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旅游问题

2024-05-22 07:10

1. 内蒙旅游问题

1、当地少数民族较多,人文资源丰富,所以请在旅途中尊重少数民族习惯和当地风俗。
  
  2、草原的居民多为蒙古族,餐饮以肉类食品居多,南方人去了可能会不太习惯,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常用的健胃消食的肠胃药,以备不时之需。
  3、参加草原各项活动要注意安全,骑马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好。不要穿太长的衣服,否则飘起来可能惊吓到马;有条件的话可以向旅游点借马靴或是绑腿,这样不仅能防止磨破腿,一旦落马也可以避免将整只脚套入马蹬;骑马时,最好不要随身携带相机等其它贵重物品,以免摔坏或丢失。
  
  4、草原上的饮用水大多盐碱含量较高,初来乍到者有时难以适应,有必要准备一些矿泉水。
  
  5、住宿的房间里一般不配备洗漱用品、拖鞋和水杯,请提前自备。
  
  6、长线旅游,请准备一双舒适合脚的鞋子。各景点之间路途相隔较远,可以预备一点水和零食,以便及时补充体能。
  
  7、草原上开车、骑马要在指定范围内活动,以免迷失方向或破坏草场。
  
  8、夏季7月份以后草原上蚊子较多,应适当带些风油精(当地有售),最好穿旅游鞋而不穿凉鞋,以免蚊虫叮咬。
  
  9、内蒙古6-9月是夏季旅游最好的季节,但是早晚温差较大,可提议游客多带些衣物。不能只穿短袖衫、短裤或裙装,应适当带长袖衣服,随时加减。

内蒙旅游问题

2. 内蒙古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内蒙古经济在三次产业持续加快发展和内外需求强劲拉动下,特别是在推动工业化进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快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将会有新的突破和出现新的亮点,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将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在国家宏观调控各项措施和国民经济在各方面有利因素综合作用下,我们测算全年经济将保持15%的增长速度。上述判断主要基于: 
有利因素 
  一是市场活力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将会进一步增强。目前,全区经济增长已经从过去的政府主导型发展阶段,逐渐转入了市场配置资源增强与政府调节更加积极有效共同推动增长的新阶段,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活力成分有加大的趋势。同时,随着投资环境的改善、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以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民间投资增长速度会进一步加快,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都将会吸引更多的外商前来投资。 
  二是从产业发展看,预计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较高,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三次产业在2008年共同拉动的基础上,2009年将会继续起到共同拉动整体经济增长的作用。第一产业由于2008年农牧业生产获得丰收,主要农畜产品价格上涨,将会影响到2009年。在加强农业生产的各项政策的作用下,以及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导向作用,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结构调整的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继续保持稳定,畜牧生产将呈现较快增长,畜牧业比重会继续上升,农业生产形势明显趋好。第二产业仍是今后一段时期支撑内蒙古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2008年和2009年全区相继建成或将要投产一大批重点工业项目,这些重点项目将为2005年工业较快增长发挥积极作用。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的因素较多。2008年自治区出台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若干政策和发展规划,国家将安排服务业引导资金支持建设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第三产业的发展环境会得到不断优化;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陆续建成投入使用,交通运输能力、邮电通信能力、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小城镇带动作用将进一步提高。 
  三是从需求角度看,投资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增速有所减缓,但由于国家产业政策对包括煤炭、电力、石油、交通等基础产业支持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因而有利于促进我区相关产业的加快发展。同时,2005年"十五"计划内一批重点建设项目进入收尾阶段。特别是近几年来,内蒙古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经济的自主增长机制正在形成。2004年1-10月份,全区建设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占全部到位资金的比重为65.4%,来自国内贷款的资金仅占全部到位资金的16.3%。前三季度我区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因此投资需求的拉动作用仍然占主导地位。当然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住房、汽车、家庭装饰和旅游等的消费需求不断升温,表现为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明显加快,预示着消费需求有可能进入新一轮的扩张期,对经济增长拉动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四是经济增长的体制环境进一步改善。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上的创新,摒弃某些限制经济发展的理念、打破落后体制对经济发展的束缚,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全区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同时也会有利于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刺激市场力量和民营经济的加快发展。 
  五是国际经济环境进一步趋好,世界经济复苏迹象明朗,国际环境向好。世行预测2005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2%,其中美国、日本、欧盟均呈现加快的态势。同时我国周边的俄罗斯、印度、东南亚以及中国香港地区经济增长也在加快。全球制造业正加速向中国转移,为我国和全区出口的较快增长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 
  六是区域合作渐趋加强,有利于全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区域分工合作不断加强,环渤海地区的区域合作酝酿提速,呼-包-银-集通线经济带规划也在加紧进行中。 
不利因素 
  当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如城乡就业压力增大、"三农"问题仍然突出、煤电运紧张状况依然存在、信贷规模扩大的压力增大、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等。在经济运行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央行九年之后首次调息。虽然国家目的在于改善宏观,限制部分投资相对过热的行业,但是,调息一方面有可能使国民经济发展保持平衡健康的轨道,另一方面,对于刚刚持续升温的消费需求,也会有一定负面影响,有可能对个人供求消费增加成本负担,预期消费有可能延缓。同时,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预计2005年的世界石油平均价格将比2003年每桶高出8美元,这一增幅使世界经济增速放慢0.5个百分点。从外贸形势来看,进出口需求的前景不容乐观,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对世界组织的承诺,进口关税将进一步下调,入世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会逐步显现,同时,受降低出口退税率以及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等因素影响,2005年出口预期增长幅度将不会高于上年。通过对2005年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各种条件和环境分析,我们预测生产总值预计增速将比上年有所回落,但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 

