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防范风险采取的措施

2024-05-13 04:39

1. 商业银行防范风险采取的措施

1.实行资产负债比率管理
  资产负债管理就是银行根据对资产负债平衡表中的资产和负债每个项目的利率预测,在维持流动性的前提下谋求风险的最小化,收益的最大化。并且通过此来考虑最佳的资产负债的数量和期限的结构。在商业银行进行外部投资中,通过资产负债管理,可以有效的预测外汇、利率、信用等方面的风险。在国际市场利率,汇率波动的情况下,可以主动性的进行调节。推行资产负债管理,必定使商业银行在平常管理中量力而行,自我平衡,合理经营。对负债促使其致力于筹集资金,自觉控制资产,扭转其超负荷经营状况,削弱其资金依赖性;同时对资产管理有利于其从事投资业务,激发了创造收益的积极性。
  2.建立和完善内控监督机制
  包括:风险防范机制,即贷款的发放实行审贷分离;二是全面实行贷款抵押、担保;实行贷款风险等级管理,建立坏账准备制度。风险预警机制,即要把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资金营运状况、财务核算状况等方面的资料存入信息库,实行客户经理制,对贷款单位实行单个的动态监测。风险分散机制,可以组织银团贷款,同时实行授权、授信制度。风险补偿机制,要建立贷款风险基金,开展信用保险,提高坏账准备金。
  3.不断完善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首先,要优化配置信贷资产,提高信贷资金整体效益。要按照效益优先和集约化经营原则,制定分客户、分行业、分地区的信贷投向计划,逐步实现贷款向重点客户、重点地区、重点行业转移,向大系统、大集团、大企业倾斜,扩大基础行业贷款,支持名优品牌生产,支持优势行业、企业的发展和鼓励优势企业兼并、合并、租赁劣势企业。其次,要严格执行贷款审批操作程序,强化信贷责任人制度。商业银行应制订严格的信贷审批操作程序,并真正落实信贷责任人制度,切实做到谁决策谁负责,并依法追究问题的责任。第三,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奖惩机制,加强贷后管理。国有商业银行制度上制定贷后检查、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结合贷款信息系统确定贷款风险预警指标,及时采取对策,将风险化解于萌芽状态。制定贷后管理质量奖惩办法,正确处理业务拓展和控制贷款风险的关系。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银行业金融市场的环境发生了巨变。就整个外部环境来说,我国加入WTO后,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进一步加快,国内金
  融市场竞争加剧,买方市场的局面已逐步形成,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被打破,众多股份制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纷纷争夺市场份额。交行、中信、光大、深发展等全国股份制银行的经营机制完全商业化,资产总额不断扩大,招商银行还与四家国有银行一样进入了世界千强银行之列。除了竞争对象的增多,金融竞争的范围和空间也越来越大,不仅存在着业务上的竞争,而且治理上的竞争、资本竞争、价格竞争、技术竞争、信息竞争、人才竞争日趋白炽化。社会大众的金融投资意识, 随着银行多元化的服务渠道的拓展而增强,他们开始选择和享用前所未有的金融产品,并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商业银行防范风险采取的措施

