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学方面有什么权威的奖项

2024-05-16 17:36

1. 在经济学方面有什么权威的奖项

这种东西网上一搜就能搜出来。摘自:MBA 智库“经济学家”条目一、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经济学奖(The Nobel Economics Prize),全称是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The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通常称为诺贝尔经济学奖,也称瑞典银行经济学奖。
  诺贝尔经济学奖不属于诺贝尔遗嘱中所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而是由瑞典银行在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的,其评选标准与其它奖项是相同的,获奖者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选,1969年(该银行的300周年庆典)第一次颁奖,由挪威人弗里希和荷兰人丁伯根共同获得。
  二、约翰·贝茨·克拉克奖  约翰·贝茨·克拉克奖(John Bates Clark Medal)俗称“小诺贝尔经济学奖”,由美国经济学会评选的,是经济学界除诺贝尔经济学奖外的另一项重要殊荣。
  约翰·贝茨·克拉克奖由美国经济协会于1947 年在美国经济协会创始人、协会第三任会长、著名经济学家约翰·贝茨·克拉克(1847—1938)诞辰100周年之际所设立的。目的在于纪念约翰·贝茨·克拉克提出的边际生产力理论与生产耗竭理论、和研究出根植于边际效用的需求理论。这个奖项1947年设立,每两年评选一次,入选的基本资格为在美国大学任教、40岁以下的学者。
  三、亚当·斯密奖  全美商业经济学协会亚当·斯密奖(The Adam Smith Award of NABE),是由全美商业经济学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Business Economics,NABE)于1982年设立颁发。该奖项的评选是基于经济学家在经济领域的领导力及其提供的理念知识在工作政策上的实用性。每个获奖者将在全美商业经济学协会年会上发表一篇演讲。演讲稿将一些商业经济刊物上发表。
  四、大卫·威尔兹经济学奖  哈佛大学设立的“大卫·威尔兹经济学奖”(David A. Wells Prize in Economics)
  五、我国的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  中国近30年的经济发展已形成了有别于西方市场经济体系的独特的中国市场经济模式,为经济理论的提炼与创新积累了许多新的素材,中国的“故事”已经吸引了不少西方学者的关注,因而构建这样一个平台,也为中国经济学界走向世界提供了契机。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应运而生。该奖项的前身为“黄达-蒙代尔优秀博士论文奖”,由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欧元之父”罗伯特·A·蒙代尔(Robert.A Mundell)教授和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前校长黄达教授共同冠名,2002年12月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创设。每两年评选一次,逢单年颁奖,迄今已颁发三届,有15位青年学者获奖。为了进一步扩大该奖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评选结果更加公开公正透明,2005年该奖项正式更名为“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Mundell-Huang Prize)。
  设立“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的宗旨是为了推动中国经济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繁荣经济学科研究;搭建中国经济学特别是财政金融学科领域博士培养的国际交流平台;倡导兼容并蓄、学贯中西、严谨求实的学术品格;激励更多的杰出青年学者为新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聪明才智。为了实现这一宗旨,体现奖项的严肃性、公正性和权威性,“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设定了严格的标准与评选程序。要求参评论文的选题立足学科前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能够反映该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发展状况,在本学科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或接近乃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运用国际通行的研究方法进行探索研究,有新的研究视角和独到见解,并在相应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了保证该奖项的权威性,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聘请国内权威专家组成专门的评选委员会。
  六、我国的中国经济学奖  中国经济学奖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授予个人、对个人长期成就进行奖励的经济学奖项,其宗旨在于通过奖励在经济理论、政策及研究方法等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中国学者。 该奖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学的“诺贝尔奖”,是中国目前规格最高的经济学奖项。
  中国经济学奖设立背景:中国经济学奖是由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共同发起设立。
  其宗旨在于通过奖励在经济理论、政策及研究方法等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中国学者,促进中国经济理论研究的繁荣和政策制定水平提高,普及经济领域基础知识,为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在经济学方面有什么权威的奖项

