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工艺是什么?

2024-05-12 07:04

1. 模具工艺是什么?

总的来说模具制作工艺流程如下:
审图—备料—加工—模架加工—模芯加工—电极加工—模具零件加工—检验—装配—飞模—试模—生产
A:模架加工:1打编号,2
A/B板加工,3面板加工,4顶针固定板加工,5底板加工
B:模芯加工:1飞边,2粗磨,3铣床加工,4钳工加工,5CNC粗加工,6热处理,7精磨,8CNC精加工,9电火花加工,10省模
C:模具零件加工:1滑块加工,2压紧块加工,3分流锥浇口套加工,4镶件加工
模架加工细节
1,
打编号要统一,模芯也要打上编号,应与模架上编号一致并且方向一致,装配时对准即可不易出错。
2,
A/B板加工(即动定模框加工),a:A/B板加工应保证模框的平行度和垂直度为0.02mm,b
:铣床加工:螺丝孔,运水孔,顶针孔,机咀孔,倒角c:钳工加工:攻牙,修毛边。
3,
面板加工:铣床加工镗机咀孔或加工料嘴孔。
4,
顶针固定板加工:铣床加工:顶针板与B板用回针连结,B板面向上,由上而下钻顶针孔,顶针沉头需把顶针板反过来底部向上,校正,先用钻头粗加工,再用铣刀精加工到位,倒角。
5,
底板加工
:铣床加工:划线,校正,镗孔,倒角。
(注:有些模具需强拉强顶的要加做强拉强顶机构,如在顶针板上加钻螺丝孔)
模芯加工细节
1)
粗加工飞六边:在铣床上加工,保证垂直度和平行度,留磨余量1.2mm
2)
粗磨:大水磨加工,先磨大面,用批司夹紧磨小面,保证垂直度和平行度在0.05mm,留余量双边0.6-0.8mm
3)
铣床加工:先将铣床机头校正,保证在0.02mm之内,校正压紧工件,先加工螺丝孔,顶针孔,穿丝孔,镶针沉头开粗,机咀或料咀孔,分流锥孔倒角再做运水孔,铣R角。
4)
钳工加工:攻牙,打字码
5)
CNC粗加工
6)
发外热处理HRC48-52
7)
精磨;大水磨加工至比模框负0.04mm,保证平行度和垂直度在0.02mm之内
8)
CNC精加工
9)
电火花加工
10)
省模,保证光洁度,控制好型腔尺寸。
11)
加工进浇口,排气,锌合金一般情况下浇口开0.3-0.5mm,排气开0.06-0.1mm,铝合金浇口开0.5-1.2mm排气开0.1-0.2,塑胶排气开0.01-0.02,尽量宽一点,薄一点。
滑块加工工艺
1,
首先铣床粗加工六面
2精磨六面到尺寸要求
3铣床粗加工挂台
4挂台精磨到尺寸要求并与模架行位滑配
5铣床加工斜面,保证斜度与压紧块一致,留余量飞模
6钻运水和斜导住孔,斜导柱孔比导柱大1毫米,并倒角,斜导柱孔斜度应比滑块斜面斜度小2度。斜导柱孔也可以在飞好模合上模后与模架一起再加工,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定。

模具工艺是什么?

2. 传统的模具制造工艺有哪些?

粗加工工序 所谓粗加工工序是指在加工中从工件上切去大部分加工余量,使其形状和尺寸接近成品要求的工序。如粗车、粗镗、粗铣、粗刨及钻孔等,其加工精度低于IT11,表面粗糙度Ra 6.3μm粗加工工序主要用于要求不高,或非表面配合的最终加工以及作为精加工之前的预加工。精加工工序 精加工工序是从经过粗加工的表面上切去较少的加工余量,使工件达到较高的加工精度及表面质量。常用的加工方法主要有精车、精镗、铰孔、磨孔、电加工及成形磨削等。整修加工工序 整修加工是从经过精加工的工件表面上除去很少的加工余量,以得到较高精度及表面质量的零件,此工序一般称零件加工的最终工序,其精度及表面质量要求应达到模具设计图样的要求,如导柱、导套的研磨,工作成形零件的抛光等。

3. 模具加工工艺的方法有哪些?

