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什么

2024-05-06 06:15

1.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什么

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的现代学解释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什么

2. 自由组合定律和分离定律的区别是什么?

一、公式不同:
分离定律:Aa→A a
自由组合:AaBb→Ab AB ab aB
二、含义不同:
基因分离定律描述的是等位基因分离的情况。(重点指出了等位基因之间是互相独立的。)
自由组合定律描述的是非等位基因组合的情况。(重点指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是可以任意组合的)
三、染色体不同:
二者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二者发生的时间也是相同的。同源染色体分离使相应的等位基因分离。与此同时非同源源色体自由组合(它们所携带的基因之间也随之组合)。

扩展资料:
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践意义是:在杂交育种工作中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因为通过杂交,基因重组能产生不同于亲本的新类型,有利于人工选育新品种。例如,一个小麦品种能抗倒伏,但不抗锈病,另一品种则抗锈病而易倒伏,经杂交,子二代可能出现既抗锈病又不倒伏的新类型。通过人工选择,就可得到符合人类要求的新品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自由组合定律

3.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有什么关系?

1.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联系: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2.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区别:
分离定律主要针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自由组合定律针对的是两对或者两对以上相对性状进行研究。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有什么关系?

4. 怎样确定是分离定律还是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分离定律(law of segregation)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分别进入两个配子当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基因分离定律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为遗传学三大定律。 1、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①豌豆各品种具有极易区分的性状差异,它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②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授粉。自花传粉是指同一株雌雄同体的植物的两性配子相互结合的一种传粉方式,亦即同一朵花之间的传粉。闭花授粉是指在花未开放之前就已完成授粉。因此用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2、分离现象的解释 (1)纯种高茎豌豆体细胞中含成对高茎基因,纯种矮茎豌豆体细胞中含成对矮茎基因。 (2)减数分裂时,纯种高茎豌豆只产生含D基因的配子、矮茎豌豆只产生含d基因的配子,亲本杂交得F1,获得一个D基因和d基因。 (3)F1体细胞中,D和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具有独立性,为等位基因。 (4)F1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D和d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产生含D和d两种比值相等的雌雄配子。 (5)受精作用随机进行,每种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6)F2出现DD、Dd、dd三种基因组合——基因型,比例为1:2:1,因此性状表现为高茎:矮茎=3:1。 3、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分离规律的实质是,杂合体内,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生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1)杂交育种工作; a、不能随意舍弃F1; b、对后代的处理要分别考虑:对于显性性状,后代还将继续发生分离,因而还需要不断种植观察,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对于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就能稳定遗传。 (2)具体应用 ① 、一对基因控制的各种交配组合的结果(设A对a为显性) 亲本组合 AA×AA AA×Aa AA×aa Aa×Aa Aa×aa aa×aa 后代基因型 AA AA:Aa=1:1 Aa AA:Aa:aa=1:2:1 Aa:aa=1:1 aa 后代表现型 AA 全为显性 全为显性 全为显性 显性:隐性=3:1 显性:隐性=1:1 全为隐性 ②确定显、隐性关系 ③确定个体的基因型 ④计算遗传概率(某性状或某基因型出现的概率) 方法一:直接根据 ① 中表内的分离比直接推出。 方法二:用配子产生的概率计算 (3)求遗传概率的两个基本法则 ①相乘法则: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事件同时出现的概率是它们各自概率的乘积。 ②相加法则:如果两个事件是非此即彼的或相互排斥的,那么出现这一事件或另一事件的概率则是两个事件的各自概率之和。

5.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别是?

一、公式不同:
分离定律:Aa→A a
自由组合:AaBb→Ab AB ab aB
二、含义不同:
基因分离定律描述的是等位基因分离的情况。(重点指出了等位基因之间是互相独立的。)
自由组合定律描述的是非等位基因组合的情况。(重点指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是可以任意组合的)
三、染色体不同:
二者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二者发生的时间也是相同的。同源染色体分离使相应的等位基因分离。与此同时非同源源色体自由组合(它们所携带的基因之间也随之组合)。

自由组合定律和分离定律的联系
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践意义是:在杂交育种工作中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因为通过杂交,基因重组能产生不同于亲本的新类型,有利于人工选育新品种。例如,一个小麦品种能抗倒伏,但不抗锈病,另一品种则抗锈病而易倒伏,经杂交,子二代可能出现既抗锈病又不倒伏的新类型。通过人工选择,就可得到符合人类要求的新品种。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别是?

