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群效应与羊群行为的区别

2024-05-20 23:47

1. 羊群效应与羊群行为的区别

“羊群效应”是指管理学上一些企业的市场行为的一种常见现象。 
  经济学里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因此,“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羊群效应的出现一般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上,而且这个行业上有一个领先者(领头羊)占据了主要的注意力,那么整个羊群就会不断摹仿这个领头羊的一举一动,领头羊到哪里去吃草,其它的羊也去哪里淘金。 

 羊群行为指动物(牛、羊等畜类)成群移动、觅食。后来这个概念被引申来描述人类社会现象,指与大多数人一样思考、感觉、行动,与大多数人在一起,与大多数人操持一致。以后,这个概念被金融学家借用来描述金融市场中的一种非理性行为,指投资者趋向于忽略自己的有价值的私有信息,而跟从市场中大多数人的决策方式。羊群行为表现为在某个时期,大量投资者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或者对于特定的资产产生相同的偏好。

羊群效应与羊群行为的区别

2. 羊群效应的羊群行为


3. 羊群效应的表现

 有一个人白天在大街上跑,结果大家也跟着跑,除了第一个人,大家都不知道奔跑的理由。人们有一种从众心理,由此而产生的盲从现象就是“羊群效应”。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个性去“随大流”,因为我们每个人不可能对任何事情都了解得一清二楚,对于那些不太了解,没把握的事情,往往“随大流”。持某种意见人数多少是影响从众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很少有人能够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还坚持自己的不同意见。压力是另一个决定因素。在一个团体内,谁做出与众不同的行为,往往招致“背叛”的嫌疑,会被孤立,甚至受到惩罚,因而团体内成员的行为往往高度一致。“羊群效应”告诉我们,许多时候,并不是谚语说的那样——“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市场中的普通大众,往往容易丧失基本判断力。人们喜欢凑热闹、人云亦云。群众的目光还投向资讯媒体,希望从中得到判断的依据。但是,媒体人也是普通群众,不是你的眼睛,你不会辨别垃圾信息就会失去方向。所以,收集信息并敏锐地加以判断,是让人们减少盲从行为,更多地运用自己理性的最好方法。理性地利用和引导羊群行为,可以创建区域品牌,并形成规模效应,从而获得利大于弊的较佳效果。寻找好领头羊是利用羊群效应的关键。对于个人来说,跟在别人屁股后面亦步亦趋难免被吃掉或被淘汰。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自己的创意,不走寻常路才是你脱颖而出的捷径。不管是加入一个组织或者是自主创业,保持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日常的消费中,羊群效应也表现得尤为明显。许多人,特别是女性喜欢与同性朋友一起结伴购物,因为同性朋友之间的眼光更接近,购物也更加有乐趣。不过,在选择购物的伙伴时,最好挑一些与自己的消费能力同层次的朋友,反之,与消费能力高于自己或低于自己的伙伴一起购物,都会受到“羊群效应”的影响,情不自禁地做出不符合自己消费习惯的非理性行为。在消费的过程中,伙伴的示范作用也会对你的消费产生不小的刺激。年轻人的收入虽然差不多,但是个人的实际情况并不相同,比如作为单身的可以过上无忧消费的“月光族”生活,而已经建立家庭的却要应对房贷和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因此尽管名义收入相当,两种人可以供支配的收入却是不一样的,这也就决定了他们消费能力的不同。对于普通人来说,爱攀比、好面子、趋同是社会交往中不可避免的“小毛小病”,从个人的心理层面出发也很难简单地克服这样的问题,因此要想避免非理性消费的产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与“羊群效应”绝缘,尽量选择与自己的消费能力相当的伙伴和朋友共同购物,而避免与消费能力高于或是低于自己的人一起搭伴而行,以消除非理性购物对自己经济带来的影响。一个典型案例是牌照需求的“羊群效应” 。在各大城市限制汽车消费的大背景下,不少消费者看到周围的朋友蠢蠢欲动,自己也按捺不住了,导致一家多人参加摇号、未做好购车准备等问题层出不穷,这是典型的“羊群效应” 。 在竞争激烈的“兴旺”的行业,很容易产生“羊群效应”,看到一个公司做什么生意赚钱了,所有的企业都蜂拥而至,上马这个行当,直到行业供应大大增长,生产能力饱和,供求关系失调。大家都热衷于摹仿领头羊的一举一动,有时难免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对于我们这些职场里的人而言,往往也可能出现“羊群效应”。做IT赚钱,大家都想去做IT;做管理咨询赚钱,大家都一窝蜂拥上去;在外企干活,成为一个嘴里常蹦出英语单词的小白领,看上去挺风光,于是大家都去学英语;做公务员很稳定,收入也不错,大学毕业生都去考公务员…… 我们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去衡量自己。我们应该去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工作,而不是所谓的“热门”工作,都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热门”的职业不一定属于我们,如果个性与工作不合,努力反而会导致更快的失败。