自然之理而非宗教神学角度去认识世界的理性思维的端绪。
  
 到《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已肯定了阴阳是万物所普遍具有的属性。
  
 《庄子》则更进一步,把阴阳视为万物本原,阴阳相互作用,于是乎产生万物:“寇莫大于阴阳,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庚桑楚》):“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田子方》)。
  
 在先哲们诠解阐发《周易》而完成于先秦的《易传》中,阴阳作为哲学范畴,得到了空前系统的发挥而臻于成熟完善。《系辞传》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把阴阳推崇为宇宙间的根本规律和最高原则,视阴阳为万事万物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和属性。
  
 如自然之日月、山川、天地、寒暑等等;世间的男女、君臣、父子、夫妻以及贵贱、尊卑、利害、生死等等:事物性状如刚柔、上下、分内、明暗、进退、强弱等等,都有阴阳的存在关系。
  
 所以《说卦传》谓:“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与此同时,观照于事物的无限层次和相互转化,阴阳被被认为也包含在每一事物的内部,阴阳中复有阴阳,并随时空运动而变化。
  
 由于阴阳的对立统一作用,宇宙万物在各层次上都处在“生生不息”的永恒变动之中。而在探究万物协同与谐调规律的思维中,又由此衍出了“和”、“同”、“中”等哲学范畴。
  
 虽然阴阳范畴还具有对立统一属性之外的附加属性,如特定的质、趋向、性态等,尚始终保持着具体现实性和经验性的特征,并末达到今天哲学范畴“矛盾”那种思辨理性的抽象性格,但以阴阳范畴为基础,毕竟形成了中国古代较为完整的有系统的世界观,典型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辩证观。
  
 而且,正因这种哲学思维具有实用理性的特点,遂能被广泛地引入并植根于中国古代几乎一切实用学术,如天文、地理、中医、风水等等领域,使之形成了富涵辩证思维的鲜明特色。
  
 事实上,中国传统建筑,无论城市乡村、宫殿民宅、陵墓或园林等,都经常显现出一种阴阳和合、意象深永的“宇宙图案”性质的美,达到很高艺术境界,就正在于风水理论汲取了传统哲学的智慧,并作为中介,将哲学的理论思维,特别是其科学和美学成分,具体而微地贯彻于建筑的选址、规划设计和营造实践中,而得以形成的。

5. 【圆方立极・天地人和】 浅社深塾 经子医读・宇宙论(16)

【原文】
  
 洞同[1]天地,浑沌为朴[2],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3]。同出于一,所为各异,有鸟有鱼有兽,谓之分物。方以类别,物以群分,性命不同,皆形于有。隔而不通,分而为万物,莫能及宗[4],故动而谓之生,死而谓之穷,皆为物矣,非不物而物物者[5]也,物物者亡乎万物之中。
  
 稽[6]古太初,人生于无,行于有。有形而制物,能反其所生。若未有形,谓之真人。真人者,未始分于太一者也。
  
 (《淮南子·诠言训》)
  
 【注释】
  
 [1]洞同: 洞,弥漫无际。
  
 [2]朴:指原始自然质朴的存在。老子又谓“无名之朴。”
  
 [3]太一:指元气。
  
 [4]宗:宗派。
  
 [5]物物者:造物者。
  
 [6]稽:稽考。
  
 【解读】
  
 《诠言训》所言,也属于古人的宇宙论。其所谓“太一”分物,人生于无、形于有,“物物者亡乎万物之中”等观点,与先秦各家的宇宙论实是一致的。
  
 至于“未有形”和“未始分于太一者”为“真人”之说,足知古道家所谓的“真人”,实际是假设的人物。《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其意正同。

【圆方立极・天地人和】 浅社深塾 经子医读・宇宙论(16)

6. 【圆方立极・天地人和】 浅社深塾 经子医读・性情篇生命观(19)

