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英国的气候不太宜人?

2024-05-12 10:21

1. 为什么英国的气候不太宜人?

1、英国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2、英国受盛行西风控制,全年温和湿润,四季寒暑变化不大。

3、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4、通常最高气温不超过32℃,最低气温不低于-10℃,平均气温1月4~7℃,7月13~17℃。

5、年平均降水量约1000毫米。北部和西部山区的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中部和东部则少于800毫米。每年二月至三月最为干燥,十月至来年一月最为湿润。

6、英国终年受西风和海洋的影响,全年气候温和湿润,适合植物生长。

7、英国虽然气候温和,但天气多变。一日之内,时晴时雨。

为什么英国的气候不太宜人?

2. 英国人们的生活环境好吗?

英国人的真实生活水平
  
  之前看到了有位仁兄写日本的真实生活,我参照了一下英国的,觉得日本和英国在很多社会体制和消费概念上是一样的,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英国人的真实水平。 本人工作了一年半,收入在同龄人中属于略高于英国平均水平。
  
  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人有很多地方和之前那位仁兄描述的日本人真实生活一样,之前那位仁兄用了计件的办法来描述购买力和收入的关系:  
  月购买力即中国月工资/物价=1500元/7元=214件,日本30岁工人的月工资/物价=300000日元/100日元=3000件,日购买力中国 214件/30天=7件/天,日本3000件/30天=100件/天。反过来理解物价/工资比就是中国物价一天工资能买7件,日本一天工资可以买100 件。      
  
  对此很多人难以理解, 有人反驳说一碗拉面在日本要600日元,是中国物价的5-10倍。其实作者没有错,网友的拉面论也没有错,只是网友有一个概念没有搞清,那就是,在中国,最贵的是物品,最便宜的是人力,而在发达国家,最贵的是人力,最便宜的是物品。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日常生活用品和食物,如果去超市购买,价格将非常便宜,便宜到什么程度?便宜到等于或略高于大陆的消费水平。 那位在日仁兄说的百元店,英国也有一镑店,很多东西,比如六灌可乐一镑,十二个鸡蛋一镑,一大盒曲奇饼一镑,这些都是确实存在的,到不是夸大。当然,这些一镑店都是档次比较差的东西,在超市里同样的物品会有明显档次的差别,比如一盒鸡蛋,最便宜的一镑十五个,最贵的可能是三镑六个。一镑店都是同类中最低端的,但是由于很多生活必须品在我看来没有必要买到很高端,所以一镑店还是我非常乐意去的地方。与之对应的是英国的人力资源非常昂贵,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所有的服务业价格会提上一个档次,去餐馆和在家里自己做饭在消费上可能相差三到四倍,所以像在中国一样,在家吃怕麻烦不如去餐馆的说法在英国是不成立的,当然,去KFC或者一些印巴的kebab快餐店除外。 很可悲的是,中国人的人力便宜不仅体现在国内,在英国也一样。 同样的宅急送,PIZZA HUT全伦敦都有点,到我家应该不超过10分钟,是15镑以上起送, 我知道的一家中餐馆离我那里车程是25分钟,十镑钱以上起送。 一个雨天我点了十二镑钱的菜,过了一个半小时门铃响起,一个十八九岁的白白净净的小伙子头发湿漉漉的站在门口,我很过意不去,因为我知道如果来回车程快一个小时却只送12镑左右的东西的话,那他一个小时挣的钱应该不超过3镑,我知道英国的法定最低工资是5.5镑,但是中国城里的最低工资有开到两镑的。
  我觉得那位日本仁兄对日本社会结构经济体系构成了解非常透彻,在下很佩服,远远达不到那种程度,只能尽力为之,在这里模仿那位仁兄的构文逻辑了。 
  
