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历史发展过程。

2024-05-12 08:42

1.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历史发展过程。

自俄罗斯诞生至今的一千多年中,其社会历史的发展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忽而偏向东方,忽而偏向西方,像“钟摆”一样,在东方化与西方化之间摇摆式地前进。一

俄国发展为什么像“钟摆”一样曲折前进?这主要受到了俄罗斯文化和民族个性的制约。

历史上,俄罗斯文化受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双重冲撞。正如俄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别尔嘉耶夫精辟地指出的:“俄罗斯不是纯粹的欧洲民族,也不是纯粹的亚洲民族。俄罗斯是世界的完整部分,巨大的东方—西方,它将两个世界结合在一起。在俄罗斯精神中,东方与西方两种因素永远在相互角力。”

俄罗斯民族和文化的发展既晚于西欧国家,也晚于东方国家。因此,古罗斯还未形成自己的民族文化时,就受到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双重冲击,种下了文化双重性发展的种子。公元982年,俄罗斯初有文字,文化还在孕育之中。是年,基辅罗斯大公弗拉基米尔将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正教定为国教,为俄罗斯文化注入了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基因。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彼得一世改革,开创了俄国欧化的道路。其后,叶卡捷琳娜二世实行了“开明专制”,亚历山大一世对农奴制进行了有限自由主义的改革。同期,在俄国启蒙运动逐步开展的大背景下,贵族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贵族资产阶级十二月革命党人和平民知识分子奔走呼号乃至流血牺牲,前仆后继地进行了反对封建农奴制的斗争,西方文化逐步溶入了俄罗斯技术、行政管理、科学、教育、思想、文化、艺术和生活方式,并深刻地影响了俄罗斯社会的发展。但19世纪中期以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一直受到封建农奴制的束缚,因此西方文化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西方文化的运行还仅限于社会的上层。

俄罗斯文化发展的另一种土壤,是长期实行东方式政治制度积淀的东方文化。俄罗斯疆土广袤,气候寒冷恶劣,客观上需要强大、集权的国家进行治理。其次,遵循着宗法原则的农民村社制,也为东方式的集权、专制制度提供了经济基础。公元13世纪,蒙古鞑靼金帐汗征服了处于内战和分裂状态的罗斯国,运用君主绝对权威的专制制度统治罗斯,使罗斯大公们获得关于专制统治的示范,并在今后国家发展中模仿、发展为中央集权制。罗斯国的中央集权制,已经类似于东方的政治制度,为沙皇农奴制奠定了政治基础,在沙皇农奴制对俄国社会长达几个世纪的统治中,“集权”、“专制”积淀成为俄罗斯文化的发达的“根系”。别尔嘉耶夫精辟地指出,“俄罗斯式的思想体系始终是集权主义的”。

俄罗斯文化的另一特性,是缺乏理性精神。在俄罗斯,直至19世纪60年代以前,一直实行以封建农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沙皇专制制度。简单重复的封建农业生产方式,封闭的村社农民生活,文化的低下,以及宗法村社制与沙皇专制对农民的绝对统治,使理性的探索精神淡薄,因循守旧代代相袭。二

那么,俄罗斯文化是怎样影响俄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呢?

在俄罗斯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观念、意识、思想滋养了俄罗斯的民族个性。首先,俄罗斯文化的双重性,在俄罗斯民族精神中外化为东、西方两种价值观寓于一体,相互冲撞的矛盾性。其次,俄罗斯民族缺乏理性精神,则使其思维“好走极端”,“俄罗斯人是极端主义者”。

俄罗斯民族个性的另一特性,是富于扩张性。罗斯发祥于欧亚平原,自卫迫使罗斯人赶走侵略者,并在他们居住的地方坚定地保卫自己。同时,由于古罗斯民族居住的地方是无边无际的平原,缺乏山川阻隔与关隘屏障保护,犹如没有围墙的家园,时常为不安全感所缠绕。因而,通过扩张寻找安全的疆界,构成俄对外扩张的原始动因。此外,俄罗斯作为内陆国家,经济发展受到陆路交通落后不便的严重制约。打通出海口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成为俄罗斯对外扩张的经济动因。最后,源于15世纪以来自诩莫斯科是第三罗马—基督教中心的“救世思想”,及与此相联系的“大俄罗斯主义”,一直是俄国沙皇进行领土扩张和向往在世界上发挥特殊作用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俄罗斯民族的“救世使命”意识和大国、大民族意识以及相对于西方落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使其经济、政治发展受到了三对矛盾的困扰。

