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资料

2024-05-17 03:59

1.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资料

《小学1-6年级数学学霸笔记(含资料汇编)》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o6VvvMbzpBZXH5o_eS8UDw
提取码:1fxs
小学1-6年级数学学霸笔记(含资料汇编)|人教版小学各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2】小学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合集(各年级上册)|【1】小学1-6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数学】一年级十大趣味数学2.pdf|【数学】一年级十大趣味数学.pdf|【数学】学而思网校内部奥数习题集.中年级.docx|【数学】学而思网校内部奥数习题集.高年级.doc|【数学】学而思网校内部奥数习题集.低年级.docx|【数学】小升初总复习数学归类讲解及训练中(含答案).doc|【数学】第十八届华杯赛初赛试卷_小学中年级组解析.pdf|【数学】第十八届华杯赛初赛试卷_小学中年级组.pdf|【数学】第十八届华杯赛初赛试卷_小学高年级组解析.pdf|【数学】第十八届华杯赛初赛试卷_小学高年级组.pdf|苏教版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资料

2.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资料

(三)分数四则运算  

1. 分数加法:

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 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 分数减法:

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 分数乘法:

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4. 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5. 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四)运算定律  

1. 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  

2. 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  

3.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4. 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

5. 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  

6. 减法的性质: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a-b-c=a-(b+c) 。

6.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2 复合应用题  

(1)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数量关系组成的,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运算解答的应用题,通常叫做复合应用题。  

(2)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求比两个数的和多(少)几个数的应用题。  

比较两数差与倍数关系的应用题。  

(3)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已知两数相差多少(或倍数关系)与其中一个数,求两个数的和(或差)。  

已知两数之和与其中一个数,求两个数相差多少(或倍数关系)。  

(4)解答连乘连除应用题。  

(5)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6)解答小数计算的应用题:小数计算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应用题,他们的数量关系、结构、和解题方式都与正式应用题基本相同,只是在已知数或未知数中间含有小数。

d答案:根据计算的结果,先口答,逐步过渡到笔答。  

( 3 ) 解答加法应用题:  

a求总数的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乙数是多少,求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  

b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和乙数比甲数多多少,求乙数是多少。  

(4 )  解答减法应用题:  

a求剩余的应用题:从已知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  

  -b求两个数相差的多少的应用题:已知甲乙两数各是多少,求甲数比乙数多多少,或乙数比甲数少多少。  

c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乙数比甲数少多少,求乙数是多少。  

(5 ) 解答乘法应用题:  

a求相同加数和的应用题:已知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求总数。  

b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已知一个数是多少,另一个数是它的几倍,求另一个数是多少。  

( 6) 解答除法应用题:  

a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的应用题:已知一个数和把这个数平均分成几份的,求每一份是多少。  

b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已知一个数和每份是多少,求可以分成几份。  

C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的几倍的应用题:已知甲数乙数各是多少,求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几倍。  

d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7)常见的数量关系:  

总价= 单价×数量  

路程= 速度×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效  

总产量=单产量×数量   

 

3典型应用题  

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的和特定的解题规律的复合应用题,通常叫做典型应用题。  

(1)平均数问题:平均数是等分除法的发展。  

解题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和与之相对应的总份数。  

算术平均数:已知几个不相等的同类量和与之相对应的份数,求平均每份是多少。数量关系式:数量之和÷数量的个数=算术平均数。  

加权平均数:已知两个以上若干份的平均数,求总平均数是多少。  

数量关系式 (部分平均数×权数)的总和÷(权数的和)=加权平均数。  

  差额平均数:是把各个大于或小于标准数的部分之和被总份数均分,求的是标准数与各数相差之和的平均数。  

数量关系式:(大数-小数)÷2=小数应得数    最大数与各数之差的和÷总份数=最大数应给数      最大数与个数之差的和÷总份数=最小数应得数。  

例:一辆汽车以每小时 100 千米 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每小时 60 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求这辆车的平均速度。  

分析:求汽车的平均速度同样可以利用公式。此题可以把甲地到乙地的路程设为“ 1 ”,则汽车行驶的总路程为“ 2 ”,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为 100 ,所用的时间为  ,汽车从乙地到甲地速度为 60 千米 ,所用的时间是  ,汽车共行的时间为  +  =  , 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2 ÷  =75 (千米) 

 

(2) 归一问题:已知相互关联的两个量,其中一种量改变,另一种量也随之而改变,其变化的规律是相同的,这种问题称之为归一问题。  

根据求“单一量”的步骤的多少,归一问题可以分为一次归一问题,两次归一问题。  

根据球痴单一量之后,解题采用乘法还是除法,归一问题可以分为正归一问题,反归一问题。  

一次归一问题,用一步运算就能求出“单一量”的归一问题。又称“单归一。”  

两次归一问题,用两步运算就能求出“单一量”的归一问题。又称“双归一。”  

正归一问题:用等分除法求出“单一量”之后,再用乘法计算结果的归一问题。  

反归一问题:用等分除法求出“单一量”之后,再用除法计算结果的归一问题。  

解题关键:从已知的一组对应量中用等分除法求出一份的数量(单一量),然后以它为标准,根据题目的要求算出结果。

数量关系式:单一量×份数=总数量(正归一)   

 总数量÷单一量=份数(反归一)  

例 一个织布工人,在七月份织布 4774 米 , 照这样计算,织布 6930 米 ,需要多少天?  

分析:必须先求出平均每天织布多少米,就是单一量。 693 0 ÷( 477 4 ÷ 31 ) =45 (天) 

 

(3)归总问题:是已知单位数量和计量单位数量的个数,以及不同的单位数量(或单位数量的个数),通过求总数量求得单位数量的个数(或单位数量)。  

特点:两种相关联的量,其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跟着变化,不过变化的规律相反,和反比例算法彼此相通。  

数量关系式:单位数量×单位个数÷另一个单位数量 = 另一个单位数量        单位数量×单位个数÷另一个单位数量= 另一个单位数量。  

例 修一条水渠,原计划每天修 800 米 , 6 天修完。实际 4 天修完,每天修了多少米?  

分析:因为要求出每天修的长度,就必须先求出水渠的长度。所以也把这类应用题叫做“归总问题”。不同之处是“归一”先求出单一量,再求总量,归总问题是先求出总量,再求单一量。 80 0 × 6 ÷ 4=1200 (米)  

 

(4) 和差问题: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以及他们的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差问题。  

解题关键:是把大小两个数的和转化成两个大数的和(或两个小数的和),然后再求另一个数。  

解题规律:(和+差)÷2 = 大数   大数-差=小数  

(和-差)÷2=小数       和-小数= 大数  

例 某加工厂甲班和乙班共有工人 94 人,因工作需要临时从乙班调 46 人到甲班工作,这时乙班比甲班人数少 12 人,求原来甲班和乙班各有多少人?  

分析:从乙班调 46 人到甲班,对于总数没有变化,现在把乙数转化成 2 个乙班,即 9 4 - 12 ,由此得到现在的乙班是( 9 4 - 12 )÷ 2=41 (人),乙班在调出 46 人之前应该为 41+46=87 (人),甲班为 9 4 - 87=7 (人)  

 

(5)和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它们之间的倍数 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  

解题关键:找准标准数(即1倍数)一般说来,题中说是“谁”的几倍,把谁就确定为标准数。求出倍数和之后,再求出标准的数量是多少。根据另一个数(也可能是几个数)与标准数的倍数关系,再去求另一个数(或几个数)的数量。  

解题规律:和÷倍数和=标准数   标准数×倍数=另一个数  

例:汽车运输场有大小货车 115 辆,大货车比小货车的 5 倍多 7 辆,运输场有大货车和小汽车各有多少辆?  

分析:大货车比小货车的 5 倍还多 7 辆,这 7 辆也在总数 115 辆内,为了使总数与( 5+1 )倍对应,总车辆数应( 115-7 )辆 。  

列式为( 115-7 )÷( 5+1 ) =18 (辆), 18 × 5+7=97 (辆)  

 

(6)差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差,及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解题规律:两个数的差÷(倍数-1 )= 标准数  标准数×倍数=另一个数。  

例 甲乙两根绳子,甲绳长 63 米 ,乙绳长 29 米 ,两根绳剪去同样的长度,结果甲所剩的长度是乙绳 长的 3 倍,甲乙两绳所剩长度各多少米? 各减去多少米?  

分析:两根绳子剪去相同的一段,长度差没变,甲绳所剩的长度是乙绳的 3 倍,实比乙绳多( 3-1 )倍,以乙绳的长度为标准数。列式( 63-29 )÷( 3-1 ) =17 (米)…乙绳剩下的长度, 17 × 3=51 (米)…甲绳剩下的长度, 29-17=12 (米)…剪去的长度。 

 

(7)行程问题:关于走路、行车等问题,一般都是计算路程、时间、速度,叫做行程问题。解答这类问题首先要搞清楚速度、时间、路程、方向、杜速度和、速度差等概念,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再根据这类问题的规律解答。  

解题关键及规律:  

同时同地相背而行:路程=速度和×时间。  

同时相向而行:相遇时间=速度和×时间  

同时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后):追及时间=路程速度差。

同时同地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后,快的在前):路程=速度差×时间。 

例 甲在乙的后面 28 千米 ,两人同时同向而行,甲每小时行 16 千米 ,乙每小时行 9 千米 ,甲几小时追上乙?  

