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对保险的影响

2024-05-16 10:01

1. 利率市场化对保险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它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它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缺陷:1、国外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实践主要依据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理论”与“金融深化理论”,即利率管制导致金融抑制,导致利率远远低于市场均衡水平,资金将无法得到有效配置,金融机构与企业行为将会发生扭曲。2、金融危机表明,国外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已捉襟见肘,有些经济学家指出经济系统不是一个封闭的均衡系统,更像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在对计算机行业的研究中发现了收益递减规律——经济系统会存在远离平衡的状态)。3、日本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大银行竞相抬高存款利率,降低贷款利率,甚至出现存贷款利率倒挂现象。小银行难以招架,或被大银行吞并,或破产倒闭。这也说明了利率市场化符合收益递减规律,使得大银行日益强大,小银行纷纷破产。积极影响:1.让金融更好地支持实体金融机构采取了差异化的利率策略,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加大金融机构对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融资变得多元化,促使金融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也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2.增加金融机构获利能力贷款利率市场化以后,一些金融机构可能会上浮贷款利率,那么,就能够获得更多贷款利息收入,为银行增加更多获利能力。同时,银行在给中小企业贷款的时候,可能会更加严格贷款条件,对于发展前景更好的中小企业优先贷款,这样也可以进一步减少不良贷款。同时,还可以增加金融机构之间的市场竞争,进一步提高金融机构服务水平,促进金融服务创新。3.提高信贷质量贷款利率市场化之后,金融机构会给优质客户创造更多收益,而使那些质量不高的客户收益下降,风险较大且信誉度低的客户将退出信贷市场。4.更有效地吸引闲置资金。利率市场化或再择机有序放开存款利率,存款利率市场化以后,可以更加有效地吸纳闲散资金,把社会上闲置的资金很好地利用起来,如果利率上涨,可以更加吸引大客户闲置资金,利率市场化以后,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来决定利率,那么适当地提高存款利率,就可以在短时期内吸引到更多数量的闲置资金,以备今后发展。更好地把闲置资金利用起来,利率市场化可以起到积极作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更好地创造价值,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5.有利于信誉好的客户利率市场化后,银行也更加严格审核贷款人的信用状况,信用好的贷款者将更多受到青睐,利率市场化后,银行存款利率一般会提高,贷款利率则会下降,老百姓将会得到更多的实惠,同时,促进信用体系先前迈进一步。6.将推进存款保险制度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之间竞争会增强,一些银行可能面临新的风险,为了维护整个市场稳定,或将推进存款保险制度。7.促进农村金融服务进一步提高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不再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设立上限,有利于农村信用社自主定价,有利于统一各类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政策,营造更加公平竞争环境,有利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农村金融服务进一步创新与提高。8.加速银行升级利率市场化,资产定价将更加透明,商业银行利息差有利于竞争,经营模式转型压力增加,加速传统银行业务向投资银行、财富管理转变,促进银行进一步升级。不利因素:1、商业银行经营压力增加利率市场化以后,并不意味着所有金融贷款利率都会升高,中小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经营压力可能会有所增加。2、利率波动的风险利率市场化之后,利率对经济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增加,无论是国际金融市场利率上升或下降,各种市场经济变化,甚或是银行客户变更还贷或取款时间等,都可能会对利率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深远意义:利率市场化将在未来3-5年内完成,是有步骤、有层次、有阶段地逐步完成,既科学又合理。放开贷款利率下限,标志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利率市场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利率市场化对保险的影响

2. 寿险产品利率市场化

保费、投资、资本是影响保险公司经营的三大核心要素。中国寿险业有90%左右的产品都是投资型,其保单成本由潜在客户面临的机会成本所决定,存款利率和存款替代产品收益率是影响潜在客户金融消费取向的关键因素。寿险业过去的发展历程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在2001年-2010年的10年里,寿险业之所以得以快速发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利率管制下,寿险公司顺势推出了收益率高于同期存款利率的分红险、万能险,起到了储蓄分流的作用。但2010年以后,银行通过变相的存款利率市场化,推出大量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寿险产品的优势变得不明显,寿险公司不仅与银行争夺储蓄资源的难度更大,而且还面临银行、券商、基金等金融机构分流保费的压力。寿险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是银行,降息对保险负债端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银行存款利率以及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变化。降息有助于保险公司存量债券投资资产公允价值提升,使得保险公司资产负债表中资本公积增多,净资产增加,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改善。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3. 寿险利率市场化 产品