对策建议 

  2005年是全区全面完成"十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争取全年经济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应切实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认真处理好地区发展与保持全国平稳较快发展的关系,我们提出以下调控建议: 
  1.正确处理好宏观调控与适度经济增长的关系,力争保持内蒙古经济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方面,要把握好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和关键,及时消除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保持好、发挥好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近年来内蒙古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难得历史机遇,特别是近年来,全区上下迸发出前所未有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04年全区经济增长率创改革开放以来最高水平。尽管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党中央、国务院针对部分行业过热、投资需求过旺、信贷投放过快等问题,及时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全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运行质量的提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另一方面,由于全区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大背景没有改变,国际环境对我国发展总体有利的大格局没有改变,新一轮产业分工调整重组的大趋势没有改变,特别是国际资本和产业仍在加速向内地转移,这对内蒙古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重大机遇,极为难得,不容错失。目前内蒙古整体经济运行处于一个重要关口,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珍惜进一步发展的大好形势,及时消除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促进国民经济既快又好地稳步向前发展,既要防止部分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又要重视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防止经济大起大落。 
  2.正确处理好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还是要发展。只有加快发展步伐,增强经济活力,才能有效地解决目前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必须明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当前应以宏观调控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机遇,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发展的重点放到既有市场效益又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及项目上来,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技术企业,降低经济增长的能耗、物耗水平,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速度与效益并重、规模与质量并举,做到符合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方向的投入不减少,有质量有效益的速度不减慢,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看好的项目不放松,在发展中调整。依靠科技进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3.保持合理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拉动全区经济快速发展 
  内蒙古经济总量还不够大,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其根本原因应就在于内蒙古工业化进程缓慢,而投入不足又是内蒙古工业化进程相对滞后的重要因素。合理加大工业投资力度,符合全区经济发展战略要求。一是要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用足国家信贷政策,保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市场准入条件、有竞争力、经济效益看好的工业项目建设资金需求,不搞简单化的"一刀切",从而不断扩大工业投资的乘数效应。二是要依靠大开放来引进大企业,加快自治区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和重点行业的技术改造,使其尽快建成投产发挥效益。三是要发挥内蒙古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重点发展能源、冶金、稀土应用、化工、电子、重型汽车、机械制造和农畜产品加工等行业的基地建设,积极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大工业的科技投入,提高资本利润率,进行生产要素、科技要素的整合和配置。要把"提倡创新重在引进"作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政策,努力改善投资环境;要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减少行政性审批事项,切实降低市场准入门坎和市场主体的创业成本;努力改善发展的软、硬条件,依靠资源和环境从国内外市场上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 
  4.继续抓好农村牧区经济工作,促进农牧民增收 
  一是抓好各项防灾抗灾工作,争取农牧业生产获得较好收成。针对目前部分地区灾情较重的状况,进一步落实救灾的各项措施,抓好生产自救,努力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和损失。二是积极做好农畜产品收购,落实好收购资金和其他配套措施。三是大力实施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加强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牧区二、三产业,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四是继续加快生态和水利等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五是积极引导、加快转移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特别是加强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积极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实现稳定的多渠道的增加农牧民收入。 

  5.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增长的活力 
  要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重点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政府工作目标管理,并在以下几方面抓好落实:一要简化审批手续,进一步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准入领域和准入条件,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二要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人才向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流动,积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做大做强;三要制定优惠政策,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国企改革中的重要作用,积极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以收购、兼并、控股、参股、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四要深化金融改革,完善财税政策,拓宽融资渠道,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强力的金融、财税支持;五要摒弃不合理的制度规定,严格依法行政,切实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6、认真贯彻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步伐 
  积极贯彻落实内蒙古出台的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的60条优惠政策,切实放宽准入、真正落实税费减免政策;要加快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把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与增加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改善消费环境,进一步取消各项限制消费的不合理规定,积极引导居民扩大服务性消费。 
  7、进一步抓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重视解决城镇就业问题 
  要进一步处理好发展、改革和稳定的关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各项社会保险费的按时足额收缴和发放。全面落实"两个确保"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网络体系,建设好基层劳动和社会保障平台,落实好国家和自治区的各项优惠政策。要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依法规范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3. 内蒙古旅游产业的现状 特点 关系,自治区趋势 国内旅游发展趋势十四五发展趋势

