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创业成功案例3个

2024-05-16 13:55

1. 网络创业成功案例3个

  目前,网络创业投入小,回报快而高;市场潜力无限;使得网络创业成为创业的新途径和新模式。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网络创业成功案例,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网络创业成功案例篇1:有米传媒   
      一个年仅26岁的创业者,公司员工平均年龄25岁,却获得过亿融资,这就是国内知名移动营销服务提供商有米传媒。
   
        互联网创业  成功案例中的“危”“机”并存
   
      几年前,电视、报纸、杂志、PC互联网还是  广告  的绝对主要战场,大众对移动广告的概念相对模糊,但随着智能手机越来越成为大众接受和传播资讯的窗口,短短几年,移动广告渐渐被人熟知和接受,竞争和机会扑面而来。
   
      “有米是一家智能手机广告平台,当时是为了解决广大开发者的盈利问题而创办的”,陈第提到,“后来智能手机广告平台逐渐变成产业链的一个重要环节,承担着为广告主提供推广服务、为开发者创造收益、让用户能够免费使用软件游戏的作用,应该说未来移动广告会持续存在,发挥其更多、更广的作用。”
   
      他也表示,目前的移动互联网是有“危”有“机”的,“危”的是竞争激烈,互联网巨头纷纷进来布局;“机”是用户规模仍在继续扩大,  商业模式  更加清晰,例如手机游戏、移动电商、O2O等开始被验证是能够盈利的。
   
      互联网巨头嗅到移动广告商机
   
      由于移动广告行业整体的盈利模式仍不清晰,不少投资人都非常谨慎地抱着观望的态度,不少移动广告公司都遭遇了融资遇冷的情况,缺少资金的运转,也是移动广告发展趋缓的一个原因。 问及有米此次融资的是否也遭遇波折,陈第则表示过程还是相对顺利的,前后用了半年左右的时间,之所以能得到投资者的青睐,陈第认为,“主要是因为有米是一家稳健发展、能够盈利的公司,团队比较务实,在技术、产品和运营上有较强的综合实力。”
   
      互联网巨头已经嗅到移动广告商机,纷纷布局移动互联网。
   
      有米作为一家创业公司,未来的竞争形势会更严峻,对此陈第笑称,“竞争是无处不在的,有竞争证明有市场,有竞争企业才会更有危机感。”
   
      互联网创业成功要借力手游市场爆发
   
      随着手机网游呈现上升趋势,大中城市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工薪阶层来说,工作之余每天的消遣也许就是存在手机里的一些小游戏了,手游的游戏时间的碎片化,下载方便,选择多样等优点,都促进了这个新生行业的快速发展。
   
      而得益于这一形势,有米传媒的广告业务的整体发展速度和盈利能力获得了提升。陈第认为:“客观讲也是因为多数手游客户赚到钱了,敢拿出资金来投放更多的广告,这个形势对于有米当然是好事,现在很多客户是自己主动找有米要量、加量的,有米的广告一下子变得供不应求。”
         网络创业成功案例篇2:kylie、wain   
      淘宝开店是梦想的开始
   
      kylie与wain是一对大学生情侣。去年夏天,从没体验过网购的Kylie被淘宝的广告吸引着尝试在淘宝买了两个手机套。
   
      那次偶然的体验成了kylie与wain在淘宝开店的契机,因为没有任何的费用负担,比较容易做决定,一个月的筹备之后,两人的小店“Kylie和Wain的精致生活馆*爱情篇”开张了。
   
      “那天我突然意识到,我们在淘宝迈出了成就梦想的第一步!作为一家网店的店主,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可以称为是商人了,这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梦想。”Kylie回忆说。
   
      kylie与wain是一对幸运儿,开店后的第二天,我们就有了第一笔生意。“开店到第4个月的时候,我们就发现比较适合的主营项目,因为有比较好的货源。”kylie告诉笔者,到现在kylie与wain的店铺已开了快9个月,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也终于成了钻石卖家。
   
      尽管在店铺生意越做越好,但kylie与wain并不自满。“我们的路还很长,要感谢淘宝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这么好的平台,作为有梦想的大学生,我们可以没有任何负担地在这里实践,为了一种体验,为了积累  经验  ,为今后实现我们的理想打下基矗在淘宝开店这个过程中,我们体会创业的艰辛、挫折的痛苦、收获的幸福、成功的感动。”
   
      kylie与wain说,做为大学生,学习还是最主要的,但也不会放弃认真经营在淘宝的店铺。“我们在淘宝网上的店铺是梦想的起点,我们不会忘记“淘宝”———梦开始的地方!”
         网络创业成功案例篇3:大西洋的娃娃鱼(娃娃鱼)   
      网上开店有前途
   
      娃娃鱼是朋友的介绍认识淘宝的,那时正赶上联想3110打印机新年贴钱卖,抱着试试的心理汇款过去了。第三天就接到电话向他确认地址。一个星期之内东西就到了,有发票,而那次的淘宝体验也让娃娃鱼对电子商务产生了巨大的兴趣! 在之后的寒假的一个半月,娃娃鱼决定开始他的淘宝之旅,开始卖女装鞋。娃娃鱼进的是广州货,一双鞋进价要划到25-40元。但由于一些以次充好的江浙货他们的价格标的很低,导致恶性竞争,娃娃鱼不能把价格抬到合理水平。 “一双时装鞋只能赚到5元钱,但是没有办法,我还是得继续做,只能自己送货,千方百计的省成本。”
   
      虽然赚不了什么钱,但娃娃鱼依然很满足在淘宝开店的生活。“如果没有淘宝,我或许还在做着平庸的学生会干部;如果没有淘宝,或许我的大部分空闲时间还是用看碟来打发;如果没有淘宝,我不会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如果没有淘宝,我不会认识这么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
   
      现在娃娃鱼已开始尝试高端品牌鞋市场,最近设立了香港雅奇利牛皮女鞋专柜,美国宾度王子牛皮男鞋专柜等等,并通过自己的一些社会关系找到了正规的进货  渠道  ,货源充足。“我相信在淘宝经营店铺是有前途的。”娃娃鱼表示,如果经营情况良好,会考虑  毕业  后把网上开店做为主业。
      
   
    网络创业成功案例相关  文章  :
   