1.改革完善产品监管机制。切实转变产品监管理念。从依靠合规审查的行政许可模式,转变为系统、科学的风险管理模式。产品监管要更加侧重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更加侧重于风险评估与提示,更加侧重对企业产品开发能力和资质的规范,更加侧重对企业加强产品线管理的引导。加强产品监管能力建设,切实提升产品监管的技术分析能力和风险识别能力。建立实施产品预审机制,在行业层面吸纳法律、精算、监管、医学、金融等方面专家,建立产品开发和审查专家委员会,对新的产品类别、费率、责任突破一定范围或同业反映和争议的产品,进行专业审查和风险评估,监管机关以专家委员会的意见为基础,做出行政许可和产品整改等决定,并加强对产品的检测和后续监管。2.落实偿付能力约束机制。把宏观的偿付能力监管与微观的产品监管紧密结合,使偿付能力监管成为费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重要风险闸口和内在调节机制。一是把偿付能力状况作为开发差别化、突破性产品的重要资质条件。禁止偿付能力不足的企业以激进的方式开发和销售产品,扰乱市场秩序,引发行业风险积聚。对偿付能力出现风险隐患的企业,分析其产品结构方面的根源并及时提出调整产品的监管意见。二是发挥资本约束对费率市场化的风险免疫作用。费率市场化后产品的风险特征将发生重大变化,认可负债的评估要以风险为导向,对于风险偏好高的业务相应要强化资本约束,风险程度低的业务则要降低资本占用,使资本的经济管理、业务结构调整与费率市场化风险控制之间建立密切关联和平衡制约关系。3.完善产品风险定价机制。保险企业自主定价是费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微观基础。保险企业应进一步回归理性,处理好定价与风险的关系,强化风险选择与定价技术在保险经营中的核心作用。加强风险定价能力建设,注重精算和产品开发队伍的培养,积极引入国外先进的定价工具和模型,建立起灵活、精准、专业的风险定价机制,统筹考虑产品精算、责任准备金提取、偿付能力、再保险安排、资产负债管理、市场细分等多种参数,推进新产品开发和实现差异化定价。4.完善产品定价参照基准体系。这是一项关系费率形成机制改革成败的基础性工作,需要注重发挥行业组织的重要作用。更加注重对生命表、疾病发生率、残疾发生率以及各类财险纯风险损失率的研究和修订,探索建立寿险定价基准利率确定机制,建立完善相关产品费用分摊标准,完善重大疾病、残疾评定等保险责任标准,建立完善主要产品的标准化或示范条款。总之,为保险企业实施风险定价提供完整、科学、严谨、可遵循的定价参照体系,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风险定价能力,降低行业整体定价风险。5.完善和实现市场退出机制。建立配套的市场退出机制是费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制度前提。随着我国保险保障基金制度不断完善,为费率形成机制改革设置了最后一道风险屏障。在此基础上,仍然要在市场主体、分支机构及产品上建立相应的退出机制。建立分红保险、车险、交强险、农险等主要险种的风险监测制度,对重点保险企业实施跟踪监控。按照风险“抓早、抓小”的原则,建立分层次、分类型、分阶段的市场退出制度,有效化解局部风险,真正实现优胜劣汰、公平竞争。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寿险利率市场化 产品

4. 保险行业 利率市场化

什么是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它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它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结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现状如何?通过十余年的努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特别是货币市场利率放开的进度比较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逐步实现货币市场利率品种的市场化,包括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债券回购利率、票据市场转贴现利率、国债与政策性金融债的发行利率和二级市场利率等。二是不断简化存贷款利率管理。过去管理的利率品种很多,近年来,通过放开或取消管制,提高了商业银行管理利率的自主性。三是先后三次扩大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浮动幅度,增强了银行贷款的风险管理能力,缓解了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四是放开了对外币利率的管理。目前,人民银行管理的外币利率品种已经很少了。五是中资银行法人对中资保险公司法人试行大额定期存款业务,利率由双方协商确定。总之,从制度方面看,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近中期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5. 利率市场化后的保险产品

利率市场化后银行业至少在三个方面的风险都将扩大。首先是流动性风险,利率市场化之后,各家银行利率变化比过去增大,资金容易在市场中形成频繁地流动状态,这样对一些银行会造成流动性风险。第二个风险就是信用风险,利率市场化容易带来风险偏好上升,由于原来一些大客户,定价、溢价能力非常强,信用风险会增加。第三个就是利率风险,利率市场化后,市场波动相对要大得多,所以利率风险也应注意。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利率市场化后的保险产品

