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

2024-05-16 20:05

1.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如下:利:(1)有助于减少我国外汇储备损失我国长年的贸易顺差使我国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其中以美元计价的资产比重达到70%以上。目前,美国持续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引起美元贬值,稀释其对外债务。这种以邻为壑的做法使得我国的外汇储备面临大幅缩水的风险。同时,人民币的国际化还可以有效的降低我国外汇储备的持有量,降低储备持有成本,因为国际化后的人民币本身就是一种储备货币。因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当务之急,以人民币作为贸易计价和结算货币,能够有效的减少和降低我国外汇储备所面临的外汇风险。(2)降低我国企业的外汇风险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计价与结算大部分都是以美元进行的,这增加了中国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汇兑成本和进行外汇避险的交易成本。美元汇率的大幅波动使得我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面临不小的挑战。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更多的外贸和金融交易将由人民币计价和结算,中国企业面对的汇率风险和成本都将降低。(3)促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人民币国际化必须实现人民币的流出和回流。我们可以通过跨境贸易结算,货币互换等措施成功实现人民币的流出,而对于人民币的回流则更依赖于国内金融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与完善。国际化货币回流的一种重要渠道是资本市场,也就是允许外国投资者投资购买人民币证券。所以发达的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的发展是货币国际化的坚实基础。这些都对我国的金融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有利于获取高额铸币收入人民币国际化后,我国可以获得凭借发行特权获得的货币面值减去发行和管理成本的收入,也就是铸币税收入,这样我国就可以通过输出本国货币取得实际的资源进口。(5)促进国际货币多元化在与东盟国家的贸易交往中,人民币已经作为结算货币使用,周边贸易伙伴欣然接受我国国币,说明了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和我国政府在人民币汇率上的真诚已经深得周边国家的信任。如果人民币国际化实现,将会减少其他国家与我国交易的成本,我国稳定的币值和汇率保证也会降低他国的汇率风险。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虽然目前人民币境外的流通并不等于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了。弊:1) 货币金融市场自由开放,货币投机加剧,汇率风险成本增加2) 利率自由化,利率波动不稳定,冲击贸易和投资3) 调控成本加大,人民币国际化后,央行调控经济需要考虑国内国外两方面因素4) 信心成本,货币国际化中增强持有信心的“升值成本”和维持信心的“承诺成本”5) 政策偏离成本,国内外市场联系紧密,导致国内调控政策受到干扰而偏离甚至失效。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

2. 人民币国际化对于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将产生何种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对于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将产生影响,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广泛进入到非居民的资产负债表上,将成为储备货币,人民币因此有望成为美元、欧元、英镑、日元后的第五种储备资产。人民币国际化可能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进程,短期表现在贸易上的安排,主要体现在对华贸易计价和结算方面。目前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表明人民币已经在金融市场上成为交易工具了,从中期来看可能会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交易工具之一。人民币国际化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拥有与美元及欧元并驾齐驱的地位。具体如下:1、人民币应该可以在境内和境外自由兑换成外币,可以在境外银行中开设人民币账户,在境外使用以人民币为基础的信用卡和借记卡,在个别情况下还可以小规模地直接使用人民币现金;2、在国际贸易合同中可以以人民币为计价单位,而且不仅可用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还可以在不涉及中国的国际贸易中作为买卖双方都同意使用的计价货币;3、在国际贸易结算时可以采用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甚至在一些未采用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的国际贸易中,也可以经买卖双方同意后采用人民币支付;4、人民币可以作为国际投资和融资的货币,这不仅包括人民币可以用于实体经济的投资、并购等活动,还包括人民币可以用于虚拟经济领域的各种金融资产及其衍生产品,例如股票、债券、票据、保单、保函、期货、期权、远期和互换;5、人民币可以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不仅可以作为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手段,而且应在特别提款权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3. 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

