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流浪于海外,为啥却过得很舒服?

2024-05-18 12:57

1.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流浪于海外,为啥却过得很舒服?

1898年,戊戌变法也就是历史上的百日维新,在光绪帝的支持下,由维新派人发起了,但是这场维新运动只维持了103天便失败了。变法失败后,包括谭嗣同在内的戊戌六君子被杀,而康有为逃去了日本。逃去海外的康有为并没有成为流浪汉,反而在海外过得挺舒服的,这是为何?康有为能够过得舒服是因为他撒了一个谎,声称自己有光绪皇帝的衣带诏,要搬救兵回去救光绪皇帝,让国家不再处于水火之中,而在海外的华人信了他,于是大笔大笔的钱便进了康有为的袋子里,康有为的生活自然过得舒服。康有为生于咸丰年间,在光绪年间接触西方文明,而在《马关条约》签订后,组织了“公车上书”运动,要求变法。“公车上书”的观点虽然没有被当时的清政府接受采纳,但却对社会中的一些想要拯救国家的有识之士产生了影响,于是更多的人参与进了维新派。在“公车上书”之后,光绪帝重用了一些维新派人士,包括康有为在内,开始了戊戌变法。但是戊戌变法触及了封建势力的利益,戊戌变法很快就失败了,这些主张变法的维新派人士也遭到了抓捕,戊戌六君子被杀,康有为逃去了日本,开始在海外漂泊。康有为的海外漂泊并不寒酸,相反,他靠着宣扬拯救光绪皇帝、拯救国家的理念,使得很多海外华人捐助了钱财给他,而这些钱财基本上都是被康有为花完的,并没有起到拯救皇帝和国家的作用,因为在1913年,康有为才回到了国内,不再在海外生活。如果说康有为说谎的出发点是要拯救皇帝和国家,那谎言是好意的,可是康有为私自挥霍别人捐助的钱财,那就是康有为的品德有问题了。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流浪于海外,为啥却过得很舒服?

2.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结局如何?

我们都知道,中国晚清自1840年来的那段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短短几十年内,大清受尽列强侵略,每战必败,每败便是签订不平等条约。正是在这一段屈辱的历史时期,曾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有识之士励精图治,通过改革,挽救日渐颓废的国家和民族。而这当中,较为著名,且影响比较深远的一次改革运动便是: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发生在19世纪末期,此时的大清在甲午战争中惨败于东瀛小国日本,并且与之签订了一条耻辱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传统东方“强国”的大清蒙受奇耻大辱,洋务运动尤其是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海军也成了一大笑柄。如此一来,国内欲图自强,改革变法的呼声也越来越大。
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为首的改良派在大清名义统治者光绪皇帝的支持下开展了一场爱国主义救亡的变法维新运动,即戊戌变法。
然而,由于变法的内容过于激进,得罪了朝中许多因循守旧的顽固派,更为致命的是他们主张的“君主立宪”,将慈禧的权力架空,直接触碰了慈禧的根本利益,最终这场变法运动演变成了一场政变,不到百日便夭折了,变法的领导者光绪帝也因此被软禁。
除了光绪帝被软禁之外,其他参与变法的改良派人士也落得了一个十分凄惨的结局,比如著名的“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就是以身殉法,被当众斩首。

戊戌六君子的结局可谓悲壮,但是有一人在变法失败后侥幸逃脱,他便是这场变法的主要领导者,同时也是至今颇受争议的康有为。
康有为在变法后并未伏法被抓,而是逃亡于海外,或许很多人会认为康有为就此成为了大清政府的头号政治通缉犯,从此便过着“亡命天涯”的生活。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在晚年的生活却是过着有滋有味!
康有为在逃窜海外后,不久便发表了《奉诏求救文》,声称自己“过承知遇,毗赞维新,屡奉温室之言,密受衣带之诏。”凭借着光绪皇帝的“密诏”,以及在变法前被光绪皇帝召见的经历,并与光绪皇帝所拍合照,四处标榜自己变法救国的身份,以此来博得海外华人华侨的同情心,并筹集了大量的捐款钱财。
然而,在筹集到了这些钱财之后,他并没有用来开展所谓的变法救国运动,而是云游四海,到处购置房产,比如,在购置房宅,命名为“天游园”,在瑞典购置一座小岛建造园林,命名为“康有为岛”。
并且一向主张“一夫一妻制”的他,利用此笔巨款娶妻纳妾,前后共娶了6个老婆,这当中有两个是在其“流亡”海外时所娶,一位是美国国籍,一位是日本国籍,可谓是妻妾成群。

除此之外,康有为不但自己没有履行自己的诺言,去开展变法救国运动,对于那些在国内因革命被通缉逃亡海外求助于他的华人,他也是置之不理。将曾经的豪言壮语丢之脑后,过着自己神仙般的日子。

3. 康有为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那些

袁世凯的背叛造成了戊戌变法的失败。
一、原因:
1、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即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2、重要原因:
(1)、守旧派势力强大,当时国家的最高领导权不在光绪皇帝手中,而为以西太后为首的王公、大臣所掌握。
(2)、维新派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为维新变法提供依据,但缺乏说服力。此外,维新派某些激进的宣传也增加了社会阻力。
(3)、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和极少数的官僚,甚至对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4)、维新派及光绪皇帝在实施变法上的某些冒进措施。大量裁减冗官,仅京师一地,涉及闲散衙门十多处,失去职务者近万人,但是又没有安排出路。因王照上书被阻而一下子罢免六个部长级大员,也操之过急,并且失之过重。
(5)、变法手段单一:采取单纯的自上而下的“和平”“合法”方式。