马克思指出,俄国统治者具有“从不改变、从不忽视的目的———俄国的世界霸权”。俄国在发展中遇到的第一对矛盾是,由于其封建农奴制生产方式落后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的目标时常受到国家实力不足的羁绊。17世纪末,彼得大帝两次远征克里米亚均告失败,使俄国统治者深切地感受到这种矛盾。特别是随着扩张的深入,俄国与正在通过对外扩张寻找原料和商品市场的资本主义列强直接发生冲突。当封建农奴制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正面较量时,便把这种矛盾推向了极端。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产生了第二对矛盾:为增强国力向西方文化敞开大门,总是受到东方式政治制度的掣肘。俄国学者指出,自彼得以后,俄国历史上的改革和上层的反改革总是相伴随。

俄罗斯受到双重文化因素制约的特点,使俄罗斯在发展中产生了第三对矛盾:关闭西方化大门,自我封闭于西方文明之外,就会拉大与不断前进的西方的差距,并受到后者更为严峻的挑战,迫使俄国再次打开西方化之门。沙皇政府为保存贵族地主的权力和特权,不得不通过管理、司法、教育等方面的资产阶级改革,以使俄国的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总之,上述三对矛盾,不啻制约着俄国历史发展的内部逻辑。俄罗斯民族好走极端的个性,使得在社会剧烈变革时期民众往往选择与现行社会制度截然相反的社会制度:20世纪初民众选择社会主义,世纪末又放弃社会主义,激进地走向资本主义,把俄罗斯钟摆性的发展推向了极端。俄罗斯发展的钟摆性,体现了俄罗斯独特的民族个性面对外部文明的诱惑、挑战、挤压作出的反应,体现了俄罗斯对自己发展道路艰难、曲折的探索。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历史发展过程。