我们还要留心自己所选择的行业和公司中所存在的潜藏危机,任何行业和企业都不可能是“避风港”,风险永远是存在的,必须大胆而明智地洞察。在有了这点儿危机意识之后,自然就要预备好对策,当危机真正到来时该怎么办?在《谁动了我的奶酪》中,坐吃山空的小老鼠最终没有奶酪可吃,而有危机意识、到处寻找新的奶酪的小老鼠,却在旧的奶酪吃光之前,就寻找到了新的生机。 在资本市场上,“羊群效应”是指在一个投资群体中,单个投资者总是根据其他同类投资者的行动而行动,在他人买入时买入,在他人卖出时卖出。导致出现“羊群效应”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比如,一些投资者可能会认为同一群体中的其他人更具有信息优势。“羊群效应”也可能由系统机制引发。例如,当资产价格突然下跌造成亏损时,为了满足追加保证金的要求或者遵守交易规则的限制,一些投资者不得不将其持有的资产割仓卖出。 在投资股票积极性大增的情况下,个人投资者能量迅速积聚,极易形成趋同性的羊群效应,追涨时信心百倍蜂拥而致,大盘跳水时,恐慌心理也开始连锁反应,纷纷恐慌出逃,这样跳水时量能放大也属正常。只是在这时容易将股票杀在地板价上。 这就是为什么牛市中慢涨快跌,而杀跌又往往一次到位的根本原因。但我们需牢记,一般情况下急速杀跌不是出局的时候。 行为与理性的对立统一股市的羊群行为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从而导致他们在某段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凯恩斯早就指出:“从事股票投资好比参加选美竞赛,谁的选择结果与全体评选者平均爱好最接近,谁就能得奖;因此每个参加者都不选他自己认为最美者,而是运用智力,推测一般人认为最美者。”可见,羊群行为是出于归属感、安全感、和信息成本的考虑,小投资者会采取追随大众和追随领导者的方针,直接模仿大众和领导者的交易决策。就个体而言,这一行为是理性还是非理性的,经济学家们还没有得出统一的结论。比较极端的理性主义者如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加里·S ·贝克尔认为:“人类所有的经济行为都是理性的,经济学家们之所以不能解释是因为他们情不自禁地用非理性行为、粗心大意、愚蠢行为、价值的特别改变等臆断说明他们解释不了的现象以掩盖他们知识上的缺乏,而这些臆断恰恰暴露了他们所掩饰的失败。”贝克尔的观点虽然比较极端,但却可以让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要臆断地分析,个体股市参与者的“羊群行为”多少是有几份理性的。如社会心理学可控实验证实:当观察现实很模糊时,大众就成为信息源,或者说大众的行为提供了一个应如何行动的信息。在股市上,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个体无法从有限的股价信息中做出合理的决定,从众就是其理性行为,虽然这种理性含有不得已的意味。所以我认为,股市的羊群行为经常是以个体的理性开端的,通过其放大效应和传染效应,跟风者们渐渐表现出非理性的倾向,进而达到整体的非理性。当股市炒作过度时,就出现了“非理性繁荣”。这就如同一片肥沃的草原上只有几只羊,应该说它们会吃的很饱。但是某天吸引来了一大群羊,这时候草原就要被啃食成荒漠了。同时羊群越来越吃不饱了,有一些倒下了,有一些迁徙了,但是如果是只聪明的羊,那它就不应该跟着大部队,应该留在这里,这样等草长出来了就会变成肥羊了,当然剩下的草必须能够让它撑到草长出来。所以有的时候大家都认为某件事是怎样的时候,其实事实可能正好相反。炒股要克服羊群效应反向行为是绝大多数成功投资策略的核心所在 ,然而,人性总是渴望追随大众而获得正面强化,即人多带来的安全感 。羊群效应也称为从众效应,表现为在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时,投资者通过观察大多数人的行为来推测其私有信息,或是过度依赖于舆论而模仿他人决策 。影响从众的最重要因素不是意见本身而是认同此意见人数的多寡。这样,个人理性行为导致了集体的非理性表现。在基金投资市场中,尽管机构投资者相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更具有信息优势,但机构投资者之间也同样表现出投资的羊群效应。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在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之间,机构投资者收集并分析信息,而个人投资者跟随,即“收集分析-跟随”是均衡解;在机构投资者之间,跟随-跟随亦是博弈的均衡解 。与大众背道而驰往往有被践踏的危险。然而,投资就像打仗,胜利总是青睐那些不墨守成规、能在舆论倒向一方时置身事外的人。这意味着,胜利者总能看到不一样的信息,采取相应的与众不同的行动 。假如你在绝望时抛售股票,你一定卖得很低。——投资大师彼得·林奇当市场处于低迷状态时,其实正是进行投资布局,等待未来高点收成的绝佳时机,不过,由于大多数投资人存在“羊群效应”的心理,当大家都不看好时,即使具有最佳成长前景的投资品种也无人问津;而等到市场热度增高,投资人才争先恐后地进场抢购,一旦市场稍有调整,大家又会一窝蜂地杀出,这似乎是大多数投资人无法克服的投资心理。如何尽量避免跟风操作呢,我们的建议是:投资人结合自身的投资目标、风险承受度等因素,设定获利点和止损点,同时控制自己情绪来面对各种起落,加强个人“戒急用忍”能力,这样才能顺利达成投资目标。基金投资虽然不应像股票一样短线进出,但适度转换或调整投资组合也是必要的,因为有些风险基金是无法避免的,如市场周期性风险,即使是明星基金也必须承担随着市场景气与产业周期起伏的风险。