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新区的开发战略

2024-04-30 09:44

1. 南沙新区的开发战略

2011年8月20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政府在北京联合举行“广州南沙新区定位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成果发布及研讨会,提出广州南沙新区的总体战略是,用40年左右时间,将广州南沙建设成国际智慧海滨城市、粤港澳全面合作的国家级新区、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新枢纽,在经济、社会、环境、国际化等方面达到香港及其他国际先进城市水平。届时,南沙新区人口稳定在240万人左右(2010年人口普查登记对象30万人左右,编者注),经济总量达到18000亿元人民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5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5%至90%。 这次发布标志着南沙新区的开发建设在理论研究层面获得了重大突破。根据国务院批准的《规划》,南沙新区发展总的战略定位是:立足广州、依托珠三角、连接港澳、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建设成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和新型城市化典范、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高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服务枢纽、社会管理服务创新试验区,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国务院批准《规划》的规划期是2012至2025年,在整个建设期中《规划》也规定开发建设分为两个阶段进行,而且明确了这两个阶段具体的发展目标。第一阶段是从2011年到2015年,第二个阶段是2016年到2025年。 南沙建成国际智慧滨海新城广州南沙新区规划面积800多平方公里,是国家“十二五规划”(2011年至2015年)中提及的三个粤港澳合作平台之一,其余两个分别是珠海横琴和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岛总体发展规划》于2009年发布,深圳前海综合规划出炉。南沙开发走“从容跨越”的道路,分三步:起步建设阶段(2011—2015年)。到2015年,使经区划调整后的南沙新区,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国际化等方面居广州市前列。基本建成阶段(2016—2030年)。到2030年,南沙新区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国际化等方面应基本达到2010年香港及其他国际先进城市水平。最终建成阶段(2030—2050年)。到2050年,南沙新区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国际化等方面应达到香港及其他国际先进城市水平。从战略定位上看,宜将南沙新区定位为粤港澳全面合作的国家级新区,一方面,从战略诉求来看,南沙要放在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兰州新区的国家级新区同等发展层面,在战略作用、目标定位和争取的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向这些先进地区看齐,并积极借鉴其发展经验。另一方面,从目标任务来看,南沙要肩负使命,在地区发展和国家战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若有国家级新区的战略定位,南沙将发挥4个方面的作用:中国南方对外开放的重要海上门户;粤港澳全面合作的综合试验区;广州科学发展的龙头示范区;珠三角湾区的宜居家园。而从愿景来看,在未来40年左右,乃至更为长远的发展战略中,南沙要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国际智慧滨海新城、岭南水乡生态名都”。从功能定位来看,南沙新区要打造成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新枢纽。而主导产业方面,南沙将主打高端服务业、科技智慧产业、临港先进制造业、海洋产业、旅游休闲健康产业等五大主导产业群。

南沙新区的开发战略

2. 南沙新区的战略功能

 南沙人口密度低,土地、岸线和生态资源丰富,是珠江口湾区发展“脊梁”的重要节点,南沙要充分利用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岭南水乡文化,以营造一流的人居环境为指引,加快共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步伐,将南沙打造成为环珠江口宜居湾区优质生活圈示范区;将南沙打造成为区域性国际健康休闲旅游中心。

