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对待“以德报怨”的态度是什么?

2024-05-15 22:48

1. 老子对待“以德报怨”的态度是什么?

在第63章,老子主要是讲“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意思是不要太计较主观的大小得失,无为,无事,无味是一种无所挂碍的坦荡心态。这里出现的“报怨以德”是从主观感受上来谈的,大意是就算自己受到了伤害,但内心也要能不失为德。(注:此乃我牵强附会的意思,第63章既没有写“德”,也没有写“怨”,猜测可能传抄有误,“报怨以德”在此处其实显得很不搭。今有学者提议把“报怨以德”移到第79章,所以现传版本的《道德经》在第63和第79章都保留了“报怨以德”。另外,马王堆出土了《老子》的两个版本,“报怨以德”都在这一段里)
而在第79章,“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说的是怨与德的关系。如果做好事的人被报以德,做坏事的人也被报以德,好坏不分,那这个社会上做好事还有啥意义?也就无所谓善了。
如果用儒家思想来分析,第63章的报怨以德是宽容的胸怀,为“恕”,而第79章里说报怨以德不可取,这是非善恶判别,“明辨之”就是不能好怀不分,为“忠”。

老子对待“以德报怨”的态度是什么?

2. 《道德经》中的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意思:”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抱怨”。
1、以德报怨:yǐ dé bào yuàn
【翻译】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2、 何以报德:hé yǐ bào dé 
【翻译】德:恩惠。用什么来回报恩德。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原文是大小多少,报怨以德。这样才是完整的一句话,大小多少是个前置条件,前置条件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周易》爻辞中就有很多前置条件后置条件,如果只看判词那就会越看越懵。大小多少在我看来简单来说就是公平取“中”,“报怨以德”也是取“中”,和化学一样只有取中,没有偏私才能安稳长久,天地大道就是如此。

3. 我读《道德经》之以德报怨

2019年6月15日。
  
 以德报怨,可能在以前看来是多么遥不可及的事情。那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吧,我读了道德经第79章以后。发现以德抱怨在生活中也可以做到。
                                          
 在79章老子说了这样的话: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和解深重的仇怨,一定还会残留余怨,怎么才可以得到妥善解决呢?所以圣人保存借据的存根,但并不强迫别人偿还债务,有德之人就像持有借据的圣人那样宽容,无德之人就会像管税收的人那样苛刻刁诈,自然规律对任何人都没有偏爱,永远帮助有德的善人。
  
 其实老子是在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如何做到以德报怨。很可能对你在不同程度上有伤害,但如何处理这件事情,方法不一样,有的时候结果会千差万别。在老子眼中的圣人是这样处理的。保留其借据的存根,却不强迫别人来偿还债务。别人做的事对你在不同程度上有一定的影响,但你却不用一些尖酸、犀利、刻薄的语言来回敬他,而是用相反内容的来理解和宽容他。取得的效果会是不一样的。
  
 文中列举了一个宋就浇田的故事。楚国的士兵趁夜晚来偷偷的毁坏梁国的瓜田,而梁国的人却在夜里偷偷的去帮助他们浇田。结果是,两国关系变得友好融洽。而不是变得针锋相对,结下仇怨。
                                          
 在生活中如果有个人偶尔的冒犯了你。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从对方的角度来表达你的看法,而不采用极端的方法把它推向你的对立面。天道是不会对任何人有偏见的,他永远会帮助有德的人。以德抱怨化解生活中小小的矛盾,而是自己的人际关系更融洽,才是我们真正读道德经所获得的感受。

我读《道德经》之以德报怨

4. “以德报怨”是孔子说的吗?

原文出于《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 孔子回答:“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不赞成以怨报怨。不赞成永远以一种恶意,一种怨恨,一种报复去面对别人的不道德,那么这个社会将是恶性循环,无休无止。我们失去的将不仅是自己的和谐,当今的和谐,还有子孙后代的和谐。
  孔子也不赞成以德报怨。他说你献出太多的恩德,太多的慈悲,你用不值得的仁厚和付出,去面对不讲是非标准、已经有负于你的人和事,这是一种人生的和人格的浪费。孔子的治国方略,提倡“德主刑辅”。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不能只讲道德,没有刑罚。以德治国、治家、治人,以讲究礼仪为主,以仁、义、礼、智、信为做人的标准,教化人民,互敬互爱、无欺无诈,达到高雅、高尚、和谐。对少数为非作歹,顽固不化的人,对道德不屑一顾的人,就不要一味讲究宽容,要辅以刑罚。孔子讲求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严。一味姑息忍让,不是完美的处世之道。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
  孔子提倡以两者以外的第三种态度对待报怨的问题。他提倡“以直报怨”,即用公正的、率直的、磊落的、高尚的人格,正确面对有过失的和行为不端的人。也就是说:讲道德要有一个标准,一不能冤冤相报,互相残杀;二不能姑息养奸,纵容犯罪。以直报怨,用现在的说法就是拿起法律的武器,以公正的法治来解决不公正的问题,也是对不讲道德的人进行道德和普法教育。法律就是一个标准,一个尺度,人们不能偏离太大。“孔子摄行相事,七日而诛少正卯,而鲁国之邪塞”就是一个很好的以直报怨的例子。

5. 报怨以德的道德经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道德经》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为道教经典,所以有学者认为《道德经》被分为八十一章有明显的道教的九九归一的思想,在内容的分割上未免牵强。但道德经前三十七章讲道,后四十四章言德,简单说来,道是体,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惯例而分《道德经》为六十八章,相对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报怨以德的道德经

6.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老子说“以德报怨”是伪善的无德,为什么

本章老子讲了管理者不能一味索取,蓄怨于民,要像有道的圣人那样,无为而治,以德化民。老子用借贷和收税来作了辅助说明,有德之人养育造福民众就像借钱资助持有借据。国学经典 世界哲学 道家思想 传统文化 老子著作

7. 老子的"以德报怨"和孔子的"以直报怨"两者之间有何异同

以直报怨和以德报怨都体现人的心胸宽广。
以直抱怨,是对于与自己有仇怨的人通过正直合理的手段予以打击,更注重公私分明,依然以公正平等的态度对待。
以德报怨是不记仇怨反而给与自己忧愁的人益处。或许是感谢伤害自己的人,因为他们磨砺了自身的意志。
以德报怨并不是老子最先提出,很有可能是当时流传甚广的话。

老子的"以德报怨"和孔子的"以直报怨"两者之间有何异同

8. 老子怎么看“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老子只是认为要“以德报怨“,并没有考虑”何以报德“。
孔子不同意老子的看法,提出“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是说,不以有旧恶旧怨而改变自己的公平正直,也就是坚持了正直,“以直报怨”对于个人道德修养极为重要。
“以直抱怨”在于让迷惑犯错的人忏悔、醒悟,更体现了大慈大悲之心。
“以德报德”,更需要用很感激的内心感恩给我们恩惠的人、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