2. 商业银行防范风险的措施

商业银行通常运用的风险管理策略可以大致概括为风险分散、风险对冲、风险转移、风险规避和风险补偿五种策略。一、风险分散  风险分散就是指通过多样化的投资来分散和降低风险的策略性选择。“不要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句古老的投资 名言 形象地诠释了这个观点。  风险分散的理论依据是马科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他认为只要两种资产收益率的相关系数不为1(即不完全正相关的两种资产),分散投资于两种资产就能够起到降低风险的作用。  而对于由相互独立的多种资产组成的投资组合,只要组合中的资产个数足够多,该投资组合的非系统性风险就能够通过这种分散投资的策略完全消除。  根据多样化投资分析风险的原理,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应是全面的,而不应集中于同一业务、同一性质甚至是同一个借款人。   二、风险对冲  风险对冲是指通过投资或购买与标的资产(Underlying Asset)收益波动负相关的某种资产或衍生产品,来冲销标的资产潜在损失的一种策略性选择。  风险对冲对管理市场风险,如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风险和商品风险非常有效,可以分为自我对冲和市场对冲两种情况。   三、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指通过购买某种金融产品或采取其他合法的经济 措施 将而将风险转移给其他经济主体的一种策略性选择。  风险转移分为 保险 转移和非保险转移   四、风险规避  风险规避是指商业银行拒绝或退出某一业务或市场,以避免承担该业务或市场风险的策略性选择。简单地说就是:不做业务,不承担风险  在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实践中,风险规避可以通过限制某些业务的经济资本配置来实现。  例如:商业银行首先将所有业务面临的风险进行量化,然后依据董事会所确定的风险战略和风险偏好来确定经济资本分配,最终表现为授信额度和交易限额等各种限制条件。  对于不擅长且不愿意承担风险的业务,商业银行对其配置非常有限的经济资本,并设立非常有限的风险容忍度,迫使该业务部门降低业务的风险暴露,甚至完全退出该业务领域  没有风险就没有收益,风险规避策略在规避风险的同时,自然也失去了在这一业务领域获得收益的机会。风险规避策略的局限性在于其是一种消极的风险管理策略,不宜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导策略。   五、风险补偿  风险补偿是指商业银行在所从事的业务活动造成实质性损失之前,对所承担的风险进行价格补偿的策略性选择。  对于无法通过风险分散、风险对冲、风险转移、风险规避进行有效风险管理的情况,商业银行可以采取在交易价格上附加更高的风险溢价,即通过提高风险回报的方式,获得承担风险价格的补偿。  商业银行可以预先在金融资产定价中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因素,通过价格调整来获得合理的风险回报。例如,商业银行在贷款定价中,对于那些信用等级较高,而且与商业银行保持长期合作关系的优质客户,可以给予适当的利率优惠;而对于信用等级较低的客户,商业银行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调高利率。法律依据:《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第三十九条 商业银行应对理财计划的资金成本与收益进行独立测算,采用科学合理的测算方式预测理财投资组合的收益率。商业银行不得销售不能独立测算或收益率为零或负值的理财计划。第四十五条 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实行审批制和报告制。第四十六条 商业银行开展以下个人理财业务,应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申请批准:(一)保证收益理财计划;(二)为开展个人理财业务而设计的具有保证收益性质的新的投资性产品;(三)需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其他个人理财业务。

3. 对非银行类金融企业风险防范问题的思考

第一章非银行类金融企业背景及风险防范问题1.1非银行类金融企业的背景:在金融企业中,我们可以把金融企业分为银行类金融企业和非银行类金融企业,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非银行类金融企业出现了多样化,它是指除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专业银行以外的不以吸收存贷款为主要业务的所有金融机构,主要包括证券类金融企业、保险类金融企业、投资银行、资产抵押、财务管理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服务类企业。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行业在不断的进行细分,各种创新方式的出现造就了许多新的金融服务类型的公司,比如**新世纪投资公司等,他们曾经给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带来了快速增长的奇迹,但同时也是它们把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带入了目前这次严重的经济危机中,通过这些介绍,我们大致可以了解非银行类金融企业以及它与国家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密切关系。由于美国经济近些年来一直处于世界领导地位,因而金融业也相当发达,并且其非银行类金融企业方面的历史悠久,种类也特别多,而我国在这方面起步晚,现在有许多非银行类金融企业形式还没有出现过,因而只能站在整个全球非银行类金融企业的角度来分析研究!说起非银行类金融企业的重要性,从世界经济危机的历史就可以看出:1929年的经济危机可以说首先从证券类的股票市场开始爆发的,这次经济危机让整个美国陷入了严重的瘫痪;1973年的经济危机人们都知道是由于国际石油价格飞速上涨而引起的,当时首先波及到的就是股票等金融市场,非银行类金融企业可以说的首当其冲;从2007年到现在的这场经济危机或者叫金融危机表面上看是因为房地产市场而爆发的,其实从根本上说是非银行类金融企业的风险防范不够造成的,并且首先波及的也是这类企业自身,由于它们规模巨大,进而使危机不断深化,从虚拟的金融市场已经波及到了实体经济领域,目前美国的八大非银行金融类投资公司已经不存在了,多数破产或者被吞并,唯一剩下的两家由于害怕未来的不确定性而向政府申请转变成为吸收存款的银行类金融企业!1.2非银行类金融企业的特点:
(1)相互关联性。非银行类金融企业与国家经济的发展稳定密切相关。它把国内所有金融企业的命脉串连到了一起,其中包括银行类金融企业和非银行类金融企业;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全球金融行业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体系,并且非银行类金融企业在整个金融行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对经济大发展与稳定也有着更为突出的作用,正是这些非银行类金融企业把全球经济密切的联系成了一个大的体系,如果一个国家内的非金融企业出了问题,其他周边国家甚至整个全球金融市场都会受到波及。

对非银行类金融企业风险防范问题的思考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