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四国的合作被称为什么

2024-05-18 11:04

1. 金砖四国的合作被称为什么

  传统“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语单词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南非加入后,其英文单词将变为“BRICS”,并改称为“金砖国家”。2011年4月1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将在中国三亚举行,五国领导人将商讨如何协调应对重大国际问题,如何深化和扩大彼此间合作,如何加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等问题。


  演变历史

  经过介绍
  一般认为,最早提出“金砖四国”这一概念的是美国高盛公司,2003年10月高盛公司发表了一份题为“与BRICs一起梦想的全球经济报告"。报告估计,到205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会经历剧烈洗牌。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将变成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俄罗斯。“金砖四国”这个词是高盛公司的吉姆·奥尼尔于2001年首次提出的。“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  金砖国家领导人
  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文中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

  2001年,
  美国高盛公司首次提出“金砖四国”概念,囊括了全球最大的四个新兴市场国家。“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文中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


  2009年6月
  四国领导人首次在俄罗斯举行首次会晤,并发表《“金砖四国”领导人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会晤联合声明》。
  2010年4月
  第二次“金砖四国”峰会在巴西召开。会后四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就世界经济形势等问题阐述了看法和立场,并商定推动“金砖四国”合作与协调的具体措施。至此,“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初步形成。

  2010年11月
  二十国集团会议在首尔举行,南非在此次会议上申请加入“金砖四国”。   2010年12月    中国作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轮值主席国,与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致商定,吸收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金砖四国”即将变成“金砖五国”,并更名为“金砖国家”(BRICS)。   吸收南非加入合作机制,也使“金砖四国”能够进一步加强同南部非洲各国的经贸关系。很多南非公司在南部非洲国家设有分公司,地缘接近;风俗相通,它们在这些相对不发达国家投资具有信息快捷、交易成本低的优势。如果四国投资和贸易能通过南非中转,回报率将显著提高。   除经济领域以外,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将有利于五国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联合国改革、减贫等重大全球性和地区性问题上协调立场,更好地建设一个公平、平衡的国际政治新秩序。[2]
  编辑本段合作共赢
  概述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这里的“金砖国家”不再局限于大家耳熟能详的“金砖四国”(即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去年底,中国以轮值主席身份,代表其他成员国邀请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金砖国家”实现首次扩员。   发展中的“金砖国家”从投资概念到国际合作。
  2001年
  ,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奥尼尔在《全球需要更好的经济“金砖”》一文中首次提出“金砖”的概念,“金砖国家”进入公众视野已有十年时间。原来的“金砖(BRIC)”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与英文的“砖(Brick)”类似,故称“金砖国家”。2003年,高盛公司在有关报告中预言,上述四个“金砖国家”将于2050年独领世界经济风骚。事实证明,该预测还是保守了一点。21世纪头十年,“金砖国家”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成为应对史无前例的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力量,变成名副其实的“金砖”。
  从2006年