6. 保险利率市场化的优点

利率市场化: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它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它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缺陷:1、国外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实践主要依据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理论”与“金融深化理论”,即利率管制导致金融抑制,导致利率远远低于市场均衡水平,资金将无法得到有效配置,金融机构与企业行为将会发生扭曲。2、金融危机表明,国外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已捉襟见肘,有些经济学家指出经济系统不是一个封闭的均衡系统,更像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在对计算机行业的研究中发现了收益递减规律——经济系统会存在远离平衡的状态)。3、日本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大银行竞相抬高存款利率,降低贷款利率,甚至出现存贷款利率倒挂现象。小银行难以招架,或被大银行吞并,或破产倒闭。这也说明了利率市场化符合收益递减规律,使得大银行日益强大,小银行纷纷破产。积极影响:1.让金融更好地支持实体金融机构采取了差异化的利率策略,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加大金融机构对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融资变得多元化,促使金融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也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2.增加金融机构获利能力贷款利率市场化以后,一些金融机构可能会上浮贷款利率,那么,就能够获得更多贷款利息收入,为银行增加更多获利能力。同时,银行在给中小企业贷款的时候,可能会更加严格贷款条件,对于发展前景更好的中小企业优先贷款,这样也可以进一步减少不良贷款。同时,还可以增加金融机构之间的市场竞争,进一步提高金融机构服务水平,促进金融服务创新。3.提高信贷质量贷款利率市场化之后,金融机构会给优质客户创造更多收益,而使那些质量不高的客户收益下降,风险较大且信誉度低的客户将退出信贷市场。4.更有效地吸引闲置资金。利率市场化或再择机有序放开存款利率,存款利率市场化以后,可以更加有效地吸纳闲散资金,把社会上闲置的资金很好地利用起来,如果利率上涨,可以更加吸引大客户闲置资金,利率市场化以后,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来决定利率,那么适当地提高存款利率,就可以在短时期内吸引到更多数量的闲置资金,以备今后发展。更好地把闲置资金利用起来,利率市场化可以起到积极作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更好地创造价值,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5.有利于信誉好的客户利率市场化后,银行也更加严格审核贷款人的信用状况,信用好的贷款者将更多受到青睐,利率市场化后,银行存款利率一般会提高,贷款利率则会下降,老百姓将会得到更多的实惠,同时,促进信用体系先前迈进一步。6.将推进存款保险制度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之间竞争会增强,一些银行可能面临新的风险,为了维护整个市场稳定,或将推进存款保险制度。7.促进农村金融服务进一步提高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不再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设立上限,有利于农村信用社自主定价,有利于统一各类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政策,营造更加公平竞争环境,有利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农村金融服务进一步创新与提高。8.加速银行升级利率市场化,资产定价将更加透明,商业银行利息差有利于竞争,经营模式转型压力增加,加速传统银行业务向投资银行、财富管理转变,促进银行进一步升级。不利因素:1、商业银行经营压力增加利率市场化以后,并不意味着所有金融贷款利率都会升高,中小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经营压力可能会有所增加。2、利率波动的风险利率市场化之后,利率对经济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增加,无论是国际金融市场利率上升或下降,各种市场经济变化,甚或是银行客户变更还贷或取款时间等,都可能会对利率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深远意义:利率市场化将在未来3-5年内完成,是有步骤、有层次、有阶段地逐步完成,既科学又合理。放开贷款利率下限,标志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利率市场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7. 长期利率下行对寿险公司的影响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从保费、投资、资本(影响保险公司经营的三大核心要素)这三个方面来说,银行降息对保险业的影响中性略偏正面。中国寿险业有90%左右的产品都是投资型,其保单成本由潜在客户面临的机会成本所决定,存款利率和存款替代产品收益率是影响潜在客户金融消费取向的关键因素。寿险业过去的发展历程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在2001年-2010年的10年里,寿险业之所以得以快速发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利率管制下,寿险公司顺势推出了收益率高于同期存款利率的分红险、万能险,起到了储蓄分流的作用。但2010年以后,银行通过变相的存款利率市场化,推出大量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寿险产品的优势变得不明显,寿险公司不仅与银行争夺储蓄资源的难度更大,而且还面临银行、券商、基金等金融机构分流保费的压力。寿险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是银行,降息对保险负债端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银行存款利率以及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变化。尽管本次存款利率下调了0.25个百分点,但同时也调高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人民银行试图通过降息叠加存款利率上限逐步打开的方式来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从2014年11月22日降息后银行存款利率的实际变化来看,尽管利率上限打开,但仅有少数中小银行上浮到1.2倍,华夏、平安、广大、北京等银行先上浮至1.2倍后又下调至1.15倍,而大银行基本并未跟进。本次存款利率下调以及部分中小银行迫于吸储压力会再度上浮利率(目前,江苏银行、民生银行一年定存的利率已上浮到基准利率的1.3倍),两相抵消,降息后银行业整体存款利率会略有下降,但幅度会比较有限。银行理财产品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变相体现。受制于整体市场资金成本居高不下,自上次降息以及之后的降准,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基本没有发生太大变化。截至2月22日,1年期的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为5.41%。预计本次降息未必会带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水平的显著下降。综上,本次降息对承保压力的释放影响有限。2014年行业投资收益率6.3%,创5年来最高水平,寿险公司给予万能险客户的结算利率以及分红险客户的分红较高,使得寿险产品在与银行存款、银行理财产品的竞争中更加具有吸引力。预计2014年投资收益率会支撑寿险业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本次降息对投资的影响短期正面,中长期负面。降息对投资是把双刃剑。降息对会存量资产和新增资产、固定利率资产和浮动利率资产产生不同影响。降息后,存量资产价格会上升,而对于当年新增保费留存的资产和到期再投资的资产,其收益率则会下行;固定利率资产价格上升,而浮息资产收益率则会下降。目前保险存量资产中约1%为交易性金融资产,20%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率向下资产价格上升利好净资产回升,但是每年新增资产大约在20%左右,到期再投资资产大约在10%左右,重新配置资产面临收益率向下的压力。就本次降息对主要大类资产的影响而言,从债券资产来看,此次降息再次确认了货币政策宽松方向。根据目前实体经济的运行情况来看,不排除年内还会出现多次降息、降准的可能性。债市走牛的趋势并未被打破。从股票资产来看,降息周期中,无风险利率下行一般会提升权益估值,加上货币政策放松、市场流动性充裕,往往会对股市形成有利支撑。就本次降息而言,由于已在市场预期之中,加上市场前期已积累了较大幅度的涨幅,本次降息对股市的利好程度远不及上次。从非标资产来看,由于大部分是期限较长的债权投资计划,且大部分收益率一般与5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挂钩。自2014年11月降息以来,金融机构一般贷款利率从2014年三季度的7.33%降至四季度的6.92%,实际贷款利率下降幅度与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的0.4个百分点基本相当。预计此次降息会降低债权计划收益率约0.25个百分点。综上,一般而言,在降息周期的初期,由于固定收益新增投资资产相对于存量投资资产较少,降息给存量资产价格上升带来的价差收益率大于新增资产的票息率,保险投资收益率出现上行的可能性较大。但从中长期来看,存量投资资产逐步减少,伴随市场利率的下行,新增投资资产收益率下降会对整体投资收益率形成下拉作用,保险投资收益率趋于下降。本次降息对资本影响正面。降息有助于保险公司存量债券投资资产公允价值提升,使得保险公司资产负债表中资本公积增多,净资产增加,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改善。同时对保险公司2015年的利润调节给予更大的灵活空间。