  
  1, 收入和购买力。 
  
  收入: 英国普通人毕业后的收入为2万镑,逐年递增,在三十岁左右达到3万镑,在四十岁达到4万镑, 这是属于平均税后水平,低于这个的应该算是比较不如意的,高于这个应该算是比较成功的。 月购买力按照三十岁的3万镑计算 英国月工资/物价 = 2500镑/2500件, 英国人的日购买力应该是 2500/30,大于83件, 个人觉得在英国一镑的用途还是要略大于100日元,所以日英两地的生活水平应该比较接近,日本略高。 这个应该可以理解,日本的人均GDP本就略高于英国。 由于饮食习惯的问题,英国和日本在有些食物的价格上应该有区别,比如英国的牛奶,鸡蛋,土豆,西红柿,胡萝卜,牛肉,羊肉,果汁等就相对便宜,但是鱼类,新鲜叶类蔬菜,猪肉相对比较贵。 一般来说周末开车去附近24小时的大型超市买两个礼拜的东西塞满冰箱。 如果不去餐馆也不出去社交的话,我和女友一个月的生活费大概在200-300镑,这笔钱已经足够吃自己想吃的喝自己想喝的。 如果去一般的餐馆的话平均每个人消费是15-20镑。 
  
  2, 住宿
  伦敦的住房比其他城市贵30%-40%, 伦敦又从里到外划成六个区,你可以把伦敦想成六个同心圆,从内到外六个圆圈价格也是从高到低。 英国人在有第一份工作的一到两年内都会租房住,一般来说一个地段不错的现代高档公寓区离地铁站比较近的二区或三区的两卧一厅租金在1000镑一个月, 如果在市中心一区的话价格可能达到1500-2000。 而如果在三区以外的话一个三房带花园的房子可能一个月是800镑,所以找一个三区以外离火车站近的房子是个不错的选择。 英国人的购房大都通过分期付款,凑够首期直接去银行谈分期付款。 三区一个不错的三房两厅带花园车库的房子大概是30W镑左右,那样首付3W镑,以后每月付500镑付20年,这点和日本的情况应该很像。 二线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房价低大概20%-30%, 三线城市房价低50%-70%不等, 有一次去英格兰北部的一个叫做grimsby的海边小镇玩,看到那边的海景房子一套是8W镑,看的我心很痒。 
  
  3,话费
  这个我想单独拿出来提一下是因为我也曾经是深受电信剥削的苦难者,一直觉得用手机聊电话是件非常奢侈的事情,每每有电话打来还要看一下区号计算下是来自多少公里以外的电话。在英国签了手机后终于明白了很多问题,比如,为什么中国人那么喜欢发短信。 这边的手机通常是签合同,一个18个月的合同,每个月交付30镑钱,运营商送你一部价值300镑的手机,每个月有1000分钟话费和500条短信,并且分钟数是单向计算,接听电话收钱这种谬论是绝对不可能存在的。 30×18-300,这样算来其实18个月的花费总共是240镑,那每个月花费是13镑左右。 我想了下大学期间我的手机话费应该是每个月100元左右,算下两地的收入差,再想一下那个短信机真的是恨电信恨的牙痒痒。 
  
  
  4, 税收
  
  英国的税收很高,正式工作的话1500-35000镑的收入者需要交付20%的个人所得税,另外还有11%的每年的医疗保险费用。收入高于35000的部分将支付40%的税收,也就是说一个年工资是四万镑的英国人,一年交的个人所得税是35000×20%+5000×40%=9000镑。 收入越高交的税越多。 英国实行的是真正的高收入高贡献政策。 英国的税收被大量用于医疗和教育,本国国民教育成本极低, 医疗是全民免费,其实其覆盖面不止全民,是所有合法在英国居住的居民,包括留学生。 这种制度保证了再穷的人也享受最最基本的权利,生存权,不管你是否有份正式工作都可以去医院排队享受医生的免费诊断,医生会给你药房,你拿着药房既可以问医院购买,也可以自己去药材店购买,把医院从一个卖药的角色转化成一个诊断的角色,这是把医生和钱分开的一个关键措施,只有把这些关键部门的利益外壳剥离才是能解决很多我们今天诟病的问题,不知道为什么每年那么多过来考察的官员对这些措施视而不见。 
  
  以上是对英国人生活的一些方面的介绍, 希望大家结合那篇日本人的真实生活对国外的生活水平有个大概了解

3. 有谁知道英国那些城市适宜居住和生活呢?比如从水质、空气质量、消费水平等方面来考虑。

如果让我推荐一座英国最适宜生活的城市,那必须是伯明翰。

 