设定获利点可以提醒您投资目标已经达到,避免陷入人性贪婪的弱点,最终反而错失赎回时机,使获利缩水。设定止损点则可以锁定您的投资风险,以避免可能产生的更大损失。当基金回报率达到损益条件,您就应该判断是否获利了结或认赔赎回。设定获利点和止损点的参考依据很多,一般而言,投资人可以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度、获利期望值、所处年龄阶段、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所在的市场特征加以考虑,同时定期检查投资回报情况,这样才能找出最适合自己投资组合的获利及止损区间。这里特别强调每季度的定期检查,基金投资适合懒人,但仍须每季度检查基金表现、排名变化、投资标的增减,为最终的赎回或转换提供决策依据,以免错失最佳卖点或过早出局。 需要指出的是,当基金回报达到自己设定的获利点或止损点时,并不一定要立刻获利了结或认赔卖出,此时应评估市场长线走势是否仍看好、基金操作方向是否正确,以及自己设定的获利点或止损点是否符合当时市场情况,再决定如何调整投资组合。如果是因为市场短期调整而触及止损点,此时不宜贸然赎回,以免市场马上反弹,您却因为耐性不足而卖在低点。如果基金业绩在同类型基金中表现突出,同时所在市场长线也看好,只是因为短期波动达到止损点,此时如果能容忍继续持有的风险,或许您应该重新设定警示条件,甚至可趁机加码,达到逢低摊平的目的。反之,当市场由多头转为空头已成定局,或者市场市盈率过高、市场风险增大时,无论是否达到获利点,都应尽快寻求最佳赎回时机。 羊群效应是证券市场的一种异象,它对证券市场的稳定性,效率有很大影响。在国外的研究中,信息不对称、经理人之间名声与报酬的竞争是羊群行为的主要原因,文章对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之间的羊群行为进行了理论、博弈分析,从另一个角度揭示这一异象的原因与影响。金融市场中的“羊群行为”(Herd behavior)是一种特殊的非理性行为,它是指投资者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或者过度依赖于舆论,而不考虑自己的信息的行为由于羊群行为是涉及多个投资主体的相关性行为,对于市场的稳定性效率有很大的影响,也和金融危机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羊群行为引起了学术界、投资界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广泛关注。Banerjee (1992) 认为羊群行为是一种“人们去做别人正在做的事的行为,即使他们自己的私有信息表明不应该采取该行为”,即个体不顾私有信息,采取与别人相同的行动。Shiller (1995) 则定义羊群行为是一种社会群体中相互作用的人们趋向于相似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比如在一个群体决策中,多数人意见相似时,个体趋向于支持该决策(即使该决策是不正确),而忽视反对者的意见。 我们认为我国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羊群行为具有以下特征:A.我国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呈现出非常显著的羊群行为,并且卖方羊群行为强于买方羊群行为,时间因素对投资者羊群行为没有显著影响,投资者的羊群行为源于其内在的心理因素。B.不同市场态势下,投资者都表现出显著的羊群效应,也就是无论投资者是风险偏好还是风险厌恶,都表现出显著的羊群效应。C.股票收益率是影响投资者羊群行为的重要因素。交易当天股票上涨时,投资者表现出更强的羊群行为。投资者买方羊群行为在交易当天股票下跌时大于上涨时,而卖方羊群行为则相反。总体上卖方羊群行为大于买方羊群行为。D.股票规模是影响投资者羊群行为的另一重要因素。随着股票流通股本规模的减小,投资者羊群行为逐步增强,这与国外学者的研究具有相同的结论。一般特征生活在中国,而再参与炒股,你的生活会变得丰富多彩。作为国人来说,当股价处于低位区时总是受制于各种低位均线的阻碍而股价进行一种有效地小幅跌或小幅涨。作为中国最大的联通来说,就受制于低位均线的影响而出现这种走势。这可能是中国大部分个股在低位区时都会经历这种振荡洗筹而参与者都要经历炼狱般的锤炼。只有经得起这种锤炼之人最终才会成为真正地赢家。但显然这是羊群效应的具体体现之一。事实上,联通31日的最大跌幅达2.5%(2.42元至2.36元),是因为香港联通红筹(7元)大跌2.1%有关。看样子羊群效应不光是在中国本土体现,同样也体相关市场之中。但这种走势表明联通本身走势缺乏独立的个性,仅仅是因为盘大而与联通红筹走势相关,但其它A股与H股相比,其溢价就大多了,如广船国际等。前期的ST股同样经历了这种低位区均线压制,但在大盘破位之际都表现地异常地神勇,它们那种封涨停现象与大盘大跌形成鲜明地对比。但这种神勇背后我们仍然可以看出来是因为它们的补涨所致,并非有什么神来之笔。因为具有更理性投资群体的深B四支仙股却少了这么一份勇猛,相反表现得更加理智。31日主板大部分ST股都在涨停的情况下,但深B四支仙股却并非涨停,而是冲高回落之走势。当然前一次大盘在22日同样是ST群体涨停的情况下大盘大跌50多点,但随后ST大都在次后交易中补跌1-2个跌停。因此由于ST阶段涨幅比较大,可能也存在一种补跌的可能。这种羊群效应在31日交易盘面中同样表现地非常地明显,就是大盘从13:35至14:35仅一个小时,大盘从1659.5跌至1629.07点,短短一个小时大盘跌去30点,幅度达1.84%,这与银行存款利息相当,或许就正是表明了股市财富的虚拟性。因此无论你持有的股票好与坏,你一定要小心这种羊群效应可能对你所造成的不必要地损失.