您好,很高兴为您进行解答:内蒙古旅游产业的现状 特点 关系,:一、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现状内蒙古旅游业在“十二五”期间保持了快速稳定发展的势头,并进一步确立了其作为自治区重要产业的地位。“十二五”时期的五年,全区累计接待游客3.42亿人次,比“十一五”增长194%,年均增速12%;旅游业总收入7482亿元,比“十一五”增长300%,年均增速26%。2016年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全区接待旅游者9805.32万人次,比上年增加1292.71万人次,增长15.19%;旅游业总收入2714.70亿元,比上年增加457.70亿元,增长20.28%。自治区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龙头地位得到确认,已经成为自治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内蒙古旅游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旅游投资体制不健全、资源环保形势严峻目前虽然旅游业前所未有的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但对于旅游业的整体投入力度依然不足,社会投资和外商投资力度亟待提高。这些因素导致内蒙各地旅游服务设施的综合配套程度难以提高、资源环境保护和重点景区建设难以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严重将导致失去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影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二)地域、气候等客观条件限制旅游产品体系发展内蒙古幅员辽阔,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分散、集聚程度低,路线远、景区公路条件差,旅客时间成本、交通成本高,导致旅游交通问题突出,难以组合全区域的旅游线路,不利于全区旅游一体化的发展。季节问题也一直困扰内蒙旅游业,冬季旅游潜力发挥不足,导致旅游淡旺季突出,难以实现更丰富的旅游发展格局。(三)旅游产品开发水平不高、旅游企业发展带动力不足内蒙古拥有草原、沙漠、森林、湿地、湖泊、河流、地质遗迹等多种自然景观,构成了独特的自然生态优势。但近年来,从旅游产品开发情况来看,围绕草原风情、沙漠风情等开发的旅游产品表现形式单一,对内蒙民族文化挖掘不够,无法体现内蒙的民俗文化和日常生活,缺乏精品旅游项目。同时,内蒙古的旅游企业虽有一定规模的发展,但尚未形成经营业务覆盖全行业的集团企业,难以带动旅游业的更快速发展。【摘要】
内蒙古旅游产业的现状 特点 关系,自治区趋势 国内旅游发展趋势十四五发展趋势【提问】
您好,很高兴为您进行解答:内蒙古旅游产业的现状 特点 关系,:一、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现状内蒙古旅游业在“十二五”期间保持了快速稳定发展的势头,并进一步确立了其作为自治区重要产业的地位。“十二五”时期的五年,全区累计接待游客3.42亿人次,比“十一五”增长194%,年均增速12%;旅游业总收入7482亿元,比“十一五”增长300%,年均增速26%。2016年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全区接待旅游者9805.32万人次,比上年增加1292.71万人次,增长15.19%;旅游业总收入2714.70亿元,比上年增加457.70亿元,增长20.28%。自治区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龙头地位得到确认,已经成为自治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内蒙古旅游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旅游投资体制不健全、资源环保形势严峻目前虽然旅游业前所未有的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但对于旅游业的整体投入力度依然不足,社会投资和外商投资力度亟待提高。这些因素导致内蒙各地旅游服务设施的综合配套程度难以提高、资源环境保护和重点景区建设难以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严重将导致失去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影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二)地域、气候等客观条件限制旅游产品体系发展内蒙古幅员辽阔,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分散、集聚程度低,路线远、景区公路条件差,旅客时间成本、交通成本高,导致旅游交通问题突出,难以组合全区域的旅游线路,不利于全区旅游一体化的发展。季节问题也一直困扰内蒙旅游业,冬季旅游潜力发挥不足,导致旅游淡旺季突出,难以实现更丰富的旅游发展格局。(三)旅游产品开发水平不高、旅游企业发展带动力不足内蒙古拥有草原、沙漠、森林、湿地、湖泊、河流、地质遗迹等多种自然景观,构成了独特的自然生态优势。但近年来,从旅游产品开发情况来看,围绕草原风情、沙漠风情等开发的旅游产品表现形式单一,对内蒙民族文化挖掘不够,无法体现内蒙的民俗文化和日常生活,缺乏精品旅游项目。同时,内蒙古的旅游企业虽有一定规模的发展,但尚未形成经营业务覆盖全行业的集团企业,难以带动旅游业的更快速发展。【回答】
