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怎么样认识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

2024-05-20 01:24

1. 论述怎么样认识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关系的实质。 

1.“新殖民主义”方式。新殖民主义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剥削和掠夺的方式。新殖民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不带“政治兼并”的“经济兼并”,即表面上承认殖民地国家的政治独立权利,实际上则利用种种手段,迫使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政治上乃至军事上从属和依附于发达国家的垄断资本。发达国家采取新殖民主义手段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形式有三种:第一,发达国家以“援助”、“赠与”、“贷款”为名输出国家资本,从发展中国家获取各种特权,干涉发展中国家的内政,操纵发展中国家的武装力量,为垄断资本的扩张开辟道路。第二,发达国家通过国际垄断组织如跨国公司等,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创办新企业,扩充原有企业和吞并当地企业,攫取高额垄断利润。第三,发达国家通过产品进出口价格的“剪刀差”以及国际贸易中的国际价值和国别价值的差额形成的不平等交换,使发展中国家的剩余价值大量流向发达国家,使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积累表现出外向型的特点。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表现。 

第一,贸易关系。发达国家为了保护自己在国际贸易中对发展中国家的支配地位,一方面采用不等价交换的方式,即凭借其垄断地位,极力提高自己所生产的并销往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制成品的价格,强行要求发展中国家按照这种垄断高价从它们那里买进这些工业制成品;极力压低发展中国家出口初级产品的价格,迫使发展中国家按照这种垄断低价向它们出口这些初级产品。另一方面采用等价交换的方式,即利用其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结构中所占有的国际分工和劳动生产力的优势,以具有较少国别价值的商品换取发展中国家具有较多国别价值的商品,从中获取大量超额利润。 

第二,投资关系。发展中国家大量输入资本,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建设资金的不足,带动了先进技术的引进,促进了新兴工业部门的建立,但却掉入了债务陷阱,加深了自己在经济发展中对发达国家的依附。因此,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过程,就是发展中国家的债务积累过程,就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残酷剥削和掠夺、并造成对其依附的过程,也是发达国家占领市场和利用廉价劳动力,建立一种“殖民地式的经济关系”的过程。 

第三,技术关系。发达国家一方面把在本国生产的产品已趋于过剩或被淘汰的技术项目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也把有害于生态环境的、只具备陈旧技术生产设备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生产的发展只能处于技术的较低层次、较低等级上,技术的改进和生产中使用的技术配件也都必须依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提供,发展中国家不仅蒙受经济损失,而且还丧失了发展经济的主动性和发展生产的动力。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实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是相互依赖中的不平等关系。这一关系揭示的是世界经济结构内部矛盾的深刻性和对立的尖锐性。发达国家是垄断者、支配者、掠夺者和压迫者,发展中国家是非垄断者、受支配者、被掠夺者和被压迫者,因此,它们之间经济关系的实质,仍然是剥削与反剥削、控制与反控制。

论述怎么样认识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

2.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哪个阶段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分为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1、自由资本主义(laisser-faire capitalism)
是指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市场结构。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第一阶段,与垄断市场对立。亦称“垄断前”。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私人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之间可以不受限制地展开自由竞争,国家不干预社会经济生活,采取自由放任和自由贸易的政策,企业和社会的经济活动完全受经济规律的自发调节。
2、垄断资本主义(formation of monopoly capitalism)
即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它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在生产和资本加速集中的过程中,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起来的。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到垄断阶段,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

