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和08年的两次经济危机给中国互联网带来哪些威胁

2024-05-08 23:39

1. 97年和08年的两次经济危机给中国互联网带来哪些威胁

金融危机的原理如下:随着人类技术的进步,区域的观念开始模糊,世界是一个互相依赖的共同体,我依赖你生产的袜子,你可能依赖我生产的矿石。 

在一个岛上有一群人,岛上除了几样产量不大的生活必需品以外什么也生产不了,岛上的居民用一种叫RMB的贝壳,作为钱来花,就是椰子一个3贝壳,淡水一桶5贝壳等等。这时大家想生活的好一点,可是岛上又生产不出这么多东东。于是就想用自己的劳动力和别人换。 

这个岛不远处有一个大岛,上面什么都有,人家使用一种叫做USD的贝壳做交易,于是小岛上的居民就到大岛上的工厂游说,我们这里工资低,原料便宜,没有土地使用费用,还免税,到我们这里来投资吧。大岛上的有钱人觉的有道理就试着在小岛上开了一些工厂,可是马上问题就出现了,小岛上RMB和大岛上的USD是2:1的,也就是说在小岛卖2个贝壳的东东在大岛也要卖1个贝壳。大岛虽然有许多劣势但是因为工厂多,上下游配套的运输成本低,加上工人熟练,成本和小岛的产品没有太大的价格差。这个时侯小岛的酋长就想出了一个办法,让岛上的巫师忽悠大家,小岛上的贝壳和大岛上的不一样,大岛上的有神力,所以值钱,我们的贝壳和他们的贝壳要8:1才合理。大家一听原来是酱紫呀,于是就用自己的8个贝壳换大岛上的一个贝壳了。这样小岛上的物价和工资就是大岛上的八分之一了,大岛上的公司就纷纷到小岛上来设厂,赚了大钱,他们把钱汇回大岛上发展科技,然后再把发展好的产品在小岛生产。这样过了30年。。。。。。 

慢慢的大岛上的工厂就越来越少了,全变成了科研基地,同时出现了为科研基地里的人服务的行业,像剃头呀餐馆呀驴友呀医院等等,当然还有HD区,呵呵。大岛上的居民有好多钱,而且他们知道小岛上的工厂可以为他们未来带来更多的钱,于是他们就拼命的借钱炒房子、炒股票、炒花生!!!反正有什么炒什么!物价开始飞涨了!小岛上的酋长一看呵呵赚钱的机会来了,赶快串通巫师,又把RMB和USD的价格定在了6:1,这样小岛的产品也普涨了25%。突然有一天大岛的人们发现所有的东东都炒不上去了,因为没有人接手呀,东西太贵,卖不掉了,于是赶快竞相压价,想把自己的东东卖掉,市场上一下全是东东没有买主。小岛上的工厂主一看自己生产的东东卖不掉了。只好关了工厂回大岛去。这一下小岛可炸了窝喽!辛辛苦苦30年一夜回到解放前!都是可恶的酋长和巫师搞的鬼,去找他们算账!!!这时候酋长和巫师更着急,怎么办呢?眼看着自己舒适的生活不保了。这时候巫师出了个主意。。。第二天酋长宣布进行一个聪明绝顶潇洒盖世全无敌的4万亿贝壳救市计划,就是让所有岛民都到岛上搬石头运到海边,再从海边把石头搬回来,每人每天1000 RMB贝壳,工资由酋长出!!!小岛的居民们马上激动万分统统流下了热泪,在歌颂了英明的领导,并跳了一段草裙舞以后就回家了。总算是解了酋长和巫师的燃眉之急,可是长此以往酋长虽然FB,也没有这么多贝壳往里填呀!巫师这时候又想出了一招。。。又过了一天,巫师出面了,他把大家召集起来说:“哎呀!我昨天被驴踢了,在朦胧中来到了仙界,见到了神仙mm,神仙mm说我们的贝壳和大岛的贝壳要20:1呀!要不然就有天灾海啸了!”大伙儿一听可吓坏了,赶紧按巫师说的做,这样小岛的贝壳和大岛的贝壳就是20:1了。。。 

话说大岛的商人自从从小岛撤资之后回到大岛,每日精神恍惚,想想自己在小岛的生活那是多么惬意呀!每天XO喝着,鲍鱼吃着,还有小岛的美女陪着,何其快哉!现在又是何等凄惨!这一日收听大岛上的胡诌广播电台的广播,广播里说小岛为了预防海啸,已经将贝壳的比值降到20:1了,东西卖的好好好便宜呀!!!他赶快算了算,咦!要是这么便宜的话,在小岛设厂还是有赚的,于是他赶紧回去又在小岛设厂了。这时候小岛的居民听说工厂又开了,纷纷回到工厂上班,那个大岛的商人又赚到了,大岛的科研机构也重开了,于是循环又开始了。。。。

97年和08年的两次经济危机给中国互联网带来哪些威胁

2. 97和08经济危机对中国房地产各有什么影响?