康有为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那些

4. 康有为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那些

  根本原因
  在西方列强加紧蚕食、民族危机空前深重的情况下,国家利益和王朝利益的冲突自然而然的引到了满汉冲突这个核心问题上。那些满族官僚虽然昏聩无知,但对权力的变化却极为敏感。在他们看来,维新变法的实质不过是要把权力从他们手中夺走罢了。正如黄鸿寿在《清史纪事本末》中描述的,“时百日间,变法神速,几有一日千里之势。其尤为雷厉风行者:一令都中筑马路,二令办理国防,三命八旗人丁,如愿出京谋生计者,任其自由。于是满族诸人大哗,谣谤四起。”整个满族统治集团很快意识到,无论变法给中国带来多大的好处,但都要让满族亲贵这个主要既得利益团体付出沉重的代价,不但可能丧失自己的特权,更有可能丧失三百年来一直把持的政权。改革固然是可以有利于国家的,但那些守旧派和既得利益者的代价也是沉重的。变法利中国,不利满洲;中国兴则满洲亡。所以他们是“宁与友邦,不与家奴”.
  戊戌变法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这场变法的领导者资产阶级维新派(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导致该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具体表现为)①势力过于弱小,而顽固势力十分强大;②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依靠的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③维新派没有势力,又不能发动广大的人民群众;④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变法失败的教训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
  另一原因
  变法运动,从戊戌年四月二十三日(即1898年6月11日,以下均用旧历)光绪下《明定国是》诏谕开始。接着新政上谕,如雪片飞下,频频颁发,而守旧派推宕拖延,全力阻挠。新政无法实行,诏谕全成空文,两党形同水火,势不两立。七月三十日,光绪帝颁密诏给杨锐,嘱维新派妥筹良策,推进变法。密诏中说:“朕位且不能保,何况其它?”光绪帝意识到将有变故,自己处在危险地位,流露出焦急心情,要维新派筹商对策。八月初二日又由林旭带出第二次密诏,令康有为“汝可迅速出外,不可迟延。”康有为、梁启超、林旭、谭嗣同等维新派的核心人物跪诵密诏,痛哭失声,誓死搭救皇帝,不得已铤而走险,决定实行兵变,包围颐和园,迫使慈禧太后交权。八月初三日谭嗣同夜访法华寺,会见袁世凯,说袁举兵杀荣禄,围颐和园,对慈禧太后则或囚或杀。此后事情的发展有不同说法,传统说法是:袁世凯是个两面派,一面假意和维新派周旋,骗得光绪帝封他为侍郎,另一面看到慈禧的势力根深蒂固,决定投靠旧党。他用假话哄走了谭嗣同。八月初五日向皇帝请训,当天乘火车回天津,向荣禄告密,出卖光绪帝和维新派。当夜,荣禄赶回北京告变。八月初六日晨,慈禧临朝训政,囚禁光绪,捕拿维新派,杀六君子,百日维新遂告失败。

5. 戊戌变法后康有为遭遇如何

维新变法又称维新变法或者百日维新。戊戌变法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
1.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被软禁,康有为之弟康广仁被杀,康有为逃往法国,自称持有皇帝的衣带诏,组织保皇会,鼓吹开明专制,反对革命。为获得国际支持,他曾游历列国,会见欧洲各国君主。 
2.辛亥革命后,康有为于1913年回国,主编“不忍”杂志,宣扬尊孔复辟。作为保皇党领袖,他反对共和制,一直谋划清废帝溥仪复位。1917年,康有为和效忠前清的北洋军阀张勋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不久即在当时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的讨伐下宣告失败。
3.康有为晚年始终宣称忠于清朝,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后,他曾亲往天津,到溥仪居住的静园觐见探望。 
4.1923年,康有为迁居青岛汇泉湾畔,购宅居住,题其宅为“天游园”。后其几个子女在青岛读书时也都居住在此。初居青岛时,有意兴建大学,并拟好大学章程,后因胶澳商埠督办高恩洪先行一步而作罢。晚年,为青岛的优美风光写下了不少诗作,其若干诗词刻石已成为崂山景点的组成部分. 
5.1927年3月8日,康有为在上海做毕70大寿,于21日抵青岛。30日晚,一位广东同乡请他吃饭,未终席而腹痛,翌日身死异乡。

戊戌变法后康有为遭遇如何

6. 康有为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袁世凯的背叛造成了戊戌变法的失败。
一、原因:
1、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即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2、重要原因:
(1)、守旧派势力强大,当时国家的最高领导权不在光绪皇帝手中,而为以西太后为首的王公、大臣所掌握。
(2)、维新派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为维新变法提供依据,但缺乏说服力。此外,维新派某些激进的宣传也增加了社会阻力。
(3)、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和极少数的官僚,甚至对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4)、维新派及光绪皇帝在实施变法上的某些冒进措施。大量裁减冗官,仅京师一地,涉及闲散衙门十多处,失去职务者近万人,但是又没有安排出路。因王照上书被阻而一下子罢免六个部长级大员,也操之过急,并且失之过重。
(5)、变法手段单一:采取单纯的自上而下的“和平”“合法”方式。

7. 戊戌变法后的康有为经历了什么?

戊戌变法失败以后,许多人认识到,清政府已经不可救药。必须推翻它,建立新的政权,这样中国才会有救。可是康有为认为皇上是圣明的。他要鞠躬尽瘁报答皇帝,不肯加入到革命党中去。后来,康有为一直表示忠于被推翻的清朝,知道溥仪被赶出皇宫,他还赶去朝见。康有为落伍了,这个曾经领导了一代革新运动的人,到了晚年又成了守旧势力的代表。1927年,这位年近七十的老人孤零零地离开了人世。

戊戌变法后的康有为经历了什么?

8. 康有为早年领导“戊戌变法”,晚年生活令人失望不已,谁也想不到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