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濒临灭绝的物种有哪些

2024-05-18 08:12

1. 距今濒临灭绝的物种有哪些

濒临灭绝的动物有: 

古朴国宝:大熊猫 

大熊猫是一种以食竹为主的食肉目动物,不仅集珍稀、濒危、特产于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称。与其同时代的古动物剑齿虎、猛犸象、巨貘等均已因冰川的侵袭而灭绝,惟有大熊猫因隐退山谷而遗存下来。现仅分布于中国四川、陕西、甘肃约40个县境内的群山叠翠的竹林中,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 

仰鼻蓝面:金丝猴 

中国金丝猴包括川、滇、黔三种,大家比较熟悉的当属川金丝猴。川金丝猴,分布于四川、陕西、湖北及甘肃,深居山林,结群生活。背覆金丝“披风”,攀树跳跃、腾挪如飞。金丝猴刚被命名时,因其仰鼻金发,使动物学家爱德华先生联想起欧洲十字军司令的翘鼻金发的夫人洛克安娜,于是,他便用这个美人之名命名了金丝猴—— Rhinpitheius roxellanae 。 

长江奇兽:白鳍豚 

白鳍豚为中国长江中下游的特有水兽,全球豚类有70多种,淡水仅5种,中国仅此一种淡水鲸,分布狭窄,比大熊猫更古老、更稀少。白鳍豚体态娇美、皮肤滑腻、长吻似剑、身呈纺锤。眼小如豆、耳小像针,上下颌密布小牙130多颗,头顶左上方有一圆形鼻孔,每隔20秒出水换一次气,虽然视听能力欠佳,但其声纳系统发对超声波的回声定位能力可使它与在十几公里外的同伴取得联系。 

中华之魂:华南虎 

华南虎的英文为“中国虎”,是我国特有亚种,原为中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体型较小,但资格最老的一个虎种。全球的虎仅有一种,均产于亚洲,上个世纪尚有8个亚种:孟加拉虎、东北虎、爪哇虎、华南虎、里海虎、巴厘虎、苏门达腊虎,但后三个亚种相继灭绝,中国的新疆虎(尚未搞清属于哪个亚种)是在20世纪初灭绝的。 

东方之珠:朱鹮 

要问中国最珍稀的鸟是什么,那朱鹮应当名列前茅。这种被动物学家誉为“东方明珠”的美丽涉禽是一种人们一度认为已经灭绝的鸟类,它们原是东亚地区的特产鸟类,仅在中国、朝鲜、日本及俄罗斯有分布,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都失去了踪影。难道朱鹮真的消失了吗?七十年代后期,中国鸟类学家开始寻找朱鹮,1981年终于在陕西洋县姚家沟发现2窝共7只朱鹮,轰动了世界。 
堪称国鸟:褐马鸡 

褐马鸡是一种产于中国山西庞泉沟、河北小五台山及北京门头沟的珍禽,因耳部由两个雪白的耳羽,好似长角,或有人称之为角鸡或耳鸡。尾羽上翘后,披散垂下,如同马尾,故名马鸡,马鸡属共有4种,均产于中国,既藏马鸡、白马鸡、蓝马鸡和褐马鸡。许多动物学家建议,应把褐马鸡定为中国国鸟。目前,褐马鸡为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濒危”级,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孑遗物种:扬子鳄 

扬子鳄是中国唯一的鳄种。全球鳄鱼共有25种,中国只有湾鳄和扬子鳄。但是作为体型最大的鳄(10米长),湾鳄早已在几百年前灭绝了,而扬子鳄现为我国特有,也是从远古北方仅存的唯一分布在温带的孑遗种类。 
高原神鸟:黑颈鹤 

黑颈鹤是世界上唯一一种高原鹤类,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神圣的大鸟,也是世界十五鹤中被最晚记录到的一种鹤,它是俄国探险家普热尔瓦尔斯基于1876年在中国青海湖发现的。黑颈鹤夏季在西藏繁殖,冬季迁至云贵越冬,少数还飞越喜马拉雅山至不丹越冬。 

