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呢?

2024-05-16 15:45

1. 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呢?

孔子的这句话,不同的断句方式,会得到不同的理解,甚至是相反的理解。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来自于孔子的言论集《论语 秦伯》。这句话被认为是孔子鼓吹“愚民统治”的一个重要的佐证。事实上,孔子的儒家思想当中,总体上是不提倡“开启民智”的。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当中的“民”,就是指普通百姓或者说平民。在孔夫子所处的那个时代,人是分为贵族,平民和奴隶三个等级的。贵族包含“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些人是可以或者有资格接受教育,参与国家治理的,平民和奴隶是没有这个机会的。
孔子倡导有教无类,其实是有限度的有教无类,这个范畴其实并不包括真正意义上的平民和奴隶。在这个大的社会等级背景下,等级是固化。对于平民的态度,孔子算是有一些“悲悯之心”,比如他倡导“仁者爱人”,就是包含对平民的爱,但是这种爱是“居高临下的”,也就是贵族对待平民的态度(对于奴隶,不存在“仁”的问题)。而要求平民对贵族的的态度则是“忠”,也就是自下而上的行为和态度。
所以,对于民的态度,孔子的主张是“可以使由之”,所谓的“由”,应该是在“仁”的前提下的“有限宽容和在等级制度前提下的有限的自由”。这是告诫“贵族们”对于平民应该持有的“宽仁”的态度。这种态度的出发点是对于“等级(礼制)”的维护。
“不可使知之”,也是告诫“贵族”对待平民的“底线原则”。孔子作为教育家,对于“教育或者教化”的颠覆性能力非常清楚。维护等级制度的“第一要务”,就是平民阶层的固化和稳定,这也是贵族阶层固化合稳定的前提。孔子做官的时候很短,但是他却坚决的杀了少正卯,其根源就是少正卯触及的是“等级固化”的根本。
平民阶层的固化,必然的要求就是“不可使知之”。在孔子的概念中平民仅仅当好“顺民”即可。“不知”而当顺民的平民,是“可以使由之”。这个核心概念和原则,在整个封建社会成为了统治阶级“贵族”维护其统治和地位的“不二法宝”。即使是在“科举制度”下,也只不过是给平民规范了一条通往“贵族”的道路,所谓的“学而优则仕”。民依然是“不可使知之”。

所以,平民可以知道或者向往的就是大概有两种渠道或者手段可以改变自己的等级地位,第一种当然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学而优则仕”。第二种则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暴力”方式改变自己的平民地位。两种手段都有成功者,但显然第一种的风险,难度和代价远远小于第二种,所以,才有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含义在孔子那个时代,正确的解释应该是:贵族对平民的态度的基本准则是可以让平民获得在等级制度下的有限的“自由”,贵族对平民要有“宽仁”的“悲悯之心”,但绝不可以让平民有打破和推翻等级制度本身的想法。
这句话后来被有些人赋予了一个全新的含义,诠释这种含义的前提是对这句话进行了另外一种短句:民可,使由之。不可, 使知之。
折颜短句之后,这句话似乎有了“开启民智”的含义。但是即使在这样的断句前提下,其含义应该是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民可,使由之。不可 使知之”当中的“可”,应该当做“认可”或者说“认同”来解释。
孔子告诉“贵族”们:如果平民“认可或者认同”等级制度(礼制)的“天经地义”,那么就对他们宽容些,让他们心安理得的在等级制度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果平民“不认可”“天经地义”的等级制度,贵族有责任“教育或者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等级制度(礼制)的“天经地义”。这还是“愚民教化”。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教育基本上和“开启民智”没有太大的关系,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严格意义上讲属于“教化”。
记得钱钟书在《围城》当中对此有比较精辟的阐述,大意是:最开始的愚民是不让人读书,后来是只让人读一种书,看似进步,其实依然是愚民。

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呢?

2. 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理解这句话的:孔子愚民政策的统治观念,与孟子仁德、教学相长的观念相排斥,二是广为人知的“民可,使由之,不能,使知之”这一解读,代表后代误会了孟子含意。但对于第二种解读,学者杨伯峻觉得不符合秦代语言习惯,假如孔子是这一观念,那么要说“民可,则使由之,不能则使知之”。《论语》是后代对孟子言行的片段式记述,难免发生以偏概全,只记载了“民可让由之,不能使知之”,而没有后边这一句,对完整复原孟子原意,确实存有艰难。始皇帝焚书坑儒时,孟子九代孙孔鲋将《论语》等经卷存于孔壁,到了汉景帝刘启时重今天日。

古今政治环境不一,孟子时代存有国野之分,他们的仁德对于是指国人,而非原始人。所谓原始人,即距城千里以内称“郊”,“郊”外称“野”,原始人几乎没有一点政治地位。读论语,读不进周朝政治情况,难以牢牢把握孔子思想。他没有人民做主的政治观念,这一点不奇怪,他的确不可能有当代民主思想,肯定作梦也想不到全民公投,群众评议意见这些新方法。用当代民主政治去抨击古人,或为古人辩驳,我觉得都没有必要。