  举行首次外长会晤算起,“金砖国家”合作已走过五年历程。经过五年的发展,“金砖国家”初步形成以领导人会晤为主渠道,以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外长、常驻多边组织使节会议为辅助,以智库、工商、银行等各领域合作为支撑的多层次合作架构。[3]   南非是南部非洲第一大经济体和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舆论认为,南非的加入将使“金砖国家”的地域覆盖囊括亚、非、欧、美四大洲,进一步提升了代表性和影响力。中国是非洲的真诚朋友,由中国出面邀请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可谓正当其时,恰如其分。   目前,“金砖国家”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总面积的27%,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3%。据有关国际组织统计,2009年五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的16%,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额的13%。根据2010年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方案,“金砖国家”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将大幅增加至13.1%,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将达到14.81%。奥尼尔在创造“金砖”这个名词时,恐怕没有料到它会发展成一个生机勃勃的新兴市场国家合作机制。人们可能要问,“金砖国家”散布于亚、非、欧、美四大洲,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走到一起?   “金砖国家”走到一起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客观要求。“金砖国家”的发展导致世界经济增长点多元化,成为国际经济关系民主化的自然推动力。“金砖国家”在改革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方面有相同的关切和主张,加强协调、携手合作是大势所趋,也成为新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的新特点。换句话说,这也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反映。   “金砖国家”走到一起是互利共赢的选择。五国虽国情各异,禀赋不同,但所处发展阶段相近,都面临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的艰巨任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都会遇到调结构、护环境等相似的挑战或难题。“金砖国家”合作为他们交流发展经验、破解发展难题提供了宝贵平台。同时,“金砖国家”各具优势,经济互补性很强,既有开展广泛合作的坚实基础,也有促进共同发展的现实和战略需求,加强合作顺理成章。   “金砖国家”走到一起符合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与七国集团等发达国家合作机制不同,“金砖国家”不是新的大国集团,不是政治同盟,而是发展伙伴。该机制讨论的问题集中于经济、金融和发展领域,无论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关心。可以说,“金砖国家”是全球发展伙伴关系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是南北对话与合作的一座桥梁。
  编辑本段四国峰会
  简单介绍   有迹象显示金砖四国寻求形成一个“政治俱乐部”或“联盟”,从而“把不断增长的经济力量,转换为更大的地缘政治影响力”。
  2008年5月
  “金砖四国”外长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会谈,并决定在国际舞台上进行全面合作。
  2008年7月
  “金砖四国”领导人在日本洞爷湖参加八国集团系列会议期间,曾举行会晤。
  2008年9月
  “金砖四国”外长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会议,就千年发展目标、南南合作、气候变化、能源及粮食安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2008年11月
  “金砖四国”财政部长在巴西圣保罗举行会议,呼吁改革国际金融体系,使之能够正确反映世界经济的新变化。
  2009年6月16日
  “金砖四国”峰会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这成为“金砖四国”的首次峰会。成果: 承诺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提高新兴市场发言权改;善国际贸易和投资环境、遏制贸易保护主义;改革后的金融经济体系应包含以下原则:国际金融机构的决策和执行过程应民主、透明,坚实的法律基础,各国监管机构和国际标准制定机构活动互不抵触,加强风险管理和监管实践;支持能源资源供给的多元化 开展气候变化对话;
  2010年4月15日
  第二次“金砖四国”峰会在巴西召开。会后四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成果:商定推动“金砖四国”合作与协调的具体措施,“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初步形成。金砖四国”合作内容: 贸易合作、投资合作、技术创新合作、金融合作。
  2011年4月14日
  第三届“金砖国家领袖”峰会在中国海南三亚举行,南非获邀加入并首次出席会议。此次会晤象征着一个新的起点,一次有着里程碑意义的会晤,一个关乎金砖五国辐射带动全球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的平台,在全球媒体的注目下绽放华彩。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14日中午结束后,宣布通过《三亚宣言》。这次会晤通过的成果文件《三亚宣言》反映了各位领导人对国际金融和发展等领域重大事务的共识,对于未来合作进行了规划。这一天,以“展望未来,共享繁荣”为主题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圆满结束,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五国领导人在召开联合记者会后,发表了本次会议的成果性文件《三亚宣言》,为这次盛会留下历史的印记,也为未来开启一个新的篇章。   有迹象显示金砖四国寻求形成一个“政治俱乐部”或“联盟”,从而“把不断增长的经济力量,转换为更大的地缘政治影响力”。

金砖四国的合作被称为什么

2. 金砖四国哪四国

砖在英文中是BRICK,与中印俄巴四国英文名首字母拼出的BRIC同音,加之四国都是非常具有未来发展潜力的发展中国家,或者说,都是未来掘“金”的好地方,所以被美国高盛投资公司称为“金砖四国”。

附:巴西=Brazil (B)
    俄罗斯=Russia (R)
    印度=India (I)
    中国=China (C)

