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计量中,“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括的已到付款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2024-05-05 01:25

1.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计量中,“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括的已到付款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首先你要明白,持有至到期投资是什么,他只能是债券,绝对不能是股票,其次,持有至到期投资是买债券,也就是说我们是占在买方的立场上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所以,当我们花钱买债券的时候,我们是需要会付钱的,这样你的问题就出现了,你有可能是在2012年买的债券是2010年就己经发放了的债券,这样就存在着一个每年付息的问题,比如利息按年发放,那么,你在2012年买的债券由于按年付息,你买的时候债券本身的价格里就包括了己经到了付息期而尚未领取的利息,本来这个债券值100万,结果发行债券的公司2012年准备付利息10万,所以, 你就得用110万来买这个债券了。这就是你付出去的钱中包括了己经到了付款期而尚未领取的利息。
 
至于你所说的问题,因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属于金融资产类别当中的,存在着一个货币时间价值的问题,你付出去的钱跟你收到的利息的钱由于并不能存在于同一个时间点上,那么,在折现的时候就会出现差异,所以这一进一出所代表的真实含义并不能相等。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计量中,“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括的已到付款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2.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是什么?

初始确认的金额是初始计量的金额。
企业不能将下列非衍生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1)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2)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3)符合贷款和应收款项定义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如果企业管理层决定将某项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则在该金融资产未到期前,不能随意地改变其“最初意图”。也就是说,投资者在取得投资时意图就应当是明确的。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表明企业没有明确意图将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
(1)持有该金融资产的期限不确定;
(2)发生市场利率变化、流动性需要变化、替代投资机会及其投资收益率变化、融资来源和条件变化、外汇风险变化等情况时,将出售该金融资产,但是,无法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项引起的金融资产除外;
(3)该金融资产的发行方可以按照明显低于其摊余成本的金额清偿;
(4)其他表明企业没有明确意图将该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的情况。

扩展资料: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主要账务处理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实际利率法指按实际利率计算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费用的方法,摊余成本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金额扣除已偿还的本金和加上或减去累计摊销额以及扣除减值损失后的金额。
1、企业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按该投资的面值,借记本科目(成本),按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利息调整)。
2、资产负债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应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利息调整)。
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本科目(应计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收到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的债券利息,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利息”科目。
收到分期付息、一次还本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期间支付的利息,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利息”科目。
3、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4、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持有至到期投资

3.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是什么?

初始确认的金额是初始计量的金额。
企业不能将下列非衍生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1)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2)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3)符合贷款和应收款项定义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如果企业管理层决定将某项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则在该金融资产未到期前,不能随意地改变其“最初意图”。也就是说,投资者在取得投资时意图就应当是明确的。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表明企业没有明确意图将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
(1)持有该金融资产的期限不确定;
(2)发生市场利率变化、流动性需要变化、替代投资机会及其投资收益率变化、融资来源和条件变化、外汇风险变化等情况时,将出售该金融资产,但是,无法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项引起的金融资产除外;
(3)该金融资产的发行方可以按照明显低于其摊余成本的金额清偿;
(4)其他表明企业没有明确意图将该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的情况。

扩展资料: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主要账务处理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实际利率法指按实际利率计算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费用的方法,摊余成本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金额扣除已偿还的本金和加上或减去累计摊销额以及扣除减值损失后的金额。
1、企业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按该投资的面值,借记本科目(成本),按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利息调整)。
2、资产负债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应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利息调整)。
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本科目(应计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收到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的债券利息,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利息”科目。
收到分期付息、一次还本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期间支付的利息,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利息”科目。
3、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4、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是什么?

4.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是什么?

企业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如果发生了交易费用也要计入初始确认金额,也就是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等于公允价值加上交易费用。
注意:企业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不构成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

5.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的会计分录?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债券利息收入的会计分录分两种情况(在资产负债表日):
1、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债券投资
借:应收利息(按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借或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
2、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投资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按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借或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
3、两种情况的区别在于: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其利息属于流动资产,计入”应收利息“账户;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其利息是长期资产,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下属明细账户“利息调整”。
二、说明 :           
1、企业在持有持有至期投资的会计期间,应当按照摊余成本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计量。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照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债券利息收入,应当作为投资收益进行会计处理。
2、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1) 扣除已偿还的本金(在分期还本的情况下);
(2) 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3) 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3、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应当在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确定,在该投资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保持不变。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差别较小的,也可按票面利率计算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
4、个人理解:在“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下设置了“成本”、“利息调整”和“应计利息”(到期 一次还本付息用)三个明细账户。面值就是“成本”账户余额。摊余成本就是“成本”账户余额与“利息调整”账户余额之和。
三、具体规定请参看《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和应用指南及有关教材的讲解。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的会计分录?