孔子认为应当由爱惜人民的智者、圣贤来当政,整治天下,没有想要人民当家做主,智者圣贤与老百姓是治与被治的关联,使与被使的关联。我过去在特殊时期,就这句话也曾指责孟子“忽视劳动者”。如今想一想,没有必要,那般的指责太幼稚了。孟子时代的发展具体情况就是那样,劳动者是被统治的,孟子较他同代得人仍是贤明和进步的,因为他倡导爱惜人,主张为人民造福,这已经很了不起了。

3. 孔子说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究竟是什么意思?

作为中国文化圣人,数千年来孔子备受赞誉,然而孔子言行也留下很多争议,其中《论语·泰伯篇》中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或许争议最大。
原因很简单,这句话有两种解读:一是字面意思,代表孔子愚民政策的执政思想,与孔子仁爱、有教无类的思想相抵触,二是广为人知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一解读,代表后人误解了孔子意思。但对于第二种解读,学者杨伯峻认为不符合先秦语言习惯,如果孔子是这一思想,那么会说“民可,则使由之,不可则使知之”。
既然如此,“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一句话究竟该如何解读?湖北出土一批战国楚简,证实孔子或蒙冤千年!



1993年10月,在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村,郭店一号楚墓M1发掘出804枚竹简,其中730枚中有13000多个楚国文字,记载了很多失传古籍。在这一批楚简中,主要是道家和儒家学派的著作,其中就包括儒家的《尊德义》。
《尊德义》:民可使道(导)之,而不可使知(折)之
从字面来看,《尊德义》的记载与《论语·泰伯篇》中的一个意思。但“由”字与“道或导”字,“知”字与“折”字有何联系?
学者研究认为:道或导字很好理解,就是引导启迪之意,“知”通“折”,也就是“强迫”的意思。因此,“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意思是,老百姓可以引导教化,但不能强迫之。


值得注意的是,先秦的“由”字,通假“迪”字,所以“民可使由(迪)之,不可使知(折)之”,或许就是孔子本意,只是古今字意不同,造成了解读上的大相径庭。
其实,在《尊德义》中,这一句话下面还有9个字,佐证了这一观点。
《尊德义》:民可使道(导)之,而不可使知(折)之。民可道(导)也,而不可强也。
如果加上“民可道(导)也,而不可强也”(论语中没有这一句)完整的来看,那么“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就非常明显了。之所以用知(折),可能是出于行文习惯,不想重复使用同一个字。可见,孔子的确蒙冤数千年,将愚民政策第一人的头衔挂在孔子头上,完全是冤枉孔子。



即便古今字意不同,造成解读困难,但古代奇才层出不穷,为何鲜有大儒指出问题所在呢?笔者认为,有四个原因至关重要。
一,按照字面意思解读来治国,就显得极为简单,而且有内幕操作的空间,如果真是“民可道也,而不可强也”,那么工作量大增,自然不为统治者愿意。
二,《论语》是后人对孔子言行的片段式记载,难免出现断章取义,只记载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而没有后面这一句,对完整还原孔子本意,的确存在困难。
三,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孔子九代孙孔鲋将《论语》等经书藏于孔壁(或鲁壁),到了汉景帝时重见天日。但鲁壁藏书是不是儒家制造的“神迹”,编造的伪书,后世已不可考。
四,古今政治环境不一,孔子时代存在国野之分,他的仁爱针对的是国人,而非野人。所谓野人,即距城百里之内称“郊”,“郊”外称“野”,野人几乎没有一点政治地位。读论语,不读周朝政治情况,很难准确把握孔子思想。由于古今政治环境不一,造成后人理解误差。



总得来说,从孔子仁爱和有教无类的思想来看,很难想象孔子存在愚民政策的想法。因此,郭店楚墓竹简中的《尊德义》篇,应该是完整解释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令人遗憾的,古代儒家文人高举孔子旗号,却做着违背孔子本意之事,一做就是2000多年。
其实,2000多年来,孔子思想不知被篡改了多少,比如“华夷之辨”、“以德报怨”之类,不是孔子没有血性,而是后世文化“汉奸”太多了。

孔子说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究竟是什么意思?