(四)宣传包装促销力不足、缺少亮眼招牌宣传促销是打开旅游市场的重要手段,然而近些年,虽然内蒙旅游业有了一定的起色,但是在很大一部分人的认知中,内蒙古就只是大草原,只能骑马、住蒙古包,甚至在很多人的眼中,内蒙古依然是那个贫穷落后、在购物网站上被划为所谓的 “偏远地区”的地方。文化挖掘的力度不够、宣传包装没有着重体现我们的更多民族特色,这一系列的原因最终导致了一种结果,那就是外界对于内蒙古一无所知、毫无向往。三、创新发展内蒙古旅游业的一些建议(一)加大旅游开发投入、健全旅游投资渠道各级政府一方面应该加大旅游开发的投入,每年按一定的比例、安排一定数量的财政资金用于重点景区的建设和维护;另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通过政策倾斜、股份制合作等形式引导社会投资以及一些商业性的投入,完善旅游服务设施,为旅游发展和景区资源保护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和经济条件,逐步缓解交通、旅游设施等因素导致的旅游业无法快速发展的问题。(二)深化旅游企业改革、扩大经营服务领域目前,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很多旅游企业也有了一定规模的发展,形成了一批符合市场需求、经济效益良好的企业。但如果能够通过联合、兼并、收购或者股份制改造等形式,组建跨地区、跨行业的旅游集团,实现规模化、多元化的经营,则更加能够引导旅游企业的发展改革。与此同时,在服务质量上进行优化、服务范围上进行扩大,以此来迎合现代人的旅行需求。(三)加强专业队伍建设、遏止旅游行业乱象目前,很多高校开设有旅游专业,但还是要更加重视旅游人才的培养,鼓励社会进行旅游相关的培训教育,严格持证上岗制度,严格发证管理,实行岗位培训,以此来提升旅游专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另外,旅游行业监管部门、工商部门等要严格管理相关旅游产业,包括住宿、餐饮、商场等消费场所,避免 “天价虾”“宠物蚊子”“低价团变相购物”等旅游乱象的发生,维护好内蒙古旅游业的良好形象。【回答】
(四)倡导“旅游+”发展 、推进旅游新业态 “旅游+”就是将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进行有机结合,不仅能够丰富旅游业发展的内容和文化元素,也能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多元创新、融合发展,推动旅游升级及改造,丰富旅游功能。“旅游+生态”可以构建以生态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旅游格局,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旅游+文化”可以结合不同地区特有的文化习俗,开展多种多样的民俗主题活动, 一方面丰富旅游产品的内涵形式, 一方面传播民间传统文化,带给游客不一样的旅游感受;“旅游+体育”可以以体育运动为核心,深度融合体育产业,满足大众健康休闲娱乐的旅游需求;“旅游+养生”可以依托内蒙境内的温泉资源、中草药基地资源等,结合蒙医文化打造疗养品牌;“旅游+农业”“旅游+扶贫”……等等一系列的产业都可以和旅游进行融合发展。这就需要打破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进行整体规划,建立统一协调、分工协作、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让“旅游+”真正为旅游业、为其他各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回答】
(五)“走出去”推广,“请进来”旅游2015年,“走遍中国——内蒙古旅游万里巡回展”历时40天,行程5000余公里,历经11个省12个城市贯穿中国南北重要省会城市,内蒙古充满神秘魅力的冬季旅游资源迅速等到了业界关注,冰雪旅游项目在全国的产业地位和品牌价值得到了有力的推广。2016年“相约草原——环内蒙古周边省区旅游推介会”从西北地区到京津冀环渤海地区,再到东北地区,行走11座城市,走过大半个北方,共签约236家旅行社,意向送客72万人,“643X”也成为了旅游界热议的新名词。这些成功的经验在告诉我们:内蒙古特有的旅游资源一定要“走出去”,向全社会乃至全世界进行推广宣传,向社会宣告,我们不仅有草原、有沙漠、有蒙古包,我们还有天池温泉、雪场林海、石林地貌,有独一无二的民族风情文化,有见证历史变迁的遗址古迹。我们要持续坚持创新发展,大力弘扬内蒙文化,打造出属于我们特有的旅游品牌,让内蒙更好的“走出去”,把游客们更好地“请进来”。【回答】
(一)突出“一条主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用好文艺创作演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和旅游活动开展等多种途径,全方位、立体式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中华文化故事、民族团结故事,凝聚“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强大合力。一是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振兴,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推进艺术精品创作传播,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水平;二是加强中华文明研究和阐释,建设长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内蒙古段),提高文物考古利用水平,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加强古籍保护研究利用;三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群众性文化活动常态化,着力打造文化和旅游节庆,加强全民艺术普及推广,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四是维护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加强文化作品内容管理,提高文化和旅游展览展示质量,优化文化和旅游讲解服务质量。(二)抓好“五项任务”。一是扩大优质文旅融合产品供给,注重扬长避短、培优增效,推动艺术旅游、文博旅游、非遗旅游、旅游演艺等深度融合创新,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高品质景区、度假区,深挖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旅游精品,加快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与乡村旅游提质,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加强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培育;二是协同推进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盘活存量、做优增量、做大总量,推进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创造公共文化服务新场景,在旅游设施、服务中增加文化元素和内涵,提高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