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研究生培养

2024-05-19 12:28

1.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研究生培养

企业管理(120202)学科是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市场营销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企业管理与改革问题的综合性学科。该学科拥有一批基础理论扎实、结构层次合理、学术风气严谨的学术队伍。现有专职及外聘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2人,副教授23人,其中硕士生导师15人。该学科近几年先后承担省部级项目、省政府委托项目等共29项,其中省级以上项目17项,项目总金额达到70多万元,学科组成员已完成各种省部委及生产实际中的科研课题10余项。曾获国家统计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国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院级教学成果奖多项。近五年来企业管理学科组成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30余篇,出版教材4部,专著3部。本学科以企业战略管理、中小企业管理、投资风险管理、企业运作管理和技术经济与财务分析等为主要研究方向。(1)企业战略管理方向研究企业发展战略管理模式、企业形象战略管理模式、集团战略管理模式,以及战略实施的理论框架。本研究方向突出从技术开发的角度研究企业如何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进而实现经营战略的国际化和信息化。主要培养与以上研究方向相关领域的高级管理人才。(2)中小企业管理方向研究中小企业产权结构与优化、中小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小企业融资与经营策略、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等。主要培养与以上研究方向相关领域的高级管理人才。(3)投资风险管理方向综合使用定性、定量和信息技术,研究基金、股票、期权和项目投资中的各种类型的风险管理模型、方法及应用;侧重研究风险识别、预测、预警和控制等方面内容;研究及时调整企业风险投资组合、促进企业发展、推动投资风险管理相关策略;并为企业投资运作及风险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指导。主要培养与以上研究方向相关领域的高级技术管理人才。(4)企业运作管理方向研究企业运作过程中的原材料供应、市场需求、市场环境、市场竞争、设备装置工艺参数、加工能力、库存能力等不确定因素的定量分析理论和实践,将所建立的模型和提出的算法应用于先进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运作管理的定量分析,为企业在不确定环境下的优化运作提出了一套先进的决策方法。主要培养与以上研究方向相关领域的高级技术管理人才。(5)技术经济与财务分析方向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项目评价方法等;侧重研究技术经济评价理论与方法;公司财务理论与决策;投资决策与风险管理;成本控制理论;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企业绩效评价与薪酬设计等。培养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工程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独立解决实际问题、既能胜任宏观管理、微观运作、又能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高级技术管理人才。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研究生培养

2.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科研成果

经济管理学院自建立以来,全院师生就将科学研究置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并采取多种积极措施,积极投身各项科研工作。在老一辈科研教学杰出人才的带动之下, 我院科学研究硕果累累,科研实力逐年大幅度增强。近年来,我院全面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加快科研结构调整,加速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培养和造就了一批科学研究的将才和领军人物,使我院科研水平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近几年来,我院教师共完成或在研纵向科研课题90余项、横向科研课题60余项,其中航空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子课题1项,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子课题2项,辽宁省社科基金3项,辽宁省教育厅A类、科技厅等省厅级纵向课题12项,沈阳市科技局、辽宁省社科联、沈阳市社科联等市厅级项目7项,教育厅B类项目3项,其它横向课题、院青年教师自选项目等多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00多篇,其中被EI等三大检索50余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认定《中国管理科学》《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工程学报》《运筹与管理》《工业工程与管理》等主要期刊发表21篇;核心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38篇。出版专著、教材30余部。25项科研成果和科研论文获奖,其中省级以上科研成果8项,市级以上17项。金树颖主持的《辽宁沿海与腹地经济互动研究》获2007年辽宁省社科联一等奖,主持的《资产综合评估结果的验证研究》、《辽宁沿海经济带港口群的SWOT定位分析》获2005年、2007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和二等奖;赵冰梅主持的《发展沈阳工业循环经济研究》获2007年沈阳市社会科学二等奖;卢颖主持的《我国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对策研究》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

3.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介绍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成立于2008年1月,是在学校建设多科性综合性大学的导引下建立起来的。2004年1月,学校整合管理学科,将原社会科学系、信息经济系合并成立管理系,2008年1月,为进一步整合学科资源,发挥优势,学校将经济系和管理系合并组建经济与管理学院。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介绍