分析:甲每小时比乙多行( 16-9 )千米,也就是甲每小时可以追近乙( 16-9 )千米,这是速度差。  

已知甲在乙的后面 28 千米 (追击路程), 28 千米 里包含着几个( 16-9 )千米,也就是追击所需要的时间。列式 2 8 ÷ ( 16-9 ) =4 (小时) 

 

(8)流水问题:一般是研究船在“流水”中航行的问题。它是行程问题中比较特殊的一种类型,它也是一种和差问题。它的特点主要是考虑水速在逆行和顺行中的不同作用。  

船速: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  

水速:水流动的速度。  

顺水速度:船顺流航行的速度。  

逆水速度:船逆流航行的速度。  

顺速=船速+水速  

逆速=船速-水速  

解题关键:因为顺流速度是船速与水速的和,逆流速度是船速与水速的差,所以流水问题当作和差问题解答。 解题时要以水流为线索。  

解题规律:船行速度=(顺水速度+ 逆流速度)÷2 

流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路程=顺流速度× 顺流航行所需时间  

路程=逆流速度×逆流航行所需时间  

例 一只轮船从甲地开往乙地顺水而行,每小时行 28 千米 ,到乙地后,又逆水 航行,回到甲地。逆水比顺水多行 2 小时,已知水速每小时 4 千米。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此题必须先知道顺水的速度和顺水所需要的时间,或者逆水速度和逆水的时间。已知顺水速度和水流 速度,因此不难算出逆水的速度,但顺水所用的时间,逆水所用的时间不知道,只知道顺水比逆水少用 2 小时,抓住这一点,就可以就能算出顺水从甲地到乙地的所用的时间,这样就能算出甲乙两地的路程。列式为 284 × 2=20 (千米) 2 0 × 2 =40 (千米) 40 ÷( 4 × 2 ) =5 (小时) 28 × 5=140 (千米)。  

 

(9) 还原问题:已知某未知数,经过一定的四则运算后所得的结果,求这个未知数的应用题,我们叫做还原问题。  

解题关键:要弄清每一步变化与未知数的关系。  

解题规律:从最后结果 出发,采用与原题中相反的运算(逆运算)方法,逐步推导出原数。  

根据原题的运算顺序列出数量关系,然后采用逆运算的方法计算推导出原数。  

解答还原问题时注意观察运算的顺序。若需要先算加减法,后算乘除法时别忘记写括号。  

例 某小学三年级四个班共有学生 168 人,如果四班调 3 人到三班,三班调 6 人到二班,二班调 6 人到一班,一班调 2 人到四班,则四个班的人数相等,四个班原有学生多少人?  

分析:当四个班人数相等时,应为 168 ÷ 4 ,以四班为例,它调给三班 3 人,又从一班调入 2 人,所以四班原有的人数减去 3 再加上 2 等于平均数。四班原有人数列式为 168 ÷ 4-2+3=43 (人)  

一班原有人数列式为 168 ÷ 4-6+2=38 (人);二班原有人数列式为 168 ÷ 4-6+6=42 (人) 三班原有人数列式为 168 ÷ 4-3+6=45 (人)。  

 

(10)植树问题:这类应用题是以“植树”为内容。凡是研究总路程、株距、段数、棵树四种数量关系的应用题,叫做植树问题。  

解题关键:解答植树问题首先要判断地形,分清是否封闭图形,从而确定是沿线段植树还是沿周长植树,然后按基本公式进行计算。  

解题规律:沿线段植树  

棵树=段数+1    棵树=总路程÷株距+1 

株距=总路程÷(棵树-1)      总路程=株距×(棵树-1)  

沿周长植树  

棵树=总路程÷株距  

株距=总路程÷棵树  

总路程=株距×棵树  

例 沿公路一旁埋电线杆 301 根,每相邻的两根的间距是 50 米 。后来全部改装,只埋了201 根。求改装后每相邻两根的间距。  

分析:本题是沿线段埋电线杆,要把电线杆的根数减掉一。列式为 50 ×( 301-1 )÷( 201-1 ) =75 (米)

 

(11 )盈亏问题:是在等分除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他的特点是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配给一定数量的人,在两次分配中,一次有余,一次不足(或两次都有余),或两次都不足),已知所余和不足的数量,求物品适量和参加分配人数的问题,叫做盈亏问题。  

解题关键:盈亏问题的解法要点是先求两次分配中分配者没份所得物品数量的差,再求两次分配中各次共分物品的差(也称总差额),用前一个差去除后一个差,就得到分配者的数,进而再求得物品数。  

解题规律:总差额÷每人差额=人数  

总差额的求法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第一次多余,第二次不足,总差额=多余+ 不足  

第一次正好,第二次多余或不足 ,总差额=多余或不足 

第一次多余,第二次也多余,总差额=大多余-小多余  

第一次不足,第二次也不足, 总差额= 大不足-小不足  

例 参加美术小组的同学,每个人分的相同的支数的色笔,如果小组 10 人,则多 25 支,如果小组有 12 人,色笔多余 5 支。求每人 分得几支?共有多少支色铅笔?  

分析:每个同学分到的色笔相等。这个活动小组有 12 人,比 10 人多 2 人,而色笔多出了( 25-5 ) =20 支 , 2 个人多出 20 支,一个人分得 10 支。列式为( 25-5 )÷( 12-10 ) =10 (支) 10 × 12+5=125 (支)。  

 

(12)年龄问题:将差为一定值的两个数作为题中的一个条件,这种应用题被称为“年龄问题”。  

解题关键:年龄问题与和差、和倍、 差倍问题类似,主要特点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年岁不断增长,但大小两个不同年龄的差是不会改变的,因此,年龄问题是一种“差不变”的问题,解题时,要善于利用差不变的特点。  

例 父亲 48 岁,儿子 21 岁。问几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 4 倍?  

分析:父子的年龄差为 48-21=27 (岁)。由于几年前父亲年龄是儿子的 4 倍,可知父子年龄的倍数差是( 4-1 )倍。这样可以算出几年前父子的年龄,从而可以求出几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 4 倍。列式为: 21( 48-21 )÷( 4-1 ) =12 (年)  

 

(13)鸡兔问题:已知“鸡兔”的总头数和总腿数。求“鸡”和“兔”各多少只的一类应用题。通常称为“鸡兔问题”又称鸡兔同笼问题  

解题关键:解答鸡兔问题一般采用假设法,假设全是一种动物(如全是“鸡”或全是“兔”,然后根据出现的腿数差,可推算出某一种的头数。  

解题规律:(总腿数-鸡腿数×总头数)÷一只鸡兔腿数的差=兔子只数  

兔子只数=(总腿数-2×总头数)÷2 

如果假设全是兔子,可以有下面的式子:  

鸡的只数=(4×总头数-总腿数)÷2 

兔的头数=总头数-鸡的只数  

例 鸡兔同笼共 50 个头, 170 条腿。问鸡兔各有多少只?  

兔子只数 ( 170-2 × 50 )÷ 2 =35 (只)  

鸡的只数 50-35=15 (只)  

- 

(二)分数和百分数的应用  

1  分数加减法应用题:  

分数加减法的应用题与整数加减法的应用题的结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基本相同,所不同的只是在已知数或未知数中含有分数。  

2分数乘法应用题:  

是指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特征:已知单位“1”的量和分率,求与分率所对应的实际数量。  

解题关键:准确判断单位“1”的量。找准要求问题所对应的分率,然后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正确列式。  

3 分数除法应用题: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  

特征:已知一个数和另一个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一个数”是比较量,“另一个数”是标准量。求分率或百分率,也就是求他们的倍数关系。

