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

2024-05-20 01:58

1. 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


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

2. 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和意义是什么

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时,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大小作为标准,并根据自身政策目的的特点和需要。
货币层次划分的意义:货币层次的划分有利于中央银行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和货币政策操作。

扩展资料:
分层简介:
货币层次的划分不是从来都有的,部分发达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才划分货币层次。而划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便于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而且在划分的标准的问题上,各国经济学者都有不同的见解和说法。
要讨论货币层次的问题,首先必须弄明白的是货币的范围。在很多国家的货币统计指标中,货币的范畴不仅囊括了流通中的纸币和辅币,并且包括银行存款,甚至包括有价证券和电子货币等。
一般情况下,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与货币定义颇为相似但又被排除在货币定义之外,均称为准货币,而通货又只是货币的一部分。可见货币包含的范围很大很广,因此货币可以划分为许多层次。
关于货币层次划分,各国有各自的划分标准,而且就是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的货币层次划分方法也有可能有差别。基本的思路是按照货币的流动性来划分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货币分层

3. 货币层次的划分标准

各国划分货币层次的标准都是依据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来划分的,尽管各国在货币层次的具体划分上有差别,但是标准是一致的。以下为货币层次划分类别:一、M0=流通现金;二、M1=M0+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三、M2=M1+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四、M3=M2+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五、M4=M3+L(流动性资产)。【拓展资料】划分货币层次的意义:要了解货币的层次,首先要了解货币的范围,货币不仅仅包括流通的现金,还有银行的存款、有价证券以及流动性资产都可以作为货币,因此对货币层次进行划分有利于中央银行了解不同的货币层次的货币在整个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对货币体系进行宏观的监测,查看市场是否处于一个均衡健康的状态,并且进一步可以为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让国家更加准确地知道握货币在流通领域中的各种形态和活跃程度,利用所获得的信息,更好地去分析经济动态变化,加强对某一个层次的货币的调控能力,从而通过对货币的调控来使国家经济更好地运行。在我国关于货币量层次的划分,目前学术界也不统一,有主张以货币周转速度划分的,有主张以货币变现率高低划分的,也有按货币流动性划分的。若是按流动性划分,其依据是:一、相对能更准确地把握在流通领域中货币各种具体形态的流通特性或活跃程度上的区别;二、在掌握变现能力的基础上,把握其变现成本、自身价格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三、央行在分析经济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加强对某一层次货币的控制能力。货币本质是指什么:货币的本质就是商品。理论上讲,任何商品都可以成为货币,但从交易的角度上来说,其结果必然是向靠拢品质一致,性质稳定可靠,容易衡量、分割、保存,产量比较稳定的东西,金属货币尤其是黄金白银就顺理成章。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它与一般等价物的区别:一是产生的时间不同。一般等价物产生在前,货币产生在后。二是一般等价物在时间、地域、材料的质地上是不固定的,而货币是由金银固定地充当的。

货币层次的划分标准

4. 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和意义。

依据:流动性;意义:A、有利于宏观经济运行的监测;B、有利于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C、客观上促进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

5. 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是

我国货币供应量划分为M0、M1、M2以及M3等几个层次,各层次所涵盖的内容如下: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单位活期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M1+居民储蓄存款(包括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单位定期存款+其它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划分货币层次主要是为了便于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控制货币市场,实现对经济的干预。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会影响利率,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对货币供应量的管理来调节信贷供给和利率,从而影响货币需求并使其与货币供给相一致,以进一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

拓展资料:

货币层次的划分不是从来都有的,部分发达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才划分货币层次。而划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便于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而且在划分的标准的问题上,各国经济学者都有不同的见解和说法。

要讨论货币层次的问题,首先必须弄明白的是货币的范围。在很多国家的货币统计指标中,货币的范畴不仅囊括了流通中的纸币和辅币,并且包括银行存款,甚至包括有价证券和电子货币等。一般情况下,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与货币定义颇为相似但又被排除在货币定义之外,均称为准货币,而通货又只是货币的一部分。可见货币包含的范围很大很广,因此货币可以划分为许多层次。

关于货币层次划分,各国有各自的划分标准,而且就是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的货币层次划分方法也有可能有差别。基本的思路是按照货币的流动性来划分的。

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是

6. 划分货币层次的标准

 各国划分货币层次的标准都是依据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来划分的,尽管各国在货币层次的具体划分上有差别,但是标准是一致的。以下为货币层次划分类别:
  1、 M0=  流通现金; 
  2、 M1=M0+  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3、 M2=M1+  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  +  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 
  4、 M3=M2+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 
  5、 M4=M3+L  (流动性资产)。 
  划分货币层次的意义    
  要了解货币的层次,首先要了解货币的范围,货币不仅仅包括流通的现金,还有银行的存款、有价证券以及流动性资产都可以作为货币,因此对货币层次进行划分有利于中央银行了解不同的货币层次的货币在整个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对货币体系进行宏观的监测,查看市场是否处于一个均衡健康的状态,并且进一步可以为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让国家更加准确地知道握货币在流通领域中的各种形态和活跃程度,利用所获得的信息,更好地去分析经济动态变化,加强对某一个层次的货币的调控能力,从而通过对货币的调控来使国家经济更好地运行。

7. 货币层次的划分

  货币层次通常是由各个国家或者是地区的中央银行性质的机关根据整体金融性资产的流动性以及该国家或是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划分的。 货币层次的划分是从 1960 年左右才实行的,划分货币层次主要是为了货币当局能够更好的了解各个层次的货币的流通状况,从而可以对整体的货币供给进行调控,服务于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  
  中国与美国的货币层次的差异及原因    
    
  中国与美国货币层次的差异主要是中国将流通中的现金作为单独的一项货币层次指标分开计算,也就是 M0, 但是美国是没有这一货币层次的。出现这一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中国在建立货币划分层次时金融业相比于美国是处于发展初期的,非常不成熟,信用体系没有完全建立,现金在国家整体的货币流通中占据的比重非常大,远远高于美国。因此现金的供应量对于中国整体货币把控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指标,因此这是中国的国情所造成的差异。  

货币层次的划分

8. 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和意义是什么

在1994年12月28日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供应量统计和公布暂行办法》中,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将我国货币供应量划分为M0、M1、M2以及M3等几个层次,各层次所涵盖的内容如下: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单位活期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M1+居民储蓄存款(包括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单位定期存款+其它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发达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划分货币层次。当时划分货币层次主要是为了便于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控制货币市场,实现对经济的干预。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会影响利率,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对货币供应量的管理来调节信贷供给和利率,从而影响货币需求并使其与货币供给相一致,以进一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