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造车梦仍未断绝,格力真的能开创新型汽车企业吗?

2024-05-01 16:22

1. 董明珠造车梦仍未断绝,格力真的能开创新型汽车企业吗?

据中国证券网消息,23日,格力电器与威马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表示将在智能制造、车家智能互联等智能化相关领域,以及整车制造相关、高端设备输出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并共探渠道方面合作的可能。威马汽车CEO沈晖发微博表示:“将牵手格力,共同探索出行与家居智能化场景的无限可能。”现场图片显示,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威马汽车董事长沈晖等共同出席。

威马是“神马”?外界观点不一,有人认为威马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界的“黑马”,二者算强强联合;也有不少网友不由地联系起此前董明珠投资银隆掉进“窟窿”,为其“造车梦”忧心忡忡。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一些家电厂商开始涉足智能汽车行业,企图通过车家互联布局智能家居。然而业内人士认为,移动和家庭两个场景本身发展并不是很成熟,只是战略方向,至于能否创造出新的应用场景,还需家电企业和车企双方共同探索。同时,随着资金、技术、配套及补贴政策的收紧,国内新能源汽车整体增速也开始出现放缓现象。

家电产业观察家刘步尘表示:“目前,格力集团15%股权转让尚未尘埃落定,此时格力电器进行大的战略性投资决策,肯定是不合适的,因此格力电器虽具资金实力,也不可做出这样的决策。”银隆“窟窿”还未完业内认为此次不涉及资本合作家电产业观察家丁少将告诉记者:“董明珠个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非常看好的。格力与威马之间不涉及资本的合作,具体在业务上的操盘,对于董明珠来说,是其可控范围之内。因为资本层面需要通过董事会,而此前格力电器投资珠海银隆方案并未获得股东大会的通过。”

2016年,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拟作价130亿元收购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100%股权。董明珠曾直言银隆就是“窟窿”。据悉,此次合作,格力电器与威马汽车将基于出行与家居两大场景,深度融合智能化技术,探索“AI+物联网”,并带动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向智能化转型,推动人工智能相关产业的发展。

董明珠造车梦仍未断绝,格力真的能开创新型汽车企业吗?

2. 董明珠称格力不会盲目跟风造车,为何大厂都热衷于造车?

随着智能家居和智能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开始从事智能汽车的制造行业。董明珠表示格力公司不会盲目跟风制造智能汽车,可是董明珠的说法并不代表着大部分公司绝对不会触碰智能汽车制造行业。
许多大型企业之所以会热衷于制造智能汽车,是因为智能汽车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且智能汽车与智能家居还可以形成完整的联合,最终导致年轻人和居民也会迎来智能家居和智能汽车的时代。智能汽车行业蕴藏着巨大的商机,这也导致许多大型企业也会步入造车行业。

第一个原因:智能汽车行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会导致网络时代和智能手机的蓬勃发展,与此同时,科技公司也会制造智能汽车,从而达到智能生活的普遍要求。智能手机与智能家居市场已经逐渐到达了饱和的程度,可是智能汽车却隐藏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每一家公司都不可能放过发展的机会,他们需要利用各种各样的先进技术,完成智能汽车的制造过程,从而达到逐步占据更广阔的智能汽车制造行业的市场。

第二个原因:智能汽车制造行业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与趋势,并滋生更多的利润或许有些人认为我国存在着大量的汽车制造厂商,难道他们不可以生产智能汽车吗?老牌汽车制造厂商也会进行智能汽车的生产过程,但是智能汽车更考验的是汽车芯片与汽车系统的相互融合。或许老牌汽车制造厂商可以制造出更为结实耐脏等普通汽车,但是智能汽车更贴合于各大智能科技公司的优势。智能汽车制造行业已经变成一种特别潮流的趋势,并且掌握全新的智能汽车制造技术,公司就可以获得更为有利的商机与利润。

总的来说,许多大型科技公司之所以不入生产智能汽车的行业,是因为智能汽车行业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与利润。更何况智能汽车行业本就是正在发展的行业之一,市场还未出现明显的饱和状态,此时加入制造智能汽车的行业,还可以进一步的把握市场发展的变化与先机。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放弃利润和收入,尤其是互联网起家的科技公司。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公司加入造车行业,也可以说明整个行业正在平稳发展。