⑴、铸造加工 铸造加工方法,主要有锌合金铸造(适用于冷冲模、塑料模、橡胶模)、低熔点合金(适用于冷冲模、塑料模)、肖氏铸造方法、铍铜合金铸造(塑料模)及合成树脂浇注(适用于冷冲模)等方法铸造的锌合金模、低熔点合金及合成树脂浇注模,并用于对冷冲模上、下模板的制备、大型拉深模及框架零件的坯件准备。 相关模具钢技术资料:火焰淬火钢、无磁模具钢、红冲模具钢、空冷钢、基体钢、日本大同模具钢、瑞典一胜百模具钢、DC53、VIKING、S136、SLEIPNER、CALDIE、RIGOR等。 ⑵、切削加工 切削加工方法,主要有普通机床加工(适用于各类模具加工)、精密切削机床加工、仿形铣床加工、仿形刨床加工、成形磨床加工、雕刻机床、靠模机床及数控机床等加工方法。 根据模具零件所达到的加工精度,切削加工工艺又分为粗加工工序、精加工工序及整修加工工序。 ①、粗加工工序 所谓粗加工工序是指在加工中从工件上切去大部分加工余量,使其形状和尺寸接近成品要求的工序。如粗车、粗镗、粗铣、粗刨及钻孔等,其加工精度低于IT11,表面粗糙度Ra 6.3μm粗加工工序主要用于要求不高,或非表面配合的最终加工以及作为精加工之前的预加工。 ②、精加工工序 精加工工序是从经过粗加工的表面上切去较少的加工余量,使工件达到较高的加工精度及表面质量。常用的加工方法主要有精车、精镗、铰孔、磨孔、电加工及成形磨削等。 ③、整修加工工序 整修加工是从经过精加工的工件表面上除去很少的加工余量,以得到较高精度及表面质量的零件,此工序一般称零件加工的最终工序,其精度及表面质量要求应达到模具设计图样的要求,如导柱、导套的研磨,工作成形零件的抛光等。 目前,各类模具从粗、精加工到装配技术和调试,都发展和配备了各种形式和规格,的高效精密加工设备,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及自动化生产。

模具加工工艺的方法有哪些?

4. 模具设计要点有哪些

模具设计要点有哪些
                   
      模具种类很多,根据加工对象和加工工艺可分为:①加工金属的模具。②加工非金属和粉末冶金的模具。按所成型的'材料的不同,模具可分为五金模具、塑胶模具、以及其特殊模具。根据结构特点,模具又可分为平面的冲裁模和具有空间的型腔模。那么模具设计要点有哪些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这块。
     
      1.一般平板成品不宜中间进胶﹐以防弯曲变形。
   
      2.一仍般情况下STP在RP正下方。
   
      3.当模座较大时﹐STP的间隔为150--200mm。
   
      4.锁上下顶出板的螺丝间隔为150--200mm。
   
      5.当有顶针在滑块下方或斜梢有靠破时﹐上下顶出板要装有强制回位机构。
   
      6.成品拔模斜度以减胶为基准。
   
      7.设计水路时﹐尽量不要采用水管直接接入模仁﹐而改用模进水管用"O"RING联接模仁。
   
      8.SP尽量将其直径取大并布置在成品的正投影面积下方。
   
      9.冷却水路三原则﹕A.快速冷却﹐ B.均匀模温﹐ C.加工方便。
   
      10.斜梢距模具中心应取整。
   
      11.KO孔随注口衬套的偏心而偏心﹐且注口衬套的最大倾斜角度不得大于15°。
   
      12.对于二片半模﹐上固定板与母模板之间的分模行程要用机构加以控制﹐LP在公模板上必需要有注导衬套﹐一般还需要有LK开闭器。
   
      13.处理内侧倒钩的方法一般可用斜梢﹐内侧滑块﹐剥脱板(顶出中板)﹐顶出梢应尽量避免在滑块底下﹐以免发生碰撞或干涉。
   
      14.一般模仁超出成品轮廓20--30mm,且距模具中心应取整,模板距模仁边框20--30mm, 若有滑块应考卢将模板加大﹐特别注意避免和回位梢干涉。    ;

5. 请问模具加工工艺方法有哪些?