2.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发展历程

自俄罗斯诞生至今的一千多年中,其社会历史的发展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忽而偏向东方,忽而偏向西方,像“钟摆”一样,在东方化与西方化之间摇摆式地前进。一 俄国发展为什么像“钟摆”一样曲折前进?这主要受到了俄罗斯文化和民族个性的制约。 历史上,俄罗斯文化受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双重冲撞。正如俄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别尔嘉耶夫精辟地指出的:“俄罗斯不是纯粹的欧洲民族,也不是纯粹的亚洲民族。俄罗斯是世界的完整部分,巨大的东方—西方,它将两个世界结合在一起。在俄罗斯精神中,东方与西方两种因素永远在相互角力。” 俄罗斯民族和文化的发展既晚于西欧国家,也晚于东方国家。因此,古罗斯还未形成自己的民族文化时,就受到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双重冲击,种下了文化双重性发展的种子。公元982年,俄罗斯初有文字,文化还在孕育之中。是年,基辅罗斯大公弗拉基米尔将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正教定为国教,为俄罗斯文化注入了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基因。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彼得一世改革,开创了俄国欧化的道路。其后,叶卡捷琳娜二世实行了“开明专制”,亚历山大一世对农奴制进行了有限自由主义的改革。同期,在俄国启蒙运动逐步开展的大背景下,贵族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贵族资产阶级十二月革命党人和平民知识分子奔走呼号乃至流血牺牲,前仆后继地进行了反对封建农奴制的斗争,西方文化逐步溶入了俄罗斯技术、行政管理、科学、教育、思想、文化、艺术和生活方式,并深刻地影响了俄罗斯社会的发展。但19世纪中期以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一直受到封建农奴制的束缚,因此西方文化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西方文化的运行还仅限于社会的上层。 俄罗斯文化发展的另一种土壤,是长期实行东方式政治制度积淀的东方文化。俄罗斯疆土广袤,气候寒冷恶劣,客观上需要强大、集权的国家进行治理。其次,遵循着宗法原则的农民村社制,也为东方式的集权、专制制度提供了经济基础。公元13世纪,蒙古鞑靼金帐汗征服了处于内战和分裂状态的罗斯国,运用君主绝对权威的专制制度统治罗斯,使罗斯大公们获得关于专制统治的示范,并在今后国家发展中模仿、发展为中央集权制。罗斯国的中央集权制,已经类似于东方的政治制度,为沙皇农奴制奠定了政治基础,在沙皇农奴制对俄国社会长达几个世纪的统治中,“集权”、“专制”积淀成为俄罗斯文化的发达的“根系”。别尔嘉耶夫精辟地指出,“俄罗斯式的思想体系始终是集权主义的”。 俄罗斯文化的另一特性,是缺乏理性精神。在俄罗斯,直至19世纪60年代以前,一直实行以封建农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沙皇专制制度。简单重复的封建农业生产方式,封闭的村社农民生活,文化的低下,以及宗法村社制与沙皇专制对农民的绝对统治,使理性的探索精神淡薄,因循守旧代代相袭。二 那么,俄罗斯文化是怎样影响俄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呢? 在俄罗斯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观念、意识、思想滋养了俄罗斯的民族个性。首先,俄罗斯文化的双重性,在俄罗斯民族精神中外化为东、西方两种价值观寓于一体,相互冲撞的矛盾性。其次,俄罗斯民族缺乏理性精神,则使其思维“好走极端”,“俄罗斯人是极端主义者”。 俄罗斯民族个性的另一特性,是富于扩张性。罗斯发祥于欧亚平原,自卫迫使罗斯人赶走侵略者,并在他们居住的地方坚定地保卫自己。同时,由于古罗斯民族居住的地方是无边无际的平原,缺乏山川阻隔与关隘屏障保护,犹如没有围墙的家园,时常为不安全感所缠绕。因而,通过扩张寻找安全的疆界,构成俄对外扩张的原始动因。此外,俄罗斯作为内陆国家,经济发展受到陆路交通落后不便的严重制约。打通出海口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成为俄罗斯对外扩张的经济动因。最后,源于15世纪以来自诩莫斯科是第三罗马—基督教中心的“救世思想”,及与此相联系的“大俄罗斯主义”,一直是俄国沙皇进行领土扩张和向往在世界上发挥特殊作用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俄罗斯民族的“救世使命”意识和大国、大民族意识以及相对于西方落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使其经济、政治发展受到了三对矛盾的困扰。 马克思指出,俄国统治者具有“从不改变、从不忽视的目的———俄国的世界霸权”。俄国在发展中遇到的第一对矛盾是,由于其封建农奴制生产方式落后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的目标时常受到国家实力不足的羁绊。17世纪末,彼得大帝两次远征克里米亚均告失败,使俄国统治者深切地感受到这种矛盾。特别是随着扩张的深入,俄国与正在通过对外扩张寻找原料和商品市场的资本主义列强直接发生冲突。当封建农奴制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正面较量时,便把这种矛盾推向了极端。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产生了第二对矛盾:为增强国力向西方文化敞开大门,总是受到东方式政治制度的掣肘。俄国学者指出,自彼得以后,俄国历史上的改革和上层的反改革总是相伴随。 俄罗斯受到双重文化因素制约的特点,使俄罗斯在发展中产生了第三对矛盾:关闭西方化大门,自我封闭于西方文明之外,就会拉大与不断前进的西方的差距,并受到后者更为严峻的挑战,迫使俄国再次打开西方化之门。沙皇政府为保存贵族地主的权力和特权,不得不通过管理、司法、教育等方面的资产阶级改革,以使俄国的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总之,上述三对矛盾,不啻制约着俄国历史发展的内部逻辑。俄罗斯民族好走极端的个性,使得在社会剧烈变革时期民众往往选择与现行社会制度截然相反的社会制度:20世纪初民众选择社会主义,世纪末又放弃社会主义,激进地走向资本主义,把俄罗斯钟摆性的发展推向了极端。俄罗斯发展的钟摆性,体现了俄罗斯独特的民族个性面对外部文明的诱惑、挑战、挤压作出的反应,体现了俄罗斯对自己发展道路艰难、曲折的探索。

3.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发展历程

自俄罗斯诞生至今的一千多年中,其社会历史的发展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忽而偏向东方,忽而偏向西方,像“钟摆”一样,在东方化与西方化之间摇摆式地前进。一

     俄国发展为什么像“钟摆”一样曲折前进?这主要受到了俄罗斯文化和民族个性的制约。

     历史上,俄罗斯文化受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双重冲撞。正如俄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别尔嘉耶夫精辟地指出的:“俄罗斯不是纯粹的欧洲民族,也不是纯粹的亚洲民族。俄罗斯是世界的完整部分,巨大的东方—西方,它将两个世界结合在一起。在俄罗斯精神中,东方与西方两种因素永远在相互角力。”