    1. 网络创业成功例子 
   
    2. 青年网络创业成功案例 
   
    3. 网上创业成功案例分享 
   
    4. 网络创业成功的例子 
   
    5. 网络创业成功实例

网络创业成功案例3个

2. 网络创业案例

 "80后"财富新贵尽管年轻,但他们方向明确、很有主见,敢于破除成规,不怕失败;他们有成熟的商业赢利模式,善于利用风险投资壮大自己;他们善于创造充满活力的工作环境,有着远大的发展目标,能激励发挥员工才能,不靠高薪就能吸引高手为其打拼;他们的学历不一定很高,但他们善于学习。


  25岁的邵晨就是"80后"财富新贵其中一位,他在互联网圈子里获得一个雅号:"西南王"。过去4年,邵晨做过13个网络项目,有一半成功,且在西南市场占有率居高。


  1999年,邵晨进入四川大学。出身于浙江宁波一商业世家的他对做生意兴趣浓厚。进校不久就到三星中央空调去打工做销售了。打工阶段,邵晨就起了触网创业的念头。"当时,我在一家全国性的空调制冷网站上做信息发布,看到申请会员还要交费,我想与其向别人交钱,不如自己也来赚钱。"就这样,自学了8个月如何建网的邵晨筹了4000元钱,和5个朋友搞出了"中国制冷在线",把四川大学生宿舍弄成了办公室,在床边架起笔记本电脑就开干。


  创业1年,邵晨笑称"只赚了点工资"。尽管项目一度在行业网站中排前,可由于对资金把握不当,2003年网站告"破产"。邵晨遂转向做旅游业网站,帮旅行社在网上代理散客招商。"最火时,一天就收入5000元。"然而邵晨还是认为这种小打小闹赚钱太慢。更重要的是,这种项目的门槛太低,很快就会有实力雄厚的替代者出现。于是,邵晨回到互联网创业氛围更浓的浙江。当时,浙江都市网让他眼前一亮---他决定利用网站易于聚集人气的优势,吸引网民成为收费会员到合作商户处进行折扣消费,网站从中提取佣金赢利。


  就这样,克隆浙江都市网的成都都市网于去年初建立,很快吸引了3000商户和数万网民加入折扣服务体系,其中最多的是娱乐夜场和美食两大领域。操办着"成都粉子"每月网上评选的邵晨认为,成都与美女、生活质量、时尚的紧密联系,正是都市网的沃土。"浙江都市网投资了800多万元,而我们只花了20多万元,就在全国都市网中排名第4。"邵晨透露,本地一家大型集团收购成都都市网的谈判已到最后阶段,估值可上百万元。