 1、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外范围扩大至所有国家和地区,有效提高了经济运行效率;
  2、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扩大至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更有利于中 国应对金融危机和振兴经济;
  3、结算业务范围由以贸易结算为主向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等经常项目人民币结算业务拓展,不仅为金融机构服务企业开辟了更多渠道,有利于提高全球人民币清算服务能力也有利于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有利于抓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机遇,大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4、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确保人民币币值以及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
   人民币国际化是什么           
  人民币国际化指的是中国的人民币可以跨越国界,在多个地方流通,成为世界公认的定价、结算和储备的过程。人民币的海外流通虽然不能够说明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但是人民币的流通范围不断扩大,对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起到了重大的推进作用。

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

4.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

 1、有利方面:人民币国际化之后,能够使中国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事务,还能够降低中国对外贸易的汇率风险,从而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此外,还有利于减少外汇储备;
  2、不利方面:人民币国际化使得中国的金融市场很容易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还加大了国家通货膨胀的的可能性,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
  以上便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部分利弊。
  人民币国际化原因    
  1、国际因素:人民币国际化实际上是大势所趋,在资本主义经济市场非常不稳定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则表现的较为强劲,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
  2、政府因素:中国的国家政府采取了大量的措施,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比如与多个国家进行货币互换等;
  3、市场因素:为了推动中国经济市场的改革,改善中国的金融市场状况,国家持续推动着人民币的国际化。

5. 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
尽管人民币境外的流通并不等于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了,但人民币境外流通的扩大最终必然导致人民币的国际化,使其成为世界货币。

2014年11月9日,俄罗斯外贸银行行长安德烈·科斯京在北京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政府致力于把人民币变成国际储备货币和结算货币,俄罗斯对此持非常积极的态度 。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情况,伦敦金融城叶雅伦表示当前发展势头良好。一国货币的国际化发展需要高度的目的性政策导向和政策可预测性。在这两个方面,中国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政策把握得非常好。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已经开始运作,这是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进程中的又一大进步。人民币当前是全球第三大交易货币,伦敦金融城期待人民币能够在未来成为最主要的交易货币之一。
伦敦金融城也将发挥自身的努力促成这一目标的实现,未来将在推动中国碳金融发展、协助引入更多机构投资者等多领域,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 

人民币国际化

6. 一个货币国际化需要哪些条件


7. 人民币国际化对于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将产生何种影响

的有利方面 
  1.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与公正。美国次贷危机之所以发展成为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一个极大的不利因素。由于不存在世界政府也就不存在主权世界货币,目前建立在一国或几国“国内货币国际化”基础上的国际货币本位制度,内在地规定了国际货币制度的不稳定性和不平等性,让其他国家面临着巨大的道德风险。这种道德风险在美国最近通过发行美元,把自身的面临的危机困难向全球转嫁时正在变为现实。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主要由发达国家掌握了货币话语权,而发展中国家处于被支配的地位。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这种弊端需要一股新锐的力量加以改善。人民币国际化恰好顺应了这种要求。人民币国际化不仅有利于各国储备在币种上进行风险分散,而且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的国际权利,将是维护对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和公正的巨大力量。 
  2.有利于增强国际收支调节能力,缓解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目前中国拥有数额较大的外汇储备,实际是相当于对外国政府的巨额无偿贷款,同时还要承担通货膨胀税和美元滥发的道德风险。人民币国际化后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在外汇储备方面可以实现货币替代,这为中国利用资金开辟一条新的渠道,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国际储备的数额,而且减少中国因使用外币引起的财富流失。人民币的国际化有利于我国摆脱困扰发展中国家的“米德困境”问题,即发展中国家为了保持外部均衡,必然牺牲内部均衡,如国内充分就业率,通胀率等。 
  3.有利于减少汇率风险,促进中国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目前,中国对外贸易和对外金融活动步入空前的发展时期,汇率变动始终是困扰和制约开放经济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使外贸企业持有大量外币债权和债务,货币敞口风险较大,汇价波动会对企业经营产生不利影响。人民币国际化后,对外贸易和投资可以使用本国货币计价和结算,企业所面临的汇率风险也将随之减小,这可以进一步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同时,也会促进人民币计价的债券等金融市场的发展。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越高,在外贸、乃至在其他经济往来中所占的比重越是显著,中国所面临的汇率风险也就越小,一旦人民币完全实现国际化,中国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增长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人民币国际化对于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将产生何种影响

8. 货币国际化应具备的条件?