3. 南沙的新区建设

2011年8月20日,中国社科院、广州市委市政府在北京共同发布社科院完成的《广州南沙发展定位与战略研究》课题成果。南沙的总体目标是,用40年左右的时间,在本世纪中叶,建设成为国际智慧滨海新城、粤港澳全面合作的国家级新区、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新枢纽。课题组为此建议中央将南沙上升为粤港澳全面合作的国家级新区。依据该规划,南沙新城初定规划范围为沙湾水道以南,总面积803平方公里,空间布局将以中、北、西、南四大城市组团铺开。审查会认为,南沙依托广州进行开发建设,远期可与广州现有市中心形成双中心,该规划若通过,南沙或将“扩容”。南沙现有面积为527.65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339.5平方公里。工作组提交的方案显示:初步确定南沙的规划范围为沙湾水道以南,总面积803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57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33平方公里。 广州市强调南沙的总体概念规划需要反复琢磨、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时下,正围绕几个环节做南沙新区开发建设战略规划:总体定位上要把南沙新区上升为国家级新区来规划;在产业优化上要着重点考虑以先进制造业、临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规划范围为沙湾水道以南南沙现有面积为527.65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339.5平方公里。根据《规划》显示:初步确定南沙的规划范围为沙湾水道以南,总面积803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57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33平方公里。虽然规划面积扩容,但南沙新区“其建设面积将控制在300平方公里,以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未来南沙的人口规划将控制在240万人左右,也不会“蔓延式”发展,而是四大城市组团式、紧凑式的空间布局。张广宁在发言时强调坚持“钻石理念”:“南沙开发将从容建设,按照适度规模、预留空间的要求,合理确定开发时序和近期重点开发地区,想好一片,启动一片。我们宁可慢一点,也要做得好一点。”打造岭南水乡之都张广宁说,南沙新区开发首先抓好示范区建设,大力推进城市生活配套设施和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结合南沙水网密集、有山有水的特点,着力做好“水”文章,打造岭南水乡之都,建设“东方威尼斯”,“将来还可以开通水上巴士”。万庆良也表示,“南沙建设要着重突出岭南风格、水乡特色,如果照搬香港、澳门或者珠江新城的风格,那就失去了意义。”他说,南沙建设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四道相通”的做法,即绿道、轨道、水道、城市慢行道相通互联,通过绿道串联轨道、水道、城市慢行道。或建跨江通道和商务机场交通方面,未来南沙新区将有不少新动作,包括首次提出跨江通道、商务机场的建设等。《规划》提出,要推进珠江湾区东西两翼跨江通道建设,建设珠江口交通环线和城际铁路线,并加快西部沿海铁路通达广州火车南站,构建通达珠三角湾区城市半小时交通圈。建设南沙港疏港铁路工程,打造珠三角重要的枢纽港,在三民岛建设商务机场。创新将是南沙开发主调四大城市组团铺开南沙新城800多平方公里空间布局北部组团:约130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约50平方公里。由汽车制造基地,高新技术园区三大子功能区组成;西部组团:约190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约30平方公里。由装备制造业区,岭南小镇文化旅游区,生态农业观光区三大子功能区组成;南部组团:约260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约70平方公里。由南沙国际保税港区,海洋高新技术区,岭南水乡示范区三大子功能区组成。中部组团:约220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约为90平方公里。由中心湾区,湾区交通枢纽商务区,城市综合服务区,钻石水乡示范区和合作配套区五大子功能区组成;按照《规划》,南沙新城800多平方公里的空间布局将以中、北、西、南四大城市组团铺开。此外,《规划》为核心湾区的城市设计提供了两种方案。分别是包含粤港澳合作特别政策区的“钻石湾”和珠江自由经济区自由贸易区的“岭南国际水都“两个方案。参与南沙方案审查专家:不赞成省政府迁南沙对于此前中国社科院《报告》提出的“省政府搬迁至南沙”建议,现场会上透露,参与南沙方案审查的国内外知名规划专家否定了这一建议。据透露,上月底,国际咨询委员会就南沙方案召开了国内外知名规划专家技术审查会,专家们不赞成把省级行政中心搬迁至南沙。南沙应该是广州市的一个分区中心,近期依托广州进行开发建设,远期可与广州现有市中心形成双中心。定位 广东省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在会上的汇报中介绍了南沙新区规划方案。方案将广州沙湾水道以南、原属番禺区的大岗、榄核和东涌三镇划归南沙新区管辖,规划人口规模200万人左右。这一方案未将东莞两镇和中山四镇纳入,与最早透露的方案相比瘦身不少。调整后,南沙新区规划总面积为803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57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33平方公里。据称,这一区划调整尚需争取国务院批准。规划方案将南沙的功能定位为“共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的示范区、探索新型城市化模式的先行区、创新社会管理的试验区、率先形成与港澳营商环境接轨的融合区、建设珠三角城市群综合服务的共享区”。未来,南沙新区将大力发展商业商贸、科技创新、教育培训、航运物流和信息会展等现代服务业,以及高端临港工业和海洋产业。 目前,南沙新区建设已列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粤港合作框架协议》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广州南沙新区将成国家级新区,并赋予省级权限,提出要站在“珠江三角洲建设成世界级的城市群”的高度规划。建设成新型的滨海新城。