扩展资料世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早是在欧洲出现的。16世纪时,手工形式的资本主义生产在欧洲广泛流行,直到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兴起之前,手工工场一直是工业中生产组织的基本形式。
英国从18世纪60年代兴起了工业革命,使这种手工形式的资本主义生产形式逐渐消失,被大机器工业所取代。但无论是手工生产的资产阶级还是大机器生产的资产阶级,由于他们与农业生产的经营者有明显的不同,所以这种手工工场和大机器工业的经营者就是工业资产阶级。 
工业资产阶级是构成资产阶级的主要社会成分,工业资产阶级的最早来源是手工业资产阶级。随着手工业生产的发展,推动了商业和金融事业的发展,于是又从工业资产阶级中分化出商业和金融业资产阶级。例如英国在手工业繁荣的基础上,对外贸易也发展起来。
16世纪时英国的对外贸易主要是通过贸易公司进行,大商人每年从对外贸易中获利甚多,还从事非洲黑奴贸易活动,有的甚至从事海盗活动。这些从事商业活动的资本家就是商业资产阶级。
由于手工业和商业在经营上是密不可分的,因而手工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习惯上统称为工商业资产阶级。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又推动了金融业的发展,在英国最早履行银行职能的是“金匠”。“金匠”接受私人存款,也对外贷款和兑换货币。
16世纪时,伦敦设立了交易所,这样金融资产阶级就出现了。它们往往又被称为银行家和金融贵族。进入帝国主义时代,他们有的发展成为金融寡头(又称“财政寡头”)。他们掌握的不仅仅是金融大权,还操纵一部分政治大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垄断资本主义

3. 如何正确认识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讲,探讨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不能离开对于资本本质的认识。资本的本质在于不断地追求自身的增殖。资本增殖实现的最基本手段是市场的不断扩大,市场扩大也是解决资本在其价值实现方面障碍的基本手段。第三世界工业化引发了西方资本从传统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向全世界的大规模跨国运动。新技术革命和资本主义国家主动实施的财政与金融扩张,为二次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复苏和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生产力源泉,并使其生产关系得到了相应的调整。而对技术革命成果的掌握和运用,以及通过自我调节使西方国家获得的更大的支配资源的能力和掌握更多的经济实力,又为西方国家控制第三世界国家,对其实行新殖民主义的经济剥削,提供了物质手段。上述三个因素相互影响,互为补充,共同发挥作用。这些因素的综合,有力地促进了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趋势,导致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性扩张,造成了资本的国际大循环。从而,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传统的以生产过剩为主要特征的经济矛盾。 这就造就了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强劲的发展。以下将进行具体分析。

  (一) 科技革命对西方经济的有力推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原子能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一次新的科技革命寿险发生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次科技革命在三个方面推动了西方经济的发展。

  1. 科技革命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当代科技革命是一场深刻的生产力革命。它使构成生产力的诸要素,特别是劳动者素质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据统计,1951-1975年,西方国家中,日本的工业生产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8.8%,联邦德国为4.4%,法国为4.3%,美国为3.2%,英国为2.6%。这些数据显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大大高于战前。

  2. 科技革命开创了新兴产业,扩大了国内外市场  在当代科技革命的条件下,由于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科学转化为技术,技术应用于生产的速度与效率大大提高和增强,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关系。逐步形成了科学--技术--生产循环过程,使科学、技术与生产日趋一体化。    由于新技术的大量涌现,创造并形成了新的市场需求,一大批新兴高科技产业随之发展起来。如:电子计算机、通讯及传播技术的进步,创造并带动了新兴的信息产业的大发展。 3. 科技革命使西方掌握了控制世界经济的新手段    新科技革命在直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深刻改变着世界经济秩序。 科技革命的主要成果掌握在西方国家和西方国家和西方资本集团手中。当今世界上5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拥有全世界的新技术为90%和技术贸易额的75%。

  (二)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性扩张

  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在获得政治独立后,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进程。这一规模空前的工业化进程引发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性扩张。世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为战后西方经济的再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1.第三世界工业化是二次大战后西方资本实现在规模跨国运动的重要契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国家绝大部分属于第三世界.长期的殖民主义统治使第三世界经济极其落后.。

  2.第三世界工业化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恢复和发展的作用  第三世界工业化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发展进程,它从开始便与西方资本及西方国家的经济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大大地扩展了西方资本的运动空间,引发了西方资本向全世界范围大规模的跨国运动,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恢复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为西方资本提供了获取高额利润的投资场所。 第二,为西方产品提供了新兴市场。 第三,为西方提供了大量廉价资源和其他初级产品。发展中国家约有2/3的出口产品,其中主要是原材料和初级产品,是输往发达国家的。极其低 廉价的能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复苏和发展的"发动机"。

  (三)败政、金融扩张缓解了生产过剩危机

  1、国家干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得以复苏和发展的又一重要原因。国家干预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自我调节。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的最重大的变化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全面干预和调节,在经济运行机制方面,普遍建立了宏观经济调节机制;在所有制形式方面,所有制形式更加多样化,股权分散化;在分配形式方面,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比例加大。

