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物资管理思考与研究

2024-05-24 00:26

1. 建筑施工企业物资管理思考与研究

 建筑施工企业物资管理思考与研究
                         物资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对物资进行有效管理,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加速资金周转,进而促进企业盈利,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摘要: 建筑施工体系是比较复杂的系统,其内部包括着各种工作程序,为了确保建筑施工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这些工作环节的协调,比如进行企业物资管理方案的优化,进行现代化物流管理理念的应用,解决施工企业工作过程中的问题,实现工程整体效益的提升。
          关键词: 现代物流理念;建筑施工;物资管理;施工企业
          一、关于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物资管理问题的分析 
         1.采购模块的问题
         材料供应商环节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如果不能实现对供应商环节的有效性评价及选择,将不利于提升企业物资管理的整体效益。有些企业为了实现工程成本的降低,进行了最低化采购成本的控制,过分的控制工程成本,就容易降低材料等采购环节的质量,不利于提升施工企业的整体安全性。有的企业缺乏对物资采购市场的深入化认识,轻视材料采购模块,难以实现供应商准入模块及选择模块的协调,这些物资管理模块欠缺规范化的工作制度引导,容易出现一系列的物资管理及安全问题。
         2.运输模块的问题
         有些企业管理者没有深入了解物资管理经济学,缺乏先进性的物资管理知识,不能正确了解物资规模与运输成本的关系,没有进行运输管理经济学原理的深入理解,从而出现一系列的物资成本浪费问题,不利于实现整体施工工程的成本控制。
         3.库存模块的问题
         我国的有些施工企业缺乏健全的库存管理制度,不能有效解决物资积压问题,存在较大的物资库存管理问题,受到工程项目自身特点及实际施工环境的影响,有些企业出现供应信息上的问题,从而出现了不合理的库存状况,有的企业为了降低整体施工成本,进行库存的过分减少,这同样不利于施工企业的物资管理。
         4.物流绩效模块的问题
         施工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健全的绩效评价机制的应用,通过对科学性施工效益评价方案的应用,有利于实现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在现阶段施工企业物资管理过程中,有的企业缺乏物资管理信息跟踪及评价机制,从而不利于物资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建筑施工企业物资管理方案的优化 
         1.现代物流理念的应用
         供应商模块是企业采购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通过对物资环节、材料环节等的成本优化控制,可以有效增强企业的物资管理效益。这需要根据实际场景,进行不同供应商选择方法的应用,进行价格环节、质量环节、供应环节等的成本管理协调,实现最优化供应方案的选择,遵循供应商选择的相关原则方法,有效解决施工企业物资管理问题,进行现代化物流理念的应用,切实提升建筑企业的整体成本管理效益。随着建筑市场环境的日益变化,施工企业的物资管理形式日益严峻,客户需求日益严格,为了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要求,企业需要进行现代物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应用,建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现代物资管理系统,进行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实现新型物流信息化管理方案的应用,从而做好物流数据的管理工作,实现其采集环节、处理环节、更新环节等的协调,根据客户的订单信息做好及时性反馈工作。
         通过对计算机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协调,做好物流数据的收集、分析、储存等工作,通过对计算机数据库信息体系的健全,进行不同物流化管理程序的协调,切实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物资管理效益。为了实现施工企业物资管理一体化进程,企业需要进行物资管理系统的健全,进行物资采购模块、物资管理模块、物资仓储模块等的协调,实现其整体性运作,确保物流效率的提升,从而实现施工企业物资管理成本的有效缩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类施工跨国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这些跨国性的施工企业具备全球化产业布局的特点,其原材料来自于世界各地,施工项目面向全球,这是未来施工企业物资管理之路,在这种物资需求引导之下,国际化物流体系日益健全,很多公司进行了全球性材料分配中心的建立,进行了物流供应集散地的配置,实现了物流网络的全球化发展延伸,顺应了现代化经济的发展要求,这是未来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的物流发展之路。为了适应现阶段建筑企业的施工规范要求,必须进行物资管理理念的及时性更新,实现物资管理方案的优化,实现其内部各个工作环节的协调,确保物资管理的标准化、系统化、规范化,提升施工企业的整体物理管理水平。