南沙的新区建设

4. 南沙新区的建设问题

 伴随着以国家新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新城建设正在快马加鞭。广州南沙,拥有339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不过现有常住人口仅26万人且甚至出现向老城区倒流的现象。尽管不少老城区的负担已然很重,但其聚集的人气却让南沙望尘莫及。远离广州城区、基础设施不够完备、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较弱、人文积淀不足……这些都是南沙人气不足的原因,也成为制约南沙发展的短板。南沙可以借鉴安徽合肥开发新区的经验。合肥将最好的三所高校和医院先后落户到新区,对人气的带动起到了很明显的作用。段险峰介绍说,南沙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如引进的高新技术企业将带动四五千名高科技人才进驻,再加上这些人员的家属,总共可以带动一万人左右进驻南沙。新城需要给人自豪感。如今西方很多成功的新城都做到了让居民产生自豪感,这种自豪感是聚集人气的关键。南沙要发展,首先要聚人气,没有人气一切都是空谈。  南沙占尽天时地利,却存在着人气不高的问题。不过但跻身国家新区之后,未来会不会涌入太多的人口,走上“拥挤城市”的老路,造成巨大的城市灾难?曾有人提出今后十年广州至少新增500万人口,在中心城区已呈人口饱和的状态下,新增人口多数只能向周边地区分流,南沙大约要增加200万左右的常住人口。这相当于南沙每年要涌入20万人口,南沙是否承受得住?大量人口的涌入对未来不一定是件好事。当年,深圳依靠大量的福利政策,吸引了众多移民,但人口爆炸式的增长,给城市带来了很多的负担与隐患,从某种角度看,实在得不偿失。从宜居的角度来看,广州的人口承载力是1100万人,南沙最多只能承载86万人口。如果南沙人口保持在80万到100万,会是一种理想状态。如果南沙环境宜居,有较好的发展机会,在10年内吸引来200万人口也并非不可能,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南沙人口要实现超强发展。十年引进200万人口不仅可行而且必要。他说,200万人口所需的合理土地面积为200平方公里,广州老城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早已远远超出这个数字,而南沙的面积绰绰有余。作为国家级新区,没有人口,生产性的服务业,需要大量人口,没有一定的人口基数,是完全带不动的。  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作为广东的三大新区,它们共同构成了珠三角新一轮改革发展的“金三角”。三驾马车齐头并进,无论是对广东乃至泛珠三角经济圈都是福音。三足鼎立的态势会否造成三地恶性竞争?投资和政策上的重复会否造成资源浪费?这是不必要的顾虑,因为三大新区的定位各有重点,地理特点也迥异,横琴占地100多平方公里,南沙陆海总面积将近700平方公里,而前海仅有15平方公里。三区形成良好的联动机制,是一个理想的模式,但这个理想状态难以在短期内实现,政府还需要花很多心思很多时间去培育市场,以形成产业集聚。南沙、横琴、前海三区如果形成良性联动自然最好,但三区的状态却是各自发展,如果要形成真正的金三角,就一定要调整利益基础,有了共同的利益,才能有共同的行动”南沙的发展必然会对横琴和前海造成一定的压力并形成竞争。但南沙有自己的定位,在发展的问题上,不是给了谁优惠政策谁就会发达,具体要看怎么做。南沙要和人家比的是设施和服务,而不是比优惠政策。  南沙新区的发展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这就意味着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同步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也要及时跟上。另一方面,城乡也要统筹发展。南沙新区可以学习欧洲的小城市,城市不大,没有太多高楼,人们生活悠闲,生活质量很高。把南沙打造成新型城市化的示范区,打造成一座优雅之都。”传统的城市化道路是粗放的工业化道路,依靠劳动密集型企业进行快速扩张,这个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污都很厉害,南沙应当避免重蹈覆辙,新型城市应该走的是可持续的、产业集约发展的高质量道路。南沙要发展低碳经济,把南沙建设成智慧城市,这样才是真正的幸福广州。  如今的南沙地广人稀,在南沙进行社会管理服务创新,历史包袱较少,原有的体制惯性也小。已经有多位专家学者强调,对于国家级新区而言,除了政策和项目的倾斜,更重要的是机制体制创新。体制创新、从容发展,是南沙开发之魂。除了政策和项目的倾斜,更重要的是体制创新,创造经济社会管理制度规范化、法制化的环境,南沙新区应当多借鉴香港、澳门以及别的先进城市的经验,真正建设一个示范性新城。在医疗、养老、教育、保险以及行政体制各个方面,南沙都可以进行创新性的改革,南沙可以充分发挥离港澳两地的近距离优势,作为体制改革的一块试验田。南沙可以走“营商环境学香港,社会管理学新加坡”的路子。  南沙定位模糊,应该规划先行,最迫切的是形成一整套改革的蓝图和设想,把广州在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的社会管理经验系统化、标准化,在南沙先行先试。南沙还在宏观规划阶段,要尽快落实具体的人口政策和产业政策以“集聚人气”,包括户籍政策、居住政策、税收优惠等。要。”南沙在与粤港澳口岸出入境方面已经确定了一些优惠政策,包括设立免税区、通关便利区、通关合作区等。他还告诉记者,南沙不会获得太多税收优惠,但是将在创新社会管理方面推出比较有力的试点政策,包括引进港澳地区的社工经验、外籍人士的管理创新等。基础设施、迎商环境、服务质量、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建设,将使得未来的南沙不仅是“经济的新区”,还将成为“城市的新区”。  下一步应当特别重视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一)强化规划引领指导。在发展规划统领下,抓紧编制相关的专项规划,进一步制定《规划》具体实施意见,细化操作措施,按照既定发展目标和节点要求有序推进广州南沙新区建设。(二)细化落实支持政策,抓紧制定实施细则,推动《规划》已经明确的金融、土地、海洋管理、与港澳往来便利化、社会管理等支持政策尽快落地实施。同时,按照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研究制定支持广州南沙新区发展的财税优惠等方面政策。(三)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按照国务院要求,抓紧建立由各方面参与的协调机制,并完善工作机构,明确工作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形成上下联动的强大合力。(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用好用活先行先试权利,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大胆创新,加快形成与国际通行规则相适应的营商环境和法治环境。(五)促进区域联动发展。加强与广州中心城区和周边区域的协同发展,进一步拓展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空间,促进大珠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发展,带动内地更广大区域参与全球竞争合作。(六)突出加强与港澳合作。加快共建优质生活圈、强化基础设施衔接、促进产业分工协作、推进公共服务合作、加强营商环境对接,形成粤港澳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5. 南沙新区的规划情况

