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由政府决定还是市场决定?

2024-05-17 01:13

1. 利率由政府决定还是市场决定?

政府决定基准利率。实际利率长期利率,市场决定。

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借贷资金额(本金)的比率。利率是决定企业资金成本高低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企业筹资、投资的决定性因素,对金融环境的研究必须注意利率现状及其变动趋势。
利率是指借款、存入或借入金额(称为本金总额)中每个期间到期的利息金额与票面价值的比率。借出或借入金额的总利息取决于本金总额、利率、复利频率、借出、存入或借入的时间长度。
利率是借款人需向其所借金钱所支付的代价,亦是放款人延迟其消费,借给借款人所获得的回报。利率通常以一年期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计算。

利率与汇率
利率政策通过影响经常项目对汇率产生影响。当利率上升时,信用紧缩,贷款减少,投资和消费减少,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进口,促进出口,减少外汇需求,增加外汇供给,促使外汇汇率下降,本币汇率上升。
与利率上升相反,当利率下降时,信用扩张,货币供应量(M2)增加,刺激投资和消费,促使物价上涨,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
汇率变动对利率的影响也是间接地作用,即通过影响国内物价水平、影响短期资本流动而间接地对利率产生影响。

利率由政府决定还是市场决定?

2. 银行利率是有央行决定的?

不一定是一样的,央行只会给出一个基准利率。
首先来你来看一下什么叫央行。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 货币政策 ,对 国民经济 进行宏观调控,对金融机构乃至金融业进行监督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其次,看一下基准利率。基准利率是人民 银行 公布的商业银行 存款 、 贷款 、贴现等 业务 的指导性利率,各金融机构的 存款利率 目前可以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下浮10%, 贷款利率 可以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下浮20%。
这样的叙述你应该清楚了吧。

3. 我国的银行利率是谁定的?

各国制定基准利率的机构通常都是中央银行,我国的银行利率就是由央行----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制定的,各家商业银行都要遵守央行的规定。现在实行了利率市场化,各家商业银行可以在央行规定的浮动范围内自行决定浮动多少。

而我国的利率标准是国家货币政策的重要部分,所以央行总会报国务院,经国务院批准后再公布。其他各国央行通常都是独立于政府的,即,不需报送政府,货币政策具有独立性。

我国的银行利率是谁定的?

4. 国家政府对银行利率政策的调整

  理论上,利率被看作是投资的到期收益率或社会平均收益率。但在中国,直至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利率都被看作是所有国有企业经营中的成本,央行在利率政策上的权利甚至不如财政部门。即使是市场经济的今天,银行资金也只针对国有企业,“社会平均收益率”没有计算上的依据。再者,以目前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利率政策根据这些企业(不含水分)的平均利润率来确定,存贷款水平利率降为负数都完全可能(有研究显示,1998年国有企业的亏损额超过当年洪灾损失)。而根据发达国家的市场规则,确定利率的依据是基于债
  券市场的供需,与国情的差距则更大,中国的国债利率是根据银行利率确定的,并高出同期银行存款利率,这中间并没有一个真正的市场竞价过程,而在发达的金融市场,这个过程是形成市场利率的重要参照。

  过去十年的经验表明,影响中国利率水平和政策的只是“当期”的通货膨胀水平,或者更直接地说,是“当期”的物价水平。1994年前后的恶性通货膨胀促使政府一再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并付以存款保值贴补,国债利率也随之提高。企业在这期间的贷款需求并没有因为利率提高而下降,1996年始企业贷款出现下降也并不是利率政策使然,而是政府在贷款规模上的严厉措施。由于债券市场不发达,利率政策在现金管理上的作用也微乎其微,1990年代前半期,各级财经部门对通货膨胀的恐惧,使得增加现金回笼被看作是行政指令。1996年开始的利率下调也是伴随物价水平的逐渐走低进行的,企业的经营状况并没有发生实质的变化,只是恶性通胀时期的问题表面化了。降息除了最初几次加剧股市的波动外,就是将背负银行贷款的国有企业债务变相转移给了居民。

  之所以将通货紧缩过程中的利率调整仍看作是迎合物价水平的做法,原因在于降息并没有刺激企业的投资和居民的消费。1998年大水后,央行等机构几道金牌要求各大商业银行增加贷款。1996年取消的贷款额度管理,在当时重新抬头,只是由此前的限制发放变成了鼓励发放。当年在经过通货紧缩以及流动性陷阱的讨论后,央行除了继续降息外,开始酝酿利息税,希望在企业投资需求不振的情况下,消费市场能够起到部分替代作用。但一年的经验表明,利率对居民的影响同样令人失望。

