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情绪的几个阶段:

2024-05-18 22:20

1. 关于情绪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刚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或看到他人有情绪时会感到恐惧,因为对情绪不够了解也无法掌控它。这个时候可能我们是即好奇又恐惧的
  
 
  
 第二个阶段:随着不断的成长和探索你已经开始对情绪有了一定认知,并且在一定的情况下你找到了这些情绪背后的需求。无论是委屈还是愤怒,这个背后都有一个未完结的伤痛在等待着你去完型。这个时候你明白了原来情绪是内在的语言,它在向你传递着一些信息。你能更理性的看待它,并且通过情绪信号的传递你越来越了解自己,共情自己及他人,这是一个深刻的生命体验。
  
 
  
 第三个阶段:来到第三个阶段你通畅已经开始聚焦如何满足情绪背后提醒你的那些需求,每满足一个需求你的自我价值和自我确信都会增强一步,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内在力量的升起。而且对对待外界你能清晰平稳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你能明白对方的出现和碰撞都是来让你“找到”自己的,你有了更多的平和和从容。
  
 
  
 这三个阶段会交替着进行,同时不断的净化你的负面信念,直到你越来越完整,能体验到什么是“本自具足”。
  
 
  
 PS:写这段的时候头皮发麻,我大概又接了什么天线吧,是生活中的体验,也是传递的通道[爱心][合十]

关于情绪的几个阶段:

2. 情绪的三个阶段

情绪这个话题,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焦点,我经常听到很多人会说这么一句话,他人挺好的,就是脾气差点,说话有些让人难以接受。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没有清晰表达自己也没有去关心他人。
  
 情绪的这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我都有深深的体会,再次回到我们是做情绪的奴隶还是情绪的主人这个问题上,最开始的自己就是情绪的奴隶,经常受外界的影响,看别人的脸色、揣测别人的心理,考虑这话我该不该说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反观现在,当时的自己完全是在为别人买单。慢慢的自己开始反思,开始控制情绪,迈出了敢于说不的第一步,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敢于直接表露自己的需要,但是毫不顾忌别人的感受,有点像只要我高兴我痛快就好的感觉,把周边的很多人得罪,有一种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感觉。发觉问题后,自己努力去做情绪的主人,在表达自己需求的同时,兼顾关心他人,能够为自己的需求负责,同时不去牺牲别人。
  
 虽然最后一个阶段自己做的还不够好,偶尔还会有控制不住脾气的时候,但我相信只要善于去觉察情绪背后的需求,慢慢的会掌控好自己的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

3. 情绪的三阶段分为什么呢?

情绪的三阶段分为:
第一,先感觉到事情的发生。
第二,然后会触动到内心不安。
第三,最后掀起了内心深处的波浪。这时候的情绪就被激活了。

情绪调节的基本过程
情绪调节的方法主要分两种:认知调节和合理发泄。认知调节通常在事件发生之后,情绪发生之前,当事人通过对事件客观和冷静的分析,用自己的生活哲学去应对事件,使自身情绪对事件的反应合乎健康的心理规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想通了”。
合理发泄就是当事情超出了当事人所应对的能力之外,使当事人感到束手无策、压力重重的时候,当事人通过身体的发泄活动来替代情绪发泄。

情绪的三阶段分为什么呢?

4. 情绪的三阶段分为什么?

警觉反应、阻抗和衰竭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于刺激的突然出现而产生情绪的紧张和注意力的提高,此时体温与血压下降、肾上腺分泌增加,进入应激状态。
第二阶段,机体充分动员潜能以应付环境,因而产生大量调节身体的激素。
第三阶段,压力存在太久,应付压力的资源耗尽,机体被其自身的防御力量所损害,导致机体疾病。长时间地处于应激状态,对身体健康是很不利的,有时甚至是危险的。

情绪情感的组成分类

情绪和情感由三种成分组成: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即表情)和生理唤醒。主观体验是指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
不同情绪有不同的主观体验,这就构成了情绪与情感的心理内容。外部表现也被称为表情,是在情绪和情感状态下,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形式,包括面部表情、动作表情、语调表情。生理唤醒是指情绪和情感引起的生理反应,涉及广泛的神经系统。不同情绪与情感的生理反应模式是不一样的。

5. 情绪的三阶段分为什么?

情绪管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无意识的压抑或发泄”到“有意识的宣泄与表达”再到“有意识的觉察与成长”。

来看看你在哪个阶段吧。

1 无意识的压抑或发泄

情绪,尤其是强烈的情绪,如果没有处理好,伤已又伤人。

“无意识的压抑”明显属于伤自己比较多的类型。

成长过程中,因为父母、老师的各种教导,

或者他们的干预方式,让我们觉得有些情绪是不适合的,是不能有、不能表达的,

或者他们的教育方式,让我们习得一种忽视、压抑自己情绪的习惯,我们会自动的把它压抑下去,或者觉得它无所谓。
事实上,这些情绪一直存在着,变成“内伤”,不断积累,有一天突然爆发出来,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怎么突然这个样子,相信很多人体验过,或者见过这样的现象。

