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行动的逻辑》中

2024-05-16 21:04

1. 《集体行动的逻辑》中

文/精读猫
                                          
 再比如爱好和平的人在美国占绝大多数。
  
 但他们对国会的影响力远远比不上少数几个军工巨头。
  
 所以,美国的军费预算总在不断增长。
  
 即便是同一群人。
  
 当他们组成大型集团的时候,行动能力也远远比不上他们组成小集团的时候。
  
 比如美国企业家。
  
 当他们组成小型行业商会时,行动力很强。
  
 调查表明。
  
 在华盛顿人最活跃的1247个游说团体中。
  
 有825个是行业商会资助的。
  
 行业商会通过游说和公关,在政府补贴减税,反垄断调查,行业监管等方面取得了无数成功案例。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当属狙击全民医保制度。
  
 每当具有左翼倾向的总统准备推行全民医保,美国商业保险利益集团和制药企业利益集团就会积极行动发动社会舆论。
  
 把全民医保制度跟计划经济和独裁体制划上等号,以此阻挠他的罪行。
  
 时至今日,美国仍然是发达国家中仅存的几个没有全民医保的国家之一。
  
 另一个明显的例证是。
  
 美国金融巨头组成的小集团只有20多个成员。
  
 却利用自身对国会和美联储的强大影响力,将货币扩张政策发挥到极致,使美国政府债台高筑。
  
 但是,当美国企业家组成全国制造商协会、全美商会等大型集团时,却变得无所作为。
  
 他们无法阻止工资水平的提高,也没能阻止政府出台累进税制以及严格限制避税。
  
 那么,为什么大型集团很难有效组织起来?
  
 为什么他的行动能力不如小型集团呢?
  
 奥尔森引入理性人这个概念,用来分析利益集团的组织和行动。
  
 所谓理性人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
  
 简单说来就是认为每个人都是偏好闲暇的,总是希望不劳而获,不承担成本,只享受好处。
  
 要让这个理性的人行动起来,就得给他报酬。
  
 当理性人作为个体的时候,就好比庙里只有一个和尚,想喝水只能自己去挑,责无旁贷。
  
 当他是小型集团成员时,就好比庙里有两个和尚。
  
 一根扁担,两头各有一个人,谁也没法卸担子。
  
 成员很少的小型集团,由于彼此间都熟悉。
  
 谁为集团出了多大力,办了多少事,大家一清二楚。
  
 并且小团体一旦争取到公共产品,每个人可以分到的份额很大。
  
 所以成员行动的积极性高。
  
 比如联邦政府每年几千亿美元的军火采购款只有五六家企业瓜分。所以让他们干什么都肯。
  
 一旦集团人数多了。
  
 由于成员之间互相不认识,谁出了利益,谁没出力,很难互相监督。
  
 就好比庙里新来的第三个和尚。
  
 他可以游离于具体岗位职责之外。
  
 如果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制定一张值班表,大家都想置身事外,坐等公共产品从天上掉下来。
  
 西方学者把这种行为叫做搭便车。
  
 搭便车现象在公共产品分配领域特别常见。
  
 这是因为利益集团争取到公共产品。
  
 都是要在集团内部平均分配。
  
 当集团的规模很大的时候,单个成员获得的份额只有千分之1,万分之1。
  
 如果积极行动付出与收益明显不成比例,那还不如等别人行动,自己搭便车。
  
 这就是大型集团很难组织起来,也缺乏行动能力的根本原因。
  
 好了。
  
 第一部分内容就精读到这里。
  
 下面我们精读本书的第二部分。
  
 大型集团要想成功该怎么办呢?
  