【原文】
  
 天生地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1];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万骸[2]理;动其机,万化[3]安……其盗,机[4]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
  
 (《阴符经·中篇》)
  
 【注释】
  
 [1]盗:意为盗取、获取者。
  
 [2]万骸:指种种生命体。
  
 [3]万化:化,化生,化生之物。万化,即万物。
  
 [4]机:极细微的迹象。《素问·离合真邪论》王冰注:“机者,动之微。”
  
 【解读】
  
 生与死,是自然之道。
  
 《阴符经》“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其盗,机也”的论说,实是指互盗其气。其观点有类于现代生态学所论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生态学认为,生物的生命过程就是不断地同周围环境进行新陈代谢的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物质运动过程。构成生命成分的主要元素约有40种,这些物质元素由生物生活的环境被摄入生物体内,在生态系统的生物链中不断传递,或经过分解,重新回归自然环境中,然后再被生物所吸收,从而组成生态系统复杂的物质循环。
  
 由于物质循环的路线和周期不同,故可分为生物小循环和地球化学大循环。生物小循环是指环境中的元素由生物体吸收后,在不同的生物间被相继利用,相互传递,最后分解,分解元素归还于环境,再度被利用。地球化学大循环中的元素经生物吸收,进入有机体,然后以排泄物和残体的形式返回环境,进入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及生物圈的循环。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即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和特化过程。生态系统是一个热力学系统。在生态系统中,太阳是一个高能热源,太阳能的输入和转化是生态系统功能得以实现的基础。绿色植物吸收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这一过程所积累的能量是生态系统最初的能量积累。其所制造的有机物再供给各级消费者,从而形成生物之间的以食物营养为中心的链锁反应,称“食物链”。“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的基本途径。
  
 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是密不可分的。
  
 人是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和其他生物一样,存在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从环境中获取不同的食物以补充自身的能量,以完成自身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
  
 中医学理论是在“天人合一”整体观指导下建立的。《阴符经》所论的“三盗既宜,三才既安……其盗,机也”的思想,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理论相符,这在中医理论中多有体现。
  
 【参阅】
  
 《阴符经》鬼谷子注:“三盗者,彼此不觉知,但谓之神明。”
  
 李鉴曰:“天地与万物生成,盗万物以衰老,万物与人之服饰,盗人以骄奢。人与万物之上器,盗万物以毁败,皆自然而往。三盗得其宜,三才递安其任。”
  
 …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生长,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素问·六节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精化为气。”“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7. 【圆方立极・天地人和】 浅社深塾 经子医读・宇宙论(1)

【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二十五章》)
  
 【解读】
  
 老子认为,“道”无声、无形,而独立存在于有天地之先。实指自然的规律,不因有声、有形之器物而生。
  
 由于道本自然,故法道者,法其自然而已。
  
 以上论说,也原于古代宇宙论的内容。
  
 吕思勉先生认为,宇宙间一切现象,只是一气之变化而已。气之变化归之于一种动力。然则此种动力,乃宇宙之根源。其《经子解题·论读子之法》说:“故此种动力,古人视为伟大无伦。《易》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皆指此种动力言之。夫如是,则天地亦如遵循自然之律而动作而已。”

【圆方立极・天地人和】 浅社深塾 经子医读・宇宙论(1)

8. 【圆方立极・天地人和】 浅社深塾 经子医读・阴阳五行论

三、阴阳五行
  
 汉《盐铁论》曾说:“《易》明于阴阳,《书》长于五行。”可见欲探索阴阳、五行学说的源头,离不开我国现存最早的《易经》和《尚书》这两部典籍。
  
 据说,阴阳、五行之学出现于传说中唐尧时执掌天文、历数和禨祥的官吏。春秋战国时有“阴阳家”,但其著作亡佚,惟在先秦、汉代的经子典籍中,仍可见到一些有关的内容。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立天之道,曰阴曰阳。”“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易经》所论及其所演的六十四卦,备言阴阳的诸多变化。
  