         2.现代物资管理方案的应用
         受到建筑施工环境的影响,我国施工企业具备较大的物料数量规模,物资的使用率比较高,从而导致物资管理过程中的问题,通过对现代化物流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物资管理效率的有效提升,这可以进行现代化物流物资管理模式的应用,比如进行ABC分类管理法的应用,实现物资管理效益的提升,确保其科学化、规范化、有效性,做好施工物资的控制工作,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对现代信息化物流管理策略的应用,实现对人力、物力、财力等的有效性配合,从而实现工程成本的有效性节约,有利于促进物资管理体系的健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进行现代化物资管理信息机制的应用,比如进行RFID信息技术方案的应用,切实提升物流信息管理效益,实现人力、财力、物力等的有效性节约,从而为物资管理提供一系列的数据信息,满足现阶段施工企业物资管理工作的要求。
         3.现代化物流策略的应用
         通过对现代化物流联盟的建设,有利于实现供应环节、物流环节等的协调,有利于实现不同参与者合作关系的维持。在施工企业物资现代化物流管理过程中,进行主动性服务意识的提升是必要的,从而建立以全球为导向的物流服务模式,建立健全施工企业物资管理水平,实现与材料供应商的有效性合作,保证材料供应商服务意识的提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专业性物流机构的选择,进行现代化物资联盟的建立,切实提升施工企业的物资管理水平,满足现阶段物资管理工作的要求。
          三、结语 
         建筑施工企业现代化物资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先进性物流管理理念的应用,从而突破传统物流管理的局限性,进行物资管理体系的健全,实现其内部各个工作模块的协调,优化现代化物资管理理念。
          参考文献 
         [1]郭慧锋,李启明.建筑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及应用研究[J].基建优化,2007,28(6):68-72.
         [2]顾靓.浅析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J].门窗,2012,(10):205-206.
         [3]商艳芳.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4,(3):100-101.
    ;

建筑施工企业物资管理思考与研究

2. 建筑施工企业物流管理浅论

 建筑施工企业物流管理浅论
                      建筑行业具有项目投资巨大,施工周期长,施工现场复杂、变动性大,项目涉及的单位广、人员多等独有的行业特征,决定了其在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企业的管理费用也在不断上升,整个行业的边际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甚至部分企业出现经济效益开始下滑现象。下面是我分享的一些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1.物流的起源与发展 
    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或相关信息进行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
    对于“物流”的概念,不同国家不同机构不同时期有所不同,关于物流活动的最早文献记载是在英国。1918年,英国犹尼利弗的哈姆勋爵成立了“即时送货股份有限公司”,目的是在全国范围内把商品及时送到批发商、零售商和用户手中。二战期间,美国从军事需要出发,在战时对军x进行的供应中,首先采用了“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这一词,并对军武器的运输、补给、屯驻等进行全面管理。二战后,“物流”一词被美国人借用到企业管理中,被称作“企业物流(business logistics)。企业物流是指对企业的供销、运输、存储等活动进行综合管理。
     2.物流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比重 