 我们从组织和运作两个角度分别来看。
  
 首先来看组织。
  
 奥尔森认为,大型利益集团想要成功,最关键的是,建立正反两个方向的激励机制。
  
 也就是一手向成员提供各类福利措施进行正向吸引,一手运用强势力进行反向惩罚,迫使成员不得不加入组织,忠于组织。
  
 当代美国生存下来的大型利益集团都具备一套这样的激励机制。
  
 比如代表蓝领工人利益的全国性工会。
  
 在正向激励方面,它可以为工人提供很多额外福利。
  
 他们借鉴的是当年铁路工会的成功经验。
  
 早期的美国铁路运输业曾经因为事故频发,工伤死亡事件层出不穷。
  
 铁路工人一度被商业保险公司拒之门外,办不了人寿保险和工伤保险。
  
 而铁路工会却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
  
 承诺向自己的会员提供保险。
  
 铁路工会因此得以壮大。
  
 全国性工会借鉴这个做法,除了保障工人的就业和工资之外,还能够提供多种额外福利。
  
 比如像工会成员提供失业救济金、医疗救济金、退休救济金。
  
 以及为各行各业工人量身打造各类保险。
  
 在反向激励方面,全国性工会拥有两个杀手锏。
  
 一个是设置纠察线的权利。
  
 20世纪20年代,联邦法律允许全国性工会在罢工期间设置纠察线。
  
 使用暴力阻止任何企图越过纠察线去厂区上班的工人。
  
 这个强制力保证了罢工的效果,大大提升了工会在跟资方谈判中的地位。
  
 该法案颁布后的7年前,全美参加罢工的总人数增加了10倍。
  
 另一个杀手锏是。
  
 法律规定,企业主不得雇佣非工会成员。
  
 全国性工会通过长期向国会施加压力。
  
 终于争取到一部重要的法规。
  
 这就是1935年通过的华格纳法。
  
 这部法案规定。
  
 任何企业主雇佣非工会成员均属非法。
  
 这就意味着工人想要找到饭碗,必须先加入工会,成为会员。
  
 由联邦法律保障的强制力赋予了工会无比强大的吸引力。
  
 在华格纳法颁布的当年,美国全国性工会的会员人数就比上一年增长了50%。
  
 代表美国白领劳动力的大型利益集团,比如美国医学会以及律师协会。
  
 他们同样具备正反两个方向的激励机制。
  
 先看反向激励。
  
 出于对于专业知识的尊重。
  
 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一般会把政府管理、医疗、司法行业的部分职权让渡给专业协会。
  
 让他们代表政府管理相关事务。
  
 比如从业资格考试的命题,阅卷、评分、从业执照的申请、备案、年检、医疗事故仲裁、司法鉴定等等。
  
 这些至关重要的业务管辖权都掌握在行业协会学会手中。
  
 毫无疑问,如果哪个从业者敢于自立门户,不加入专业协会学会,一定会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无尽的麻烦。
  
 在正向激励方面,这些学会和协会除了为律师群体和医生群体积极争取公共产品之外。
  
 还向成员提供各种福利。
  
 比如美国医学会向会员提供到大医院实习进修的岗位。
  
 邀请医生们定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等等。
  
 到这里我们介绍的都是大型集团组织成功的正面案例。
  
 接下来我们看看反面案例。
  
 在奥尔森看来,美国当代政党就是典型的行动乏力的大型集团。
  
 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
  
 一方面大选获胜后,政党赢得的政府职位极其有限,根本分不到普通党员头上。
  
 另一方面,联邦法律也不允许政党干涉党员投票,处罚党员退党。
  
 政党对成员几乎没有任何强制力。
  
 所以共和民主两党党员对于政党的忠诚度都很低。
  
 除了大选期间,政党几乎毫无存在感。
  
 有些时期,民主党甚至不设立全国总部。
  
 即便在总统大选中,一个选民也经常是这次投共和党,下次投民主党。
  
 在吸引选票方面,总统候选人提出的具体政治纲领比他的党派身份重要得多。

《集体行动的逻辑》中

2. 【集体行动的逻辑】有几点看不懂

是剥削,只进不出么;对于大成员,相比于分担的比重(如5%),收益偏少(如3%);这句话本身是说,根据前面的大小成员分类的定义,小成员分担集体物品少获得的收益自然会少,所以这会造成小成员对集体物品的兴趣相对较低,继而难以接受激励购买集体物品,但是他的付出为0,却仍然享受不多但确实存在的收益,然后你的三个问题通过对这个的理解应该都解答了

3. 集体行动的逻辑的介绍

本书是曼瑟尔·奥尔森的代表作之一,另外一本是《国家兴衰探源》。诺斯认为公共选择理论起源于本书、布坎南与塔洛克的《同意的计算》、安东尼·唐斯《民主的经济理论》这三部公共选择文献的经典著作。该书1993年获得美国管理学会颁发的“最持久贡献著作奖”,1995年获得美国政治学会颁发的“里昂·爱泼斯坦奖”。本书适合于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各类研究人员使用。

集体行动的逻辑的介绍

4. 集体行动的逻辑的作者简介

曼瑟尔·奥尔森(Mancur Olson)[美]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马里兰大学经济学教授。主要著作包括:《战时短缺经济学》(1963)、《集体行动的逻辑》(1965)、《一份准备中的社会报告》(1969)、《没有增长的社会》(1974)、《健康护理经济学新方法》(1982)、《国家兴衰探源》(1982)和《权力与繁荣》(2000)。

5. 集体行动的逻辑的借鉴意义是什么意思

你好集体行动的逻辑的借鉴意义是这个意思,内容如下1. 对于传统集团理论存在的错误进行批判 这是这部理论的基石之一。奥尔森在分析前人传统集团行为理论之后发现,所有的传统理论都在假设,参加自发的社团实际上只是具有普遍性2. 大小集团之间的差异 本书在全篇论述过程中都在强调小集团与大集团之间的差异,奥尔森在阐述自我观点是十分强调这一点,上一部分中奥尔森在批判传统集团理论错误3. 选择性激励的积极意义 选择性激励对于本书的理论具有升华意义。奥尔森先生把选择性激励分为消极性选择激励和积极性选择激励两种。【摘要】
集体行动的逻辑的借鉴意义是什么意思【提问】
你好集体行动的逻辑的借鉴意义是这个意思,内容如下1. 对于传统集团理论存在的错误进行批判 这是这部理论的基石之一。奥尔森在分析前人传统集团行为理论之后发现,所有的传统理论都在假设,参加自发的社团实际上只是具有普遍性2. 大小集团之间的差异 本书在全篇论述过程中都在强调小集团与大集团之间的差异,奥尔森在阐述自我观点是十分强调这一点,上一部分中奥尔森在批判传统集团理论错误3. 选择性激励的积极意义 选择性激励对于本书的理论具有升华意义。奥尔森先生把选择性激励分为消极性选择激励和积极性选择激励两种。【回答】
4由于资本主义社会里更广泛地使用了信贷制度,5 因为资本主义制度内开始出现了经济组织(如卡特尔),6. 国家调节经济的手段已大大改善。【回答】

