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中原的鼎的意思

2024-05-19 16:07

1. 问鼎中原的鼎的意思

问鼎中原的鼎意思是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
问鼎中原 [ wèn dǐng zhōng yuán ] 
基本释义: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出处: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
扩展资料:
问鼎中原的典故:
夏朝经历了470年,到前1600年,夏桀无道亡国,九鼎为成汤所得,成汤就建立了商朝。商朝经历550多年,到前1046年,纣王暴虐亡国,九鼎为姬发所得,姬发就建立了周朝。到前606年,楚庄王想取周而代之,就借朝拜天子的名义,到周王室去问九鼎的大小轻重,结果在周大臣王孙满那里碰了一个软钉子。王孙满说:“统治天下在乎德而不在乎鼎。”
庄王很不服气地说:“你不要依仗九鼎,我楚国有的是铜,我们只要折断戈戟的刃尖,就足够做九鼎了。”王孙满说:“大王您别忘了,当初夏禹是因为有德,天下诸侯都拥戴他,各地才贡献铜材,启才能铸成九鼎以象万物。
后来夏桀昏乱,鼎就转移给了商;商纣暴虐,鼎又转移给了周。如果天子有德,鼎虽小却重得难以转移;如果天子无德,鼎虽大却是轻而易动。周朝的国运还未完,鼎的轻重是不可以问的。”庄王无话可说。从此以后,人们就将企图夺取政权称为“问鼎”。

问鼎中原的鼎的意思

2. 问鼎的鼎意思

好吧,问鼎的鼎
原意应该是,就是那种古代的煮东西用的,类似于现在的锅,三足两耳
有大有小的,商朝的时候那个比较盛行吧,商朝的青铜鼎很出名
然后呢,这里的问鼎应该是出自于问鼎中原这个成语
帮你百度一下了典故,在下面,
顺便给你几个有关问鼎的地址,希望我的回答有帮到你    


夏朝经历了470年,到前1600年,夏桀无道亡国,九鼎为成汤所得,成汤就建立了商朝。商朝经历550多年,到前1046年,纣王暴虐亡国,九鼎为姬发所得,姬发就建立了周朝。到前606年,楚庄王想取周而代之,就借朝拜天子的名义,到周王室去问九鼎的大小轻重,结果在周大臣王孙满那里碰了一个软钉子。王孙满说:“统治天下在乎德而不在乎鼎。”庄王很不服气地说:“你不要依仗九鼎,我楚国有的是铜,我们只要折断戈戟的刃尖,就足够做九鼎了。”王孙满说:“大王您别忘了,当初夏禹是因为有德,天下诸侯都拥戴他,各地才贡献铜材,启才能铸成九鼎以象万物。后来夏桀昏乱,鼎就转移给了商;商纣暴虐,鼎又转移给了周。如果天子有德,鼎虽小却重得难以转移;如果天子无德,鼎虽大却是轻而易动。周朝的国运还未完,鼎的轻重是不可以问的。”庄王无话可说。从此以后,人们就将企图夺取政权称为“问鼎”。


问鼎网游官方网站http://hero.linekong.com/main.php
问鼎网游官方论坛http://bbs.hero.linekong.com/
问鼎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45961.htm
问鼎中原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519650.htm

3. 问鼎一词中的鼎字是什么意思

问鼎一词中的鼎字,象形字,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象鼎足。本义:古代烹煮用的器物。因盛行于商、周。用于煮盛物品,或置于宗庙作铭功记绩的礼器。或者统治者用作烹人的刑具,比喻帝王。
问鼎:春秋时、楚庄王陈兵于洛水,向周王朝示威。周派使者慰劳,“楚子(楚庄王)问鼎之大小轻重”,意思是说楚庄王有夺取周朝天下的意思。后来用“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也指在某方面取胜。

问鼎一词中的鼎字是什么意思

4. 问鼎中原的鼎的意思

问鼎中原的鼎意思是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
问鼎中原 [wèndǐngzhōngyuán] 
基本释义: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出处: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
扩展资料:
问鼎中原的典故:
夏朝经历了470年,到前1600年,夏桀无道亡国,九鼎为成汤所得,成汤就建立了商朝。商朝经历550多年,到前1046年,纣王暴虐亡国,九鼎为姬发所得,姬发就建立了周朝。到前606年,楚庄王想取周而代之,就借朝拜天子的名义,到周王室去问九鼎的大小轻重,结果在周大臣王孙满那里碰了一个软钉子。王孙满说:“统治天下在乎德而不在乎鼎。”
庄王很不服气地说:“你不要依仗九鼎,我楚国有的是铜,我们只要折断戈戟的刃尖,就足够做九鼎了。”王孙满说:“大王您别忘了,当初夏禹是因为有德,天下诸侯都拥戴他,各地才贡献铜材,启才能铸成九鼎以象万物。
后来夏桀昏乱,鼎就转移给了商;商纣暴虐,鼎又转移给了周。如果天子有德,鼎虽小却重得难以转移;如果天子无德,鼎虽大却是轻而易动。周朝的国运还未完,鼎的轻重是不可以问的。”庄王无话可说。从此以后,人们就将企图夺取政权称为“问鼎”。