6. 收到购买债券时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只有至到期投资利息,是否应计入当期损益?

不应计入当期损益。因为“购买债券时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只有至到期投资利息”,在支付初始购买价款中含有的这种款项性质是垫付款!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确认为应收借:持有到到期投资应收利息贷:银行存款购买债券时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支付的利息为什么不算投资收益?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吧:购买债券时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支付的利息,是你购买债券时附加的一项资产,你是支付了对价的,不是你的收益,所以不算投资收益的债券的利息是发行债券的债务人应该支付,支付的对方是目前持有的债券的债权人。甲公司购买债券后成为该债券的债权人,有收回利息和本金的权利。为什么要将未领取的利息单独核算哪?那是因为购买债券最重要的就是核算收益率,想准确的核算收益率就必须有准确的本金支出。一、所以规定购买含有到期未领取利息的债券时要求单独核算到期未领取的利息。计入应收利息是因为甲公司持有该债券就应该由甲公司收取利息,甲公司拥有收取利息的权利。1. 债券利息分期支付的,债券到期的账面价值等于面值,企业只需按面值偿付债券本金,则会计处理为: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贷:银行存款2. 债券利息同本金一起到期偿付的,债券到期企业偿付本息时,会计处理为: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应付债券——应计利息贷:银行存款二、公司利息的确定通常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发债公司的信用程度。程度的高低与的高低成反比;2. 发债公司的。债券的利率不能高于发债公司的预期收益;3. 的长短,债券利率的高低与债券期限的长短成反比;4. 同期银行的高低。债券利率应略高于同期的银行存款利率,但最多不能超过同期居民银行的40%,且不得高于同期的;5. 发债公司的和对债务的承受能力,债券利率在通常情况下不能高于公司的平均利润率。支付方式三、利息的支付方式主要有三种:1. 方式,又称减息票方式,指通过裁剪息票的方式定期从发债人处获得利息。2. 折扣利息,即通过以低于债券票面额的价格进行发行(即发行),到期后按票面额进行支付。其中的折扣额即为持券人的利息3. 本息合一方式。即通过债券到期后的一次还本付息而支付利息。它又可具体四、分为三种:1. 固定利息的一次还本付息,即在每一个年度都按同一的来支付利息;2. 累进的还本付息,即债券的利率随期限的延长而逐年递增;3. 计算的一次还本付息,即将每年的加入下一年度的中参与对利息的分配及使用。

7.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的会计分录?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债券利息收入的会计分录分两种情况(在资产负债表日):
1、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债券投资
借:应收利息(按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借或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
2、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投资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按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借或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
3、两种情况的区别在于: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其利息属于流动资产,计入”应收利息“账户;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其利息是长期资产,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下属明细账户“利息调整”。
二、说明
:
1、企业在持有持有至期投资的会计期间,应当按照摊余成本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计量。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照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债券利息收入,应当作为投资收益进行会计处理。
2、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1)
扣除已偿还的本金(在分期还本的情况下);
(2)
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3)
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3、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应当在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确定,在该投资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保持不变。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差别较小的,也可按票面利率计算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
4、个人理解:在“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下设置了“成本”、“利息调整”和“应计利息”(到期
一次还本付息用)三个明细账户。面值就是“成本”账户余额。摊余成本就是“成本”账户余额与“利息调整”账户余额之和。
三、具体规定请参看《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和应用指南及有关教材的讲解。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的会计分录?

8. 持有至到期投资支付价款中包含未到付息期利息如何处理?

应该做个分录,具体分录如下:
分期计息付息的,借:应收利息 (面值X票面利率)。贷:投资收益 (摊余成本X实际利率)。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差异)。
一次还本付息的,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面值X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   (摊余成本X实际利率)。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差异)。
收到利息的时,借:银行存款。贷:应收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