3. 数学六年级下整册复习重点

(二)分数和百分数的应用  
1  分数加减法应用题:  
分数加减法的应用题与整数加减法的应用题的结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基本相同,所不同的只是在已知数或未知数中含有分数。  
2分数乘法应用题:  
是指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特征:已知单位“1”的量和分率,求与分率所对应的实际数量。  
解题关键:准确判断单位“1”的量。找准要求问题所对应的分率,然后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正确列式。  
3 分数除法应用题: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  
特征:已知一个数和另一个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一个数”是比较量,“另一个数”是标准量。求分率或百分率,也就是求他们的倍数关系。  
解题关键:从问题入手,搞清把谁看作标准的数也就是把谁看作了“单位一”,谁和单位一的量作比较,谁就作被除数。  
甲是乙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甲是比较量,乙是标准量,用甲除以乙。  
甲比乙多(或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甲减乙比乙多(或少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关系式(甲数减乙数)/乙数或(甲数减乙数)/甲数 。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 ,求这个数。  
特征:已知一个实际数量和它相对应的分率,求单位“1”的量。  
解题关键:准确判断单位“1”的量把单位“1”的量看成x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方程,或者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列算式,但必须找准和分率相对应的已知实际数量。  
4  出勤率  
发芽率=发芽种子数/试验种子数×100% 
小麦的出粉率= 面粉的重量/小麦的重量×100% 
产品的合格率=合格的产品数/产品总数×100% 
职工的出勤率=实际出勤人数/应出勤人数×100% 
5  工程问题:  
是分数应用题的特例,它与整数的工作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探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个数量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应用题。  
解题关键: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工作效率就是工作时间的倒数,然后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公式。  
数量关系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合作时间  
6  纳税  
纳税就是把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缴纳的税款叫应纳税款。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销售额、营业额、应纳税所得额 ……)的比率叫做税率。  
* 利息  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第二章 度量衡 
一 长度 
(一) 什么是长度 
长度是一维空间的度量。  
(二) 长度常用单位 
* 公里(km) * 米(m) * 分米(dm) * 厘米(cm) * 毫米(mm) * 微米(um) 
(三) 单位之间的换算  
* 1毫米 =1000微米  * 1厘米 =10 毫米  * 1分米 =10 厘米  * 1米 =1000 毫米  * 1千米 =1000 米  
二 面积  
(一)什么是面积 
面积,就是物体所占平面的大小。对立体物体的表面的多少的测量一般称表面积。  
(二)常用的面积单位  
* 平方毫米  * 平方厘米  * 平方分米  * 平方米  * 平方千米  
(三)面积单位的换算  
* 1平方厘米 =100 平方毫米  *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 1平方米 =100 平方分米  
* 1公倾 =10000 平方米  * 1平方公里 =100 公顷  
三 体积和容积 
(一)什么是体积、容积 
体积,就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容积,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  
(二)常用单位  
1 体积单位   
* 立方米  * 立方分米  * 立方厘米 
2 容积单位  * 升  * 毫升  
(三)单位换算  
1 体积单位  
*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 容积单位  
* 1升=1000毫升
 * 1升=1立方米 
* 1毫升=1立方厘米  
四 质量  
(一)什么是质量  
质量,就是表示表示物体有多重。  
(二)常用单位 
* 吨   t * 千克 kg * 克 g 
(三)常用换算  
* 一吨=1000千克  
* 1千克=1000克 
五 时间  
(一)什么是时间 
是指有起点和终点的一段时间  
(二)常用单位  
世纪、 年 、 月 、 日 、 时 、 分、 秒  
(三)单位换算  
* 1世纪=100年  
* 1年=365天   平年  
* 一年=366天  闰年  
* 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是大月  大月有31 天   
* 四、六、九、十一是小月小月   小月有30天    
* 平年2月有28天  闰年2月有29天  
* 1天= 24小时  
* 1小时=60分  
* 一分=60秒  
六 货币  
(一)什么是货币 
货币是充当一切商品的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可以购买任何别的商品。  
(二)常用单位 
* 元  * 角  * 分  
(三)单位换算  
* 1元=10角  
* 1角=10分  
- 
第三章 代数初步知识 
一、用字母表示数 
1  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 用字母表示数,可以把数量关系简明的表达出来,同时也可以表示运算的结果。  
2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性质、几何形体的计算公式 
(1)常见的数量关系  
路程用s表示,速度v用表示,时间用t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  
s=vt     
v=s/t 
t=s/v 
总价用a表示,单价用b表示,数量用c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 
a=bc 
b=a/c 
c=a/b 
(2)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减法的性质:a-(b+c) =a-b-c 
(3)用字母表示几何形体的公式  
长方形的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c=2(a+b) 
s=ab 
 正方形的边长a用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c=4a 
s=a² 
平行四边形的底a用表示,高用h表示,面积用s表示。 
s=ah  
三角形的底用a表示,高用h表示,面积用s表示。  
s=ah/2 
梯形的上底用a表示,下底b用表示,高用h表示,中位线用m表示,面积用s表示。  
s=(a+b)h/2 
s=mh 
圆的半径用r表示,直径用d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c=∏d=2∏r 
s=∏ r² 
扇形的半径用r表示,n表示圆心角的度数,面积用s表示。  
s=∏ nr²/360 
长方体的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高用h表示,表面积用s表示,体积用v表示。  
v=sh 
s=2(ab+ah+bh) 
v=abh 
正方体的棱长用a表示,底面周长c用表示,底面积用s表示, 体积用v表示. 
s=6a² 
v=a³ 
圆柱的高用h表示,底面周长用c表示,底面积用s表示, 体积用v表示. 
s侧=ch 
s表=s侧+2s底  
v=sh 
圆锥的高用h表示,底面积用s表示, 体积用v表示. 
v=sh/3 
3 用字母表示数的写法  
数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记作“.”,或者省略不写,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当“1”与任何字母相乘时,“1”省略不写。  
在一个问题中,同一个字母表示同一个量,不同的量用不同的字母表示。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问题的答案时,除数一般写成分母,如果式子中有加号或者减号,要先用括号把含字母的式子括起来,再在括号后面写上单位的名称。  
4将数值代入式子求值  
* 把具体的数代入式子求值时,要注意书写格式:先写出字母等于几,然后写出原式,再把数代入式子求值。字母表示的是数,后面不写单位名称。  
* 同一个式子,式子中所含字母取不同的数值,那么所求出的式子的值也不相同。  
二、简易方程  
(一)方程和方程的解  
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注意方程是等式,又含有未知数,两者缺一不可。  
方程和算术式不同。算术式是一个式子,它由运算符号和已知数组成,它表示未知数。方程是一个等式,在方程里的未知数可以参加运算,并且只有当未知数为特定的数值时 ,方程才成立 。  
2 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三、解方程  
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四、列方程解应用题  
1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意义  
* 用方程式去解答应用题求得应用题的未知量的方法。  
2 列方程解答应用题的步骤  
* 弄清题意,确定未知数并用x表示;  
* 找出题中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 列方程,解方程;  
* 检查或验算,写出答案。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 综合法:先把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所设未知数(量)列成有关的代数式,再找出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这是从部分到整体的一种 思维过程,其思考方向是从已知到未知。  
* 分析法:先找出等量关系,再根据具体建立等量关系的需要,把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所设的未知数(量)列成有关的代数式进而列出方程。这是从整体到部分的一种思维过程,其思考方向是从未知到已知。  
4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范围  
小学范围内常用方程解的应用题:  
a一般应用题;  
b和倍、差倍问题;  
c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体积计算;
d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e 比和比例应用题。  
五  比和比例  
1比的意义和性质  
(1) 比的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2)比的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3)  求比值和化简比  
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4)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要求会求比例尺;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已知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  
线段比例尺: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目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  
(5)按比例分配  
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 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1) 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2)比例的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解比例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3 正比例和反比例  
(1) 成正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y/x=k(一定)  
(2)成反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x×y=k(一定)

数学六年级下整册复习重点

4. 六年级数学期中复习资料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六年级数学期中调研
一、填空:(每空1个知识点,共22个知识点)
1、(    )的4倍是 35 ,38 是(    )的2倍,(  )的512 是10。
2、比80米多 12 是(     )米;300吨比(   )吨少 16 。
3、4的67 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它本身。
4、(   )∶(   )=  37  =9÷(    )=(  )35 
5、18∶36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18∶36的比值是(    )。
6、把一根4m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占这根绳子的(  ),每段长( )m。
7、一台拖拉机56 小时耕地78 公顷,照这样计算,耕一公顷地要(   )小时,一小时可以耕地(    )公顷。
8、如果电影票上的8排12号记作(8,12),那么(20,6)表示的位置是(           )
9、在○里填上><或=
   56 ÷ 13 ○ 56 × 13     49 ○ 49 ÷ 27    710 × 52 ○ 710 ÷ 52 
10、用48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接口处不计),这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比是3∶4∶5,最长的边是(   )厘米。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6个知识点)
1、4米长的钢管,剪下 14 米后,还剩下3米。                      (    )                       
2、真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                                       (    )
3、5千克的16 和1千克的56 同样多。                      (    )
4、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之比为3:2:1,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    )                                                  
5、从学校到电影院,甲用8分钟,乙用9分钟,甲和乙的速度之比是8:9。 (     ) 
6、20增加它的 14 后再减少 14  ,结果仍为20.                           (     )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添在括号里。(6个知识点)
1、李冬坐在教室的第二列第四行,用数对(2,4)来表示,王华坐在第六列第一行,可以用(     )来表示。
    ①. (1,6 ) ②. (6,1)   ③. (0,6)   ④. (6,0)
1、一个比的比值是 78  ,如果把它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3倍,这时的比值是(    )。
     ①. 78               ②. 724              ③. 218                                      
2、下面各组数中互为倒数的是(     )。
     ①. 0.5和2         ②. 18 和 78           ③. 43 和 13 
4、有30本故事书,连环画是故事书的56 ,连环画有 (   )。
     ①. 36             ②. 30            ③. 25                          
5、一袋土豆,吃了它的 13 ,吃了30千克,这袋土豆原有(   )千克。
     ①. 20        ②. 45       ③. 18       ④.90
6、一个数的 25 加上23,和是37,这个数是(   )。
     ①. 35       ②. 24       ③. 150                       
四、写出右图中标有字母的各点的位置。(6个知识点)
A( 5,9 )    B(  , )    C(  , )  D(  , )
E (  , )    F(  , )    G(  , )

五、计算题要仔细。
1、直接写得数。(6个知识点)
  34 ×16=      12÷ 35 =      24× 56  =         57 × 23 ÷ 57  =    
1÷ 78 =      58 ÷15=      1139 ÷126 =     12 × 13 ÷ 12 × 13 =
   
2.化简下列各比.(8个知识点)

 								24:48			

2.8:0.7							1:0.25


3、解下列方程。(6个知识点)
x÷58 =35             X-18× =4        x + 35 x = 1617 





4、能简算的要简算。(12个知识点)
34 ×613 ÷ 926          49 ÷( 13 + 13 )       59 ×7+ 59 ×11




         425 ×99+ 425          






六、解决问题。(每小题5个知识点,共30个知识点)
1、挖一条20千米的水渠,第一天挖了全长的 ,第二天挖了全长的 。两天一共挖了多少千米?


2、打字员3小时打了一篇文章的13 ,照这样的速度计算,8小时完成这篇文章的几分之几?




3、跳绳比赛中,刘红跳了160下,李明跳的下数是刘红的 ,张华跳的下数是李明的 ,张华跳了多少下?




4、金鹰家电商场现有各种品牌的电视机240台,比电冰箱多 ,商场现有电冰箱多少台?? 




5、三鲜饺子馅中虾仁、韭菜和鸡蛋的比是1:3:2,要制作1200g饺子馅,需要虾仁、韭菜、鸡蛋各多少克?