羊群效应的表现

4. 羊群效应的原因

关于羊群行为的形成有以下几种解释。哲学家认为是人类理性的有限性,心理学家认为是人类的从众心理,社会学家认为是人类的集体无意识,而经济学家则从信息不完全、委托代理等角度来解释羊群行为,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观点:由于信息相似性产生的类羊群效应Froot,Scharfstein和Stein(1992)指出,机构投资者具有高度的同质性,他们通常关注同样的市场信息,采用相似的经济模型、信息处理技术、组合及对冲策略。在这种情况下,机构投资者可能对盈利预警或证券分析师的建议等相同外部信息作出相似反应,在交易活动中则表现为羊群行为。由于信息不完全产生的羊群效应信息可以减少不确定性,投资者获得准确、及时和有效的信息就意味着可以获得高额利润或者避免重大的经济损失。但是在现实市场中,信息的获得需要支付经济成本,不同投资者获得信息的途径和能力各不相同,机构投资者拥有资金、技术、人才的规模优势,个体投资者在信息成本的支付上远远不能同机构投资者相比。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机构投资者比个体投资者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个体投资者在获取有效信息和获得投资收益时处于不利地位。个体投资者为了趋利避险、获得更多的真实经济信号,将可能四处打探庄家的“内幕消息”,或是津津乐道于“莫须有”信息,在更大程度上助长了市场的追风倾向。而实际上即便是机构投资者,信息也是不充分的。在信息不完全和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假设每个投资者都拥有某个股票的私有信息,这些信息可能是投资者自己研究的结果或是通过私下渠道所获得;另一方面,即使与该股票有关的公开信息已经完全披露,投资者还是不能确定这些信息的质量。在这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无法直接获得别人的私有信息,但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买卖行为来推测其私有信息时,就容易产生羊群行为。尽管机构投资者相对于个人投资者处于信息强势,但是由于机构投资者相互之间更多地了解同行的买卖情况,并且具有较高的信息推断能力,他们反倒比个人投资者更容易发生羊群行为。基于委托代理产生的羊群效应基于委托代理人名誉的羊群效应Scharfstein(1992)等提供了基金经理和分析师基于名誉的羊群效应理论。由于投资经理的能力是不确定的,对名誉的担忧就产生了。代理人1在得到“收入为高”的信号后进行投资。由于代理人2关心的是他的名声,不论信号如何,都会采取和代理人1一样的投资策略。因为如果决策正确,他的名声就得到增加;如果错误,则表明要么两人都是愚蠢的,要么两个人都是聪明的,但得到了同样的错误的信号,这并不损害其名声。如果采取不同的决策,委托人就认为至少有一个人是愚蠢的。因此代理人2会一直运用羊群策略,而不管他和代理人1之间的信号差异。如果几个投资经理相继做出投资决策,每个人都模仿第一个进行选择的投资经理的决策。最终,如果投资是有利可图的,好的信号将占优。私人信息最终将不会体投资决策中,因为所有投资经理都会跟随第一个投资经理做出决策。于是,这种羊群效应是无效的。而且,它是脆弱的,因为,后面的投资经理的投资行为会因为第一个投资经理所收到的一点信息而改变。基于代理人报酬的羊群效应如果投资经理的报酬依赖于他们相对于别的投资经理的投资绩效,这将扭曲投资经理的激励机制,并导致投资经理所选择的投资组合无效(Brennan,1993)。Maug(1996)等考察了风险厌恶的投资者,其报酬随着投资者的相对业绩而增加,随着投资者的相对业绩而减少。代理人和他的基准投资经理人都有着关于股票回报的不完全信息。基准投资人先进行投资,代理人观察基准投资人的选择后选择投资组合。基于前面的信息不充分的羊群效应模型,投资经理的投资组合选择将倾向于选择和基准投资人相近的投资组合。而且,报酬制度也鼓励投资经理模仿基准投资人的选择,因为,如果他的投资绩效低于市场的平均投资绩效,他的报酬将受到影响。羊群效应中的博弈分析羊群效应的产生源于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对其个人利益的考虑,因此,用博弈论的方法,我们可以更深刻的了解羊群效应产生的原因。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之间的博弈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的博弈实际上可以看做智猪博弈的一种变形,我们假设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都投资于股市,机构投资者由于资本较大,如果依据正确的信息投资,可以得到100的利益,而个人投资者依据正确的信息投资只可以得到5的利益,双方都可以选择收集并分析信息,由此而产生的费用为20,也可以简单的只收集对方的行动信息而跟随,这样产生的费用为1,双方都放弃收集信息,产生效用为零。如果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都采取收集信息并分析的行为,那么机构投资者将得到利益为(100-20=80),个人投资者则可以得到(5-20=-15),若机构投资者收集信息,个人投资者跟随,产生的利益为,机构投资者(100-20=80),个人投资者(5-1=4),如反之,则利益分别为-15,99,由此产生以下利益矩阵:在这个博弈模型里,个人投资者等同于智猪博弈里的小猪,他具有严优策略———不收集信息而坐享其成,在这种情况下,机构投资者若不去收集与分析信息,那最后的结果是大家的利益都是零。而机构投资者去收集并分析信息,虽然会让个人投资者占到了便宜,但是毕竟有所得,因此这个博弈的累次严优解是,机构投资者收集并分析信息,个人投资者分析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并跟随。因此也产生了个人投资者对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经理人之间的博弈经理人之间的博弈行为比较复杂,但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模型对它进行大致的分析,假设有两位互相竞争的经理人,对于市场上已经产生的某一经理人投资行为,都有两种选择,跟随与不跟随,我们假设此投资策略成功率P=0.5,若成功的话将得到10的收益,若失败,则产生10的损失,他们也可以选择不跟随这一投资行为,利用自己的信息进行投资决策,这样成功率P2=0.7,收益状况不变。这样我们可以计算各个策略的收益期望值跟随的收益期望I1=10*0.5+-10*0.5=0不跟随的收益期望为:I2=10*0.7+-10*0.3=4最后博弈得到一个最优解,这同时也是一个有效解,就是不跟随-不跟随,而这实际上基于一个相当理想化的假设,即对于经理人而言,效用=收益。上述收益期望矩阵并没有反映上文所述的对经理人名誉及报酬的考虑,而我们可以断定对于经理人来说,与其他投资者一起决策失误跟单独决策失误,其损失是不一样的,不跟随行为产生的决策错误,除了基金金钱上的损失,还有名誉上的风险,被认为是愚蠢的投资经理,则有失去工作的可能。而职业经理人对于名誉及工作机会的担忧,无疑会对其决策立场产生影响,因此必须用经理人效用矩阵来代替收益期望矩阵,对于经理人,由于不跟随而产生的决策失误,其损失为:帐面损失+经理人个人名誉及报酬损失=10+20=30,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跟随的效用期望为u1=10*0.5+-10*0.5=0不跟随的效用期望为u2=10*0.7+-30*0.3=-2在这种情况下,跟随-跟随是博弈的均衡解,这也证明了羊群效应的一个直接原因,就是在很多情况下,职业经理人会舍弃自己相对正确的信息与投资策略,而去跟随一个未知的投资策略,以达到他本人职业的稳定与名誉的提高。

