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雪糕为何这么贵?

2024-05-18 17:48

1. 网红雪糕为何这么贵?

自从2018年网红雪糕行业异军突起,到今年还是火热。炎炎夏日,各个营销更是挤破了头。

就在前两天,“网红雪糕价格贵的有多离谱”话题就在热搜上持续霸榜。网友们争相评论,纷纷吐槽起来,评论区对于网红雪糕似乎有着不小的怨气。其中被提到最多的正是近年热度最高的“钟薛高”,但同样高昂的价格让人们感觉到网红雪糕市场的“恶意”,网友们纷纷表示不愿再买单。01 童年的雪糕去哪儿了?
说起雪糕,很多90后、00后的大孩子们表示,小时候的雪糕都是性价比之王。不超过五元也能随便选。

可现今看来,好像八元的梦龙竟成了性价比头牌?这当然是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雪糕价格飞涨,一个存在于背后的变化使雪糕市场一直以来的竞争格局发生巨变。

前瞻研究院的分析指出,在2018年之前,国内的雪糕行业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路雪、哈根达斯、雀巢、八喜等外资品牌占据了国内大部分高端市场及部分中端市场,而蒙牛、伊利等国产头部品牌主要覆盖了中端市场,约占45%;区域性品牌如中街冰点、五羊等则定位中低端市场,约占30%。

这样“三足鼎立”的局面稳定地持续了多年,然而在以钟薛高、中街1946、奥雪双蛋黄为代表的网红雪糕品牌崛起后,局面随即被彻底打破,正式进入了“网红雪糕元年”。

受到了大幅度打压的老品牌市场占有率明显下降,相反的,网红雪糕一跃而上,广告营销铺天盖地。

02 网红雪糕卷疯了
我们只能注意到网红雪糕爆火的趋势,事实上,这背后离不开投资机构的助推。

2021年5月18日,钟薛高完成了2亿人民币A轮融资,投资方为元生资本、H Capital、万物资本、天图投资。此前,钟薛高还曾在2018年相继获得过真格基金、峰瑞资本参与的天使轮融资,以及天图资本、头头是道参与的Pre-A轮融资。

另外据《近十年冰淇淋品牌投融资数据报告》显示,从2015年起,冰淇淋品牌投融资开始活跃起来,2015年投融资事件发生了9起,2016年5起,2017年、2018年各有6起。总体来看,近十年来冰淇淋品牌投融资事件共发生了32起,披露的融资金额近24亿元。《2019线上冰淇淋消费洞察》的数据也显示,2018年线上冰淇淋品牌只有60余家,而2019年这一数字就增至150家。

纵观最近几年的投资情况,不难发现投资机构尤其喜欢投资一些线上的雪糕品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线下市场基本被外资品牌、头部品牌和区域性品牌瓜分殆尽了,但是线上市场仍是一片蓝海,国内的雪糕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因此,网红雪糕品牌想拿下线上市场,只能赶在传统雪糕品牌还没完全发力线上的时候迅速打响品牌知名度,抢占消费者的心智,否则面对销售渠道强势的后者,将很难有机会突出重围。

基于这样的逻辑,网红雪糕品牌在包装、外形和营销等方面均别出心裁,并借助社交平台俘获了一大批年轻消费者,因而即便价格无情,还是会有人跃跃欲试。

首先,既然是入口的零食,那么口味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普通的原料、原始的口感被认为已经不能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因此,为了凸显与众不同,想要脱颖而出的雪糕们,都被冠上了尊贵而独特的身份。比如意大利空运阿玛蕾娜野樱桃、加纳黑金可可粉、土耳其精选榛子,进口、手工、原生态,花里胡哨的一系列操作似乎就是为了让价钱变得更合理。

但原料市场也总会趋于饱和,或者让消费者视觉疲劳。这时,又正逢颜值主义巅峰时期。商家就把精力又转向了外观,娱乐性和新奇度都成了竞争风潮。

比如钟薛高在高端的定位下,雪糕有着中国风的外形,最经典的就是他家的瓦片形状雪糕,同时就连雪糕棒都有独特的设计,刻好字,宣传称可做收藏。年轻人总是会被这些细节折服。

网红雪糕为何这么贵?