融合发展能力,逐步构建覆盖城乡、共建共享、实用便捷的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三是丰富活跃文化和旅游市场,服务扩大内需战略,扶持文化和旅游企业做优做强,激励文旅市场主体提升服务质量,多措并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品质,以旅游促进文化的传播消费,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和旅游市场体系;四是促进对外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广,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开展多层次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创新文化和旅游宣传方式,着力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和当代中国价值理念,为自治区扩大对外开发,深入融入“一带一路”,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营造良好环境;五是提升文化和旅游发展的科技支撑水平,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支持和鼓励文化和旅游行业聚焦重点领域开展理论研究、技术研发、装备研制和应用示范,推动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推动科技成为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新动能。【回答】
(三)优化文旅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东中西部差异化协调发展,整合打造精品文化旅游带,聚合形成生态文化旅游圈,跨区域建设文旅产业集聚区,培育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打造区域旅游中心城镇,以城带乡推动乡村振兴,以生态为底色、以文化为特色、以旅游为产业支撑,建立区域协调、产业集聚、城乡融合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四)鼓励优质文旅内容生产。实施以服务质量为基础的品牌发展战略,着力培育一批品牌旅游企业,打造内蒙古文化和旅游系列品牌IP。打响“内蒙古音乐”“内蒙古舞蹈”特色文化品牌,打造全国知名的旅游演艺剧目。推进文创产品创新开发,推广“内蒙古礼物”特色文创和旅游商品品牌。大力培育数字内容、创意设计、网络文化、影视创作等文化业态,构筑文化科技和文化创意高地。(五)创新文旅融合产品业态。建设长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推动考古遗址公园适度旅游开发,依托重点博物馆和非遗体验场所打造旅游目的地和线路;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高品质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融非遗体验、文化展示等为一体的高品质冰雪旅游基地;着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实施乡村旅游提质工程;深挖革命文物和红色文化内涵,建设提升一批红色旅游精品景区;推动文化和旅游业与农牧业、工业、体育、交通、康养、教育等领域深度融合。(六)推动文旅公共服务融合。促进文化空间与旅游空间双向赋能,推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由居民的日常文化消费空间向居民和游客共享的文化空间转变;促进公共文化和旅游功能融合发展,推进形成一批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示范点,实现公共文化机构与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资源共建、优势互补;推动公共书吧、文化活动、公益演出等进景区,提升游客的参与度与体验感。【回答】
(七)促进文旅消费提质扩容。培育壮大中华老字号餐饮企业,打造“内蒙古味道”品牌店。推动主题酒店、特色酒店和乡村民宿等蓬勃发展,打造品质住宿。在游客服务中心、机场车站、旅游景区、旅游休闲街区建设一批旅游商品精品店、特色店,提升购物体验。丰富夜间文化和旅游产品,构建多样化夜间消费场景,打造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推动国家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示范城市申报工作。(八)强化文旅宣传营销推广。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加强与周边各省区文化旅游区域联动与合作。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高质量推进“万里茶道”文化和旅游发展,推动满洲里边境旅游试验区、二连浩特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讲好内蒙古故事,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提高文化和旅游国际传播能力。五、加强政策保障一是不断完善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好国家和地方文化旅游法律法规,推进相关立法工作。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财政、金融、土地等政策扶持力度,出台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实施方案或专项支持政策文件。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引凤工程”,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健全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四是加强监测评估考核。推动形成“党政统筹、部门联动、产业协同、社会参与”的落实规划责任体系,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开展规划实施年度监测、中期评估和终期评估。【回答】