6.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遗传学的两大定律: 
1。基因的分离定律。 
杂合体中决定某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彼此分离,互不干扰,使得配子中只具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从而产生数目相等的、两种类型的配子,且独立地遗传给后代,这就是孟德尔的分离规律。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就是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也就是说,一对等位基因与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与组合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 


孟德尔对杂交实验的研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曾花费了几年的时间研究山柳菊,结果却一无所获,后来改为研究豌豆,设计了一系列的科学实验,并将数学统计的方法引入杂交实验,从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尽管孟德尔的成功经验有很多,但其中首要的一条就是选择了豌豆这一正确的实验材料。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观察豌豆花的结构,介绍豌豆花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进行设问: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避免豌豆自花传粉并进行成功的杂交实验?从而引出杂交实验的步骤:为避免自花传粉,必须进行人工去雄,因为是闭花受粉,人工去雄的时期应该在花蕾期或花成熟前进行,为保证去雄后的豌豆花杂交按实验的要求进行,还要进行人工套袋,以避免其他的花粉受精,最后进行人工传粉才算基本完成杂交步骤。对这些杂交步骤的了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受精作用。



选择一对相对性状作为杂交实验的起点,是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另一条重要因素,也是学生应该重点理解和掌握的实验单一变量原则。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代并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表现出两个亲本的性状,而只表现出一个亲本的性状,但F2代中表现为性状的分离,这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说的重要环节。孟德尔正是观察到F2代出现了性状分离,并且比例为3:1,就提出了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概念,并且提出了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假设,他认为基因是成对存在的,有显隐之分,这就是等位基因,显性基因决定显性性状,隐性基因决定隐性性状,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分离,受精形成合子时,基因又是成对的。根据这一假说,孟德尔演绎推理出测交的结果应为1:1,而结果证明了孟德尔演绎推理的正确性,从而证明了假说的正确性;这种假说-演绎法是训练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大胆合理的科学想象能力的重要方法。在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中出现了亲本中没有的组合新类型,怎样才能正确地提出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并设计测交实验进行检验,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重点。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把自己想像成孟德尔,遵循孟德尔的探究思路,逐层深入,提出假说,进行演绎推理,真正理解科学定律的形成过程和本质。

理解测交实验的设计原因

测交实验只能是将F1代与纯隐性类型杂交。大多数教师在讲课时只是告诉学生,孟德尔就是这样做的,至于为什么这样做不是很清楚。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如下:以高茎和矮茎为例,从性状来看,检验F1代高茎有以下的杂交和自交方式,分别是:F1代高茎与纯种高茎杂交;F1代高茎自交;F1代高茎与纯种矮茎杂交。第一种的后代全部为高茎,不能判断F1代高茎是杂种还是纯种。第二种是本实验中已有的实验步骤,不能用“提出假设的实验步骤”来证明根据这些实验步骤而作出的假设。第三种后代中高茎和矮茎的比值为1:1,正好解释所提出F1代是杂种的猜想,如果学生理解了测交实验的设计原因,就能很自然地理解测交的定义,并能解决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三、理解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本质和局限性,树立辩证的观点

1.两大遗传定律的本质与减数分裂 

孟德尔所生活的年代没有基因的概念,他是以“遗传因子”来解释这两大定律的,今天我们知道,孟德尔的两大遗传定律其实质是减数分裂产生配子中染色体和基因的变化规律。我们知道,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中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要分离,那么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就随着分离,这就是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分离是指等位基因的分离;在同源染色体要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表现为自由组合,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相应地表现为自由组合,这就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这里的基因指的是非等位基因。因此,我们可以理解,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表现为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由此可以理解为,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最终导致了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的变化。

2.遗传定律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任何定律都有其适用范围,孟德尔的遗传定律也是一样,首先这两大定律只在有性生殖的生物中才能实现,无性生殖的生物不可能进行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其次,在有性生殖的生物中,一对等位基因一定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因为一对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时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而对于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来说,只有当这些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时,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事实上,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有很多,它们控制着不同的相对性状,例如,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实际上孟德尔只选用了豌豆二十多对相对性状中的七对来进行实验,而幸运的是,只有这七对相对性状刚好分别位于七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他的基因与这七对等位基因是连锁的,它们遵循的是摩尔根的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别一方面,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存在基因,这些基因也不遵循孟德尔的两大遗传定律。

7. 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孟德尔分离定律当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子一代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其实质是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与另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彼此间互不干扰的,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因此也称为独立分配律。 所以答案是错误的,因为自由组合定律必须是两对或两对以上的性状,而分离定律一对也可以

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

8. 如何判断遵循的是自由组合定律还是分离定律

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的现代学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