     俄罗斯民族和文化的发展既晚于西欧国家,也晚于东方国家。因此,古罗斯还未形成自己的民族文化时,就受到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双重冲击,种下了文化双重性发展的种子。公元982年,俄罗斯初有文字,文化还在孕育之中。是年,基辅罗斯大公弗拉基米尔将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正教定为国教,为俄罗斯文化注入了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基因。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彼得一世改革,开创了俄国欧化的道路。其后,叶卡捷琳娜二世实行了“开明专制”,亚历山大一世对农奴制进行了有限自由主义的改革。同期,在俄国启蒙运动逐步开展的大背景下,贵族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贵族资产阶级十二月革命党人和平民知识分子奔走呼号乃至流血牺牲,前仆后继地进行了反对封建农奴制的斗争,西方文化逐步溶入了俄罗斯技术、行政管理、科学、教育、思想、文化、艺术和生活方式,并深刻地影响了俄罗斯社会的发展。但19世纪中期以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一直受到封建农奴制的束缚,因此西方文化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西方文化的运行还仅限于社会的上层。

     俄罗斯文化发展的另一种土壤,是长期实行东方式政治制度积淀的东方文化。俄罗斯疆土广袤,气候寒冷恶劣,客观上需要强大、集权的国家进行治理。其次,遵循着宗法原则的农民村社制,也为东方式的集权、专制制度提供了经济基础。公元13世纪,蒙古鞑靼金帐汗征服了处于内战和分裂状态的罗斯国,运用君主绝对权威的专制制度统治罗斯,使罗斯大公们获得关于专制统治的示范,并在今后国家发展中模仿、发展为中央集权制。罗斯国的中央集权制,已经类似于东方的政治制度,为沙皇农奴制奠定了政治基础,在沙皇农奴制对俄国社会长达几个世纪的统治中,“集权”、“专制”积淀成为俄罗斯文化的发达的“根系”。别尔嘉耶夫精辟地指出,“俄罗斯式的思想体系始终是集权主义的”。

     俄罗斯文化的另一特性,是缺乏理性精神。在俄罗斯,直至19世纪60年代以前,一直实行以封建农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沙皇专制制度。简单重复的封建农业生产方式,封闭的村社农民生活,文化的低下,以及宗法村社制与沙皇专制对农民的绝对统治,使理性的探索精神淡薄,因循守旧代代相袭。二

     那么,俄罗斯文化是怎样影响俄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呢?

     在俄罗斯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观念、意识、思想滋养了俄罗斯的民族个性。首先,俄罗斯文化的双重性,在俄罗斯民族精神中外化为东、西方两种价值观寓于一体,相互冲撞的矛盾性。其次,俄罗斯民族缺乏理性精神,则使其思维“好走极端”,“俄罗斯人是极端主义者”。

     俄罗斯民族个性的另一特性,是富于扩张性。罗斯发祥于欧亚平原,自卫迫使罗斯人赶走侵略者,并在他们居住的地方坚定地保卫自己。同时,由于古罗斯民族居住的地方是无边无际的平原,缺乏山川阻隔与关隘屏障保护,犹如没有围墙的家园,时常为不安全感所缠绕。因而,通过扩张寻找安全的疆界,构成俄对外扩张的原始动因。此外,俄罗斯作为内陆国家,经济发展受到陆路交通落后不便的严重制约。打通出海口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成为俄罗斯对外扩张的经济动因。最后,源于15世纪以来自诩莫斯科是第三罗马—基督教中心的“救世思想”,及与此相联系的“大俄罗斯主义”,一直是俄国沙皇进行领土扩张和向往在世界上发挥特殊作用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俄罗斯民族的“救世使命”意识和大国、大民族意识以及相对于西方落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使其经济、政治发展受到了三对矛盾的困扰。

     马克思指出,俄国统治者具有“从不改变、从不忽视的目的———俄国的世界霸权”。俄国在发展中遇到的第一对矛盾是,由于其封建农奴制生产方式落后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的目标时常受到国家实力不足的羁绊。17世纪末,彼得大帝两次远征克里米亚均告失败,使俄国统治者深切地感受到这种矛盾。特别是随着扩张的深入,俄国与正在通过对外扩张寻找原料和商品市场的资本主义列强直接发生冲突。当封建农奴制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正面较量时,便把这种矛盾推向了极端。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产生了第二对矛盾:为增强国力向西方文化敞开大门,总是受到东方式政治制度的掣肘。俄国学者指出,自彼得以后,俄国历史上的改革和上层的反改革总是相伴随。