集体行动的逻辑的借鉴意义是什么意思

6. (转发)群体行动的逻辑

莫斯科维奇看到了这一点,虽然表达较为模糊:群体会“强调那些把他们召集到一起的东西,即在他们聚集成一个派别前所有共同的东西。这些因素使有可能导致相互对立的个人差异减到最小程度,在交往和交换的整个过程中,不断抑制并消除区分个体以及使他们互相不同的个体意识。把他们召到一起的他们自身那部分因素变得越发强烈,这一点适用于他们所有的人”。(莫斯科维奇,2006)
  
  
   
  
     这样,在刚进入群体时,个体的理性便已经不起作用,而是受心理力量支配,这种心理力量即是“自我认同”,它由他对群体属性与目标的认同所转化而来。所以,真正的问题并非群体有什么神秘的力量把个人俘获、吞噬,让他的个性心理消失,而是个人从群体中找到了一种让他迷醉的新的自我认同。我们知道,个人独处时的自我认同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到一系列来自社会、他人和自身的挑战,并且依赖于一个对比结构,从而或多或少都具有“强迫”性质。但在群体中,个体所获得的自我认同消除了这一系列挑战,别人和他为一个共同目标而聚在一起本身就是对他的自我认同的一种支持和确证;他并且还取消了对比结构,一大帮人取消各自与群体属性无关的属性意味着他们的存在属性一样。因此,进入群体中的个体不仅顺利地逃避了自由,而且获得了远比独处时强大得多的心理力量,在心理上他成了群体的一部分,而群体则变成了他。群体的魅力首先并不在于它的人多势众,而在于它为个体创造了一种可以爽到极点的新的自我认同。
  
 从这里我们得到的启发是:情绪的传染也无法离开人的认同焦虑,并且诉诸以威胁到人的心理生存的道德压力。上面我们已讲到,个体进入群体后,必须认同于群体的属性和目标,并且以这一目标作为道德准则来检验自己的行动。他必须通过语言、姿势和动作表现出与这一目标方向一致的情感与信念来,以便通过这一道德准则的检验。
  
  
 在群体中,当一个人的情绪表现出来,即等于给他人发出了一个信号,告诉他人他的存在更符合群体的道德准则,从而更具道德优势。而道德优势对应于心理优势,使他人相形之下处于心理劣势,威胁了他人心理上的生存。因此,基于心理竞争,他人也必须表现出这样的情绪。这样,情绪就得以“传染”。
  
   可以说情绪相互传染的心理机制并不复杂。那么情绪的相互强化又是怎么回事?其心理机制又是什么?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当一个人表现出某种情绪时,基于心理竞争,另一人也表现出这样的情绪。对于第一个人来说,别人对他的反应同时有两种功能,一是通过对他的情绪的支持使他的情绪合法化,二是反过来给他以道德压力。故而,他人的反应对于他一方面是鼓励,一方面是强迫,可谓“胡萝卜加大棒”,使他的情绪升级。放在别人身上也是这样。因此,情绪在相互传染之中,就得以相互强化。
  
 情绪的相互传染和相互强化都在无意识下进行。情况如勒庞所讲的,群体是无意识的奴隶。也如弗洛伊德所讲的,人在“自我”的家里,都无法自为主宰。
  
 我们上面讲到,与群体存在本身及目标一致的情绪总是被赋予某种正面的道德性,而像恐惧等与群体存在本身及目标不一致的情绪则总是遭到非法化。身上具有这种情绪的人,是不可能通过群体的道德准则的检验的。准确地说,这一情绪会给他造成“自我认同”的焦虑,使他承受来自自身的道德压力。不仅如此,他的这一情绪还要遭受来自集体的道德压力、他人惩罚性行动的挑战,他很有可能被视为“动摇分子”、“变节分子”而遭到围攻。当一个人无法预测他这一情绪会获得认同时,让这种情绪表现出来总是危险的。这里的原因在于,一个人身上只要具有这种情绪,就说明他的存在已经裸露并被自己体验到,从而在某种意义上已从群体的束缚中挣脱出来,实现了个体性的回归――而情绪蔓延下去群体即被“解构”,还原成一个个作为社会原子的人。这是对群体及其目标最大的背叛。所以在军队中,“动摇军心” 总是一项不可饶恕的罪名,而革命队伍对于“悲观主义”则总是表现出仇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