那时候泰铢与美元实行固定汇率,而且泰铢高估。 
索罗斯认为泰铢被高估了,就先在泰国市场上大量借入泰铢,然后大量抛出,泰铢供给太多,汇率就有下降的压力,泰国政府为维持汇率稳定开始用自己的外汇储备抛美元买泰铢(就是用自己的外汇储备换索罗斯手中的泰铢,而且这个泰铢还是索罗斯从自己手中借的),在强大的卖盘下外汇储备很快告罄,泰国政府放弃固定汇率实行浮动汇率,泰铢大幅贬值,这时索罗斯只需要用极少的美元就可以偿还之前借的泰铢,而赚到了泰国政府为维持汇率抛出的美元。 
同时一般货币贬值后会带来经济不稳,股市下挫,还可以卖空股票、股指获利…… 
同样受到影响的有中国香港和韩国印度俄罗斯等国家!我国受到影响不大! 

所以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我们国家的外汇储备高的吓人,索罗斯类似的阴谋无法在我国实现!我国有足够的实力来应对国际财团的狙击! 
我觉得我国08年的大跌,主要是0607两年的大牛市造成的08年获利回吐,和大小非的解禁。国外对我国股市的影响较小! 


2008年金融危机对市场进行重新洗礼!这就是积极的,淘汰了该淘汰了,还有2008年金融危机使中国魂融入了世界,你有感觉到吗?中国人了解了世界,也让我们中国人明白,美国人在金融界并没什么高明的!中国人不会比他们差,金融危机美国资产大降,但是中国华人门的资产依然保持世界第一,这是为什么呢?很好理解,中国人应该在这次危机中看到,我们的民族自古都是强的,为什么呢?因为中国血统的人都是智慧者!08金融危机并不可怕,反而会是中国的专则点,看着吧,08后,世界上分给中国的蛋羔会无比的大,我们做为中国人,也要努力!让自己口袋满满! 
至于消极!我觉得没什么消极的一面,08的消极是信心的消极,但是现在已经过去了!08应该只有骄傲,而没有消极吧,本来中国和世界的经济相差很大,但是由于金融危机,我们与世界的经济间的间隔距离缩短了很多!虽然说还是相差很大很大,但是08应该是中国历史的转则吧!下面就说说08的消极和积极吧 
消极!股市信心大减!原因是.泡沫的破灭!石油居高不下!原因是世界石油大亨们的独裁制度,大量购买货物,其实石油的流通是充足的,就是因为那部分石油期货吵架在作怪!美国经济萎缩造成中国出口受损!原因是美国乱造钱和金融衍生品的病终于爆发了!但是最终牵连了整个世界,因为美国美元是世界的主币!而他们的经济无法满足美元的流通量!就是金本位相差太大,美国高估!原因是美国人乱印钱~乱印钱的原因是森林体系的病端!美元不与黄金挂钩了,美国人就可以无所顾虑的发行美元了,因为美元本身无价值了,他们也不怕了!之后导致美国人以债务生存,他们政府真是想的通!房价泡沫横起!百姓所购买的消费品价格过高!原因是货币流通性由制造业流转房地产业,业可以说中国人跟风吧,产生了这些现象!制造业萎缩!原因由两,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导致订单减少,二是因为股市牛市,房市利多现象,那些制造业不开发其主营产品,转向把流转资金投入房地产和股市了,产生后来的制造业危机! 
积极是!由于金融危机影响,政府变的积极了,政府再没由那么安稳享受税收了,只号出来发布政策!08年一系列的增长经济的政策于是就这样诞生了!还与偶以个积极方面是,网上购物积极了,因为现实中物价太高,还有个原因也是因为部分人的跟风,觉得詪新奇,在加上媒体的炒作,就更加变本加厉了!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3. 为什么2008年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影响不大?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中由于中国国际收支的资本项目还未完全开放、资产证券化的规模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有大量外汇储备,这些因素是中国免于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中国虽然没有在金融上遭受严重危机的冲击,但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的影响对中国的冲击和考验也是严峻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分工高度化、中国长期以来用外需来支持经济的发展模式等,都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再一枝独秀。

