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句式

2024-05-17 17:34

1. 高中语文文言文句式

1,判断句:(1)……者……也; ……者;……也。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粟者,民之所种;此其效也。除这三种外,还有一种活用的情况,解释原因的判断句: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都以为:……是……。(2)……是……。例如:问今是何世?不知木兰是女郎。(3)为。例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句中最后一个“为”是语气词。(4)没有标志的判断句。例如:刘备,天下枭雄。(5)即、乃等。例如:梁父即楚将项燕。(6)否定判断:非。例如:人非生而知之者。
注意:古文中的“是”多数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这”。例如:吾不能早用子,是寡人之过也。
2,被动句:(1)于。例如:不拘于时。(2)为。例如:为天下笑。(3)为……所;为所。例如:茅庐为秋风所破歌;若属皆且为所虏。(4)见;见……于……。例如:徒见欺;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5)被。例如: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3,倒装句:(1)主谓倒装。例如:甚矣,汝之不惠!(2)定语后置。通常以“……者”的形式出现。例如:求人可使报秦者。石之铿然有声者。(3)状语后置。通常以“……于……”的形式出现。例如: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4)宾语前置。又可分为:a.有否定词“未”、“莫”等句中,代词作宾语:例如:自古及今,未之尝闻。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b,有疑问代词“何”、“奚”等句中作宾语:例如:大王来何操?彼且奚适也。c,唯……是……。例如:唯予马首是瞻。唯命是从。

高中语文文言文句式

2. 高中语文文言文的基本句式?

文言文句式
    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文言文固定句式、文言文特殊句式.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而倒装句又分 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四类.
    1.判断句: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
    2.被动句: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
    3.倒装句:文言中中,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主谓倒装等.
    4.省略句: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

3. 高中文言文句式有哪些

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而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四类。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者”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为”“为……所”表被动。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介宾短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宾短语。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   [小练习]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   ①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③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④何由知吾可也?   ⑤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⑥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   ⑦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⑧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

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也作蒙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   .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高中文言文句式有哪些

4. 高中语文文言句式归纳

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第一部分 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下边我们根据所学文言文,举例加以说明:

  一、判断句:
  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句的现象,比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
  句中“是”“非”,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非”同义。但是,这种用法不大常见。文言文往往用别的词或结构方式来表示判断。

  (一)用其他判断词表示判断
  例如:
  此则寡人之罪也。(《勾践灭吴》)
  翻译:这是我的罪过啊。
  句中“则”译为“是”,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
  此外还有:“即”“乃”“皆”“本”“诚”“亦”“素”“非”等等,例句: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臣本布衣。
  ⑤且相如素贱人。
  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采用“……者,……也”的方式构造判断句
  例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为:廉颇,是赵国的优秀的将领。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为: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私爱我。
  句中判断词“是”的意思,是由“……者,……也”结构表示出来的。当然,这个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具体言语中,其结构变化十分灵活。比如:

  1.用“……,……者也”表判断
  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2.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3.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译为: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注意,本句句末的“者”是“的人”的意思,不是结构助词。)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

  4.用“……,……”表判断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这样的句子,称为被动句。
  现代汉语中常用“被”表示被动关系,文言文中也有,但很少。比如: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译为: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在文言文中,被动句往往用“……为……所”和“……见……于”及其相应的变式结构来表示。例如:

  (一)“……为……所”
  1.“……为……所”
  (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2.“……为……”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过秦论》)
  3.“……为所……”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二)“……见……于”
  1.“……见……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2.“……见……”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3.“……于……”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三)省略被动标志的被动句
  例如:
  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为:大王您被蒙蔽,很严重啊。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
  译为:荆州的百姓归附于曹操,是被兵势所逼迫。

  三、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
  旦日,客从外来,(邹忌)与坐谈,(邹忌)问之客曰……(《邹忌讽齐王纳谏》)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谓语的省略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动词宾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4)介词宾语的省略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5)介词的省略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

