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说一切皆空 为什么因果不空

2024-05-05 14:04

1. 佛教说一切皆空 为什么因果不空


佛教说一切皆空 为什么因果不空

2. 佛经里常说:一切皆空。 如果一切皆空,善是空,恶是空。 因是空,果是空。佛魔都是空。

佛经是佛陀一生次第依照不同修行的人的根性来教育,而记录留下来的经典。

如果楼主因为没有遇到智慧的师傅指导学习,单凭个人断章取义的研究,那是很容易被个人所知障碍,建议楼主多看慧律法师的一切讲座,视频以开启智慧,避免知见立知的祸害!

佛经说空是从准备证悟本性,修行菩萨道,要证悟佛位,入无为法的一佛乘的大愿菩萨所说的法。如果楼主要了解空,我只好方便的比喻一下,帮助楼主离开这个“牛角尖”!

例如,楼主现在回忆从初生到上一年,你曾经遇到多少烦恼,麻烦,开心,欢乐?但现在此刻除了回忆外,能获得什么实在的东西?想来想去就只有回忆,就只有观念,当人一死,连观念都没有了,有什么可以带得走?如同一个人爱上某个网络游戏,在游戏中的确有过快乐,烦恼,嗔恨,甚至家庭,家族,团体,光荣。。。但游戏此终是游戏,终要离开,当离开一个玩了几年的游戏后,就只有回忆,什么实际的东西都没有,所以说空。这是从长久结果来分析的结果。但真空妙有,即使比喻,人无论怎么样都离不开网络游戏,一个游戏结束即生往另一个游戏中,如此六道循环不停,所以有很多亲朋戚友又如何,有很多快乐荣誉又如何,不断重复再来,苦不断,痛不断,那么如何控制自己的苦乐呢?就是因果经。所以说,空非空,有非有,远见空,近看有,过无乐,现有苦,为未来,为现今,需开智,空妙有,心生相,故注意,误解有,相不断,莫心动,终相绝,甚深法,不容易,初学者,应勤慎。。。

3. 佛说一切皆为空,是什么意思?

佛法里面,这个空最难理解,但是,它涉及根本。
《心经》里面有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以及“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就是说,空,不能理解为空无一物的虚无,而是理解为:
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就是空本身。
只有空,才能多姿多彩,具备一切可能性。
“不空”的事物,是固定的、僵化的。
只是因为众生把这些形形色色的宇宙万物,误认为“真实存在”,错误定义了“真实存在”的内涵,从而忘记回光返照自心,被形色等而迷惑,佛才宣讲了“空”的道理。
这万物,并非真实,而是空。
而这空,也并非空无一物,而正是这能变化、常变化、具备一切可能的万物本身。

佛说一切皆为空,是什么意思?

4. 佛曰:万法皆空,唯因果不空。下一句。

“万法皆空,唯因果不空。”出处:《佛经》。字面的意思大致如下:万法皆空,就是一切法都是空。
内涵:因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并没有单独、固定、恒常的存在。所以在究竟上,是不可得的。这里讲的一切事物,就是万法。包括了看得见的实物,也包括了看不见的思想、甚至也包括了佛法本身。
所以是一切一切的事物。都是遵循这个规律(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正因为遵循了这个规律,所以万法缘起缘灭。其实缘起缘灭就是因果。因为因,所以果。

扩展资料
佛经有三个作用,一是诱你起信,二是据根器不同而教你修持的方法,三便是“印心”。其传说部分也许是为了展现佛教的神奇之处;哲学与修行部分是值得学习与深思的道理;其将一世因果扩至三世因果无论是否存在都可以合理解释一些科学中无法解释的现象,达到导人向善的作用。
有许多佛经表达的是佛之“心印”,故达摩把《楞伽》付与慧可(神光),说可以“印心”。至黄梅五祖又提倡用《金刚经》印心。对照《楞伽》,则认为香严击竹后是“自共相建立。”
在我们看来,有许多对佛提持心印的经文的解读文章,大多是从义理到义理的东西,可能会误人子弟。怪不得声闻乘的人要讲,不提倡读经书,只念一句“阿弥陀佛”即可。
的确如此,只要能“一念”代“万念”,然后“念”得人空法空。你再看《维摩诘所说经》中说:“菩提烦恼无异境界”一句,你不达到一定程度根本无法领会,只有当你能“转”能“化”后才能深会其意。
又如灵云的禅诗:“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今日更不疑。”又如药山的:“云在青天水在瓶”,也是一样的道理。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佛经

5. 佛教有一句话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这句

万法皆空,唯因果不空。字面的意思大致如下:万法皆空,就是一切法都是空。但唯有因果不空。这句话是方便说。其中有内在的含义。
“万法皆空”的意思是说一切“幻有”、“妙有”的事物都是“不真实”的,都是“虚妄”的。换句话来说,其实这两句话就是一句话。万法皆空就是万法缘起缘灭。因果不空也是万法缘起缘灭。