雪域喋血:藏羚羊 

藏羚羊,近年极受世人瞩目,主要原因是由于1980年以来西方时装界对“藏羚绒披肩”即“沙图什”的消费需求而刺激了偷猎者的谋财害命,另外,一些采金者也在对其肆意杀戮,致使生活在生命极限的高寒地区的藏羚羊正以一年近万只的速度减少。为打击盗猎,这几年青海、新疆、西藏的反盗猎力量林业公安一直在为保卫藏羚羊等野生动物而战斗,其中的佼佼者即“野牦牛队”,他们已经有两位英雄为此献身。 

失而复得:四不象 

“四不象”为麋鹿的俗名,它是做为中国特有的湿地鹿类,曾于1900年在中国本土灭绝的,幸有少量存于欧洲,经过一个世纪的养护,种群才得以恢复。麋鹿是湿地动物,由于对湿地生境的适应,而形成特殊的形态,即所谓的“四不象”,角似鹿非鹿、脸似马非马、蹄似牛非牛、尾似驴非驴。麋鹿,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极危级。


1.北部白犀牛。 刚果瓜兰巴(Garamba)国家公园拥有世界仅存的不足25只的北部白犀牛,北部白犀牛将可能在地球上彻底消失。 

2.白鳍豚: 
别名白暨、白鳍豚,属于喙豚科,属于鲸目(Cetacea),白暨豚科。

3.苏门答腊虎
在野生状态下只有20只。随着40年代巴利虎和70年代里海虎的灭绝,人们预计,这一物种在不久的将来也将在地球上消失。

4.奥里诺科鳄鱼
南美洲体形最大的食肉动物,也是地球上12种最濒临灭绝的物种之一。

5.僧海豹 
据专家估计,世界上仅有500只,生活在地中海,受到海水和海滩生态环境变坏的影响,被渔民大量捕杀。

6.小嘴狐猴: 
世界最小的猴类,生活在马达加斯加。

7.兰.坎皮海龟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12种最濒危动物中唯一数目成增长趋势的动物。需经历11-35年成长期。

8.奥瑞纳克鳄鱼,学名为Crocodylusintermedius) 
仅有250-700只在野外生存。主要在古巴和委内瑞拉境内。

9.泰国猪鼻蝙蝠

10.夏威夷蜗牛

距今濒临灭绝的物种有哪些

2. 有哪些被认为已灭绝但未灭绝的物种?

被认为灭绝但是没有灭绝的物种可以说多不胜数,我们简单的来介绍几个物种,一度被认为很早灭绝的枯鲁杜鹃(Rhododendron adenosum)重现地球,生物学家们坚信腔棘鱼已经灭绝了至少6500万年,又被发现,被认为灭绝了100多年的巨龟重现,13.6万年前灭绝的陆地鸟类重现地球等等,这几种生物是最为典型的生物重现物种,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
  
 被认为灭绝又出现了,主要是根据科学家们已经发现它们的活体生物出现,所以被认为已经灭绝了但是并没有灭绝,当然对于大多数生物来说,可能是在某种情况之下,出现了人类意想不到的模式,所以这些生物才再次被发现并没有灭绝,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几种生物的详情。
   枯鲁杜鹃(Rhododendron adenosum)重现地球    
 所以这种植物重现,回到了我们身边,说明了它没有灭绝,这逆转了它的局面,不过由于仅此一株所以非常的稀缺,如果不进行保护的话,未来还是可能出现灭绝的情况。
  
 而对于为何这种被人们认定为已经灭绝的物种又出现了,至今都没有一个确定性的答案,也就是科学家们没有明确的说到底是为何,难道是这近90年的时间,没有人发现?是不是这样暂时也不明确,如果后续有报道我们再来看看。
   灭绝至少6500万年生物再现  
 西印度洋矛尾鱼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生物,该生物非常的奇特,本身来说是一种生存力非常强的物种,因为它拥有类似陆生动物四肢的胸鳍和腹鳍,与两栖动物的祖先扇鳍鱼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数百年来,人类也只能在化石之中找到它的“足迹”,生物学家们坚信腔棘鱼已经灭绝了至少6500万年。但是在1938年的时候,科学家们首次在印度洋发现了它的存在。
  