3. 网络创业成功的案例

 网络创业成功的案例
                      创业是创业者及创业搭档对他们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对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网络创业成功的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马云: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 市值1825亿美元 
    【失败经历】马云历经三次创业,直到阿里赴美上市。
    1994年,马云创立第一个机构:海博翻译社。第一个月收入700元,房租2,000元。马云独自背起麻袋去义乌,摆小摊养活翻译社。
    1995年,马云意外在西雅图接触到互联网,他认定了互联网是未来的方向。回国后马云和妻子、朋友筹集2万人民币创立了海博网络,并且启动了中国黄页项目。但是和杭州电信合作后,双方产生分歧,让马云决定放弃网站。
    1997年底,马云受邀担任中国外经贸部中国电子商务中心总经理,开始接触到外经贸业务,马云做B2B网站的想法开始逐步成熟。1999年,35岁的马云决心南归杭州创业,开始自己的又一个创业公司——阿里巴巴。
    【失败感悟】在马云看来,企业成功的经验各有各的不同,但失败的教训是相似的。"我最大的心得就是思考别人怎么失败的,哪些错误是人们一定要犯的。"马云表示,做企业着实不易,"95%的企业都倒下了",避免犯倒下的人犯的错误,"把错误变成营养",就能成为那幸存的5%。
     2、雷军:小米创始人 现估值450亿美元 
    【失败经历】在成功前,他曾创立三色公司,因无法盈利破产。
    在大学时,雷军读了一本讲述盖茨、乔布斯早年创业传奇的书《硅谷之火》,对他有极大触动--"我深深地被乔布斯的故事所吸引。在武汉电子一条街打拼一段时间后,自我感觉良好,就开始做梦:梦想写一套软件运行在全世界的每台电脑上,梦想创办一家全世界最牛的软件公司。"
    于是,他在大四和三位朋友创办了三色公司。可惜的是,这家公司半年就被迫解散了。
    【失败感悟】对此,雷军有三点反思:一是要有明确的盈利模式;二是要有前瞻的市场意识;三是要有一定的团队管理能力。
     3、刘强东:京东创始人 市值403亿美元 
    【失败经历】曾在中关村开餐馆,被骗钱后关门。
    大学毕业后,刘强东盘下了中关村附近的一家饭馆。之前,店员薪水很低,住在地下室,平时只吃剩饭剩菜,老板亲自把控资金;刘强东接手后,给员工涨了工资,改善了住宿环境,把采购和收银权放给员工。由于管理松散,员工变着法子侵吞店里的钱,没过一年,原本盈利的饭店赔光了他的投入。
    【失败感悟】刘强东由此得到的`教训是--对员工一定要信任,但信任不等于没有管理。
     4、周鸿祎:360创始人 市值64亿美元 
    【失败经历】曾打造3721,国内最早的搜索引擎之一。
    在做360之前,周鸿祎曾做过一个搜索引擎叫3721,而百度也推出了类似服务。双方竞争十分激烈。周鸿祎在3721的客户端中加入了一个模块,专门用来删除百度的客户端,而这个模块自身是无法删除的。这让周鸿祎戴上了"流氓软件之父"的帽子。
    后来,周鸿祎觉得百度的搜索模式比自己的更好,而且当时互联网行业低迷,所以他在自己市场占有率占优势的情况下,把3721卖给了雅虎,导致搜索这块10亿美金的市场最后被百度占领。
    【失败感悟】对于这些过往经历,周鸿祎称:"大家做事情不要只盯对手,一定要盯住用户需求,而且一定要坚持,不要轻易说放弃。"
     5、张小龙:微信之父 腾讯副总裁 
    【失败经历】曾开发的Foxmail.
    张小龙开发的Foxmail曾拥有200万用户,是国内用户量最大的共享软件。周鸿祎说,当年的Foxmail没有商业模式,所以他经常批驳张小龙,说要加广告,要盈利,但张小龙却说,为什么非要这样?只要有用户,有情怀就好啦。
    后来,Foxmail成了张小龙的大包袱,每天会有无数的人催他往前跑,但知名度和用户量并没有给他带来收益。
    一年后,张小龙将Foxmail出售给了一家并不知名的互联网公司。
    【失败感悟】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创始人都说:我们现在不需要考虑钱,有了用户之后,自然会找到盈利点。但张小龙的经历告诉我们:创业前,一个清晰的盈利模式是极其重要的。
     6、陈欧:聚美优品创始人 市值24亿美元 
    【失败经历】曾创立GG游戏平台。
    在南洋理工大学读书时,陈欧凭着一台电脑,搭建起了一款在线游戏平台GG,并邀请到了两位顶级魔兽高手,WCG冠军和ESWC冠军进行巅峰对决。这为他赢得了第一批用户。
    但随着用户量的增加,没有资金储备的陈欧日渐窘迫,能拉到的赞助杯水车薪,投资人对他不屑一顾,这让GG的发展举步维艰。
    而这时,陈欧要去斯坦福读MBA,于是他便引入一位职业经理人打理公司,并出让了部分股权。随后,这位职业经理人引入其他天使投资人,通过运作,使陈欧手里的股权只剩30%多,失去了对公司的掌控,最终被排挤出公司。
    第二次创业,陈欧在国内成立了一家游戏公司,模仿美国的商业模式,在社交游戏中内置广告。但是由于国内市场与美国差别较大,这个公司很快也破产了。
    【失败感悟】这两次失败的创业经历让陈欧有了两个收获:一是公司需要有健康的股权组织构架;二是照搬国外模式行不通。
     7、甄荣辉:前程无忧创始人 市值20亿美元 
    【失败经历】曾投资声音邮件和磁性材料。
    甄荣辉在创业前是一名咨询顾问,年薪百万元。在大陆经济快速发展的大潮中,他想做"亿万富翁",于是兼职做了一个声音传递邮件的系统,还投资了磁性材料。但这两次创业均以失败告终。
    【失败感悟】在总结教训时,他说:创业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必须全职去做;创业不能只从产品出发,有了好产品不意味着就有了客户,客户需要完整的服务,创业需要从产品导向转为客户导向。
     8、吴欣鸿:美图公司CEO 现估值30亿美元 
    【失败经历】曾创办520社交平台,后停止运营。
    1999年,还在上高中的吴欣鸿看到一则新闻:一个叫做"business.com"的域名,在美国卖了750万美元。于是他便从家里借了1万元钱,开始投资域名,由此,他赚到了一些钱,并结识了后来的公司投资人蔡文胜。
    2002年,辍学在家的吴欣鸿发现了一个好域名:520.com,于是他山寨腾讯,并通过收会员费来赚钱。
    两年之后,"520"积累了几十万付费会员,但由于产品和运营都跟不上,大多数会员仅付费一个月就停止续费了。最后,吴欣鸿被迫关闭"520",并将域名卖掉。
    【失败感悟】回顾这段经历,吴欣鸿说有两个教训:一是逆向创业行不通,不能仅仅因为有一个好域名就来成立一家公司;而更重要的是,自己不善交际,不知道用户的需求,何谈做好一个交友网站?
     9、王兴:美团创始人 估值70亿美元 
    【失败经历】曾创办校内网,后被迫出售。
    2003年冬天,在美国读博士的王兴回国创业。在经历了几次失败的项目之后,王兴发现学生之间的熟人社交是一个可以切入的点,于是便着手打造校内网。
    当时在北京,去火车站坐车很麻烦,所以放寒假期间,王兴在清华、北大、人大发起了一个注册校内网即可免费乘大巴去火车站的活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凑足50人便发车。为了凑人数,学生到处拉老乡注册,等于在为网站做宣传。这个活动为校内网拉来了8000个种子用户。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的盈利模式,资本方不看好这个项目,最后资金链断裂,内部团队产生分歧,王兴只能被迫将其出售。
    【失败感悟】这个项目的失败,给了王兴如下启发:第一,创业团队必须分工明确,CEO必须从公司事务中解放出来,关注业界、时代、社会的发展潮流;第二,应该尽早接触资本,放低姿态,做出妥协;第三,必须和信任的人一起创业,这样才能在低潮期依然团结一致。
     10、陈一舟:人人网创始人 市值11亿美元 
    【失败经历】曾创办ChinaRen社区。
    当年,还在斯坦福求学的陈一舟等人根据当时美国流行的几个社区网站的特点,设计了一个结合体,取名ChinaRen。但硅谷没人愿意投资他们的项目,最后在斯坦福的同学那里"众筹"了20万美元。
    1999年3月,他们回国注册公司,在得到了高盛投资之后,很快推出ChinaRen社区,并获得了千万美元的新融资。之后,ChinaRen开始疯狂烧钱砸广告。
    开始时,陈一舟他们觉得害怕,但投资人说没关系,烧完了还会有投资,不烧就没办法上市。但很快,2000年美国股灾,资本进入寒冬。于是,原本支持烧钱的投资人态度大变,明确告诉陈一舟,不会再有新的投资,赶快把公司卖掉。陈一舟只好把ChinaRen社区卖给了搜狐。
    【失败感悟】其实,这个案例与校内网有相似之处:创业,需要对现有的资本合理利用,最好有自己的造血能力,这样才能在资本寒冬时度过危机。
  ;