5. 羊群效应指的是什么

羊群效应也叫“从众效应”:是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羊群行为也可以称为群体心理,社会压力,传染等,最早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有样学样",盲目效仿别人,从而导致他们在某段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
在一群羊前面横放一根木棍,第一只羊跳了过去,第二只、第三只也会跟着跳过去;这时,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这里,仍然像前面的羊一样,向上跳一下,尽管拦路的棍子已经不在了,这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也称"从众心理"。

表现为对特定的或临时的情境中的优势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采纳表现为对长期性的占优势地位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接受。人们会追随大众所同意的,将自己的意见默认否定,且不会主观上思考事件的意义。
经济学中羊群效应是指市场上存在那些没有形成自己的预期或没有获得一手信息的投资者,他们将根据其他投资者的行为来改变自己的行为。
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因此,"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羊群效应指的是什么

6. 羊群心理的效应分析

 羊群效应(The Effect of Sheep Flock)是指管理学上一些企业的市场行为的一种常见现象。例如一个羊群(集体)是一个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大家在一起盲目地左冲右撞。如果一头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新鲜的青草,后来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争抢那里的青草,全然不顾旁边虎视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它还有更好的青草。羊群效应的出现一般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上,而且这个行业上有一个领先者(领头羊)占据了主要的注意力,那么整个羊群就会不断摹仿这个领头羊的一举一动,领头羊到哪里去吃草,其它的羊也去哪里淘金。有则幽默讲:一位石油大亨到天堂去参加会议,一进会议室发现已经座无虚席,没有地方落座,于是他灵机一动,喊了一声:“地狱里发现石油了!”这一喊不要紧,天堂里的石油大亨们纷纷向地狱跑去,很快,天堂里就只剩下那位后来的了。这时,这位大亨心想,大家都跑了过去,莫非地狱里真的发现石油了?于是,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狱跑去。法国科学家让亨利·法布尔曾经做过一个松毛虫实验。他把若干松毛虫放在一只花盆的边缘,使其首尾相接成一圈,在花盆的不远处,又撒了一些松毛虫喜欢吃的松叶,松毛虫开始一个跟一个绕着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这一走就是七天七夜,饥饿劳累的松毛虫尽数死去。而可悲的是,只要其中任何一只稍微改变路线就能吃到嘴边的松叶。动物如此,人也不见得更高明。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影响群众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持某种意见的人数多少,而不是这个意见本身。人多本身就有说服力,很少有人会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还坚持自己的不同意见。“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出头的椽子先烂”这些教条紧紧束缚了我们的行动。20世纪末期,网络经济一路飙升,“.com”公司遍地开花,所有的投资家都在跑马圈地卖概念,IT业的CEO们在比赛烧钱,烧多少,股票就能涨多少,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义无反顾地往前冲。羊群效应告诉我们:对他人的信息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凡事要有自己的判断,出奇能制胜,但跟随者也有后发优势,常法无定法! 羊群效应模型(herd behavioral model)该模型认为投资者羊群行为是符合最大效用准则的,是“群体压力”等情绪下贯彻的非理性行为,有序列型和非序列型两种模型。序列型羊群效应模型序列型羊群效应模型由Banerjee(1992) 提出,在该模型中,投资者通过典型的贝叶斯过程从市场噪声以及其它个体的决策中依次获取决策信息,这类决策的最大特征是其决策的序列性。