 并且最终确定了该物种是西印度洋矛尾鱼(Latimeria chalumnae),该物种已经在印度洋游动了千万年的时光,所以逆转了人类对该物种灭绝的定义,西印度洋矛尾鱼(Latimeria chalumnae)一般生活在200-400米深的海水中。肉食性生物,以冲刺方式捕食,专吃乌贼和鱼类。根据其内耳石年轮估计,矛尾鱼寿命为80-100岁。所以在现代 社会 能够再次找到它,也是不容易的事情,而至于为何还有的原因也是同样如此,未知的。
   被认为灭绝了100多年的巨龟重现  
 这个生物是我们经常来举例的物种,该物种名叫“费尔南迪纳巨龟”。在2019年的时候,科学考察队在位于厄瓜多尔的费尔南迪纳岛发现了一只曾被认为已经灭绝的雌性费尔南迪纳岛加拉帕戈斯象龟。该生物已经110多年未见过,所以被认为是灭绝物种也是很正常,并且科学家们在这些年之中也是不断地进行搜寻,很遗憾的是最终没有发现。
  
 而2019年的时候,再次发现了它,也逆转了不少人认为它灭绝的情况。不过也只有一只该物种,所以还是属于稀缺的。由于这些物种和野生动物的特征进一步证实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所以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至于该岛屿还有没有更多的相同物种,暂时科学家们也没有新的发现,同时这种生物也不知道为何还有,因为它生活的区域非常极端,是火山岛周围,所以灭绝的可能性确实很大,但是如今发现了科学家们也在采用人工方式进行蔓延。
   13.6万年前灭绝的陆地鸟类重现  
 这种生物是被认为灭绝最久的一种生物,该生物名叫“白喉秧鸡(Dryolimnas cuvieri)”。但是该生物重现地球的原因科学家还是说了,跟其他物种有点不一样,毕竟认为在13.6万年前就灭绝了。
  
 是由于迭代进化的原因,就有了来自同一祖先同一物种的发展,但却是在不同时代。《林耐学会动物学杂志》(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指出,这种现象非常罕见。所以这种生物的出现原因找到了。
  
 不过白喉秧鸡所生活的区域非常独特,是位于塞舌尔的阿尔达布拉(Aldabra)环礁上,由于海平面的上升可能会出现灭绝的情况,因为它们是无法飞行的一种鸟,所以这是比较令人担心的,当阿尔达布拉环礁再次被水淹没的时候,白喉秧鸡则将再次灭绝,这就是我给大家说的几种比较热议的物种。
  
 综合情况来说,这些被认为灭绝的物种大多数都是无法解释,但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可能是因为这些物种根本没有灭绝,只是人类没有发现,所以才被认为灭绝了的。本身来说,人类的 探索 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并没有将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区 探索 完,所以很久没有发现被认为灭绝很正常的,这就是大概情况。
  
 曾经被认定为灭绝后来又发现还存在于世的拉撒路物种并不少,但每一类都各有不同。
  
 
  
  
 有一些拉撒路物种,它们被认为在人类出现之前就早已灭绝,比如大名鼎鼎的腔棘鱼,人们一直认为,这种鱼所在的总鳍类早在4亿年前就出现了,而且正是因为它们向陆地上的尝试,才进而演化出了陆生四足动物。但根据化石证据表明,最晚在6600万年前,总鳍类就应该灭绝了。
  
 
  
  
 但1938年,在南非东伦敦博物馆工作的娜汀梅·拉蒂迈无意间从鱼市上发现了一条怪鱼的尸体,查询资料未果后,向鱼类学家史密斯教授(Smith, James Leonard Brierley 1897~1968)求助,史密斯敏锐的察觉到,这种鱼和从化石上见过的总鳍类腔棘鱼很相似,但因为拉蒂迈发现的这一条已经残缺不缺不能确认,所以他高价悬赏,希望能再弄一条这种鱼研究一下。
  