3. 格力造车结果出炉!都以为他骗了董明珠26亿,原来董明珠更高明

  很多成功的创业家往往也是投资家,因为创业成功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具备了看人、管人和洞察行业的能力,因此很多企业家积累到了一定的财富之后,就会投资一些初创公司,或者大额投资一些前瞻性的盈利企业,通过最终企业上市实现超高回报退出。国内这一类典型的企业家就有雷军、徐小平、沈南鹏和马云等。 
       国内女性企业家当中,媒体关注指数最高的,无疑就是格力集团的董事长董明珠了。董明珠从一个丧夫的南京妇女,南下到珠海,经过几十年打拼,成了国内最大的空调企业总裁,并且将格力电器打造成了世界500强企业,而且格力电器的净利润在国内家电企业内也首屈一指。 
    董明珠也以强势在国内著称,对竞争对手可以用各种低俗的词语嘲讽,对待员工也要求极高,甚至接近于苛刻。她每次的发言,几乎都是媒体关注的焦点,总有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感觉。 
       5年前,董明珠也从一个企业家向投资家转变,甚至主导格力以130亿全额收购一家公司,但是最终却被股东大会否决,之后董明珠自己掏了10亿并且联合了王健林等国内企业家的资金,入股了一家创业公司,但是最终这家公司创始人出局,并且滞留海外,如今格力电器仅以18.3亿收购该公司30%的股份,纵观整个过程,让人为之炫目和无解。 
    而这家是非争议极大的公司,就是银隆新能源,至今对于银隆新能源是否是一场骗局,外界很有争议,更有争议的是,到底银隆新能源的创始人魏银仓骗了董明珠,还是董明珠用计强势踢出了魏银仓,至今都未有定论。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格力电器最终以更少的代价收购和控制了银隆新能源,让格力电器同时加入了新能源 汽车 和锂电池两个业务。 
     那么魏银仓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很多人说他骗了董明珠26个亿呢?并且,魏银仓的学历还没读到初中毕业。  
    20世纪80年代,小 汽车 开始在国内流行起来,颇有经商头脑的魏银仓认为修车是个赚钱的生意,于是在朋友的介绍下进入到汽修厂当学徒,魏银仓能说会道有不少朋友,后来他一边当学徒,一边当中间商售卖 汽车 配件,很快就赚到了第一桶金。 
       赚到钱后,魏银仓自己开了家 汽车 美容保养店,顺带着还做二手车买卖生意,2008年,国内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不少传统车企都在这一时间段开始布局,魏银仓也从中窥见了商机,并花了大价钱拿下一家新能源公司和电池厂,组建了银隆,踏入了新能源造车赛道。 
    2010年,银隆花了5750万美元,收购了美国奥钛53.3%的股份,成功获取了钛酸锂电池技术。接下来银隆又收购了两家 汽车 公司,拥有了整车生产和销售的资质。拿着新能源技术和 汽车 的概念,银隆新能源先后获得了中信、华融国际、东方资产、陕煤等国有资本乃至上市公司资本的投资。 
       从魏银仓的经历可以看出,他是销售驱动型人才,擅长打人际交道和执行销售,这一点与董明珠的商业成长路径雷同,这大概也是后来董明珠与之惺惺相惜,看中其工作能力和创业潜力的原因。 
    要知道,造车资金门槛相当高,当时新能源的技术也相对不成熟,固定资产投资较高,研发周期也相对较长,而且买方往往是地方公共服务部门,这也导致银隆新能源面临资金枯竭,研发中断的问题,因此魏银仓把目光转向了珠海本地的另一个名人董明珠。 
       在朋友的引荐下,魏银仓找到了董明珠,两人经过一番交谈,在共同的商业成长背景下,董明珠与魏银仓很快就惺惺相惜,魏银仓声称已经成功掌握一种名叫“钛酸锂”的电池技术,这种电池技术能够实现快充,只要5分钟就能充满电,电池寿命长达50多年。 
    此时对于董明珠而言,正着急为格力电器寻找新的增长点,而新能源领域的银隆公司的上门拜访,令董明珠对其技术和管理能力都很折服,并且让董明珠非常希望通过收购银隆,跟进未来市场的前瞻需求和趋势。 
       这也难怪后来当董明珠将130亿收购银隆新能源摆上台面之时,很多股东都极力反对,结果董明珠却掷地有声地表示“3年之后还做不起来我把他(魏银仓)毙了”,“我们收购银隆可以再造个千亿企业没有问题”。最终格力电器收购银隆并未成行。 
    董明珠表示自掏腰包也要促成这个项目,与此同时董明珠还叫上自己的好朋友刘强东、王健林三人共同出资30亿,投资了银隆这个项目。董明珠还自掏腰包10亿,又用格力的股权质押16亿,一共在这个项目中投入26亿,成为银隆第二大股东,持股17.46%。 
       然而,仅仅入股了一年之后,俩人就闹翻了,董明珠在电视上指责银隆的技术只是研究数据和理论,魏银仓也被迫辞去了董事长职务,很快银隆方面就指责魏银仓侵占公司10亿资金,并且还报案追查,而魏银仓则是指责董明珠实际控制了银隆,因为负责采购、财务、品管和生产技术的核心业务部门均是来自格力的人。 
    实际上2017年珠海银隆的营业收入还高达87.52亿元,净利润为2.68亿元,不过其中大部分都来自于新能源 汽车 补贴,但是在2018年相关的补贴大规模减少因此也导致珠海银隆陷入困境,以至于大量的产业园出现了停产的状况。 
       外界认为董明珠与魏银仓的矛盾激化,主要在于国家的支持力度变小以至于企业的发展前景不明,成了另一个导火索。 
    到了2019年4月,银隆方面声明,公司前总裁孙国华及高管合计6人因涉嫌侵占公司利益超14亿元被刑拘,魏银仓则滞留境外。至此,珠海银隆基本上是由董明珠所掌控,同时由于魏银仓的股份质押到期,进入了拍卖阶段。 
       目前银隆的所有者权益仍然高达54亿,但是最近格力仅以18.3亿就通过拍卖取得了30.47%的股份,基本上是按照净资产的价格计算的。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银隆新能源官网发布的消息显示,公司的钛酸锂电化学储能技术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且还获得了中科院的认证,此外银隆在多方面都取得了研发成果而且成功运用于高安全大倍率钛酸锂储能系统。   这显然表明,过去魏银仓时代所积累的钛酸锂电技术和实力,并不一定是虚假的。  
        因此对于如今格力电器仅以18.3亿就控制了珠海银隆,也有不少的争议,也有人认为这是董明珠为了独占银隆,控制了公司,对魏银仓进行清算,最终仅以极小的成本就控制了珠海银隆,董明珠是做局的人,也是最终的赢家。  
     也难怪,招商证券研究报告认为,此次收购成本极低,若用银隆2018 年净利润为基准进行估算,则银隆对应PE 估值约40 倍,银隆的价值被严重低估,格力电器的收购占了大便宜。  