模具加工工艺一般有铸造、切削加工和特种加工三种方法。
⑴、铸造加工 铸造加工方法,主要有锌合金铸造(适用于冷冲模、塑料模、橡胶模)、低熔点合金(适用于冷冲模、塑料模)、肖氏铸造方法、铍铜合金铸造(塑料模)及合成树脂浇注(适用于冷冲模)等方法铸造的锌合金模、低熔点合金及合成树脂浇注模,并用于对冷冲模上、下模板的制备、大型拉深模及框架零件的坯件准备。
相关模具钢技术资料:火焰淬火钢、无磁模具钢、红冲模具钢、空冷钢、基体钢、日本大同模具钢、瑞典一胜百模具钢、DC53、VIKING、S136、SLEIPNER、CALDIE、RIGOR等。
⑵、切削加工 切削加工方法,主要有普通机床加工(适用于各类模具加工)、精密切削机床加工、仿形铣床加工、仿形刨床加工、成形磨床加工、雕刻机床、靠模机床及数控机床等加工方法。 根据模具零件所达到的加工精度,切削加工工艺又分为粗加工工序、精加工工序及整修加工工序。
①、粗加工工序 所谓粗加工工序是指在加工中从工件上切去大部分加工余量,使其形状和尺寸接近成品要求的工序。如粗车、粗镗、粗铣、粗刨及钻孔等,其加工精度低于IT11,表面粗糙度Ra 6.3μm粗加工工序主要用于要求不高,或非表面配合的最终加工以及作为精加工之前的预加工。
②、精加工工序 精加工工序是从经过粗加工的表面上切去较少的加工余量,使工件达到较高的加工精度及表面质量。常用的加工方法主要有精车、精镗、铰孔、磨孔、电加工及成形磨削等。
③、整修加工工序 整修加工是从经过精加工的工件表面上除去很少的加工余量,以得到较高精度及表面质量的零件,此工序一般称零件加工的最终工序,其精度及表面质量要求应达到模具设计图样的要求,如导柱、导套的研磨,工作成形零件的抛光等。
目前,各类模具从粗、精加工到装配技术和调试,都发展和配备了各种形式和规格,的高效精密加工设备,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及自动化生产。

请问模具加工工艺方法有哪些?

6. 模具设计有哪些基本的要点

模具设计的要点
 
1.模具设计的要点
 (1)模具材料的选用:模芯材料的选择以资源、成本、寿命要求为基本原则,以及耐热、耐磨、耐蚀性要好,易于切削加工、熔焊、不生锈等。被用来做模具(模芯、模套)的材料主要有:碳素结构钢(45 钢应用最广);合金结构钢(如12CrMo、38CrMoAl等);合金工具钢等。而对于挤管式模芯的结构特点,其长嘴定径区是一个薄壁圆管,一般不易进行热处理,其耐磨性要求较严,尤其是用于绝缘挤出的模芯,多用耐磨的合金钢(如30CrMoAl)制成。模套材料的耐磨要求可以降低,而加工精度必须提高,往往模套以45 钢制成,内表面镀铬抛光达▽7。
 (2)挤压式模芯(无嘴)的结构尺寸如下图:
 