  2、从国际金融扩张的角度看,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为全球范围的金融扩张创造了客观条件与契机。美元金本位和固定货币平价废除后,在全球范围内对于短期货币交易的投机获利产生了强烈的刺激作用。世界证券市场融资规模也随国际金融扩张而急剧扩大,

  3、财政、金融扩张引起生产关系形式的改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金融自由化政策,造成了西方乃至全球范围内货币资本运动日益脱离于商品资本运动,虚拟经济活动日益脱离于实物经济贸易的显著趋势。这反映出了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经济运动的新特点、新进展。   财政与金融扩张,从根本上讲,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是西方国家为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的结构性停滞与危机而采取的调节手段。财政与金融扩张,在一定时期内对西方经济产生了两个有利的作用: 第一,在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推动下,增加了投资和生产性消费,在一定意义上扩大了社会的"有效需求",消化了一部分生产过剩,促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的重新启动。    第二,虚拟化的金融资产膨胀在西方社会中产生了强大的所谓"财富效应",促进了企业与个人消费。

  (四)资本主义经济相互依存加深及协调的加强,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首先,战后各种形式的国家垄断资本联盟空前发展,欧洲联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次,西方国家相互投资、互为市场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趋向,经济全球化和地区集团化的发展,使发达国家经济依存性加大 ,相互之间的协调加强,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在协调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都缓和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自身及之间的矛盾,促进了双方的发展。

  (五)国内外环境稳定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延续了半个世纪之久的世界和平局面和这些国家内部阶级斗争明显趋向缓和,使得它们有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来发展社会生产力、调整生产关系,不致为形势紧迫而停止。

如何正确认识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4. 怎样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以后,曾经出了严重的危机.然而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仅逐渐渡过了难关,缓和了危机和矛盾,而且取得了新的发展.那么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发达国家对经济关系实际了广泛的自我调节,在很大程度上暂缓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因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发达国家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新成果,从而使生产能力空前增加,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 
发达国家确立了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广大发展中国家实际上成为它们获取高额利润的投资场所和商品市场,成为廉价的能源和原材料产地,这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发达国家主动加强了相互之间的协调与合作,通过组建各种国际经济组织建立了对国际经济生活、对垄断资本之间的关系起调节和控制作用的若干机制. 
发达国家拥有并充分利用了历史上形成的先发优势,不仅加快了国内的发展,而且从国际市场上获得了巨大的超额利润.

5. 如何认识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科技的优势

一

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特点来看,促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科技优势的,主要有下列一些条件和因素:

一是资本主义的先发优势。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

义日后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1972年版,第819页)以英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学生经常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然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为什么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要高于社会主义国家,应当如何看待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科技的优势?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和回答,涉及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认识资本主义新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如何看待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以及如何解决当代大学生的理论困惑等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和科技领域所取得的优势十分明显,并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但也必须注意到,在这一历史事实背后,有着许多错综复杂的历史和现实的因素。这就需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深入研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上述优势产生的条件、原因,从而澄清在这一问题上的模糊认识,进一步坚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国为例,英国设在印度的东印度公司仅1793年一年的食盐垄断就为英国带来80万英镑的利润。殖民掠夺加速了欧洲国家的原始积累过程。

二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管理体制的调整。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吸取了20世纪20、30年代经济危机的教训,采取国家干预政策,避免了单纯的市场经济自发性调节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如,通过调整财政收入占支出比重来影响社会总需求;通过中央银行来控制利息率和货币供应量;通过对工资和物价的管理,调节工资、利润和其他收入之间的关系,保持生产和消费的均衡和社会的稳定;通过经济计划这种综合调节形式,对本国的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激励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也改变了资本主义早期所采取的残酷剥削的方式,注重研究企业管理中人的需要层次和动力结构,通过吸收工人参与一定的企业管理、支持工人入股等方式,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这些调整,既缓解了国内阶级矛盾,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正常运转。

