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饥饿,保持奋进

2024-05-19 14:24

1. 保持饥饿,保持奋进

          今天读到一篇文章,大概的意思是人要保持适当的饥饿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才能激发人向上的动力。保持饥饿,既指身体上的,也指精神上的,我们应该让自己处于一种状态:不是过分缺乏,也不是过分满足,可以正常活,但总有更高追求。如果能够做到保持饥饿,也就有了保持奋进的动力,我们能够从饥饿感中获得清醒,获得期望,获得动力。
  
     实际上,现今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我们如果不能好好调整自我的状态,就容易跟不上社会的潮流,要跟上潮流,保持饥饿,保持奋进无疑是最好的办法之一。精神上不能太饱足,因为饱足就意味着停滞,相比于世界的浩瀚,我们本身再努力,所知所得也不过一星半点,只有保持饥饿感,才能在向前奋进的路上获得源源不断的乐趣。
  
          我自己就有切身体会,如果中午吃的多一点,下午就处于混混入睡的状态,干什么事也不能专心,由于胃中的食物过多,需要更多的供血来帮助胃消化,同时本该供应大脑的血液和能量就会减少,这时大脑处于一种缺血,缺氧的状态,自然你工作就不在状态,效率低下。通过适当的节食来调整自己,使自己身体时刻处于健康的最佳状态。
  
       相信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餐餐都吃饱,人就很容易吃什么都不香,食欲会有所下降。而且,总是吃得很饱的人,身体更容易肥胖,身体肥胖了,就更容易患上某些疾病,所以,不愁吃喝的现代人,要面临的问题,是在五花八门的食物面前懂得克制,适当地保持身体的饥饿感。所以从现在开始使自己保持饥饿,保持奋进,保持锻炼,保持健康!

保持饥饿,保持奋进

2. 保持饥饿感

一头狮子在什么时候的战斗力最强,当然不是吃饱的时候,而是饥饿时。
  
 只有处在饥饿状态下的猛兽战斗力最强,因为这时它们有需求有目标,相反吃饱了则会懒洋洋地躺在地上。
  
 人也一样,要保持这种饥饿感,就像写作因为要输出,所以就得有输入。想要有输出就得不断地输入,只有输出时,才会发现自己知识的匮乏,反过来就会去寻找输入。
  
 学习也一样,如果安于现状,觉得自己知道的已经很多了,就没有继续学习探索的欲望,就阻止了自己前进。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对学习对知识保持一种饥饿感,让自己有主动探索的欲望。
  
 怎样让自己有饥饿感呢?
  
 就是不断地输出,把所学的知识讲给别人听,或写出来。在讲解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别人的反馈会知道自己知识的欠缺。
  
 试着去掏空自己,把自己所学到的掏空,再吸取新的知识,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库,不断地更新自己的大脑。
  
 保持饥饿状态,可以让自己充满战斗力。

3. 保持饥饿感

保持饥饿感是现代人生活幸福的来源。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当前,我国大部分人都物阜民丰,生活相对富足,早已告别了过去缺衣少穿,生活困顿的状态。所以吃饱穿暖,对现在普通人来说是很平常。虽然不可能顿顿吃山珍海味,但偶尔吃上一顿,甚至是经常吃鸡鸭鱼肉,应该是完全没有问题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吃饱饭也不再是什么奢侈的事情,不知不觉中,连肥胖已经变成一种常见病。这也许放在几十年前是很难想象的。过去一年都吃不了几次的饺子,现在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过去一年吃不到几斤肉,现在我们吃肉也已经是我们的正常生活。在吃饱吃好吃胖的同时,人们越来越发现,吃什么都不香了,越来越丧失了对饥饿的感觉,甚至因为吃得太多太饱,以至于把身体都吃出了各种各样的毛病。所以现在医生给出的保健建议变成了:“吃饭只吃七分饱”、“要管住、迈开腿”等,因为人只有在饿的时候,才觉得吃的什么都是香的,同时也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保持饥饿感,的确是人们生活幸福的来源。
  
 其实,不光在吃饭这件事上要,保持饥饿感,我们还应在对知识的学习上,时常保持饥饿感。这里的饥饿感,绝对不是说,要少读书,而是保持对知识不满足的感觉。这一点很好理解,因为读书和吃饭不相同,读书是一个学习知识消化知识的过程,学的越多、知道的越多,对增长知识和提高能力来说,是有很大帮助的。保持饥饿感就是,保持对知识的不知足,从而让我们多学一些知识,多掌握一些技能,这对我们人生会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在学习这件事上,我们也要常常保持饥饿感,这对我们人生来说都是大有裨益的。
  
 总之,在饮食方面保持饥饿感,会使你吃饭感觉更香,生活感到更幸福,身体更健康;在知识方面保持饥饿感,对自身掌握知识的不满足,从而有利于自己更进一步刻苦努力学习知识、提高技能。

保持饥饿感

4. 人要保持一种饥饿感!