     俄罗斯受到双重文化因素制约的特点,使俄罗斯在发展中产生了第三对矛盾:关闭西方化大门,自我封闭于西方文明之外,就会拉大与不断前进的西方的差距,并受到后者更为严峻的挑战,迫使俄国再次打开西方化之门。沙皇政府为保存贵族地主的权力和特权,不得不通过管理、司法、教育等方面的资产阶级改革,以使俄国的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总之,上述三对矛盾,不啻制约着俄国历史发展的内部逻辑。俄罗斯民族好走极端的个性,使得在社会剧烈变革时期民众往往选择与现行社会制度截然相反的社会制度:20世纪初民众选择社会主义,世纪末又放弃社会主义,激进地走向资本主义,把俄罗斯钟摆性的发展推向了极端。俄罗斯发展的钟摆性,体现了俄罗斯独特的民族个性面对外部文明的诱惑、挑战、挤压作出的反应,体现了俄罗斯对自己发展道路艰难、曲折的探索。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发展历程

4. 苏联解体后俄国的出现,社会制度发生变化,还有哪些不同之处?

苏联是20世纪的超级大国,与我国一样同是社会主义制度,其国立强盛,可以说是20世纪唯一一个可以与美国抗衡的国家。但不幸的是,苏联在与美国进行了长达数十年之久的冷战后,最终于20世纪90年代初解体。苏联解体对于前苏联人民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但是苏联解体后,从苏联中独立出来一个国家,名为俄罗斯,苏联和俄罗斯实质上并不是同一个国家。
俄罗斯的出现,改变了苏联原有的社会主义制度,而资本主义则成为了俄罗斯的社会制度。苏联其实是一个由十五个加盟国组成的,而俄罗斯则是其中一个。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继承了苏联的最多的“遗产”,一跃成为了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苏联解体后,各个加盟国接连宣布了独立,但俄罗斯却并没有这样做。因为俄罗斯是继承了苏联的主权,并不存在独立一说。因此从疆域、文化等层面上来说,俄罗斯其实就是一个缩小版的苏联。不过,在社会性质上,俄罗斯和苏联又有着巨大的区别。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彻底放弃了社会主义,转而开始在国内推行资本主义。但是苏联一直以来是社会主义制度,想要在一片长期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土地上推行资本主义,是非常困难的。于是叶利钦为了发展俄罗斯的经济,实行“药性猛烈”的“休克疗法”。这使得俄罗斯出现了大量寡头,掌握了俄罗斯经济的命脉。
直到普京上台,俄罗斯大力打击国内的寡头,将资本收回到国家的手里后,俄罗斯的发展才重新回到了轨道上。如今,俄罗斯再一次强大了起来,但已经无法达到当年的超级大国苏联的高度。

5.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外交政策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经济、政治和外交
    