2. 在经济学方面有什么权威的奖项

这种东西网上一搜就能搜出来。 摘自:MBA 智库“经济学家”条目 一、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经济学奖(The Nobel Economics Prize),全称是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The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通常称为诺贝尔经济学奖,也称瑞典银行经济学奖。 诺贝尔经济学奖不属于诺贝尔遗嘱中所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而是由瑞典银行在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的,其评选标准与其它奖项是相同的,获奖者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选,1969年(该银行的300周年庆典)第一次颁奖,由挪威人弗里希和荷兰人丁伯根共同获得。 二、约翰·贝茨·克拉克奖 约翰·贝茨·克拉克奖(John Bates Clark Medal)俗称“小诺贝尔经济学奖”,由美国经济学会评选的,是经济学界除诺贝尔经济学奖外的另一项重要殊荣。 约翰·贝茨·克拉克奖由美国经济协会于1947 年在美国经济协会创始人、协会第三任会长、著名经济学家约翰·贝茨·克拉克(1847—1938)诞辰100周年之际所设立的。目的在于纪念约翰·贝茨·克拉克提出的边际生产力理论与生产耗竭理论、和研究出根植于边际效用的需求理论。这个奖项1947年设立,每两年评选一次,入选的基本资格为在美国大学任教、40岁以下的学者。 三、亚当·斯密奖 全美商业经济学协会亚当·斯密奖(The Adam Smith Award of NABE),是由全美商业经济学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Business Economics,NABE)于1982年设立颁发。该奖项的评选是基于经济学家在经济领域的领导力及其提供的理念知识在工作政策上的实用性。每个获奖者将在全美商业经济学协会年会上发表一篇演讲。演讲稿将一些商业经济刊物上发表。 四、大卫·威尔兹经济学奖 哈佛大学设立的“大卫·威尔兹经济学奖”(David A. Wells Prize in Economics) 五、我国的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 中国近30年的经济发展已形成了有别于西方市场经济体系的独特的中国市场经济模式,为经济理论的提炼与创新积累了许多新的素材,中国的“故事”已经吸引了不少西方学者的关注,因而构建这样一个平台,也为中国经济学界走向世界提供了契机。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应运而生。该奖项的前身为“黄达-蒙代尔优秀博士论文奖”,由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欧元之父”罗伯特·A·蒙代尔(Robert.A Mundell)教授和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前校长黄达教授共同冠名,2002年12月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创设。每两年评选一次,逢单年颁奖,迄今已颁发三届,有15位青年学者获奖。为了进一步扩大该奖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评选结果更加公开公正透明,2005年该奖项正式更名为“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Mundell-Huang Prize)。 设立“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的宗旨是为了推动中国经济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繁荣经济学科研究;搭建中国经济学特别是财政金融学科领域博士培养的国际交流平台;倡导兼容并蓄、学贯中西、严谨求实的学术品格;激励更多的杰出青年学者为新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聪明才智。为了实现这一宗旨,体现奖项的严肃性、公正性和权威性,“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设定了严格的标准与评选程序。要求参评论文的选题立足学科前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能够反映该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发展状况,在本学科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或接近乃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运用国际通行的研究方法进行探索研究,有新的研究视角和独到见解,并在相应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了保证该奖项的权威性,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聘请国内权威专家组成专门的评选委员会。 六、我国的中国经济学奖 中国经济学奖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授予个人、对个人长期成就进行奖励的经济学奖项,其宗旨在于通过奖励在经济理论、政策及研究方法等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中国学者。 该奖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学的“诺贝尔奖”,是中国目前规格最高的经济学奖项。 中国经济学奖设立背景:中国经济学奖是由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共同发起设立。 其宗旨在于通过奖励在经济理论、政策及研究方法等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中国学者,促进中国经济理论研究的繁荣和政策制定水平提高,普及经济领域基础知识,为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3. 经济学家的奖项

 诺贝尔经济学奖(The Nobel Economics Prize),全称是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The Bank of Sweden Prize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通常称为诺贝尔经济学奖,也称瑞典银行经济学奖。诺贝尔经济学奖不属于诺贝尔遗嘱中所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而是由瑞典银行在1968年(戊申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的,其评选标准与其它奖项是相同的,获奖者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选,1969年(该银行的300周年庆典)第一次颁奖,由挪威人弗里希和荷兰人丁伯根共同获得。 约翰·贝茨·克拉克奖(JohnBatesClarkMedal)俗称“小诺贝尔经济学奖”,由美国经济学会评选的,是经济学界除诺贝尔经济学奖外的另一项重要殊荣。约翰·贝茨·克拉克奖由美国经济协会于1947年在美国经济协会创始人、协会第三任会长、著名经济学家约翰·贝茨·克拉克(1847—1938)诞辰100周年之际所设立的。目的在于纪念约翰·贝茨·克拉克提出的边际生产力理论与生产耗竭理论、和研究出根植于边际效用的需求理论。这个奖项1947年设立,每两年评选一次,入选的基本资格为在美国大学任教、40岁以下的学者。 全美商业经济学协会亚当·斯密奖(TheAdamSmithAwardofNABE),是由全美商业经济学协会(NationalAssociationforBusinessEconomics,NABE)于1982年设立颁发。该奖项的评选是基于经济学家在经济领域的领导力及其提供的理念知识在工作政策上的实用性。每个获奖者将在全美商业经济学协会年会上发表一篇演讲。演讲稿将一些商业经济刊物上发表。 中国经济学奖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授予个人、对个人长期成就进行奖励的经济学奖项,其宗旨在于通过奖励在经济理论、政策及研究方法等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中国学者。该奖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学的“诺贝尔奖”,是中国目前规格最高的经济学奖项。中国经济学奖设立背景:中国经济学奖是由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共同发起设立。其宗旨在于通过奖励在经济理论、政策及研究方法等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中国学者,促进中国经济理论研究的繁荣和政策制定水平提高,普及经济领域基础知识,为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经济学家的奖项