1-d       2-d      3-L       4-L       5-D   
 6-M      7-B      8-D               9-φ     10-φ 
在材料确定后,以工艺的合理性,兼顾加工的可能性恰当设计各部尺寸,应注意的要点如下:
 1)外锥角φ :根据机头结构和塑料流动特性设计,锥角控制在45°以下,角度越小,流道越平滑,突变小,对塑料层结构有益。在挤出聚乙烯等结晶性高聚物时,对突变而导致的预留内应力的避免尤其重要,只有充分予以注意才能有效的提高制品的耐龟裂性能。角度的大小往往根据机头内部结果特点决定。
 2)模芯外锥最大直径D :该尺寸是由模芯支持器(或模芯座)的尺寸决定的,要求严格吻合,不得出现“前台”,也不可出现“后台”,否则将造成存胶死角,直接影响塑料层组织和表面质量。
 3)内锥最大直径D :该尺寸主要决定于加工条件和模芯螺柱的壁厚,在保证螺纹强度和壁厚的前提下,D 越大越好,便于穿线。
 4)模芯孔径d :这是对挤出质量影响最大的结构尺寸,按线芯结构特性及其尺寸设计。一般情况下,单线取d =线芯直径+(0.05~0.15)mm;绞合线芯取d=线芯外径+(0.1~0.25)mm。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因为过大了,一则形成线芯的摆动而造成挤出偏芯,再则会出现倒胶,既有害挤包层质量,又有可能造成断线。而过小,则易刮伤线芯,也使模具寿命降低;对绞线而言,由于线径不均,模孔d 过小时,则是断线的主要原因。通常为加工便利,且模芯孔径尺寸系列化,则多取模芯孔径d 为整数。
 5)模芯外锥最小直径d :d 实际上是决定模芯出线端口厚度的尺寸,端口厚度△=1/2(d -d )不能太薄,否则影响使用寿命;也不宜太厚,否则塑料熔体流道发生突变,并且形成涡流区,引发挤出压力的波动,而且易形成死角,影响塑料层质量,一般模芯出线端口的壁厚控制再0.5~1mm为宜。
 6)模芯定径区长度L :L 决定线芯通过模芯的稳定性,但也不能设计的太长,否则将造成加工困难,工艺上的必要性也不大,一般L =(0.5~1.5)d ,且模芯孔径d 较大时选下限,否则,反之。
 7)模芯锥体长度L :这往往是设计给出的参考尺寸,从上图不难看出,
 tgφ ∕2=(D -d )∕2 L ,亦即L =(D -d )∕【2(tgφ ∕2)】。
 所以L 可以依据上述决定的尺寸确定,经计算确定L 的长度,如果太长或太短,与机头内部结构配合不当,可回过头来修正锥角φ ,然后再计算L 直至合适。
 (3)挤压式模套的结构尺寸如下图:
 
1-d       2-d′      3-l      4-a      5-b   
 6-L       7-D       8-D′    9-φ
 1)模套压座外径D:根据模套座(或机头结构内筒直径)设计,一般小于筒径内孔0.5~1.5mm,此间隙是工艺调整偏芯、确保同心度的必要因素,间隙不能太小,否则满足不了调偏的需要;间隙太大也不行,因为太大影响模套的稳固性,甚至在挤出过程中发生自行偏斜。
 2)内锥最大直径D′:这是模套设计的精密尺寸之一。其大小必须严格与模套座(或机头内锥)末端内径一致,否则组装模套后将产生阶梯死角,这是工艺所不允许的。
 3)模套定径区直径d:这又是模套设计的精密尺寸之一。要根据产品直径、各挤出工艺参数及挤制塑料特性来严格设计。一般d=成品标称直径+(0.05~0.15)mm。
 4)模套内锥角φ:角φ是由D′、d及模套长度制约的,角φ又同时受到与其配套的模芯的外锥角的制约,角φ必须大于模芯外锥角3~10°,若没有这个角度差,便保证不了挤出压力,当然挤出压力也不能太大,因为这样会影响挤出产量,因此角度差也不能太大。角φ和D′、d一样都不能按参考尺寸设计,因此三个尺寸必须同时精密计算,相互修正,并在加工中依照尺寸l和L进行调整。
 5)模套定径区长度l:一般取l=(1~3)d为宜,长一些对定型有利,但越长阻力越大,影响产量。所以,当d较大时,不能取上限。
 6)模套压座厚度b:按模套座深度(或机头内筒出口处深度)设计,一般要大0.3~0.5mm。
 7)模套外径d′:根据模套压盖内孔设计一般要小于压盖内孔2~3mm,但也不宜过小,否则间隙过大将造成散热不均匀。
 8)模套总长L:这是设计给出的参考尺寸,由b和可调整的长度a来确定。
 (4)挤管式模芯(长嘴)的结构尺寸如下图所示:
 