    俄罗斯联邦,简称俄罗斯或俄国。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域跨越欧亚两个大洲,与多个国家接壤。俄罗斯是苏联的最大继承国。而苏联曾经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中心,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成为苏联遗产的最大继承者、独联体中最大的国家,但实力和地位以及内政外交上都不能与苏联相媲美。不过近年来,随着国内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复苏和对外政策逐步趋向独立自主,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多极世界格局中重要的一极,并日益呈现出重振大国雄风的趋势。
    俄罗斯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一,且具有极为丰富的的自然资源,不仅在独联体内位居老大,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属大国行列。苏联解体前的争权夺霸,在一定程度上或大或小的拖垮了俄罗斯的国家实力。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恢复和发展俄罗斯的国家综合实力。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政治措略的实施程度以及外交策略是评价国家综合实力最重要的三个方面。
在经济方面,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首先采取了1991年由叶利钦在第五次人代会上提出的“休克疗法”式的经济改革方案。其措施主要有:第一,实行紧缩政策,控制通货膨胀。紧缩财政,压缩基本建设和集中投资;增加财政收入,实行强硬的税收政策。紧缩信资,控制通货膨胀,硬性控制货币发行和信贷投放。第二,实行经济自由化,转变整个经济运行机制。最大限度的取消经济管制,给经济主体以充分的经济自由。第三,迅速实现私有化,完成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转轨。这是“休克疗法”的核心内容之一。尽管“休克疗法”的实施付出了惨重代价,但它使俄罗斯在1993年底就基本形成了市场价格体系,私有化也基本完成。同时,它摧毁了社会主义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使罗斯经济改革的进程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不可逆转。
再是俄罗斯在经济调整与复苏方面所做的许多努力。1993年12月切尔诺梅尔金就任总理后,明确表示前政府确定的向市场经济过度的改革总方针,继续深化改革,但同时又表示必须对改革策略做灵活的修正和补充,并开始逐渐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第一,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实行财政稳定政策。整顿经济秩序,加强对物价、税收、外汇以及战略原料和能源出口的监督,制定了一系列经济法规。第二,实行经济结构改革。鼓励投资,重点支持农业、能源和有竞争力的企业,有选择的使某些企业非国有化。第三,加强居民的社会保障。降低个人所得税,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增加社会保障拨款,提高退休金和工资。第四,积极调整对外经贸政策。变消极为主动争取合作,鼓励外国投资。同时积极拓展对外经济联系,进一步同世界经济接轨。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亚太经合组织。
    步入21新世纪,普京当选为总统,标志着俄罗斯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普京任职,为了恢复和振兴俄罗斯经济提出了“强国富民”和“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战略思想。提倡走“第三条道路”,将市场经济与俄罗斯的现实相结合,探索符合俄罗斯国情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模式。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改善投资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扩大消费需求,建立有效的财政金融体系。这一届政府的努力下,俄罗斯的经济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复苏阶段。
在政治方面,俄罗斯独立后起政治体制转轨的主要目标是建立西方式的多党会议民主制度。俄罗斯的国家政体为总统共和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俄罗斯“总统集权制”的确立对稳定国内局势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使国内政治生活开始走上法制轨道。普京执政奉行顺乎民心的“强国富民”路线,对俄罗斯的政治体质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采取了有力措施进一步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第一,改革和加强了联邦制,建立联邦区并任命总统驻联邦区代表。第二,改革联邦委员会,改变杜马代表的产生方式。第三,整顿联邦法律秩序纪律。第四,重点打击有严重犯罪行为的金融、工业和媒体寡头势力,是国家政权重新“国有化”。第五,加强了总统权力的政党基础。第六,普京严厉打击民族分裂主义、恐怖势力等极端势力,加强对车臣等地的综合治理,巩固国家的统一。
    外交方面,人们常说,外交的主旨就是维护一国在国际上的利益。然而,任何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利益都不是凭借其政策制定者的主观意愿,而是有赖于这个国家的发展程度。也就是说,国家利益是一个变量,是随着力量的消长、获取利益手段的增减、外部形势的状态而变化的。俄罗斯独立后在对外战略和对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过程,经历了从向西方的“一边倒”到“双头鹰”式全方位外交的转变。
    1】向西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俄罗斯独立初期,以叶利钦为首的“民主派”,为国家指定的对外战略目标是积极争取西方国家在经济、政治方面支持和帮助俄罗斯实现制度的变更,全面加入西方政治经济和安全体系。为实现这一目标,俄罗斯采取了向西方“一边倒”的对外政策,力求与西方国家建立“伙伴”关系和结成“盟友”关系。与美国结成“战略伙伴关系”,谋求西方提供的直接经济援助和投资,在外交上做出低姿态,在制裁伊拉克等一些国际重大热点问题上与美国保持一致,大大减少对印度的支援并先后取消对朝鲜的各种援助。
    2】“双鹰头”式的全方位外交政策。1993年叶利钦提出俄罗斯“应像它国旗上的双头鹰那样,一头看西方,,一头看东方”,“不仅在西方而且在东方保持利益的均衡”。1993年俄罗斯出台《俄罗斯外交政策构想的基本原则》,推行“全方位”的外交政策;年底叶利钦向后访问韩国和中国;1994年提出“恢复强大的俄罗斯”的外交原则,明确“以恢复大国地位,确保势力范围”的核心内容和和总体政策目标;1996年普里马科夫担任外交部长,开始实施全方位的外交政策。“多极世界论”成为俄罗斯外交的指导思想。1997年叶利钦签署《俄联邦国家安全构想》,提出了“加强作为大国的俄罗斯在正在形成的多极世界中有影响的中心之一的地位”。通过一系列的外交政策,俄罗斯的全方位外交战略得到确立。
新世纪初始,普京上任,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发生新的变化。出台了《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构想》,明确了新世纪俄罗斯的对外战略和对外政策:建立国际体系,发展国际安全合作,发展国际经济关系,尊重人权和人身自由,确定外交活动的优先地区。这是建立在集成基础上的创新,从俄罗斯国力出发以最大限度维护国家利益为核心,以复兴国家为目标,使得俄罗斯大国形象得到增强,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俄罗斯的对外关系和外交实践:加强对独联体的控制;外交重点放在欧洲;重视改善俄美关系;积极发展与亚洲主要国家的友好关系,首先是中国和印度;积极参与以国际组织为舞台的多边外交行动。
    当今俄罗斯外交政策的调整:2008年梅德韦杰夫当选为俄罗斯总统,实行普京制定的发展战略。在外交上呈现出以往不同的强势特点。俄罗斯采取出兵格鲁吉亚等的一系列军事和外交主动行动,全方位务实外交,加强与独联体国家、印度、中国等国家的关系。同时普京出任总理,“梅普组合”不仅使普京担任总统8年的全方位外交方针得以延续,而且更加强调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的外交主动性。在日益上升的国力支持下,俄罗斯目前有能力针对北约东扩、美国在东欧国家部署反导基地等采取强硬反击。俄罗斯08年外交主动性表现在:加强军事外交;欧洲经济安全问题上,提出新安全观;加大对新兴经济体的关注。
    俄罗斯所采取的一系列的外交政策,使得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得到大为提升,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俄罗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最近几年里,俄罗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态度。参与全球化进程即是一国经济成长的结果,也是培育成熟社会的动力。因此,融入世界主流经济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将促使俄罗斯更进一步扩大开放和改革。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俄罗斯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外交的拓展,俄罗斯将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外交政策