拓展资料金融危机,是指金融资产、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危机,具体表现为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机构倒闭或濒临倒闭或某个金融市场如股市或债市暴跌等。
系统性金融危机指的是那些波及整个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的危机,比如1930年(庚午年)引发西方经济大萧条的金融危机,又比如2008年9月15日爆发并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金融危机。
应对策略
一是股权重组,增资扩股;二是坏账打包,切割剥离;三是注入资金,解决流动性。首先,政府对陷入危机的金融机构进行重组,增资扩股。比如美国把“两房”国有化,把私有企业变成了国有控股的企业。其次,把银行的坏账剥离,打包放在一边,银行复苏后赎回资金,如果银行倒闭了,由政府埋单,将坏账清零。第三,当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老百姓挤兑时,注入资金,增加现金流。或者政府出面担保,增强社会信心;或者政府出面担保,让其他银行拆借。
参考资料:中国新闻网-回顾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国特色彰显魅力

为什么2008年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影响不大?

4. 这次经济危机和97年的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区别

这次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还是蛮大的,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现在,中国这个最大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大国肯定也会受到冲击和影响。在目前这种情况下,美国不敢再借钱,也没人愿意借更多的钱给他们。所以有人预测,美国消费的增长率在这几年里要减半。当美国的消费开始急速下降的时候,原来的国际经济结构就会发生很大改变。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是,中国向美国的出口就会受到很大的阻碍。目前中国的出口已经比较困难。东莞四分之一的出口企业已经垮台。问题刚刚开始,下一步可能更严重。直接影响:主要是对资本市场的冲击;对我国外汇储备缩水的影响,进而影响国内部分金融机构的业绩。如果我国持有的一些美国公司的债券并且该美国公司面临倒闭,不言而喻,这部分借款面临无法收回的风险,毕竟有一些债券是无抵押债券,因此,相关部门就该相应地计提相关损失。同时,国内一部分银行也持有的美国此类公司债务。因此,目前我们需要了解国内外汇储备中的债券所占比率以及外管局所持有的债务类别等情况以及国内部分银行所持有的美国乃至欧洲国家的债券数额和债券的属性。   另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如果国外投行的倒闭清算时,毕竟会将其全球投资组合中的资产头寸进行结算,如果我国的金融资产是其投资组合的一部分,那么这部分金融资产的抛售势必又加剧了国内资本市场的紧张局势,最近港股市场的大跌就应该于此有很大的关系。值得庆幸的是,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高,相信受此影响不会很大,多为心理上的冲击而已

5. 2008年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表现在哪些方面?我国应当采取何种宏观经济政策应