1-d         2-d′         3-δ        4-l           5-l′
 6-L         7-D           8-M         9-D′
 挤管式长嘴模芯的结构尺寸除定径区外,其余外形尺寸与挤压式模芯设计基本相同,现对挤管式模芯定径部分的尺寸设计做一简述。
 1)模芯定径区内径d:又叫模芯孔径。该尺寸根据选用材料的耐磨性、半制品尺寸大小及其材质与外径规整程度等设计,一般设计为d=d +(0.5~2)mm或d=d +(3~6)mm,主要因为线芯尺寸较小且规则,而缆芯较大且外径尺寸不规则的缘故。为了模具系列化,通常将模芯孔径加工成整数尺寸。
 2)模芯定径区外圆柱(长嘴)直径d′:从上图可看出d′决定于尺寸d及其壁厚δ,即d′=d+2δ。壁厚的设计既要考虑模芯的寿命,又要考虑塑料的拉伸特性及电线电缆塑料层的挤包紧密程度,一般设计为d′=d+2(0.5~1.5)mm,即模芯嘴壁厚为0.5~1.5mm。这个数值不能太大,否则拉伸比就大,塑料层拉伸后强度提高,而延伸率下降,影响电线电缆的弯曲性能;但也不能太小,太小因过薄使其使用寿命降低。
 3)定径区外圆柱(模芯嘴)长度l:该尺寸依据尺寸d考虑挤出塑料成型特性设计,一般设计为l=(0.5~2)d,d值大取下限,d值小取上限,用于挤护套的模芯取下限,挤绝缘时取上限。
 4)定径区内圆柱(承线)长度l′:该尺寸由加工条件,半制品结构特性决定。无论如何l′必须比l长度大2~4mm,这是确保模芯强度的必需,所以l′实际是参考l决定的。
 (5)挤管式模套的结构型式与挤压式模套基本相同。所不同之处是其结构尺寸中的模套定径区的直径及其长度,必须按与其配合的挤管式模芯来设计。
 1)模套定径区直径d :该尺寸按挤管式模芯嘴外圆直径d′、线芯或缆芯外径、挤包绝缘或护套厚度等设计。一般设计为d =d′+2倍挤包厚度,并视绝缘(护套)厚度、产品结构要求及塑料的拉伸特性而定。
 2)模套定径区长度l :该尺寸往往根据塑料的成型特性和模芯定径区外圆柱(模芯嘴)的长度l 而定,一般设计为l =l -(1~6)mm,而且挤包绝缘(护套)厚度小时取下限(即减去值取上限);否则,反之。
 总之设计模具时,除考虑材料、加工、使用寿命外,还应满足下列条件:1)增加模具的压力,使塑料从机筒进入模具后,压力增大且均匀稳定,从而增加塑料的塑化和致密性,提高产品的质量;2)增长模具配合部分的塑料流动通道,使流动中的塑料进一步塑化,从而提高塑料塑化的程度;3)消除模具配合中产生的流动死角,使流道形成流线型,利于塑化好的塑料挤出;4)抽真空挤塑的模具,模芯的承线径一般应在20~40mm,模套的承线径一般在15~30mm。
 二、工艺配模
 配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挤塑的质量和产量,故配模是重要操作技能之一。由于塑料熔体离模后的变化,使得挤出线径并不等于模套的孔径,一方面由于牵引、冷却使制品挤包层截面收缩,外径减少;另一方面又由于离模后压力降至零,塑料弹性回复而胀大,离模后塑料层的形状尺寸的变化与物料性质、挤出温度及模具尺寸和挤出压力有关。模具的具体尺寸是由制品的规格和挤塑工艺参数决定的,选配好适当的模具,是生产高质量、低消耗产品的关键。
 1.模具的选配依据
 挤压式模具选配主要是依线芯选配模芯,依成品(挤包后)的外径选配模套,并根据塑料工艺特性,决定模芯和模套角度及角度差、定径区(即承线径)长度等模具的结构尺寸,使之配合得当、挤管式模具配模的依据主要是挤出速俩的拉伸比,所谓拉伸比就是塑料在模口处的圆环面积与包覆与电线电缆上的圆环面积之比,即模芯模套所形成的间隙截面积与制品标称厚度截面积之比值,拉伸比:
 K=(D -D )/(d -d )
 其中    D ――为模套孔径(mm);
         D ――为模芯出口处外径(mm);
         d ――为挤包后制品外径(mm);
         d ――为挤包前制品直径(mm)。
 不同塑料的拉伸比K也不一样,如聚氯乙稀K=1.2~1.8、聚乙烯K=1.3~2.0,由此可确定模套孔径。但此方法计算较为繁琐,一般多用经验公式配模。