其一,人民币价值相对稳定,增强了人们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信心,进而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可靠的信誉保障。自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人民币价值基本稳定下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基本保持1美元兑换8.3元人民币水准。资料表明,美元对人民币汇率2000、2001、2002年分别为8.29、8.28、8.27。同期GDP的增长率基本保持在8%左右,美元利率维持在5.00%、5.25%、5.25水准。时至今日,人民币一直保持坚挺势头。从这些情况分析,人民币价值相对稳定,其汇率基本符合IMF对货币可自由兑换的要求。

  其二,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并逐步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使人民币国际化有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获得长足发展。据有关资料表明,1990-1998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8%,相比之下,同期美、日、德三国GDP年均增长率指标分别为2.5%、1.5%、2.4%。其中,1996-2002年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为8.3%,同期商品进出口大幅度增长,并保持顺差,累计顺差达到1450亿美元,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名列世界第二。就贸易往来而言,2002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为4143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1.5%,其中,出口额为249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8%,进口额为22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8%,顺差为241亿美元。从资本往来看,2002年利用外资形势好转,全年新审批外商投资项目22347个,比上年增加32.1%,全国签约投资额624亿美元,增长51.3%,实际利用外资407亿美元,增长35%。此外,中国在海外兴办企业经营范围不断扩大,涉及对外贸易、物业投资、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等,企业经营也由单一贸易性逐步向多样化发展,目前,中国在海外的企业遍及五大洲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总资产达2万亿人民币。由于有了这样迅速增加的经济基础,尤其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多年顺差,使人民币长期处于硬通货地位。根据现有情况预测今后10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势头,这使人民币成为让各国放心的货币,可以大大提高人民币的国际信誉,从而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人民币已实现经济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使其向国际化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的实施,消除了对经常项目的非贸易、非经常性贸易的汇兑限制;之后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境内居民因私兑换外汇办法》,解除了因私用汇限制,扩大了供汇范围;央行颁布《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规定》,将外商投资企业纳入银行结售汇体制,消除了人民币走向经常项目完全自由兑换的障碍;前央行行长的戴相龙致函IMF宣布中国正式接受IMF协定第8条第2、3、4条款的要求,从而标志着中国实现了经常项目的完全可自由兑换,这是中国在历史性变革和果断融入世界市场进程中的又一座里程碑,实现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将进一步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光明前景的信心。

  第四,中国金融制度日益完善,金融市场逐渐发育成熟,使人民币国际化具有可靠的硬件保障。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形成在中国人民银行领导下的以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国家相继制定颁布实施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等金融法规,为金融机构运作提供了可靠的法律规范和保障,国家外汇管理制度逐步从直接管理转为间接管理,实行经常项目外汇结售汇制,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经常项目人民币可兑换,汇率并轨,人民币汇率进入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外汇经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逐步实现由中国银行独家经营外汇向大部分银行平等参与经营转变,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系统正式联网运作,标志着我国外汇市场进入了统一规范和稳健发展的新时期,随后,又相继开办了人民币对美元、日元、港币等主要外币的即期交易,进入全国统一金融市场宣告成立,央行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及时推出了人民币远期外汇买卖,以上措施表明,中国金融体制和金融市场正朝着有利于人民币自由兑换乃至于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尽管人民币国际化的时机日渐成熟,然而一些障碍性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自由兑换尚未实现,金融市场发育程度不太成熟,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实现问题,金融管理体制尚不完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