  金融危机(Financial Crises)最简单的定义是指突发的、覆盖几乎全部金融领域的金融状况恶化。金融危机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的定义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金融危机具有三层含义: ①金融危机是金融状况的恶化;②这种恶化涵盖了全部或大部分金融领域;③这种恶化具有突发性质,是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总结起来,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主要有以下影响:
  1.影响我国的外贸出口
  我国的对外贸易最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外贸出口已经出现衰退,中国的出口商品竞争力较大幅度地减弱,对外经贸形势面临严峻挑战。导致我国外贸出口衰退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各国出口商品结构颇为雷同,出口市场结构也非常相似,竞争性大于互补性。产品种类均主要是电子、化纤、服装、玩具、鞋类等劳动密集性产品,市场也均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地,因此,东南亚金融危机将削弱中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由于中国进出口总额占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比重近1/4,尤其是出口已成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一个重要“边际因素”,因此,贸易顺差减少,对我国经济影响巨大。同时,由于我国的出口中一半以上属于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国民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已达到较高水平,国际经济环境对中国经济运行和发展己开始产生较大直接影响,因此,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加。
  2.影响我国企业引进外资
  此次金融危机对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和企业投资产生了普遍影响。部分投资者缺乏投资信心,致使引进资金、技术等借助外力的发展受到限制和影响,招商引资难度加大,项目引进势头减弱。出于对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担忧,部分生产企业对国际经济走势难以预料把握,多数企业处于观望状态,经济增长放缓及企业投资削减会逐渐凸显,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未来工业引进外资增资扩能。
  二、对中国防范金融危机的政策建议
  1.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一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应该顺应不同时期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和金融制度的特征而适时主动调整。中国渐进主义的改革路径,决定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也必然是渐进型的。目前人民币汇率还不适合完全自由浮动,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要继续深化和推进,进一步健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逐步扩大汇率弹性区间, 以增强汇率对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能力,发挥汇率作为金融危机缓冲器的作用。汇率双向波动也有利于提高市场参与者防范风险的能力,并抑制短期资本的流入。同时,保持适度的外汇市场干预。货币当局应动态和准确地把握市场汇率相对于均衡水平的状况,遵从汇率目标区调控原则,采取“目标区内相机干预”和“边界干预”相结合的方式,逐渐扩大目标区宽度,保持渐进性与合理性,避免超调现象发生,使汇率水平能在自由浮动的情况下保持一定稳定的水平。
  2.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
  资本自由流动这把双刃剑,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包藏着巨大风险。发达国家的资本自由流动是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完善程度和金融监管水平相适应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资本项目对外开放要慎之又慎, 如果在条件不具备或者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贸然实行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当国际游资流入时,运用不当将使本国经济陷入困难, 如果一有风吹草动引起大量资金外流,本国将面临对外支付的困难。我国汇率弹性增大后,资本项目实行自由兑换应逐步推进,慎之又慎,待条件比较充分时再实现资本项目自由兑换,对投机资本的大量涌入和随后可能发生的流向逆转保持高度警惕。首先要夯实市场基础和完善市场规范,同时在开放中的动态博弈中逐步提高金融监管水平,有步骤地有计划地实现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的调整,从而更加安全地融入全球资本市场。
  3.尽快建立充分成熟的国内资本市场
  目前,大量流入的外商直接投资和数据巨大的外债,已对人民币形成压力。如果要避免因为过分依赖外商投资带来的潜在风险,中国就必须尽全力发展自己的资金市场。只有国内资本市场越活跃,中国对外资的依赖程度才会越低。因此,我们应该加快发展新的融资市场的步伐。在发展国内融资市场的过程中,特别应重视证券、债券和保险市场的发展,使它们成为中国国内基金的一个稳定来源的重要补充,特别是保证耗资巨大的基本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 减少对外国资本尤其是对短期外国资本的过分依赖。当然,目前的国内资本市场还不十分成熟,要建立充分完整的、市场化的资本市场运行规则,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监管;扩大市场流通总规模,提高市场内在价值;提高市场透明度、全面公布信息,以帮助投资者对金融风险做出正确评估,提高投资者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
  4.对外开放要与国内改革协调配套,特别是对外国开放资本市场要慎之又慎
  泰国政府在1992 年取消了过去几十年所采取的保护本国资本高达市场的一系列措施和做法,一下子全面向外资开放国内市场。但同时国内金融政策却没有相应配套改革,继续维持原先泰株同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政策。由此造成自由开放的国内资本市场与不自由的外汇管制混为一体, 助长了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这使全球都明白了一个道理,能否经受大量的国际资本流动的冲击,关键看经济是否健全,企业制度是否健全,金融制度是否稳定,中央银行是否有足够的监管能力。有的国家能免受危机影响,就是这个原因。对于中国来说,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关键是加快改革。但在加快改革步伐的同时,一定要保持对外开放与国内改革协调配套,特别是在对外开放资本市场的过程中更要慎之又慎。只有在已经具备开放资本市场的条件,包括已经建立有效的金融政策和相应的金融监管调控机制,建立了完整的法律基础,建立了一整套有效的宏观控制政策的情况下才能开放资本市场,决不能头脑发热,一哄而起。
  5.坚持正确的利用外资政策,合理控制外债规模和外债结构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和最富活力的国家之一, 也已连续数年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外资的大量涌入的确弥补了国内资金缺口,也支持了重点项目或大型项目的建设。但与此同时,也对我国的外资和债务管理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课题。首先,我国必须将外债规模确定并维持在一个适度或合理的水平上,即借用外债既要考虑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对外债偿付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不能盲目大量向外举债。此外,还必须对外债结构的各个要素构成比例进行合理配置,优化组合,特别是要合理安排短期债务和中长期债务的比例,以达到降低成本、减少风险、保证偿还的目的。最后,尽管中国外债规模一直控制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但应加快清理那些实际对外负债、又脱离政府监管的“隐性外债”,把“隐性外债”纳入外债监管范围之内,提高外债规范管理的有效性。
  6.维持国际收支平衡,保持充足的外汇储备,提高国家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在某种程度上说, 是一场国际收支危机和债务危机。片面追求高的经济增长率,进口需求超过出口能力,必然会导致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使外汇储备减少,削弱了国家经济的抗风险能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贸总额连年增长,对外贸易已成为世界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进行的外贸体制改革又为中国的对外贸易注入了新的活力。比如针对长期实行的贸易保护政策给工业带来不利于出口的倾向,我们已对进口许可证制度作了一定的调整。但是,无论我们怎么做,都必须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我们既不能为出口而牺牲进口,更不能为进口而牺牲出口。在大量吸引外资的现阶段,我们更应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并鼓励制成品尤其是工业制成口的出口,提高本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在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的同时,保持良好充足的外汇储备,以提高国家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2008年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表现在哪些方面?我国应当采取何种宏观经济政策应