 2.模具的选配方法
 (1)测量半制品直径:对绝缘线芯,圆形导电线芯要测量直径,扇形或瓦形导电线芯要测量宽度;对护套缆芯,铠装电缆要测量缆芯的最大直径,对非铠装电缆要测量缆芯直径。
 (2)检查修正模具:检查模芯、模套内外表面是否光滑、圆整,尤其是出线处(承线)有无裂纹、缺口、划痕、碰伤、凹凸等现象。特别是模套的定径区和挤管式模芯的管状长嘴要圆整光滑,发现粗糙时可以用细纱布圆周式摩擦,直到光滑为止。
 (3)选配模具时,铠装电缆模具要大些,因为这里有钢带接头存在,模具太小,易造成模芯刮钢带,电缆会挤裂挤坏。绝缘线芯选配的模具不易过大,要适可而止,即导电线芯穿过时,不要过松或过紧。。
 (4)选配模具要以工艺规定的标称厚度为准,模芯选配要按线芯或缆芯的最大直径加放大值;模套按模芯直径加塑料层标称厚度加放大值。
 3.配模的理论公式
 (1)模芯  D =d+e 
(2)模套  D =D +2δ+2△+e 
式中:D ――模芯出线口内径(mm);
       D ――模套出线口内径(mm);
       d ――生产前半制品最大直径(mm);
       δ――模芯嘴壁厚(mm);
         △――工艺规定的产品塑料层厚度(mm);
         e ――模芯放大值(mm);
     e ――模套放大值(mm)。
 (3)放大值e 或e 的说明。
 1)绝缘线芯模芯e 的放大值为0.5~3mm;
 2)绝缘线芯模套e 的放大值为1~3mm;
 3)生产外护套电缆用模芯e 的放大值、铠装电缆为2~6mm,非铠装为2~4mm;
 4)生产外护套电缆用模套e 的放大值为2~5mm。
 4.举例说明模具的选配
 1)生产绝缘线芯3×185mm 的实心铝导体扇形电缆,其扇形(标称)宽度为21.97mm(其最大宽度允许值22.07mm),绝缘层标称厚度为2.0mm。(其最小厚度允许值为2.0×90%-0.1=1.7mm,模芯嘴壁厚为1.0mm,选用模具。
 模芯D =d+e =21.97+1.5=23.47(mm)考虑到实体扇形及最大宽度,选取D =24mm。
 模套孔径D =D +2δ+2△+e 
=24+2×1+2×2+3=33(mm)
 2)生产电缆外护套,其型号为VLV,规格为1×240mm ,电压为0.6/1kV,
 选用模具。该电缆成缆后直径为23.6mm,护套标称厚度为2.0mm,取模芯嘴壁厚为1.5mm。
 模芯孔径 D =d+e =23.6+3=26.2≈27mm
 模套孔径 D =D +2δ+2△+e 
=27+2×1.5+2×2+4=38mm
     3)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模具的选配往往在操作规程或生产工艺卡中给出一定的经验公式,如某厂φ65挤塑机给出的模具选配公式(△为塑料挤包层的标称厚度)。
 挤压式        模芯(mm)        模套(mm)
 单线
 绞线        导线直径+(0.05~0.10)
 绞线外径+(0.10~0.15)        导线直径+2△+(0.05~0.10)
 绞线外径+2△+(0.05~0.10)
 挤管式        模芯(mm)        模套(mm)
 绝缘
 护套        线芯外径+(0.1~1.0)
 缆芯最大外径+(2~6)        模芯外径+2△+(0.05~0.10)
 模套外径+2△+(1.0~4.0)
 线芯或缆芯外径不均时,放大值取上限;反之取下限。在保证质量及工艺要求的前提下,要提高产量,一般模套放大值取上限。
 5.选配模具的经验
 1)16mm 以下的绝缘线芯的配模,要用导线试验模芯,以导线通过模芯为宜。不要过大,否则将产生倒胶现象。
 2)抽真空挤塑时,选配模具要合适,不宜过大,若大,绝缘层或护套层容易产生耳朵、起棱、松套现象。
 3)挤塑过程中,实际上塑料均有拉伸现象存在,一般塑料的实际拉伸在2.0mm左右。根据拉伸考虑模套的放大值,拉伸比大的塑料模套放大值大于拉伸比小的塑料模套放大值,如聚乙烯大于聚氯乙稀。
 4)安装模具时要调整好模芯与模套间的距离,防止堵塞,造成设备事故。