扩展资料:“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讲的是这个“万法皆空”;文殊菩萨曰:“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讲的是这个“万法皆空”;
《法宝坛经》中六祖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讲的也是这个“万法皆空”;永嘉大师在《证道歌》说:“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讲的还是这个“万法皆空”。
因此,永嘉大师在《证道歌》说:“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又说:“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夙债。”
参考资料:万法皆空 因果不空    百度百科

佛教有一句话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这句

6.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这句话啥意思?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这两个“空”不是一个意思。

  一切人事物,一切万法虽然都是“空性”的,但是身口意造作的业力因果并不是因此就“没有”了,而是“示现宛然”,这就是所谓的“性空缘起”。但是在业果缘起的同时,万法的本质还是空性的,这个实相不会改变。

  如果有人错解佛说的“空”,以为“空”就是什么都“没有”,那就会产生种种的邪见邪思邪行,比如拨无因果、以为“人死如灯灭”、造恶无下限等等,那基本上就必堕地狱,基本上就死定了!

  所以古德强调“因果不空”,是为了提醒和预防,是一种大智慧、大慈悲心。望了解,南无阿弥陀佛。

  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经典原文】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楞严经》

  【经文解释】办道的先决条件——深信因果

  无论什么人。尤其想用功办道的人。先要深信因果。若不信因果。妄作胡为。不要说办道不成功。三涂少他不了。

  佛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又说。“假使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楞严经说。“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故种善因结善果。种恶因结恶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乃必然的道理。(选自《虚云老和尚法汇·开示》)

  【经典介绍】《楞严经》,显密圆通,顿渐俱备,印度国王秘为至宝,禁止外传,我国古德谓之教网宏纲,禅门要关。守培法师谓此经非但是教网禅关,亦是破无始黑暗之明灯,照本来面目之宝镜。