 2011年9月15日至16日广州市召开的南沙新区开发建设现场会消息,由广州市规划局、南沙开发区管委会、南沙区政府联合成立的工作组首次透露了《南沙新区总体概念规划》。依据该规划,南沙新城初定规划范围为沙湾水道以南,总面积803平方公里,空间布局将以中、北、西、南四大城市组团铺开。审查会认为,南沙依托广州进行开发建设,远期可与广州现有市中心形成双中心,该规划若通过,南沙或将“扩容”。南沙现有面积为527.65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339.5平方公里。其中,北部组团约130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约50平方公里,由汽车制造基地、高新技术园区三大子功能区组成,广汽集团旗下的广汽丰田就设在南沙区,年产能达36万辆;西部组团约190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约30平方公里,由装备制造业区、岭南小镇文化旅游区、生态农业观光区三大子功能区组成;南部组团约260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约70平方公里,由南沙国际保税港区、海洋高新技术区、岭南水乡示范区三大子功能区组成;中部组团约220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约为90平方公里,由中心湾区、湾区交通枢纽商务区、城市综合服务区、钻石水乡示范区和合作配套区五大子功能区组成。 为沙湾水道以南南沙现有面积为527.65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339.5平方公里。虽然规划面积扩容,但南沙新区“其建设面积将控制在300平方公里,以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未来南沙的人口规划将控制在240万人左右,也不会“蔓延式”发展,而是四大城市组团式、紧凑式的空间布局。“南沙开发将从容建设,按照适度规模、预留空间的要求,合理确定开发时序和重点开发地区,想好一片,启动一片。我们宁可慢一点,也要做得好一点。打造岭南水乡之都南沙新区开发首先抓好示范区建设,大力推进城市生活配套设施和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结合南沙水网密集、有山有水的特点,着力做好“水”文章,打造岭南水乡之都,建设“东方威尼斯”,“将来还可以开通水上巴士”。南沙建设要着重突出岭南风格、水乡特色,如果照搬香港、澳门或者珠江新城的风格,那就失去了意义。南沙建设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四道相通”的做法,即绿道、轨道、水道、城市慢行道相通互联,通过绿道串联轨道、水道、城市慢行道。 包括首次提出跨江通道、商务机场的建设等。《规划》提出,要推进珠江湾区东西两翼跨江通道建设,建设珠江口交通环线和城际铁路线,并加快西部沿海铁路通达广州火车南站,构建通达珠三角湾区城市半小时交通圈。建设南沙港疏港铁路工程,打造珠三角重要的枢纽港,在三民岛建设商务机场。 南沙新城800多平方公里空间布局北部组团:约130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约50平方公里。由汽车制造基地,高新技术园区三大子功能区组成;西部组团:约190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约30平方公里。由装备制造业区,岭南小镇文化旅游区,生态农业观光区三大子功能区组成;南部组团:约260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约70平方公里。由南沙国际保税港区,海洋高新技术区,岭南水乡示范区三大子功能区组成。中部组团:约220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约为90平方公里。由中心湾区,湾区交通枢纽商务区,城市综合服务区,钻石水乡示范区和合作配套区五大子功能区组成;按照《规划》,南沙新城800多平方公里的空间布局将以中、北、西、南四大城市组团铺开。此外,《规划》为核心湾区的城市设计提供了两种方案。分别是包含粤港澳合作特别政策区的“钻石湾”和珠江自由经济区自由贸易区的“岭南国际水都“两个方案。 参与南沙方案审查专家:不赞成省政府迁南沙对于此前中国社科院《报告》提出的“省政府搬迁至南沙”建议,参与南沙方案审查的国内外知名规划专家否定了这一建议。国际咨询委员会就南沙方案召开了国内外知名规划专家技术审查会,专家们不赞成把省级行政中心搬迁至南沙。南沙应该是广州市的一个分区中心,依托广州进行开发建设,远期可与广州现有市中心形成双中心。