7. 模具的制造技术有哪些?

1、塑料注射(塑)模具:
它主要是热塑性塑料件产品生产中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成型模具,塑料注射模具对应的加工设备是塑料注射成型机,塑料首先在注射机底加热料筒内受热熔融,然后在注射机的螺杆或柱塞推动下,经注射机喷嘴和模具的浇注系统进入模具型腔,塑料冷却硬化成型,脱模得到制品。其结构通常由成型部件、浇注系统、导向部件、推出机构、调温系统、排气系统、支撑部件等部分组成。制造材料通常采用塑料模具钢模块,常用的材质主要为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等。注射成型加工方式通常只适用于热塑料品的制品生产,用注射成型工艺生产的塑料制品十分广泛,从生活日用品到各类复杂的机械,电器、交通工具零件等都是用注射模具成型的,它是塑料制品生产中应用最广的一种加工方法。
2、 塑料压塑模具:
包括压缩成型和压注成型两种结构模具类型。它们是主要用来成型热固性塑料的一类模具,其所对应的设备是压力成型机。压缩成型方法根据塑料特性,将模具加热至成型温度(一般在103°—108°),然后将计量好的压塑粉放入模具型腔和加料室,闭合模具,塑料在高热,高压作用下呈软化粘流,经一定时间后固化定型,成为所需制品形状。压注成型与压缩成型不同的是有单独的加料室,成型前模具先闭合,塑料在加料室内完成预热呈粘流态,在压力作用下调整挤入模具型腔,硬化成型。压缩模具也用来成型某些特殊的热塑性塑料如难以熔融的热塑性塑料(如聚加氟乙烯)毛坯(冷压成型),光学性能很高的树脂镜片,轻微发泡的硝酸纤维素汽车方向盘等。压塑模具主要由型腔、加料腔、导向机构、推出部件、加热系统等组成。压注模具广泛用于封装电器元件方面。压塑模具制造所用材质与注射模具基本相同。

模具的制造技术有哪些?

8. 模具加工工艺

这个问题真的很笼统,所以也只能泛泛作答。不过还是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不同的模具其加工工艺并不相同。但大致可以这么概括。
首先,粗加工:
1)下料
2)车
3)锣
其次,热处理:用的最多的是淬火,根据情况有时还得需要做离子氮化或表面涂层。当然,如果用的是预硬钢材,则不需要淬火。
第三,精加工
1)磨
2)精锣
3)EDM
4)W-Cut
精加工里面的工序都比较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