 终于在1952年,史密斯教授在科摩罗群岛又一次见到了渔民捕捞到的腔棘鱼,这种早已被认定灭绝的活化石才正式被确认重现。
  
 
  
  
   
  
 
  
  
 
  
  
 还有一类拉撒路物种,则是因为人类的影响一度灭绝了,不过在一些偏远的地区苟延残喘,最终又被发现。比如著名的豪勋爵岛竹节虫。
  
 
  
  
   
  
 
  
  
 这种大型竹节虫曾经广泛的分布在好勋爵岛,但是1918年的时候,一条人类货船意外搁浅在岛上,船上的老鼠由此成为入侵物种,仅仅两年功夫,豪勋爵岛竹节虫就快速灭绝。
  
 在豪勋爵岛附近,有一座世界上最高的独立海蚀柱,叫做波尔斯金字塔。60年代的时候,一些登山爱好者在攀登波尔斯金字塔的时候,意外的发现了一只豪勋爵岛竹节虫的尸体,似乎预示着这个物种还在坚强的生存着。但因为一直没发现活体,所以科学界一直不太把握。直到2001年,一些昆虫学家才最终在波尔斯金字塔的树丛下发现了这个物种最后的族群,在这个孤立的、几乎没有雨水和植被的海中孤岛的,几十只豪勋爵岛竹节虫倔强的生活着。
  
 
  
  
   
  
 也就是说,这些拉撒路物种之所以可以“灭而复生”,大多是因为他们本身的生活环境远离人类 社会 干扰,所以在主要种群灭绝之后,还可以在一些偏僻的角落里苟延残喘,最终有幸被发现并得到保护。
  
 自然界中有不少珍稀濒危的动物由于极度稀少并一度消失不见,曾被人类定义为已经灭绝的物种。而这一类生物被称之为“拉撒路物种”,取其复活之意。
  
  一、霍加狓 
  
 比如仅分布在非洲扎伊尔东部热带雨林中的霍加狓,它出没无常,1900年才被人发现。然而在著名的地理志怪书《山海经》中曾经描述过这样一种神奇的动物:鹿署——杻阳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
  
 现在经过《山海经》读者的分析,认为鹿蜀这种生物就是非洲的霍加狓。由于其数量太少,不喜欢合群活动,仅早晚出来觅食,一度被认为灭绝。而事实上,他们还在呢。
  
   
  
  
   
  
  二、泰卡鸡(又称南秧鸡) 
  
 1898年的时候,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后一只泰卡鸡被猎狗咬死,生物学家断定泰卡鸡已经绝迹。只有新西兰的奥戈太博物馆、英国的不列颠博物馆、德国的德累斯顿博物馆各保存着一只泰卡鸡标本。
  
 然而在泰卡鸡宣布灭绝的五十多年后,新西兰的奥贝尔博士发现了一窝正在孵蛋的泰卡鸡。消息一出轰动世界,这个珍贵的鸟禽再次回到动物学家的视野中。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后来经过人们的多方寻找,除了那一窝刚出壳的小泰卡鸡外,再也没能发现其他泰卡鸡。连这窝小鸡的父亲也不见踪影,万般无奈之下,生物学家只能宣布泰卡鸡属于野生灭绝状态。泰卡鸡后来人工圈养,受到严格的保护。现在在新西兰的自然保护区中尚存活200多只。
  
   
  
 作者:“小方说 历史 ”团队作者

3. 有哪些曾被认为濒临灭绝但实际数量很多的物种?

褐马鸡
褐马鸡(学名: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是中国特产珍稀鸟类,体高约60厘米,体长1-1.2米,体重5千克,全身呈浓褐色,头和颈为灰黑色,头顶有似冠状的绒黑短羽,脸和两颊裸露无羽,呈艳红色,尾巴高高竖起。翅短,不善飞行,两腿粗壮,善于奔跑。
褐马鸡主要栖息在以华北落叶松、云杉次生林为主的林区和华北落叶松、云杉、杨树、桦树次生针阔混交森林中。仅见于中国山西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河北西北部、陕西黄龙山和北京东灵山。1987年调查野生种群仅有数百只,根据2009年文献报道,中国现存的野生褐马鸡数量在17900左右。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这东西在山西宁武疯了一样的繁殖,而且身为精贵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还没人敢动。

有哪些曾被认为濒临灭绝但实际数量很多的物种?