6、农业科学研究所有一块200平方米的试验田,先划出总面积的25 种西红柿,剩下的按3:1的面积比种黄瓜和茄子,种黄瓜的面积有多大?(4分)

5.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资料

(一)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系统、全面地复习和整理本学期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有关的规律性的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概念、空间概念、统计概念,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二)教材说明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分数乘除法、百分数、空间与图形、统计四部分,涵盖了本册的主要内容。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旨在通过有趣的“鸡兔同笼”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这部分内容不作具体要求,故在本单元没有安排单独的复习内容。
 
  在内容的具体编排上,本单元以《标准》的知识领域为主线,既遵循所学知识的顺序,同时又对相关内容进行集中安排,如分数乘除法的内容、空间与图形的内容等。这样,一方面对新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另一方面,突出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下面将对总复习各部分的内容进行简单说明。
 
  1. 分数乘除法。
 
  分数乘、除法属于分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两者关系密切,教材将这两部分内容集中安排。教材首先通过一组题目,强调分数乘除法的关系,即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同时对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复习。比的相关概念、倒数的概念和计算、比的性质、比与分数及除法的关系等也是复习的重点,教材通过总复习的第2题和练习二十七的第3、4、5题进行了复习。
 
  此外,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也是这部分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含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含稍复杂的)等。教材把它们对照编排,便于学生弄清这几类问题的联系和区别,从而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即先明确单位“1”,再看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来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析方法,总复习的第5题和练习二十七的第7题还安排了需要两次判断单位“1”的练习。
 
  2. 百分数。
 
  百分数内容的复习重点放在百分数的应用,紧接在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后编排,这样可以使学生看到它们在结构、解题思路上的一致性,便于加强知识间的联系。百分数的概念没有单独复习,但它是百分数应用的基础,因此要注意进行复习。总复习的第6题是求常见的百分率的问题,通过给出计算公式,既复习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与分数及小数的互化,又可复习求烘干率等类似问题。第7题为稍复杂的百分数的应用问题。练习二十七的第13、14、15题安排的是有关百分数的习题,其中第15题涉及国债、纳税、利率等内容的复习。
 
  3. 空间与图形。
 
  这部分内容包括位置与圆的复习。
 
  在第一学段中,学生已经会用第几组、第几个来表示物体的位置,本学期进一步学习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教材通过总复习的第8题复习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练习二十七的第1题安排了相应的练习。
 
  本学期圆的认识包括直径、半径、π、轴对称图形等概念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圆的画法等内容,教材重点复习了圆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和轴对称图形。总复习的第9题通过让学生复习计算公式的得出过程,加深学生对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以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能根据不同条件和问题灵活地运用计算公式。第10题复习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运用概念判断两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整理。直径、半径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等知识在练习二十七的第11题进行复习。
 
  4. 统计。
 
  本学期统计的内容主要是认识扇形统计图。教材通过总复习第11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即能清楚地表明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给出的信息解决一些问题,以促使学生分析信息、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建议
 
  这部分内容可用4课时进行复习,教师也可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在复习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对本学期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概念的理解水平、对易混淆概念的掌握情况,计算的正确率,普遍容易出错的问题等,从而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恰当有效的复习计划。
 
  在复习中,从知识的角度来说,需要注意两点:首先要注意突出核心知识和重点、难点,以使学生建立主要的知识脉络,提高复习的效率。比如对分数乘除法知识的复习,就要在理解概念和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弄清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在计算方法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抓好基本技能。其次就是要注意使学生在掌握好各部分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以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体系。联系既包括知识间的纵向联系,也包括知识间的横向联系。纵向联系如位置的知识,既要以一年级下学期的位置知识为基础,又要与已有知识进行适当的比较;横向联系如百分数的应用与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间的联系等。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在复习时要注意兼顾各层次的学生,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要帮助他们查漏补缺,引导他们查找知识上的不足,进行一些基本练习等,以达到课标的要求;对于发展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说,要满足他们的进一步需要,如完成一些综合性的练习或稍难的练习等。总之,要针对不同内容、不同学生,制定相应的计划,选择不同的复习方式。
 
  下面就每一部分内容复习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作一简要说明。
 
  1. 复习分数乘除法时,可以先让每个学生写出一道分数乘法算式,然后根据这个分数乘法算式写出两个相应的分数除法算式,通过小组交流让学生说一说分数乘除法的关系,回忆并归纳分数乘除法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和区别(如,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它的倒数,接下来的计算方法和分数乘法相同等等)。然后可结合练习二十七的第3题引导学生复习倒数的有关概念,并让学生互相说说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
 
  比的有关概念的复习可以让学生从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入手,自己列表并举例进行说明。再通过练习二十七中的第4题复习比的基本性质,同时注意与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关系。这部分内容在复习时要注意两点:首先是着重复习易混的概念,清楚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其次是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将比、除法、分数的知识联系起来。
 
  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的复习,也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做一做,然后通过组织学生交流解题思路,将复习的重点放在分析数量关系上,使学生通过对比,更好地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思路。对于较简单的解决问题(如总复习的第4题),是先明确谁是谁的几分之几,也就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然后再判断单位“1”已知还是未知,从而决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稍复杂的解决问题(如总复习的第3、5题),也是首先要确定单位“1”,然后再分析并写出问题中包含的基本关系式,再根据单位“1”已知还是未知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复习时,要注意让学生通过对比(如总复习第3题的两个小题),进一步明确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思路;也要特别强调线段图对分析数量关系的重要作用;同时注意提醒学生在动手做题之前,要全面审题,根据不同的题目,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2. 复习百分数时,应该注意与相关知识的对比,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具体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回忆并列出所学的内容,通过交流复习百分数的概念及其与分数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由老师呈现简单的百分数的应用问题,如总复习的第6题、练习二十七的第13题,与五年级下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对比,使学生明确它们的解决方法和思路大致相同,只是最后要乘100%。稍复杂的百分数的应用也要注意与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相对比,分析它们在解决思路上的一致性。折扣、纳税、利率的复习可结合练习二十七的第14、15题进行。
 
  3. 复习空间与图形中的位置时,可以让学生实际下一下围棋,用数对说一说每下一手棋的位置,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也可以在黑板上呈现一个大的围棋盘,呈现总复习中的围棋盘及棋子,让学生用数对表示它们的位置。再完成练习二十七中的第1题,根据数对的变化体会表示的位置的变化。最后应该让学生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进行一个总体的回顾,即按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清楚这两种方法的联系。复习圆和轴对称图形时,可放手让学生回忆圆的知识,交流后完成练习二十七的第11、12题。复习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应多利用实物、图形,引导学生回忆圆和轴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二是要注意重点复习公式是如何得来的,避免学生死记硬背或者混淆使用公式。
 
  4. 复习统计时,可以先向学生呈现总复习的第11题,让学生回忆扇形统计图及其特点,让学生说一说可以从统计图中获得哪些信息,进一步提高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得信息的能力。然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也可以呈现教材上的问题,并让学生解决。最后完成练习二十七的第16、17题。这部分内容的复习,可以连带复习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的内容,通过对比,让学生更加突出地认识到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同时也可以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5. 关于练习二十七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可以让学生先表示出图中点的位置,然后按给出的条件对方格纸中的小鱼图案进行变换,由此让学生体会数对中不同位置的数变化所引起的图形的变化。当然,也可以先进行图形的变化,让学生表示变化后的新点的位置,再与原来点的位置进行比较,让学生去发现其中的规律。
 
  第3题,学生写出倒数后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倒数的含义及倒数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不能说单独一个数是倒数。
 
  第4题,可以在计算之前先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是最简单的整数比,想一想应该怎样把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以便于学生巩固知识。
 
  第5题,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判断之后,也可以让学生说说对或错的理由,以加深认识。
 
  第7题,需要两次判断单位“1”,在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具体地说一说,一开始把谁看作单位“1”,然后又把谁看作单位“1”,使学生明确在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过程中分析单位“1”的重要性。第8题可以做类似的处理。
 
  第11题,可以在学生完成后说说为什么。
 
  第14题通过情境图给出了不同种类的许多信息,让学生根据提供的这些信息,自己提出并解决问题,是一道非常开放的题目。教师可充分利用本题,巩固学生所学的有关百分数、折扣、分数乘除法的知识。
 
  第15题同时涉及国债、利率、纳税的知识,教师可以从本题出发向学生介绍有关国债的知识,并巩固其他有关知识。
 
  第16、17题,教学时可先让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让学生从统计图中充分读取信息,然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并解决问题。也可以直接呈现教材中的问题,让学生解决。第17题还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调查,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提出有效的提高空气质量的措施等。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资料