南沙新区的规划情况

6. 南沙新区的新区定位

 南沙新区规划方案将广州沙湾水道以南、原属番禺区的大岗、榄核和东涌三镇划归南沙新区管辖,规划人口规模200万人左右。这一方案未将东莞两镇和中山四镇纳入,。调整后,南沙新区规划总面积为803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57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33平方公里。这一区划调整尚需争取国务院批准。规划方案将南沙的功能定位为“共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的示范区、探索新型城市化模式的先行区、创新社会管理的试验区、率先形成与港澳营商环境接轨的融合区、建设珠三角城市群综合服务的共享区”。未来,南沙新区将大力发展商业商贸、科技创新、教育培训、航运物流和信息会展等现代服务业,以及高端临港工业和海洋产业。 2012年10月10日《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在京发布之际,国务院另文批复将番禺区的大岗、榄核、东涌三镇并入南沙新区。自此,南沙新区的总面积达到803平方公里,超过番禺、白云,在全市12区(县级市)中面积第四大。继2005年从番禺划出500多平方公里成立南沙区后,如今,番禺这个面积786平方公里的广州辖区,再次划出了现有面积的1/3,即将总面积达256.21平方公里的大岗、东涌、榄核三镇划归南沙。新南沙的面积将大增。大岗等三镇从番禺划到南沙,对番禺来说无论资源和经济总量都有一定损失。但彭澎注意到,本次新规划方案中提到,从长远来看会对番禺给予一定补偿,具体是等条件允许时,将南沙的部分优惠政策,给予番禺广州南站商业区和广州国际创新城。从而促进南沙和番禺两地的融合发展。  人口:三镇并入后 南沙人口是原来的三倍南沙,顾名思义是广州最南面的一片珠江冲积而成的沙洲,据番禺区官网资料显示,这里大多数的定居点,均到清末才开始在新冲积而成的沙洲上建成,人迹罕至,被称为广州的“西伯利亚”。随着2001年8月,广州在这里成立了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造船厂、汽车厂等一个个重大项目争相落户,时至今日,这里已经发展成常住人口达26万人的新城区。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据番禺区政府网的公开数据显示,大岗、东涌、榄核三镇的常住总人口,分别是13万、18.2万、13 .2万人。也就是说,这三镇并入南沙后,该区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新南沙人口增长到原来的三倍。 产业:东涌高铁、大岗船厂及星海名片入南沙大岗、东涌、榄核划入南沙后,一批辖内的优质资源随之“易主”。大岗的中船基地,东涌的广深港高铁枢纽,以及榄核镇星海故乡的亮丽名片,将悉数划入南沙区。据了解,比邻亚运城的东涌镇,已初步形成高铁、地铁、公路三位一体的交通枢纽,广深港高铁与地铁四号线的交汇点即位于该镇,途经东涌的还有南沙港快速路、京珠高速公路、黄榄快线等公路,这一“双铁交汇”的枢纽地位,填补了原南沙区的空白。自北往南看,榄核镇是广州著名的农业大镇,西面与顺德中心城区接壤。值得注意的是,榄核镇是广州市唯一的革命老区,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故乡。由此引发不少人担忧,星海之乡向来是番禺一张亮丽名片,番禺区官方网站就称为星海故乡网,每年一度的品牌文化项目星海音乐节,龙头企业星海传媒集团均以“星海”命名。榄核划归南沙以后,“星海之乡”这一美誉,还能继续花落番禺区吗?大岗位于原番禺的最南端,这里的重大项目,当数总投资270亿元的中船集团船舶配套基地,已征地4000亩,成为南沙临港经济圈的重要配套项目。因此,无论从地铁位置还是产业结构上看,大岗都是三镇中与南沙联系最紧密的镇区,也是大南沙开发的重要交通节点和集疏通道。此外,备受关注的垃圾焚烧发电站选址,也位于大岗镇,建成后将负责处理番禺、南沙的垃圾。 “扩容”经过南沙从番禺“派生”而来南沙正是从番禺“派生”出来的。2005年之前,南沙是番禺区的一部分。当年5月,南沙成为广州市一个独立的行政区。至“扩容”前,南沙区面积为527.65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339.5平方公里。大岗、榄核、东涌三镇并入南沙,最早是在2011年8月提出的。当时,中国社科院、广州市委市政府共同在北京发布《广州南沙发展定位与战略研究》报告,提出南沙新区在未来的40年内,仅在广州境内将“扩容”近3倍,“吞下”番禺并扩容至1314平方公里,并最终将东莞的虎门、长安,中山的黄圃、三角,惠州的龙门等地纳入怀中。两个月后,南沙“扩容”方案又有变化。2011年10月,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南沙开发建设现场会上,首次展示了《南沙新区总体概念规划》。《规划》显示:初步确定南沙的规划范围为沙湾水道以南,总面积803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57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33平方公里。大岗、榄核、东涌三镇包括在这803平方公里内。2012年9月6日,《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正式获批。记者向南沙区政府相关人士确认,国务院已经另文批复将大岗、榄核、东涌三镇并入南沙。