但是现实中要区分投资者顺序是不现实的。因而这一假设在实际金融市场中缺乏支持。非序列型则论证无论仿效倾向强或弱,都不会得到现代金融理论中关于股票的零点对称、单一模态的厚尾特征。行为金融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的模型是羊群效应模型。实际上,羊群行为同样也是由模仿造成的。Scharfstein and Stein (1990)指出,在一些情况中,经营者简单地模仿其他经营者的投资决策,忽略独立的私人信息,虽然从社会角度看这种行为是无效的,但对于关心其在劳动市场声誉的经营者而言却是合理的。Banerjee (1992)提出序列决策模型分析羊群行为,在这个模型中,每个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都观察其前面的决策者做出的决策,对他而言,这种行为是理性的,因为其前面的决策者可能拥有一些重要的信息,因而他可能模仿别人的决策而不使用其自己的信息,由此产生的均衡是无效的。Banerjee序列决策模型假定投资者的决策次序,投资主体通过典型的贝叶斯过程从市场噪声以及其他个体的决策中获取自己决策的信息,这种依次决策的过程导致市场中的“信息流”。非序列型羊群效应模型与Banerjee序列决策模型相对的是非序列羊群行为模型。该模型也是由贝叶斯法则下得出的。模型假设任意两个投资主体之间的模仿倾向是固定相同的,当模仿倾向较弱时,市场主体的表现是收益服从高斯分布,而当模仿倾向较强时,市场主体的表现是市场崩溃。此外,Rajan(1994)、Maug & Naik(1996)、Devenow & Welch(1996)分别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机构运作中的委托——代理关系、经济主体的有限理性等角度探讨羊群行为的内在产生机制。 信息可以减少不确定性,投资者获得准确、及时和有效的信息就意味着可以获得高额利润或者避免重大的经济损失。但是在现实市场中,信息的获得需要支付经济成本,不同投资者获得信息的途径和能力各不相同,机构投资者拥有资金、技术、人才的规模优势,个体投资者在信息成本的支付上远远不能同机构投资者相比。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机构投资者比个体投资者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个体投资者在获取有效信息和获得投资收益时处于不利地位。个体投资者为了趋利避险、获得更多的真实经济信号,将可能四处打探庄家的“内幕消息”,或是津津乐道于“莫须有”的谣言,在更大程度上助长了市场的追风倾向。而实际上即便是机构投资者,信息也是不充分的。在信息不完全和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假设每个投资者都拥有某个股票的私有信息,这些信息可能是投资者自己研究的结果或是通过私下渠道所获得;另一方面,即使与该股票有关的公开信息已经完全披露,投资者还是不能确定这些信息的质量。在这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无法直接获得别人的私有信息,但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买卖行为来推测其私有信息时,就容易产生羊群行为。尽管机构投资者相对于个人投资者处于信息强势,但是由于机构投资者相互之间更多地了解同行的买卖情况,并且具有较高的信息推断能力,他们反倒比个人投资者更容易发生羊群行为。 ⑴基于委托代理人名誉的羊群效应Scharfstein(1992)等提供了基金经理和分析师基于名誉的羊群效应理论。由于投资经理的能力是不确定的,对名誉的担忧就产生了。代理人1在得到“收入为高”的信号后进行投资。由于代理人2关心的是他的名声,不论信号如何,都会采取和代理人1一样的投资策略。因为如果决策正确,他的名声就得到增加;如果错误,则表明要么两人都是愚蠢的,要么两个人都是聪明的,但得到了同样的错误的信号,这并不损害其名声。如果采取不同的决策,委托人就认为至少有一个人是愚蠢的。因此代理人2会一直运用羊群策略,而不管他和代理人1之间的信号差异。如果几个投资经理相继做出投资决策,每个人都模仿第一个进行选择的投资经理的决策。最终,如果投资是有利可图的,好的信号将占优。私人信息最终将不会体投资决策中,因为所有投资经理都会跟随第一个投资经理做出决策。于是,这种羊群效应是无效的。而且,它是脆弱的,因为,后面的投资经理的投资行为会因为第一个投资经理所收到的一点信息而改变。⑵基于代理人报酬的羊群效应如果投资经理的报酬依赖于他们相对于别的投资经理的投资绩效,这将扭曲投资经理的激励机制,并导致投资经理所选择的投资组合无效(Brennan,1993)。Maug(1996)等考察了风险厌恶的投资者,其报酬随着投资者的相对业绩而增加,随着投资者的相对业绩而减少。代理人和他的基准投资经理人都有着关于股票回报的不完全信息。基准投资人先进行投资,代理人观察基准投资人的选择后选择投资组合。基于前面的信息不充分的羊群效应模型,投资经理的投资组合选择将倾向于选择和基准投资人相近的投资组合。而且,报酬制度也鼓励投资经理模仿基准投资人的选择,因为,如果他的投资绩效低于市场的平均投资绩效,他的报酬将受到影响。