6.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不要题,要重点难点关键点 )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一)有理数及其运算复习
一、有理数的基础知识
1、三个重要的定义:
(1)正数:像1、2.5、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2)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号,表示比0小的数叫做负数;(3)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有理数的分类:
(1)按定义分类:                        
(2)按性质符号分类:
 3、数轴
数轴有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叫做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在数轴上的所表示的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所以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4、相反数
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其中一个数就叫另一个数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互为相反的两上数,在数轴上位于原点的两则,并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
5、绝对值
(1)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该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2)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可用字母a表示如下:
(3)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二、有理数的运算
1、有理数的加法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加法的交换律 :a+b=b+a;加法的结合律:( a+b ) +c = a + (b +c)
用加法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的基本思路是:先把互为相反数的数相加;把同分母的分数先相加;把符号相同的数先相加;把相加得整数的数先相加.
2、有理数的减法
(1)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有理数减法常见的错误:顾此失彼,没有顾到结果的符号;仍用小学计算的习惯,不把减法变加法;只改变运算符号,不改变减数的符号,没有把减数变成相反数.
(3)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步骤:先把减法变成加法,再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运算;
3、有理数的乘法
(1)有理数乘法的法则:两个有理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2)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交换律:a(b+c)=ab+ac.
(3)倒数的定义:乘积是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即ab=1,那么a和b互为倒数;倒数也可以看成是把分子分母的位置颠倒过来.
4、有理数的除法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0不能做除数.这个法则可以把除法转化为乘法;除法法则也可以看成是:两个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等于0.
5、有理数的乘法
(1)有理数的乘法的定义:求几个相同因数a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是一种运算,是几个相同的因数的特殊乘法运算,记做“ ”其中a叫做底数,表示相同的因数,n叫做指数,表示相同因数的个数,它所表示的意义是n个a相乘,不是n乘以a,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2)正数的任何次方都是正数,负数的偶数次方是正数,负数的奇数次方是负数
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1)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关建是熟练掌握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法则、运算律及运算顺序.比较复杂的混合运算,一般可先根据题中的加减运算,把算式分成几段,计算时,先从每段的乘方开始,按顺序运算,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同时要注意灵活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2)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一是要注意运算顺序,先算高一级的运算,再算低一级的运算;二是要注意观察,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以提高运算速度及运算能力.
(2)整式的加减复习
(3)一元一次方程复习
一、方程的有关概念
1、方程的概念: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2)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系数不为0,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2、等式的基本性质:
(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若a=b,则a+c=b+c或a – c = b – c .
(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0),所得结果仍是等式.若a=b,则ac=bc或 
(3)对称性:等式的左右两边交换位置,结果仍是等式.若a=b,则b=a.
(4)传递性:如果a=b,且b=c,那么a=c,这一性质叫等量代换.
二、解方程
1、移项的有关概念:
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这个法则是根据等式的性质1推出来的,是解方程的依据.要明白移项就是根据解方程变形的需要,把某一项从方程的左边移到右边或从右边移到左边,移动的项一定要变号.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1)去分母(等式的性质2)
注意拿这个最小公倍数乘遍方程的每一项,切记不可漏乘某一项,分母是小数的,要先利用分数的性质,把分母化为整数,若分子是代数式,则必加括号.
(2)去括号(去括号法则、乘法分配律)
严格执行去括号的法则,若是数乘括号,切记不漏乘括号内的项,减号后去括号,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一定要变号.
(3)移项(等式的性质1) 
越过“=”的叫移项,属移项者必变号;未移项的项不变号,注意不遗漏,移项时把含未知数的项移在左边,已知数移在右边,书写时,先写不移动的项,把移动过来的项改变符号写在后面
(4)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法则)
注意在合并时,仅将系数加到了一起,而字母及其指数均不改变.
(5)系数化为1(等式的性质2)
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记住未知数的系数永远是分母(除数),切不可分子、分母颠倒.
(6)检验
二、列方程解应用题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
(2)分析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等量关系;
(3)设未知数,列出方程;
(4)解方程;
(5)检验并作答.
2、一些实际问题中的规律和等量关系:
(1)日历上数字排列的规律是:横行每整行排列7个连续的数,竖列中,下面的数比上面的数大7.日历上的数字范围是在1到31之间,不能超出这个范围.
(2)几种常用的面积公式:
长方形面积公式:S=ab,a为长,b为宽,S为面积;正方形面积公式:S = a2,a为边长,S为面积;
梯形面积公式:S =,a,b为上下底边长,h为梯形的高,S为梯形面积;
圆形的面积公式:,r为圆的半径,S为圆的面积;
三角形面积公式:,a为三角形的一边长,h为这一边上的高,S为三角形的面积.
(3)几种常用的周长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L=2(a+b),a,b为长方形的长和宽,L为周长.
正方形的周长:L=4a,a为正方形的边长,L为周长.
圆:L=2πr,r为半径,L为周长.
(4)柱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当体积不变时,底面越大,高度就越低.所以等积变化的相等关系一般为:变形前的体积=变形后的体积.
(5)打折销售这类题型的等量关系是:利润=售价–成本.
(6)行程问题中关建的等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以及由此导出的其化关系.
(7)在一些复杂问题中,可以借助表格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若干个较直接的等量关系,借此列出方程,列表可帮助我们分析各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8)在行程问题中,可将题目中的数字语言用“线段图”表达出来,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9)关于储蓄中的一些概念:
本金:顾客存入银行的钱;利息:银行给顾客的酬金;本息:本金与利息的和;期数:存入的时间;利率:每个期数内利息与本金的比;利息=本金×利率×期数;本息=本金+利息.
(4)图形初步认识总复习
(一)多姿多彩的图形
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1、几何图形
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2、主(正)视图---------从正面看
几何体的三视图 侧(左、右)视图-----从左(右)边看
俯视图---------------从上面看
(1)会判断简单物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
(2)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3、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
(1)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现图形不一样的.
(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平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4、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二)直线、射线、线段
1、基本概念
图形:直线,射线,线段
端点个数	无,一个	,两个
表示法	直线a
直线AB(BA),射线AB,线段a
线段AB(BA)
作法叙述	作直线AB;
作直线a	作射线AB	作线段a;
作线段AB;
连接AB
延长叙述	不能延长	反向延长射线AB	延长线段AB;
反向延长线段BA
2、直线的性质
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简单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1)度量法
(2)用尺规作图法
4、线段的大小比较方法
(1)度量法
(2)叠合法
5、线段的中点(二等分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定义: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
符号:若点M是线段AB的中点,则AM=BM=AB,AB=2AM=2BM.
6、线段的性质
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单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7、两点的距离
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
8、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1)点在直线上 (2)点在直线外.
(三)角
1、角:由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角的表示法(四种):
3、角的度量单位及换算
4、角的分类
∠β	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范围	0<∠β<90°	∠β=90°	90°<∠β<180°	∠β=180°	∠β=360°
5、角的比较方法
(1)度量法
(2)叠合法
6、角的和、差、倍、分及其近似值
7、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1)借助三角尺能画出15°的倍数的角,在0~180°之间共能画出11个角.
(2)借助量角器能画出给定度数的角.
(3)用尺规作图法.
8、角的平线线
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角的平分线.
9、互余、互补
(1)若∠1+∠2=90°,则∠1与∠2互为余角.其中∠1是∠2的余角,∠2是∠1的余角.
(2)若∠1+∠2=180°,则∠1与∠2互为补角.其中∠1是∠2的补角,∠2是∠1的补角.
(3)余(补)角的性质:等角的补(余)角相等.
10、方向角
(1)正方向
(2)北(南)偏东(西)方向
(3)东(西)北(南)方向