  四、倒装句
  文言文句中,某些句子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我们称之为倒装句。其倒装现象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一)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晏子春秋》)

  (二)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宾语往往位于谓语后边,作为谓语的施动对象。而在文言文中,于某些条件下,宾语往往提到谓语之前,呈现宾语前置现象。这样的特殊情况一般有两种:
  1.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现象
  否定句中,当谓语部分被否定副词修饰时,该谓语所带宾语一般会前置。例如: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这样的否定副词一般有:“不”、“未”“毋”、“无”、“莫”等。
  再如: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苏轼《石钟山记》)。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现象
  文言文疑问句中,当使用疑问代词做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该宾语往往要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前面。例如: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何操”应理解为“操何”,意为“带了什么东西”。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意为“和谁同道”。
  这样的疑问代词一般有:“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再如:
  沛公安在?(《鸿门宴》)
  此外,还有一些比较固定的“宾语前置”的表达结构。比如:
  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削币说》)

  (三)定语后置
  定语在句中一般起修饰限定名词性中心词的作用。文言文中的定语经常会后置到中心词后边,成为定语后置现象。例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译为:铿然有声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啊。“铿然有声”本做“石”之定语,后置到了中心词“石”之后。
  再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四)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因此,出现后置状语的现象。例如: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
  译为:将军在河北作战,我在河南作战。“战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介宾短语“于河南”作状语,后置到了动词中心语“战”的后边。
  再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此所谓战用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5. 高中文言文句式, 例句.、、

一、判断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汝是大家子
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梁将即楚将项燕。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且相如素贱人。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予本非文人画士。 二、被动句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不能容于远近。” (张溥《五人墓碑记》“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三、省略句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倒置
  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      译文:“你太不聪明了”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公子能为别人困难而急的地方在哪里呢?”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译文:“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时人莫之许(《隆中对》)        译文:“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      译文:“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译文:“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译文:“张良问公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问女何所思?(《木兰辞》)            译文:“问女儿在思考什么?”王见之曰:“牛何之?” (《晏子使楚》)译文:“大王看见了问道:‘把牛牵到哪里?’”何伤乎? (《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妨碍什么呢(有什么妨碍呢)?”王曰:“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译文:“大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吾谁敢怨?(《捕蛇者说》)            译文:“我敢埋怨谁呢?”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译文:“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译文:“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            译文:“(你们在)替谁哀哭呢?”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蟹龙说赵太后》)译文:“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性呢?”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哦!除了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译文:“即使活着,(我)凭什么脸面回汉朝去呢?”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叶公好龙》)  译文:“用钩子来画龙,用凿子来雕刻龙”余是以记之  (《游褒禅山记》)      译文:“我因此记下了这件事”一言以蔽之                        译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   译文:楚国的战士没有谁不用一个抵挡十个来拼命的作战的。成语有:夜以继日

高中文言文句式, 例句.、、

6. 高中语文文言文的基本句式?