朋友们一起调侃总会说,大不列颠啊,除了伦敦是个城,其他地方都是村儿。的确,满眼蔓延的绿色草地,人烟罕见的社区街道,放眼鲜见高楼大厦,除了人气旺盛的市中心卖场中可以看到繁荣景象,配合经常阴霾狂风或阵雨频繁的天气,这些个城市散发着肃穆,传统,安宁,古朴到要发霉的气息。可是,这里并非一层不变的,社区附近的伊丽莎白医院翻新扩建了,虽然我每天都会路过施工现场却没有发现道路被阻塞,空气被污染或者耳膜被震聋的迹象,工地被分割整理,小型机器忙碌不停,标识牌清楚明了;英国人不是冷酷寡言的,80多岁的邻居Roy热心幽默,有找人倾诉唠嗑的活泼性格;英国的公共服务是极好的,免费看病不说,医生也会传达乐观鼓励的情绪,医疗系统为防患于未然会按时提醒特殊人群的免费身体检查,如老人,孩子与妇女;大多数人是友好甚至过分热情的,在第一次独自找超市的路上我被问路时偶遇的一对老年夫妇领着,老奶奶紧紧抓着我的胳膊边过马路边说,我们是从外地来看病的,不过我们会找到那个超市的,亲爱的,别担心~我不担心,我知道我会找到,只是觉得好好笑.

 

生活了一段时间,渐渐熟悉了一些风景人物的气象,可是我知道这都是很肤浅的感受.因为放弃了在伦敦一个看不见前景的工作机会,我想或许我永远都没有办法全面地真正地了解这里的文化了,剩下的,是对一段经历偶尔的想念与永远的记忆.

 

在伯明翰有全欧洲最大的零售卖场Bullring,任何时候去总是热闹非凡的,这个时候才终于知道整个城市的人都奔哪儿了, Selffridges,Debiham,TK-Max,Mailbox,从世界奢侈大牌到更亲民的二线品牌到自由设计师的作品应有尽有,更因为发达的交通线路,从此前往比斯特,切斯特outlet village都是一天往返逛个够.反正我个人口味很满足,Zara,Warehouse,Oasis,ralph lauren polo,折扣下来比国内实惠许多许多.

 

在伯明翰吃什么?都知道英国不土产美食,但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地食品汇萃于此,总有适合的口味.从Michelin stars到亲民如葡萄牙的Nandos,日本的wagamama,Mount Fuji,西班牙的La Tasca,意大利的Frankie and Bennie's,更不用说中国城星罗棋布的中国菜馆,火锅等等.最棒的是,物价并不高不可攀,相对当地人平均月薪2,3千来说,平均一个人10多块吃世界美味算是很便宜.

 

住的环境没得说,各自一栋house,房前屋后garden,社区绝对安静,以我待过的社区图片说话:


百花簇拥的路牌极大程度得帮助了我这种方向感差的人

小巷深深深几许,花园深处是我家

这是生活了一年的可爱的房子

被我们评为最佳gardener的邻居

社区有片巨大的草地,如果忽略这边的房子,完全可以误解来到放羊放牛的草原了;时常有人在此玩耍,遛狗,看天,聊天.

伯明翰的水道比水城威尼斯还多,不过没怎么开发,倒是健身的人亲近自然的好去处

世界杯期间我的邻居们,英格兰go go,可惜了~

最关键的是,这栋房子多少钱呢?2009年20W可以买下这片小区里的这所房子,虽然算不上高档,可是非常适宜生活了.这是什么概念呢?以10:1汇率,200W人民币OK了.再看看今天国内一些城市的环内环外,心痛啊~


交通便捷是得自己体验的,只是这座城市很特别的是,大家搭火车当公交,没有地铁,于是列车安排相当方便和灵活,6节,3节车厢就跑起来了,根据线路,时间调节.而且伯大是全英唯一有火车车站直接以学校命名的大学,在这没有围墙的大学里走到火车站就算走到西门了.同时伯明翰地处英国中心,不像伦敦那样靠东南,从此处往西威尔士跑一天内也可玩个尽兴,往伦敦不过90分钟时间.