    B+R+I+C=BRIC
金砖四国是指巴西、俄罗斯、印度及中国四个有希望在几十年内取代七国集团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国家。
这个简称来自这四个国家的英文国名开头字母BRIC (Brazil、Russia、India、China)的谐音BRICK(意指“砖头”)。一般认为,这个概念最先是由一份高盛投资银行的研究报告提出的,从而被广泛讨论。这份2003年的报告,其主要观点是金砖四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在2050年将超越现在世界上大多数最富有的国家。另外,金砖四国的概念,有时也用来定义谣传中的这四国在2002年所签署的关于贸易与合作的协定。实际上,由于高盛该份研究报告被广为接受,金砖四国的概念被广泛的用来定义这四个国家所组成的一个市场,甚至更一般的用来定义所有新兴的工业国家。
“金砖四国”(BRICs),这个由美国高盛投资银行的经济学家创造的新词,把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国联系了起来。“BRICs”是由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四国的英文名称首字母缩写而成,由于“BRICs”发音与砖块(bricks)相似,故称为“金砖四国”。 
最早提出“金砖四国”这一概念的是高盛证券公司。2003年10月1日,高盛公司发表了一份题为“与BRICs一起梦想”的全球经济报告。高盛估计,巴西将于2025年取代意大利经济位置,并于2031年超越法国;俄罗斯的经济状况将于2027年超过英国,并于2028年超越德国。到205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剧烈洗牌,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将变成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俄罗斯。届时,现有的六大工业国将只剩下美国与日本。高盛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2001年12月20日推出这个颇具有想像力的词汇之后,很快便风行全球,成为对21世纪全球经济走向的最大预言。奥尼尔在那份至今为全球经济界引为经典的报告中预测,2050年以前,金砖四国的GDP将超过目前掌握全球经济话语权的G7(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加拿大),中国则将在2039年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经济强国。

3. 金砖国家为什么合作?

因为在这个全球化势能下滑的时刻,以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为首的几个新兴经济体承诺加强合作,为全球化提供新的助力,这足以为全球市场带来信心和鼓舞。
金砖国家不仅因为经济规模和经济活力为全球瞩目,更是作为上一轮全球化的得益者和后发国家中的优等生在全球治理议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金砖国家回报全球化是题中应有之义,也符合希望继续推动全球化进程的人们对它们的角色期许。
当然,伴随着这种回报,人们也预期金砖国家们会在改善全球贸易规则和改进全球治理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传统的发达市场经济体心态可能更为复杂,它们一方面当然期待金砖国家们能够献计献策并出钱出力做大全球化蛋糕,但另一方面又会因随之而来的对既有全球化规则和全球治理议程的改动和其中所涉及的利益格局的搅动心怀犹疑。
在这样一个语境之下,金砖国家峰会可能会被有意无意地解读为一个新兴经济体集团存在感的宣示,并隐含有和更多代表全球化既有秩序、规则及利益格局的七国集团之间的张力。但人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的是,认为金砖国家集团的崛起意味着七国集团话语权的被削弱乃至被取代,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过度解读和夸大其词。
首先应对全球化进程目前所遭遇的问题,需要经济集团间更多的合作而非争吵,而各方围绕全球化规则和全球治理议程的博弈,也是为了更好地形成合力,以一种更加公平多赢的方式推进全球化进程。
其次,金砖国家彼此间也还有各种问题需要协调和解决,认为大家走到一起是为了“团结起来一致对外”绝对是一种误读。从某种意义上讲,夯实金砖国家间的合作基础,协调彼此间的利益冲突,在现阶段可能要比改写全球化规则和议程占据金砖国家集团更多的关注和精力。