对羊群行为的实证研究分为两个方向:一是以共同基金、养老基金等指定类型的投资者为对象,通过分析其组合变动和交易信息来判断其是否存在羊群行为(Lakonishok,1992;Werners, 1998; Graham, 1999);二是以股价分散度为指标,研究整个市场在大幅涨跌时是否存在羊群行为。 羊群效应的产生源于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对其个人利益的考虑,因此,用博弈论的方法,我们可以更深刻的了解羊群效应产生的原因。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的博弈实际上可以看做智猪博弈的一种变形,我们假设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都投资于股市,机构投资者由于资本较大,如果依据正确的信息投资,可以得到100的利益,而个人投资者依据正确的信息投资只可以得到5的利益,双方都可以选择收集并分析信息,由此而产生的费用为20,也可以简单的只收集对方的行动信息而跟随,这样产生的费用为1,双方都放弃收集信息,产生效用为零。如果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都采取收集信息并分析的行为,那么机构投资者将得到利益为(100-20=80),个人投资者则可以得到(5-20=-15),若机构投资者收集信息,个人投资者跟随,产生的利益为,机构投资者(100-20=80),个人投资者(5-1=4),如反之,则利益分别为-15,99,由此产生以下利益矩阵:在这个博弈模型里,个人投资者等同于智猪博弈里的小猪,他具有严优策略———不收集信息而坐享其成,在这种情况下,机构投资者若不去收集与分析信息,那最后的结果是大家的利益都是零。而机构投资者去收集并分析信息,虽然会让个人投资者占到了便宜,但是毕竟有所得,因此这个博弈的累次严优解是,机构投资者收集并分析信息,个人投资者分析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并跟随。因此也产生了个人投资者对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经理人经理人之间的博弈行为比较复杂,但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模型对它进行大致的分析,假设有两位互相竞争的经理人,对于市场上已经产生的某一经理人投资行为,都有两种选择,跟随与不跟随,我们假设此投资策略成功率P=0.5,若成功的话将得到10的收益,若失败,则产生10的损失,他们也可以选择不跟随这一投资行为,利用自己的信息进行投资决策,这样成功率P2=0.7,收益状况不变。这样我们可以计算各个策略的收益期望值跟随的收益期望I1=10*0.5-10*0.5=0 不跟随的收益期望为:I2=10*0.7-10*0.3=4  最后博弈得到一个最优解,这同时也是一个有效解,就是不跟随-不跟随,而这实际上基于一个相当理想化的假设,即对于经理人而言,效用=收益。上述收益期望矩阵并没有反映上文所述的对经理人名誉及报酬的考虑,而我们可以断定对于经理人来说,与其他投资者一起决策失误跟单独决策失误,其损失是不一样的,不跟随行为产生的决策错误,除了基金金钱上的损失,还有名誉上的风险,被认为是愚蠢的投资经理,则有失去工作的可能。而职业经理人对于名誉及工作机会的担忧,无疑会对其决策立场产生影响,因此必须用经理人效用矩阵来代替收益期望矩阵,对于经理人,由于不跟随而产生的决策失误,其损失为:帐面损失+经理人个人名誉及报酬损失=10+20=30,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跟随的效用期望为u1=10*0.5-10*0.5=0 不跟随的效用期望为u2=10*0.7-30*0.3=-2   ;在这种情况下,跟随-跟随是博弈的均衡解,这也证明了羊群效应的一个直接原因,就是在很多情况下,职业经理人会舍弃自己相对正确的信息与投资策略,而去跟随一个未知的投资策略,以达到他本人职业的稳定与名誉的提高。 ⒈女人看男人有“羊群心理” ;心理科研人员发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个男人,当他的身边有很多异性的时候,女人们对他的评价是“有魅力”;但当他的身边没有其他女人时,女人给他的魅力评价将大大降低。心理专家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是思维定势。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愿意被大多数人接触的人是具有魅力的。其次,对男性魅力的判断,女性往往不是根据事实,而是依赖同伴的反应,相信同伴的判断。于是,在行为上她们更容易从众。所有从众的女性中,一部分人自觉接受了同伴的判断,在观点和行为上与她们保持一致,她们不但表现出相信这个男士是有魅力的,而且,心中也是真正这么认为的。还有一些女性,与上面的人不同,她们内心实际上未必真正认同同伴的判断,但是,由于受到同伴或大多数人的观点影响,她们面对团体的压力,表面上会选择赞同,内心都有想法。只不过为了保持和大家的协调性,通常会采取如下做法:要么改变自身的态度,与多数人保持一致;要么放弃表面的迎合,与自己内心的观点保持一致。