格力造车结果出炉!都以为他骗了董明珠26亿,原来董明珠更高明

4. 董明珠:格力未来不会进军家用车市场

易车讯 近日,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在被问及旗下子公司格力钛新能源是否有意进军家用车市场时表示:“家用车现在进入的企业太多了,在这种情况下,格力何必到这里面来?但我相信这里面一定会有好的企业慢慢脱颖而出。同时她表示格力钛新能源主要面向的场景包括公交车、环卫车、清洁车、医疗系统检测车及京东物流车等方面。”


她补充道:“格力正式收购银隆后,更多是在储能技术上进行了长远的规划。现在进行了全新的整顿,在技术路径、管理、人才等方面进行了大的变革,目前初步来看,有了一点点成果。未来储能一定有很大的市场前景,也是“双碳”目标的一个有力支撑。”
去年8月31日,格力电器竞得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30.47%股权,同时董明珠将其持有的银隆新能源17.46%股权对应的表决权委托公司行使。本次交易完成后,格力电器将持有银隆新能源30.47%的股权,并合计控制银隆新能源47.93%的表决权,银隆新能源将成为格力电器的控股子公司,随后更名为格力钛新能源。

据了解,格力钛新能源拥有安全性能行业领先的钛酸锂电池、全球排名前列的钛酸锂实际电池产能和国内排名靠前的磷酸铁锂实际电池产能。此外,格力钛新能源还具备系列齐全的商用车、专用车、物流车等车型,其中新能源客车行业排名领先。

5. 董明珠称不会盲目跟风造车,格力为何不跟风?

