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诺贝尔生理学医学获奖者的理由,生平,主要学术成就

2024-05-08 04:23

1. 1975诺贝尔生理学医学获奖者的理由,生平,主要学术成就

理由:“发现肿瘤病毒和细胞的遗传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平及成就:雷纳托·杜尔贝科(RenatoDulbecco),1914年2月22日生于意大利南部城市卡坦扎罗,1936年获得意大利托里诺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杜尔贝科系索尔克生物研究所创立者之一,意大利籍病毒学家。197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章正面为诺贝尔的半身侧面像,右边为诺贝尔的生卒年(罗马数字),左下角有作者签名“E.LINDBERG1902”
奖章背面图案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健康女神许癸厄亚,正在从岩石中收集泉水,为生病的少女解渴。奖章上刻有一句拉丁文,大致翻译为:新的发现使生命更美好。
该奖项于1901年首次颁发,由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医科大学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负责评选,颁奖仪式于每年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的周年纪念日)举行。

1975诺贝尔生理学医学获奖者的理由,生平,主要学术成就

2. 历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名单?


3.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简介

2009年10月5日,诺贝尔奖得主瑞典卡罗琳斯卡学院宣布,它将把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和美国巴尔的摩的约翰·霍普金医学公司。医院的Carol Greider,哈佛医学院的Jack Szostak和Howard Hughes医学院表彰了他们发现端粒和端粒酶可以保护染色体机制。
卡罗林斯卡研究所说,这三个“解决了生物学上的一个主要问题”,即染色体如何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被完全复制以及如何保护它们免于降解。

这些奥秘都包含在端粒和端粒酶中。由染色体根冠产生的端粒酶是染色体的自然脱落,可导致衰老和癌症。端粒也被科学家称为“生命钟”。在新细胞中,每个细胞分裂端粒缩短一次。
当端粒不能再缩短时,细胞就不能继续分裂和死亡。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 Blackburn)发现端粒酶在某些不受控制的恶性细胞的生长中起着重要作用。大约90%的癌细胞具有增长的端粒和相对大量的端粒酶。
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 Blackburn)于1948年出生于澳大利亚。杰克·索斯塔克(Jack Szostak)于1952年出生于英国伦敦。他们将与1961年出生于美国的卡罗尔·格里德(Carol Greed)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的奖金。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简介

4.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简介

诺贝尔奖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经评定,在斯德哥尔摩时间10月7日11时30分宣布,将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詹姆斯-E. 罗斯曼和兰迪- W. 谢克曼、德国科学家托马斯- C. 苏德霍夫,以表彰他们发现细胞内部囊泡运输调控机制。
詹姆斯·罗斯曼,耶鲁大学细胞生物学系系主任、Fergus F. Wallace名誉生物医学教授。他曾获得多种荣誉,包括哥伦比亚大学的露依莎·格罗斯·霍维茨奖、拉斯克奖基础医学奖、费萨尔国王奖。他在耶鲁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在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
兰迪·谢克曼1948年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先后就读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斯坦福大学,1974年在那儿他获得了博士学位。导师是著名的阿瑟·科恩伯格教授。
1976年,谢克曼任职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目前他是该大学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系教授,并兼任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主编。1992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02年与詹姆斯·罗思曼因对细胞膜传输的研究获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托马斯·苏德霍夫,德国生物化学家,以研究突触传递知名。自1986年以来聚德霍夫博士的研究已经阐明了许多主要的蛋白介导突触前功能。2013年,他和理查德·舍勒分享了拉斯克基础医学奖。2013年受聘中南民族大学兼职教授,同年,他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百度百科-詹姆斯·罗斯曼
百度百科-兰迪·谢克曼
百度百科-托马斯·苏德霍夫

5. 1950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是谁

195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是美国的菲利普·肖瓦特·亨奇、爱德华·卡尔文·肯德尔和瑞士的塔德乌什·赖希施泰因。
由于发现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结构和生理效应,三人共同获得了195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亨奇在梅欧财团医院,着重研究风湿病。他发现黄疽病人或孕妇原先患的风湿性关节炎都会减轻,就断定黄疸病或妊娠期妇女休里一定存在一种能抑制风湿病的物质被释放出来。由此他确认风湿病是可以治愈的,于是他就集中精力研究这个问题。


起初他作了许多试验,如给风湿关节病患者注射黄疸病人的胆汁、注射性激素或输孕妇的血等,都没有成功。后来他从肯德尔博士那里看到关于“可的松”的论文,受到启发,决定进行试验,1948年到1949年他和肯德尔一起用可的松给风湿关节炎病患者作临床试验,终于获得成功。
以后对可的松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治疗一般风湿病以至其他疑难病症的治疗与抢救。他在美国创立了风湿病学会,使风湿病研究逐步成为全世界医学界重视的问题,他成了全世界风湿病的权威。

1950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是谁

6. 1970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是谁

1970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是由美国科学家朱利叶斯·阿克塞尔罗德,瑞典科学家乌尔夫·冯·奥伊勒和英国科学家伯纳德·卡茨爵士共同分享,以表彰他们发现神经末梢中的体液性传递物质及其贮存、释放和抑制机理。
一、神经末梢:
周围神经的纤维终末部分终止于其他组织中所形成的特有结构,称为神经末梢(nerve ending)。按其功能,神经末梢可分为两类:即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神经末梢。