很多人很不解,为何要在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里,让自己吃不饱,饿着自己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除了可以减肥,最重要的就是激励你锐意进取,持续努力。 
  
 饱暖思淫欲,闲着就蛋疼,这是人类的本性,人天生拥有一种撰刻在骨子里面的“懒惰”,当人们生活在安逸中,就自然少了奋斗的欲望,就会被安逸慢慢蹂躏,直到失去奋斗的意念。所以,保持一点“饥饿感”,能够让人思进取,提高精神活力。
  
 本文讲述的“饥饿感”,并非真的放着一日三餐不吃,饿着自己,虐待自己,而是在精神层面上让自己保持一种清醒,当自己在安逸中萎靡不振的时候,能够用“饥饿感”警醒自己、刺激自己。
  
 虽然道理人人都懂,但是吃饱、吃好,对于人类而言,是最原始的欲望,如何控制自己少吃,保持一点点饥饿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一顿、两顿可以忍受,长久以往坚持下去,未必人人可以做得到,这需要强大的自控能力,需要用自己的意志力来压制自己的原始欲望,能够做到的人少之又少。

5. 饥饿感,是种绝佳状态

保持饥饿,保持愚蠢。乔布斯这样说。
  
 中午之前,对于这句话,我是没什么感觉的。
                                          
 午餐,八人。菜接力赛般,一盘接着一盘,躺在餐桌上耀武扬威。猪肉,牛肉,鱼肉——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只差天上飞的了。桌上五花十色,层层叠叠,“油”色欲流。玩乐间,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口口生香,风卷残云般,盘盘皆“光”,只剩残骸。但是我们意犹未尽,一边调侃着“菜价高,不实惠”,一面嬉闹着“服务员再上菜单”,如此这般,这餐饭前前后后点了三轮,硬是吃了两小时。直吃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甚至连服务员都连连叹气,只剩驱逐。我们摸着滚圆的肚子,对着桌上的空盘子,哈哈大笑,有点“志得意满”,更有十二分的成就感。嬉笑中,大家心满意足又无限留恋地离开了饭桌。有美食的日子,岂不快哉!
  
  
 酒足饭饱,吃嗨了,尽兴了,回来躺在床上,我有点不舒服了,因为,太饱了。想到每年春节期间,我们冒着增肥十斤的风险,大快朵颐,“临幸”各色美味。遇到亲友宴请,餐桌上“叠床架屋”,各样美食轮番上阵,直吃得我们七荤八素,三月不知肉味。于是,各种美食到了我们嘴里,都只是食物而已,我们已品尝不出它的风味。而我们中国的酒桌文化,就是丰盛为好,越丰盛越好,不仅彰显主人的热情,同时也是对客人的深情。因此,舌尖上的美食往往成了餐桌上的浪费,也成了我们身体上的疲累与痛苦。
  
 于是我又开始怀念先前饥饿的感觉,多好。
  
 常说,饭吃七八分饱,便是最佳状态。不仅助于保持身材,而且益于健康。但,那是一道难题啊。吃饭,人人喜欢吃得尽兴,吃到不能再吃之时才会恋恋不舍离开餐桌。现在想想,意犹未尽,真的是一种境界,未见得人人都有。正是因为始终保持饥饿感,我们的胃部才能有更多的可能性,去品尝其他美食,有更多的空间来蠕动消化。饥饿时,我们鼻子闻到的,都是香味,甚至连风,都是香的。舌头品尝到的,处处鲜美,即使粗茶淡饭,到嘴里,都是珍馐美馔。我们用心咂摸,吸吮它的汁液,那种感觉,好极了!一旦吃饱,胃部便再也进不去东西了。
  
 生活中,也要保持饥饿。始终保持饥饿之状,大脑才能进去新鲜氧气,我们身体各个器官才能永远保持鲜活的状态,才能更好地新陈代谢。“饿”意味着,我们有生活的目标,我们得为了“饱”去奋斗,去寻寻觅觅,去努力吸收营养,让我们的内心丰盈精神饱满。
  
 “饿”,同时也意味着,我们有更多时间在独处,而非一直处于群居状态。诚如毕淑敏老师所说——
  
 是的,只有学会独处,才能更好与人相处。静处守心,我们才能认真和心灵对话,聆听它的心声,从而积蓄力量,全力奔跑。
  
 饥饿的状态,挺好!
  
                   ——2017.9.11初日照高林

饥饿感,是种绝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