6. 2008年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这是资本主义带来的必然结果,是这一时期发展的一个过程,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使它的危害最小化 !!! 

这次金融危机正在深入发展中,发展是硬道理!这句话是有那么一点地扑不破的味道。发展往理性方向进行时,无非两种可能,一种是危机引发革命,世界上出现新的社会主义浪潮,社会主义的理想得以新生。另一种是危机造成社会的改良,资本主义再一次不得不往理性社会靠拢。不管是那种事件出现,人类社会都是在此次危机后前进了的,资本主义体制必然走向他的反面。 

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大萧条;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经济措施及引发经济滞涨后果,这次贷危机——起源于2001年,由于在美国的民间团体——国民按揭协会等三家主要相似机构的住房贷款证券化部分,已经占所有抵押贷款的近一半。美国按揭贷款市场按照信用等级的高低,分为优质贷款、次级贷款和介于二者之间的贷款三种。所谓次贷危机,是指大规模向偿还能力差的低收入阶层贷款买房,并将这种住房贷款(次级贷款)证券化所引起的金融性危机。所谓证卷化就是购房者的按揭银行将按揭者的还贷作为一种期权债务在各个金融机构之间进行债务权力的转让,因为这里面有利可图,还债人始终受还款制约,而由于大量存在买房者(利用贷款买房是受到社会及政府积极鼓励的),房价直线攀升,房价市场预期看好,贷款购房者更是如潮如浪,那些金融机构正是看好这种趋势而发明了各种次贷债卷的多方转手买卖,当这种转手多转上几手时,出现了最后接手的持有债卷者对手中的大量债卷人的各种情况无从而知,连债务人的基本情况都不知道,这种债务必然出问题。结果,2007年7月就爆发了美国次贷危机。这次次贷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格式危机中的最新版本,以往从未出现过,这也是所谓为了刺激GDP的金融创新的成果,全球盼望GDP高涨的国家都步其后尘而出现多多少少的次贷危机。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 
这次2008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应该属于债务危机引发。 
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固有的内容,1929年-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恐慌,更是以严重的金融危机为先导。 
金融危机有其制度根源,是资本主义危机。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存在于市场经济固有的自发性的货币信用机制,一旦金融活动失控,货币及资本借贷中的矛盾激化,金融危机就表现出来。以金融活动高度发达为特征的现代市场经济本身是高风险经济,包孕着金融危机的可能性。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又一重大特征。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超国界发展的最高形式。各国在经济上更加互相依存,商品、服务、资本、技术、知识国际间的频繁流动, 
综上所述,现代市场经济不仅存在着导源于商品生产过剩、需求不足的危机,而且存在着金融信贷行为失控、新金融工具使用过度与资本市场投机过度而引发的金融危机。在资本主义世界,这种市场运行机制的危机又受到基本制度的催化和使之激化。金融危机不只是在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难以避免,也有可能出现于施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国家体制中。 
全球面临60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当前的金融危机是由美国住宅市场泡沫促成的。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一金融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每隔4年至10年爆发的其它危机有相似之处。 
然而,在金融危机之间,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当前的危机标志信贷扩张时代的终结,这个时代是建立在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美元基础上的。其它周期性危机则是规模较大的繁荣-萧条过程中的组成部分。当前的金融危机则是一轮超级繁荣周期的顶峰,此轮周期已持续了60多年。 
次贷危机导致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必须重新估计风险、分配资产,未来两年,发达国家资金将纷纷逆转回涌,加强当地金融机构的稳定度。由此将导致新兴市场国家的证券市场价格大幅缩水、本币贬值、投资规模下降、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其中最为脆弱的是波罗的海三国和印度。新的金融危机将为中国经济增长带来压力,但中国资金也面临“走出去”抄底整合并购相应企业的好时机。 
世界范围金融危机的乌云正在聚集,未来两年内,全世界将出现一次新型的金融危机。这一金融危机的最大受害者将是一些新兴市场国家,这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新的机遇