    大型工程建设项目材料供应物流的特点及重要地位工程建设项目是以形成固定资产为目的的投资建设过程。工程建设项目消耗的材料主要包括钢材、水泥、混凝土、木料、砖瓦沙石等。这些材料体积大、质量重,需要大型物流设施,并占用较多的场地。由于工程建设项目具有个异性、时间性和一次性的特点,产品的形成属单件生产方式,因此为工程建设项目提供的物流服务也具有特殊性,如服务量的不稳定、服务地点的变动性、服务方式的灵活性。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受影响的因素多而复杂,特别是受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难以预料,因而对材料消耗计划很难做到准确,这就要求强化施工过程中对材料供应的控制。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一般都比较大,特别是大型工程建设项目,通常是投资数亿元以上或者更大。一般来说,工程建设项目中材料成本占工程项目造价的60%~70%,而物流费用占材料成本的17%左右(以钢材和水泥测算,钢材与水泥比为1∶3)。即是说,物流费用约占工程项目造价的11%。不仅物流费用在工程项目的造价中占有很高的比重,而且物流效率的高低还会影响材料占用资金的数量和施工效率。低效率的物流活动,或者使材料库存过大,浪费资金;或者库存不足造成停工待料。这些都会增大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甚至不能按期完成项目建设。 因此,加强工程建设项目中的材料供应管理,通过降低材料消耗、节约材料供应过程中的物流成本,对于降低工程项目的造价至关重要。
     3.传统建筑施工企业物流管理 
    目前传统施工企业物流管理大多停留在手工管理状态,即当企业有物流需 要时人工传达指令找人来运送。这种落后的管理方式必然导致了工作效率低,管理不规范,成本费用高,实时性、动态性差,难于控制,工作方式烦琐。经过对浙江湖州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几个工程项目的调查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
    ① 缺少现代化管理手段,物流管理息化低,甚至还停留在原始的手工操作的阶段,没有电子商务的理念;
    ② 对物资供应商联合体的构件缺乏科学管理,短期竞争、恶性竞争多于合作;
    ③ 物资采购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博弈过程,非集约化,采购成本高;
    ④ 物资采购没有与预算部门、技术部门、施工部门紧密联系,缺少必要的信息支持,与工程实际严重脱节;
    ⑤ 物资库存、现场管理混乱,造成资源的浪费,建筑成本的增加;
    ⑥ 项目部各自为政,在价格竞争下,材料的质量难于保证。
    因此,打破传统建筑企业物流管理方式至关重要。随着管理和技术的不断提高,各种有效方式不断涌现。本文通过实践调查分析对比,提出一些的建议和想法,用来给传统建筑企业物流管理建立其自己的物流机制的一些思路,以达到生产过程中节省资源,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造更多的利润。这不仅对建筑企业有利,也能帮助物流在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4.建筑企业物流发展现状 
    4.1 建筑施工企业物流发展的现状
    物流概念引入我国至今已有四十年的历史,物流概念已经深入各行各业,而 且最近几年在国家的鼓励支持下物流开始迅速发展,被称之为企业发展的“第三 利润源泉”,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业也相应运用了物流管理思想对 物资及生产进行管理,以提高企业效益。但是,建筑施工企业物流有着自身的特 点,例如:建筑施工企业物流相对于商业物流其物资具有“期货性”的特点,价格变动频繁,由于造价信息发布有一定的滞后,特别是钢材受国际原料的影响,价格波动较大,从而影响成本;物资需求时间严格,必须准时送达;物资品种、规格繁多,且要求 严格;所需物资大多需求数量大、重量大,运输困难;其物资一般成本很高,占 用资金多,资金周转较困难等。由于这些特点的存在,致使建筑施工企业物流在 发展过程中步履艰难,出现了很多问题,出现了虽运用了先进管理技术,但企业 利润出现下滑的局面。
    4.2 建筑施工企业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①注重供应、疏于管理:现在建筑施工企业在其整个建设中的建设工期一般都都在2、3年,因此施工中对各种材料的需求都有时间要求,集中供应在时间相对较短,给供应部门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建筑材料往往种类多、数量大、重量大,要想及时完成任务只有加快供应速度,因此供应部门为及时供应,只能加强计划预算,按商品、按质量、按期限的齐备供应施工生产所需的各种物资。在一味的重视时间的时候,却忽略了对供应的管理,其间没有充分考虑到物资的安排,车辆的选择,路线的优化。这种供应方式,虽然满足了生产所需,但是大大增加了运输成本,降低了企业效益。
    ②成本管理意识淡薄,物流作为施工主要成本组成部分,缺乏有效的评价与考核体系:物流成本管理意识淡薄,我国施工企业对于成本管理的重点仍然局限于施工过程的作业成本,对物资流通环节的成本重要性缺乏足够重视。这直接导致了没有明确的物流成本明细科目,只是简单的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作为物流成本项目,使得物流成本费用不明确,致使管理人员无法在物流管理中作出正确的决策。另外,施工企业物流绩效考核指标过于单一,通常只有“材料成本差异”一个考核指标,没有对物流活动中的其它环节做全面的考评。单单依靠“材料成本差异”根本不能完全反映物流责任部门的绩效,并且针对性也不强。这一指标往往会给上级带来错误的判断,只要是材料成本降下来了,上级部门就会认为企业物流有了相应改进。这样严重阻碍了企业物流的改进发展。再之,物流科学是近年才提倡的管理理论,施工企业对物流成本并没有单独计算,也没有建立历史数据库。所以无法对现在物流成本的高低进行比较,无法给物流成本规划提供准确的数据。