4. 为何论语中,孔子认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首先我们来了解以下这句话的出处,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论语· 泰伯篇》。这句话不长,但是由于中国的古文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所以各种断句方式都可以解释出不同的意思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一种断法,“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一种断法,“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是一种断法。 

那么,我们到底要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我们都知道,句子释义不清,赶紧看上下文。可是《论语》是像《道德经》一样各章节并列通解,德经在前亦可,在后亦可的形式,还是有统一的、递进的逻辑思想的作品呢?
《论语》是孔子的学生们一起整编的,回忆固然是散乱的,但是编撰过程必然是有序的。这一点和悉达多的弟子们整理他的经文不同,因为中国人比印度人更看重手写笔记载,而佛家第一次经文整理完全是口头记录,所以《论语》在书写前必然经过孔子几位学生审核真伪、编排次序的,一旦成书,千年无改,不会像释家对悉达多的原始教义产生那么多的分歧。
所以《论语》中每一章的每一句的存在,都有一定的论述逻辑在里面。我们自然可以根据上下文来搞清楚这句话的正确理解。

我们只有了解了孔子的施政理念,在他的语境下解释出来这个句子的意思能合理地进行逻辑自洽,才是正确的理解。而“愚民”之说,是与孔子的理念相违背,那就必然是错误的。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又是号称“万世之师”的圣人,最讲究的就是“教化”,也就是说通过诗书礼仪、楷模效应等,让全社会都达到一定程度的道德水平。这正是“使知之”的过程,怎么可能会“不可使知之”?
所以这句话本人的理解是断句应该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知道各位是不是和我看法一样,欢迎大家积极留言讨论。

5. 孔子说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只之”是什么意思?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有两层意思。

其一,愚民之策
可以让民众按统治者的意图去做,但不要告诉民众为何这样做。这句话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成为统治者治国的指导思想。如果站在统治者的角度看这句话,它是有道理的。
商鞅制定秦法时有一条:对朝廷颁布的法令只能执行,不许妄议。也就是说,朝廷只需叫百姓怎么做,无需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更不许民众议论其对错。民众的认知能力不同,对同一件事的看法就不同;
每个人的社会地位不同,同一件事与他们的利害关系也不同。如果征求民众的意见,则众说纷纭,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乱了人心,不利于统治者贯彻自己的决策。比如修万里长城,挖大运河这样的庞大工程,组织民众干就行了,不必讨论其必要性,重要性。一位伟人也说过,历史宜粗不宜细,团结一致向前看。什么叫不宜细?

就是不要把所有东西都告诉民众。这并非愚民,而是减少争论,减少内耗。现在对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些历史采取冷藏的方式,仍然出于上述目的。 
其二、大公之策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出自《论语·泰伯篇》。论语中没有愚民的意思,但为什么有很多人认为孔子的这句话是愚民。这是由于过去的书里没有标点符号,很难点断,断句不同意思也就不一样了。

甚至出现面貌全非,判若两人。这就有了孔圣人愚民与没有愚民之争,是否愚民,要通观论语的主题思想,不能凭一句话,只言半语就下结论,这肯定是不科学的。我认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里边的“使”当派遣、使用讲,由是介词,可以当推荐讲,知,使知道之意。从民众中提拔人才,认为可以使用的,就推荐他;认为不可以使用的,也要让他知道不被使用的原因。

孔子说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只之”是什么意思?

6. 孔子为什么会说:“民可知由之,不可知知之”这句话?

子曰:民可由之,不可知之。  许多人认为孔子的意思是:只要让老百姓去干活就行,不能让他们懂得太多变得聪明,是愚民思想,  其实这是对孔子原意是严重曲解 
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句子的停顿是通过对文字意思的连贯性判断来确定的,如果将孔子这句话作如下标点:民可,由之;不可,知之。  意思是一项政令的出台,如果老百姓认可,就让他们去这样施行;如果不认可,就要让他们了解这样做的道理。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其实,从《论语》的许多语句中都能相互印证孔子的重民轻君思想,这种“民主”思想在孔子所处的奴隶社会末期是何等的超越时空啊!今天的初级阶段的“公仆”们未必能做到

7. 孔子为什么会说:“民可知由之,不可知知之”这句话?

子曰:民可由之,不可知之.许多人认为孔子的意思是:只要让老百姓去干活就行,不能让他们懂得太多变得聪明,是愚民思想,其实这是对孔子原意是严重曲解 
  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句子的停顿是通过对文字意思的连贯性判断来确定的,如果将孔子这句话作如下标点:民可,由之;不可,知之.意思是一项政令的出台,如果老百姓认可,就让他们去这样施行;如果不认可,就要让他们了解这样做的道理.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其实,从《论语》的许多语句中都能相互印证孔子的重民轻君思想,这种“民主”思想在孔子所处的奴隶社会末期是何等的超越时空啊!今天的初级阶段的“公仆”们未必能做到

孔子为什么会说:“民可知由之,不可知知之”这句话?

8.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这句话是在愚民吗?

孔子主张君主以“礼”治民,并且要求民众以“礼”事君,希望把仁德推向君主及一般民众,使得全国上下都能实现仁。

所以,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对于民众,可以去教化、引导他们,但是千万不可以强力驱使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