7. 08年金融危机对中国影响有多大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不容忽视

  在全球蔓延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明显冲击,中国自然也不例外。

  关于“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调查显示,认为不利影响“很大”或“较大”的企业经营者占57.4%,认为“较小”的占31.8%,认为“没有影响”的占2.7%,认为“不清楚”的占8.1%。

  从不同类型看,大型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上市公司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均有超过60%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不利影响“很大”或“较大”,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企业。

  从调查结果看,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动荡已经波及到实体经济,造成中国外需市场明显减弱,对出口依赖程度相对较高的东部地区企业、民营企业所受影响首当其冲,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相对较多。

  “三驾马车”变速各不同

  出口、投资和消费,被誉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在金融危机等影响下,过去在中国经济拉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出口”已经明显锐减,消费需求增长乏力;而投资也亟待提振。

  从投资需求看,认为政府投资需求“很旺”、“较旺”的企业经营者分别占12.2%和35.1%,其合计比重比2007年减少13.3个百分点;认为“合适”的占26.1%,略高于2007年;认为“不足”或“严重不足”的占26.6%,比2007年增加11.9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需求则是锐减。认为民间投资“很旺”、“较旺”的分别占5.8%和30%,其合计比重比2007年减少31.9个百分点;认为“合适”的占19%,比2007年增加4.2个百分点;认为“不足”或“严重不足”的占45.2%,比2007年提高27.7个百分点。

  从外贸出口需求看,调查显示,认为出口需求“很旺”和“较旺”的企业经营者分别占1.7%和14.8%,其合计比重比2007年下降了39.2个百分点,为近5年来的最低水平;认为“合适”的占22.8%,略低于2007年;认为“不足”或“严重不足”的占60.7%,比2007年上升40.5个百分点。

  从消费需求看,调查显示,认为消费需求“很旺”和“较旺”的企业经营者分别占2.3 %和20.1%,其合计比重比2007年减少25.9个百分点;认为“不足”或“严重不足”的占47.5%,比2007年增加22.5个百分点。

  需要指出的是,近日国家出台提振经济的“一揽子”扩大内需政策中,正是应对出口减弱,通过扩大投资促进消费的有力举措。

  经济预期虽下滑但08年增长仍会超9%

  在2007年中国经济存在过热势头的背景下,由于遭受到“内忧外患”的冲击,当前中国经济明显有下滑风险。不过,在关于“对2008年、2009年我国GDP增长的预计”的调查中,预计2008年我国GDP增长在9%以上的企业经营者占71.8%,预计2009年我国GDP增长在9%以上的占48.5%。

  在关于“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总体判断”的调查中,认为目前宏观经济“偏热”或“过热”的企业经营者占29.7%,比2007年减少36个百分点;认为“正常”的占29.1%;认为“偏冷”或“过冷”的占28.8%,比2007年提高26.9个百分点,为2002年以来的最高值。

  关于“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判断”的调查,企业经营者认为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很好”或“较好”的企业经营者占35.4 %,比2007年减少了41.8个百分点;认为“一般”的占40.5%;认为“较差”或“很差”的占24.1%,比2007年增加20.5个百分点。

  这一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持基本肯定的态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近四分之一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当前宏观经济形势“较差”或“很差”。

  通胀预期有所回落

  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曾是上半年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任务之一。不过,随着国内外一系列因素冲击,通胀预期已经回落。

  上半年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7.9%,7、8、9月虽然有所回落,但仍分别达到6.8%、5.4%和4.6%。调查显示,预期2008年CPI比上年上涨6%以上的企业经营者占78%,而预期2009年CPI在6%以上的企业经营者占61.5%,下降了16.5个百分点。调查表明,企业家普遍预期2009年的CPI将有所回落。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大宗产品供应仍然紧张。截至10月,我国经济运行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需求减弱经济下滑的情况下,通胀压力居高不下。而通胀又主要受成本推动影响。从能源成本来看,由于石油、煤炭、电力供应紧张情况有增无减,导致成本明显上升。