    ③物资管理信息化程度比较低,建筑施工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缺乏长期有效的信息沟通,特别是在异地施工时更加突出。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程度目前还是相对比较低的,只有少数建筑施工企业应用了信息系统对企业进行全面管理,多数企业仍然停留在人工登记、人工传递的方式。信息系统不健全,造成了企业内部信息脱节,使仓库、生产部门以及管理部门之间无法进行实施的信息传递,直接影响了建设效率,增加了作业成本。同时,我国还没有建立健全的建筑施工企业物流信息网络平台,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难以进行相关的.合作及有关物资的调配。尤其是在于与供应商的信息沟通,现在建筑施工企业由于建筑项目的短期性,较难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关系。在建筑业传统的采购模式中,供应商与建筑企业之间关系经常是短期的、不固定的,合作关系随着一次的采购结束而中断,工程完工而联系结束。下次采购又要重新选择供应商,从而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建设企业施工过程中经常受到业主、设计、监理、气候、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建设进程变更,因此物资需求的变动较频繁,依靠传统方式供应商根本无法及时了解情况,仍然按计划供应,造成了物资的堆积、浪费。
    ④物流活动主要是自我服务为主,建筑施工企业原大多以国有企业为主,虽然近年来通过改制等形式民营企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但在过去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下,几乎每个企业都建立了自己“大而全、小而全”的物流系统。物流管理以自我服务为主,没有形成多角度、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建筑施工企业拥有自己的车队,自己的仓库,乃至自己拥有原材料生产基地。这种局面产生了项目中原材料库存过大,周转速度慢,资金占用多,仓储和运输设施利用率低等问题。同时,施工企业没有形成特种材料保证储备,普通材料随用随供的物流管理特色。这种“大而全、小而全”的物流模式是施工企业工程成本攀升的重要原因。
     5.建立和健全建筑企业物流制度 
    由上所述,关于物流和建筑企业物流问题状态各种现象,我们可以看出物流在建筑施工企业中有着重大作用,所以建筑企业对如何建立和健全物流体系是十分重要而且很有必要。物资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技术、财务等多方面的经营活动和经济效益。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引入现代生产物流管理思想,把施工企业现有的材料管理体系按照现代物流管理理念的原则进行重新整合、规划,并建立符合现代物流管理要求的业务流程。通过树立和引进现代物流管理思想,正确地应用社会化物流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技术,建立健全信息技术,加强与供应商之间的长期合作,以及注重企业内部综合素质的提高,就会有效解决现有建筑 施工企业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大大控制成本,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5.1合理物流机制建立
    建筑施工企业首先要从优化施工企业物流管理入手,要建立合理的物流管理机制,把施工企业现有的物资管理体系按照物流管理的原则进行重新整合,规划并建立符合物流管理要求的业务流程、组织构架、物资采购、加工整理、联合配送等系统,将单纯的采购、供应业务,全方位转化为面向工程项目部、面向施工现场的综合服务功能上来。运用物流通道,提倡合理配送,减少物资流转的中间环节,降低施工现场材料储备,保证物资的 使用效能。
    5.2建筑施工企业要提高仓储信息化水平,建立物流管理新模式
    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对库存物资进行ABC分类管理,创建符合企业自身实际的订货模型,根据月度施工计划和仓库现有存量,签发采购计划,在此基础上增加采购批次、减少进货批量,实行库存物资限额管理,努力降低企业的物资购置成本,储存成本以及应急成本。满足现场工程施工的需要同时,清理各种二级管理或基层单位的小仓库,以快捷、准确的服务,杜绝库存物资在公司内部大仓库向小仓库转移的现象,彻底根除小仓库存在的条件,根据各个工程项目施工地点的物资供应途径,设计合理的物流网络图,建立健全公司外部统一调动、内部统一配送的物流模式最终,实现施工物资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直接供应,减少中间商和各仓库之问的流转过渡,努力加快库存物资的周转,形成具有施工企业特点的物 资管理模式。
    5.3建筑施工企业要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
    建筑产品的需求物资类型较少,品种相对简单,而同一类型的物资使用量较大,所以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限制供应商的数量,不要经常变换供应商,对于施工企业是非常有利的。比如,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伙伴关系,不再需要双方询价、报价的反复协商,减少了合同谈判的费用和时间,降低了交易成本。
    5.4建筑施工企业要充分应用物资理管信息系统