5. 问鼎天下什么意思 问鼎天下的含义

1、问鼎天下就是占领天下的意思。鼎代表权利,稳定就是取得权利。问鼎天下,就是取得天下的统治权。
 
 2、问鼎一词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左丘明的《左传·宣公三年》:春秋时,楚子(楚庄王)北伐,陈兵于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派遣王孙满慰劳楚师,楚子向王孙满询问周朝的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和轻重。
 
 3、【近义词】:问鼎中原、中原逐鹿。

问鼎天下什么意思 问鼎天下的含义

6. 问鼎天下什么意思

问鼎天下就是占领天下的意思。鼎代表权利,稳定就是取得权利。问鼎天下,就是取得天下的统治权。
问鼎一词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左丘明的《左传·宣公三年》:春秋时,楚子(楚庄王)北伐,陈兵于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派遣王孙满慰劳楚师,楚子向王孙满询问周朝的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和轻重。
【近义词】:问鼎中原、中原逐鹿
扩展资料:
问鼎中原
【解释】: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出自】: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
中原逐鹿
【解释】: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译文】: 秦国失去了天下,天下的英雄豪杰都想得到它。

7. 问鼎的鼎是什么意思

鼎  #dǐng

【释义】①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有两耳三条腿。②比喻三方面并立:鼎立|鼎足。③正当;正在:鼎盛。④大:鼎力相助|大名鼎鼎。

【鼎沸】  #dǐngfèi形容喧闹、混乱,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人声鼎沸。

〖例句〗一走进集贸市场,那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鼎力】  #dǐnglì敬辞。大力:请鼎力相助。

〖例句〗这家公司已濒临倒闭,幸亏信贷部门鼎力相助,给予贷款,才又兴旺起来。

【鼎盛】  #dǐngshèng正当兴盛或强壮的时候。

〖例句〗唐朝是中国封建王朝的鼎盛时代。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鼎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象鼎足。本义:古代烹煮用的器物)

同本义

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说文》

又如:鼎峙(比喻三方并峙,如鼎之三足);鼎铉(指鼎);鼎鼐(鼎、鼐均为古代炊具,用来调和五味。旧时用以比喻宰相治理国家)

比喻帝王

指宰相

喻

鼎 dǐng

①古代烹煮东西的器物。多用青铜或铁制成。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

②象鼎足那样三方对立抗衡:~立。

③大:~力、~~有名。

④正当;正在:~盛。

【鼎沸】形容喧闹、混乱,像开锅的水那样:人声~。

【鼎力】敬辞。大力(表示请求或感谢时用):~相助。

【鼎立】三方面势力像鼎足那样对峙:三国~。

【鼎盛】正值兴盛或强壮。

【鼎新革故】见【革故鼎新】。

【鼎足】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势成~。

问鼎的鼎是什么意思

8. 问鼎的意思

“问鼎”直接意思是指图谋夺取政权,也指夺取某些体育运动的顶尖成绩。
典故

传说禹筑了九鼎,传夏,商,周三代,成为政权的象征。

春秋时,楚庄王陈兵于洛水,向周王朝示威。周派使者慰劳,“楚子(楚庄王)问鼎之大小轻重”,意思是说楚庄王有夺取周朝天下的意思(见《左传·宣公三年》)。后来用“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也指在某方面取胜

《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宣公三年(-606年)》:楚子伐陆浑之戎(今河南省伊川县),遂至於雒,观兵于周疆(东周国都洛阳王城公园)。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王孙满,周大夫),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欲逼周取天下),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禹之丗),远方图物(图画山川奇异之物而献之),贡金九牧(使九州之牧贡金),铸鼎象物(象所图物,著之於鼎),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图鬼神百物之形,使民逆备之),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尔雅释诂云:若,善也;若,顺也),螭魅罔两(离,山神兽形。魅,怪物。罔两,水神),莫能逢之(逢,遇也),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民无灾害)。桀有昬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尔雅云:商曰祀,唐虞曰载,周曰年,夏曰岁)。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不可迁)。其奸回昬乱(回音邪),虽大轻也(言可移)。天祚明德,有所厎止(厎音致)。成王定鼎于郏鄏(音夹辱,今洛阳西南),卜丗三十(一世,三十年),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律厯志云:周三十六王,八百六十七年。过卜数也)。

出处

1. 《晋书·王敦传》:“( 敦﹞遂欲专制朝廷,有问鼎之心”,又“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 。

2. 唐 刘知几《史通·叙事》:“论逆臣则呼为问鼎,称巨寇则目以长鲸。”

3. 明 屠隆《彩毫记·渔阳鼙鼓》:“国号 大燕 ,伪署文武官爵,敢肆问鼎之奸。”

4. 泛指觊觎侵占别国,李大钊《警告全国父老书》:“非报德也,非助英也,盖欲伺瑕导隙,借以问鼎神州。”

5. 触犯;过问。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孙生》:“﹝辛氏﹞牀头常设锥簪之器以自卫。 孙屡被刺剟(音多,刺也),因就别榻眠。月馀,不敢问鼎。”

6.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十章一:“像《典论》那样的著作,是同时的诗人们所不敢轻于问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