4.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专业介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具备现代公共事业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等方面知识及应用能力,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一定的领导能力,能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经济与管理理论、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外语等实践能力、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具有综合运用经济、管理理论和信息技术知识,从事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信息系统应用、信息系统管理和评价的高级专门复合型人才。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电子商务方向)培养具备管理、经济学理论等基础知识,掌握现代计算机科学技术和网络知识,培养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知识与能力的复合性和综合性人才,使培养的学生能够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上营销、网上贸易,网上物流、电子供应链管理等基本技能。毕业后学生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航空工业部门、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电子商务以及信息系统规划、设计、实施、维护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和应用型复合人才。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向:旅游管理专业依托我校原有管理学科雄厚的师资力量、丰富的办学经验、坚实的科研实力,以旅行社管理、饭店管理、旅游规划及景区管理、旅游行政管理做为主要专业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具备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等方面知识及应用能力,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一定的领导能力,能从事管理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物流管理专业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知识,系统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念、专业知识与相关技能,能够把握物流产业的发展方向及发展规律,并能够综合运用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物流技术从事物流管理与运作、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技术分析与应用等工作的跨学科的高级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专业学生应较为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必要的实践技能,了解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级经贸管理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等领域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金融学专业本专业学生应较为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金融学的基本原理,尤其是侧重于证券投资的基本理论,掌握银行、保险和证券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必要的实践技能,了解当代证券投资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证券投资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证券投资的政策法规。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级金融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在银行、保险、证券及政府机构等领域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

5.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的师资力量

学院下设工业设计教研室、环境设计教研室、视觉传达教研室、服装设计教研室、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教研室、基础教研室等六个教研室,拥有教职员工102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8人。拥有条件完备的实验中心,设有模型实验室、CAD中心、材料工艺实验室、印刷工艺实验室、服装工程实验室、照明及摄影实验室、数字影视实验室。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的师资力量

6.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始建于1952年,学校现已建设成为以航空宇航为特色,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是辽宁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三方共建高校,是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工局共建高校。学校先后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优秀易班共建高校等荣誉称号。学校占地面积1731.63亩,建筑面积82.9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3.49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42亿元。图书馆入藏纸质、电子图书共计210万余册。各类在校学生2万余人。学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研究生推免权。现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专业学位类别。学校工程学学科进入世界ESI排名前1%,军工制造及其自动化等5个学科先后获批国防特色学科(方向),省双一流建设优势特色学科2个。学校下设26个教学、科研单位。现有52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3个,国防科工局国防重点专业和国防紧缺专业2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7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33个,省级示范专业6个。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文授课品牌课程2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2018年以来,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2项,其中省级一等奖11项。【摘要】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提问】
录取通知书啥时候到呀【提问】
还有半个月开学了【提问】
😀【提问】
亲亲您有收到快递消息吗?您可以和快递客服催促一下哦亲~【回答】
一般录取通知书都是发的EMS【回答】
或者您可以联系下贵校帮忙催促一下哦亲~【回答】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普通本科理工类公办官方网址:http://zs.sau.edu.cn/https://www.sau.edu.cn/官方电话:024-89724466电子邮箱:zsb@sau.edu.cn【回答】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始建于1952年,学校现已建设成为以航空宇航为特色,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是辽宁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三方共建高校,是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工局共建高校。学校先后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优秀易班共建高校等荣誉称号。学校占地面积1731.63亩,建筑面积82.9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3.49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42亿元。图书馆入藏纸质、电子图书共计210万余册。各类在校学生2万余人。学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研究生推免权。现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专业学位类别。学校工程学学科进入世界ESI排名前1%,军工制造及其自动化等5个学科先后获批国防特色学科(方向),省双一流建设优势特色学科2个。学校下设26个教学、科研单位。现有52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3个,国防科工局国防重点专业和国防紧缺专业2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7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33个,省级示范专业6个。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文授课品牌课程2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2018年以来,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2项,其中省级一等奖11项。【回答】
学校现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2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新型重点智库,1个省级军民融合发展研究基地。学校承担各类国家级项目350余项。近五年,科研经费总额达10亿元,成果转化额5.1亿元。发表高水平论文34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0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50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10项。学校获批省科技厅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激励试点单位,被授予省教育厅高校服务辽宁振兴发展科技成果省内转化十强高校等称号。学校2011年组建省属事业单位——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系统开展新能源电动飞机研制工作,相继有多款型号取得型号合格证、完成首飞、科研试飞等工作,奠定了学校电动飞机研制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地位。2021年10月,国家工信部新能源航空器专项确定由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牵头负责,获批国拨经费2.39亿元;2021年11月,国家科技部初步确定,依托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承担兆瓦级电动飞机研制,专项经费1.75亿元。【回答】
学校现有教职工1600余人,专任教师1063人,博士学位教师占比57.4%。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特聘院士11人,国家级人才称号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8人,各类省级人才称号116人次。有国家国防科工局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辽宁省“兴辽英才”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1个,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18个,辽宁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回答】

7. 沈阳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科研实力雄厚,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梯队建设科学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5名,其中教授12名,副教授17名,讲师10名,助教6名,博士和在读博士21名,硕士10名,居全校教师队伍职称、学历结构层次前列。

沈阳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师资力量

8. 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的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较高,职称、知识、学历和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队伍中,教授和副教授37人,有博士学位和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26人,并有多名教师被国家级和省部级学术机构聘任较重要的兼职。经老一辈管理英才的精心耕耘和新一辈“管院人”的与时俱进,学院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优势与特点,为国家和辽宁地方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及所需人才培养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学院有在校本科生1300余人,全日制在读硕士研究生200余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等1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