三是通过经济全球化发展自己。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各国间的相互联系空前密切。这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但各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利弊得失又是不尽相同的。与发展中国家相比,经济全球化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显然更为有利。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控制和操纵国际经济组织,制定有利于自己的国际经济规则,并力图将这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政治经济秩序固定化、合法化;它们在全力推进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以不等价交换关系,迅速获取最大利益;它们还在开放的金融市场上,利用资金和技术的优势,全方位地进行金融扩张和金融投机,造成他国利益的损失,自己从中获利。

四是科技、教育和经济的互动。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起着先导和加速作用,对经济增长起着决定和驱动作用。当代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的竞争又直接表现为人才的竞争。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正是通过发展高科技,加紧人才的培养乃至争夺,通过科技、教育和经济的互动,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在世界竞争的格局中占据了有利地位。面对知识经济的浪潮,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制定新的发展战略,通过科技、教育和生产的

现代联合,抢占现代化发展的制高点。20世纪50年代,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科技因素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份额为20%;70年代上升至70%;到了90年代已上升至70%以上,其中教育和培训的份额占20%左右。中国目前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还不到40%。目前中国高校录取率只有10%,而加拿大为100%,美国为80%,韩国为50%,世界平均水平为15%。可以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生产力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知识和人才的积累不足。

二

虽然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和科技方面取得了较大优势,但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就此消失,资本主义将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相反,这些优势不仅不能最终解决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而且从长远来看,还会使这些矛盾深化,进而导致资本主义更大的危机。因为从根本上说,资本主义私有制同以机器大工业和现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先进生产力是不相适应的。具体来说,这些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会不公的程度越来越大。在现代自动化大生产的背景下,劳动结构发生了变化,一般的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工人呈递减之势,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的比重在增大,但劳动者受剥削的程度却加剧了。因为许多从事技术和管理的劳动者所创造的劳动价值要远远高于简单劳动所创造的劳动价值,自然地,技术劳动又比简单劳动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美国的剩余价值率1909年为110%,1950年为237%,1970年为289%,1987年为365%。二战后,尽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关系有所调整,但却没有改变生产资料占有的不平等状况,而且这种状况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张在量上又有新的发展。这在总体上表现为,雇佣工人人数在经济活动人口中所占比重增加,以及在资本进一步集中基础上资本家人数相对减少。从分配角度来看,工人相对贫困在加剧,收入差距在扩大。美国公司经理1960年的平均收入是美国工人平均收入的40倍,1993年是149倍,1997年是326倍。在当代,占美国人口总数2‰的富豪,拥有美国公司总资产的60%以上,收入最高的1%的人所拥有的财富,占美国家庭财富总和的90%。

二是南北差距在扩大。资本在一个国家的积累会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引起国内的两极分化,在世界范围内的积累则会导致全球的两极分化,后者直接表现为南北经济差距的拉大。美国《外交》季刊1995年冬季号第1期载文指出,“在世界上有20多个富国,100多个国家同富国的差距在拉大”。文章还指出,“30年前,世界上最富有的20%人口的收入是最穷20%人口收入的30倍,而今这一差距已经扩大为60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年度《人类发展报告》称,占全球1/5人口的发达国家拥有全球生产总值的80%,占全球人口3/4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不足20%。保障世界所有人都能享受最基本的教育只需要60亿美元,美国每年的化妆品消费就相当于这个数字;保障最不发达国家所有人都能够得到最基本的医疗保障,需要130亿美元,而美国和西欧每年在饲养宠物方面的花费就相当于这个数字。南北差距拉大,是北方国家利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剥削南方国家的必然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各国纷纷走上独立解放的道路,世界范围内旧的殖民体系也随之崩溃,但不平等的国际经济关系依然在限制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起飞。这表现为,在生产领域,不合理的国际分工格局未能彻底打破;在流通领域,不利于南方国家的贸易规则依然存在;在金融领域,一些重要的国际金融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继续控制在少数发达国家手中;等等。

三是资源和财富的极大浪费。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决定着资本主义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的经济活动。资本家作为人格化的资本,就是要使资本价值增殖。他们为了生存和发展,通过企业组织和生产的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不断生产更多更便宜的商品投入市场竞争。在大量的产品生产出来以后,他们又利用各种现代技术和媒体来引导甚至误导人的消费。正如西方学者马尔库塞所言,当代资本主义不顾人的真实需要和生活质量,通过制造一种虚假的需求,以实现强迫性的消费。这种经济增长的结果,是资源和财富的浪费以及恶性消费、畸形消费的产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1/5,却消耗了世界80%的原料和产品。其中美国占世界人口不到1/20,却消耗了世界1/5的能源、1/3的世界矿物质。据统计,每个美国人每天要扔掉约4磅的垃圾,每人每年要消耗120吨的自然