7. 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资料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1
一、分数的应用题
  1、一缸水,用去1/2和5桶,还剩30%,这缸水有多少桶?
  2、一根钢管长10米,第一次截去它的7/10,第二次又截去余下的1/3,还剩多少米?
  3、修筑一条公路,完成了全长的2/3后,离中点16.5千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千米?
  4、师徒两人合做一批零件,徒弟做了总数的2/7,比师傅少做21个,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5、仓库里有一批化肥,第一次取出总数的2/5,第二次取出总数的1/3少12袋,这时仓库里还剩24袋,两次共取出多少袋?
  6、甲乙两地相距1152千米,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两地对开,货车每小时行72千米,比客车快 2/7,两车经过多少小时相遇?
  7、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160元,其中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3/5,一条裤子多少元?
  8、饲养组有黑兔60只,白兔比黑兔多1/5,白兔有多少只?
  9、学校要挖一条长80米的下水道,第一天挖了全长的1/4,第二天挖了全长的1/2,两天共挖了多少米?还剩下多少米?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2
二、比的应用题
  1、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 ,长与宽的比是 2:1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 一个长方体棱长总和为 96 厘米 ,长、宽、高的比是 3∶2 ∶1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3、 一个长方体棱长总和为 96 厘米 ,高为4厘米 ,长与宽的比是 3 ∶2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4、 某校参加电脑兴趣小组的有42人,其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 4 ∶3,男生有多少人?
  5、 有两筐水果,甲筐水果重32千克,从乙筐取出20%后,甲乙两筐水果的重量比是4:3,原来两筐水果共有多少千克?
  6、 做一个600克豆沙包,需要面粉 红豆和糖的比是3:2:1,面粉 红豆和糖各需多少克?
  7、 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9,第二天看了24页,两天看了的页数与剩下页数的比是1:4,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8、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比是2:3:4,这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3
三、百分数的应用题
  1、某化肥厂今年产值比去年增加了 20%,比去年增加了500万元,今年道值是多少万元?
  2、果品公司储存一批苹果,售出这批苹果的30%后,又运来160箱,这时比原来储存的苹果多1/10 ,这时有苹果多少箱?
  3、一件商品,原价比现价少百分之20,现价是1028元,原价是多少元?
  4、教育储蓄所得的利息不用纳税。爸爸为笑笑存了三年期的教育储蓄基金,年利率为5.40%,到期后共领到了本金和利息22646元。爸爸为笑笑存的教育储蓄基金的本金是多少?
  5、服装店同时买出了两件衣服,每件衣服各得120元,但其中一件赚20%,另一件陪了20%,问服装店卖出的两件衣服是赚钱了还是亏本了?
  6、爸爸今年43岁,女儿今年11岁,几年前女儿年龄是爸爸的20%?
  6、比5分之2吨少20%是( )吨,( )吨的30%是60吨。
  7、一本200页的书,读了20%,还剩下( )页没读。甲数的40%与乙数的50%相等,甲数是120,乙数是( )。
  8、某工厂四月份下半月用水5400吨,比上半月节约20%,上半月用水多少吨?
  9、 张平有500元钱,打算存入银行两年.可以有两种储蓄办法,一种是存两年期的,年利率是2.43%;一种是先存一年期的,年利率是2.25%,第一年到期时再把本金和税后利息取出来合在一起,再存入一年.选择哪种办法得到的税后利息多一些?
  10、 小丽的妈妈在银行里存入人民币5000元,存期一年,年利率2.25%,取款时由银行代扣代收20%的利息税,到期时,所交的利息税为多少元?
  11、 一种小麦出粉率为85%,要磨13.6吨面粉,需要这样的小麦_____吨。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4
四、圆的应用题
  1、画一个周长 12.56 厘米的圆,并用字母标出圆心和一条半径,再求出这个圆的面积。
  2、学校有一块圆形草坪,它的直径是30米,这块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沿着草坪的周围每隔1.57米摆一盆菊花,要准备多少盆菊花?
  3、一个圆和一个扇形的半径相等,圆面积是30平方厘米,扇形的圆心角是36度。求扇形的面积。
  4、前轮在720米的距离里比后轮多转40周,如果后轮的周长是2米,求前轮的周长。
  5、一个圆形花坛的直径是10厘米,在它的四周铺一条2米宽的小路,这条小路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6、学校有一块直径是40M的圆形空地,计划在正中央修一个圆形花坛,剩下部分铺一条宽6米的水泥路面,水泥路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7、有一个圆环,内圆的周长是31.4厘米,外圆的周长是62.8厘米,圆环的宽是多少厘米?
  8、一只挂钟的分针长20厘米,经过45分钟后,这根分针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
  9、一只大钟的时针长0.3米,这根时针的尖端1天走过多少米?扫过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5
1、救生员和游客一共有56人,每个橡皮艇上有上名救生员和7名游客。一共有多少名游客?多少名救生员?
  2、王伯伯家里的菜地一共有800平方米,准备用 种西红柿。剩下的按2︰1的面积比种黄瓜和茄子,三种蔬菜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米?
  3、用28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是5:2,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4、用84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的比是3︰4︰5。这个三角形三条边各是多少厘米?
  5、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2︰3,这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多少度?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
  6、修路队要修一条长432米的公路,已经修好了全长的 ,剩余的任务按5︰4分给甲、乙两个修路队。两个修路队各要修多少米?
  7、在"学雷锋"活动中,五年级和六年级同学平均做好事80件,其中五、六年级做好事件数的比是3︰5。五、六年级同学各做好事多少件?
  8、两个城市相距225千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这两城市相对开出,2.5小时后相遇,已知货车与客车速度比是4︰5,客车和货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9、用一根长282.6厘米的铁条焊接成一个圆形铁环,它的半径是多少厘米?
  10、一个底面是圆形的锅炉,底面圆的周长是1.57米.底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1、小东有一辆自行车,车轮的直径大约是66厘米,如果平均每分钟转100周,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4144.8米,大约需要多少分钟?
  12、一只挂钟的分针长20厘米,经过30分钟后,分针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
  13、一个圆形牛栏的半径是15厘米,要用多长的粗铁丝才能把牛栏围上3圈?(接头处忽略不计。)如果每隔2米装一根木桩,大约要装多少根木桩?
  14、公园草地上一个自动旋转喷灌装置的射程是10米,它能喷灌多大的范围?
  15、一个圆形环岛的直径是50米,中间是一个直径为10米的圆形花坛,其他地方是草坪。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16、街心花园修建一个圆形花坛,周长是31.4米,在花坛的周围修建一条宽是1米的环形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多少?
  17、小明购买了5角和8角的邮票共16张,共用去10.7元。小明买这两种邮票各多少张?
  18、2002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有院士1263人,其中男院士有1185人。女院士占院士人数的百分之几?
  19、甲、乙两队开挖一条水渠。甲队单独挖要8天完成,乙队单独挖要12天完成。现在两队同时挖了几天后,乙队调走,余下的甲队在3天内挖完。乙队挖了多少天?
  20、有一个两位数,它的各位数字的和是7,若从这个数减去27,所得的数恰好是这个数各位数字的次序倒转。求这个数。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6
1、一根绳长4/5米,先用去1/4,又用去1/4米,一共用去多少米?
  2、山羊50只,绵羊比山羊的 4/5多3只,绵羊有多少只?
  3、看一本120页的书,已看全书的 1/3,再看多少页正好是全书的 5/6?
  4、一瓶油4/5千克,已用去3/10千克,再用去多少千克正好是这桶油的 1/2?
  5、一袋大米120千克,第一天吃去1/4,第二天吃去余下的 1/3,第二天吃去多少千克?
  6、一批货物,汽车每次可运走它的 1/8,4次可运走它的几分之几?如果这批货物重116吨,已经运走了多少吨?
  7、某厂九月份用水28吨,十月份计划比九月份节约 1/7,十月份计划比九月份节约多少吨?
  8、一块平行四边形地底边长24米,高是底的 3/4,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9、人体的血液占体重的 1/13,血液里约 2/3是水,爸爸的体重是78千克,他的血液大约含水多少千克?
  10、六年级学生参加植树劳动,男生植了160棵,女生植的比男生的 3/4多5棵。女生植树多少棵?
  11、新光小学四年级人数是五年级的 4/5,三年级人数是四年级的 2/3,如果五年级是120人,那么三年级是多少人?
  12、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420千米的A、B两地相对开出,5小时后甲车行了全程的 3/4,乙车行了全程的 2/3,这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13、五年级植树120棵,六年级植树的棵数是五年级的7/5,五、六年级一共植树多少棵?
  14、修一条12/5千米的路,第一周修了2/3千米,第二周修了全长的1/3 ,两周共修了多少千米?
  15、一条公路长7/8千米,第一天修了1/8千米,再修多少千米就正好是 1/2全长的  ?
  16、小华看一本96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 1/4,第二天看了 1/8。两天共看了多少页?
  17、一本书有150页,小王第一天看了总数的1/10,第二天看了总数的 1/15,第三天应从第几页看起?
  18、学校运来2/5 吨水泥,运来的黄沙是水泥的5/8 还多 1/8吨,运来黄沙多少吨?
  19、小伟和小英给希望工程捐款钱数的比是2 :5。小英捐了35元,小伟捐了多少元?
  20、电视机厂今年计划比去年增产2/5。去年生产电视机1/5万台,今年计划增产多少万台?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7
1、某村要挖一条长2700米的水渠,已经挖了1050米,再挖多少米正好挖完这条水渠的2/3?
  2、某校少先队员采集树种,四年级采集了1/2千克,五年级比四年级多采集1/3千克,六年级采集的是五年级的6/5。六年级采集树种多少千克?
  3、仓库运来大米240吨,运来的大豆是大米吨数的5/6,大豆的吨数又是面粉的3/4。运来面粉多少吨?
  4、甲筐苹果9/10千克,把甲的1/9给乙筐,甲乙相等,求乙筐苹果多少千克?
  5、一桶油倒出2/3,刚好倒出36千克,这桶油原来有多少千克?
  6、甲、乙两个工程队共修路360米,甲乙两队长度比是5 : 4,甲队比乙队多修了多少米?
  7、服装厂第一车间有工人150人,第二车间的工人数是第一车间的2/5,两个车间的人数正好是全厂工人总数的5/6,全厂有工人多少人?
  8、一批水果120吨,其中梨占总数的2/5,又是苹果的4/5,苹果有多少千克?
  9、甲乙两数的和是120,把甲的1/3给乙,甲、乙的比是2:3,求原来的甲是多少?
  10、小红采集标本24件,送给小芳4件后,小红恰好是小芳的4/5,小芳原有多少件?
  11、两桶油共重27千克,大桶的油用去2千克后,剩下的油与小桶内油的重量比是3:2。求大桶里原来装有多少千克油?
  12、一个长方体的棱长和是144厘米,它的长、宽、高之比是4:3:2,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13、小红有邮票60张,小明有邮票40张,小红给多少张小明,两人的邮票张数比为1:4?
  14、王华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从家去学校,1/6小时行了全程的2/3,王华家离学校有多少千米?
  15、3台织布机3/2小时织布72米,平均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布多少米?
  16、一辆汽车行9/2千米用汽油9/25升,用3/5升汽油可以行多少米?
  17、有一块三角形的铁皮,面积是3/5平方米。它的底是3/2米,高是多少米?
  18、水果店运来梨和苹果共50筐,其中梨的筐数是苹果的2/3,运来梨和苹果各多少筐?
  19、用24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直角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的比是3∶4∶5,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斜边上的高是多少厘米?
  20、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9米,长和宽的比是4∶3,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8
1、甲、乙两个人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走100米,与乙的速度比是5∶4,5分钟后,两人正好行了全程的3/5,A、B两地相距多少米?
  2、一所小学扩建校舍,原计划投资28万元,实际投资比原计划节省了 1/7,实际投资多少万元?
  3、玩具厂计划生产游戏机2000台,实际超额完成 1/10,实际生产多少台?
  4、一根电线长40米,先用去 3/8,后又用去 3/8米,这根电线还剩多少米?
  5、某种书先提价 1/6,又降价 1/6,这种书的原价高还是现价高?
  6、一本书共100页,小明第一天看了1/5,第二天看了1/4,剩下的第三天看完,第三天看了多少页?
  7、光明小学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用水 1/9,十月份用水72吨,九月份用水多少吨?
  8、修一条公路,修了全长的 3/7后,离这条公路的中点还有1.7米,求这条公路的长?
  9、光明小学有60台电脑,比五爱小学多 1/5,五爱小学有多少台电脑?
  10、光明小学有60台电脑,比五爱小学少1/5,五爱小学有多少台电脑?
  11、一袋大米两周吃完,第一周吃了1/3,第二周比第一周多吃了5千克,这袋大米共重多少千克?
  12、小明读一本书,已读的页数是未读的页数的3/2,他再读30页,这时已读的页数是未读的7/3,这本书共多少页?
  13、饲养小组养的小白兔是小灰兔的3/5,小灰兔比小白兔多24只,小白兔和小灰兔共多少只?
  14、某渔船一天上午捕鱼1200千克,比下午少1/7,全天共捕鱼多少千克?
  15、一桶油,第一次倒出1/5,第二次倒出15千克,第三次倒出1/3,还剩25/3千克,这桶油原有多少千克?
  16、一条路已经修了全长的1/3,如果再修60米,就正好修了全长的一半,这条路长多少米?
  17、牧场养牛480头,比去年养的多1/5,比去年多多少头?
  18、一份材料,甲单独打完要3小时,乙单独打完要5小时,甲、乙两人合打多少小时能打完这份材料的一半?
  19、打扫多功能教师,甲组同学1/3小时可以打扫完,乙组同学1/4小时可以打扫完,如果甲、乙合做,多少小时能打扫完整个教室?
  20、一项工程,甲独做18天完成,乙独做15天完成,甲、乙两人合做,但甲中途有事请假4天,那么甲完成任务时实际做了多少天?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9
1、有一批零件,甲、乙两人同时加工,12天完成,乙、丙两人同时加工,9天完成,甲、丙两人同时加工,18天完成,三人同时加工,几天可以完成?
  2、小明身上的钱可以买12枝铅笔或4块橡皮,他先买了3枝铅笔,剩下的钱可以买几块橡皮?
  3、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和第二天各完成了这批零件的2/9,第三天加工了80个,正好完成了加工任务,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4、电视机厂五月份计划生产电视机5000台,实际生产了6000台,超额完成百分之几?
  5、一种电脑原价6800元,现降价1700元,降价百分之几?
  6、一段路,甲走完全程需20分钟,乙走完全成需15分钟,甲的速度是乙速度的百分之几?
  7、一份稿件,原计划5天抄完,结果只用4天就抄完了,实际工作效率比计划提高了百分之几?
  8、从甲堆煤中,取出1/5给乙堆,这时两堆煤重量就相等了,原来乙堆煤的重量比甲堆煤的重量少百分之几?
  9、六(1)班有男生32人,女生28人。六(2)班人数是六(1)班的95%,六(2)班有多少人?
  10、一条围巾,如果卖100元,可赚25%,如果卖120元,可赚百分之几?
  11、买来足球55个,买来的篮球比足球少20%,买来篮球多少个?
  12、一堆沙子,第一次运走40%。第二次运走30%,还剩下48吨。这堆沙子有多少吨?
  13、一个面粉厂,用20吨小麦能磨出13000千克的面粉。求小麦的出粉率?
  14、在100克水中,加入25克盐。这盐水的含盐率是多少?
  15、某种菜籽出油率为33%,要想榨出100千克菜籽油。至少要多少千克菜籽。
  16、李师傅加工200个零件,经检验4个是废品,合格率是多少?照这样计算,加工700个零件,不合格的有多少个。
  17、小红的爸爸将5000元钱存入银行活期储蓄,月利率是0.60%,4个月后,他可得税后利息多少元?可取回本金和利息共有多少元?
  18、王老师每月工资1450元,超出1200元的部分按5%交纳个人所得税。王老师每月税后工资是多少元?
  19、一种篮球原价180元,现在按原价的七五折出售。这种篮球现价每只多少元?每只便宜了多少元?
  20、李丹家去年收玉米300千克,前年收玉米249千克,去年比前年的玉米增产了几成?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10
1、明明在商店里买了一个计算器,打八五折,花了68元,这个计算器原价多少元?
  2、小华家前年收了4000千克稻谷,去年因为虫害,比前年减产三成五,去年小华家收稻谷多少千克?
  3、某商品现价18元,亏了25%,亏了多少元?如果想赢利25%,应按多少元出售该商品?
  4、含盐率10%的盐水30千克,加入多少千克盐后,才能制成含盐率25%的盐水?
  5、某件皮衣原价1800元,现降价270元该商品是打了几折出售的?
  6、保险公司有员工120人,其中男职工是女职工人的50%,这个保险公司有男职工多少人?
  7、某工程队,第一天修600米,第二天修全长的20%,第三天修了全长的25%,这时修了的占全长的75%,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8、小军以每套72元的价格买了一套打折服装,比原价便宜8元。这套服装打了几折出售的?
  9、1520千克的盐水中,含盐率为25%,要使这些盐水变为含盐率为50%的盐水,需蒸发掉多少千克水?
  0、玩具商店同时出售两种玩具售价都是120元,一件可赚25%,另一件赔25%。如果同时出售这两件玩具,算下来是赔还是赚,如赔,赔多少元,如赚,赚多少元?
  11、一个圆形鱼塘,周长314米,这个鱼塘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2、一块圆形菜地,直径20米,现在要在菜地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至少需要薄膜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薄膜价格0.5元,这些薄膜要花多少元?
  13一辆自行车车轮外直径70厘米,如果平均每分钟车轮转100周,从望直港镇到宝应县城大约需要25分钟。望直港镇到宝应县城大约多少千米?
  14、要修一条长1800米的水渠,工作5天后,修了的占未修的1/3,照这样的进度修下去,还要多少天才能修完这条水渠?
  15、六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时,参加的同学是未参加的3/7,后来又有30人参加,这时参加的同学是未参加的2/3,六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16、学校美术小组人数的5/6正好是科技小组人数的5/8。已知美术小组有24人。这学校科技小组有多少人?
  17、一批化肥先运走25%,又运走18吨,这时还剩45%没有运,这批化肥共有多少吨?
  18、学校用40米长的铁丝(接头处不计)围成一块长方形菜地,已知长方形宽是长的1/4,学校的这块菜地面积是多少?
  19、要修一条长1800米的水渠,工作5天后,修了的占未修的1/3,照这样的进度修下去,还要多少天才能修完这条水渠?
  20、汽车的速度是火车速度的4/7。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在离中点15千米处相遇,这时火车行了多少千米?