4. 我国濒临灭绝的物种有哪些?

我国濒临灭绝的物种有:
1、藏羚羊:由于常年处于低于零度的环境,通体被厚密绒毛,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已成立羌塘、可可西里、三江源等自然保护区,主要分布于中国以羌塘为中心的青藏高原地区(青海、西藏、新疆)。

2、扬子鳄: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因其生活在长江流域,故称“扬子鳄”。中国已经把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严禁捕杀。
为了使这种珍贵动物的种族能够延续下去,中国还在安徽、浙江等地建立了扬子鳄的自然保护区和人工养殖场。

3、褐马鸡:1987年调查野生种群仅有数百只,根据2009年文献报道,中国现存的野生褐马鸡数量在17900左右。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4、朱鹮: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至20世纪80年代仅我国陕西省南部的汉中市洋县秦岭南麓仅有7只野生种群,后经人工繁殖,种群数量已达到2000多只(2014年),其中野外种群数量突破1500多只。

5、华南虎:华南虎以草食性动物野猪、鹿、狍等为食,是中国的十大濒危动物之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红色物种名录极度濒危,在野外已灭绝。仅在中国分布,是中国特有的虎亚种。

6、金丝猴: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和捕杀,数量均稀少,均为濒危珍稀保护动物。由于世界上最早发现的仰鼻猴是生活在中国的四川、陕西、甘肃的川金丝猴,这一属的动物通常被称为金丝猴。

5. 濒临灭绝的物种有哪些

绿孔雀(学名:Pavo muticus)大型鸡类,体长180~230厘米。雄鸟体羽为翠蓝绿色,头顶有一簇直立的冠羽,下背翠绿色而具紫铜色光泽。

濒临灭绝的物种有哪些

6. 迄今为止,人类知道的已灭绝的物种有多少?是哪些?

据说,目前地球上现存有150万种人类已经命名的动物,而估计已经灭绝的动物有700万种之多。
如:
纹兔袋鼠:1906年灭绝
恐鸟:1800年彻底灭绝
白足澳洲林鼠:十九世纪初灭绝
West Africa 狮:1865年灭绝
阿特拉斯棕熊:于1870年灭绝
南极狼:于1875年灭亡
美国缅因洲海鼬:1880年灭亡
牙买加仓鼠:1880年灭绝
中国白臀叶猴:1882年灭亡
斑驴:1883年灭绝
Australia 小兔猼:1890年灭绝
昆士兰毛鼻袋熊:1900年灭绝
圣诞岛虎头鼠:1900年灭绝
澳米氏弹鼠:1901年灭绝
South California 猫狐:1903年灭绝
亚洲狮:1908年灭绝
西袋狸:1**0年灭绝
东袋狸:1940年灭绝
North America 白狼:1**1年灭绝
基奈山狼:1**5年灭绝
恐鸟:1800年以后灭绝
白足澳洲林鼠:十九世纪初灭绝
西非狮:1865年灭绝
阿特拉斯棕熊:于1870年灭绝
南极狼:于1875年灭亡
美国缅因洲海鼬:1880年灭亡
牙买加仓鼠:1880年灭绝
中国白臀叶猴:1882年灭亡
斑驴:1883年灭绝
澳洲小兔猼:1890年灭绝
昆士兰毛鼻袋熊:1900年灭绝
圣诞岛虎头鼠:1900年灭绝
澳米氏弹鼠:1901年灭绝
南加利福尼亚猫狐:1903年灭绝
纹兔袋鼠在澳洲大陆:1906年灭绝
亚洲狮:1908年灭绝
西袋狸:1910年灭绝;东袋狸:1940年灭绝
北美白狼:1911年灭绝
基奈山狼:1915年灭绝
佛罗里达黑狼:1917年灭绝
马里恩象龟:1918年灭绝
堪查加棕熊:1920年灭绝
新墨西哥狼:1920年灭绝
中国犀牛:1922年灭绝
澳豚足袋狸:1926年灭绝
澳花袋鼠:1927年灭绝
澳巨兔袋狸:1930年灭绝
北美旅鸽:1930年灭绝
新南威尔士白袋鼠:1930年灭绝
澳洲塔斯马尼亚狼:1933年灭绝
澳洲袋狼:1934年灭绝
塔斯曼尼亚虎:1936年灭绝
1937巴厘虎:1937年灭绝
巴墓斯坦沙猫:1940年灭绝
大海雀:1944年灭绝
亚洲猎豹:1948年灭绝
喀斯喀特棕狼:1950年灭绝中国豚鹿:1960年灭绝
墨西哥灰熊:1964年灭绝
德克萨斯红狼:1970年灭绝
台湾云豹:1972年灭绝
西亚虎:1980年灭绝
爪哇虎:1980年灭绝
加拿大黑足雪貂:199X年灭绝
亚欧水貂:20世纪末灭绝