不会盲目跟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对汽车行业的技术不够成熟,而且格力对汽车行业的相关流程及规则也不是很熟识。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格力空调当下的市场供给需求量很大,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投资另外的产品。格力空调当下的发展很稳健,创造财富的能力也很强。以上因素都是格力不跟风造车的原因所在。相信格力空调在董明珠的带领下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为格力空调带来更多更好的声誉。

董明珠大家都不陌生,格力空调的CEO,这是因为在隔在董明珠的带领下,格力空调才会迅速的占领市场,能够成为空调界的国内老大。董明珠有着丰富的空调销售经验,同时兼备优秀的管理才能,对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和都有着很好的把控。董明珠为了格力空调,可以说是呕心沥血,付出了自己的全部。我们相信格力空调在董明珠的带领下会再创佳绩,销售业绩会更好。在这里我们也把祝福送给董明珠,送给董明珠的格力空调。作为员工,也只有在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的前提下,不断的为公司创造财富,才能为自己带来进步,为自己带来财富。

董明珠的励志故事更是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对于生活的追求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然后为了目标不停的奋斗。在奋斗的过程当中,无论生活给我们是挫折或是奖励,我们都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用自己的坚持和付出勤劳和汗水来赢得生活这场战役的最终胜利。相信只要我们做到这些,我们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工作当中找到快乐,在生活当中找到快乐。

董明珠称不会盲目跟风造车,格力为何不跟风?

6. 格力董事长董明珠,炮轰中国汽车粗制滥造,东风表示中国世界第一


7. 董明珠明确格力不会进军家用车领域,但会发展储能

 董明珠明确格力不会进军家用车领域,但会发展储能
                      董明珠明确格力不会进军家用车领域,但会发展储能,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格力不会进入家用车领域,董明珠明确格力不会进军家用车领域,但会发展储能。
    董明珠明确格力不会进军家用车领域,但会发展储能1    在两会后,大部分企业家都会接受采访。例如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明珠在接受《中国企业家》时表示,家用车现在进入的企业太多了,格力没必要下场造车。
    她透露:我们给格力电器制定了一个五年规划。总体思路是,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掌握核心技术,特别是关键部件的技术,这块要继续发力。
    对于造车,她表示,家用车现在进入的企业太多了,在这种情况下,格力何必到这里面来?但这里面一定会有好的企业慢慢脱颖而出。
    
    了解到,格力电器于 2 月 28 日完成新一届董事会选举,董明珠也从此开启她作为格力电器董事长的第四个任期。据悉,过去十年里,格力电器的营收增长 100%,净利增加 200%。
    对于格力的问题,她认为,“现在被空调困住了,讲格力就是空调。”
    此外,她还谈到了今年两会的履职感受,以及她带来的七个建议 ——“提高个税起征点”“企业弹性安排法定节假日”“家电产品安全使用年限强制性标准”“企业自主人才培养保护制度”“知识产权法院”“鼓励企业自主研发”“提高动力电池安全检测标准”。其中,人才和技术是她关注的重点,这也是格力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董明珠明确格力不会进军家用车领域,但会发展储能2    最近几年,小米、360等手机厂商和互联网企业纷纷进军造车行业,但对于格力来说,金子并不都装在一个地方。
    
    董明珠
    3月9日消息,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格力不会进入家用车领域,“家用车现在进入的企业太多了,在这种情况下,格力何必到这里面来?但我相信这里面一定会有好的企业慢慢脱颖而出。”
    