  过去五年间,人民币利率水平曾经随着美联储的利率政策作出调整。这一做法的理论解释是,如果两国之间的利差太大,会出现套利行为,无论资金内流还是外流,对中国都没有好处。经验表明,即使在人民币与美元利率存在利差的情况下,用理论上的套利行为来解释资本外流也十分牵强。与资本外流存在正相关关系的政策措施,能够考虑到的因素只有政府惩治腐败和打击走私的力度。这种情况下,资本外流只能用资本外逃来解释了。而且,虽然国际金融理论认为因套利存在国际资金流动,但由于目前国际市场动荡频繁,金融技术的发展使得这种操作难度和风险越来越大,即使是发达国家的民间投资者也大多选择本国金融市场。在中国,由于严格的资本管制,除了外汇储备可能涉足国际资本市场以外,其他资金特别是民间资金不可能有这种条件,自然也不会有这种选择。从这个角度讲,将人民币利率与美元利率进行联系并不是很有说服力。

  将利率政策的调整归因于通胀水平,一个关键因素在于,货币政策的制订者对国有企业的盈利状况进行预期没有意义,同时也无法预测,而为此进行的利率政策调整效应也不可能成为政府的意图。现行体制下,大部分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不会出现根本的改观,这样,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企业对银行资金的利率需求弹性将仍然很低,特别是如果政府仍然将股市看作是国企酬资的主要渠道的话。对银行来说,贷款资金的利率供给弹性同样不可能提高。只存不贷出现的亏损可能会影响业绩,但因贷款增加而出现资产质量恶化所带来的经营压力要远远大于前者。况且,在国家信用支持下,不间断的现金流量保证了银行稳定社会的作用。当然,银行的业务是经营资金,加上人性冲动,目前股市大庄家的背后都有银行资金支持就十分自然。可以预期,如果体制环境短期内不发生利于生产性企业的变化,能够保证不间断现金流量的股市将成为包括银行和(通过股市融到资金的)大企业的博弈场所,资金的增加会相应降低一级市场的收益率,但在风险不增加的情况下,这一收益率也完全可能超过目前的存款利率,自然比白送给亏损企业好。更何况,银行自己可以通过坐庄的形式在二级市场获得更大收益。

  现阶段,中国利率水平的高低只是政府对国有企业要求的砝码,只是这一砝码的分量越来越轻。如果还有别的意义的话,就是给民间资金成本设定了一个成本标准,尽管可能其作用比重并不大。国有金融机构和股市与民间经济的分离,导致后者在整体经济环境不利的情况下,承担相对较高的资金压力,从而进一步遏止了正常经济的发展。这种体制同时进一步加剧了管理部门在利率政策制定上的难度,可供选择的余地也越来越小。

5. 中国当前的利率决定机制是什么?

中国现行的金融体系是以中国人民银行为领导,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体,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以及多种金融机构同时并存、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
我国利率水平的决定及利率政策的传导取决于三类因素:一是官方利率,它决定了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的利率,从而相应决定了银行可以从存贷款业务中获得的利益;决定了金融机构在同中央银行交易时获得资金的成本和便利性;决定了那些可以从银行体系获得资金供应的工商企业的财务成本。二是由资金供应决定的市场利率,这是衡量资金供求状况的标尺之一,是商业银行超额准备率的水平及其变动。这主要体现在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上,这两个市场利率的走势与官方利率走势并不完全相同。三是我国的利率水平与国际市场利率的差,以及与此关联的汇率政策的动态。

中国当前的利率决定机制是什么?

6. 利率市场化:中央银行


7. 在我国,市场利率是否等同于银行利率?

实际的市场利率不等同于银行利率。
市场利率是指市场资金借贷成本的真实反映,而能够及时反映短期市场利率的指标有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国债回购利率等 ,实际上的市场利率就是市场上高安全性.高流动性资金的普遍回报率.
打个比方银行规定利率是5%,可是在市场上你不拿出6%的利率就没人存款,那么名义市场利率是5%,实际市场利率至少是6%。

在我国,市场利率是否等同于银行利率?

8. 什么是市场利率,就是指银行利率吗

市场利率是由资金市场上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市场利率因资金市场的供求变化而经常变化。在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情况下,由于自由竞争,信贷资金的供求会逐渐趋于平衡,处于这种状态的市场利率为“均衡利率'与市场利率对应的是官定利率。
官定利率是指由货币当局规定的利率。货币当局可以是中央银行,也可以是具有实际金融管理职能的政府部门,市场利率一般参考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也是市场利率。

扩展资料:
由于利率降低,从市场上筹集资金,用于新建企业或扩大原有企业的生产或经营规模,利息负担减轻,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筹资者增多,对资金的需求增加。这就可能使市场上的资金供求状况逐渐趋于平衡。
利率的高低以及利率同股票市场的关系,也成为股票投资者据以买进和卖出股票的重要依据。利率的上升,不仅会增加公司的借款成本,而且还会使公司难以获得必需的资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市场利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