7.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这句话啥意思

万法皆空,因果意思:
要学会无我,无我实际上就是法性空。“无我”是 什么?就是万法皆空啊。你把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 看成是空的,你就不会生气、不会难过了。一件事情让 你不开心了,过一会儿没了,就空掉了,成空性。人家 讲了一句话,你不开心了,过一会这句话也没了,因为 无我就是法性空。在你心中残存了,那么你就是无法性 空,就是你没有办法让你自己的本性空。今天跟大家讲,菩萨的慈、悲、喜、舍功德是在佛 性里面出来的,不是仅仅在修福。我今天做功德之后, 菩萨的目的不是让我们每一个人为了在人间活得更好一 点,好像是修福一样的。实际上,菩萨的慈和悲,还有 欢喜心、舍得心,这些功德全部都是在佛性里面的。不 是说我今天在人间所求的、所做的事情是为了我今后将 来能有福气,孩子好、工作好、家庭好,或者有钱赚, 你们要把这点搞清楚。
很多人修心修到后来,都是在修福,因为修福的人 不容易坚持。很多人修福,家里好一点,就不念经了, 就不来拜佛了,就不好好修了。修福的含义是什么?用 现代话讲,就是要马上得到利益,要既得利益,而在佛 性里的功德,那是永存的一种智慧。在人间,修福的人 刚刚修到一点福,接下来烦恼又来了,所以有福气的人 很快地就会有烦恼。今天你突然搞个公司赚了一笔钱, 接下来烦恼又来了,因为你要继续搞更多的事情,所以 钱又没了。而修心功德之人,是永恒地获取根基的超脱。
菩萨说,诸烦恼是道场。你所有的烦恼来了,它都 是一种道场,知如实故。是什么意思呢?知道这个如实 因,就是我们说的知道这个事情,它实际为什么会有? 因为你要把烦恼转变,转成菩提,变成智慧,所以一定 要懂得烦恼会不断。
那么烦恼是什么呢?师父问你们,一个人的烦恼看 得见吗?烦恼是空的,今天烦恼了,明天没有了,而且 一个人在烦恼的时候,谁也看不见、摸不着,烦恼本身 是空性的,大家听得懂了吧?烦恼本身是无性的,就是 没有本性的,所以烦恼有时候是通过想象幻化而来。举 个简单例子,今天老公回家晚了一点,老婆马上就在那 里想啊想,接下来烦恼就来了,这是一种幻想幻化,所 以菩提本身就是无性的,智慧本身也是看不见、摸不着 的,它是没有本性的。
为什么学佛人说,烦恼即是道场、无明来自老死呢? 师父告诉大家,烦恼即是道场,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 烦恼来的时候,你心中的佛性就开始抵制你的烦心了。 无明来自于老死,当你不明白这些困难和世界上的这些 烦恼为什么到你身上来的时候,实际上你就是在慢慢地 衰老、等死,什么意思呢?当你不懂得人生真谛的时候, 觉得日子过得很快,当你明白了世界上所有一切即属虚 幻的时候,你的日子就过得比较踏实。所以,不明白的 人很快就会死亡,一辈子就在稀里糊涂当中过去了。师 父问你们,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之后如果你们都还 活着,你们不就是稀里糊涂地过去了吗?这就叫无明来 自老死。
皆无因故,就是没有一个事情是能够让你实实在在 地做到的,因为你没有智慧。所以,尽未完全地灭尽, 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没有把心中所有的东西都灭掉,那 你这个无明也灭不掉。也就是说,当你什么都不明白的 时候,老死就永远地随着你,叫“无老死尽”。
师父跟大家讲,没有烦恼要断,因为你不要去生烦 恼,你断什么烦恼?问题是你去生了这个烦恼,你就要 去断这个烦恼。因为你去贪了这个人间事情,你就想去 得到它,这就会产生烦恼。
很高深的大乘菩萨的法理是什么呢?就是告诉你 们,人啊,烦恼啊,什么道场啊,全部都是空的,都是 没有真实存在的东西。这个道场是什么?就是众生要靠 众生自己去去除烦恼,就是中国人的一句话:解铃还需 系铃人。因为众生有业障,众生才会生出烦恼。师父问 你们,你们有业障没有?没有业障的人会生出烦恼吗? 业障来了,烦恼就开始生出了。因为有烦恼,才会有污 染;因为有了污染,所以叫众生。所以你们的心永远是 不干净的,永远怀疑别人、怀疑自己,活在烦恼之中, 实难解脱。
要学会无我,无我实际上就是法性空。“无我”是 什么?就是万法皆空啊。你把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 看成是空的,你就不会生气、不会难过了。一件事情让 你不开心了,过一会儿没了,就空掉了,成空性。人家 讲了一句话,你不开心了,过一会这句话也没了,因为 无我就是法性空。在你心中残存了,那么你就是无法性 空,就是你没有办法让你自己的本性空。
因为这个法性空是由因缘所生,今天让你们出家了, 你们也是因缘果报,所以法性空实际上就是无生无灭。 无生无灭是什么?就是没有。把自己想得小一点,我有 什么?你们生出来的时候什么都没有,你们跑到澳洲来 了,你们也是什么都没有,现在也不要有我。所以,把 众生当成自己的道场,烦恼即为道场,有烦恼之后,会 产生智慧,才能成为菩提。
在修行的过程当中,要不断地观察、调节,“空” 和“悟空”到底为何物?“空”是本来就有的,而“悟 空”是你认识了这个事情本来是没有的,那么这里面有 什么区别呢?师父讲给你们听。很简单,先讲空,本来 有一件事情,你想通了,那么就是空了;那么这件事情 本来就应该想得通的,而你没有想得通,你突然之间想 通了,开悟了,“哦,这件事情原来是这样的”,那么 就叫悟空。那么悟空之后,空幻是没有的,你悟出来的 空和本来就有的空,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是 在你认识之前,另一个是你在认识之后的悟空。
举个简单例子,孩子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很漂亮, 孩子看妈妈没有觉得好看,等孩子长大了,他觉得妈妈 长得这么好看,这就是悟空,本来就有的,不是因为你 的长大而转变的。很多妈妈长得不好看,但是孩子觉得 妈妈最好看,有什么概念?没有什么概念,虚幻、空幻, 是你心中本性的一种转换。你感觉难看就难看,你感觉 好看就好看。有些人养狗,他觉得狗比人都好看,这是 心中概念的转换。所以需要观察,好好地小心证悟自己 做出来的事情是不正确的或是正确的。
一个人不经多难,很难取回真经。一个人不经过很 多的磨难,你得不到很多的悟性。菩萨行,是要自度度 他。学菩萨的人,首先要自己帮助自己,然后才去帮助 别人。
在修行当中,稍微调节得不好,或矫枉过正,你们 学佛就会有偏差,这就是师父跟你们讲的你们为什么会 走偏差。不要走错路啊,你们不是为别人而活着,也不 是为自己活着,你们是为一个理念活着。真的,不要害 死自己。师父告诉你们,修心难就难在怎么样不要让自 己的心走偏差,不要矫枉过正。矫枉过正就是明明要做 这件事情,我过头了。师父现在教你们修心念经,对不 对?很多人说我连家都不要了,这就是矫枉过正。学佛 修心并不是叫你们把家都不要了啊,有些人偏了,狂念 经,念得口鼻生疮,那你就是没有调节好自己的修心、 念经、生理和生活等关系。
-----恭录:悟空才能真实不虚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这句话啥意思

8. 佛曰: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佛又曰: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谁可以解答这里的因果关系

那么,为什么因果不空呢?
 空与色,空是本体,色是空产生的现象。

比如:

水与波,水是本体,波是水移动产生的现象。

波是水面起伏产生的现象,所以说波与水没什么差别;

水面起伏能产生波象,所以说水与波没什么差别;

波是水面起伏产生的现象,所以说波就是水;

水面起伏能产生波象,所以说水就是波 那是因为,因果不一样,它是有常性的,因不离果,果不离因,就像春夏秋冬、日出月落、生老病死一样,它是有规律的。(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客观现实)

  不要去纠缠因果这个词,佛经佛理看多了,很容易会头晕,因果即非因果,只是把这一种客观现实叫做“因果”而已,就像肚子饿了就会想吃东西,吃完了会不饿或者没那么饿一样,都是客观现实。

  所以,佛说“四大皆空,因果不空”也只是道出了“世事无常,因果有常”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