    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由按功能方式组成的各种职能子系统构成,它们主要包括价格分析系统、合同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计划采购系统、质量跟踪系统等。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既可利用计算机来取代人工繁琐的事务处理,提高管理效率,又可完成手工难以完成的信息处理,为物资管理及决策提供信息分析及最佳决策方案,使供应工作处于最佳状态。
     6.体会和意义 
    本文通过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物流、物流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探讨,希望建立好一个合理的物流机制,从而在目前市场经济形势下,降低施工企业的成本,减少周转环节,达到增加企业效益的目的。
    物资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施工企业的生产、技术、财务等多方面的经营活动和经济效益;在现代社会,物流的概念被炒作的十分热门,但我们可能仅仅从网络商场购物中,知道“中通”、“申通”、“韵达”等所谓的“四通一达”这些概念,也不仅仅是一种炒作,现代物流管理思想确实是有相当的科学基础和成熟的技术,也不乏成功的例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建筑企业必须改变过去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管理思想,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方式,建立高效的物流管理组织机构已成为必然的趋势。所以,施工企业引入现代物流管理思想,加强企业的物流管理,对于企业降低工程成本,实现工程项 目效益最大化,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3. 建筑和物流的详细内容

1       大型工程建设项目材料供应物流的特点及重要地位 工程建设项目是以形成固定资产为目的的投资建设过程。本文讨论的工程建设项目主要指土木工程项目。 工程建设项目消耗的材料主要包括钢材、水泥、木料、砖瓦沙石等。这些材料体积笨、质量大,需要大型物流设施,并占用较多的场地。由于工程建设项目具有个异性、时间性和一次性的特点,产品的形成属单件生产方式,因此为工程建设项目提供的物流服务也具有特殊性,如服务量的不稳定、服务地点的变动性、服务方式的灵活性。 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受影响的因素多而复杂,特别是受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难以预料,因而对材料消耗计划很难做到准确,这就要求强化施工过程中对材料供应的控制。 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一般都比较大,特别是大型工程建设项目,通常是投资数亿元以上或者更大。一般认为,工程建设项目中材料成本占工程项目造价的60%~70%,而物流费用占材料成本的17%左右(以钢材和水泥测算,钢材水泥比为1∶3)。即是说,物流费用约占工程项目造价的11%。不仅物流费用在工程项目的造价中占有很高的比重,而且物流效率的高低还会影响材料占用资金的数量和施工效率。低效率的物流活动,或者使材料库存过大,浪费资金;或者库存不足造成停工待料。这些都会增大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甚至不能按期完成项目建设。 因此,加强工程建设项目中的材料供应管理,通过降低材料消耗、节约材料供应过程中的物流成本,对于降低工程项目的造价至关重要。 2       大型工程建设项目供应物流的几种现行模式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的主要材料供应是严格受国家计划控制的,供应渠道一般是由专业物资公司按计划供应给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再供应给施工单位。当时情况下,各个主体为了有效控制属于自己的物资,通常商流与物流是不分离的,因而物流成本比较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逐步完善,工程建设项目中的材料受国家计划控制的程度越来越低,建设单位和施工方自行采购材料及选择供货厂商的自主权越来越大,这时,与材料供应密切相关的物流模式变得多样化起来。 1)业主供材制物流模式 业主供材制物流模式,是由工程建设项目的业主通过计划、采购、检验、仓储、配送和物流过程的监控等业务活动,将工程项目所需要的主要物资供应给施工单位。为了避免由于材料价格波动造成与施工单位之间的矛盾,业主在进行施工单位招标和签订合同时明确规定了向施工单位供应材料的基础价格,施工单位按基础价格进行投标报价和施工领料结算。 实行业主供材制的单位,必须在其内部设立物资部门,配置必要的物流设施,如仓库、运输车辆、加工设备等。物资部门既是业主的物资供应管理部门,也是供应物流运作的实施机构。除进货运输作业可由供货单位或由其委托运输公司承担外,其他物流作业基本都由物资部门完成。我国大型水利工程—三峡工程就属于这一模式〔1〕。 这种模式带有明显计划经济的特点。由于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的业主建设一个项目往往是一次性的,为了这一次建设,需要设立专门的物资部门、配置专用物流设施,工程结束后人员需要重新安排、设施需要处置,从而增大物流成本。