2. 你吃网红雪糕吗?

“我吃了卖到断货的联名雪糕,我的高傲已经尽数展现了。”

比起炫“富”,吃网红雪糕更多成了胆量、毅力和耐心的证明:

排队几小时、跑遍几家店,花上十几二十块,吃一口“大概率会踩雷”的雪糕,真的是件挺需要勇气的事。

网红雪糕这股风,真的越刮越离谱了。

图片
网红雪糕,“奇葩打架”

虽然许多地方还没成功入夏,雪糕的夏日大作战却早已开始。

各种网红雪糕横空出世,去年刷屏的咸蛋黄、椰子灰早已过气,被遗忘在角落。取而代之的,是造型更千奇百怪、口味更包罗万象、理念更五花八门的“后浪”。

当然,价格也更离谱。

图片

这代年轻人对雪糕的印象,基本都是老冰棍、大火炬、小布丁奠定的:

亲民的价格,口味无非就是香草、巧克力、常见的水果,带来的却是最极致的享受。但网红雪糕却一直试图告诉我们:大人,时代变了。

自从去年的咸蛋黄口味雪糕爆火后,厂家们都瞄到了商机,开始这方面下功夫。

在味道的离谱程度上,只有你想不到,没有雪糕厂商做不到。

爱吃甜的、喝奶茶,那就安排上甜品口味的雪糕。

从凤梨酥雪糕、马卡龙雪糕,到黑糖奶茶雪糕、铁观音珍珠雪糕、黑糖布丁雪糕……你喜欢的样子我都有。有商家不走寻常路,致力于打破大家“雪糕是甜品”的刻板印象:

芥末味,辣椒味,东北铁锅炖口味……肉松、葱花、海苔,全都敢往雪糕上放。

总之,万物皆可雪糕。
还有试图唤起游子思乡之情、体现各地饮食文化的:

“山西老陈醋味”“湖南臭豆腐味”“扬州炒饭味”“上海葱油拌面味”记忆中平平无奇的水果口味,也得注入网红的基因:

平平无奇的芒果、西瓜和哈密瓜都是过去时,现在流行的是牛油果、车厘子、杨梅、山竹……

从口味到色泽,都是“糕”人一等的样子。
。牛轧糖、棉花糖、干酪、奥利奥、巴旦木等,早就是雪糕里的常客。

如果再有“比利时巧克力”“韩国乳酸菌”“德国啤酒”等高大上的光环傍身,普通雪糕的身价轻轻松松就能涨上几倍。
雪糕,怎么越来越贵、越来越难吃了?

答案很简单,很多雪糕卖的已经不是口味,也不再需要“回头客”了。

促使许多人购买网红雪糕的,更多的是铺天盖地的宣传、对猎奇口味的好奇、被新颖概念吸引,以及“大家都在吃,我必须尝尝”的跟风。

每人尝一次,带来的销售额就已经十分可观。

比如,各种旅游景点的文创类雪糕爆火之后,去那里旅游却没吃特色雪糕,简直相当于白去一趟。

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在樱花初绽的三月,瑟瑟发抖地站在北京的料峭春寒里,吃下一口樱花雪糕。购买、拍照、发朋友圈一条龙之后,很大概率不会再吃第二次。

除了遍地开花的文创雪糕之外,雪糕还开始和各种各样的品牌联名,跨界圈粉。

如果觉得和食品=联名,还算是中规中矩,那你肯定不知道和酒类联名的“断片”雪糕:酒精度数高达五十多度。

更让人迷惑的,是和教辅资料、手机等品类的联名,把品牌名字印在包装上,做几个不痛不痒的口味。

随意中带着一丝糊弄,糊弄中不难看出“想红”的心。