长期利率下行对寿险公司的影响

8. 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这对保险行业会产生哪些影响?

寿险费率改革可能导致长期保障产品费率下降20%,寿险费率市场化正式迈出步伐。在近日召开的保监会深化保险业改革座谈会上,保监会主席项俊波透露,国务院近日通过了《寿险预定利率改革方案》。 速度。 虽然试点只是从普通寿险产品开始,但它是深化保险业改革的重要一步,国内某寿险公司总精算师指出,此次改革主要针对传统寿险。
如:定期寿险、终身寿险、综合险、重疾险等,即非分红型产品, 并将预定利率提高至 35%,他认为,这一变化将使长期保护产品的比率降低多达20%,在他看来,这次改革对整个行业来说是一件好事,但对行业结构影响不大,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将能够以比分红产品更低的价格购买有保障的产品,可以说是又多了一种选择。
此前,有分析人士认为,寿险费率市场化可能带来一定的退保风险,精算师对此表示认同,但他也指出,企业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防范和化解这种风险,比如通过再保险,费率下降对此类产品的销售有什么影响? 上述总精算师分析,销量不会有太大变化,因为基本上是替代效应,去香港买保险的可能性会降低,但不会影响大分红险和不分红险的格局。
中国保监会印发《关于加强机动车商业保险条款和费率管理的通知》,将逐步建立市场化的条款费率形成机制,只要具备一定条件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可以自主起草商业车险条款和费率,此外,中国保险业协会将制定商业车险协会示范条款、机动车参考折旧系数和模型数据库,测算商业车的参考净损失率,供保险公司参考和使用,为保险公司制定理赔的实用指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