4. 经济学奖对中国有何启发

1、二元结构理论。早期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指出,发展中国家并存着两个部门:一个是传统的、落后的农业部门,一个是先进的、现代的工业部门。经济发展依赖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农业不仅为工业提供劳动力还为工业部门提供农业剩余,如果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受阻,工业扩张就会减缓甚至停滞。  从新中国诞生到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农村为城市工业提供资金达2万多亿元,相当于同期社会资本存量的2/3。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向城市输送了近2亿劳动力,为城市工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也拉大了城乡差距。发展经济学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强调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的结构差异,把经济增长、工业化、人口流动与资本积累紧密联系起来,揭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变动规律,贴切的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的这种城乡差别。  2、重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二元结构理论虽然揭示了发展中国家的城乡差距,但过于关注工业扩张,忽视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以舒尔茨为代表的第二阶段发展经济学家抨击了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做法,强调在工业化过程中应重视农业的发展,通过对农业的投入和对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来提高农业生产率,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农业发展不仅具有工具价值而且本身就是发展的目标,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是消除贫困的重要途径。舒尔茨指出,技术停滞是传统农业落后和贫困的主要原因,不进行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就不能转变为现代农业。  我国农业发展一直滞后于城市工业,农业技术一直徘徊不前。1978年以来,农村改革经历了最初的十年繁荣发展后陷入“三农”瓶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的3.28倍。发展经济学被引入中国后,对农业重要性的研究日渐深入人心,许多发展经济学研究者开始以解决“三农”问题为核心,做了大量的深入研究,为中国农业发展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理论指导。时至今日,国内的发展经济学研究者仍在对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着孜孜不倦的研究与努力。  3、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过大的资源耗费使环境的承载压力与日俱增,如何有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一直都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课题之一。早在1983年,谭崇台就发表《正确处理经济增长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为实现新的发展战略目标而奋斗》一文,文章指出:“在制定经济计划时,把生产、人口、资源和环境四个因素作统一的考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控制人口增长,注意资源节约,并作好环境保护,对我国来说,是势在必行的。”他提出要“进一步大大节约资源,节约能源”的观点。巴尼(Barney)在《公元2000年环境》(1986)中指出,不发达情形下的人口增长经常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快就会超过他们所依存的局部环境承受能力,使环境恶化,侵蚀和降低以前享有的生活质量,贫困往往是环境恶化和其他灾难的根源。拉尔夫的《我们的家园——地球》(1993)表明:“环境不可能在贫困的条件下得到改善,发展本身应当是对此的部分答案”。所有这些研究为中国也为所有发展中国家制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发展经济学推进了中国的发展进程,中国的快速发展也丰富繁荣了发展经济学这门学科。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日益深化,中国的发展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发展的聚焦点,中国面临的各种经济发展问题已成为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核心主题,如中国的农民工问题、城镇化问题、失业与就业、金融风险、社会保障问题等等。正如谭崇台所总结的:由于历史、文化、社会状况各有不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初始制度不论与发达国家今昔状况相比,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相互比较都具有极大的异质性和特殊性。尽管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但世界多极化又是必然的归宿,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将提供丰富的发展经验,成为发展经济学永不枯竭的源泉,发展经济学是一门年轻而充满生命力的学科。

5. 中国经济学奖的简介

中国经济学奖首届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暨新闻发布会于2004年2月29日在京举行,中国经济学奖首届评奖活动将正式启动。中国经济学奖欢迎海内外各界机构与人士对评奖活动给予捐助和支持,并参与和评奖有关的各类学术活动。中国经济学奖 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授予经济学家个人、对个人长期成就进行奖励的经济学奖项,奖励对象是自1978年以来,将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对发展和改革重大政策制定作出杰出贡献的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学奖是中国目前规格最高的经济学奖项,同时奖金额也最高。

中国经济学奖的简介

6. 中国经济学奖的介绍

中国经济学奖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授予经济学家个人、对个人长期成就进行奖励的经济学奖项,奖励对象是自1978年以来,将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对发展和改革重大政策制定作出杰出贡献的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学奖是中国目前规格最高的经济学奖项,同时奖金额也最高。

7. 中国经济学奖的评选机构

中国经济学奖是由:中国宏观经济学会中宏基金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联合举行专家委员会名单名誉主席 :陈锦华 曾培炎 马凯

中国经济学奖的评选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