文言句式
这里所说的文言常用句式,是指与现代汉语里相应的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的句式,以及一些成为定型的习惯格式。
(一)判断句的格式
文言文里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而是径直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表示判断,并往往借助于一些助词、语气词、副词来表示或加强判断的语气。主要格式有以下几种:
1.主语后用助词“者”表提顿,谓语后用语气词“也”煞尾。如: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只在主语后用“者”表提顿。如:
①粟者,民之所种。(《论贵粟疏>)
3.只在谓语后用“也”煞尾。如:
①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4.“者~也”都不用。如:
①此人力士。(《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刘备天下枭雄。()
5.谓语前用副词“乃”“即”“必”“则”等加强肯定语气。如:
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6.用副词“非”表否定判断。如: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②拾视之,非字而画。(《促织》)
(二)被动句的格式
文言里的被动句,常借助于一定的介词、助词、助动词来造成被动的格式。
1.用介词“为”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①炮台悉为逆据。(《三元里抗英》)
    ②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五蠹》)
2.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①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3.用介词“被”表被动,“被”的宾语往往省略。如:
①内一人说是西洋兵头,亦被杀死。(《三元里抗英》)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4.用助动词“见”表被动。如:
①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5.用“为……所……”的格式表被动
“为”是介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所”是助词,置于动词之前。如:
①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6.用“见……于……”的格式表被动。“见”是助动词;“于”是介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壁归。(《廉颇蔺相如列传》)
7.意念上的被动。
动词本身用于被动意义,不借助于任何表示被动的词语。这种被动要根据文意来判断。如:
①举孝康,不行。(《张衡传》)——“举孝廉”,被举荐为孝糜。
    ②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拜为上卿”,被封为上卿。
    ③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函谷举”,函各关被攻下。
(三)特殊的双宾语
文言里有两种特殊的双宾语,不能按一般的双宾语理解。
1.使动双宾语。
动词和近宾之间是使动关系。如: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负秦”,使秦负。“负秦曲”,使秦负曲,使秦国担负理亏的责任。
    ②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论积贮疏》)——“归之”,使之归。“归之农”,使之归农。
2.为动双宾语。
动词和近宾之间是为动关系。如:
①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冯谖客孟尝君>)——“为”(wéi),动词,这里是“准备”的意思。“为之”,为(w苗)之为(wéi),替他准备。“为之驾”,为(wèi)之为(wéi)驾,给他准备车马。
    ②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为”,找。“为之辞”,替它找个借口。
(四)句子成分的特殊顺序
文言里有几种语序,和现代汉语里相应句式的语序不同。
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如:
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此为作动词的宾语前置。
    ②君何以知燕王?(.—一此为作介词的宾语间置。
2.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如:
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张衡传))——句中用了表否定的副词“未”,是否定句,宾语“之”是代词。置于谓语动词“有”之前。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道理同上。
3.宾语前置,用助词“之”“是”等置于前置的宾语和谓语之间。如:
①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苻救赵》)
    ②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4.定语以“者”字短语的形式置于中心词之后。
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可以加助词“之”,也可不加。如: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②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冯谖客孟尝君>)
(五)句子成分的省略
文言句子里有一些组成成分,习惯上常常省略,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补充。
1.兼语省略。
省略的兼语必须是已见于上文,或者是从内容上看没有必要说出来的。如:
①召入,使拜夫人。((左忠毅公逸事>)——召(之)入,使(之)拜夫人。
    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卿。
以上二例省略的兼语都是已见于上文的。
2.动词的代词宾语省略。
这种省略有两个条件:一、省略的宾语必须是可以用代词充当的,即可以从上文看出来的。二、后边有“于”或“以”组成的介词结构作补语。如:
①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追(之)于宇下。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告(之)以事。
3.部分介词的宾语往往省略。
省略的宾语必须是从上文可以看出来,能够用代词充当的。如:
①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怵然为戒”,怵然为之戒,小心翼翼地因此警惕起来。“视为止”,视为之止,目光因此集中。“行为迟”,行为之迟,行动因此迟缓。
    ②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与谋”,与之谋,同他商量。
    ③左右以告。(《冯谖客孟尝君》)——“以告”,以之告,把情况告诉(孟尝君)。
    ④毋从俱死也。(《鸿门宴》)——“从俱死”,从之俱死,跟着他一起去死。
    ⑤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张衡宴》)——“因以讽谏”,因之以讽谏,通过它来委婉地劝谏(朝廷)。
4.介词“于”“以”往往省略。如:
①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逼兵势”,逼于兵势,被兵势所逼。
    ②又试之鸡。(《促织》)——试之鸡,试之以鸡,用鸡去试验它。
(六)习惯句式
所谓习惯句式,是指那些结构比较固定的句式。
1.不亦……乎?
在这个格式中,“亦”起加强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可译为“不是……吗”“不也……吗”。如:
①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察今》)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论语?学而》)
2.无乃……乎?
表对某种情况的估计或对某件事情的认识,带有反问兼感叹的语气。“无乃”可译为“恐怕”“只怕”。如反问的语气较重。也可译为“莫不是”。如:
①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教之战》)
    ②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句末的语气词用“与”,反问的语气较强一些。
3.得无……乎?
表测度。“得无”可译为“恐怕”“也许”。如果询问的语气稍重一些,可译为“莫不是”“该不会”等。如:
①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记王忠肃公翱事》)——也许。
    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莫非,莫不是。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詟说赵太后》)——该不会,该没有。
4.如……何?若……何?奈……何?
这是三个意义相同的表示疑问的习惯句式。“如”“若”“奈”三字古代音近通用,都是动词,含有“办~处置~对付”一类的意思。“何”是疑问副词作补语,当“怎么”讲。可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等。如: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②即可不死,而离散不见,……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与妻书>)
5.何……为?何以……为?
这是表询问或反问的一种句式。“何”是疑问代词,作状语。“为”是语气词。“何……为”式“何”后边是谓语动词。可译为“为什么……呢?”“怎么…呢”。“何以……为”式中“以”是动词,当“用”讲,作谓语,它后边带名词或动词作宾语。可译为“哪里(怎么)用得着……呢”,也可译为“为什么……呢”。如: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为什么要告辞呢?
    ②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颟臾》)——哪里用得着攻打呢?为什么要攻打呢?
6.……孰与……?
动词性结构,用于表示比较的疑问句中,用来比较两个人的高下、优劣,或两件事的好坏得失。句中提出了比较的内容的(如例①),可译为“与……相比哪个(谁)……”。句中没有提出比较的内容的,(如例②)可译为“与……比起来怎么样”。
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7.有所……,无所……
在这种句式里,“有”“无”是动词谓语,“所……”是“所”字短语作“有”“无”的宾语。翻译时应该结合上下文仔细体会“所”字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灵活地译出,不必机械地译成原文的语法结构。如:
①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信陵君窃符救赵))——“所”指国君的命令。句子可译为“大将在外,国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
    ②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两个“所”分别指财物和妇女。句子可译为“财物没有拿取什么,妇女没有宠爱哪一个”。
    ③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毛遂自荐》)——“未有所”等于说“无所”。
8.有以……,无以……
对这种句式的结构,多数语法著作所作的分析是:“有以……”“无以……”等于说“有所以……”“无所以……”,“有”“无”是动词作谓语,它后边是一个省略形式的“所”字短语充当宾语。可译为:“(没)有什么用来……”“(没)有办法……”等。如:
①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荆轲刺秦王》)——“有以报太子”,有办法报效太子。
    ②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鸿门宴》)——“无以为乐”,没有什么用来作乐。
    ③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见孟子》)——“未有以对”,没有什么拿来回答。