6.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外交政策

俄罗斯从1993年后开始调整外交政策,实行东西方平衡外交。全方位、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是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基本特点。叶利钦于1997年12月签署《俄罗斯联邦安全构想》,初步确立了跨世纪的国家战略构想。普京政府推行全方位外交,提升了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当今俄罗斯全方位外交的两根主线是反恐与经济。俄罗斯在努力改善与西方关系的同时,积极发展与其他大国的关系。 在苏联解体后的十多年间,俄罗斯联邦依然挣扎着建立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以及实现较强的经济增长。俄罗斯联邦的行政和立法机构也意识到,国家的工业基础以及进一步的改革面临了严重的问题,并使俄罗斯联邦的经济在苏联解体后连续5年下滑。尽管如此,俄罗斯的经济还是相对快速的从世界最大的中央计划经济转型到市场经济。2006年底,俄罗斯完成了持续八年的增长,从1998年的金融危机开始年均6.7%的增长率,尽管其间人口呈高负增长。

7. 前苏联是怎么解体的?俄罗斯现有的社会体制是怎样的?独联体是个什么组织?

戈氏上台之日 国家走向灾难 苏联解体从1985年开始 俄罗斯人对导致前苏联解体的核心人物、前总统戈尔巴乔夫,向来争论不休,痛恨他的人批评起他来总是言辞尖锐,句句切中要害,就连戈尔巴乔夫的身边人也不例外。近日,曾经负责戈氏保安工作的前克格勃第九总局副局长瓦切斯拉夫·杰诺拉洛夫在接受俄罗斯《真理报》采访时,透露了苏联解体前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并断言,1985年戈尔巴乔夫一上台,前苏联就开始陷入解体的深渊。 从里到外瓦解苏联 在杰诺拉洛夫看来,前苏联在1985年就迈出了解体第一步,戈尔巴乔夫的一系列错误决定,使前苏联从里到外、全方位、一步步地丧失了以往的全部优势。 上任不久,戈尔巴乔夫就开始大幅削减国防、安全和支柱军工企业的预算。1985年以后,他没有批准过一份军事采购合同,导致武装部队得不到新式武器装备。内政部和克格勃得到的拨款同样少得可怜,搞得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士气十分低落。对加盟共和国,戈尔巴乔夫也抛弃了前苏联以往的慷慨,一上任就削减对它们的财政援助,而此前2/3的共和国都能从中央财政获得拨款。被“断了粮”的共和国不再买莫斯科的账,从此加速了从前苏联的分裂。与此同时,他却不断从西方大量贷款,在他任内,苏联外债增加了2倍。可这些钱并没用在发展国民经济的刀刃上,而是大量购买进口食物、小麦、肉类,这样做的唯一目的是“装扮货架”、“粉饰太平”。 在对外关系上,戈尔巴乔夫的诸多做法让前苏联的“小兄弟”寒了心,苏联的外围屏障早被无形地瓦解了。当时,苏共大部分党员都认为苏联应该加强与社会主义阵营的联系,抗衡西方国家的包围和渗透。戈尔巴乔夫却恰恰相反。他主张给社会主义国家更多“自由”。于是,当波兰发生巨变时,焦头烂额的波领导人雅鲁泽尔斯基多次向戈氏求援,戈氏就是坐视不管,终于导致了波共的垮台。两德统一也是这样的例子。当时的东德领导人昂纳克非常重视与苏联建立密切联系,他认为两德早晚要统一,但要等到东德的生活水平与西德接近时再进行,急于求成只会导致贫富分化。但戈氏力促两德统一,其结果被昂纳克言中:柏林墙两侧的人民经历了痛苦的融合过程。 缺乏用人之术 更要命的是,在杰诺拉洛夫看来,戈尔巴乔夫不喜欢有头脑的人,在他身边聚集的都是唯命是从的人。被称为苏联“公开性之父”的时任苏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雅科夫列夫就是其中之一。此人在思想舆论界充当戈氏改革的“先锋”,深得赏识。当时,克格勃曾获得一份情报,称雅科夫列夫在加拿大学习时有可能已被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反。情报报给戈尔巴乔夫后,他竟然拿给雅科夫列夫看,并心不在焉地说“这就是克格勃关于你的材料。”利加乔夫、内政部长巴卡金、当时在苏共政治局负责意识形态的梅德维捷夫也是戈氏欣赏的那类人。结果,巴卡金把内政部搞得一团糟;利加乔夫在戈氏帮助下挤进政治局,后来却跟戈氏闹翻并导致党内的路线斗争。1988年,波罗的海沿岸几个加盟共和国相继发生骚乱,梅德维捷夫和雅科夫列夫奉命去评估那里的形势。两人回到莫斯科后向戈氏汇报说“一切正常,我们不应该干涉”。可正是这些国家的独立拉开了苏联解体的序幕。 