网络创业成功的案例

4. 互联网时代的创业案例分享

 互联网时代的创业案例分享2则
                      当你具有了一定的经验和生存能力,就可以尝试开创自己的事业了,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自由职业或是创业都是可以的。比方说,现在媒体更象是自由职业,如果哪天融到一笔钱,成立公司,大力发展团队,那就属于创业了。
    说到个人事业,就很难讲具体什么方法了,只能举一些案例来分析。
     1.微信卖水果 
    一家小区内的水果店,利用微信当中“附近的人”这个功能,坚持每天添加好友,然后主动跟人打招呼,象朋友一样交流,如果恰好是小区住户,他们就在备注里注明,以便区分出目标客户。有时也有不少的人主动加他,因为他们的微信账号名字就是XX小区水果店,签名里面注明了可以送货以及联系方式,刚好有这种需求的用户就会主动添加他们。
    当他们积累了一定的用户时,就开始尝试在朋友圈里发布一些最新上市的水果展示,还有小区的新鲜事、生活常识之类的资讯,后来就与很多小区业主建立了牢固的`信任关系。这也是他们慢慢摸索出来的,以前单纯发广告,此起了部分用户的反感。
    点评:这不是当下最时髦的O2O吗?利用微信的一个很小的功能,就实现了线上线下联动,不用开网店,也不用做微信公众平台,就能很好的服务小区用户。象网店或是微信公众平台更适合面向全国的用户。
     2.众筹卖书 
    一直有用户建议大巴出版一本理财书,其实出书真的不容易,我去打听过,如果不是畅销书,出书基本上是亏钱的,只是名声好听罢了。前段时间,理财巴士发布了一期会员福利,送了5本定制版的图书,其实这背后就有一种新型的图书销售方式:众筹卖书。
    它的众筹一共分为四个档次:99元、199元、4000元、6000元,如果是99元这档,就能在封面上印上你的姓名或是你朋友的姓名,不管是自己收藏还是赠送给朋友,都非常有意义;如果是6000元这档,还能跟作者共进午餐。本来这个众筹计划打算筹资30万,结果用一个月时间就筹集了40多万,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商业案例。
    点评:众筹不仅可以用来销售产品,还可以筹集事业启动资金,在互联网时代,只要有好的创意,总有人愿意买单,因为总有人跟你臭味相投,谁知道呢?
    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需求变得更多样化,所以过去一招鲜吃遍天的打法已经过时了,要不断尝试各种玩法。
    ;

5. 网上创业成功案例有哪些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网络创业成功的故事。
 
   2009年下半年,原本在四川电力公司工作的吴剑波,放弃了每月上千元的稳定收入,回到自己的农村老家开起了网店,做起了网上代理销售。吴剑波告诉记者,没出过大山的父母,对网络这种虚拟化的新事物难免不理解,“房间里没有产品,只有几台电脑,这样也能赚钱,让他们觉得不可思议。”
  虽然遭到了反对,吴剑波依然坚持着自己的选择。“反正在外面也是打工,还不如趁年轻回家创业。”吴剑波说,他扮演的是中间商的角色,帮助企业联系生产基地、找到理想货源,靠收取中介费盈利,“现在,我在网上已经开了12家分店,拿到了12家企业的代理权,今年收入大概在12万元左右。”
  吴剑波开网店致富的消息不胫而走,当地一些农村青年纷纷向他“拜师学艺”,尝试在网上创业。“开了网店,卖些专业修理件,现在我一月也可以赚1000多元。”月山村的机车车修理工吴发,已经师从吴剑波一个多月,过去从没摸过鼠标键盘的他,为了开网店专门买来电脑,很快就掌握了上网经营的窍门,收入也随之翻番。举水乡照田村的吴星也辞去了在庆元县城的工作,回到家乡开始了网上创业,“现在我每月的收入是原来的好几倍,还认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我觉得网上创业很有前途!”
  据了解,目前他们家乡已经有20多位青年农民开设了10多家网店。“我们打算组建一个庆元农村青年网络合作社,把村里的山货销往全国各地,带动村民增收。”吴剑波自豪的说。