7. 南沙的政策

优越的地理位置,加快南沙开发将有利于优化广州生产力空间布局,加快南沙开发将成为广州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开发南沙将促进广州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广州政府对南沙的规划以建设最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滨海新城为目标,以发展现代物流业、临港工业和资讯产业为重点,以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优质社会服务功能为依托,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重点突破、滚动开发”的原则,坚持“产业起步、项目带动”的发展思路,实施“生态优先”战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努力把南沙地区建设成为产业布局合理、经济辐射能力强、基础设施配套、自然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生态型新城区。长期以来,受城市发展空间的局限,广州的城市建设呈现了L型摊大饼式的发展,生产力空间布局不够合理和舒展,制约了广州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表明,利用港口群加快经济的发展是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南沙具备建设国际海港的条件,利用地理优势,在南沙发展临港工业区,发展造船、钢铁、石化等大型基础工业,上一批基础产业项目,将有利于促进广州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协调发展,争取在经济实力上再上一个新台阶。我国加入WTO后,对于广州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加快开发南沙正好为广州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拓展了空间,提供了支持,迎合了新一轮对华投资的热潮和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良机。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对外联系的交通枢纽优势,通过开发南沙,有利于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资源整合,降低产业运作成本,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密切与港澳的经济合作交流,拓展与国外城市的经济合作渠道,更好地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基础设施:一、高速公路南沙地区现有市政道路已初具规模,环岛路,进港大道,港前大道,黄阁大道,凤凰大道等城市主干道已整饰一新。为使南沙真正成为珠三角的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南沙规划对外的“五纵五横”高速/快速公路及环形主干道达1200公里,是2010年广州“五年一大变”的主要项目:1.一纵:迎宾路-南沙大道(现已改名为番禺大道)(北向连通广州市区)全长40公里,起点位于番禺大桥,终点在亭角立交接进港大道,双向十车道,全线无红绿灯,半封闭,设计时速80-100公里,已建成近10年。2.二纵:南沙港快速(粤高速S105)(南北连通国际码头及广州大学城)全长65公里,投资近70亿,始于环城高速仑头立交,终头在龙穴岛南沙港区,南沙大道(现番禺大道)以北为双向八车道,其余为双向六车道,沿线有10座大型立交和桥梁。2004年12月28日全线通车。3.三纵:京珠高速广珠北段(G4W广澳高速)(北向连通广州):全长38公里,双向六车道,投资40亿,起于环城高速新洲立交,经大学城和广州新城连南沙亭角立交,计划2005年底完工。