内蒙古旅游产业的现状 特点 关系,自治区趋势 国内旅游发展趋势十四五发展趋势

4. 内蒙古的旅游资源

内蒙古草原、古迹、沙漠、湖泊、森林、民俗六大奇观构成独特的旅游胜景。辽阔的大草原,富饶美丽;大兴安岭的森林风光,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客;蒙古族歌舞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灿烂明珠,赛马、摔跤、射箭被视为蒙古族的男儿三艺;传统的那达慕常常把中外游客带进浓烈的兴趣之中;名胜古迹如呼和浩特市的五塔寺、大召、昭君墓、席力图召、乌素图召、白塔,包头市的五当召、美岱召,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园,阿拉善左旗的延福寺,赤峰市的辽上京、辽中京、大明塔,鄂伦春自治旗的嘎仙洞等。 截至2014年末,全区确定的自然保护区182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9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60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261.9万公顷。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单位25个。森林公园面积达到77.9万公顷。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39处,国家湿地公园14处。共有世界地质公园2个,国家地质公园5个,省级地质公园10个。地质遗迹保护区17个。 呼伦贝尔大草原: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草原,总面积一亿四千九百万亩,有牧草王国之称。6月-9月是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最佳旅游季,尤其7、8月间大草原牧草茂盛,适合在大草原腹地骑马、垂钓,或在西部的呼伦湖上泛舟。 响沙湾:地处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境内,以沙漠景观和响沙奇观为主要特色,此外,还有沙湖、沙地绿洲、蒙古族风情等景观。响沙湾是一个弯形沙坡,背依苍茫大漠,面临大川,高度近百米,沙坡斜度为45度,宽度400多米。 道须沟:位于宁城县黑里河国家自然保护区,有“塞外西双版纳”之称。腾格里沙漠:中国第四大沙漠,蒙古语为天,意为茫茫流沙如渺无边际的天空。沙漠内部,沙丘、湖盆、盐沼、草滩、山地及平原交错分布。腾格里沙漠中还分布着数百个存留数千万年的原生态湖泊,包括月亮湖和天鹅湖(居延海)。 海拉尔国家森林公园:早在清代就因被列为呼伦贝尔八景之一,因沙埠古松而著名。是我国唯一以樟子松为主体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哈素海:“塞外西湖”,位于呼和浩特西70公里的土默特左旗。水面面积32平方公里,水深2米左右,湖底杂草丛生,水质肥沃,盛产草、鲢、鲤、鲫、团头鲂、武昌鱼等鱼类及河虾蟹。 阿尔山:自然景观有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阿尔山天池、石塘林、松叶湖、鹿鸣湖、玫瑰峰、摩天岭、杜鹃湖、好森沟等。克什克腾:自然景观有贡格尔草原、白音敖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阿斯哈图石林、黄岗梁林海、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蛤蟆坝、冰臼奇观、乌拉盖、塞罕坝等。内蒙古其他自然旅游景点:额济纳旗胡杨林自然保护区、乌兰布统草原、希拉穆仁草原、额尔古纳河湿地、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库布齐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怪树林、莫尔格勒河等。 成吉思汗陵:是蒙古帝国创始人成吉思汗的衣冠冢,中国AAAA级旅游景点,草原历史文化圣地。由三座相连的蒙古包为主体,陈列了成吉思汗一生相关的物件。昭君墓:又名“青冢”,位于呼和浩特市,始建于西汉时期,为明妃王昭君的墓地。阿尔寨石窟:位于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是内蒙古境内最大的石窟寺建筑群,也是我国西夏至蒙元时期较大的石窟寺。 黑山头古城:因在额尔古纳市黑山头而得名,分内城和外城,城墙均为土筑。临近为黑山头口岸。 元上都城遗址:位于正蓝旗五一牧场境内,初建于元宪宗六年(1256年),名开平府,后改为上都。城市布局具有中原传统风格,有宫城、皇城和外城三重,规划整齐对称,形成一条中轴线。 呼和浩特清真大寺:该市最早和最大的清真寺,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雍正、乾隆年间又曾多次重修、扩建,形成今日规模。寺内建有圣殿、讲堂和穆斯林浴室等重要建筑。 贝子庙:位于锡林浩特市,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乾隆三十三年赐汉名祟善寺。乾隆以后至民国间陆续扩建,成为锡林郭勒草原上规模最大的喇嘛庙。 辽中京城遗址:位于宁城县,是在辽统和二十五年(1007年)兴筑规模宏大的陪都中京大定府城。大窑文化遗址:呼和浩特市东郊33公里处,保合少多大窑村南,发现于1973年。经鉴定年代为距今70万年至1万年前,出土了大量的各种石器。

5. 内蒙古花4.5亿打造的草原旅游度假区,很有特色,为何游客很少去?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很多商业元素融入到旅游区,大自然的味道越来越少。为什么越来越少的人去内蒙古的草原度假区旅游,答案很简单:商业化气息严重;草原度假区除了草原,其他旅游资源有限,看点不多;距离太远,交通不方便;消费高,保持特色但设施简单。

“风吹草低见牛羊”,内蒙古草原一望无际,那里的人们靠草原生活和生产。以游牧为主,最大的建筑特征就是蒙古包。它把历史和文明留在了马背上,草原上很少有遗址和古迹。它就跟西藏一样,很神秘,很净化。最大的旅游业就是草原。
旅游度假区的草原也很有特色,水草丰美,鲜花争艳。可以看草原,蓝天;还可以骑马、射箭,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美哉。都说大草原是避暑的天堂,尤其是在夏季,风景迷人,令人无限向往。