业主与施工方在采购供应方面的协调成本也比较高。而且,这种一次性的部门,是一种非专业化的机构进行专业管理,经验远不如专业的物流企业,因而管理效率低。不过,在我国市场机制还不健全的情况下,这种模式对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还是比较有效的。 2)业主招标,施工方承包供材物流模式 这种模式是,材料供应厂家和价格由业主招标确定,施工方根据业主确定的供应厂家和价格组织进货并承担物流作业;业主根据施工方的进货数量和进货时间向供货厂家支付货款,并定期从施工方的工程款中抵扣,同时收取一定的管理费。显然,采取这种物流模式时,业主控制供货厂家从而保证了材料质量,同时也从材料价格的角度控制了材料成本,但把材料消耗量和物流费用的风险转移给了施工方。这是我国工程建设项目中采用得较多的一种物流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是对前一种模式的改进,它避免了业主设立物资部门造成浪费和承担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物流效率不高和降低协调成本的问题。但是,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多,势必造成物流作业分散,规模效益差;我国施工单位的主营业务仅仅是工程施工,对施工现场的物流作业有一定的作业管理能力,但从全局和全过程考虑物流合理化就显得不足。 3)业主招标,商家供材兼营物流模式 由业主招标选择材料供应商和确定价格,供应商从材料生产厂家购进材料并兼营物流业务,然后根据工程项目的进度要求,按时、按品种、保质、保量将材料配送到指定的施工现场。 这种模式只是将物流服务从施工方转移到了供应商,而且供应商不是材料生产厂家,而是以提供商流服务为目的,从购销差价中获取收益的材料经销商。这种模式实际是增加了一个商流环节。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的材料供应都是大批量的,应该直接从生产厂家进货,如果增加一个商流环节,必然会增大材料供应成本。而且,增加这一环节使供应链拉长,对保证质量和及时供货都是不利的。 4)业主招标,厂家供材第三方物流模式 由业主招标选择材料生产厂家和确定材料价格,物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物流企业或由生产厂家委托给方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服务商)。后一种情况中,生产厂家在投标时应向业主提供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签订的委托协议。物流企业根据工程项目的进度

要求,按时、按品种、保质、保量将材料配送到指定的施工现场。 这种模式减少了商流中间环节,利用了专业化的物流企业,商流和物流成本都会优于前面三种模式。但是,如果第三方物流企业直接由业主委托,则业主需要协调施工方、材料供应厂家和物流服务商三方,协调工作量大。如果第三方物流企业由材料厂家委托,业主只需协调两方即可。所以后者的优势更大。 5)工程总承包方式下的物流模式 工程总承包是指业主将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任务以固定总价形式,全部承包给一家有工程总承包能力的承包商,由总承包商对工程项目的进度、费用、质量、安全进行管理和控制,并按合同约定完成工程的一种承发包方式〔2〕。工程总承包根据其承包的内容不同,分为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Construction)、交钥匙总承包(LSTK—Lumpe Sum Turn Key)、设计采购施工管理承包(EPCm—Engineering 、Procurement、Construction management)、设计采购施工监理承包(EPCs—Engineering 、Procurement、Construction superintendenee)、设计采购承包和施工咨询(EPCa—Engineering 、Procurement、Construction advisory)等多种形式〔4〕。可见,工程总承包的各种形式中都包含了采购承包的内容。 在工程总承包方式下,通常是由总承包商完成工程的总体设计,总承包商可以将局部设计或其他建设环节分包出去。所有分包出去的工作都由总承包商对业主负责,分包商不与业主直接签订合同。工程总承包商对承包项目实行项目管理制,图1为典型的项目管理制的组织结构。从图中可以看出,总承包商对工程物资的管理,只是承担了物资的招标采购和物流运行的监控,而对具体的物流作业则交给了供应商或分包给了专业的物流服务商。从纵向分包的优势考虑,应该交给供应商。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的材料供应商一般都是材料生产厂家,这些厂家通常不具备承担大量物流服务的能力,他们会将物流业务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商。所以,无论总承包商将物流作业委托给供应商还是专业物流服务商,最终承担物流作业的还是专业物流服务商,即第三方物流模式。 
项目经理 信息管理经理 施工经理 采购经理 设计经理 项目控制经理 ●信息系统 ●文档管理 ●费用估算 ●费用控制 ●计划与进度控制 ●采购 ●分包 ●催交 ●检验 ●接运 ●材料控制 图1 项目管理制组织结构图
工程总承包方式下的物流模式由于工程总承包的项目管理方式在国际工程项目中普遍采用而得到广泛应用。但在我国,工程总承包的项目管理方式起步较晚,相应的物流模式也很不普遍。

建筑和物流的详细内容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