(注:新洲—化龙段是快速路)4.四纵:东新高速(粤高速S39)(北向连通广州新火车站和荔湾区)起于广州芳村东沙开发区,经广州南站东侧到番禺大岗的新联二村,接南沙港快速,总长46公里,双向六车道,预计投资60亿元,2004年12月28日动工,已于2010年12月31日通车。5.五纵:平南高速(北向连通番禺东部沿江地区,西向连通南海和禅城)起点在广珠西线南海平洲立交,经南大公路到化龙后转向,沿狮子洋岸边到达南沙,二期接南横大桥到达龙穴岛港区,首期长51公里,双向六车道,投资60亿元,目前尚未开工。6.一横:虎门大桥高速—广珠东线高速(G9411莞佛高速虎门大桥—坦尾互通+G4W广澳高速坦尾—横琴)(东联东莞、深圳,西南连中山、珠海,已建成多年)7.二横:黄沙快速(西联顺德)由黄阁小虎岛经市南路,南沙大道,南沙港快速,直达顺德,南沙境内全长35公里,首期与南沙港快速连接,将于2005年12月通车。8 .三横:新龙快速(西联中山、江门)起点位于南沙国际码头新龙大桥,跨越洪奇沥水道和横门水道与广珠东线相交,接江中江高速直通江门地区,南沙境内长20公里,是南沙港主要的疏港通道之一,计划2005年底动工。9. 四横:万龙快速(西联中山、江门)从龙穴岛造船基地向西引出,经万项沙到中山,此线路有相当部分与南沙疏港铁路和广珠铁路并行,待上述铁路定线后再行设计施工。10.五横:广州南二环高速(G1501广州绕城高速公路东涌—九江段)(西联顺德,东接东莞)位于南沙地区北部,从南海已通车的西二环(G1501广州绕城高速公路九江—聚龙段)经顺德进入榄核镇后直达东涌镇,远期经规划中的珠江莲花山大桥到东莞麻涌后与广深沿江高速相连,已于2010年12月31日通车。二、水路港口南沙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水网密布,河湖众多,水运发达,已建成的港口设施包括南伟两个2.5万吨杂货码头,东发两个万吨码头,珠江电厂4万吨煤专用码头,小虎岛3-5万石化专用码头。2004年9月28日建成的龙穴岛4X5万吨吨级装箱码头,目前已有中远,中远,韩进,太平等开通欧美,东南亚航线,2005年计划开通10-15国际航线,年吞吐量100万国际标准集装箱。第二期6X5万吨级码头已经动工,由中远和马士基参股,2006年底完工。整个龙穴分期建设50个5-8万吨码头,将成为立足珠三角面向全世界物流中心。客运方面,南沙新客运已启用,每天往返香港12个航次,全程仅需75分钟,连同附近世贸中心,会展中心,五星级南沙大酒店及高尔夫球会,这里将逐渐成为南沙及珠三角西部的中央商务区。轨道交通:按照广州市及珠江三角洲交通规划,南沙地区将建设多条轨道交通。其中,广州三四号地铁在广州新城交汇后,经丰田生产基地到南沙新客运港,计划2006年底建成,2007年全线通车。广深,广珠轨道“A”型交通连接线中山-南沙-东莞将于2005年内动工,4-5年内完成。意向中的广深港特快线,南沙环岛轻轨线,环大南沙轻轨线等将进一步落实规划,加紧筹备建设。此外,规划中南沙疏港铁路,由广州新火车站沿番禺西部南下,于万倾沙西北部向东转折,顺万龙快速干线进入港区,并在港区预留远期跨珠江口向东接广深铁路的通道。线路经万倾沙编组站后,预留衔接未来广珠铁路线通道,经此铁路,南沙港的腹地进一步扩大到华南及泛珠三角地区。生活环境:南沙位于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中部,倚山傍水,水网密布,河湖众多,自然环境优美。既有黄山鲁等森林公园,又有广州仅存的湿地及红树林公园。既有鸦片战争遗址金锁铜关,又有超前的高尔夫球场。既有浩翰的伶仃洋,狮子洋,又有小桥流水人家。目前南沙已拥有蒲洲公园,天后宫,水乡一条街,百万葵园,南沙大酒店,祈福酒店等一批旅游景点及设施。南沙开发规划先行,所有项目环保准入采用欧洲标准,高于美国和中国国家标准,一般主干道各有50米绿化带,快速路各有100米绿化带,高速公路各有200米绿化带,滨海,滨江地区规划有50-200米绿化带,对农田采用严格保护政策,对采石场一律关闭复绿,力求做到“森林在城市中,城市在森林中”的至高境界,绿化率达50%。在可预见的将来,一个既适宜创业发展又适宜生活居住的现代化滨海生态城市,正在珠江口迅速崛起。