 

玩乐的地方也丰富,从cafe,bar,pub,club到随便就一party,总能喝好玩好认识不一样的风气;香港人杨家诚领军伯明翰城市英超,不懂球的我不知道这对世界足球格局有何意义,反正有朋友花几十块去球场看球,或坐火车杀到曼城;珠宝博物馆,吉百利巧克力工厂,英国最棒的交响音乐厅,欧洲最大的图书馆,大学里都让人大开眼界的音乐厅,艺术馆,这个地方不会让人失望.对我而言,社区免费的健身馆尤其珍贵,我在这里学会了过去扑腾20多年没学会的游泳,因为免费所以经常光顾练习,穷学生穷开心~

 

某仁兄说,如果一个人厌倦了伦敦,他也就厌倦了生活.只有徜徉在伦敦文化艺术与纸醉金迷并存的环境里,才能体会到这里的精彩.然而,在我看来,伦敦未免太出众了,而在伯明翰这样低调发展的地方生活或许更让人向往.

 

这种心境不是一时兴起,以7月某个礼拜日的心情日志作结,了结只有自己了解的一片怀念:

"告别的日子越靠近,心里越不安,越不舍得。这么个小岛,气候难以琢磨,夏天的阳光无比灿烂刺眼,秋冬的阴霾格外忧戚,一年四季的大风不停地吹,春夏秋的鲜花顺着各自的花季开放凋谢,冬天的时候下午三点已经漆黑,夏天的时候晚上十点过了一天才有要落幕的痕迹,晚上七八点从学校回寝室总能看见遛狗的男人跟女人,中午十二点走在路上也能看见身着运动服跑步的年轻人,阳光灿烂的时候图书馆前面偌大的草坪上坐着、躺着莘莘学子,上学的时候图书馆总是充满热闹非凡的景象,几瓶红牛可以支撑出一篇论文,社团的会议后总有酒吧的畅饮聊天,优雅的老太太穿着裙子、丝袜、黑皮鞋,脸上也总有浓淡相宜的描抹显得夕阳无限好,这里的绅士西装笔挺,口音性感而动听,国菜鱼与薯条实在无法恭维,尤其大块的炸鱼跟家里熬炖的鲜美鲢鱼汤实在不能比,跑车老爷车在街上并驾齐驱,买衣服包包鞋子围巾护肤品也如同逛超市似的一次性批购,两镑的硬币大家都说很漂亮,巴掌大的草坪也应称为花园,人前屋后总有几平米的花园草坪,叫garden,不叫lawn, DIY很流行,所以爱园艺爱送卡片爱烤箱制作甜点爱装饰自己的房子爱聚伙儿party爱barbeque, 天气恶劣工作辛苦,所以爱吃糖爱甜品爱喝点儿下午茶缓解压力,家庭纽带在这里也很受重视,并非只有中国有大家庭观,无论哪里,family comes first.

原来,这种生活很惬意。"

有谁知道英国那些城市适宜居住和生活呢?比如从水质、空气质量、消费水平等方面来考虑。

4. 环境得治了啊,空气污染严重,中国在走英国人以前所走的路啊

防治雾霾应该向西方国家学习。为了子孙的蓝天白云,实现天更蓝、源更长、水更清、地更洁、家更宁、人更安、心更纯的微排世界。
1943年--1952年,美国洛杉矶因工业废气、汽车尾气严重污染发生光化学烟雾事故,这就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洛杉矶烟雾”,性质与北京华北各大城市的雾霾很相似。伦敦在两次次工业革命中成为著名的雾都,也是雾霾。所以,所谓的雾霾,从世界工业进程中看,是一个工业化的恶果。但是,西方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之后,基本上以信息技术、清洁能源为主的发展模式已经摆脱了这个怪圈,但是,中国由于缺乏技术和科技投入,使得我们的工业化还是按照西方旧模式进行,追求数量,追求GDP,所以,雾霾在中国短时间内难以有效控制。
治理环境问题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政府采取立法手段来约束工业及居民行为。
二、政府大力通过发展公共交通设施,及对私家车的高压控制,来减少私家车数量。
三、制定环境卫生标准,对标准线下的集体或个人处以重罚。
四、坚持长期监督检测PM10和PM2.5指标。
五、保持已有战绩,持续加强治理。
六、与时俱进,采用新型清洁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
七、将抗霾培养为全民生活方式。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