金砖国家之间的合作模式需要与时俱进和升级。此前金砖国家间合作模式带有上一轮全球化的强烈印记,合作链条的展开具有相当程度的单线色彩,主要体现为以中国作为能源和原材料主要进口国然后将制成品销往发达经济体的方式。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这种单向循环模式不再行之有效。欧美发达经济体市场需求下降,令中国的产能过剩矛盾更突出,而以中国市场为代表的对能源资源产品需求的下降,导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跌。
这种情形下,中国和其他金砖国家都迎来了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期,而如何更好地取长补短,着眼于彼此之间价值链的优化,真正实现抱团取暖,也成为摆在金砖国家面前的现实挑战。
近年来的实践表明,这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任务。全球价值链一经形成便很难重组,牵一发就会搅动整个利益格局,除了和传统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博弈外,金砖国家彼此间也出现了新的竞争甚至冲突。除了一些传统的地缘战略利益冲突外,金砖国家间在经济层面上的竞争也带来了新的张力,比如大家都想往价值链的上端走,都想在全球需求相对低迷的情形下开拓非传统市场等等。
在这样的情势下,一些金砖国家内部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经济民族主义情绪,其领导人也不时公然提出“我们自己生产我们所需”、“我们要捍卫我们自己的工作”等口号,而关于国际产能和基础设施合作的倡议则有时被解读为输出过剩产能和推行新殖民主义的借口。
因此,金砖国家之间想取得共赢,真正发挥合力改写全球化进程中不合理不公正的议程和规则,首先必须协调好彼此间的利益冲突。
从这个层面上讲,金砖国家间的合作便具有双重意义:既要避免陷入崛起中的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的冲突,即所谓修昔底德陷阱,也要避免新兴国家自身之间的冲突,而只有完成这个双重任务,全球化的势头才能避免走衰,更为公正合理可持续的全球化范式和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才有可能达成。
此外,金砖国家在应对共同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挑战上有很多合作空间。金砖国家各自内部面临的由现代化进程引发的问题有很多带有共性色彩。
比如如何更好地分配经济发展的红利,如何在保持城市化的节奏和可持续性与保障社会的流动性之间维系平衡,如何在兼顾普遍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探求更适合本国人民的文化心理传统和社会发展现状的权力、利益分享机制和矛盾解决平台等等。
如果金砖国家能够在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共同探索出一个不同于以往的能够惠及更多人的现代化路径,对冲发达经济体内部因发展红利分享不均衡引发的民粹主义浪潮,则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金砖国家为什么合作?

4. 金砖国家如何合作

楼主您好!

2010年,南非正式提出加入四国峰会,年底,中国以轮值主席身份,代表其他成员国邀请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金砖国家”实现首次扩员。发展中的“金砖国家”从投资概念到国际合作。 

“金砖国家”散布于亚、非、欧、美四大洲,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走到一起? 

“金砖国家”走到一起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客观要求。“金砖国家”的发展导致世界经济增长点多元化,成为国际经济关系民主化的自然推动力。“金砖国家”在改革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方面有相同的关切和主张,加强协调、携手合作是大势所趋,也成为新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的新特点。换句话说,这也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反映。
   
“金砖国家”走到一起是互利共赢的选择。五国虽国情各异,禀赋不同,但所处发展阶段相近,都面临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的艰巨任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都会遇到调结构、护环境等相似的挑战或难题。“金砖国家”合作为他们交流发展经验、破解发展难题提供了宝贵平台。同时,“金砖国家”各具优势,经济互补性很强,既有开展广泛合作的坚实基础,也有促进共同发展的现实和战略需求,加强合作顺理成章。 
  
“金砖国家”走到一起符合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与七国集团等发达国家合作机制不同,“金砖国家”不是新的大国集团,不是政治同盟,而是发展伙伴。该机制讨论的问题集中于经济、金融和发展领域,无论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关心。可以说,“金砖国家”是全球发展伙伴关系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是南北对话与合作的一座桥梁。 


合作前景:
  从叶卡捷琳堡到巴西利亚,再到三亚,每一次金砖国家峰会都使这些国家之间的合作向前迈进一步。放眼未来,金砖国家的合作虽然依然面临挑战,但必将展现更广阔的前景。

共同利益:
  金砖国家都是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有很多相似之处,对许多国际议题立场相近,对改革现有世界政治经济体制、建立更为平衡的全球治理体系有共同的要求。这些共同的利益和相近的立场是将各国凝聚在一起的向心因素。 
  
在国际格局变化和经济秩序调整的今天,总的来讲金砖国家有着共同的利益与要求,希望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致力于世界和平的建设,反对在国际关系中的强权和暴力政治。
巴西瓦加斯基金会经济学家西乌维斯说。
  