资源,每个美国人每年要消耗的资源相当于12英亩农田和林地提供的可再生资源。资本主义这种急功近利、追逐利润的本性,将阻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

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和科技优势及其所带来的问题,进一步思考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可以形成以下几点认识:

一是中国经济和科技的相对落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中国经济和科技的落后,同近现代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有着本质的联系。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借助于军事力量,开始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它们在中国经营轻工业和重工业企业,直接利用中国的原料和廉价的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另外,帝国主义列强还利用掠夺来的资金优势,借款给中国政府,并在中国开设银行,垄断了中国的金融和财政。帝国主义不仅在城市以商品竞争压倒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而且还渗透到了农村,形成了一个买办的和商业高利贷的剥削网,残酷地剥削广大中国农民和其他劳苦大众。帝国主义还勾结中国封建地主阶级,企图使它们在中国的统治永久化、合法化。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和科技是不可能发展的。

二是社会主义制度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发展中国的经济和科技。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的根本体现,就在于它比资本主义更合理、更迅速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并最终创造出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新中国成立51年来,尽管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波折,但从总体上,我们在经济和科技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新中国前3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上,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时间里,创造了历史的奇迹。由于中国坚定不移地走科教兴国的道路,通过科技、教育和经济相互作用,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了经济运行的质量,大大增强了综合国力。世界银行1997年9月公开发表的《2020年的中国》评价:“在过去的15年中,中国经济增长了四倍多。在1978年到1995年间,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以8%的速度飞速增长。”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步伐,进一步推动新形势下高校“两课”教学的改革和发展,10月28日,教育部社政司、高等教育出版社和本刊编辑部在京联合召开了“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动高校`两课'教学改革与发展”座谈会。会议以如何根据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道德体系的新要求,进一步加强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高校“两课”应如何结合新的实际,积极贯彻五中全会精神;面对新世纪,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应如何加强学科建设和理论创新,切实重视对社会思潮的研究与引导为主要议题。参加这次座谈会的有关专家学者有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俞家庆教授、北京大学钱淦荣教授、清华大学刘书林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徐志宏教授及张雷声教授、秦宣教授、张新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王章维教授、本刊编辑部任大奎编审。教育部社政司司长顾海良、副司长靳诺、思想理论教育处处长徐维凡、副处长万志建等出席了会议。

与会专家学者就认真学习和领会中央五中全会公报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精神的体会和感想,从如何在新形势下“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如何结合五中全会精神“拓展邓小平经济理论研究与教学的新视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建设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新体系”,在“`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中贯彻五中全会精神的设想”,“加强互联网上的阵地建设,提高`两课'教学实效”,如何正确看待和把握五中全会文件中的一些新提法等角度进行了座谈和研讨,提出了不少积极的带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社政司司长顾海良就当前高校如何在“两课”教育教学中,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加强对影响当前大学生思想的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高校“两课”教育教学将根据国家“十五”计划的有关精神着手制订的教材、大纲和教师培训计划和整体工作方案,以及社政司宣传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有关工作谈了自己的看法和工作设想。

 

三是社会主义只有充分吸收、利用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参与国际合作,才能最终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社会主义要在全球范围内取得胜利,有两个基础性条件:第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第二,与世界普遍交往关系的形成。这两者又是相互联系的。在当前,我们要充分利用资本主义科技和经济成果,发挥我们的后发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经济和科技实力。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要在经济全球化中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广泛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并尽可能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历史过程。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通过

不断调整,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这使得它还能在较长的时期内稳定发展,其经济和科技的优势也不会在短期内消失。我们既不能由此对社会主义制度失去信心,认为它难以同资本主义抗衡,也不可急于求成,否定我国在现阶段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合作。只要我们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定信念,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能够完成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

[夏文斌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孙蚌珠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如何认识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科技的优势