网上创业成功案例有哪些

6. 创业成功的案例3个

      对于创业来说,新的路可能在别人不敢走的地方,也可能在别人不愿走的地方,而别人看不到想不到的地方往往很少。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创业成功的案例,欢迎阅读!
          创业成功的案例1: 
         徐波是湖南到广州的打工仔,张勇光是他的朋友。2002年的一天,两个人坐在一起商量,觉得长期这样打工下去不是个出路,同时看着周围很多老乡因为做生意,不大不小多少都发了点儿财,两个人看着有点心动,就想自己也做点生意,但是两个人都没有多少本钱,做什么好呢?想来想去,徐波说,广州有很多的湖南人,也有很多湘菜馆,但是馆子不是所有人都下得起的。像我们这样的打工仔不必说,一天赚几个钱还不够吃饭,哪儿有钱下饭馆?有些做生意的老乡虽然手头宽裕一些,但是偶尔下下馆子没有问题,经常下馆子的话,可能也不太容易。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多数时间还是得自己在家里做饭吃。湖南人的口味比较特殊,做饭用的原材料也比较特殊,而且湖南人比较认死理,乡土观念较重,而广州看不到专门经营湖南土特产的商店,如果我们做这一行,说不定会有钱赚。
         两个人说干就干,马上进行市场调查,果然,除了在一些大小超市有些湖南来的零星杂货外,广州的大街小巷真的是看不见一家专门经营湖南土特产的商店。调查的结果让两个人大为兴奋。不久,两个人合伙投资10来万元的湖南杂货店在广州大道南方日报社附近正式登场亮相,商店取名为“湖南味道”。两个人虽然钱不多,但为了不让人误认为自己是随时会飞掉的“野鸡小店”,痛下决心花1万块钱请广州书画界的名家李华白题写了“湖南味道”四个字的招牌。招牌挂出来,厚重的墨迹果然让人肃然起敬。
         在徐波和张勇光的店里,处处突出的都是“湖南味道”,所售货物都是地道湘产自不必说,连员工都是非纯正湖南人不用。走进徐波和张勇光的店里,触耳一片“湘音”。湖南人爱嚼槟榔,不停嚼着槟榔的老板看见顾客进来,会问你要不要也来上一颗。几乎没有经过什么曲折,徐波和张勇光的小店从第一个月就开始赢利,如今“湖南味道”在广州的湖南老乡中不说尽人皆知也差不多了。
         徐波和张勇光的成功并不是一个偶然的案例。俗话说,货到地头死。早在几十年前,鲁迅就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白菜运到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里,尊为‘胶菜’。”离开了地头,“低”的白菜就变成了“高贵”的水果。另一方面,人都有鲈鱼莼根,乡土之思,而当前中国社会和数十年前“死水微澜”的情况已经大为不同,过去人们很少愿意外出,即使没有饭吃,没有衣穿,也甘愿守一方“热土”,终老是乡,但现在不愿外出谋生和不必外出谋生的人很少,光是每年在全国各地流动的民工就有几个亿。这些人身子离开了故乡,心却仍在故乡;嘴巴说着普通话,舌头却想着家乡味。想吃家乡饭了,上饭馆当然是一个选择。因为这个原因,开乡土风味饭馆也成了一个时尚,成为了异地创业和投资的一条捷径。但如今不说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就是在各地小一些的城市,各种各样的酒楼饭馆多得是,哪个地方的风味都能够找得到,这一行竞争日益激烈,投入要求越来越大,已不太适合小本经营。但是,就像徐波和张勇光分析的那样,每个人天天要吃饭,而且一天要吃三顿,而能够天天潇洒下饭馆、顿顿潇洒下饭馆的却不多。大多数人还是要自己动手来解决吃饭问题。以中国之大,幅员之广,不同地方人们的口味、饮食风俗大为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开土杂店,经营家乡土特产,为远离家乡的家乡人以廉价、方便的形式解决口味问题就有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这是徐波和张勇光的“湖南味道”能够迅速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像这样利用乡情来赚钱,不仅限于餐饮、土特产,其中可供开发的利基点很多,利润空间很大,如组织家乡同胞联谊会、为初到本地的家乡同胞提供各种咨询和资讯服务、为家乡产品打开本地市场提供服务、为家乡到本地办事的人员提供住宿、向导、关系疏通服务等等。杭州有一个叫蒋念来的人,就是依*在杭州开办面向淳安老乡的小旅馆,为来杭州办事的淳安老乡提供住宿和交通服务发了财。随着国内人口流动的加剧,这个市场将会越来越大。
         利用老乡的乡土之思来赚钱,只是移形换位的一种形式。移形换位的意思说到底就是,利用人和物在不同空间表现出来的不同价值差别来获取利润。不同地域之间、城乡之间可以交流和交换的东西很多,只要存在交流与交换,就存在着商业机会。商业活动说到底其实也就是一种人与物交流与交换的活动。湖南凤凰县有一个叫张松的人,将家乡山上人们认为“一钱不值”的野花野草,经过处理加工后做成书签卖到深圳,2004年一年就赚了30万元,而张松在广东打工十多年,加起来赚到的钱也没有这一年赚到的钱的1/5,最穷的时候他曾经穷到连两元钱的盒饭都吃不起。只是换了一个地方,一文不值的东西就变得价值不菲,这就是移形换位的奇妙之处。
         在此类操作中,需要注意的是,第一,产品地域特色要浓。地域特色浓,才能引起其他地域消费者的足够重视和兴趣。第二,以中低价商品为主。一件商品在这个地方是人们很熟悉的东西,甚至是日常消费用品,换个地方则成了人们不熟悉的新东西,成了情趣商品或享受型商品。这类商品大多属于可有可无的商品,而中小投资者或创业者大多没有足够资金去打广告或做推广,以唤起人们消费的欲望和热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商品价格较高,则不易为人们所接受,难以在短时间内打开市场。如果将市场培育期放得过长,中小投资者和创业者在资金上一般又难以支持,所以,以中低价商品为主,是符合中小投资者和创业者的实际情况的。第三,重视质量和信誉。对于土特类产品经营者来说,因为销售对象大多是老乡,家乡的东西他们很熟悉,很容易品出产品的地道与真假,另一方面,因为大家都是老乡,老乡之间乡土乡音亲密无间,这是优势,同时,大家知根知底,只要有一点疏忽和服务不到位,坏名声很快就会在一个封闭的圈子里传得尽人皆知,生意将彻底垮台,很少有挽回的机会。如果主要消费对象换成了当地人,他们本来对你销售的商品就不熟悉,怀着疑心,就更加要重视商品的质量和信誉。张松在向深圳销售野生花草标本书签的过程中,就遇到过质量和信誉问题,差点让他前功尽弃。
          创业成功的案例2: 
         近年来,“月子阿姨”在杭州大行其道,始创这门行业的是一个女人,名叫俞红。
         俞红1990年代初毕业于杭州大学,曾在一家国企做过管理工作,还曾在“康师傅”企划部做过企划。在“康师傅”的经历对俞红的影响很大,教会了她按科学的方法来思考和处理问题。后来俞红进入了联通租赁公司。1999年,俞红的女儿来到人间,初为人母的喜悦很快被烦恼所代替,原因在于,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月子保姆。在女儿来到人间的短短一个月内,俞红竟然换了6个保姆。
         这使她开始思考一个问题,自己有这样的烦恼,别人是不是也会有同样的烦恼?那么,如果能够为大家解决这个烦恼,岂不就是一个巨大的商机。这么想着,俞红很快进行了一番市场调查,发现月子保姆市场确实存在,而且市场还不小。这使她深觉兴奋,一直有创业情结而始终找不到好项目的她决定将创业目标就定在这里。
         目标定好了,俞红并没有盲动。她想自己资金不多,经不起慢慢折腾,需要寻找一条成功的捷径。她很快就找到了这条捷径:与省妇女保健医院合作,共同开发月子保姆市场。后来她又试探着与省儿童保健医院联系,对方同样深感兴趣。创业的两大难题,两只拦路虎:技术和客源,轻而易举得到了解决。
         当俞红到工商部门去申请登记注册时,对方十分惊讶,因为他们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这样一个行当。俞红的公司是杭州第一家以产妇、新生儿为服务对象的专业公司。俞红给自己的公司取名为杭州世纪母婴服务有限公司。因为这个事情实在新鲜,引起了很多新闻媒体的兴趣,杭州的报纸、电台、电视台进行了轮番报道,俞红和她的世纪母婴服务有限公司一举成名。
         俞红的生意做得顺风顺水。虽是一门小生意,而且做的是短期业务,因为每家使用的月子保姆一般就在1个月左右,但是附加值很高,单位产值十分惊人。俞红的公司目前除去各项开支,每月纯利可达数万元。近期,她还准备在义乌和温州、宁波、台州等地开办分公司或者发展加盟连锁机构。
         设身处地的下一句话就是“推己及人”。从自己和别人的困难中发现商业机会,已经成为了一个常规的方法,成功的几率非常高。这是因为当自己或别人感到困难的时候,证明市场已经形成,你所需要做的只是采取正确的方法,对已经形成的市场进行开发而已,这比凭空创造一个新市场要容易得多,需要的投入也会小得多。所以,作为投资者和创业者平时要留心观察,机会说不定就在你的身边。
          创业成功的案例3: 
         乔治不是外国人,而是个地道的中国人。
         10年前,乔治还是南京街头的一个问题少年,喜欢跟人动拳头打架。长大以后的乔治决定干点正经事,他参加了厨师培训班,技术学得不错,但是快毕业时,他却发现自己对烹调没有什么兴趣。他感兴趣的是理发,现在叫美发。他发现当一个发型师是那么美妙的一件事情。所以,他放下勺子,拿起剪子,先在南京,后又到上海,苦练起了美发技术,并且很快就显露出过人的才华。
         1996年,香港明星张敏在上海开了一家名叫露莎莲妮的高档发型屋,乔治正式出师,当上了露莎莲妮的一个技师,帮人洗发烫发染发,但是没几天老板就发现了他在发型设计上的天份,破格将他晋升为发型师,与从香港、法国、新加坡聘请来的那些发型师平起平坐。后来乔治又辗转于杭州等地一些发屋做发型师,目的是磨炼自己的技术。时机成熟后,乔治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因为缺乏资金,他无力租赁繁华的店面,只能在杭州一个偏僻的角落接下一家别人经营不下去的发型屋,改造后打出了自己的名头:乔治发型设计中心,时为2000年3月18日。
         开始时因为地段不好,乔治的生意很不景气,但过了不久,就有很多过去乔治在别的发型屋做设计师时的忠实“FANS”跟踪而来,这样*着一传十,十传百,不久大家就都知道杭州那个发型做得最好的“乔治”现在到了某某地方,自己开了一家发型设计中心,乔治很快就走出了困境。仅仅过了一年多,乔治的发型中心就变成了发型广场,面积达500多平方米,紧跟杭州那些财大气粗的美发巨无霸如新爱情故事、阿伟、东方名剪等,成为杭州美发市场的一个后起之秀。
         现在在乔治的发型广场剪一个头,最低的只要25元,而最高的需要380元,很多文艺界的名人如胡兵、瞿颖、陆毅之类,都接受过乔治的服务。
         对于创业者和投资者来说,有一句不得不记住的老话,叫做“不熟不做”。创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从自己熟悉或有专长的事情做起,一般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减少创业过程中的波折。这样的案例有很多,不必到报纸上、电视上去寻找,在我们身边就俯拾即是。
         为了提高成功的机会,减少失败概率,在动手之前,你必须,第一,冷静评估你所拥有的资源,包括你的社会关系、你的专业特长,并评估其所蕴含的商业价值,寻找你创业和投资的着力点。有时候有些人可能拥有很好的软硬件资源,却因为没有找好着力点,第一步就踏错了地方,导致创业过程跌宕起伏,经受了许多原本可以轻易避免的波折,甚至有人因此而一蹶不振。第二,资源可以建立,知识可以学习。如果经评估,你现在还不具备创业的必要资源和必要特长,那么,你可以先不忙于动手。你可以给自己宽容一段时间,来为自己将来的创业组建资源,学习必要的技术和其他方面的知识,就像乔治所做的一样。乔治如果没有在以前为别人打工时积累的大量“Fans”,后来的创业很难说会是什么样子,至少是绝对不可能那么快就取得成功。在这方面,技术是乔治拥有的硬资源,大量拥趸则是他拥有的软资源。前者是因,后者是果。到乔治自己动手开始创业时,前两者都变成了因,而成功则变成了果,这就是事物的逻辑。小本创业者大多底子薄,经不起太多折腾,在这方面一定要慎之又慎,不打无准备之仗。第三,不是任何资源包括专业知识、技术特长都有商业价值。创业者和投资者在评估自己所拥有的资源时要尽量避免“自我感觉”。很多创业者和中小投资者因为缺乏经验,容易凭“感觉”行事,有时候这样做确实有助于抓住机会,但多数时候这样做有害无益。如果你对自我评估没有信心,那么,你可以请你的朋友和家人一起来帮你进行评估。