金砖国家都不赞成在世界贸易和气候变化谈判中出现不利于新兴经济体发展的要求,都主张金融改革措施不影响世界经济的复苏进程。金砖国家成员都希望世界政治和经济多元化,反对一个超级大国主宰世界政治和经济。


合作基础: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建立以来,通过成员国协调立场与采取共同行动,在一些重要国际事务中取得重要成果。
   
2010年,金砖国家和其他国家推动二十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协调与合作的主要平台;同年,金砖国家共同推动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这些改革是一次最大规模的有利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权力调整,大大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话语权。
   
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印度和巴西采取共同立场,认为保护环境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必须坚持《京都议定书》的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立场为大会取得切实成果作出了贡献。 
  所有这些成果增强了金砖国家未来展开合作的信心和动力。

合作意愿:
  金砖国家富有成效的合作,不但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也给成员国自身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提高了成员国进一步加强合作的意愿。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对俄罗斯来说意义重大,随着这一机制的逐步发展,俄罗斯能借此提升本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影响力,客观上增强俄罗斯与美国和欧盟对话的分量。
    
这一合作机制还将使俄罗斯获得新的金融和经贸市场,使得俄罗斯不仅仅充当能源出口国,今后在现代技术例如核能、宇航、军事等方面也可与其他成员国加强合作 
  
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将有助于南非吸引更多外国投资,扩大贸易规模,进一步提升南非的国际竞争力。南非《邮卫报》则刊文指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吸纳南非,将提高南非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增加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发言权,这将有利于其在政治上崛起。

希望对您有帮助!

5. 金砖国家的合作

2001年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奥尼尔在《全球需要更好的经济“金砖”》一文中首次提出“金砖”的概念,“金砖国家”进入公众视野已有十年时间。原来的“金砖(BRIC)”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与英文的“砖(Brick)”类似,故称“金砖国家”。2003年,高盛公司在有关报告中预言,上述四个“金砖国家”将于2050年独领世界经济风骚。事实证明,该预测还是保守了一点。21世纪头十年,“金砖国家”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成为应对史无前例的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力量,变成名副其实的“金砖”。2006年从举行首次外长会晤算起,“金砖国家”合作已走过五年历程。经过五年的发展,“金砖国家”初步形成以领导人会晤为主渠道,以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外长、常驻多边组织使节会议为辅助,以智库、工商、银行等各领域合作为支撑的多层次合作架构。2010年南非正式提出加入四国峰会。年底,中国以轮值主席身份,代表其他成员国邀请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金砖国家”实现首次扩员。发展中的“金砖国家”从投资概念到国际合作。南非是南部非洲第一大经济体和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舆论认为,南非的加入将使“金砖国家”的地域覆盖囊括亚、非、欧、美四大洲,进一步提升了金砖国家的代表性和影响力。中国是非洲的真诚朋友,由中国出面邀请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可谓正当其时,恰如其分。根据2010年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方案,“金砖国家”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大幅增加至13.1%,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将达到14.81%,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50% 。奥尼尔在创造“金砖”这个名词时,恐怕没有料到它会发展成一个生机勃勃的新兴市场国家合作机制。人们可能要问,“金砖国家”散布于亚、非、欧、美四大洲,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走到一起?“金砖国家”走到一起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客观要求。“金砖国家”的发展导致世界经济增长点多元化,成为国际经济关系民主化的自然推动力。“金砖国家”在改革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方面有相同的关切和主张,加强协调、携手合作是大势所趋,也成为新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的新特点。换句话说,这也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反映。

金砖国家的合作

6. 金砖四国是哪四国

中国、 印度、 俄罗斯、巴西。
1、美国高盛投资公司在2003年第一次提出“金砖四国”,即:指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四个发展中大国。以为四国的头一个字母拼在一起就是金砖的读音 面积大、市场大、发展潜力大,由高盛高盛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于2001年12月20日提出!
2、巴西被称为“世界原料基地”;俄罗斯被称为“世界加油站”;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
3、金砖国家合作始于2006年,中、俄、印、巴四国外长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首次会晤。2009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首次会晤,之后每年举行1次,迄已举行8次领导人会晤。2010年底,经各国协商一致,南非正式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金砖国家扩大为五国。