7. 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是指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因此,“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1980年,菲利普斯(Phillips )是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CSD)的社会学家。他当时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当电视里出现自杀新闻报道之后,未来几天车祸死亡的人数会高很多,为什么呢?
  
 你可能会觉得有人自杀可能是因为经济形势不好,经济形势不好大家就很郁闷,开车的话也会受影响,所以导致车祸更多,这可能是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可能是因为,当你看到这种自杀报道之后心情比较郁闷,因为这个新闻非常地让人难受,导致走神,就出现了车祸。
  
 当然这都有可能是原因,但是菲利普斯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很多车祸的性质变了,比如说以前致命的车祸,很多时候是车撞车,好几个人都在这个车祸里面。但现在发现很多致命的车祸都是单个人造成的,更容易撞到树上,或者是同一类车祸死亡的概率会高出4倍,这听起来就有点奇怪。
  
 菲利普斯还发现,如果新闻报道的是一个20岁的大学生自杀了,你会发现出车祸死亡的也是二十几岁的大学生;如果新闻报道的车祸是一个60岁的妇女,你会发现车祸里面更加容易出车祸的也是60岁的妇女。
  
 最后菲利普斯觉得最可能的原因,就是他说的维特效应。什么叫做维特效应呢?大家肯定听过一本非常有名的书叫做《少年维特的烦恼》,这本书的主人公叫维特,他最后自杀了。这本书当时在欧洲非常受欢迎,看了这本书之后很多人都很郁闷,自杀率提高了很多,最后导致在欧洲一些国家这本书变成了禁书,这就叫做维特效应。
  
 也就是说,菲利普斯怀疑看见别人自杀这种报道之后,那些车祸其实是自杀。自杀会给家庭带来不好的影响,尤其是有宗教的原因,而且自杀也没有保险。如果是一起车祸的话,由于有保险,还会给家里带来一些收入。
  
 其实菲利普斯也研究了一些自杀的数据,发现平均每个自杀报道会导致未来两个月自杀的人数增加58个人,也就是说一个自杀报道本身可能导致更多的死亡人数。所以你看,人们连自杀都会模仿,可见羊群效应的影响力有多大。
  
 
  
  
 那为什么我们会有羊群效应?为什么在进化的过程中这种羊群效应曾经帮助过我们生存和繁衍后代呢?
  
 举个例子,以前欧洲是没有玉米的,它是从美洲引进过来的,后来玉米在欧洲非常流行,尤其是穷人会吃很多玉米,因为玉米容易生长。穷人很多时候90%的食物都是从玉米来的。但是玉米里面缺少一种维生素,叫维生素B3。如果你长期只吃玉米的话,可能就会由于缺少维生素B3导致一种糙皮病,当时欧洲就有很多人得了糙皮病,上百万人死了。
  
 那为什么美洲人没事呢?在美洲,那些原住民是怎么做玉米的?他们在做玉米之前,会加一些树皮的灰烬或者是贝壳类的灰烬,然后再去做玉米。加了这些奇怪的东西之后,会产生一些化学反应,就会产生维生素B3,这个时候再去吃这些玉米就不会导致糙皮病。
  
 但是后来有些科学家去问那些原住民,为什么你们做这么奇怪的事情?那些原住民就说,这是我们的传统,没有人知道是由于维生素B3的原因。如果当时一些特别有批判精神的原住民说这些东西完全是封建迷信,我就不用这些东西,那可能他就会被淘汰掉。
  
 所以很多时候,尤其在远古时期环境简单,你跟着你的祖先、长辈盲从去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可能就是最适合生存的。但是现在不一样,现在环境复杂了,你如果盲从有可能会犯错,这就是错配,但是当时犯错的成本相对比较低,你特别有批判性反而不好。
  
 那你可能会说,我不盲从,我把这些知识记载下来,一代一代往下传不就完了?其实这在远古时期是很难做到的,因为那个时候语言没有现在这么发达,记载就更不行了。所以说那个时候盲从就是一个最好的机制,你的祖先、长辈做什么你就直接跟着做什么。
  
 而且那个时候环境简单,就像前面说的,犯了错带来的成本没有这么高。所以你能想象,那个时候没有盲从心理的人反而不容易存活下来,这也导致了为什么现在很多人还是有盲从的冲动。

羊群效应

8. 羊群效应

非典时抢醋抢板兰根,地震后抢盐,羊群效应可以说无处不在。
  
 很久以前,有新闻媒体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从来没人排队、总是一窝蜂抢公交的站台,安排了三个志愿者,这三个志愿者充当了领头羊,整整齐齐地排着队。主持人通过监控观察后面过来的乘客的行为。
  
 只见,后面过来坐车的人,看到志愿者在排队,也都纷纷老老实实地排在了队伍的后面。之前一直混乱不堪的场景消失了。
  
 这个实验充分证明了领头羊效应的存在。一群人中,只要前面的人都在遵守着规则,后面的人也就不会破坏规则。而只要有一个人破坏了这个规则,后面可能就会有更多的人不再遵守规则。
  
 这个现象,在过红绿灯时,尤为明显。一群人在等红灯,只要有人开始闯红灯,后面的人也会跟着闯,这就是我们戏称的中国式过马路。
  
 以前在安徽的时候,在火车站,有一路公交是开往大学城安徽大学的,学生们排着几十米长的队伍,有序地上着车,与旁边开往其他学校争抢上车的情形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个场景也一直让我记忆犹新。
  
 “羊群效应”本质上是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
  
 我们日常工作中的很多会议,是低效的,其原因也是与羊群效应有关。前面人提出的观点,很容易被没有观点或立场不坚定的人跟从。所以,有的企业,在开会前会要求每个人写下自己的观点然后交给会议主持人,主持人进行汇总。
  
 之后的会议就围绕着大家提交上去并汇总的观点进行讨论。有效地防止了大部分人会出现的从众现象,使会议上讨论的观点更有差异性。
  
 投资上这种跟风随大流情况的发生更明显,在我的观念里,只要人扎堆的地方,总没好事,所以从不跟风投资。另外,设置止盈点和止损点,一来见就收,二来规避风险,避免遭受更大损失。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