7. 我国近年来灭绝的物种有那些?

麋鹿 
属于偶蹄目,俗称四不象,栖息于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生植物为食,1894年以前曾饲养于北京南苑,以后仅余少数于国外,野生种均已灭绝,1985年后由英国运回若干只放养。分布范围: 曾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后野生种灭绝。北京动物园1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7中美洲(地处北美与南美之间,包括危地马拉、伯里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巴哈马、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巴巴多斯、格林纳达、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等国家和地区)年繁殖成功 



大熊猫 
栖息于箭竹林间,惧寒畏暑,性孤独,雌雄分居,能游泳,善爬树住树洞石隙喜食竹类,亦食果实和动物尸骨,性温顺,自卫能力弱,常受天敌伤害,分布于我国四川西部和北部。 
分布于中国的四川、陕西、甘肃。中国特有种,野生数量不足1000 
只,人工饲养下约100只。 
大熊猫(又名大猫熊)栖居于海泼2000-3500米的高山竹林中。独 居,昼夜均有活动和休息,无定居。视、听觉较差,嗅觉尚好,体态笨 拙,善攀爬,会游泳。以竹叶、竹笋、竹杆等为食,偶食小动物、鸟卵。繁殖期春季,孕期80-160天,每产1-2仔,5-7岁性成熟,寿命25- 30年。北京动物园1955年开始饲养展出,1963年繁殖成功,1978年人工 授予精繁殖成功,1993年全人工哺育成功,1999年人工辅助母兽哺育双 仔成功。 
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 