4、经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金砖国家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务实成果日益显现,已形成以领导人会晤为引领,以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议、外长会晤等部长级会议为支撑,在经贸、财政、金融、农业、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禁毒、统计、旅游、智库、友城、地方政府合作等数十个领域开展务实合作的多层次架构。
5、金砖国家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面积26.46%,人口占世界总人口42.58%。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5国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的22.53%。5国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占13.24%,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达14.91%。

7. 金砖国家合作的意义

第一,合作内容是关系到这些国家的根本利益和这些国家人民实实在在的福祉;

第二,合作基础是这些国家具有共识的问题;

第三,合作方式是这些国家所能够接受的。

这就意味着,经济领域合作必然是金砖国家合作的基本方面。金砖国家的历次领导人会晤都表现出了这样一种务实的精神。今年,经贸金融合作仍然是最总要的议题,这就说明合作的一个重点是促进成员国家的经济增长,加强这些国家的经济竞争力,帮助这些国家解决经济贸易融资问题。

金砖国家合作的意义

8. 金砖国家合作的意义

一、金砖国家合作的宗旨与精神

  1、金砖国家自身合作特点

  金砖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当代国际力量对比的量变和质变进程,顺应了当代国际潮流的趋势,推动着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前进。

  金砖国家正成为当代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的重要载体。作为20国集团中新兴市场国家的第一梯队,金砖国家在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中的作用无可替代。金砖国家的合作本身就是南南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增加了新兴大国在南北对话中的分量,从而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金砖国家强调战略性务实合作。所谓战略性就是要从新兴大国的整体利益出发,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高度认识金砖国家之间合作的意义,通过对话和交流加深政治互信,成为国际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典范。所谓务实合作就是要以互利共赢为目标、以开放透明为前提、以机制建设为保障,拓宽合作领域,最大程度分享合作成果。

  2、金砖国家的合作宗旨

  宗旨之一,在现有经济增长的基础上提高质量,并向全面、平衡和可持续方向发展。金砖国家之间应继续拓展经贸合作的规模和深度,展开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金砖国家属于新兴经济体,有着与发达国家不同的发展要求,在优化本国产业结构、改善外部发展环境和提升自身国际地位方面有着共同要求。同时还体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意愿。

  宗旨之二,建立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型伙伴关系,体现金砖国家群体的多元化、宽领域、跨地区和可塑性等的合作特色。金砖国家的合作领域不仅包括双边的经贸、金融和能源合作,而且包括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国际发展和世界经济等全球性问题。金砖国家分布在主要发展中地区并且是后者的主要经济体,其合作对于推动跨地区合作也具有积极意义。金砖国家遵循循序渐进、积极务实、开放透明的方式不断推进合作,树立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型伙伴关系典范。

  宗旨之三,加强金砖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内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包容性合作关系。金砖国家对话与合作,对现有国际制度进行的调整是非对抗性的,是在接受现存世界治理规则的背景下逐步改革旧治理体系的渐进进程。

  宗旨之四,金砖国家在国际体系和平转型中提升话语权和规制权的同时,增加对国际社会的贡献,如应对气候变化、强化能源资源保障、加强地区合作等。

  从上述分析来看,我们可以将金砖国家合作的精神概括为:发展、伙伴、包容、贡献,集中体现金砖国家合作的发展导向、新型伙伴、包容而非排斥以及增加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等特征。

  二、金砖国家机制建设现状与愿景

  1、金砖国家机制建设的现状和趋势

  金砖国家的合作机制目前有外长会议、财长会议和峰会等若干层次,其主要机制特点是:首先,金砖国家目前只是一种软机制,仅具有松散的论坛性质,甚至没有秘书处。其次,金砖国家尚未形成一致的指导性规范,内部的稳定性还有待加强。最后,与诸如20国集团及相关的地区组织等其他机制的关系错综复杂。