7. 互联网成功案例3个

  互联网不但改变着人们的交流方式,改变着人们了解信息的方式,改变着人们购物的方式,它也持续的改变着金融领域。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关于互联网成功案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互联网成功案例篇1:  互联网创业  成功案例   
      大专生创业瞄准电子商务 一所学院千人上淘宝开店
   
      杨甫刚月收入已经达到三四万 义乌工商学院1200多店主
   
      杨甫刚这个曾经为高考复读两次的大专生现在已经是义乌工商学院的创业偶像了,现在每个月收入三四万,每年营业额过200万,流动资金有十几万,更重要的是,他是淘宝网的“两皇冠”卖家,这意味着他已经在网上得到超过45000名顾客的好评。而这只是义乌工商学院这所学校网店风潮的一个缩影而已。目前,义乌工商学院在校生创业达1800多人,从事电子商务的达1200多人,网店信誉度达“钻级”的有400多家,校园内已形成一条电子商务供应链,一个电子商务商贸流通中心业已形成,商业触角已遍及海内外。
   
      1.在这个创业者群体中,浙江义乌工商学院的杨甫刚成为学校树立的典型。出生于1985年的他已有几十万的固定资产。2007年5月,他借助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天然优势,在淘宝网上开店创业。
   
      现在杨甫刚的淘宝店月纯收入有3万元。他时常忙到凌晨3点。中午11点起床,然后接单,打包,发货,进货。他还雇用了几个客服,每人每月发给他们1600元钱。因为他时常要面对每天100笔的网购订单、每月约20万的营业额。
   
      2. 2008年4月末,宋雅丹在淘宝网上开设了店铺。而就在一年前,她还是一个时常为生活费焦虑的普通学生。不到一年的时间,浙江女生宋雅丹被罩上了一个迷人的光环。如今,她已是一名拥有300多万元流动资金的女大学生。此外,她还要肩负50多个人的生计问题。这一切源于她"生活费不够,想要赚点零花钱"的日常愿望。她开始的时候试图售卖的产品是自己设计的女装,因为有鲜明个性的设计,引来了不少顾客。她一边设计一边找人加工,最重要的还在网上推广,她的财富如滚雪球般递增。2009年  春节  ,她注册了自己的工厂。如今她已是一个团队的核心,团队中有助理,还有工人、客服人员以及临时雇用的摄影师。
   
      3.当知道互联网上最近热传的“淘宝第一美女”就是自己的时候,浙江树人大学大二女生李叶的室友都哈哈大笑。网名为“水煮鱼皇后”的李叶是个娇小的女孩子,但她已是一个成功的网店掌柜,而且,是一个自己当“MODEL(模特)”的老板娘。李叶说,自己起初动了想卖衣服的心思,就是自己的衣服实在太多了,扔掉又觉得太心疼,索性就卖起了二手衣服。她清楚地记得第一笔订单的总价是195元。零的突破之后,接二连三的订单开始源源不断。她说,现在,自己的小店月营业额都在2万元左右。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哦!
   
