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经济支柱是什么?

2024-05-16 12:41

1. 印度的经济支柱是什么?

1、印度优先发展服务业的原因一个国家的经济构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就是农业,包括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就是工业,主要是制造业;最后一个是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业。在工业革命以前都是农业为主的,工业革命后才开始有工业和制造业,而历史上的大国几乎都是工业强国,荷兰和西班牙除外,算是贸易立国的,这是算是服务业,优先发展工业
一方面可以迅速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另一方面工业可以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解决农业人口的转换问题,随后就会迎来城镇化,城镇化的提升带来的是服务业的需求,这是之前很多国家走过的老路,在工业化发展的初期,国内的消费能力较低,无法自行消化工业生产能力,只能出口给其他的国家,利用出口的优势来发展过来的工业/制造业,中国走的是这样的策略,但是印度不是。
而印度是一个农业为主的国家,是传统的农业国家,从1991年开始“改革开放”后实施市场经济的政策,但是在经济的发展策略上是优先发展服务产业的,制造业发展一直比较缓慢,其中个中原因有多种,印度是一个民主制度的国家,土地私有化,政府之间是联邦的体制,要发展制造业就需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但是因为中央协调的能力较弱,无法形成强有力的统一协调能力,导致基础建设停滞不前。没有基础建设,制造业就难有大的发展。
还因为宗教信仰,比如种姓制度,导致人口的流动有很大的困难,这是就业的一个基础,制造业的发展需要人力资源是自由的,也就是就业市场是自由交换的。土地的私有化也为工业化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因为合约谈判的成本太高,政府很难做统一的征收和规划,私人之间的谈判成本太高,尽管现在印度在努力改变这种现状,但是进展依然缓慢。
2、印度的农业增加值在经济中的比重印度的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中国的农业占GDP的比重曾经是同样的水平,在1990年之前,总体而言印度的农业比重还在中国之上,印度最高的时候曾经达到了42.8%的比重,这是完完全全的农业国家了。不过整体来看,农业所占的比重是逐渐降低的,到2018年印度的这个比重已经降到了14.46%,比1967年的高点下降了28个百分点,这个降幅是非常巨大的。

中国的降幅也是非常明显,在1968年也达到了42%的比重,但是到了2018年已经降到了7.2%的水平,并且这个比重还在降低。
中国的农业占GDP的比重曾经有一个反弹,这是1978年开始的,当时这个比重是27.7%,因为当年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首先改革的就是农村,当年最大的政策变化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政策的推出开启了中国改革的浪潮,农民的积极性也比调动起来,农村的粮食收成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到1982年农业占GDP的比重反弹到了32.8%。
农村的这次改革成功后,改革的战场就从农村进入了城市,所以1984年也被称为是中国城市改革的元年,甚至被称为是中国企业的元年,比如联想就是当年成立的。万科的王石在这一年下海开始倒卖玉米赚取了第一桶金。张瑞敏在这一年被任命为青岛海尔做厂长。中国城镇化改革的开始,也意味着中国工业的发展开始了。
印度在中国改革开放的13年后,也就是1991年也开始了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制度从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政策,印度是“民主联邦的政治体制+计划经济制度”,这点可能让很多人不解,民主制度不是应该搭配市场经济的吗?但是印度走的就是民主联邦的政治体制,但是经济体制一直是计划经济制度,也是学习的前苏联。
3、印度改革开放后优先发展第三产业在1991年印度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后,印度的服务业首先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占GDP36.8%的水平发展到2002年的44.76%,到了2018年提高到了49%。在27年的时间里提高了12个百分点。在2013年被中国超越,这一年中国的服务于增加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越印度。到2018年中国的这一比重已经占到了52.16%,换句话说,中国的经新动能已经成为了服务业。

这也说明内需市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印度因为优先发展服务业,工业及其制造业的发展速度一直比较缓慢,所以导致内需不足,服务业的发展也受到限制,而中国优先发展制造业和工业 ,造就 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人群,成就了世界上最大的单一的内需市场,在2019年中国的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品市场,也就是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消费市场,尽管中国只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GDP也只有美国GDP的67%,但是消费力却将超越美国。
优先发展制造业的优势就是在前期解决了就业问题,为农业富余的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出口,这样就个体而言积累了工资收入,积累了技术经验,对国家而言积累的税收,对企业而言积累了资金。从整个社会而言积累的就是资金、人才、技术、税收,当达到一定程度后,来料加工就会变成自己投资,然后再会变成自己研发,逐渐向产业链的上游扩张。会获取更多的利润。
这些都为城镇化提供了基础,有产业,就有了人口,就有了需求,城镇化带来了大量的消费需求,而这些需求逐渐的都是由自己生产解决,这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而印度恰恰相反,因为制造业的薄弱,所以导致内需不足,其服务业的发展也受到了限制,印度要想在经济上取得新的突破,必须解决工业发展是瓶颈,解决制造业的问题,印度当下也正是这么做的。
4、制造业对印度的重要性在1995年印度的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了历史的高点——17.9%,此后一路下滑,在2004年后 虽有小幅上升,但是到了2010年继续下滑,到了2018年仅仅占到GDP比重的15%。

而同期中国的比重是29.4%,中国最高的时候是2006年当时的比重是32.45%,也是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最热的时候。“世界工厂”是“世界制造”和“世界智造”的必经之路,这条路中国不是第一个走的,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走的,但是中国却是走得最快的,也是走的最辉煌的。
从2006年之后中国开始进行产业升级,至今也过去13年了,中国已经扭转了世界工厂的印象,已经去掉了“山寨”的标签,这一切都来之不易。华为手机也可以走向世界和苹果三星一较长短。中国的品牌走出去不再是价格低廉、品质低下的代名词,而是有着品质的基础。
印度至今仍未在制造业有什么建树,尽管莫迪上任以来,喊出了制造业的口号,但是从数据来看,印度的制造业仍然困难重重,效果并不明显。印度在制造业上拉下的功课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弥补,当然这也恰恰是印度的潜力所在,如果能够解决制造业发展的障碍制度,那么印度未来的发展将取得更大的成绩。制造业是一个人口大国打造中产阶层的必经之路,没有一个数量庞大的中产阶层,就无法形成有效的内需市场。
5、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2018年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是4万亿美元,比整个欧盟还要多,相当于“美国+日本+德国”的体量,从2010年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超过美国以后,一直领先于世界,再过两年,中国制造业的增加值恐怕得是美国和整个欧盟的总和还要多。

而印度2018年的制造业增加值只有40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的十分之一,虽然在全球排名第六位,但是绝对值还是非常低,大概是相当于中国20年前的水平。印度单靠服务业的发展是无法解决贫困问题的,发展制造业是唯一的出路。

印度的经济支柱是什么?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