6. 如何看待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断提高资本社会化程度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针对你的问题,我的解答如下,第一,从社会生产力层面看,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不仅没有停滞,反而有很大发展。战后发生了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新部门、新产品、新工艺层出不穷。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增长的速度比战前要快得多,从而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经济中仍居“中心”和支配的地位。在战后的半个世纪里,世界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接近4%,世界国民生产总值每年达30万亿美元,而其中西方发达国家所占比重约为3/4,仅美国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就超过8万亿美元。作为发展水平重要指标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尤其快,美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如今已超过3万美元,有的国家甚至超过4万美元,同20世纪初相比提高了100倍。【摘要】
如何看待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断提高资本社会化程度【提问】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针对你的问题,我的解答如下,第一,从社会生产力层面看,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不仅没有停滞,反而有很大发展。战后发生了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新部门、新产品、新工艺层出不穷。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增长的速度比战前要快得多,从而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经济中仍居“中心”和支配的地位。在战后的半个世纪里,世界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接近4%,世界国民生产总值每年达30万亿美元,而其中西方发达国家所占比重约为3/4,仅美国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就超过8万亿美元。作为发展水平重要指标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尤其快,美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如今已超过3万美元,有的国家甚至超过4万美元,同20世纪初相比提高了100倍。【回答】
第二,从生产关系层面看,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但它已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范围内进行了重大调整。股份制和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以及国家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干预作用,已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私人占有的局限性。马克思谈到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局限性时曾说过:“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①并指出股份公司的出现,标志着作为私人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的扬弃。现代股份公司、跨国公司的飞速发展以及国家的参与和干预,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单个私人资本占有的局限性,从而缓解了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回答】

7. 如何正确认识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

第一阶段,战后经济的恢复与转轨时期(1945-1950年前后)。二战造成的破坏极其严重,但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却得到迅速恢复,到1950年前后,整个西欧和日本经济已达到或超过战前最高水平。美国等国家也完成从战时经济向和平时期经济的转轨。其间美国的援助和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中心的相对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国际经济秩序起了积极作用。
第二阶段,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时期(1950-1973年)。突出表现在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广泛应用,产业结构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各国经济的不平衡现象有了很大改观,主要经济力量相对均衡化的局面开始形成。
第三阶段,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普遍陷入“滞胀”的时期(1973-1982年)。其原因是:“石油危机”的打击,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政策的负面效应,科技革命转入低潮,等等。
第四阶段,经济低速增长和全面调整时期(1982-1992年)。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欧美主要国家开始调整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改而推行货币主义政策,大刀阔斧地调整产业结构,改革福利制度,从多方面刺激市场经济活力,各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略有回升,通货膨胀也得到一定抑制。
第五阶段,冷战结束之后,发达国家经济进入一个新的转变时期。世界经济格局和经济发展发生一系列变化,主要是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加速发展,引起经济增长方式、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企业制度、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发生新的变革。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职能进一步国际化,区域性和跨区域性的经济合作不断加强,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采纳哦谢谢

如何正确认识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

8. 如何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从三个方面去理解认识 
第一种观点,现代科技革命推动论。这种观点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的种种变化归根结底是由于当代新科技革命引起的生产力飞跃所致。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现代资本主义去调整生产关系和社会矛盾。全球垄断资本主义是二战后新科技革命使生产力高度发达、高度社会化和资本高度国际化的必然产物。 
第二种观点可以概括为国家干预和自我调节论。这种观点认为,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发生的众多变化中,国家对于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在相当程度上推动并决定着其他变化的性质。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首先是加强“国家干预”,对资本主义延缓衰老起了关键性作用。其次,通过“体制改革”缓解了“制度危机”;通过反对垄断,鼓励和保护自由竞争,使科技和社会生产力仍能获得较快发展。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以往资本主义经济自发发展不同,资产阶级及其政府不断自觉地进行自我调节和调整。自我调节是资本主义世界出现新变化的内在动因。 
第三种观点可以概括为资本主义发展潜力论。一些研究者强调,当代资本主义并未像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所估计的已经“垂死”,自身仍然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发展潜能。奚广庆、钟沛璋持此观点,他们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尽管矛盾重重,改革和高新技术发展使其仍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