另一方面,戈尔巴乔夫又很容易受身边人的操纵。时任外长的谢瓦尔德纳泽绰号“狐狸”,杰诺拉洛夫认为这个比喻非常贴切,因为“他从来不把自己暴露在危险中,而是让戈尔巴乔夫替他火中取栗”。当戈氏和美国总统里根商讨限制核武器时,谢瓦尔德纳泽曾说服他接受美方建议,削减SS-20和SS-18两种导弹,这正是美国人最害怕的两种导弹。如果它们写进协议,苏联将蒙受巨大损失。所幸最终的条约没有包括这两种导弹。 被对手“占便宜” 杰诺拉洛夫还对戈尔巴乔夫的领导能力进行了批评。“仔细看看他的《改革新思维》一书,就会发现里面充满了空话。许多和他交谈过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他总是喋喋不休,就是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他没有明确目标,所以手下人也不知道该干些什么。” 杰诺拉洛夫认为,虽然戈尔巴乔夫很受西方欢迎,但他同西方国家领导人打交道时却从来占不到便宜。“那些领导人在会晤前,都会仔细研究对方的性格及能力,可戈尔巴乔夫却对外交事务不够精通。这些西方人总能找到他的软肋,于是,戈尔巴乔夫在谈判中就会屡屡吃亏。” 如果苏联有个老邓,说不定就能转型。苏联解体了也好,我们少个威胁。 体制僵化、经济衰退是根本性的原因 十月革命的胜利,固然不一定像过去苏联教科书所说“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但无需讳言,它也绝不是一次普通的朝廷更替或政权转手,它的世界意义在于,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开辟了一条非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尝试。在苏联,这一伟大的社会实验曾经取得过辉煌,但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史称“斯大林模式”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和集权的体制。这种体制,为应对国内外紧张局势,能集中一切人力、财力、物力,适应备战和应战的需要,取得工业化和增强国防实力的显著成果,在短短十多年时间里使苏联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强国。然而这种体制严重背离现代经济的发展规律,压抑了地方、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加上它在政治上无情地消灭各种反对派和压制持不同政见的知识分子,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严密控制,使整个社会处于僵化、封闭和麻木的状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时代主题逐渐向着和平与发展转移,这种体制使经济发展缓慢,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更加严重,制度性的弊端进一步凸现。显然,这种体制不但不能完成把俄国建成现代化民主国家的历史性任务,反而使俄国在同资本主义的世界性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如果说十月革命后出现了“一球两制”的新格局的话,那么,半个多世纪的比较和竞赛,没有显示苏式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种体制未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失去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和拥护,这是苏联解体的根本性原因。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34098.htm#1

前苏联是怎么解体的?俄罗斯现有的社会体制是怎样的?独联体是个什么组织?

8. 有关苏联解体后世界局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答案B
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A、C、D项符合苏联解体后的世界局势。B项叙述错误,因为中国仍在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并没有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