如果说“无意识的压抑”伤自己比较多,那“无意识的发泄”明显伤别人多一些。

“无意识的发泄”有以下两种常见的表现方式:

一种是以情绪化的方式表现出来,让别人觉得你的表现有点过分或者有点奇怪。

我们会有这样的体验,在跟对方交流过程中,不知道说的哪句话“伤”到了他/她,对方突然很大情绪,说话声音、语调,状态发生了变化。

这种情况下,可能对方并没有完全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而直接以“激烈”的方式表现出来,关闭正在进行的沟通。这个时候,他/她说话的方式、内容,只是为了表达情绪。

另一种是转移到其它地方,让身边人觉得莫名其妙。

我们也经常会遇到某些人突然莫名其妙对你发火,或者我们也会无名爆怒,对他人发泄,比如常见的现象在单位受了气,回家冲老婆/老公、孩子发火。此刻,自己并没有看见自己的情绪、自己待在伤害里。

以上两种方式,都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冲身边人无故发泄,而别人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莫名其妙的伤及无辜。

2 有意识的宣泄与表达

情绪发生时,自己有没有意识,有一个质的区别。

自己没有意识,我们就会把情绪压抑下去,或者下意识的以“消极的方式”表现出来或者转移到其它地方。

这种情况下,情绪会附带在我们的言行中,变相去表达,让我们的行为不受控,我们以为自己在表达内容,实际上是在潜意识的表达情绪。

别人不知道我们为什么会这样子,变得不讲道理,有时候,我们也自己也疑惑,为什么自己控制不了自己,其实都是情绪惹的祸,而自己并不知道。
对情绪的敏感觉察(即有情绪时,能很好的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最大的益处在于,我们知道自己有情绪,也知道自己这样说、这样做有发泄情绪的原因在里面,我们可以表达情绪.

最常见的“有意识的情绪管理方法”,就是“有意识的宣泄”,即,我们意识到自己有情绪,并选择一种方式去宣泄(倾诉、体育运动、睡觉、唱歌、看电影等等)。

有时候在沟通过程中,我们意识到自己有了情绪,也意识到自己的声音大了点,语速快了点,觉察到了自己的情绪。

当沟通不畅时,或者因自己带情绪的表达方式让沟通效果不理想时,我们可以意识到是自己的情绪在作怪,就可以及时调节、控制。

这也是很多擅长沟通的人经常做的,他们会主动承认并表达自己的情绪,当这样描述时,一般都能等到对方的理解,也让沟通有了转机。

3 有意识的觉察与成长

情绪管理的另一个水平,就是觉察与成长,目的就是放下、接纳、爱。

情绪从本质上来讲,是动机、欲望满足与否的表现,欲望满足时,我们开心、高兴、兴奋,各种积极情绪。

欲望没有实现时,我们伤心、生气、愤怒,各种消极情绪。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我们有欲望,我们易受伤害。

而我们的大部分欲望,来源我们成长过程中的欲求未被及时满足,我们太容易受伤害,也源于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没有及时得到父母等“重要他人”的认可与支持。
每一次情绪的发生,其实都是我们觉察与成长的机会。

觉察情绪过程中的心理感受、身体反应,可以让我们对自己更了解、对身体更敏感,对自己的了解和对身体的敏感,可以提高自己的直觉能力,提升自己的灵性水平,让我们更容易与自己、他人、自然联结。

觉察的同时,也是机会,让我们可以深入去了解自己的行为模式,明白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那些未满足的欲望与期待,面对它们,通过“接纳”、“原谅”、“转变”等方式去放下、成长。如此,我们在面临很多情境时,可以放下原来的应对方式,即使再有情绪,也可以坦然应对。

当我们那些负面的情绪越来越少,那些被压抑的,没有表现机会的自我实现动机、爱的欲求就会自然表现出来。

每次情绪的产生,都是我们成长的机会,问题是:我们是否有能力从无意识转化到有意识,是否可以觉察瞬间产生的情绪以获得成长,还是只是任由情绪伤害自己、伤害身边的人。如何做情绪的主人,是我们一生必修的学问。

情绪的三阶段分为什么?

6. 情绪的三阶段分为

一、心境心境是指微弱而持久,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漫性,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的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喜、怒、哀、惧等各种情绪都可能以心境的形式表现出来。一种心境的持续时间依赖于引起心境的客观刺激的性质,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个人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在一段时间内处于积极、愉快的心境中。心境对个体既有积极的影响,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良好的心境有助于积极性的发挥,可以提高工作学习效率;不良的心境会使人沉闷,妨碍工作学习,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所以,保持一种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心境对每个人都有重要意义。二、激情激情是一种迅猛爆发、激动短暂的情绪状态。激情是一种持续时间短、表现剧烈、失去自我控制力的情绪,激情是短暂的暴发式的情绪体验。人们在生活中的狂喜、狂怒、深重的悲痛和异常的恐惧等都是激情的表现,和心境相比,激情在强度上更大,但持续的时间一般较短暂。激情通过激烈的言语暴发出来,是一种心理能量的宣泄,从一个较长的时段来看,对人的身心健康的平衡有益,但过激的情绪也会使当时的失衡产生可能的危险。特别是当激情表现为惊恐、狂怒而又爆发不出来的时候,会出现全身发抖、手脚冰凉、小便失禁、浑身瘫软等症状。三、应激应激是指个体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是个体觉察到环境的危险或挑战而产生的适应或应对反应。比如,人们遇到突然发生的火灾、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时,刹那间人的身心都会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此时的情绪体验,就时应激状态。应激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一般应激状态使机体具有特殊的防御或排险功能,使人精力旺盛,活动量增大,思维特别清晰,动作机敏,帮助人化险为夷,及时摆脱困境。但应激也会使人产生全身兴奋,注意和知觉的范围缩小、言语不规则、不连贯,行为动作紊乱等表现。紧张而又长期的应激甚至会导致休克和死亡。