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是根据已故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而设立的,目的在于表彰前一年在生理学或医学界做出卓越发现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章图案是拿着一本打开书的医学之神,正在从岩石中收集泉水,为生病的少女解渴。奖章上刻有一句拉丁文,大致翻译为:新的发现使生命更美好。
三、诺贝尔生理学颁发时间:
该奖项于1901年首次颁发,由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医科大学卡罗琳学院负责评选,颁奖仪式于每年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的周年纪念日)举行。

7. 1933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是谁

1933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是英国的理察·罗伯茨和美国的菲利普·夏普。
一、理察·罗伯茨
理查德·罗伯茨于1943年9月6日生于英格兰德比,是汽车工程师约翰·罗伯茨和家庭主妇埃德娜的独子。4岁时随家人迁居萨默塞特郡巴斯,5岁时进入了基督堂儿童学习,8岁时进入圣斯蒂芬初级学校就读。
16岁时罗伯茨的A级物理考试失败了,因而不得不重修一年。再次考试终于顺利通过,他选择了谢菲尔德大学化学系。
谢菲尔德的化学系十分有名,罗伯茨在学完了化学、物理和数学等课程后,又在第二年开始学习生物化学。1965年他获得学士学位,进入有机化学教授戴维·奥利斯门下深造。博士期间,罗伯茨选择了一种巴西树木的中心木质中的新黄酮类聚合物作研究素材。


二、菲利普·夏普
菲利普·夏普,美国遗传学家与分子生物学家。1944年生于美国。联邦学院毕业后,在伊利诺伊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在加州理工学院、冷泉港实验室从事研究。1993年因发现断裂基因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33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是谁

8. 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历年获得者及其成就

1901年 E . A . V . 贝林(德国人) 从事有关白喉血清疗法的研究
1902年 R.罗斯(英国人) 从事有关疟疾的研究
1903年 N.R.芬森(丹麦人) 发现利用光辐射治疗狼疮
1904年 I.P.巴甫洛夫(俄国人) 从事有关消化系统生理学方面的研究
1905年 R.柯赫(德国人) 从事有关结核的研究
1906年 C.戈尔季(意大利人)S.拉蒙-卡哈尔(西班牙人) 从事有关神经系统精细结构的研究1907年 C.L.A.拉韦朗(法国人) 发现并阐明了原生动物在引起疾病中的作用1908年 P.埃利希(德国人)、E.梅奇尼科夫(俄国人) 从事有关免疫力方面的研究
1909年 E.T.科歇尔(瑞士人) 从事有关甲状腺的生理学、病理学以及外科学上的研究
1910年 A.科塞尔(德国人) 从事有关蛋白质、核酸方面的研究
1911年 A.古尔斯特兰德(瑞典人) 从事有关眼睛屈光学方面的研究
1912年 A.卡雷尔(法国人) 从事有关血管缝合以及脏器移植方面的研究
1913年 C.R.里谢(法国人) 从事有关抗原过敏的研究
1914年 R.巴拉尼(奥地利人) 从事有关内耳前庭装置生理学与病理学方面的研究
1919年 J.博尔德特(比利时人) 作出了有关免疫方面的一系列发现
1920年 S.A.S.克劳(丹麦人) 发现了有关体液和神经因素对毛细血管运动机理的调节
1922年 A.V.希尔(英国人) 从事有关肌肉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问题的研究迈尔霍夫(德?耍?nbsp;从事有关肌肉中氧消耗和乳酸代谢问题的研究
1923年 F.G.班廷(加拿大)J.J.R.麦克劳德(加拿大人) 发现胰岛素
1924年 W.爱因托文(荷兰人) 发现心电图机理
1926年 J.A.G.菲比格(丹麦人) 发现菲比格氏鼠癌(鼠实验性胃癌)
1927年 J.瓦格纳-姚雷格(奥地利人) 发现治疗麻痹的发热疗法
1928年 C.J.H.尼科尔(法国人) 从事有关斑疹伤寒的研究
1929年 C.艾克曼(荷兰人) 发现可以抗神经炎的维生素F.G.霍普金斯(英国人) 发现维生素B1缺乏病并从事关于抗神经炎药物的化学研究
1930年 K.兰德斯坦纳(美籍奥地利人) 发现血型
1931年 O.H.瓦尔堡(德国人) 发现呼吸酶的性质和作用方式
1932年 C.S.谢林顿E.D.艾德里安(英国人) 发现神经细胞活动的机制
1933年 T.H.摩尔根(美国人) 发现染色体的遗传机制,创立染色体遗传理论
1934年 G.R.迈诺特 W.P.墨菲 发现贫血病的肝脏疗法 G.H.惠普尔(美国人)
1935年 H.施佩曼(德国人) 发现胚胎发育中背唇的诱导作用
1936年 H.H.戴尔(英国人)O.勒韦(美籍德国人) 发现神经冲动的化学传递
1937年 A.森特-焦尔季(匈牙利人) 发现肌肉收缩原理
1938年 C.海曼斯(比利时人) 发现呼吸调节中颈动脉窦和主动脉的机理
1939年 G.多马克(德国人) 研究和发现磺胺药
1943年 C.P.H.达姆(丹麦人) 发现维生素KE.A.多伊西(美国人) 发现维生素K的化学性质
1944年 J.厄兰格 H.S.加塞(美国人) 从事有关神经纤维机制的研究
1945年 A.弗莱明 E.B.钱恩 发现表霉素以及表霉素对传染病的治疗效果 H.W.弗洛里(英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