  金砖国家机制发展可分为以乐观、中性和悲观三大趋势。乐观趋势是:金砖国家的战略大方向基本一致,即争取一个有利于发展的国际和平环境,要求改变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金砖国家以对世界经济增长40%左右的贡献展现了综合实力,并快速地实现了从经济概念到具有政治经济影响的软性机制的转变,有望发展成为实体性的国际组织。金砖国家不但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而且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这降低了损害经济合作深化的难度。金砖国家对于举办峰会态度积极,峰会议题展现了全球视野和务实精神。只要能够保持互利共赢和更加务实的态度,金砖国家机制的前景和国际影响力有望看好。

  中性趋势是:一超多强的格局仍将持续,金砖国家要想发展成一种独立的经济集团来引导或左右世界经济走向,尚显势单力薄。金砖国家还是松散型的经济混合物,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还不是很大,合作象征意义居多,尚难破解具体难题。从目前来看,国际金融危机过后,金砖国家能否保留和扩大危机期间的合作成果并成为影响深远的固定机制还有待考验,其发展前景仍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尽管如此,金砖国家合作仍将在困难中小步前进。

  悲观趋势是:金砖国家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发展程度的差异构成了合作深化的深层障碍。当前世界经济原有格局还未发生根本变化,金砖国家远未能引领世界经济走向,相反存在技术落后、外贸依存度高、经济脆弱性高、内需不足等挑战。金砖国家峰会既不是欧盟一样的政治联盟,也不是南共体一样的经济联盟,没有共同的议程,较难对国际议题形成一致立场和达成共同努力目标。鉴于上述挑战和局限,金砖国家合作难以取代7国集团或者20国集团在世界事务中的地位,甚至存在趋于弱势乃至消亡的可能性。

  2、关于近中远期机制建设的建议

  金砖国家近期的机制建设应该以务实性合作为主,关键是落实各国的政治共识,构建基本的机制性框架,同时辅之以对长远愿景的研究和分析。(1)总结近年峰会的经验,巩固和推进峰会机制。可以考虑在今年的中国峰会上专门就机制建设发表专门声明,确定诸如金砖国家合作的宗旨、目标、任务、成员资格等基本要素,勾勒金砖国家合作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在起步阶段,扩容需要谨慎,同时也不急于设立秘书处。(2)充实合作内容,搭建多层次机制框架。重点放在可操作性强、见效快、敏感性低、共识多的领域,扎实做好每一阶段的工作再向前推进,使其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避免合作出现反复。可适当增加在全球治理问题上的协调和沟通,以形成相互呼应的局面。(3)加强非官方渠道的交流和沟通,充分调动民间积极性,特别是重视智库和专家的作用,成立专家小组对合作机制进行研究、确定每年合作的主要议题、定期对合作情况进行评估等。同时可参考PECC、CSCAP的成功经验,成立官、企、学的国家委员会,在秘书处正式成立前代行其职责。(4)增加在联合国、20国集团内部等重大国际场合的会前协调和会后对话,增加政策的同步性,从而提升金砖国家的群体力量。(5)建立和完善争端仲裁与危机管理机制,妥善应对内部的争议,防止内部的冲突影响合作大局。

  金砖国家的中期规划在内部整合的基础上理顺与外部各种机制和组织的关系。(1)加强与联合国及其下属组织的合作,金砖国家可以承办某些重要的联合国峰会,在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国际防灾减灾等全球性问题上提出金砖国家的倡议。(2)与8国集团、OECD等组织建立定期的对话机制,可以以金砖国家为核心,邀请其他发展中国家共同参与,使其成为南北对话的重要平台。(3)与各地区组织建立更密切关系,促进地区一体化发展。利用金砖国家在各自地区以及地区组织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加快地区体系和秩序的建设。(4)通过联系国或伙伴计划等方式,加强与第二层次的新兴国家和中等国家的合作,增加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援助,从而发挥多层次发展中国家的各自和集体作用。

  金砖国家远期合作愿景应该实现从物质到理念的跃升,实现从地区层面向体系层面的战略飞跃。例如:为国际体系贡献新的价值观和主流思想,为破解重大全球性问题提供战略思维和思路,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的发展模式,为和平、发展、合作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际支持。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