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资料

8. 六年级上册期末数学复习提纲

小学数学总复习各模块知识


              数的认识                          简易方程
一、数和数的运算  数的整除          二、代数初步知识
数的运算                          比和比例

一般复合应用题 长度
             典型应用题 面积
 三、应用题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四、量的计量    体积
 列方程解应用题                           重量
             比和比例应用题                           时间
                                                       人民币
             线                统计表
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角      六、统计与概率
五、空间与图形                       平面图形              统计图
 长方体、正方体    
立体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圆柱体、圆锥体

一、数和数的运算
(一)数的认识

        整数的含义:像…-3,-1,0,1,2,3,…这样的数统称整数。
        正数和负数的含义:像1,+5,6,…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像-3,-2,-9,…这样的数叫做负数。

占位
 0是最小的自然数,0是偶数,0的作用   表示起点
表示界线
       自然数  1是最小的一位数,是自然数的基本单位;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数的意义: 是整数的一部分,可表示基数也可以表示序数
 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就是分数单位
分数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小于1)
分类:   假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大于或等于1)
     带分数——分子比分母大(大于1)

 意义:把整体“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
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      
                           有限小数
按小数部分分              无限不循环小数
小数                         无限小数 纯循环小数
                 分类                  纯小数     循环小数
 按整数部分分   混循环小数
带小数
                 
整数和小数数位顺序表
 整数部分 小数部分
 … 亿级 万级 个级 
数位 … 千亿位 百亿位 十亿位 
亿位 千万位 百万位 十万位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十分位 百分位 千分位 万分位 …
计数单位 … 千亿 百亿 十亿 
亿 千万 百万 十万 
万 
千 
百 
十 
一
 十分之一 百分之一 千分之一 万分之一 …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率或百分比)
折扣*:商业用名词,几折就是十分之几,成数,几成就是百之几十。
注意:百分数、折扣只表示两个数的倍比关系,而分数除倍比关系外还可以表示具体数量。
数的读写:
   1、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
   2、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3、小数的读写:整数部分按整数来读(写),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依次读(写)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数的改写
    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1、多位数的改写和省略:    省略“万”或“亿”位后面的尾数
2、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
 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约分
小数  分数
                    用分子除以分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添上%
小数                                             百分数
               去掉%,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写成分数形式并约分
百分数                                             分数       
先写成小数,再写成百分数                                        
数的大小比较:
1、整数的大小比较: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从高位看起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2、小数大小的比较:先比较两个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小数部分从高位看起,依数位比较
3、分数大小比较: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母不同,先通分再比较。
数的基本性质:
1、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二)数的整除
   定义:(小学阶段研究“数的整除”时所说的数一般指非0自然数)
数a除以b(b≠0)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倍数         公倍数       最小公倍数
整除        因数         公因数       最大公因数
            
 质数 合数      互质数(已删除)
       
      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已删除)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2、4、6、8。
 
偶数 奇数(能被2整数的数叫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
3的倍数的特征: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
 (三)数的运算
1、四则运算的意义
数的
分类
运算名称 整数 小数 分数
加法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减法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乘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 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
  一个数乘小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乘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除法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四则运算的法则
 整数 小数 分数
加减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
加法: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减法: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退一当十 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按整数加减法进行计算,结果中的小数点和加减的数的小数点对齐。 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按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计算。
3、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

乘法 1、从个位乘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
2、用第二个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就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
3、再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1、按整数乘法法则算出积。
2、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1、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2、有整数的把整数看作分母是1的假分数。
3、有带分数的,通常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除法 除数是整数: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就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要多看一位,除到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除数是小数: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3、四则运算各部分的关系:
加数+加数=和 被减数—减数=差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因数×因数=积                     被除数÷除数=商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4、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
加法交换律 :    a+b=b+a
加法结合律 :    (a+b)+c=a+(b+c)
乘法交换律 :    a×b=b×a
乘法结合律 :    (a×b)×c=a×(b×c)
乘法分配律 :    (a+b)×c=a×c+b×c
减法的运算性质: a-b-c=a-(b+c)         
除法的运算性质: a÷(b×c)=a÷b÷c       
5、四则运算的顺序:
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
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