7. 情绪的三阶段是怎样的?

情绪的三阶段分为:
第一,先感觉到事情的发生。
第二,然后会触动到内心不安。
第三,最后掀起了内心深处的波浪。这时候的情绪就被激活了。

情绪调节的基本过程
情绪调节的方法主要分两种:认知调节和合理发泄。认知调节通常在事件发生之后,情绪发生之前,当事人通过对事件客观和冷静的分析,用自己的生活哲学去应对事件,使自身情绪对事件的反应合乎健康的心理规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想通了”。
合理发泄就是当事情超出了当事人所应对的能力之外,使当事人感到束手无策、压力重重的时候,当事人通过身体的发泄活动来替代情绪发泄。

情绪的三阶段是怎样的?

8. 情绪调节的5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情境选择  
  
 每个人每时每刻通过视听嗅味触各种感官所接触到的信息是无穷无尽的,可是我们真正在大脑中加工的信息却非常有限。 因为在所接触的海量信息中,我们的注意力系统对信息进行了层层筛选,仅让部分信息进入到意识中,而剩下的大量信息就丢失掉了。 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真实面貌的认识其实非常少,大部分对环境的感觉,都在第一个阶段被过滤掉了。能够被关注到的信息,往往是对个体有意义的信息。一个非常典型的现象,人们很容易在嘈杂的环境里听到他人呼唤自己的名字。 不仅如此,在模糊的情境下,我们还容易对此发生建构,例如和自己姓名接近的发音也容易被听成「好像有人叫我」。 意义的建构,来源于最初的经历。刚出生不久的小婴儿不会对自己的姓名那么敏感,刚上小学的孩子没有大人们认为的良好学习习惯,每个人的初恋都让自己刻骨铭心,这些都反映着这样的道理。 情境选择也可以是主动的选择。例如,当一个人知道自己对演讲很焦虑之后,选择了一份从不需要演讲的文案工作,从而避免了需要演讲的场合。这种主动的选择,也属于情境选择。 
  
   第二个阶段情境修正 
  
  这个过程就好比我们正在开车,前方的路是令自己不开心的记忆,可是这是一条高速环线,我们无法180度直接掉头,只得在前方驶入辅路,以备下一个路口转弯。驶入辅路这个动作就类似于情境修正,我们没办法回避那个方向,但在情境中稍稍把焦点转换。 例如在谈话中,我们转移话题,从而不再谈起刚刚那个引起焦虑或悲伤的事情。 
  
   第三个阶段注意力分配 
  
  这个过程中人们把注意焦点进行转换和分配。 可是遗憾的事,令人不悦的事情往往更容易吸引住人们的注意力,而愉快的事情总会转瞬即逝。这种现象叫“负面信息效应”,即负面信息比正面信息更具有影响力。 所以在我们的记忆中总会记得和他人争吵的时刻,发生矛盾的情境与令人不悦的故事。 
  
   第四个阶段认知改变或认知重评 
  
 这就是的简洁模型中,提出的前摄调节,当外界的情境刺激已经被选择和注意之后,情绪产生之前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我们大脑对外部事件的认知。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半杯水: 只有半杯水or还有半杯水? 你怎么理解外部环境的刺激,影响了接下来你会产生的情绪感受。 
  
  第五个阶段情绪反应的调整 
  
 的简洁模型中,提出的反应调节。当情绪感受出现之后,我们如何应对这种感受。 最典型的一种反应,就是Gross所谓的「表达抑制」。换句话说,人们常常要掩饰和隐藏自己的负面感受,不让别人看到,这就是表达抑制。 这是一种消极的情绪反应调节策略。因为大量的研究表明,过度使用表达抑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 我们会发现,不同的人面对消极情绪,采取的措施都不一样。例如,有些人感觉难受时,会找闺蜜倾诉、吐苦水,用语言的形式表达内心的悲伤;有些人会让自己投入的无尽的工作中,用行动来麻木自己;还有些人会服用安眠药,改变生理反应,让自己一觉睡去,以驱散悲伤带来的疲惫感。 如果没有有意识的注意情绪调节策略,人们下(无)意识的调节方式,往往是表达抑制。 这背后有社会评价、社会认知、性别认同、依恋关系等复杂的原因。但总之,如果不是有意训练,人们可能很难学会主动且恰当地表达情绪。 久而久之,被抑制的情绪,会以更复杂、更深远的身心健康问题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