    格力不会造车,但会发展储能。格力看中新能源市场,去年收购了银隆(已更名为格力钛)。董明珠对此说道:“很可惜,过去因为种种原因,我觉得(在收购银隆这件事上)走了很多弯路。格力正式收购银隆后,更多是在储能技术上进行了长远的规划。现在进行了全新的整顿,在技术路径、管理、人才等方面进行了大的变革,目前初步来看,有了一点点成果。”
    她称,格力钛能源未来将面向很多应用场景,“一是大公交,大公交上乘客多时,会达几十人。在保证正常运行方面,格力钛电池的安全快充等优势就能得到更充分的体现。还有现在城市里用的环卫车、清洁车,包括现在的医疗系统检测车、京东的物流车,我们都会去拓展。”
    不过,当说到格力钛能源分拆上市时,董明珠似乎心存疑虑,“我现在看到一些企业高达100倍的市盈率就感到害怕。格力子公司分拆上市肯定不是为了圈钱,格力现在被空调困住了,讲到格力就是空调,分拆的目的就是要塑造更多的自主品牌。”
    董明珠明确格力不会进军家用车领域,但会发展储能3    近日,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在被问及旗下子公司格力钛新能源是否有意进军家用车市场时表示:“家用车现在进入的`企业太多了,在这种情况下,格力何必到这里面来?但我相信这里面一定会有好的企业慢慢脱颖而出。同时她表示格力钛新能源主要面向的场景包括公交车、环卫车、清洁车、医疗系统检测车及京东物流车等方面。”
    
    她补充道:“格力正式收购银隆后,更多是在储能技术上进行了长远的规划。现在进行了全新的整顿,在技术路径、管理、人才等方面进行了大的变革,目前初步来看,有了一点点成果。未来储能一定有很大的市场前景,也是“双碳”目标的一个有力支撑。”
    去年8月31日,格力电器竞得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30.47%股权,同时董明珠将其持有的银隆新能源17.46%股权对应的表决权委托公司行使。本次交易完成后,格力电器将持有银隆新能源30.47%的股权,并合计控制银隆新能源47.93%的表决权,银隆新能源将成为格力电器的控股子公司,随后更名为格力钛新能源。
    
    据了解,格力钛新能源拥有安全性能行业领先的钛酸锂电池、全球排名前列的钛酸锂实际电池产能和国内排名靠前的磷酸铁锂实际电池产能。此外,格力钛新能源还具备系列齐全的商用车、专用车、物流车等车型,其中新能源客车行业排名领先。

董明珠明确格力不会进军家用车领域,但会发展储能

8. 董明珠或再燃“造车梦”,为何各大企业都想要造车?

为什么各大企业都想造车?造车为什么诱惑力这么大呢?因为你也看到了,就是各大企业为什么没有一个新兴的公司,他还说自己要去造车,因为造车是个大的系统的工程,没有足够多的资本往里面砸的话,这个行业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很难有什么建树。
现在大多数的大型企业,包括互联网公司,包括家电行业的一些公司,包括新能源行业的一些公司,都在逐渐开拓造车这个方向去发展,因为造车是好东西啊,尤其是现在造智能化汽车,新能源汽车本身就是互联网企业,科技型企业,这就有优势了,所以这未来会成为大的趋势,毕竟传统能源会逐渐枯竭,这是人们可以预见的。所以新能源会逐渐普及,现在早点做布局,早点占领市场份额,在未来竞争的时候自然就占据更大的优势。
另一方面也是这些大型企业,他们在本身所处的这个行业里面,几乎已经达到了一个顶峰,很难再有什么大的创新,就拿格力来说白色家电行业三巨头,格力、美的、海尔,这三家他们所占领的市场份额都相当不少,其他的一些家电行业的当然也有不少,但他们三家是占据主要的,你说这种情况下他们三家想突然出现自己市场份额的增加可能吗?这么多年都维持下来了,这不太可能的很难在自己原有的行业有大的突破。
但是进入一个新的行业不一样,因为这些企业在自身原有的行业里面积累已经足够多了,就正常发展下去就可以了,短期也很难迎来大的突破。但本身积累这么多年,你说企业没有钱吗?美的格力这些企业市值几千亿甚至是破万亿都能做到,他怎么可能没有钱呢?但是前部真正用起来它不会升值啊,只选一个好的投资行业至关重要,现在很多大型企业就逐渐盯上了汽车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