可是商业化氛围浓厚,景区里的消费也非常的贵。即便是很有特色,但是景点单一,交通也不方便,自驾游消费大,且接待设施不完善,没有单独的洗手间、洗浴依靠太阳能,有时候水温不太稳定等,成为了人们很少来的原因。

小建议:大家旅游前一定要补习一些小知识,入乡随俗。而且这里的海拔在1500米左右,气候干燥,早晚温差大,大家要注意保暖和防晒。在旅游旺季保管好个人物品,带上常用药品,还有美颜相机啊。牛肉干、奶制品及蒙古族工艺品,这些特产,值得推荐哦。

内蒙古花4.5亿打造的草原旅游度假区,很有特色,为何游客很少去?

6. 根据客源国概论,对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现状今行分析

亲,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鲜花][戳脸]:亲亲,根据客源国概论,对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现状今行分析;内蒙古地区横跨我国的东西地带,非常的狭长。所以从东到西就有阿尔山的原始森林。还有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浑身大哥沙漠,还有鄂尔多斯那边的响沙湾。如果想玩水也有不少有漂流的地方,所以内蒙古自治区也是个有山有水有草原的地方,还能体验骏马驰骋在草原上,所以这都是内蒙古地区旅游资源的特色,还能够体验蒙古族的风情从自治区六大基地战略说起,内蒙古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与八个省区毗邻,是祖国的北大门。 六大基地一是国家重要能源基地,这是依托内蒙古自治区丰富的煤炭、天然气资源和比较成熟的产业体系确立的,能源产业优势是内蒙古重要的区位竞争要素。 二是新型化工基地,主要是煤化工、石油化工上下游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具备良好发展基础和规模优势。[开心]【摘要】
根据客源国概论,对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现状今行分析【提问】
亲,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鲜花][戳脸]:亲亲,根据客源国概论,对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现状今行分析;内蒙古地区横跨我国的东西地带,非常的狭长。所以从东到西就有阿尔山的原始森林。还有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浑身大哥沙漠,还有鄂尔多斯那边的响沙湾。如果想玩水也有不少有漂流的地方,所以内蒙古自治区也是个有山有水有草原的地方,还能体验骏马驰骋在草原上,所以这都是内蒙古地区旅游资源的特色,还能够体验蒙古族的风情从自治区六大基地战略说起,内蒙古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与八个省区毗邻,是祖国的北大门。 六大基地一是国家重要能源基地,这是依托内蒙古自治区丰富的煤炭、天然气资源和比较成熟的产业体系确立的,能源产业优势是内蒙古重要的区位竞争要素。 二是新型化工基地,主要是煤化工、石油化工上下游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具备良好发展基础和规模优势。[开心]【回答】
以下是相关拓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鲜花][鲜花]:亲亲,内蒙古我们脑海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牛羊和草原,这是人们过去对内蒙古的普遍印象。内蒙古早些时候经济发展比较慢,某种程度上还真是牛羊和草原的化身,因为只有牛羊和草原,内蒙古的经济来源主要就是畜牧业。但是内蒙古有着很多先天优势是其它地方没办法比的,比如内蒙古最显著的资源优势就是它的矿产资源。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内蒙古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而利用它的矿物资源优势建立了自己强大的工业体系,如今的内蒙古GDP主要依靠工业和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的拉动。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还有问题可以继续发问哦,很乐意为您效劳~如果您对我的回答满意的话,麻烦动动小手给个赞!!爱您~么么[爱你][鲜花]【回答】
内蒙古旅游业受疫情影响,导致的现状【提问】
亲,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鲜花][戳脸]:亲亲,内蒙古旅游业受yi情影响,导致的现状:在本次疫情中,内蒙古虽然不是“重灾区”,但是2个盟市有聚集性yi情,出现过家庭传播和社区持续传播的风险,对本地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自治区政府采取了全区所有单位,居民小区和嘎查村实行封闭式管理、入境我区人员要及时向居住地所在嘎查村(社区)报告健康情况,非涉及居民生活必需的公共场所一律关闭等措施,有效防控yi情。从1月25日起,全区各类旅游景区暂停向游客开放,街区类旅游景区内商业活动全部暂停。从1月27日起,暂停对外文化和旅游团组出来访。截至1月30日,全区公共文化场馆闭馆,取消或延期举办群众文化活动2071个、文艺演出709场次。关闭各类旅游景区479个、农村(牧区)星级接待户801家,取消接待游客8657人次。于2月16日至26日在内蒙古举办的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也延迟举办,具体时间待定。“十四冬”的延期,也使内蒙古错失了极好的宣传平台。[开心]【回答】
我需要的是近期疫情所导致的旅游业发展现状【提问】
亲亲这就是今年的[微笑]【回答】
亲亲最近的状态也是一模一样的[微笑]【回答】
疫情期间内蒙古地区入境旅游优化策略有哪些【提问】
亲,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鲜花][戳脸]:亲亲,yi情期间内蒙古地区入境旅游优化策略有这些:一是跨省旅游经营活动不再与风险区实施联动管理。二是跨省游客需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跨省交通工具,并对跨省流动人员开展“落地检”,旅行社要积极引导游客主动进行核酸检测,推动防控关口前移。三是明确继续暂停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经营出入境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暂不恢复陆地边境口岸城市团队旅游业务。[开心]【回答】
这都是在网上能搜到的吧【提问】
我想要您的个人意见,不是国家发布的【提问】
亲,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鲜花][戳脸]:内蒙古地区入境旅游优化策略:(一)继续深化与俄蒙两国地区间的交流合作,巩固合作成果,扩大合作领域。一是深入挖掘“万里茶道”旅游的丰富内涵,打造中俄蒙跨国黄金旅游线路和国际旅游品牌。借助中蒙博览会、中俄蒙三国旅游部长会等国际会议举办,提升内蒙古旅游国际影响力。二是加快推进满洲里边境旅游试验区创新发展,全力推动二连浩特、阿尔山、满洲里建设跨境旅游合作区,丰富边境旅游产品,延长旅游者停留时间,扩大旅游消费,力争用3年时间,通过扎实推动两区建设,全面提升边境口岸旅游功能,促进经济效益增长,使跨境旅游成为我区一张亮丽的文化旅游名片。三是继续开展中俄蒙三国五地联席会议、“友谊·和平·年轻的使者”青少年旅游夏令营、跨境自驾旅游专列等活动,不断深化中俄蒙三地文化旅游交流,加大在俄蒙旅游宣传力度,扩大内蒙古和中国“万里茶道”沿省区在俄蒙周边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加强海外宣传营销力度,积极扩大入境旅游市场。一是多渠道搭建宣传平台,组织区内企业参加海外旅游展会,有针对性的开展境外宣传促销活动,加强与海外旅行商、旅游企业和航空公司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建立境内外旅游企业合作平台,拓展宣传渠道和宣传广度。二是加大对外交流开放力度,开展“欢乐春节”“美丽草原我的家·中国内蒙古文化周”等对外交流活动,组织境内外旅游企业、非遗传承人以及艺术家的培训和交流活动,集中展现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文化艺术精品。三是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蒙古国以及中国香港设立“内蒙古文化旅游宣传营销中心”,稳固和监测入境旅游市场。【回答】