 而在《尚书》中,则记载了五行的原委,“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同时,还有五行、五味等论,其对中医学术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尚书·大禹谟》有关“六府”的载述,则与医学上的“六府”之称不无关系。
  
 《春秋左传》有“五行之官”的设制,这是人体“五官”之称的由来。
  
 《礼记》所说圣人作则,“以天地为本,以阴阳为端、五行为质,故事可复也”的论述,指出阴阳五行为自然法则。
  
 《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提示阴阳互根,阴阳二气冲和而成物。其思想对医学影响尤深。
  
 《庄子》关于至阴、至阳“两者交通而成和”,以及“寇莫大于阴阳”的记载,进一步阐述了老子之言。
  
 《管子》又告诉人们,古时以阴阳、五行为国家的机要制度,而并非一家之说。此外,《管子》书中还反映了五行、四时与生、长、收、藏的关系,并涉及人体骨、气、皮肤、肌肉、爪甲、血脉等的生长。另关于四时与五色、五味、五音、五气、五数的关系,其说与《内经》相契合。
  
 《吕氏春秋》所记载的有关内容,最突出的是“月为群阴之本”,“月望则群阴盈,月晦则群阴亏”的论述,阐说了阴阳相应的理论。与《灵枢·岁露》《素问·八正神明论》其旨相同。
  
 在汉代的《淮南子》《春秋繁露》《白虎通》诸书中,关于阴阳、五行的记载颇多。
  
 《淮南子》记载古代君王“体太一”“法阴阳”“则四时”“用六律”,以治理境内;以准、绳、衡、规、矩、权为阴阳“六度”,称不易之法。《淮南子·天文训》“阳生于阴,阴生于阳,阴阳相错”,“水中有火,火中有水”,以及人的孔窍肢体“皆通于天”,故必“顺天”等论述,亦与《内经》之旨相合。另对于“物类感应”“阴阳同气相动”等,也有较详论说。此外,还记述了五行相胜的规律。
  
 《春秋繁露》对阴阳、五行的论述,反映了汉初今文经学家的哲学思想。其所涉内容,有“天地之气既合而为一,又分为阴阳”,“物必有合,而合各有阴阳”以及“贵阳而贱阴”的思想。在五行学说方面,有五行相生、五行相胜,“五行莫贵于土”,以及“五行逆顺”等内容。另外,还有因五行相逆而导致的多种常见疾病的记载。
  
 《盐铁论》云:“《易》明于阴阳,《书》长于五行。”精辟地指出了阴阳五行学说的源头所在,有重要学术价值。
  
 《白虎通》关于阴阳的记载,谓“阳数七,阴数八,男八岁毁齿,女七岁毁齿”,最有医学价值,与《素问·上古通天论》女子七岁“齿更发长”,丈夫八岁“发长齿更”之说相同。书中《五行》篇专论五行,指出五行之“行”为“天行气之义”。又论说了“土旺四季”的缘故,以为“五行更王,亦须有土”,故在五行中最重于土。《白虎通》对于五脏六腑的生理论述颇详,反映了当时对五脏与孔窍关系的不同认识。其对于六腑的认识大体同《内经》,但又补其不足。
  
 《论衡》明确提出:“一人之身,含五行之气……五脏在内,五行气俱。”又据《易》理论述了“火金殊气,故能相革”,进一步认为同气相成,异性相割。《论衡》对于病者“死生之期”的判断,与《内经》相同,而本于五行学说。
  
 《潜夫论》指出,西汉京氏《易》以阴阳升降占寒温,“变复家”则以刑赏喜怒论政事,两家不同,这对于研究阴阳学说颇有参考价值。书中有关于骨相、以五行说观气色的内容,对中医望诊有一定参考价值。
  
 不言而喻,先秦、汉代经子著作中关于阴阳五行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从而为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