  调查显示,认为石油供应紧张状况“更加严重”的企业经营者占60.6%,比2007年增加28.7个百分点;认为煤炭供应紧张状况“更加严重”的占58.9%,比2007年增加34.4个百分点;认为电力供应紧张状况“更加严重”的占26.6%,比2007年增加14.3个百分点。

  企业用工增长放缓导致就业压力凸显

  就业是民生之本。经济的下滑造成企业用工增长放缓,就业压力增大是当前值得重视的一个大问题。

  调查显示,企业用工增长明显放缓。关于企业目前的从业人数情况,2008年用工人数“增加”的企业占32.5%,比2007年减少近10个百分点;企业用工人数“减少”的占24%,比2007年增加7.6个百分点;用工净增加8.5个百分点(“净增加”指的是用工“增加”的企业数比用工“减少”的企业数多的百分点,下同),比2007年减少17.4个百分点。

  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企业用工净增加4个百分点,比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少11.4个、11.9个和9.2个百分点。从不同规模看,小型企业用工净增加2.9个百分点,比大型和中型企业分别少20.1个和8.7个百分点。

  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出现用工净减少现象,即用工“减少”的企业比“增加”的多0.2个百分点;民营企业一改前些年用工增长明显快于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的现象,2008年用工净增加7.6个百分点,比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低2.3个百分点(2007年前者比后者高12.8个百分点)。

  从企业2009年的用工计划看,用工净增加预计11.9个百分点,比2007、2006年所做的计划数均低20个百分点以上。

(责任编辑:张玉珂)

08年金融危机对中国影响有多大

8. 1997年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是索罗斯用其量子基金打的一场大规模货币狙击战.量子基金投资于商品、外汇、股票和债券,并大量运用金融衍生产品和杠杆融资,从事全方位的国际性金融操作。量子基金在需要时可通过杠杆融资等手段取得相当于几百亿 甚至上千亿资金的投资效应,因而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一个举足轻重的力量。同时,由于索罗斯的声望,量子基金的资金行踪和投注方向无不为规模庞大的国际游资所追随。因此,量子基金的一举一动常常对某个国家货币的升降走势起关键的影响作用。对冲基金对一种货币的攻击往往是在货币的远期和期货、期权市场上通过对 该种货币大规模卖空进行的,从而造成此种货币的贬值压力。对于外汇储备窘困的国家,在经过徒劳无功的市场干预后,所剩的唯一办法往往是任其货币贬值,从而使处于空头的对冲基金大获其利。 
1997年下半年,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许多东南亚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和韩国等长期依赖中短期外资贷款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汇率偏高并大多维持与美元或一揽子货币的固定或联系汇率,这给 国际投机资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捕猎机会。量子基金扮演了击者的角色,从大量卖空泰铢开始,迫使泰国放弃维持已久的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而实行自由浮动。从而引发了一场泰国金融市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危机很快波及到所有东南亚实行货币自由兑换的国家和地区,迫使除了港币之外的所有东南亚主要货币在短期内急剧贬 值。东南业各同货币体系和股市的崩溃,以及由此引发的大批外资撤逃和国内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给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当时中国没有入世,经济各方面的国际化程度和开放程度并不是很高,一些出口企业和主要依靠东南市场的企业受到重创.当时香港刚回归,国家为了维护香港繁荣稳定而砸入了大量的外汇维持港币市值,所以国家损失很多资金.国内也有很多企业的产品积压,金融行业也低迷. 
当时国务院朱总理以强劲的手腕,顺利的度过了那次危机.对外,实行人民币坚决不贬值,以大量资金投入外汇市场,维持人民币市值.对内,实行扩大内需政策,想尽一切办法扩大内需.五一黄金周也是当时的一套方案. 
现在的金融危机,国家也实行了扩大内需政策.用扩张性财政政策,以中央4万亿人民币带动地方更多资金,加大基础项目的投入,积极拉动内需.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中国大量基础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随后带来了中国11年的经济迅速腾飞.今天的金融危机,国家政府又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大内需,加大基础建设.中国有14多亿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8%,市场潜力巨大.一旦全面开发,中国的经济将是世界第一.此次金融危机后,世界的眼光都将转向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