      4. 杨福光的网店开在中国增长最快的网络交易平台淘宝网上。他如今已是拥有14名员工,2家仓库和丰厚现金流的网店老板。23岁的杨先生去年获利75,000美元,他说“我根本没有想到我的店能开得这么好。最初我卖的是瑜珈垫,现在化妆品是主打商品,它们利润要高一些。”
   
      自2003年5月10日成立以来,淘宝网基于诚信为本的准则,从零做起,在短短的半年时间,迅速占领了国内个人交易市场的领先位置,创造了互联网企业的一个发展奇迹,真正成为有志于网上交易的个人的最佳网络创业平台。据报道,淘宝网现有会员8300万左右,有三成左右是大学生。因为不受资金、场地的限制,网上开店已经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选择之一。
         互联网成功案例篇2:互联网思维成功案例   
      2013年5月20日,雕爷牛腩正式营业,这是一家“轻奢餐”餐厅—名字听着就挺特别。开业至今刚刚3个月,很多人慕名而来,每天门庭若市,吃饭都要排很久的队。
   
      雕爷牛腩创办者叫孟醒,互联网名人,网名雕爷,是淘宝最大的精油品牌阿芙的创始人,阿芙精油在淘宝上占有60%的市场份额。他并非做餐饮的专业人士,开办这家餐厅,被很多人—包括雕爷自己,看作一次商业风险很高的尝试,充满了互联网式玩法的餐厅运作。
   
      在北京,雕爷牛腩目前只有两家分店,店面都不大,十来张桌子,装修简单,但有特点。他们主打两道菜,咖喱牛腩饭和金汤牛腩面,每道一百多块,按普通吃客的说法,吃牛腩+米饭,盖浇饭的高雅吃法。味道还不错,但味道不算重点,就像海底捞味道一般,我们更愿意说它的服务,也愿意带家人和朋友时不时吃一回。
   
      雕爷牛腩,是在用互联网的思维和玩法,做一家与众不同的餐厅。互联网什么玩法呢?互联网产品思维,就是围着用户来,体验做到极致,然后,用互联网方式推广。
         互联网成功案例篇3:互联网营销成功案例   
      小米手机大家肯定是非常熟悉了,每个星期,都会有人在网络上抢小米,这个就得益于他们成功的网络营销方案了。小米手机在本质上是一个电子商务的平台,而其电商系统的本质是对用户需求的把握。据了解,小米在米聊论坛建成了一个“荣誉开发组”,从几万人的论坛中抽一批活跃度相当高的用户,大概200-300人,他们会和小米内部同步拿到软件更新的版本。最后,内部和外部的人一起同步测试,发现问题随时修改。这样一来,小米就很好地借助了外力,把复杂的测试环节很好地解决了。同时,通过MIUI论坛、微博、论坛等进行营销,对发烧友级别的用户单点突破,成功实现口碑营销,避免了电视  广告  、路牌广告等“烧钱”式营销。
   
      小米手机每周会有一次开放购买活动,每次活动的时候就会在官网上放微信的推广链接,以及微信二维码。据了解,通过官网发展粉丝效果非常之好,最多的时候一天可以发展3~4万个粉丝。要买小米,需要再网络上抢,这个营销方案有些铤而走险,不过事实证明,他们的网络营销做得非常成功。
      
   
    互联网成功案例相关  文章  :
   
    1. 国内三大典型互联网+”的案例 
   
    2. 互联网+创业成功案例 
   
    3. 互联网思维的十大营销经典案例 
   
    4. 互联网+的典型案例分析 
   
    5. 传统行业转型“互联网+”的三大案例分析

互联网成功案例3个

8. 互联网创业失败后成功的案例

 关于互联网创业失败后成功的案例
                      导语:做企业着实不易,“95%的企业都倒下了”,避免犯倒下的人犯的错,创业路上,谁敢说没有栽过跟头?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互联网创业失败后成功的案例吧。  
    