扬子鳄 
属于爬行纲,又称鼍,我国特产珍稀动物,栖息于池沼底部,以鱼、蛙、小鸟为食。7月繁殖,产卵,以日光和杂草腐熟孵化。雌鳄护巢性强。 
别名中华鼍、土龙、猪婆龙,属于鼍科,学名为 Alligator sinensis。 
成体全长可达2米左右,尾长与身长相近。头扁,吻长,外鼻孔位于吻端,具活瓣。身体外被革质甲片,腹甲较软;甲片近长方形,排列整齐;有两列甲片突起形成两条嵴纵贯全身。四肢短粗,趾间具蹼,趾端有爪。身体背面为灰褐色,腹部前面为灰色,自肛门向后灰黄相间。尾侧扁。初生小鳄为黑色,带黄色横纹。 
在江湖和水塘边掘穴而栖,性情凶猛,以各种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和甲壳类为食。6月份交配,7~8月份产卵,每窝可产卵20枚以上。卵产于草丛中,上覆杂草,母鳄则守护在一旁,靠自然温度孵化,孵化期约为60天。具冬眠习性。 
产于安徽、浙江和江苏的交界处。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孑遗物种,它在生理上具有许多残遗特征,分布上的不连续性也说明了这一点。为了探索扬子鳄的奥秘,我国已建立了扬子鳄保护区和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大鲵 
两栖纲,又叫娃娃鱼,世界最大的两栖类,我国特有,栖息于山地溪流,昼伏夜出,捕食鱼虾昆虫,体外受精,广布我国,以华中和华南多;叫声类婴儿。 
大鲵,别名娃娃鱼,属于有尾目、隐鳃鲵科,学名为Andrias davidianus。 
大鲵是现存有尾目中最大的一种,最长可超过1米。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五后四,具微蹼。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体表光滑,布满粘液。身体背面为黑色和棕红色相杂,腹面颜色浅淡。 
大鲵生活在山区的清澈溪流中,一般都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洞穴位于水面以下。每年7~8月间产卵,每尾产卵300枚以上,雄鲵将卵带绕在背上,2~3周后孵化。 
大鲵为我国特有物种,因其叫声也似婴儿啼哭,故俗称“娃娃鱼”。大鲵的心脏构造特殊,已经出现了一些爬行类的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由于肉味鲜美,被视为珍品,遭到捕杀,资源已受到严重的破坏,需加强保护。 
大鲵主产于华北、华中、华南和西南各省。我市也偶有所见,其个体不大,往往被人误认为一般鱼类。2001年夏天,我市溪口镇集贸市场一摊位上曾被市民发现有一条仅长数厘米的大鲵出售,购下后送有关部门签定,目前饲养在滕头村水馆内。 
大鲵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金丝猴 
灵长目,肩批金黄色长毛,生活于3000米高山树林中,树栖,群居,以野果、嫩芽、竹笋为食,我国特产珍稀猴类 
金丝猴的学名是Rhinopithecus roxellanae,英文名是Snub-nosed Monkey/Golden Monkey。金丝猴是我国特有动物, 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国金丝猴包括川、滇、黔三种,滇金丝猴远居滇藏的雪山杉树林,数量仅千余只;黔金丝猴仅见于贵州梵净山,数量才700多只;大家比较熟悉的当属川金丝猴。川金丝猴,布于四川、陕西、湖北及甘肃,深居山林,结群生活,背覆金丝“披风”,攀树跳跃、腾挪如飞。 金丝猴多次外借到国外展出,取得了良好的展出效果和较大的轰动效应。 



白鳍豚 
哺乳纲,栖息于洞庭湖及长江中下游,汛期水位上升,结群游入洞庭湖及附近繁殖,水位下降回长江,多在深层活动,晨昏靠近浅水捕食鱼类,濒临灭绝。 
白鳍豚俗称白鳍、白夹、江马。属哺乳纲、鲸目、白鳍豚科。它的分布仅局限于长江中下游,尤以湖北省沙市以下的湖南、湖北、安徽、江苏的长江段为多。 
白鳍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它是研究鲸类演化和生物进化的宝贵材料。它有发达的大脑,是一种聪明而有智慧的动物,它有“回声定位”和声纳等特殊功能。具有流线型的体型,丰富的皮下脂肪,游泳敏捷,这些结构在仿生学上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白鳍豚体呈纺锤形。吻突极狭长,上颌和下颌几乎等长,且微上翘。体长为吻长的6倍。体色背部青灰色,腹部白色,颈部两侧、耳孔后及鳍肢上方区域有一半圆形的白色宽纹,在肛门上方的尾侧有两道半月形的白色宽纹。 
白鳍豚喜在远离岸边的江心主流区活动,为疏人性豚类。在行动中有集群习性,常三五成群在江心活动,偶尔也进入湖泊、支流与长江干流汇合处活动。白鳍豚用肺呼吸,每隔一二分钟就要露出水面换一次气。换气时总是头先出水,有时会喷出水花,出水呼吸时会发出声响。当天气闷热、暴雨即将来临之际,它便频频露出水面一起一伏,群众称为“白鳍拜江”。 
白鳍豚是肉食性动物,其视觉很差,靠自身发出的超声波讯号发现食物并突袭式吞食。食性以鱼为主,常在浅滩、岔流以及支流汇合处觅食。其食量甚大,一般摄食量可占体重的10%~12%。 
白鳍豚雌性6龄、雄性4龄可达性成熟。生殖交配期在4月~6月,怀孕期约9个月,至翌年一二月份在江中分娩。母豚每年只生1胎,每胎1仔,偶有双胞胎。刚出生的幼豚哺母豚乳汁长大,并随群活动。 
长江葛洲坝和三峡大坝建成后,使长江生态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航运业的发展、河道整治、机动船只增加、水质污染、江湖淤塞、使用有害渔具及有害捕捞方法等,严重威胁着白鳍豚的种族延续。据实测统计,现长江白鳍豚资源量已不足100头,远低于国宝大熊猫。为使白鳍豚在自然界不被灭绝,国家已将其列入一级保护动物,并将长江天鹅洲古道和安徽铜陵江段划为自然保护区,保护和增殖白鳍豚资源,拯救濒危物种。 