二、代数的初步知识
(一)简易方程
1、用字母表示数:
(1) 用字母可以表示我们学过的自然数、整数、小数、百分数……
(2)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简明地表达数学概念、运算定律和数学计算公式。还可以简明地表达数量关系。
2、简易方程
(1) 等式: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
(2)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3) 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4) 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
(5) 解方程的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天平平衡的道理)

(二)比和比例:
1、 比和比例的意义与性质
 比 比例
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基本
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2、 比、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比 比号 前项 后项 比值
分数 分数线 分子 分母 分数值
除法 除号 被除数 除数 商
3、 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与联系
 一般方法 结果
求比值 根据比值的意义,用前项除以后项。 是一个商,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
化简比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是一个比 ,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
4、 比例尺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5、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区别与联系
 相同点 不同点
  特征 关系式
正比例关系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   

反比例关系  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 
ху=k (一定)

三、应用题

(一) 一般复合应用题
1、一般复合应用题的解法
(1)分析法:从问题入手,逐步分析题里的已知条件。
(2)综合法:从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入手,逐步推出未知。
(3)分析综合法:将分析法、综合法结合起来交替使用的方法。当已知条件中有明显计算过程时就用综合法顺推,遇到困难时再转向原题所提的问题用分析法帮忙,逆推几步,顺推和逆推联系上了,问题便解决了。
   2、一般复合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1)审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分析题目里的数量间的关系,从而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3)列式,算出结果;
(4)进行检验,写出答案。
   (二)典型应用题(有一定解答规律的应用题)
 1、求平均数问题
(1) 求平均数问题的特点:把各“部分量”合并为“总量”,然后按“总份数”平均,求其中一份是多少。
(2) 求平均数问题的解题规律:关键是先求出“总量”和“总份数”,然后用“总量÷总份数=平均数”,特殊情况可用“移多补少法”解答。
2、归一应用题
(1) 归一应用的特点:从已知条件中求出“单一量”,再以“单一量”为标准去计算所求的量。归一问题通常分为正归一和反归一。
(2) 归一问题的解题规律:首先求出一个单位数量,然后以这个“单位量”为标准,根据题目的要求,用乘法算出若干个“单位量”是多少,这是正归一的解题规律。或用除法算出总量包含多少个“单位量”,这是反归一的解题规律。归一问题还可以用倍比问题的解题方法求解。
 3、相遇问题
 (1)特点:A、两个运动物体;B、运动方向相向;C、运动时间同时。
 (2)解题规律: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路程 ÷速度和=相遇时间
 路程 ÷相遇时间=速度和
 (三)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1、分数乘法应用题
    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即:“一个数×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已知条件:表示单位“1”的量;单位“1”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又称:分率)
特征:
 所求问题: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又称:部分量)
 
用等式表示三量的关系:单位“1”的量×分率=部分量

                                对应关系
2、分数除法应用题
(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即“多少÷几分之几”
 已知条件:单位“1”的几分之几(分率);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部分量)
特征
 所求问题:单位“1”的量
用等式表示三量的关系:部分量÷分率=单位“1”的量

                         对应关系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用除法。即“一个数÷另一个数”。
已知条件:表示单位“1”的量;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部分量)
特征
 所求问题:求部分量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用等式表示三量的关系:部分量÷单位“1”的量=分率
        
          对应关系      
3、工程问题的应用题
把工作总量用“1”表示,工作效率用单位时间内做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表示。根据工作总量与工作效率,就能求出合作完成的工作时间。
三量之间的关系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
(四)列方程解应用题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考方法:用字母代替应用题中的未知数,根据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解方程。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
(2)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并答。

(五)比和比例应用题
比和比例应用题包括:比例尺、按比例分配、和正反比例应用题。
1、比例尺中解题关系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2、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要分配的总量×各部分量的分率=各部分量。
3、正比例  у/χ=X/Y    反比例χу=XY(正、反比例应用题已删去)
                
四、量与计量
(一)量、计量和计量单位的意义
事物的多少、长短、大小、轻重、快慢等,这些可以测定的客观事物的特征叫做量。把一个要测定的量同一个作为标准的量相比较叫做计量。用来作为计量标准的量叫做计量单位。
(二)常用的计量单位及其进率 
1、长度、面积、地积、体积、容积、重量单位及其进率
长度 1千米(km)=1000米(m)       1米(m) =10分米 (dm)
1分米(dm)=10厘米(cm)      1厘米(cm)=10毫米(mm)
面积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地积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体积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容积 1升=1000毫升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重量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2、常用时间单位及其关系
世纪 年 月 日 时 分 秒
   100          12      24  60   60
每月31天的有1、3、5、7、8、10、12各月;每月30天的有4、6、9、11各月;平年全年365天,平年二月28天;闰年全年366天,闰年二月29天。
3、人民币:1元=10角  1角=10分
(三)同类计量单位之间的转化
                    (化法)乘以进率
高级单位的数                                  低级单位的数
(化法)除以进率

五、空间与图形
(一)平面图形的认识和计算
1、线
线段: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
线段的长就是这两点间的距离。(有两个端点)
直线: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
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      平行线。
   (没有端点)    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叫做互
            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射线: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有一个端点)
2、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
     锐角:小于90度的角              
  直角:等于90度的角
钝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  
  平角:180度的角
  周角:360度的角
                                     
3、平面图形
(1)三角形:由三条线段首尾相互连接围成的图形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 
按角分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
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相等
 按边分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
 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不相等

(2)四边形:由四条线段首尾依次连接围成的图形。     扇形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正方形    (3)圆形 
四边形                           环形
 直角梯形
 梯形
 等腰梯形
(画线段、画角、画高、量线段、画垂线、画圆、画对称轴)

(4)特征及周长、面积计算公式:
名称 图形 字母意义 特  征 周长面积公式
正方形  
a a:边长 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C=4a
S=a²
长方形        b
   a a:长
b:宽 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C=2(a+b)
S=ab
平行四 边形        h
    a a:底
h:高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S=ah
三角形   h
    a a:底
h:高 有三条边,三个角,内角的和是180度 S=ah÷2
梯形     a
 h  
    b a:上底
b:下底
h:高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S=(a+b)h÷2
圆        d

   r d:直径
r:半径 同圆内半径相等,直径相等,直径是半径的2倍 C=πd=2πr
S=πr² 
(二)立体图形的认识和计算
1、长方体与正方体特征的区别与联系
           特征
名称 相同点 不同点
 面 棱 顶点 面的特点 棱长
长方体 
6个 12条 8
个 6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每组(有3组,分别叫长、宽、高)互相平行的4条棱相等
正方体 
6个 12条 8
个 6个面都是相等的正方形 12条棱都相等
2、圆柱、圆锥的特征
名称 图形 特征
圆
柱 
 上、下底面是面积相等的圆,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侧面沿高展开是长方形(或正方形)。有无数条高
圆
锥 
 底面是圆形,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只有一条高。

3、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名称 图形 字母意义 表面积s       , 体积v
正方体 
a:棱长 S=6a²           V=a³
长方体 
 a:长    b:宽
h:高 S=(ab+ah+bh)x 2  V=abh
圆柱体 
 r:底面半径 h:高
c:底面周长 S侧=ch=πdh =2πrh  
S表=S侧 +2S底面 V=sh=πr²h
圆锥体 
 r:底面半径
h:高                V=sh÷3
                   =πr²h÷3
六、统计与概率

              单式统计表
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
 百分数统计表
   统计表包括:总标题、纵栏标题、横栏标题、数据资料栏、数量单位、制表日期
          条形统计图(单式、复式)
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单式、复式)
              扇形统计图
统计图的制法与特点
 制法 特点
条形
统计图 1、 整理数据,画出横、纵轴,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2、根据数量多少画直条
3、写名称、制表日期、图例 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
统计图 1、 整理数据,画出横、纵轴,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
2、 根据数量多少描点,再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3、 写名称、制表日期、图例 不但可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扇形
统计图 1、计算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比,再算出与各部分所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2、取适当半径画圆,用量角器量出各扇形的圆心角,作扇形。3、注明各扇形表示内容和所占百分比,并用不同的标记加以区别,4、写上标题及制图日期。 清楚的表示出各部分与总数及部分与部分的关系

数学《北师大版》与(人教版)增、删知识

《北师大版》比(人教版)新增知识

1、分类(按一定标准或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2、位置与顺序(前、后、左、右、上、下)
3、位置与方向(东、南、西、北)
4、方向与路线(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5、观察物体(正面、上面、左面或右面)
6、可能性(大、小;可能、不可能、一定;分数表示、几种结果)
7、生活中的推理(列表解决)
8、对称、平移或旋转(轴对称图形、方向、几格)
9、图形变换(绕点、方向、旋转90°、平移几格)
10、确定位置(方向、北偏××度,距离;数对)
11、生活中的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2、数图形(数角、数三角形、数长方形)
13、游戏公式(公平性)
14、图形规律(摆三角形、摆正方形、列表解决)
15、尝试与猜测(鸡兔同笼、点阵中的规律,图表解决)
16、生活中的数(数据世界、数字用处、身份证)
17、看图找关系(足球场内声音、行为、成员间关系)
18、中位数和众数
19、成数、折数
20、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21、字母单位:m、dm、cm、mm、km;g、kg、t、L、ML
22、搭配的学问(两种物品以上)
23、比赛场次(循环赛)
24、组合图形面积(只限两个图形)
25、观察范围
26、方程(加减或乘除同一个数、等式性质)

《北师大版》比《人教版》删去知识

1、约数、公约数、最大公约数
2、互质数
3、分解质因数
4、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