南沙的政策

8. 南沙新区的新区亮点

万顷沙综合交通枢纽 与广州主城半小时通达在让南沙变身区域交通枢纽方面,规划将依托广东西部沿海铁路、中南莞城际铁路、肇顺南城际铁路和深中高速公路通道,打造万顷沙综合交通枢纽。依托广深港客运专线、珠三角外环、京珠高速公路,打造庆盛综合交通枢纽。并强化海铁联运、江海联运,打造珠三角重要的转运枢纽港。除了构建通达珠三角湾区城市半小时交通圈,还将强化与广州主城的联系。通过新增南沙至广州南站轨道线路和肇顺南城际铁路,连通西部沿海铁路和广州火车南站等,以实现与广州主城半小时通达。南沙新区内则建设轻轨环线,发展全覆盖的公交出行网络,确保公交出行率大于70%。结合水网系统形成四通八达的水上交通网络。面朝大海打造“南海之门”南沙新区的核心湾区包括明珠湾区和钻石水乡两个部分。旨在打造独一无二的华南水乡之都。规划方案称,明珠湾区寓意日月照珠江,通过大尺度的江河、山水构筑核心湾区水乡风貌。通过山水相连,五水汇湾,三江六岸、南海之门的元素,充分利用水系,形成多种滨水的城市特色风貌,构筑稀有精致的钻石水乡。明珠湾区是高端功能集聚的能量核心,宛如钻石镶嵌在广州面向南海的门户上。中高密度集中建设,标志性建筑群面向东南侧面而展开,形成“南海之门”的特色形象;彰显“面向未来、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步行五分钟内可见公园在打造“理想城市”建设典范的规划理念下,南沙新区还有意打造水乡模式的社区。河涌构成了水乡社区主要的通航水路,码头则结合社区服务中心及小区公建布置,方便市民步行回家。用现代设计手法,将岭南水乡特色结合到水乡的滨水空间设计中。田园、河涌、公园、林荫道绿色建筑、生态社区、低碳生活、组成了绿色的生态的钻石水乡。社区也不乏传统岭南的元素:传统的镬耳墙、灰瓦、灰砖、白墙、石拱桥,沿水为街的商业文化,形成了极富传统岭南文化特色的水乡商业街。河涌、码头、小船、小桥、骑楼、植物遮阴廊架、屋顶绿化、茶楼、户外活动空间、一起构成了钻石水乡极具特色的傍晚时光。水乡的绿化网络系统,让居于此的人步行五分钟内可见到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