7. 内蒙古的交通现状,对经济发展和旅游的影响

亲,内蒙古的交通现状为正在不断加快综合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通经济发展“大动脉”,一张以铁路、公路、航空为主的立体大交通网络,交通对经济发展和对于内蒙古的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高度的相关性,因此说明交通运输这一生产性业对于内蒙古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摘要】
内蒙古的交通现状,对经济发展和旅游的影响【提问】
亲亲,我是您的专属百度答主王敏导师,您所咨询的问题,我已经看到了,现在由我帮您查询答案,请您稍等片刻,我会给您最专业的回答,再次谢谢您的提问,为您服务我的荣信,祝您生活愉快[比心]【回答】
亲,内蒙古的交通现状为正在不断加快综合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通经济发展“大动脉”,一张以铁路、公路、航空为主的立体大交通网络,交通对经济发展和对于内蒙古的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高度的相关性,因此说明交通运输这一生产性业对于内蒙古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回答】
目前内蒙古即将进入高铁时代,这将充分发挥高铁通道经济和枢纽经济效应,大力发展高铁经济,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回答】

内蒙古的交通现状,对经济发展和旅游的影响

8. 你觉得内蒙古自治区在发展过程中需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1、内蒙古的土地面积和资源和其他省相比还是有优势的,但是资源再多也是有限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就矿产资源远比不了内蒙,但经济实力比内蒙强的多。其原因就是重视人才、重视科技目光长远。老邓都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这些落在实处,肯定会有改观。在南方许多乡镇企业所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在十几年前就超过了北方许多国营大厂。
2、北方人的观念和南方人有差异,在南方的大街小巷,很难看到一群一伙的闲人在下棋或打牌,即使走路也是来去匆匆。如果去政府机关办事或是去工商部门办证,效率都比北方高。政府的职能部门应该想办法提高效率,和尚多了没水喝。
3、所谓“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问题”,注意是一回事(制定政策),怎样解决又是一回事,许多政策制定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执行过程中就会有偏差,关键是执行的人往哪方面偏。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