东北虎 
也称西伯利亚虎,为世界濒危物种,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部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由于我国此前过量砍伐森林,使东北虎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种群数量急剧减少。据国际联合调查小组最近一次野外探查显示,我国野生东北虎数量已不足20只

我国近年来灭绝的物种有那些?

8. 我国濒临灭绝的物种有哪些?

我国濒临灭绝的物种:
1、远东豹

远东豹是北方寒带地区体型仅次于东北虎的大型猫科动物,头小尾长,四肢短健;毛被黄色,满布黑色环斑;头部的斑点小而密,背部的斑点密而较大,斑点呈圆形或椭圆形的梅花状图案,又颇似古代的铜钱,所以又有“金钱豹”之称。

东北豹是全球极度濒危的大型猫科动物,据国际最新的统计数据其种群一直未超过100只,中国约有10只左右,在俄罗斯大概有30多只,仅分布于中国和俄罗斯,其濒危状况已经引起全球的关注。


2、华南虎

华南虎(厦门虎,南中国虎)仅在中国分布,是中国特有的虎亚种。于1981年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Ⅰ保护名单,亦称“中国虎”,华南虎头圆,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较长,胸腹部杂有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黄色并布满黑色横纹。

毛皮上有既短又窄的条纹,条纹的间距较孟加拉虎、西伯利亚虎的大,体侧还常出现菱形纹,在亚种老虎中体型较小。华南虎以草食性动物野猪、鹿、狍等为食,是中国的十大濒危动物之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红色物种名录极度濒危,在野外已灭绝。


3、扬子鳄

扬子鳄或称作鼍,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最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因其生活在长江流域,故称“扬子鳄”。扬子鳄身长1—2m,头部扁平,吻突出,四肢粗短,前肢5趾,后肢4趾,趾间有蹼爬行和游泳都很敏捷。

扬子鳄尾长而侧扁,粗壮有力,在水里能推动身体前进,又是攻击和自卫的武器。它们的头部相对较大,鳞片上具有更多颗粒状和带状纹路,眼睛呈土色。


4、亚洲象

亚洲象是亚洲现存的最大陆生动物,长达1米多的象牙,是雄象上颌突出口外的门齿,也是强有力的防卫武器。象的眼小耳大,耳朵向后可遮盖颈部两侧。四肢粗大强壮,前肢5趾,后肢4趾。尾短而细,皮厚多褶皱,全身被稀疏短毛。头顶为最高点,体长5~6米,身高2.1~3.6米,体重达3~5吨。

我国的野生象仅分布于云南省南部与缅甸、老挝相邻的边境地区,数量十分稀少,屡遭猎杀,破坏十分严重。


5、黔金丝猴

黔金丝猴,体长64-73厘米;尾长70-97厘米;重量8-15公斤。黔金丝猴脸部灰白或浅蓝,鼻眉脊浅蓝。吻鼻部略向下凹,前额毛基金黄色,至后部逐渐变为灰白。背部灰褐,从肩部沿四肢外侧至手背和脚背渐变为黑色。肩窝有一白色块斑,肩毛长达16厘米。颈下、腋部及上肢内侧金黄色,尾基深灰色,至尾端为黑色或黄白色。

分布于中国贵州省境内武陵山脉之梵净山。由于黔金丝猴栖息在犹如孤岛一般的梵净山中,生存范围狭窄,加之数量稀少,又被科学家称为“世界独生子”。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