7. 高一语文文言文句式及其用法

      文言文中有很多特殊句式,这些都需要高一学生在学习语文文言文过程中弄明白,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文言文句式及其用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文言文句式及其用法         (一 )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
         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 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刿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等表判断。
         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
         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全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苏洵《六国论》)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
         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
         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 (司马光《赤壁之战》)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 (苏轼《石钟山记》)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例如:
         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
         (二) 被动句
         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例如: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
         4.用介词“被”表被动。
         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5.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
         例如: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三) 省略句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
         (1)承前省。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 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
         (2)承后省。
         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
         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
         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 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
         如:“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
         “夫战,勇也气。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
         如:“以相如功大,拜(之)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
         郑穆公使(人)视客馆。
         屠惧,投(之)以骨。(《狼》)
         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4.省略介词 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
         “赐之(以)彘肩。”
         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
         译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
         点击下一页分享更多 高一语文文言文句式及其用法        

高一语文文言文句式及其用法

8. 高中语文文言文的基本句式?

文言文句式
  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文言文固定句式、文言文特殊句式。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而倒装句又分
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四类。
  1.判断句: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
  2.被动句: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
  3.倒装句:文言中中,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主谓倒装等。
  4.省略句: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
出处http://www.wenyanhanyu.com/wenyanjushi/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