     1、马云: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 市值1825亿美元 
    【失败经历】马云历经三次创业,直到阿里赴美上市。
    1994年,马云创立第一个机构:海博翻译社。第一个月收入700元,房租2,000元。马云独自背起麻袋去义乌,摆小摊养活翻译社。
    1995年,马云意外在西雅图接触到互联网,他认定了互联网是未来的方向。回国后马云和妻子、朋友筹集2万人民币创立了海博网络,并且启动了中国黄页项目。但是和杭州电信合作后,双方产生分歧,让马云决定放弃网站。
    1997年底,马云受邀担任中国外经贸部中国电子商务中心总经理,开始接触到外经贸业务,马云做B2B网站的想法开始逐步成熟。1999年,35岁的马云决心南归杭州创业,开始自己的又一个创业公司——阿里巴巴。
    【失败感悟】在马云看来,企业成功的经验各有各的不同,但失败的教训是相似的。“我最大的心得就是思考别人怎么失败的,哪些错误是人们一定要犯的。”马云表示,做企业着实不易,“95%的企业都倒下了”,避免犯倒下的人犯的错误,“把错误变成营养”,就能成为那幸存的5%。
     2、雷军:小米创始人 现估值450亿美元 
    【失败经历】在成功前,他曾创立三色公司,因无法盈利破产。
    在大学时,雷军读了一本讲述盖茨、乔布斯早年创业传奇的书《硅谷之火》,对他有极大触动——“我深深地被乔布斯的故事所吸引。在武汉电子一条街打拼一段时间后,自我感觉良好,就开始做梦:梦想写一套软件运行在全世界的每台电脑上,梦想创办一家全世界最牛的软件公司。”
    于是,他在大四和三位朋友创办了三色公司。可惜的是,这家公司半年就被迫解散了。
    【失败感悟】对此,雷军有三点反思:一是要有明确的盈利模式;二是要有前瞻的市场意识;三是要有一定的团队管理能力。
     3、刘强东:京东创始人 市值403亿美元 
    【失败经历】曾在中关村开餐馆,被骗钱后关门。
    大学毕业后,刘强东盘下了中关村附近的一家饭馆。之前,店员薪水很低,住在地下室,平时只吃剩饭剩菜,老板亲自把控资金;刘强东接手后,给员工涨了工资,改善了住宿环境,把采购和收银权放给员工。由于管理松散,员工变着法子侵吞店里的钱,没过一年,原本盈利的饭店赔光了他的投入。
    【失败感悟】刘强东由此得到的教训是——对员工一定要信任,但信任不等于没有管理。
     4、周鸿?:360创始人 市值64亿美元 
    【失败经历】曾打造3721,国内最早的搜索引擎之一。
    在做360之前,周鸿?曾做过一个搜索引擎叫3721,而百度也推出了类似服务。双方竞争十分激烈。周鸿?在3721的客户端中加入了一个模块,专门用来删除百度的客户端,而这个模块自身是无法删除的。这让周鸿?戴上了“流氓软件之父”的帽子。
    后来,周鸿?觉得百度的搜索模式比自己的更好,而且当时互联网行业低迷,所以他在自己市场占有率占优势的情况下,把3721卖给了雅虎,导致搜索这块10亿美金的市场最后被百度占领。
    【失败感悟】对于这些过往经历,周鸿?称:“大家做事情不要只盯对手,一定要盯住用户需求,而且一定要坚持,不要轻易说放弃。”
     5、张小龙:微信之父 腾讯副总裁 
    【失败经历】曾开发的Foxmail。
    张小龙开发的Foxmail曾拥有200万用户,是国内用户量最大的共享软件。周鸿?说,当年的Foxmail没有商业模式,所以他经常批驳张小龙,说要加广告,要盈利,但张小龙却说,为什么非要这样?只要有用户,有情怀就好啦。
    后来,Foxmail成了张小龙的大包袱,每天会有无数的人催他往前跑,但知名度和用户量并没有给他带来收益。
    一年后,张小龙将Foxmail出售给了一家并不知名的互联网公司。
    【失败感悟】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创始人都说:我们现在不需要考虑钱,有了用户之后,自然会找到盈利点。但张小龙的经历告诉我们:创业前,一个清晰的盈利模式是极其重要的。
     6、陈欧:聚美优品创始人 市值24亿美元 
    【失败经历】曾创立GG游戏平台。
    在南洋理工大学读书时,陈欧凭着一台电脑,搭建起了一款在线游戏平台GG,并邀请到了两位顶级魔兽高手,WCG冠军和ESWC冠军进行巅峰对决。这为他赢得了第一批用户。
    但随着用户量的增加,没有资金储备的陈欧日渐窘迫,能拉到的.赞助杯水车薪,投资人对他不屑一顾,这让GG的发展举步维艰。
    而这时,陈欧要去斯坦福读MBA,于是他便引入一位职业经理人打理公司,并出让了部分股权。随后,这位职业经理人引入其他天使投资人,通过运作,使陈欧手里的股权只剩30%多,失去了对公司的掌控,最终被排挤出公司。
    第二次创业,陈欧在国内成立了一家游戏公司,模仿美国的商业模式,在社交游戏中内置广告。但是由于国内市场与美国差别较大,这个公司很快也破产了。
    【失败感悟】这两次失败的创业经历让陈欧有了两个收获:一是公司需要有健康的股权组织构架;二是照搬国外模式行不通。
     7、甄荣辉:前程无忧创始人 市值20亿美元 
    【失败经历】曾投资声音邮件和磁性材料。
    甄荣辉在创业前是一名咨询顾问,年薪百万元。在大陆经济快速发展的大潮中,他想做“亿万富翁”,于是兼职做了一个声音传递邮件的系统,还投资了磁性材料。但这两次创业均以失败告终。
    【失败感悟】在总结教训时,他说:创业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必须全职去做;创业不能只从产品出发,有了好产品不意味着就有了客户,客户需要完整的服务,创业需要从产品导向转为客户导向。
     8、吴欣鸿:美图公司CEO 现估值30亿美元 
    【失败经历】曾创办520社交平台,后停止运营。
    1999年,还在上高中的吴欣鸿看到一则新闻:一个叫做“business。com”的域名,在美国卖了750万美元。于是他便从家里借了1万元钱,开始投资域名,由此,他赚到了一些钱,并结识了后来的公司投资人蔡文胜。
    2002年,辍学在家的吴欣鸿发现了一个好域名:520。com,于是他山寨腾讯,并通过收会员费来赚钱。
    两年之后,“520”积累了几十万付费会员,但由于产品和运营都跟不上,大多数会员仅付费一个月就停止续费了。最后,吴欣鸿被迫关闭“520”,并将域名卖掉。
    【失败感悟】回顾这段经历,吴欣鸿说有两个教训:一是逆向创业行不通,不能仅仅因为有一个好域名就来成立一家公司;而更重要的是,自己不善交际,不知道用户的需求,何谈做好一个交友网站?
     9、王兴:美团创始人 估值70亿美元 
    【失败经历】曾创办校内网,后被迫出售。
    2003年冬天,在美国读博士的王兴回国创业。在经历了几次失败的项目之后,王兴发现学生之间的熟人社交是一个可以切入的点,于是便着手打造校内网。
    当时在北京,去火车站坐车很麻烦,所以放寒假期间,王兴在清华、北大、人大发起了一个注册校内网即可免费乘大巴去火车站的活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凑足50人便发车。为了凑人数,学生到处拉老乡注册,等于在为网站做宣传。这个活动为校内网拉来了8000个种子用户。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的盈利模式,资本方不看好这个项目,最后资金链断裂,内部团队产生分歧,王兴只能被迫将其出售。
    【失败感悟】这个项目的失败,给了王兴如下启发:第一,创业团队必须分工明确,CEO必须从公司事务中解放出来,关注业界、时代、社会的发展潮流;第二,应该尽早接触资本,放低姿态,做出妥协;第三,必须和信任的人一起创业,这样才能在低潮期依然团结一致。
     10、陈一舟:人人网创始人 市值11亿美元 
    【失败经历】曾创办ChinaRen社区。
    当年,还在斯坦福求学的陈一舟等人根据当时美国流行的几个社区网站的特点,设计了一个结合体,取名ChinaRen。但硅谷没人愿意投资他们的项目,最后在斯坦福的同学那里“众筹”了20万美元。
    1999年3月,他们回国注册公司,在得到了高盛投资之后,很快推出ChinaRen社区,并获得了千万美元的新融资。之后,ChinaRen开始疯狂烧钱砸广告。
    开始时,陈一舟他们觉得害怕,但投资人说没关系,烧完了还会有投资,不烧就没办法上市。但很快,2000年美国股灾,资本进入寒冬。于是,原本支持烧钱的投资人态度大变,明确告诉陈一舟,不会再有新的投资,赶快把公司卖掉。陈一舟只好把ChinaRen社区卖给了搜狐。
    【失败感悟】其实,这个案例与校内网有相似之处:创业,需要对现有的资本合理利用,最好有自己的造血能力,这样才能在资本寒冬时度过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